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這些,可以讓你在自我認知的路上少走彎路
一、什麼是心理學?
而牛津通識讀本《生活中的心理學》就是這樣一本書:以少量的篇幅,系統地講清楚心理學是什麼東西,對我們的生活又有什麼指導意義。
當代心理學的創始人之一威廉·詹姆斯給心理學下的定義是——精神生活的科學。
他認為人類心理學由一些基本成分構成:思想和感情、存在於時空中的物質世界,以及了解它們的方法。
根據這個定義,我們知道心理學的研究,主要跟我們的大腦有關。
對於我們大多數人而言,知道一些我們頭腦怎麼工作的知識,知道對於這種工作的直覺或成見是否有道理,可以給你帶來很多優勢。
心理學家的工作能幫我們區分兩樣東西:一是內部信息,它是主觀的,可能是有偏見和不可信的;二是事實,它存在於我們的先入之見和科學意義上「真的」東西之間。
下面我會按照頭腦認知的過程,對書上的內容進行簡單的介紹,並在相關部分附上自己看過的,覺得寫得比較好的書目作為參考,以便有興趣的讀者做延伸閱讀。
二、什麼進入我們的頭腦?——知覺和注意我們通過感官從外界獲取信息,然而知覺並不僅是被動地從感官獲取信息,而是一個主動的構建過程。
仔細觀察下面的一組圖形:
從左到右依次為:魔鬼音叉、內克爾立方體和魯賓的花瓶
大腦會設法使看到的圖像變得有意義,但圖像提供的信息卻是模稜兩可,不足以從兩種解釋中做出選擇,於是兩種畫面會輪番在大腦中出現。
這說明了大腦憑藉接收到的信息工作,在缺乏意識指導的情形下,對現實做出假設。
於是我們最後意識到的是感官刺激和解釋的結合體。
也就是說採集周邊世界信息的感官過程,並不是如同照相機拍攝照片一樣,是一個被動的反映過程,而是一個複雜的、主動的過程。
知覺的第一階段就是要找到說明外在事物的信號。
信號檢測理論認為,準確的知覺不僅是由感覺能力來決定的,而是由感覺過程和決策過程一同來決定的。
當外界變化消失時,感受器就完全停止反應,或形成習慣化。
比如說當你剛把冰箱接上電時,開始會聽到有雜訊,但後來就聽不見了;
剛進入一個房間時你會嗅到裡面的異味,待了一段時間就聞不到了。
上圖中魯賓的花瓶還說明了一個問題:背景和知覺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基本上構成了我們看東西的方式的基礎:當你把白色當作背景時看到的是一個花瓶,把黑色當作背景時則看到的則是兩個人像的側臉。
關於直覺還有兩個概念有必要提一下,知覺定勢和閾下知覺。
看上面的圖像,中間的數字是B還是13?當把12和14從中抹去,很多人會選擇是B,同理把A和C抹去,則會選擇是13。
這就是知覺定勢——你知道的影響你所看到的。
另一個概念閾下知覺,是指感知到某樣東西,卻又不知道我們已經感知到了。
比如你在一個吵雜的環境中同某一個人談話,那麼你就會主動過濾掉周圍的噪音,如果此時由人提到你的名字,即使聲音不大,你還是可以撲捉到這個聲音。閾下知覺的意義在於我們注意的過程非常快速和有效,保護我們免遭不愉快刺激的損害。
三、什麼留在了我們的頭腦?——學習和記憶
通過學習,我們可以知道以前不知道的事情,可以做以前不會做的事情。
我們通過知覺感知到的事物和信息會有一部分留在我們的頭腦里,這個儲存系統被稱之為記憶。
然而記憶的本領並非絕對的存在,它必須在一定條件下才能起作用。
雖然至今都未搞清楚記憶的複雜過程是怎麼運作的,但對於我們來說知道記憶曲線,知道如何有效地加強記憶已經足夠了。
那我們又是如何學習的呢?
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關聯性學習:相倚(什麼和什麼一起發生)、差異(與常規的不同之處)以及交互作用(和別人的相互作用)。
比如打開水龍頭就會有水出來、插上電風扇才會轉。嬰兒的學習主要來自於對相倚的這種著迷,而這也是其他類型的學習(如技巧學習)的重要基礎。一旦你掌握了一種技巧,可以不假思索地完成某事,此時你就會把注意力轉向別的事情:
比如當你毫不費力就能讀出單詞時,你就會考慮它們的含義了;
如果你能把一首曲子不假思索地彈出來,你就會考慮怎樣解釋這段音樂了。
關於學習,就不得不提到孩子的教育問題,對孩子的研究表明孩子們更可能模仿和自己類似的榜樣以及他們仰慕的人。
而這一點可以應用到孩子的教育方面:言傳身教給其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比單純的物質付出更有價值。
事實上,不僅是孩子,我們成人也是如此,多跟優秀的人交流,多觀察身邊優秀的人的行為習慣,有利於自身的提高和成長。
那麼,記憶是怎麼運作的?
