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陰生津話麥冬
麥冬又名麥門冬,為百合科植物麥門冬的乾燥塊根,草根有須,像麥,它的葉似韭菜葉,冬天並不焦枯,故名麥冬。一般以表面淡黃白色、肥大、質軟、氣香、味甜者為佳。
麥冬其性微寒,味微苦,入心、肺、胃經。有養陰潤肺、生津止渴作用。常用於陰虛內熱、津枯煩渴、肺熱燥咳、痰稠氣逆、便秘等病症;如《金匱要略》麥門冬湯,以之配伍半夏、人蔘、大棗、粳米等葯,治療火逆上氣、咳嗽痰稠、咽喉不利等;《溫病條辨》之增液湯,配以生地黃、玄參等,治療熱傷津液、腸燥便秘等,有潤燥利便的治療作用;《備急千金要方》的生脈散,配伍人蔘、五味子,是夏令養陰主方,傷暑多汗服之,可收生津益氣的效果。尤其適用於虛脫患者,出汗過多,心跳過速、低血壓,有強心作用。《神農本草經》曰:「麥冬久服輕身不老不飢。」《圖經本草》曰:「以新麥冬搗爛絞汁,與白蜜於銀器中煎煮,攪動,待如怡糖狀,溫酒化服。」認為麥冬有補中益氣、悅顏色、養心安神、延年益壽之效。汗後虛煩不安,則用本品配以黃芪、當歸、五味子水煎服。麥冬也經常用於心陰不足之心悸易驚及熱病後期熱傷津液,肺胃陰虛之津少口渴、乾咳咯血。
天冬與麥冬均能滋陰潤燥,二葯常需配伍,以滋陰清肺,潤燥止咳,均可用於燥咳咯血、陰傷口渴、腸燥便秘之症。然天冬大寒,清火潤燥之力較麥冬為強,且入腎而滋陰;麥冬微寒,滋陰潤燥與清熱之力較天冬為差,然膩滯之性亦小,且可清心除煩,益胃生津。
現代研究認為,本品能改善老年人心臟功能,又有強心、強壯身體之效;對胰島細胞和血管中樞功能有改善作用,還有消炎、鎮咳、祛痰、平喘、利尿功能,是治療常見病的有效藥物。
傳統醫學認為,養陰潤肺、益胃生津多用去芯麥冬;清心除煩多用帶芯麥冬;常用量為10~15克。亦可入丸、散,或熬膏,或泡茶飲服。脾胃虛寒而見有腹瀉便溏、舌苔白膩、消化不良者及外感風寒咳嗽者均不宜應用麥冬。(王海亭)
推薦閱讀:
※北沙參南沙參玉竹麥冬天冬--補陰葯
※麥冬
※善用沙參與麥冬滋陰潤燥防消渴
※麥冬--中醫傳承
TAG:麥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