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歪批《論語》 (3)

歪批《論語》 (3)

2007-01-18 02:59:04|分類:默認分類|字型大小訂閱

泰伯篇第八(3)【原文】8?17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譯文】孔子說:「學習知識就像追趕不上那樣,又會擔心丟掉什麼。」孔子說:「學習起來就像老趕不上一樣,還生怕把學到的東西丟掉了。」【評析】這句話應該是講學習態度的,除了上面兩個譯文,還有人說這句話同「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是一個意思。對於學生來說,「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是有道理的,但這個道理不是絕對的。能否學到真正的知識,能否有所創新和發展,最重要的是要有質疑的態度和勇氣;如果對「經典」都採取認同追崇的態度,學的再好、再精、再用功,進就是退。古今中外,讚許儒家學說的人很多,其中不乏赫赫有名的世界級學者。對儒家學說的反思,首先就要有敢於向權威、大師挑戰的勇氣,不要怕被扣上「造反」的帽子。論學識,很少有人能趕上這些尊孔的中外大師,如果因此就屈從權威,那儒家學說將永遠對中國禍害下去。【原文】8?18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譯文】孔子說:「多麼崇高啊!舜和禹得到天下,不是奪過來的。」孔子說:「多麼崇高啊!舜和禹得到天下,不是奪過來的。」【評析】孔子讚頌舜、禹,主要是讚頌古時的禪讓制。前面評析過讓與爭的問題,在此在啰嗦幾句。對於遠古的歷史,沒有翔實的始料記載,很多人和事,都是傳說故事,可信度不高,所以,遠古時的禪讓到底是怎麼回事,沒人能說的清楚。孔子推崇的禪讓,堯舜之後沒有再出現過,泰伯、伯夷、叔齊的推讓與傳說中堯舜的禪讓不完全是一回事,也就是說,歷史上從來就沒有過孔子推崇的禪讓,禪讓不過是孔子的一種空想。到了當代,蘇東等社會主義國家的接班人制度倒有點禪讓的味道,讓給自己子孫的是世襲,讓給自己親信的是黨襲,不過這種禪讓表面上看是讓,而實際上還是爭,不是明爭而是暗爭。閑人以為,真正的讓、發自內心的讓是沒有的,古今中外皆是如此。明讓暗爭只在小圈子內進行,使很多有真才實學的人失去機會,使社會失去了公平;明讓暗爭不如明爭。【原文】8?19 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譯文】孔子說:「真偉大啊!堯這樣的君主。多麼崇高啊!只有天最高大,只有堯才能效法天的高大。(他的恩德)多麼廣大啊,百姓們真不知道該用什麼語言來表達對它的稱讚。他的功績多麼崇高,他制定的禮儀制度多麼光輝啊!」孔子說:「偉大啊!堯這樣的君主!多麼崇高啊,只有天最高大了,也只有堯能夠效法天。他的恩德浩蕩博大呀,人們不知怎樣來讚美他。多麼偉大呀,他取得的豐功偉業。光輝燦爛呀,他所制訂的禮樂典章。」【評析】這是一句言之無物、主觀臆斷的極端個人崇拜言論,文革時的四個偉大估計就是模仿了這句話的句式。堯應該生活在公園前22世紀前後,比孔子早至少1500年。堯的時代,文明初開,那段歷史沒有可信的史書記載。尚書中關於堯的記載,已經是堯死後1000多年的事情,後人對尚書所記事件和人物的真偽頗有爭議。孔子對於堯的了解,不外乎尚書和一些民間傳說,而這些東西多不能作為信史。孔子對堯作出四五個偉大的讚譽應該沒有多少事實依據。為了樹立一個崇拜的偶像,不顧史實,用盡溢美之詞。文革中的很多御用文人雖然反孔,但他們的思維定勢與孔子何其相似。【原文】8?20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於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譯文】舜有五位賢臣,就能治理好天下。周武王也說過:「我有十個幫助我治理國家的臣子。」孔子說:「人才難得,難道不是這樣嗎?唐堯和虞舜之間及周武王這個時期,人才是最盛了。但十個大臣當中有一個是婦女,實際上只有九個人而已。周文王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仍然事奉殷朝,周朝的德,可以說是最高的了。」舜有五個賢臣而使天下大治。周武王說:「我有治國賢臣十人。」孔子說:「人才難得,難道不是這樣嗎?唐堯、虞舜之後到周代可說是人才是最興盛的時期了,而武王的十個人才中間其實還有一名婦女,實際上只有九個人而已。周朝已得到天下的三分之二,仍以臣子的態度事奉殷朝。周朝的道德,可以說是最高的了吧。」【評析】孔子強調人才對於治理國家的重要性,而他的人才標準並不是能夠獨立思考、推動社會制度健全的人才,只是幫助君王整治、理順百姓的人才,整治、理順百姓的方法就是道德教化。孔子認為男人能夠幫助君王治理天下算是人才,而女人即使有才能、有政績也算不上人才。孔子認為周朝得天下三分之二還能事奉殷朝是道德,卻沒有想到這可能是一種謀略或策略,對於對於周公幫助武王最後滅亡殷朝,按照孔子的觀念,應該是不道德的,所以,在此他未加評說。對歷史和歷史人物斷章取義,為我所用,這是孔子對歷史的態度。他的這種史學態度對中國的史學影響頗深,史學研究重用、重善而不重真,時至今日,我們很難說那些歷史書籍是可信的。歷史不過是統治者維護統治的工具而已。【原文】8?21 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儘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譯文】孔子說:「對於禹,我沒有什麼可以挑剔的了;他的飲食很簡單而儘力去孝敬鬼神;他平時穿的衣服很簡樸,而祭祀時盡量穿得華美,他自己住的宮室很低矮,而致力於修治水利事宜。對於禹,我確實沒有什麼挑剔的了。」孔子說:「禹,我對他沒有什麼可批評的了!他自己的飲食很差而祭祀祖先和神明的祭品卻十分豐盛,他平時穿破舊衣服而祭祀時穿的極為講究,自己住的很壞而儘力修治溝渠水道。禹,我真是對他沒有什麼可批評的了。」【評析】堯、舜、禹是孔子為當時及後世君王樹立的榜樣,他認為堯、舜、禹時代,一切都很完美,而那時的王公貴族是否真的生活簡樸,是否真的與民同甘共苦,不得而知,因為那畢竟都是孔子之前1000多年,而且沒有信史記載的傳說之事。從堯、舜、禹之後就再沒有堯、舜、禹的事實看,估計堯、舜、禹的故事未必真是。將傳說當作故事聽可以,如果當作真實的歷史,未免有些幼稚。孔子宣傳正面典型,估計他自己也不會相信他所宣傳的先進事迹都是真的。子罕篇第九(1)【原文】9?1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譯文】孔子很少談到利益,卻贊成天命和仁德。孔子很少談論功利、命運和仁德。【評析】兩個譯文的意思差別較大。孔子主張「先義後利」、「重義輕利」,所以「子罕言利」。孔子談論天命的言論不少,談論仁的話語更多,所以前一個譯文應該比較符合原意。孔子知道人都是逐利的,知道人一旦追逐利益就會「見利忘忠」,這不利於君王的統治。窮人好利,富人好利,人人好利,人最好是接受現實,滿足現狀,不去努力改變現實中的各種分配公平。孔子認為周王朝的利益分配是最合理的,王公貴族的富有和黎民百姓的貧窮都是上天註定的,既然是天命,百姓就應該認窮、認各種分配不公,不要叛亂、不要抗爭。要百姓面對誘人的利益不動心,安於現狀,僅僅不言利、信天命還不夠,孔子自以為想了個好辦法,就是讓人們進行仁德修養,以為只要修養成仁德,人們就不會追逐利益了。從孔子思想影響中國2000多年來說,孔子是成功的;從2000多年來基本上沒人修成孔子的仁德來說,孔子失敗了。孔子不是一個普通的百姓,他的成功是他個人的成功,他的失敗導致了國家、民族的失敗。【原文】9?2 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譯文】達巷黨這個地方有人說:「孔子真偉大啊!他學問淵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的專長來稱讚他。」孔子聽說了,對他的學生說:「我要專長於哪個方面呢?駕車呢?還是射箭呢?我還是駕車吧。」達巷有一個人說:「偉大呀,孔子!他學問淵博只是沒有樹立自己名聲的專長。」孔子聽說了這話後,對門下弟子說:「我該專門做什麼?是駕車呢?還是射箭呢?我看還是專門駕車吧!」【評析】達巷黨人的話是讚揚孔子還是嘲笑孔子,這是個問題。孔子是個嚴肅的人,從孔子的話語看,不像是讚揚孔子,不然他扯些什麼駕車、射箭幹什麼。當然也有人說孔子選擇駕車暗喻其志向是當舵手、當人世間的精神領袖,這種理解有些不著邊際。也有人將「博學而無所成名一句」解釋成一種嘲笑,意思是說孔子什麼都懂、什麼都不精,用現在的話說是個萬金油是的學者,孔子聽了以後不服氣,才說出趕車、射箭那樣的辯解話語。閑人以為達巷黨人的話是對孔子的嘲笑,並認同達巷黨人的話的觀點,即孔子樣樣通、樣樣松,翻來覆去不過就說了些空洞無味、不切實際的做奴隸的道理。【原文】9?3 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譯文】孔子說:「用麻布製成的禮帽,符合於禮的規定。現在大家都用黑絲綢製作,這樣比過去節省了,我贊成大家的作法。(臣見國君)首先要在堂下跪拜,這也是符合於禮的。現在大家都到堂上跪拜,這是驕縱的表現。雖然與大家的作法不一樣,我還是主張先在堂下拜。」孔子說:「用麻做禮帽,這是符合傳統禮儀的;現在都採用黑絲,更儉省些。