潰瘍性結腸炎的中醫護理研究進展

潰瘍性結腸炎的中醫護理研究進展

潰瘍性結腸炎(UC)是大腸黏膜的慢性炎症和潰瘍性病變[1],病變常從直腸開始,常呈瀰漫性,偶呈節段性分布,多涉及乙狀結腸和降結腸,嚴重者可累及全結腸和末端迴腸。

以腹痛、腹瀉、黏液膿血便以及里急後重為主要癥狀。本病易反覆發作,遷延不愈,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UC是現代醫學病名,祖國傳統中醫學雖無與其完全對等的病名,但據本病的臨床表現當屬中醫的「泄瀉」、「腸辟」、「痢疾」等範疇。現將各項中醫護理的研究進展敘述如下。

1.病因病機

UC的病因發病機制迄今尚未完全明確。現代醫學認為,可能與免疫、遺傳、精神及感染因素有關。隨著免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免疫因素具有重要的致病作用,精神因素和感染因素可能為誘發因素。多數學者認為,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與機體免疫功能的異常、炎性介質的增多存在著密切的聯繫[2].祖國醫學認為本病病位在腸,與肝、脾、胃、腸等臟腑有關。其病因多由於感受外邪、情志失調,飲食不節,脾胃素虛所致。飲食不節,肝失疏泄,脾失健運,水液聚而為濕,日久蘊結化熱,濕熱與氣血相搏結,壅塞腸道,使腸道傳導失司,腸絡梗阻而發病。本病本虛標實,虛實互見,寒熱錯雜。

2.臨床表現及治療原則

2.1臨床表現

患者表現為腹瀉、黏液便、膿血便、腹痛、里急後重,其伴發癥狀為乏力、納呆、消瘦、腸外表現等。

2.2中醫辨證分型

實證:濕熱阻滯型、寒濕凝滯型、氣滯血瘀型;虛證:脾胃虛寒型、脾腎陽虛型、陰血虧虛型;虛實夾雜的有脾虛濕盛型、寒熱夾雜型、肝鬱脾虛型等。

2.3辨證要點

實證表現為發病急驟,病程短,大便膿血,夾有黏液,腹痛拒按,里急後重,舌紅苔黃膩,脈滑數。虛證表現為:發病緩慢,病程遷延,下痢日久,腹痛隱隱,喜暖喜按,大便稀溏夾有黏凍,滑脫不禁,腹滿痞脹,舌淡苔薄白,脈沉細。

2.4中醫治療原則濕則導之,熱則清之,寒則溫之,虛則補之,痰則豁之,食則消之。採用中藥內服、中藥保留灌腸、針灸、推拿、耳壓、食療、氣功等。

3.中醫護理

研究進展根據潰瘍性結腸炎的病因、特點和中醫護理的優勢,近年來相繼開展了本病的各項中醫護理研究,包括中藥口服、中藥保留灌腸、中藥足浴、耳穴埋籽、辨證施膳指導、隔姜灸、經皮穴位電刺激、中醫情志護理等,並對已經推廣的護理方法如中藥保留灌腸進行了更深層的研究,包括灌腸的方法、藥液的溫度、灌腸的體位等。

3.1中藥口服

中藥有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及毒性等性能,其用法有配伍,用藥禁忌等特點。常用中藥劑型有湯劑、丸劑、散劑、膏劑、沖劑、中藥口服液等[3].中藥湯劑是臨床常用口服劑型,其煎法和服法對保證藥效有重要影響。中藥的服法是根據病性和藥物性質,以盡量發揮藥物的預防治療作用,減輕不良反應為原則來決定服用時間、溫度和劑量,飲食宜忌。煎藥用具以砂鍋瓦罐最好,一般選用自來水,先用冷水浸泡30~60min,煎煮2~3次,去渣濾凈混合後分2~3次服用。服藥期間少食生冷不易消化食品。禁用酒類辛辣腥臭油膩食物,忌茶和蘿蔔。潰瘍性結腸炎的常用藥物有清熱解毒類如:白頭翁、秦皮、黃連、黃柏、葛根、白花蛇舌草、馬齒莧等;止血類:槐花、側柏葉、茜草等;酸收止瀉、抗過敏類如:

烏梅、五味子、石榴皮等;瀉肝木、健脾土類如柴胡、延胡索、鬱金、龍膽草等;健脾理氣類如陳皮、厚朴、枳殼、蘇葉、佛手等;補益氣血類如淮山藥、薏苡仁、蓮子、芡實、黃芪、白朮等。在臨床護理過程中應根據患者的辨證分型、治則及藥物的功效合理指導患者煎藥及服藥,通常中藥湯劑宜溫熱飯後30min服用,每日1劑,每天2次,並密切觀察服藥前後腹痛、腹瀉性質的改變情況。

3.2中藥保留灌腸法

本病多好發於直腸和遠端結腸,中藥保留灌腸治療,其優點是無消化道刺激等毒副作用,藥物高濃度作用於病灶,直達病所,同時腸壁吸收藥物的有效成分比內服藥快,效果直接,可促進消炎、止痛、止血,對潰瘍面癒合有很大幫助,而且提高了藥物的利用度[4].

3.2.1氣壓灌腸儀器的使用

傳統灌腸方法是用灌腸筒,導管末端連接肛管進行灌腸。當藥液進入結腸時,常受到結腸括約肌的影響,而不能順利通過結腸,藥液僅僅作用於直腸,因此降低了保留灌腸的療效。當結腸括約肌張力下降時,藥液可順利進入降結腸而充盈至全結腸[5].而我院自2006年起即使用DGY-2電腦灌腸治療儀治療UC,通過一定的氣壓將中藥液灌注到整個結腸,取得滿意療效[6].灌腸方法:將中藥灌腸液置入特製的容器中,肛管插入肛門10~15cm,把氣壓和時間分別調至11kPa和40s後分別啟動氣閥和液閥,將藥液灌注於結腸。要求患者先後取平卧位、胸膝位各5min、10min後觀察藥液分布狀況。其特點是直腸灌注藥液後,再往腸腔內注氣,使藥液均勻分布於整個結腸黏膜表面。

不改變中藥的劑型、藥液溫度、劑量,輸入時間可以控制,使治療更加規範、科學。藥液輸入結腸後由於氣體的輸布,可以均勻地彌散在結腸的黏膜表面和病灶部位,提高了藥效;該方法操作簡便、安全,患者無特殊不適感,同時也減輕了醫護人員的工作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3.2.2深度的研究

保留灌腸傳統深度是15~20cm[7],蒲繼紅[8]對1989年以來國內公開發表的關於保留灌腸插管深度對藥物保留時間影響的11篇文獻進行了Meta分析,這11項研究均將插管深度從15~20cm增加至25~30cm,研究結果顯示增加插管深度可延長藥物的保留時間,增加藥物的吸收,充分發揮藥效。根據肛腸人體解剖結構,人的直腸長度為12~15cm,乙狀結腸為40~45cm.在插管深度為15~20cm的情況下,插管只能達到直腸與乙狀結腸的交界處,藥液會很快進入直腸併流入肛管,而從組織胚胎學看,直腸無吸收功能;插管深度增加至25cm以上,其肛管前端所達位置在乙狀結腸中段,可以減少對直腸肛門的刺激,使腸蠕動、藥液流入直腸的速度減慢,患者舒適無便意感,增加了藥液在腸內的保留時間,增強了藥物的吸收。

3.2.3中藥保留灌腸治療

潰瘍性結腸炎與體位的關係直腸取左側卧位—俯卧位—仰卧位;乙狀結腸取臀部抬高10cm—左側卧位;全結腸取臀部抬高10cm左側卧位—俯卧位—胸膝卧位—右側卧位;全結腸+直腸取左側卧位—俯卧位—胸膝卧位—右側卧位—平卧位。每個體位維持10~15min.強調體位影響療效的依據。綜合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特點和病理基礎,我院選用中藥溶液保留灌腸法,強調體位與時間。要求患者嚴格遵從醫囑,灌腸時採取正確體位並保持一定時間,使藥物同病變部位充分接觸,以維持腸腔藥物濃度及腸黏膜細胞內藥物濃度,使生物利用度達最大。通過滲透擴散達到止血生肌、調節腸道功能,修復病理損傷之目的,收到表面抗炎、祛腐生肌的療效[9]。

3.2.4不同溫度中藥灌腸液保留灌腸的療效觀察

灌腸液的溫度為40℃與患者腸腔內的溫度一致,有利於藥液的保留與吸收;溫度過高會使局部腸黏膜充血水腫或燙傷,過低會刺激腸黏膜引起蠕動,均不利於藥液的保留與吸收。靖立美等[11]報道,灌腸液必須在患者腸道內保留2h才能達到治療效果,保留6h以上治療效果最好。針對不同患者體溫的差異,以測得患者直腸溫度值加1~2℃來確定中藥灌腸液的溫度。不同患者個體直腸溫度的差異,使灌腸液的溫度與患者的直腸溫度保持基本一致,可延長灌腸液在患者腸道內的保留時間,從而提高保留灌腸的治療效果。