我們對事件意義的記憶要比對細節的記憶準確得多,而我們賦予事件的意義又會影響我們所記得的細節。
即使我們確實能準確地記得細節,我們記得的細節在記憶里也是不穩定的,而是可變的。
比如說我在路口目睹了一個意外事件,後來被叫去問事件的細節,假設問題是汽車是在樹前還是樹後停下的,那麼,我很可能在記憶里插入一棵樹。基於此,當代心理學家認為記憶是一種活動,而不是一種東西——或者是一系列活動,涉及複雜的編碼和檢索系統。
四、我們如何利用留在頭腦里的東西?——思維、推理和溝通
對進入頭腦中信息的處理主要包括:思維、推理和溝通。
前面提到的,進入我們頭腦里的東西給我們提供了「思考」的原料。
而概念則是思維的基礎材料。概念幫助我們組織思維,對我們的經歷做出恰當的反應。
概念把我們知道的東西加以簡化和歸納後得出的抽象信息。(比如蔬菜、水果)
而推理就是運用我們所掌握的信息,以便得出結論、解決問題、做出評判等。目前推理被分為三類:演繹推理、歸納推理和辯證推理
如何運用不同的推理方式來組織自己的思想和彙報,具體可參考《成長詞典》第22課:《金字塔原理》,進行拓展閱讀。
需要注意一點:當不知道前提是真是假時,使用演繹推理常會出錯。因為我們的思維會偏向於增強已有的信念而不想接受與它們對立的信息。
正如威廉·詹姆斯所說的:「許多人以為自己在思考,其實他們只是在重新組合他們的偏見。」(關於批判性思維可參考《學會提問》、《清醒思考的藝術》)
我們通過思維推理創造新的東西、解決問題,那麼語言除了交流之外是否跟思想有關係呢?
語言相對性理論認為,有,語言培養了思維和知覺的習慣。
越來越多的證據說明了語言的確能影響某些心智技能,比如亞洲兒童在數學上的能力就總是比以英語為母語國家的兒童強。
五、我們為何會做我們要做的事?——動機和情緒
情緒組織我們的活動,情緒告訴我們什麼是我們想要的,什麼是我們不想要的。
而動機則是能克服我們的懶惰、促使我們行動的所有推動與刺激。
關於動機,馬洛斯把人類的需求劃分為五個層級,認為只有滿足了低層次的需要,才會出現高層次的需要(最低層級是生存,最高是自我實現和個人成長)。
那麼我們究竟為何會去做我們要做的事?
有兩個理論,一是內平衡驅力理論,認為內部環境是相對穩定不變的,如果偏離了這種狀態,都會立即要求採取行動來恢復平衡。
比如飢餓會促使你去尋找食物,不餓了就不會再吃。二是目標理論,認為某人的動機就是他有意識地努力去做的事情,即他的目標。
關於兩個理論哪個更準確不是我們探究的重點,在此我們不妨借鑒另一本牛津通識讀本《數學》里的觀點:不要關注它是什麼,而是問它能做什麼。
於是,在明確初級動機時,內平衡驅力起了重要作用,在明確次級動機時,認知因素(如目標)則更有影響力。(關於如何運用動機與目標可參照《成功,動機與目標》,寫得很好也很詳細)。
六、我們如何相互影響?
前面主要討論的是個體,但人是社會性的,在一起就會表現出群體的一些特徵。
把人類行為當作社會行為來考慮,才能正確理解人類的某些行為,這裡著重介紹幾個概念。
有些事情你一人在家裡可能會做,但在公眾場合你是絕不會去做的,這種行為被稱為社會助長。
其中一個明顯形式就是競爭——在與別人競爭時,就算沒有獎勵表現得也會更好。
若看到別人在工作(共作效應)或別人在看自己工作(觀眾效應),人們工作的速度就會加快一些。
當身處群體中,而自己意見與大多數人不同時,你很有可能改變自己的觀點去順從群體,尤其是當你對自己的觀點沒把握時。
這種行為被稱為從眾(關於大眾心理研究可參考《烏合之眾》)。當一個人屈服於群體的壓力時,就表現出從眾。
而偏見是對某一群體的、比較持久的(通常是負面的)看法。而人們總是從較正面的角度來看待自己所屬的群體,而不是別的群體。知道這些概念就可以有意識地去利用其來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減少偏見。
我們運用知覺、注意、學習、記憶的能力獲得的不僅是對於外部現實的被動反映,我們的精神生活要主動得多。
而心理學的知識使我們能夠理解心理過程的基本原理,這必然可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給予我們提供幫助和指導。
作者:DJ,精讀讀友會會員。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推薦閱讀:
※故事:婚後流的眼淚是婚前腦子進的水,知道你過得不好我便放心了
※一個人有沒有財,看鼻相就知道,命途迥異!
※真沒想到它的抗癌效果比大蒜還強,你還傻傻的不知道
※直擊:終於知道李晨最愛的是張馨予還是范冰冰了,10張照片告說明一切
※我就知道你有眼光,換件蕾絲連衣裙變化居然這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