我跟隨大家的作法。臣見君要先在堂下跪拜,然後升堂再磕頭,才符合禮儀;現在只在堂上跪拜,這就顯得傲慢了。雖然違反大家意見,我還是先在堂下拜。」【評析】上面兩個譯文都把拜上、拜下解釋為堂上、堂下兩次跪拜,也有將拜下解釋為跪拜、將拜上解釋為行拱手禮的。孔子對禮的堅守是當時少有的,能夠在帽子的用料上作出讓步已屬不易。在行跪拜禮方面,他是絕不會妥協的。別人都改變了行跪拜禮的程序或形式,而他還要堅持老套的東西。跪拜禮的興起與孔子無關,而跪拜禮延續2000多年卻與孔子不無關係。跪拜禮是最無道理的中國禮儀之一,在與西方交往的過程中曾發生過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禮儀之邦的中國,很多禮儀是不被世界看好的,尤其是毫無道理的跪拜禮。一個整天向君王、貴族、主子下跪民族,是不會有任何人格、尊嚴和骨氣的。沒有人格、沒有尊嚴、沒有骨氣,也就是沒有自我,這種低劣的民族性格,遺傳至今。【原文】9?4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譯文】孔子杜絕了四種弊病:沒有主觀猜疑,沒有定要實現的期望,沒有固執己見之舉,沒有自私之心。孔子戒除四種不良習慣:不憑空推測,不主觀武斷,不刻板固執,不自以為是。【評析】有大師說這句話很容易解釋,很容易懂,其實不然。上面兩個譯文就有很大的差別。閑人以為第二個譯文更好一些。人世間的事情沒有絕對的,孔弟子們認為孔子做到了「毋意,毋必,毋固,毋」就絕對了,孔子不但沒有做到,有些方面恰恰相反。孔子對堯舜禹的推崇,應該有憑空推測、主觀武斷的成分。不難想像,孔子所了解掌握的堯舜禹資料不會太多,而且多數都是傳說,如果孔子有嚴肅的治學態度,就不應該將傳說當作信史,更不應該在沒有進行足夠的民意調查的情況下,以人民的名義吹捧他自己心目中的偉人。人家都改變了跪拜禮,而他仍然堅守老套的東西,這應該算作刻板固執了。孔子如果不自以為是,他不會在沒多少人待見,沒有人採納他的意見的情況下,還周遊列國14年,到處兜售他的劣質思想產品。【原文】9?5 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譯文】孔子被匡地的人們所圍困時,他說:「周文王死了以後,周代的禮樂文化不都體現在我的身上嗎?上天如果想要消滅這種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這種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滅這種文化,那麼匡人又能把我怎麼樣呢?」孔子被囚禁在匡地。他說道:「周文王死了以後,傳統文化不都在我這了嗎?天意如果使這種文化消失,那麼我也就不能掌握這種文化了;天意如果不想使這種文化消失,匡地人又能把我怎麼樣呢?」【評析】這個世界多了誰不多,少了誰不少,沒有誰是必不可少的。孔子以為中國文化都在他身上,他如果死了,文化就斷了、就沒了,這簡直是瞎胡扯。如果真是這樣,還不如沒有孔子。假如孔子所傳承的文化在那時就斷了,定會有人另起爐灶、另搞一套,結果未必不如孔子的那一套。【原文】9?6 太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譯文】太宰問子貢說:「孔夫子是位聖人吧?為什麼這樣多才多藝呢?」子貢說:「這本是上天讓他成為聖人,而且使他多才多藝。」孔子聽到後說:「太宰怎麼會了解我呢?我因為少年時地位低賤,所以會許多卑賤的技藝。君子會有這麼多的技藝嗎?不會多的。」太宰向子貢問道:「孔夫子是位聖人吧?為什麼他這樣多才多藝呢?」子貢說:「這原本是上天要讓他成為聖人,所以讓他多才多藝。」孔子聽到這話,說:「太宰了解我嗎?我小時候貧窮,所以學會了很多粗鄙的技藝。真正的君子要不要多能呢?我看不一定要多能。」【評析】孔子知道的事不少,吹拉彈唱也都能露幾手,對禮儀之事則更是在行,但他從不直接說自己是聖人,他只給堯舜禹等古人戴四個偉大之類的高帽,而自己不戴,這一點他比30多年前的「四個偉大」高明。孔子直接說自己是聖人,並不一定內心也認為自己不是聖人。孔子沒有明確否定太宰的吹捧,也沒有批評子貢的言論,而是將話題扯到「少也賤,故多能鄙事」上去,對「聖人」作了個小小的注釋。文人的「謙虛」總是趕不上「天子」們的大氣。子罕篇第九(2)【原文】9?7 牢曰:「子云,『吾不試,故藝』。」【譯文】子牢說:「孔子說過,『我(年輕時)沒有去做官,所以會許多技藝』。」子牢說:「孔子說過,『我沒有被國家所用,所以學到許多技藝』。」【評析】此句話的「藝」通常理解為多才多藝,而對「試」的理解卻有些歧義。上面的兩個譯文都將「試」理解為走仕途、做官的意思,作為古文字的「試」是可以這樣解釋的。如果這兩個譯文翻譯的正確,這事就比較費解。孔子並不反對做官,年輕的時候做過小吏,50多歲的時候還做了幾年比較大的官,試是孔子的意願,不試只是無人重用不得已而已。那麼孔子講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是慶幸自己不被重用而變得多才多藝呢,還是發牢騷說自己沒遇到伯樂盡學了些沒有的實際用途的才藝呢?還有認為「試」指嘗試的意思,而嘗試什麼又不得而知。看來通過《論語》理解孔子,有時並不是件簡單容易的事。一些博覽群書、通曉古今的人對一些《論語》詞句尚且莫衷一是,普通百姓的認識程度可想而知。既然如此,乾脆費了了之。【原文】9?8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譯文】孔子說:「我有知識嗎?其實沒有知識。有一個鄉下人問我,我對他談的問題本來一點也不知道。我只是從問題的兩端去問,這樣對此問題就可以全部搞清楚了。」孔子說:「我有知識嗎?沒有知識。有一個農夫問我,我本來不知道如何回答。我仔細推敲他前後的話,竭力得出答案告訴他。」【評析】孔子很有「知識」,他卻說自己無知,孔子的「謙虛」讓後人佩服的五體投地。無論如何博學的人,都有不懂、不知的事情,這事很正常的事情。有學問就是有學問,有不知不懂的事情還是有學問。動不動就說自己無知未必就是真無知,也未必就是真謙虛,故作姿態的謙虛很虛偽、很滑稽、很不可取。一般而言,鄙夫提出的問題不會是很有哲理的複雜問題,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也不需要進行邏輯分析推理,所以對於鄙夫提出的問題,知道就告訴人家,不知道就明白地說自己不懂,這樣做不丟人、不可恥;明明不懂,卻不立即承認,而是採用「叩其兩端」的思維邏輯冥思苦想,非要給人一個似是而非的答案,這是死要面子。【原文】9?9 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譯文】孔子說:「鳳鳥不來了,黃河中也不出現八卦圖了。我這一生也就完了吧!」孔子說:「鳳凰不飛來了,黃河也不出圖了,我的一生就快結束啦!」【評析】根據古代的傳說,「鳳鳥至,河出圖」象徵著「聖王」將要出世。恢復禮制是孔子的人生理想,而這種理想的實現必須有「聖王」的出現。到了晚年,孔子看到恢復周禮無望,於是發出悲涼的哀嘆。孔子的這種祈盼明君聖主的思想對後世有長久的影響,百姓不懂得獨立和自救,總是把希望寄托在明君聖主、清官廉吏身上。中國人很少有人懂得求人不如求己的道理,很少有人有強烈的自救心理,很少有人主張、宣揚只有自己才能為自己謀取利益的道理,依靠來依靠區,百姓所依靠的沒有幾個值得依靠的東西。相信人世間會有明君聖主、清官廉吏,相信王公貴族會為百姓服務,直到今天我們還把幸福生活的希望寄托在統治者身上,這就是儒家麻痹人們思想的惡果。【原文】9?10 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譯文】孔子遇見穿喪服的人,當官的人和盲人時,雖然他們年輕,也一定要站起來,從他們面前經過時,一定要快步走過。孔子看見穿喪服的人,戴禮帽穿禮服的人和盲人,見面時,即使他們年紀比自己小,也一定要站起來;經過他們面前,一定要快步走過。【評析】中國曆來號稱自己是禮儀之邦,我們的禮儀主要是經儒家延續下來的周禮,從周公算起,已有3000年的歷史,世間之長久、內容之豐富,恐怕世界上沒有那個國家能夠與之相比。可是,為什麼當前中國社會的文明禮貌程度遠不及西方、日本等國家?當然,這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我們的禮儀不是文明,或者說,我們的禮儀不能培養創造文明;文明基於平等,而我們的禮儀是用來維護不平等的等級社會制度的。在西方的早期,也有各種等級之禮,但不像我們這樣有那麼多系統的程序和儀式,其生命力遠不如我們的禮儀制度,一旦受到平等、自由、博愛思想的衝擊,很快就土崩瓦解。孔子要恢復的理想禮治社會,各種等級之禮是核心,是制約中國走向平等公民社會的禮儀枷鎖。另外也有一些合理的禮,如對家有喪事者和盲者的禮帽態度等,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對尊貴者禮貌待之也是可以理解的,這都是小事。即便是小事,有的也不合乎常情、常理,如對盲者的態度,面對盲者起立示禮、在盲人面前快步走過等都是虛禮,毫無意義。【原文】9?11 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譯文】顏淵感嘆地說:「(對於老師的學問與道德),我抬頭仰望,越望越覺得高;我努力鑽研,越鑽研越覺得不可窮盡。看著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後面。