3.3中藥足浴配合足底按摩對中藥保留灌腸療效的影響中藥足浴是用中藥煎煮取汁泡腳的一種保健治療方法,是我國傳統外治法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早在兩千年前《黃帝內經》就有記載:陰脈集於足下,而聚於足心,謂經脈之行;三經皆起於足,即足部是三陰經的起點,三陽經的終點。足掌有300多處穴位,67個反射區,現代足反射理論認為,人的足底存在著與人體各臟腑器官相應的反射區,運用不同方法刺激這些反射區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內分泌系統調節人體各部分的功能[12].李書奎等[13]研究發現用中藥足浴治療小兒腹瀉306例患兒中,206例經用中藥足浴1個療程痊癒,3d隨訪無複發,78例用中藥足浴1個療程後,癥狀好轉,繼用1個療程痊癒,3d隨訪無複發,12例患兒中藥足浴3個療程痊癒,10例患兒因伴有發燒癥狀,配合靜脈輸液7d,中藥足浴7d痊癒。高霞等[14]研究發現中藥足浴配合足底按摩足部反射區,能使降結腸、直腸的交感神經相對抑制,副交感神經相對興奮,使腸蠕動增加,肛門內外括約肌鬆弛,有助於排便。

中藥保留灌腸前患者糞便排出,一方面,可使腸腔容量增大,直腸壓力相應減少,避免因直腸壓力刺激而引起排便反射,對肛門括約肌的刺激強度減少,液體在腸內保留時間相應延長,另一方面可減少糞便對藥液與腸黏膜的阻隔,使藥液與腸黏膜充分接觸,有利於保留灌腸藥物的吸收,從而提高潰瘍性結腸炎中藥保留灌腸的療效。雖未有文獻報道中藥足浴應用於潰瘍性結腸炎,但以中醫理論和現代足反射理論為依據,我院自2009年8月以來一直應用紅花、赤芍、當歸、柴胡、牛膝等中藥煎煮取汁泡腳,患者易於接受且反應較好。

3.4耳穴埋籽法

中醫典籍《靈樞》雲「十二經通於耳」,耳與人體四肢百骸、五官九竅通過經絡相互溝通,與人體的生理病理密切相連。王不留行籽是耳壓療法的傳統用藥,是使用最早也是普遍使用的耳壓材料。王鵬等[15]研究表明,耳穴貼壓通過耳穴的刺激,可引起大腦網狀系統的正常有序化激活和抑制。杜艷茹等[16]觀察葯穴結合治療UC89例,在常規口服中藥治療的同時做耳穴貼壓,耳穴取穴:脾、大腸、內分泌、皮質下等,局部消毒後,用粘有五不留行籽的0.4cm×0.4cm膠布貼在相應耳穴上,每日按壓3~5次,每日每穴按壓10~20下。結果總有效率86.5%,認為葯穴結合可調節機體免疫,補充微量元素,促進腸道潰瘍癒合。

3.5微波隔姜灸

潰瘍性結腸炎中醫辨證屬「腹痛」、「泄瀉」,大多數為脾胃虛弱,中焦虛寒。脾虛則運化失常,水濕不化,下注腸中而致大便稀塘、腹痛。對於虛寒證的治療,以溫經通絡、補陽散寒為主。取穴神闕、天樞、中脘,上置厚度為3~4片鮮薑片並用三棱針扎幾個個小孔,薑片上放置艾絨用微波灸。生薑辛溫,偏於發散,既能溫通經絡,又能直達病所。艾葉具有芳香走竄的特性,燃燒時所散發出的溫熱與特殊氣味,能夠快速的開通人體的經絡,加速人體的氣血循環,使寒凝得散,氣血通調。臍部的神闕穴為任脈的要穴,既與十二經脈相通,也與十二臟腑和全身相連。「經脈所通,主治所及」,故具有理腸止瀉、健脾和胃、止痛、調理陰陽等作用。中脘、天樞分別為胃經及大腸經的募穴,取兩穴可調整胃腸功能,止瀉止痛[17].但在使用隔姜灸時,因為艾火不易控制,容易燙傷。