老師善於一步一步地誘導我,用各種典籍來豐富我的知識,又用各種禮節來約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學習都不可能,直到我用盡了我的全力。好像有一個十分高大的東西立在我前面,雖然我想要追隨上去,卻沒有前進的路徑了。」顏淵長聲地嘆息到:「越是敬仰老師學問,越感到高遠;越是努力鑽研,越覺得艱深;看上去像在眼前,忽然又到後面去了。老師善於一步一步地誘導我們,用廣博的文獻豐富我們,用禮儀約束我們,使想停止學習都不可能。我已經盡了自己最大的才能,似乎才看到道理已卓然立在我眼前。雖然我想追上去,卻又找不到途徑去追了。」【評析】這句話是顏淵的敬佩、感恩話語,是否發自內心,不得而知,老實人捧起人來也是竭盡全力。孔子對顏淵極為欣賞,顏淵對孔子極力推崇,把孔子捧到了高不可攀的位置。中國人一方面不信神,一方面又總是認為地製造神,三四十年以前的全國造神運動與傳統文化一脈相承,造神者又別有用心者,有愚昧無知者,也有不少像顏淵一樣博學的老實人。人無完人,對包括孔子和毛在內的人造神,閑人一概不信。【原文】9?12 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病間,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無寧死於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譯文】孔子患了重病,子路派了(孔子的)門徒去作孔子的家臣,(負責料理後事,)後來,孔子的病好了一些,他說:「仲由很久以來就干這種弄虛作假的事情。我明明沒有家臣,卻偏偏要裝作有家臣,我騙誰呢?我騙上天吧?與其在家臣的侍候下死去,我寧可在你們這些學生的侍候下死去,這樣不是更好嗎?而且即使我不能以大夫之禮來安葬,難道就會被丟在路邊沒人埋嗎?」孔子重病,子路派同學們充當家臣,準備後世。孔子的病情好轉後說道:「已經很久了吧,子路做這種事是欺詐呀!沒有家臣而冒充有家臣,讓我去欺騙誰?欺騙上天嗎?況且我與其在死在家臣的手上,還不如死在你們這些學生的的手上?況且我即使不能用隆重的禮儀厚葬,難道我會死在路上沒人埋葬嗎?」【評析】喪葬之禮重要的等級之禮之一。孔子病重,子路等學生按照高於孔子的規格為其準備後事,以及孔子對此事的不滿,可以說明三個問題:一是孔子的學生對禮的態度不同於孔子,不像孔子那樣堅守等級。二是孔子對於學生的善意不夠寬容,過於嚴厲,用了弄虛作假、欺騙等有損人格和道德的難聽詞句。三是孔子的過於迂腐,將等級名分之類的東西看得太重,缺乏與時俱進精神。在孔子的時代,禮樂崩潰,喪葬等禮的等級規定,很多不具有法律效力,很多人並不遵從,人們採取什麼樣的規格和儀式全憑實力,所以孔子的學生以高於孔子的規格為其準備後事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孔子為此說那麼難聽的話、生那麼大的氣,由此可看出孔子的迂腐、頑固和固執。獨尊儒術以後,孔子的禮的規定逐漸都成了法律,禮對人們的約束變成了鎮壓和殺戮;越禮就是違法,特別是違反等級之禮的行為,多數都會招來殺身之禍,越禮的人就越來越少的。如果不是統治者利用強權,通過法律和暴力強行推行孔禮,孔禮肯定不會被社會普遍認同和接受。從這一點看,孔子推崇的東西,幾乎都是統治者喜歡並強力推行的東西。子罕篇第九(3)【原文】9?13 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譯文】子貢說:「這裡有一塊美玉,是把它收藏在柜子里呢?還是找一個識貨的商人賣掉呢?」孔子說:「賣掉吧,賣掉吧!我正在等著識貨的人呢。」子貢說:「有一塊美玉在這裡,收在匣子里藏起來呢?還是找個識貨的商人賣掉它呢?」孔子說:「賣掉吧!賣掉吧!我正在等待識貨的人呢!」【評析】子貢的美玉喻孔子或自己或相近的其他人士,藏起來是做隱士修行自己,賣出去是入世實現人生價值。孔子有人生理想,一生宣傳鼓噪、收徒講學、四處遊說,但總有種生不逢時、懷才不遇,不能發揮才能、實現人生理想和個人價值的感慨,所以子貢一問,就迫不及待、急不可耐地說:賣掉吧!賣掉吧!孔子自稱是「待賈者」,說明他在宣傳禮治的同時,急切期待各國統治者能夠採納施行他的恢復周禮、恢復周制的政治主張,隨時準備把自己推上治國之位,依靠政權的力量去推行禮,這句話反映了孔子急切的求仕心理。不僅孔子如此,後來幾乎所有的儒者都有這些急切的求仕心理。儒者求仕,開始的時候不乏為國建功立業、為民謀福謀利的思想功底,但一旦入仕,則沒有幾個能夠抵禦金錢美女的誘惑,沒有幾個能夠抵禦官場陋習侵蝕。這說明人性是頑固的、道德是無力的、官場是黑暗的,沒有完善的權力平衡制約制度和權力限制監督制度,再好的理論、再高尚的道德教化都於事無補。【原文】9?14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譯文】孔子想要搬到九夷地方去居住。有人說:「那裡非常落後閉塞,不開化,怎麼能住呢?」孔子說:「有君子去位,就不閉塞落後了。」孔子想搬到九夷去住。有人勸說道:「那地方太簡陋了,怎麼能住呢?」孔子說:「君子住到那裡去,就不簡陋了。」【評析】一個地區的文明開化,需要有相應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眾多因素支撐,民族的文明開化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絕非一人之力、一時之績就能夠解決問題。華夏居中,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的記述方法通行於孔子之後,所以九夷應該是指當時中國周邊的一些閉塞落後地區。孔子欲居九夷的目的不得而知,如果是為了促進當地的文明進步,值得讚許,但這種可能性不大。這句話再一次反映出孔子的自高自大,自以為了不起。他自詡為君子,並且認為即使是閉塞落後、愚昧無知的九夷之地,只要他去了,也會變得文明開化。他沒去,就是去了,在他的有生之年也肯定達不到目的。【原文】9?15 子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譯文】孔子說:「我從衛國返回到魯國以後,樂才得到整理,雅樂和頌樂各有適當的安排。」孔子說:「我從衛國返回魯國,然後對音樂的篇章進行修訂,使《雅》、《頌》各自放在適當的位置上。」【評析】孔子返回魯國時已經68歲,雖然仍有心從政,但未被魯君啟用,在其死前4年多的時間裡,一邊從事教學,一邊整理各種文獻,說這句話的時候,應該是70歲以後。孔子一生沒多大的政績,或者說沒有對改變社會做多少實際的工作,到了人生盡頭,與通常的長者一樣,總是忘不了標榜自己的成績,經常嘮嘮叨叨地向晚輩敘說自己都做了那些了不起的事,「樂正及雅頌各得其所」大概就是其經常嘮叨的業績之一。現在看來,這些東西已經沒有多少實際的用途。【原文】9?16 子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譯文】孔子說:「在外事奉公卿,在家孝敬父兄,有喪事不敢不儘力去辦,不被酒所困,這些事對我來說有什麼困難呢?」孔子說:「出外做官就事奉王公大臣,回到家裡就事奉父母兄長,有喪事不敢不儘力去辦,不被酒食所困擾,這些事對於我又算得了什麼呢?」【評析】《論語》中的很多話都是孔子的自我表白,他用表白的方法向學生和社會說明自己的觀點和行為,希望要求人們以自己為榜樣,思想言論、行為舉止都向自己學習。這種以自己為榜樣、為標準闡述觀點、教育他人的教育方式,當今的世界已經不多見了,在西方國家、在世界上很多國家,很少有學習領導講話的,很少有把領導講話作為知識、作為學習內容的,而中國,現在基本上還是「講話治國」。「講話之國」與「語錄治國」大同小異,其主要的差別無非是文字的長短不同,而核心都是「人治」、「德治」。孔子這句話的前半句講的是忠孝問題,事公卿是為君王盡忠,事父兄是在家盡孝。忠在當時是可以的,延續到現在就是愚昧了;孝在當時也是可以的,如果現在還要像古時那樣孝就大可不必了。忠孝思想淡化了人們的自我意識。一生忙忙碌碌、辛辛苦苦,上為君王父母,下為兒女子孫,自我價值、自我幸福成了可有可無的東西;這是中國人價值觀念上的誤區,也是中國人最大的人生悲哀。閑人認為西方的個人主義是個好東西,是應該得到尊重、認同或提倡的價值理念。過去,我們以為個人主義就是自私自利,這完全是誤解。個人主義與自私自利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個人主義主張個人的權力和價值高於一切,每個人都應該勇於捍衛個人的合法權力,努力追求個人的財富和幸福,努力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當每個人的權力都有了保障,當每個人都能夠生活的富有和幸福,當每個人都通過努力奮鬥去實現人生價值,國家就強大了,社會就進步了。【原文】9?17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譯文】孔子在河邊說:「消逝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啊,不分晝夜地向前流去。」孔子站在河邊上說:「逝去的時光就像這流水一樣呀!日夜不停地流去。」【評析】這是孔子的一句感慨話語,略有點悲傷的意思。語言很美,但仔細一琢磨,並沒有什麼深刻的哲理,不過是一句大白話而已。但是尊孔者一定要說,這句話不僅語言美,而且富有深刻的哲學意味。中國古人講話,很少有人進行邏輯判斷推理,隱喻是常用的說理手法之一,而水又是常用作隱喻的自然物之一。如用「冰,水為之而寒於水」來比喻學生能夠超過老師,就是語言很美的名句,可是這冰與和水的關係與學生和老師的關係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回事。孔子這句話無非是想說,時光一去不復返,要珍惜時光,不要讓時間白白地流失等道理。雖然時光與水都是自然現象,但二者也沒有什麼緊密聯繫,水流失的道理與時光流失的道理也不是一回事。從文學藝術的角度講,隱喻是一種很好的協作手法,但是作為科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最好還是少用、慎用,用不好,不但道理沒說清楚,反而會把自己和他人都弄糊塗了。【原文】9?18 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譯文】孔子說:「我沒有見過像好色那樣好德的人。」孔子說:「我沒有見過喜愛美德勝過喜好美色的人。」【評析】對這句話的色,有兩種理解:一是包括女色,但不只是女色,還包括世間所有賞心悅目的自然景觀、音樂藝術以及各種物質享受等;二是特指女色,是對衛靈公迷戀南子事件發出的感慨。不論如何理解色,孔子的這句話都是一句大實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文人們一向很少談論色、談論利;不談不等於不想,不談不等於不做,事實上中國的色情文化、性文化絕不比世界上任何民族和國家遜色。以妓業而言,中國是最早設立官妓的國家之一,早在春秋時期,管仲就正式設立了國家妓院。後來的妓業五花八門,有官妓、營妓、樂妓、舞妓、宮妓、家妓、市妓、私妓、雛妓等十餘種,唐朝時市妓達到了空前繁榮的程度,到了明、清,妓業更盛,一些大城市中幾乎無處無妓,有些皇帝如宋徽宗、清同治等也到市面上嫖妓。歷代名士大儒與妓有染者無以計數。詩人李白常攜妓遊玩,有些詩的題目即與妓有關,如《攜妓登梁王棲霞山孟氏桃園中》、《邯鄲南亭觀妓》、《秋獵孟諸夜歸,置酒單父東樓觀妓》、《在水軍宴韋司馬樓船觀妓》等;詩人杜甫作有《陪諸公子攜妓納涼》,《秋獵孟諸夜歸置酒單父東樓觀妓》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任河南推官時,也有與妓往來的經歷。類似文人、官人的風流韻事,不勝枚舉。時至今日,凡是與官場、商場有些接觸、出入過高檔酒店賓館和娛樂場所的人,對中國現實的妓業或者叫性文化產業都會深有感觸,簡直就是沒有設「紅燈區」的「紅燈國」。中國人對待性的態度真是太虛偽了。子罕篇第九(4)【原文】9?19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譯文】孔子說:「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這時停下來,那是我自己要停下來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雖然只倒下一筐,這時繼續前進,那是我自己要前進的。」孔子說:「好比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要堆成了,如果停止,那是我自己放棄了。又好比用土平地,即使剛倒一筐土,如果要前進,是我自己要前進的。」【評析】孔子這個比喻說的是做學問、做生意、還是修品德?不得而知,也許是其中之一,也許都是。他要說的道理大概是,事情沒做成,主要的原因是自己半途而廢、功虧一簣,也就是自己沒能持之以恆堅持做下去;只要堅持下去,發揮愚公移山精神,山總能堆成、地總能墊平。事實是這麼回事嗎?多數情況下不是。人要做成一件事,首先要天時、地利、人和,個人堅持、努力在其次。類似於孔子的這種改變社會的活動,沒有天時、地利、人和,個人再努力、再堅持也一事無成,孔子自己的人生經歷及後世儒家將中國弄的幾乎亡國滅種的實際就是最好的例證。就是那些從事科學研究、文學創作的學者,如果沒有天時、地利、人和,也難以獲得成功。近代以來,中國沒有多少世界級的科技發明和文學作品,沒有一位諾貝爾獎得主就足以說明問題;不是中國人不聰明,而是中國沒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大環境,這個大環境,說白了,就是文化傳統和政治制度。【原文】9?20 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譯文】孔子說:「聽我說話而能毫不懈怠的,只有顏回一個人吧!」孔子說:「聽我說話的時候,能夠絲毫不懈怠的,大概只有顏回人吧!」【評析】對於這句話的理解,實在是不好拿捏。弟子三千,不惰者只顏回一人,如果此事是真的,說明孔子的絕大多數弟子對孔子的恭敬、信服程度都沒有達到孔子的要求,是孔子要求太高了呢?還是孔子的為人和學說確實不值得學生們百分之百地恭敬和信服呢?我想,大概應該是後者,因為後來的儒生們對孔子的追崇就少有像顏回那樣的。如果此事不是真的,孔子又為什麼說只有顏回一個人呢?一種解釋是孔子樹立榜樣的方法是抬高一人貶低眾人;再一種解釋就是孔子說話不怎麼實事求是,經常不負責任、信口開河;還有一種解釋就是孔子說這話的時候顏回在世,並且在孔子心中已暗自將其作為自己的接班人,無限抬高顏回是幫助他樹立權威和威信,為顏回順利接班鋪平道路,免得眾弟子不服,如果是這樣,可見孔子的用心良苦。【原文】9?21 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譯文】孔子對顏淵說:「可惜呀!我只見他不斷前進,從來沒有看見他停止過。」孔子談到顏回時嘆道:「死得可惜呀!我只看見他不斷進步,從沒有看見停止過。」【評析】孔子說這句話的時候,顏回應該已經去世了。對於顏回的去世,孔子十分悲痛,一方面是他們師徒關係好、感情深,一方面也是孔子為自己的事業失去了一位滿意的繼承人感到惋惜。在學問和道德修養方面,孔子要求、希望學生們像顏回那樣只進不停。後來,儒生們的學問確實是越做越大,把孔子的那套愚民思想發揮的淋漓盡致,為中國的統治者服務了2000多年,直到現在還在影響著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可算沒有辜負孔子的期望,至於道德修養,沒有幾個達到了孔子的要求。【原文】9?22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譯文】孔子說:「莊稼出了苗而不能吐穗揚花的情況是有的;吐穗揚花而不結果實的情況也有。」孔子說:「莊稼出了苗而不吐穗開花是有的吧!吐穗開花而不結果實也是有的吧。」【評析】這句話肯定是孔子用莊稼的生長、開花、結果來比喻人事,至於比喻的是一個人的什麼事,卻不大好說,估計又是個大而統之、包羅萬象的比喻。開花和結果都是莊稼生長過程中的一個環節,有始有終,花不會一直開,果不會永遠結。一個人處於什麼樣的狀態算是開花?花要開多長時間?取得怎樣的成績算是結果?果要結多少?這些問題都不是莊稼的開花結果所能準確比喻的。如果非要用莊稼來比喻人生,那麼人的一生都是開花的過程,同時又都是結果的過程。前面說過,闡述道理和思想,最好不要用比喻的方法。很多事,比喻的方法說不清楚。【原文】9?23 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譯文】孔子說:「年輕人是值得敬畏的,怎麼就知道後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歲時還默默無聞,那他就沒有什麼可以敬畏的了。」孔子說:「年輕人是值得敬畏的,怎麼就知道後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歲時還默默無聞,那他就沒有什麼可以敬畏的了。」【評析】這是很少見到的孔子厚今薄古、厚新薄陳的一段話,尊孔者以此證明孔子並不完全是因循守舊、頑固保守。這事恐怕還得換一個角度看。孔子對違反自己學說的思想、禮制、道德等是不認同的,他沒有「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辦學理念和學術思想,孔子對自己的學說堅信不疑,非常自信、非常固執,所以,孔子這裡說的「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也只是在他的思想圈子裡,他所認同的可畏後生、超越前人的後生,都是指像顏回那樣的人,也就是比他自己還守舊,與他一樣主張「克己復禮」的後生。這樣看來,孔子的這句話其實還是厚古薄今、因循守舊的。而「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這句話,孔子說的又有點絕對了。一般而言,35歲到45歲是人生的黃金時間,但古今中外從來就不乏大器晚成的人,怎麼能說四五十歲時還默默無聞的人就不值得敬畏了呢?若相信他這句話,人到了40歲以後如果還沒成就什麼事業就不要拼搏努力了,混吃等死就行了。【原文】9?24 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譯文】孔子說:「符合禮法的正言規勸,誰能不聽從呢?但(只有按它來)改正自己的錯誤才是可貴的。恭順讚許的話,誰能聽了不高興呢?但只有認真推究它(的真偽是非),才是可貴的。只是高興而不去分析,只是表示聽從而不改正錯誤,(對這樣的人)我拿他實在是沒有辦法了。」孔子說:「嚴肅的告誡,能夠不接受嗎?但聽了後要改正錯誤才可貴。恭敬讚美的話,聽了能不高興嗎?但要正確分析他才可貴。