我院在隔姜灸的基礎上加以改進,把艾火改成微波照射,因為生物體在微波場的作用下其帶電粒子與極化分子劇烈運動,會相互摩擦產生熱效應且具有穿透力。這樣不僅容易控制熱量,且熱效為由里向外發散。如果患者感覺太燙,不能忍受時可以隨時調整功率防止燙傷。不僅減輕了患者的痛苦,且治療效果更加理想。

3.6經皮穴位電刺激

經皮穴位電刺激是將歐美國家的經皮電神經刺激療法,與針灸穴位相結合,通過皮膚將特定的低頻脈衝電流輸入人體,對穴位表面進行脈衝電刺激的一種療法。可調節神經、內分泌系統,使腸道的運動和內分泌功能得以調整,腸道毛細血管擴張,使其通透性增強,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和修復腸黏膜,緩解腸充血、水腫,促進潰瘍癒合,提高治癒率,減少複發。經皮穴位電刺激克同時服了針刺和電針的某些缺點,如針刺入時感到疼痛。我院結合祖國醫學辨證論治的思想,選穴足三里、天樞、關元、上巨虛、大腸俞等使用XS-998型光電治療儀進行經皮穴位電刺激,對緩解腹痛取得了一定的療效。

3.7辨證施膳指導

食療在我國起源很早,素有「葯食同源」之說。《黃帝內經》提出「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穀為助,五蓄為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的膳食配製原則。中醫素有「食治勝於葯治,葯補不如食補」之說,《本草綱目》的食療方中也早就體現出了辨證施膳的思想。根據患者不同的證型,給予不同的飲食指導。濕熱型患者宜食用清熱利濕之品,如山藥、冬瓜等,食療方可採用馬齒莧公英粥(馬齒莧15g,蒲公英15g,粳米100g);氣滯血瘀型患者忌食生冷酸澀、辛辣刺激之品,以免阻礙氣血運行,可食海帶、藕等活血化瘀之品,食療方為土茯苓丹皮綠豆粥(土茯苓30g,丹皮10g,粳米60g,綠豆30g.將土茯苓、丹皮洗凈後裝入布袋中。紮緊袋口,與淘洗凈的粳米、綠豆同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轉用小火煮至稠粥,取出葯袋即成)。脾虛患者宜食健脾除濕之品,可食山藥蓮肉粥(山藥250g,蓮子30g,大米30g);肝腎不足患者忌食耗氣損津、肥甘厚膩之品,可食用鴿子蛋、板栗、枸杞子等強肝補腎之品,食療方可採用當歸烏雞湯(當歸10g,枸杞10g,烏雞500g)。

3.8情志護理

中醫強調七情致病,《素問》指出:「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素論。經脈別論》中說:「當是之時,勇則氣行則已,怯者則著而為病也。」說明精神愉快、身體強壯的人氣血暢行,不會出現或很少出現病變;反則氣血留滯,就會出現或加重疾病。臨床醫學已證實:發怒或憂傷時,可引起神經、內分泌及免疫系統的功能紊亂,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髮展[18].由於社會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認知因素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抑鬱、焦慮情緒發生率高。因此,心理護理對於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尤為重要,護士應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向其介紹病情、治療效果及預後轉歸,讓患者對病情有正確的認識,消除其焦慮心理。教會患者應用情志相勝法、移情法、陶冶法等舒緩抑鬱、焦慮情緒,保持心情舒暢。

4.小結

臨床研究證實中藥口服、中藥保留灌腸,中藥足浴配合足底按摩、隔姜灸、耳穴埋籽、辨證施膳指導等中醫護理方法可以明顯提高本病患者的治癒率、顯效率和有效率。與西醫相比,中醫護理的成本要低很多,其效益高,成本低,且其護理方法靈活多樣,簡便易行,因此值得推廣應用。然而,由於中醫護理偏於主觀判斷,較模糊化,缺乏可量化的評價指標,因此可運用循證護理指導中醫護理開展標準化、規範化、科學化的護理研究,發展中醫循證護理,形成規範化、客觀化、量化的研究方法和科學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1]陳治水,危北海,張萬岱,等。潰瘍性結腸炎中西醫結合診治方案(草案)[J].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誌,2005,13(2):133-134


推薦閱讀:

以後得叫我胖噠醫生
中醫綜合-針灸學第二版(4)
老中醫坐堂 男科診治絕招59 股癬
月經不調的中醫辨證分型
一姜勝十葯 老中醫教你吃薑補腎

TAG:護理 | 中醫 | 潰瘍 | 醫護 | 結腸炎 | 腸炎 | 研究 | 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