盲目高興而不加分析,表面接受而不改正,這種人我沒有辦法對付他。」【評析】對「法語」有多種解釋,除了上面兩種解釋外,也有解釋成名言警句的,總而言之,無非是指正確的言論,而判斷正確與否的標準,在孔子看來,應該是符合他的思想才行。孔子給人的告誡都是正確的「法語」,人們很少反對駁斥,但又很少有按照他的告誡改正的,所以他說「改之為貴」。聽到恭敬讚美的話誰都高興,這是人之常情。如果每聽到好話人們就要研究、推敲、分析,那人活著也太累了,對於一般人而言,不必如此。既然高興了,就讓他一直高興下去,有什麼不可以?老是神經兮兮的,沒意思。現實中的人,大都是「說而不繹,從而不改」,人們如何對待他人的言論,完全是個人的私事,只要礙不著他人,願意怎的就怎的。活的洒脫自如、活的輕鬆快樂,人沒必要總是用道德約束自己,沒必要總是和自己過不去。讓「法語之言」見鬼去吧!讓道貌岸然見鬼去吧!讓道德教化見鬼去吧!讓等級禮儀見鬼去吧!我為自己活著,我為自己的輕鬆快樂活著,我不願意聽任何人給我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我希望人世間的所有人都為自己的幸福活著,都為自己的人生價值努力和拼搏。當然,這裡的我並不是絕對的自我,它還包括我的父母兄弟、妻子兒女、親戚朋友以及其他與我親近的人。子罕篇第九(5)【原文】9?25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譯文】孔子說:「重視忠誠和信義,不結交不如自己的人,有了過錯就不要害怕改正。」孔子說:「把忠信作為道德修養的主要內容,沒有不如自己的友,有了過錯不要害怕改正。【評析】「主忠信」和「過則勿憚改」沒什麼好說的,這是孔子的一貫主張。「毋友不如己者」有兩種解釋,字面上都說的過去,情理上都說不過去。古時的友與現在的朋友不是一個意思,同門為朋,同志為友,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也就是知己。如果「毋友不如己者」的意思是「不結交不如自己的人」,可以理解為孔子的交友標準很高,夠得上「友」的交,夠不上「友」則不交,可是知己難尋、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按照志同道合的標準交友,人很難會有真「友」。如果「毋友不如己者」的意思是「沒有不如自己的友」,可以理解為孔子對交友的標準不高、原則性不強,只要對他友好的都視其為友,或者說孔子的「友」不特指志同道合的「友」。孔子的「毋友不如己者」到底想說明什麼意思,是標準嚴格、自詡清高,還是沒有原則、等同世俗,閑人不得其解。人都有幾個朋友。交友不必嚴格苛刻,非得講什麼志同道合;事實上,一塊同過窗、一塊下過鄉、一塊扛過槍、一塊貪過臟、一塊嫖過娼的人都是朋友,而且都是信得過、靠得住的朋友。不論孔子想說什麼,絕大多數人們交友並沒有考慮他的交友原則。【原文】9?26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譯文】孔子說:「一國軍隊,可以奪去它的主帥;但一個男子漢,他的志向是不能強迫改變的。」孔子說:「三軍以被奪去主帥,男子漢卻不可以被奪去志氣。」【評析】這是一句很多人耳熟能詳、高度讚許、不容置疑的名言警句,其實這句話仔細琢磨起來,還是有點問題的。如果將這句話改成「三軍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就沒有什麼問題了。三軍之帥很重要,沒了三軍之帥就可能全軍覆沒,就可能國破家亡,人民就要遭受生靈塗炭,怎麼能說匹夫之志比三軍之帥還重要呢?要強調匹夫之志重要,可以用三軍之帥作比喻,但最多可以說它與三軍之帥一樣重要,而不能說它比三軍之帥更重要。在和平時期,個人的價值、人格、尊嚴可以放在第一位,但遇有戰事,個人的一切應當服從民族的整體利益。當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時候,如果一個人的失志有益於民族的生存,他應該選擇失志而不是守志。【原文】9?27 子曰:「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譯文】孔子說:「穿著破舊的絲棉袍子,與穿著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認為是可恥的,大概只有仲由吧。(《詩經》上說:)『不嫉妒,不貪求,為什麼說不好呢?』」子路聽後,反覆背誦這句詩。孔子又說:「只做到這樣,怎麼能說夠好了呢?」孔子說:「穿著破舊的絲棉袍子,同穿著狐貉皮襖的人站在一塊,而絲毫不覺得羞愧的人,大概只有子路吧?《詩經》說:『不嫉妒不貪求,有什麼不好?』」子路始終讀誦這兩句詩。孔子說:「這是做人的起碼道理,僅僅如此何足以為善呢?」【評析】任何人說話都有自己的語言習慣,孔子也不例外。在表揚顏回時,他說顏回是唯一的,現在表揚子路,也說子路是唯一的。「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除了子路,孔子和顏回也應該能做到,所以子路不是唯一的。為了強調某件事、表揚某個人,孔子習慣使用誇張的手法。鑒於此,對孔子的一些話語沒必要過於較真,不過是他的一種語言習慣而已。【原文】9?28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後也。」【譯文】孔子說:「到了寒冷的季節,才知道松柏是最後凋謝的。」孔子說:「天氣寒冷之後,才知道松樹、柏樹是最後落葉的。」【評析】這又是孔子的一句隱喻話語,隱喻是孔子的語言習慣之一。有人說孔子的這句話寓意深刻、富有哲理,未必。中國人說話很有意思。有道理完全可以直接講,有話完全可以直接說,幹嗎總是搞一些「盡在不言中」的隱喻?是因為直接說說不明白,還是覺得隱喻的手法更能說清楚?如果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只有環境艱險的時候方能看出一個人的真正品性,與前面的「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就矛盾了,環境艱險時「不入」、「不居」、「則隱」,藏了、躲了、跑了,還怎麼見真品性?【原文】9?2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譯文】孔子說:「聰明人不會迷惑,有仁德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不會畏懼。」孔子說:「聰明人不會困惑,仁德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不會畏懼。」【評析】孔子主張的個人修養,知、仁、勇是三位一體的。孔子並沒有對給知、仁、勇下定義,言談話語中多次說道知、仁、勇的用,而體是什麼多是後人的理解分析,不論怎樣,這是一種很高的人生境界,幾乎無人能及。知大體上包含知識、聰明、智慧的意思,知者到底是惑還是不惑?不知者,腦子裡空空如也,應該是無惑或不知惑。按照現代人的觀念,一個人的知識越多,應該越感覺自己知識的貧乏,在學習知識、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應該不斷有新的困惑;當然在那些思想專制的國度,幾乎所有的問題都只有一個正確答案,這種環境會造就很多學習型人才,他們按照官方規定的正確答案掌握了不少的知識,全部無條件地接受和認同,他們沒有疑惑。孔子所說的知者不惑,大概說的就是這種學習型人才。仁者進入了很高的道德境界,幾乎是不食人間煙火了,所以他們不憂。對於天下蒼生的饑寒交迫,對於黎民百姓的貧困交加,對於民族的生死存亡,能夠不憂的人,大概都是仁者。勇者不是匹夫之勇,前提是要做到不惑、不憂,可是,不惑不憂了,還能勇嗎?單從字面上理解孔子的話肯定不妥,孔子的話都是寓意深刻、哲理豐富。孔子的話微言大義,微言擺在那裡,隻言片語就那麼幾句;大義盡在不言中,孔子自己說的不多,幾乎所有的大義都是後人理解出來的。【原文】9?30 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譯文】孔子說:「可以一起學習的人,不一定能夠志同道合;可以能夠志同道合的人,不一定可以共同依禮行事;可以一起依禮行事的人,不一定可以一道通權達變。」孔子說:「可以一起學習的人,未必都能學到道;能夠學到道的人,未必能夠堅守道;能夠堅守道的人,未必能夠隨機應變。」【評析】對於孔子的道,最好是大家心照不宣,不宜定義或詳細解釋;定義的再準確,解釋的再清楚,恐怕也不是孔子的原道,正所謂「道可道,非常道」。既然如此,「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就好理解了。你有你心中的道,我有我心中的道,大家對於道的理解莫衷一是,各自認為自己得了道而別人沒有得道,所以就互相輕視、互相貶低。不僅孔道,其它道如馬道也是如此,從馬道誕生之日起,尊馬者就各自信奉自己心中的馬道,爭論了幾十年,最後把馬道爭到了垃圾桶里。對於道的歧義,必然使 「可與適道」成為暫時的「同道」假象,分道揚鑣是早晚的事。任何「道」都有眾多門派,戰國時期儒家內部就形成了八大門派,沒有門派之爭的「道」,古今中外是沒有的,所以「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再正常不過了,不足為奇。至於「可與立,未可與權」就更不是問題了。同「道」人中,有靈活善變的,有迂腐保守的,此乃人之常情。儒者中,靈活善變的人居多,他們一方面滿口仁義道德,一方面踐行男盜女娼,能夠始終保持操守的沒有幾個。說了一大堆,只是想說,孔子的這句話是一句空話,對做人做事沒有任何的實際指導意義。【原文】9?31 「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譯文】古代有一首詩這樣寫道:「唐棣的花朵啊,翩翩地搖擺。我豈能不想念你嗎?只是由於家住的地方太遠了。」孔子說:「他還是沒有真的想念,如果真的想念,有什麼遙遠呢?」古詩說:「唐棣樹的花兒翩翩地搖曳啊,難道我不思念你嗎?是因為相去太遙遠。」孔子說:「還是沒有去想念吧,如果真想,怎麼會覺得遙遠呢?」【評析】孔子這裡又使用了隱喻,想說明什麼問題?閑人的理解是,這是一句鼓勵、鼓勁的話語,意思是說,周禮、周制是很完美的制度,人人都會嚮往,但有人說那太遙遠了、太難以實現了,而孔子認為,只要你真心嚮往,就不會覺得它太難、太遠。獨尊儒術以後的中國,從禮制的角度講,孔子的理想實現了。2000多年來的中國宗法社會,集權專制、等級分明,完全符合孔子的禮制規定。中華民族災難深重,不能只看晚清;晚清的災難不是橫空出世,而是一天天、一年年積累下來的,這種積累,基礎的層面就是文化的積累、禮制的積累。孔子的理想實現之日,就是民族災難積累的開始。鄉黨篇第十(1)【原文】10?1 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譯文】孔子在本鄉的地方上顯得很溫和恭敬,像是不會說話的樣子。但他在宗廟裡、朝廷上,卻很善於言辭,只是說得比較謹慎而已。孔子在家鄉父老面前,顯得非常溫和恭順,好像不會說話的樣子。他在宗廟裡或者朝廷上,卻能侃侃而談明晰善辯,只是說話時很慎重罷了。【評析】平常人在父老鄉親面前,一般會表現的熱情洋溢、輕鬆愉快,總有說不完的家長里短,孔子不是這個樣子,他的話語不多、溫和恭敬,實際上是內心對鄉親百姓的輕視,有點不願「對牛彈琴」的意思。他在宗廟裡或者朝廷上的謹慎是因為自己「貧且賤」, 沒有張狂的資本,即便如此,他還是要有所表現,也就是便便言,決不放棄任何展示自己的機會,如果不這樣,他如何宣揚自己的主張,又如何得到君王的器重?【原文】10?2 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譯文】孔子在上朝的時候,(國君還沒有到來,)同下大夫說話,溫和而快樂的樣子;同上大夫說話,正直而公正的樣子;國君已經來了,恭敬而心中不安的樣子,但又儀態適中。孔子上朝時,同下大夫交談,顯得溫和而快樂;同上大夫談話,顯得恭敬正直;國君臨朝時,顯得恭恭敬敬而心中不安,走起路來從容安詳。【評析】同地位較低的官員交談顯得輕鬆,同地位較高的官員交談顯得恭敬,而在君王面前則畢恭畢敬,從古至今的中國官員都是這種作態,都是這幅德性。在下級面前是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同僚之間是深藏不露的笑面虎,遇到君王和上司則表現出十足的奴性,不卑不亢、特立獨行的幾乎沒有。這種官場習性實在沒什麼值得讚許的。【原文】10?3 君召使擯,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與立,左右手,衣前後,襜如也。趨進,翼如也。賓退,必復命曰:「賓不顧矣。」【譯文】國君召孔子去接待賓客,孔子臉色立即莊重起來,腳步也快起來,他向和他站在一起的人作揖,手向左或向右作揖,衣服前後擺動,卻整齊不亂。快步走的時候,像鳥兒展開雙翅一樣。賓客走後,必定向君主回報說:「客人已經不回頭張望了。」國君派孔子去接見外國賓客,孔子表情莊重起來,腳步也快起來。他向站在兩旁的人作揖,又向左右拱著手,衣服一俯一仰,顯得很整齊。他快步前行時,像鳥兒舒展翅膀一樣,快步走的時候,像鳥兒展開雙翅一樣。賓客走後,他一定向君王回報說:「客人已經走遠了。」【評析】這段話對孔子表情和動作的描寫很有意思。君王派他接見外賓,他立刻板起面孔,急沖沖地與外賓相見,面無表情或突然又改為面帶笑容地向人拱手作揖,這哪像一個成熟老練的外交家!再說,一個大男人快步前行時,走路的樣子竟然像鳥兒展開翅膀,這也太娘娘味了吧!【原文】10?4 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門,行不履閾。過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顏色,怡怡如也。沒階,趨進,翼如也。復其位,踧踖如也。【譯文】孔子走進朝廷的大門,謹慎而恭敬的樣子,好像沒有他的容身之地。站,他不站在門的中間;走,也不踩門坎。經過國君的座位時,他臉色立刻莊重起來,腳步也加快起來,說話也好像中氣不足一樣。提起衣服下擺向堂上走的時候,恭敬謹慎的樣子,憋住氣好像不呼吸一樣。退出來,走下台階,臉色便舒展開了,怡然自得的樣子。走完了台階,快快地向前走幾步,姿態像鳥兒展翅一樣。回到自己的位置,是恭敬而不安的樣子。孔子走進朝廷的大門,恭恭敬敬又非常謹慎的樣子,好像沒有容身之地。站,他不站在門的中間;走,不踩在門坎上,經過國君座位時,臉色更加莊重嚴肅,走路小心翼翼,說話好像中氣不足一樣。提直衣服下擺走上朝堂,顯得小心謹慎,憋住氣好像不敢呼吸一樣。出堂下,走下一級台階,才舒緩面容,顯出怡然自得的樣子。下完台階,快步走著,像鳥舒展著翅膀。回到自己的位置,顯得恭敬嚴肅的樣子。【評析】這段文字看了兩邊以後,替孔子擔心,隨孔子緊張,特別是「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這段,萬一有個閃失,比如衣服沒提好散落下來、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或者偶感風寒打了個噴嚏,那可怎麼辦?如果不是內心有十足的奴性,要做到孔子的樣子,還真是不容易!【原文】10?5 執圭,鞠躬如也,如不勝。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戰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禮,有容色。私覿,愉愉如也。【譯文】(孔子出使別的諸侯國,)拿著圭,恭敬謹慎,像是舉不起來的樣子。向上舉時好像在作揖,放在下面時好像是給人遞東西。臉色莊重得像戰慄的樣子,步子很小,好像沿著一條直線往前走。在舉行贈送禮物的儀式時,顯得和顏悅色。和國君舉行私下會見的時候,更輕鬆愉快了。孔子參加典禮握著圭,小心謹慎,非常恭敬,好像舉不起來。向上舉時好像在作揖,向下放時好像在交給別人。嚴肅的好像在作戰,腳步謹慎畏怯,好像沿著一條線走。贈送禮物時,他臉色和悅。參加私人會見,顯得輕鬆愉快。【評析】行禮如同演戲,劇本定了,戲演得好不好,全在演技,孔子行禮,演技第一,就是現在最好的演員,也很難把上面這段劇本演的超過孔子。恭敬、嚴肅、和悅、輕鬆等表情快速變化的同時,還要根據劇本配合各種維妙維肖的肢體動作,確實有一定難度。這些都是孔子推崇的禮的形式和程序,今天看來,已經毫無意義。【原文】10?6 君子不以紺緅飾,紅紫不以為褻服。當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黃衣,狐裘。褻裘長,短右袂。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喪,無所不佩。非帷裳,必殺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服而朝。【譯文】君子不用深青透紅或黑中透紅的布鑲邊,不用紅色或紫色的布做平常在家穿的衣服。夏天穿粗的或細的葛布單衣,但一定要套在內衣外面。黑色的羔羊皮袍,配黑色的罩衣。白色的鹿皮袍,配白色的罩衣。黃色的狐皮袍,配黃色的罩衣。平常在家穿的皮袍做得長一些,右邊的袖子短一些。睡覺一定要有睡衣,要有一身半長。用狐貉的厚毛皮做坐墊。喪服期滿,脫下喪服後,便佩帶上各種各樣的裝飾品。如果不是禮服,一定要加以剪裁。不穿著黑色的羔羊皮袍和戴著黑色的帽子去弔喪。每月初一,一定要穿著禮服去朝拜君主。【評析】這段文字是禮對於服飾的規定限制,現在已經沒有意義了。中國除了一些少數民族還保留傳統服飾文化外,基本上已經全盤西化了。孰優孰劣也自不必說了。【原文】10?7 齊,必有明衣,布。齊必變食,居必遷坐。【譯文】齋戒沐浴的時候,一定要有浴衣,用布做的。齋戒的時候,一定要改變平常的飲食,居住也一定搬移地方,(不與妻妾同房)。【評析】現如今的中國人,絕大多數沒有宗教信仰,當然也就沒有齋戒等宗教儀式,所以這句話也完全過時了,沒有評析的必要。鄉黨篇第十(2)【原文】10?8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譯文】糧食不嫌舂得精,魚和肉不嫌切得細。糧食陳舊和變味了,魚和肉腐爛了,都不吃。食物的顏色變了,不吃。氣味變了,不吃。烹調不當,不吃。不時新的東西,不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佐料放得不適當,不吃。席上的肉雖多,但吃的量不超過米面的量。只有酒沒有限制,但不喝醉。從市上買來的肉乾和酒,不吃。每餐必須有姜,但也不多吃。【評析】孔子年輕的時候貧且賤,估計沒法講究吃;後來招收學生,過上了小康生活,就開始講究吃。從這段文字上看,孔子的講究不是一般的講究,而是很講究,這不吃那不吃,精細的有點過分了。如果說這是德,恐怕沒有道理;如果說這是禮,這禮也太矯情了;如果家家都按照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標準吃喝,那日子肯定沒法過;就是王公貴族,能像孔子這樣講究吃喝的恐怕也沒有幾個。太奢侈、太講究了,先進典型不應該是這個樣子。一個像孔子這樣挑吃挑喝的人,會心繫天下、心繫百姓,說破天我也不信。【原文】10?9 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譯文】孔子參加國君祭祀典禮時分到的肉,不能留到第二天。祭祀用過的肉不超過三天。超過三天,就不吃了。【評析】魯國的冬天還是比較冷的,放兩三天的肉應該沒有大的問題,不吃太浪費了。如果是夏天,放兩三天的肉肯定不新鮮,不吃就不吃吧。這句話的核心問題不是時間,而是強調孔子只吃新鮮肉,即使肉沒壞,只要不新鮮他也不吃。弟子們這樣描述孔子的生活習性,意思大概是說,我們的老師是個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吃很講究。【原文】10?10 食不語,寢不言。【譯文】吃飯的時候不說話,睡覺的時候也不說話。【評析】食不語太好了。我的父親是一位崇儒的人,小時候我們兄弟們最厭煩的事、最頭疼的事,就是在飯桌上他給我們講論語;我對論語的厭煩就是從小時候父親「食多語」開始的。其實,中國的父母,尤其是父親,很少有「食不語」的;家庭教育,絕大多數都是在飯桌上進行的。但願中國做父親的,都改一改在飯桌上講大道理的毛病。寢不言不好理解。寢言是說夢話,這句話該不會是說孔子不說夢話吧!除了夢話,人人都寢不言,這有什麼好說的。再說了,這孔子睡覺說不說話,別人怎麼知道?所以說,寢不言這句話肯定是弟子們瞎編的。【原文】10?11 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譯文】即使是粗米飯蔬菜湯,吃飯前也要把它們取出一些來祭祖,而且表情要像齋戒時那樣嚴肅恭敬。【評析】看來孔子也不全是這不吃那不吃,有條件一定要講究,沒有條件的時候,粗茶淡飯也能撮合著吃,即便自己已經吃糠咽菜了,也還忘不了祭祖,這事仔細琢磨,略有不妥。用精細食物祭祖,說明兒孫們都過上了幸福生活,祖宗看了心裡自然高興。用粗茶淡飯祭祖,說明兒孫們生活的比較艱苦,或者把好東西都留著自己用,祖宗看了心裡自然放心不下,或感覺不舒服。估計中國人的祭祖,多數都是一種自我心理安慰,並不相信真的會有祖宗的在天之靈,否則怎麼會讓祖宗擔心牽掛、感覺不舒服呢?祭祖,其實是自欺欺祖。【原文】10?12 席不正,不坐。【譯文】席子放得不端正,不坐。【評析】這是件不值得一說的事。如果是別人沒把席子放正,這是刁難、矯情、擺威風。不就是一塊坐在屁股底下的席子嗎,講究那麼多有意思嗎?禮講究到這份上,實在是太教條、太刻板了。【原文】10?13 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譯文】行鄉飲酒的禮儀結束後,(孔子)一定要等老年人先出去,然後自己才出去。【評析】禮讓老弱病殘是全世界通行的文明準則。現今的中國,在禮讓長者方面不如西方,上公交車時不讓先、在公交車上不讓座的現象比較普遍;在對待長者的觀念方面,中西方也有一些差異。在中國,雖然長者並未得到多少幫助,但在觀念上我們認為應該主動幫助長者,而在西方,對長者的幫助通常是不提倡主動的。如果一位長者過馬路,在中國主動攙扶是助人為樂,在西方主動攙扶可能會被認為是歧視弱者;中國的老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往往無人靠近、無人問津,而在西方老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往往會遇到很多熱心人。中國人嘴上高尚,內心冷漠。【原文】10?14 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譯文】鄉里人舉行迎神驅鬼的宗教儀式時,孔子總是穿著朝服站在東邊的台階上。【評析】這句話是說在宗教儀式上,孔子按照禮的規定著裝,站在禮規定的位置上迎來送往。屬於沒有什麼意義的日常瑣事。【原文】10?15 問人於他邦,再拜而送之。【譯文】(孔子)託人向在其他諸侯國的朋友問候送禮,便向受託者拜兩次送行。【評析】求人辦事,理應致謝,送一下是應當的,至於拜不拜,恐怕要分對象,如果被托之人是晚輩或者晚輩的晚輩,拜就不必了,再拜就繁瑣了。鄉黨篇第十(3)【原文】10?16 康子饋葯,拜而受之。曰:「丘未達,不敢嘗。」【譯文】季康子給孔子贈送藥品,孔子拜謝之後接受了,說:「我對藥性不了解,不敢嘗。」【評析】「丘未達,不敢嘗。」 如果是當著康子的面說的,就太不近人情了。人家送葯是好意、善意,怎麼能當著人的面說我不知道這葯的好壞、不吃呢?估計這句話是康子走了以後說的。康子送葯應該是對症送葯、有的放矢,但孔子對自己的身體非常小心謹慎,很珍惜自己的生命,估計孔子多少懂點藥理,在不熟悉康子所送葯的情況下,堅決不吃。【原文】10?17 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譯文】馬棚失火燒掉了。孔子退朝回來,說:「傷人了嗎?」不問馬的情況怎麼樣。【評析】在尊孔者看來,這是一條很重要的信息,認為這句話足以證明儒家學說以人為本,是「人學」,並認為這是中國自古以來人道主義思想的發端。這種觀點有些任意誇大、言過其實了。很多人遇到這種事都會先問人,人沒事以後才會去關心財物。本是一件極為平常的人之常情之事,卻被戴上高帽,無限拔高,非要從思想深處找出高尚來,對偉人、先進我們一向都是這樣吹捧的。【原文】10?18 君賜食,必正席先嘗之。君賜腥,必熟而薦之。君賜生,必畜之。侍食於君,君祭,先飯。【譯文】國君賜給熟食,孔子一定擺正座席先嘗一嘗。國君賜給生肉,一定煮熟了,先給祖宗上供。國君賜給活物,一定要飼養起來。同國君一道吃飯,在國君舉行飯前祭禮的時候,一定要先嘗一嘗。【評析】古時候君王吃飯前,要有人先嘗一嘗,確認無毒後君王才吃,但這種事通常由專人負責,不一定是孔子這樣的臣子。孔子十分愛惜自己的生命,卻主動做這種嘗毒之事,說明他對君王的尊崇到了無所不可的程度。他的這種行為,除了有遵從禮的意思,還有討好君王的嫌疑。【原文】10?19 疾,君視之,東首,加朝服,拖紳。【譯文】孔子病了,國君來探視,他便頭朝東躺著,身上蓋上朝服,拖著大帶子。【評析】老年的孔子,在魯國雖不被用,但卻被敬,所以他患病以後,國君前去探望,就像現在我們的一些國學大師住院期間,國家領導人也會去探望一樣。估計這次孔子病的不輕,無法按照禮的規定著裝面君,為了不失禮,他就把朝服蓋在身上,說明孔子對禮的遵從已經到了無所不及的地步。由此可以看出,中國的禮是多麼無理,就連病危或病重的老人,還一定要搞那些繁瑣無意的禮儀形式。【原文】10?20 君命召,不俟駕行矣。【譯文】國君召見(孔子),他不等車馬駕好就先步行走去了。【評析】君王召見,如果不是故意刁難,應該給他留出足夠的準備時間,只要不違時,也就不違禮,所以沒必要「不俟駕行矣」。君王召見,機會難得,孔子對君王召見非常重視、非常珍惜,所以才會顯出迫不及待的樣子。他所重視的不僅僅是禮,更重要的是祈盼已久的機遇,或宣傳自己的主張,或入仕踐行自己的理想;孔子是佈道者,同時也是官迷。【原文】10?21 入太廟,每事問。【評析】此句話在《八佾》篇中已經說過,重複了。【原文】10?22 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譯文】(孔子的)朋友死了,沒有親屬負責斂埋,孔子說:「喪事由我來辦吧。」【評析】這句話可能純屬子虛烏有,理由有二:一是沒有說明死者身份,只說死者是個無人料理後事的人,而無人料理後事的人可能是流浪漢、可能是眾叛親離的人、可能是孤寡之人,孔子怎麼會有這樣一位朋友?二是孔子為人嚴肅認真,他的朋友應該是與其志同道合的人,而除了他的幾位得意門生,孔子好像沒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原文】10?23 朋友之饋,雖車馬,非祭肉,不拜。【譯文】朋友饋贈物品,即使是貴重的車馬,只要不是祭肉,孔子接受時也不拜謝。【評析】孔子把祭肉看得比車馬還重要,是因為祭肉關係到「孝」的問題,祭肉是對祖先盡孝的一個載體。適度的敬祖無可非議,而我們的敬祖搞的有點過了,主要表現在對祖制、祖訓的盲目遵從上。祭祖合乎情,崇祖不合乎理;祖訓不可違、祖制不可改的敬祖的禮教嚴重製約了中國的文明進步。【原文】10?24 寢不屍,居不客。【譯文】孔子睡覺不像死屍一樣仰卧躺著,平日在家也不像作客或接待客人時那樣莊重嚴肅。【評析】幾乎所有的人都是「居不客」,這沒什麼好說的。睡覺的姿勢因人而異,卧如弓是自然形成的,符合人的生理特性,沒人睡覺會保持屍體的姿勢。再說,學生們怎麼會知道孔子睡覺時的姿勢,難道他們會在孔子熟睡時經常去觀察?可見,這段文字也是憑空想像的。為了樹立聖人的完美形象,連睡覺的姿勢都要想像,也真難為他們了。【原文】10?25 見齊衰者,雖狎,必變。見冕者與瞽者,雖褻,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負版者。有盛饌,必變色而作。迅雷風烈必變。【譯文】孔子看見穿喪服的人,即使是熟人,也一定變得嚴肅。看見官員和盲人,即使是經常相見,也一定禮貌相待。在車上看見穿喪服的人,要手扶車前橫木,身體前俯,以示同情;遇見背負國家圖籍的人,也這樣做,以示敬意。遇有豐盛的筵席,一定要換莊嚴的臉色站起來。遇見迅雷大風,一定要改變神色以示對上天的敬畏。【評析】孔子神態臉色的變化,符合禮的規定或禮的精神,有的變化發自於心,是自然的,如面對穿喪服的人;有的變化恐怕只是形式,如對官員的恭敬;有的變化純屬作態,如遇有豐盛的筵席。孔子的善變、多變,就像是演戲一樣,一般人是做不來的。【原文】10?26 升車,必正立,執綏。車中,不內顧,不疾言,不親指。【譯文】上車時,一定先直立站好,然後拉著扶手帶上車。在車上,不回頭,不高聲說話,不用自己的手指指點點。【評析】正襟危坐、道貌岸然、寂然不動、呆若木雞這些成語用在這裡都比較合適。【原文】10?27 色斯舉矣,翔而後集。曰:「山樑雌雉,時哉時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譯文】孔子在山谷中行走,看見一群野雞在那兒飛,孔子神色動了一下,野雞飛翔了一陣落在樹上。孔子說:「這些山樑上的母野雞,得其時呀!得其時呀!」子路向它們拱拱手,野雞便叫了幾聲飛走了。【評析】孔子對自己東奔西走,周遊列國,到處遊說,卻沒有獲得普遍響應,也沒能被君王重用的人生經歷,很少作自我反思和反省,他不從自己的學說本身去查找為什麼沒有獲得普遍響應的原因,不從自身查找為什麼不被重用的原因,而是經常怨天尤人,發出一些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感慨。先進篇第十一(1)【原文】11?1 子曰:「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譯文】孔子說:「先學習禮樂而後再做官的人,是(原來沒有爵祿的)平民;先當了官然後再學習禮樂的人,是君子。如果要先用人才,那我主張選用先學習禮樂的人。」孔子說:「先修養好禮樂而後再做官的,是一般的人士;先有了官位後修養禮樂的人,是貴族士大夫的子弟。如果選用人才,那我主張選用先修養好禮樂的人。」【評析】文中選用的兩個譯文有些差別,但意思差不多,都是主張先修禮樂後入仕當官,也就是說孔子的用人原則是德才兼備,品德優先;這是個似是而非的原則。作為官吏,德才兼備當然好,但是德是虛的,才是實的。才可以考評,能夠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判,而德是無法作出客觀評判的。看看歷史上的官吏,哪一個不是滿口仁義道德,看看現在的官員,哪一個不高喊為人民服務;德是統治者的遮羞布,是統治者欺騙愚弄百姓的靈丹妙藥。統治者的道德只有一個,就是接受制約和監督,除此而外的道德都是騙人的,都不可信。對於官員來說,有才無德很正常,有德無才很荒唐,德才兼備沒指望。錢穆先生的譯文是「先進一輩,從禮樂方面講,像是樸野人。後進一輩,從禮樂方面講,真像君子了。但若用到禮樂的話,吾還是願從先進的一輩。」,他沒有翻譯先進、後進、樸野、君子,但對這些詞作了考證注釋。錢穆的《論語新解》側重於考證、注釋,有譯文但稱之為「白話試譯」,為什麼叫「試譯」呢?估計是錢穆自己也不能肯定他的譯文是準確的、是符合原意的,所以他的譯文對一些詞句不翻譯。閑人看過錢穆的幾本書,基本上不贊同他的思想觀點,但對錢穆的重考證、辨真偽、不專斷、不盲從的治學態度卻非常讚賞。南懷瑾的《論語別裁》與錢穆的《論語新解》風格不同,他只解讀,不注釋,也不翻譯,偶爾加一些詼諧幽默,顯得輕鬆活潑。南懷瑾的解讀雖然有些不是「正解」,但他對孔子的推崇程度不亞於錢穆和歷史上的其他大儒。南懷瑾曲解《論語》的目的不是貶低孔子,而是挽救孔子、抬舉孔子、吹捧孔子。說前面那些話的目的,是想提出一個問題,即能不能有一個人們普遍認同的白話文論語。《論語》是經典中的經典,精華中的精華,其是非長短暫且不說,總該有一個現代人、後來人能夠讀懂的大家普遍認同的白話文版本。但是這事很難,幾乎永遠都不可能。原文晦澀難懂,譯文五花八門,注釋莫衷一是,解讀隨心所欲,心得無限發揮,所以只能是,歪捧的繼續歪捧,歪批的繼續歪批。【原文】11?2 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譯文】孔子說:「曾跟隨我從陳國到蔡地去的學生,現在都不在我身邊受教了。」孔子說:「過去跟隨我在陳國、蔡國吃苦的學生,現在都不在我身邊了。」【評析】孔子周遊列國,61歲的時候在從陳國去蔡國的途中,被陳國人圍困,斷糧7天。說這句話的時候應該是孔子68歲回到魯國以後的事,當年跟隨他的學生先後離開了孔子,顏回也死了。孔子時常想念他們,說了這句話。老人懷舊,懷念舊情,思念舊友,人之常情。【原文】11?3 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譯文】德行好的有: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善於辭令的有:宰我、子貢。擅長政事的有:冉有、季路。通曉文獻知識的有:子游、子夏。德行修養好的有: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能言善辯的有:宰我、子貢。宜於政事的有:冉有、季路。文化修養好的的有:子游、子夏。【評析】這句話如果是孔子說的,那麼在孔子看來,他的三千弟子中出類拔萃的也就這十位,而且是各有所長,沒有一個德才兼備、樣樣都行的。如果這句話不是孔子說的,那麼在他的整理《論語》的學生看來,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中,真正值得一提的,也就這麼幾位。孔子一生從事教育,三千弟子雖然只是一種說法,但他教授的學生肯定不少,在當時來說,應該是最多的,只是真正成才的沒有幾個;七十二賢也是一種說法,沒人列出過72賢的名字,至於這段文字所列的10個人是否就算得上賢人,也很難說。所以,對於3000和72這樣的數字不可全信,對孔子的教學成果也應該打個問號。【原文】11?4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譯文】孔子說:「顏回不是對我有幫助的人,他對我說的話沒有不心悅誠服的。」孔子說:「顏回呀,他不是能啟發、幫助的學生,他對我所講的話沒有不喜歡的。」【評析】顏回對孔子的學說深信不疑、全面接受,在孔子面前總是服服貼貼、畢恭畢敬。孔子多次讚揚顏回,這句話也應該是表揚顏回的。既然是讚揚顏回,那麼對這句話的意思可以這樣理解:一是「我表揚顏回,不是因為他對我有所幫助,而是他對我心悅誠服」,二是「你們要想顏回學習,像他那樣遵從我的學說」,三是「我的學說已經很完美了,不需要你們啟發幫助,你們只需要像顏回那樣深信不疑、接受認同就可以了」。【原文】11?5 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譯文】孔子說:「閔子騫真是孝順呀!人們對於他的父母兄弟稱讚他的話,沒有什麼異議。」孔子說:「閔子騫真孝順呀!他父母兄弟都稱讚他孝順,別人對此也沒什麼可說的。」【評析】孔子的弟子被收入24孝的有三人,分別是曾參、子路、閔子騫,閔子騫的先進事迹主要是正確對待繼母。閔子騫的母親早逝,其父再娶,其繼母又生二子。他的繼母只對自己親生的兩個兒子好,對閔子騫不好,其父發現閔子騫受虐待後,要休了他的繼母,閔子騫跪求其父說:繼母在,只有我一人受點委屈,繼母不在,我們哥三都要受苦。閔子騫的言行感動了父親、繼母和弟弟,一家人都說他孝順,別人也認為閔子騫是個孝子。對閔子騫的孝順,應該從兩方面看,他識大體、顧大局、關愛弟弟的行為值得讚揚,但是放棄自己的權力、放棄自己的尊嚴的做法並不可取;人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該放棄自己的權力和尊嚴,該爭的一定要爭。閔子騫的不爭,換來了繼母和同父異母兄弟的感動,但這只是個個別事例,不能作為通行的原則;24孝宣傳那麼多年了,繼父、繼母冷淡甚至虐待非親生子女的問題並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而孝道是無法解決這一問題的。只有人們都看重自己的權力並勇於捍衛自己的權力,這個問題才能得到較好的解決。【原文】11?6 南容三複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譯文】南容反覆誦讀「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不玷,不可為也。」的詩句。孔子把侄女嫁給了他。南容因為反覆誦讀「白圭」這首勸人說話謹慎的詩,孔子把自己哥哥的女兒嫁給了他。【評析】孔子將侄女嫁給南容這事在「公冶長篇」中提到過,當時是因為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弟子們整理《論語》時又加了一個原因,即南容說話謹慎。儒家從孔子開始就提倡「慎言」,提倡「慎言」的目的是少說或不說「錯話」。在中國,有權就有理,皇帝老兒金口玉言,放個屁都是香的;孔子語錄金科玉律,隨便一句話也有深刻的道理;所謂「錯話」,實際上並沒有客觀標準,主張「慎言」是讓人們不要輕易使用自己的話語權。統治者信口開河、胡言亂語,從來就不「慎言」;儒家對皇親國戚除了恭敬,很少公開說三道四;就是那些敢於諍諫的御史,其中還有幾個是為了名譽。中國文人「慎言」了幾千年,現在除了會阿諛奉承、歌功頌德,還會說點什麼?
推薦閱讀:

于丹 論語
論語詩化150首(32——33)「不患無位」和「君子喻於義」
《論語》孝弟
論語註疏,魏何晏注,宋邢昺疏-●卷十五·衛靈公第十五
《論語》7.63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三)

TAG:論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