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6楹聯文學(三)

16楹聯文學(三)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雖然春聯在民間繼續流行,革命領袖和知識分子亦多愛好楹聯,但未能形成風氣。在十年浩劫中,一切舊文化都在破除之列,楹聯幾乎瀕臨失傳,但亦有例外。1972年1月21日在陳毅元帥追悼會上,張伯駒用鳥篆寫的一副輓聯:

  仗劍從雲作干城,忠心不易,軍聲在淮海,遺愛在江南,萬庶盡銜哀,回望大好山河,永離赤縣

  揮戈挽日接尊俎,豪氣猶存,無愧於平生,有功於天下,九原應含笑,佇看重新世界,遍樹紅旗

  引起毛澤東主席對文史專家張伯駒先生處境的關心。十一天後,張伯駒被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改革開放,楹聯文學進入復興時期。1984年成立中國楹聯學會,1985年創辦《對聯·民間對聯故事》,1987年創辦《中國楹聯報》。地方楹聯組織的發展如雨後春筍,征聯活動連綿不斷,楹聯網站豐富多彩,出現了群眾性的楹聯創作和理論研究高潮。尤為可喜的是:書法與楹聯的結合,網路與楹聯的結合,為楹聯發展增添了強大的兩翼。

楹聯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長期以來,楹聯在中國文學史上是沒有地位的。或稱為「駢文的支流余裔」,或視為「律詩中之一聯」,或納入「民間文學」,或歸屬「應用文」。總之,使人感到楹聯不過「雕蟲小技」,無所歸屬。這種認識上的片面性,有其深刻的歷史原因,不足為奇。

  一種新文體得到公認,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條件。首先,新文體的形成有一個發展過程,也有一個認識過程,認識往往滯後於發展。以「詞」為例,詞興於唐,最初被稱為「詩餘」,僅用於配樂。經過五代的發展,極盛於宋。直到南宋,漸漸脫離音樂,成為獨立文體。楹聯雖有千年的歷史,但鼎盛時代在清代中葉,距今不過二百多年。第二,就格律文學而言,一種新文體要有區別與其他文體的格律。但長期以來,有些聯家習慣於套用律詩或駢文的格律來創作,有些聯家甚至否認格律的實際存在。試想,如果撰聯沒有必須遵守的格律,怎麼能稱為格律文學?如果濫用律詩格律或駢文格律撰聯,怎麼能成為獨立文體?第三,新文體要有大量無愧於時代的作家和公認的精品之作。

  根據上面三條來衡量,楹聯在清代中葉事實上已經成為獨立文體,僅僅沒有獲得整個文學界,包括楹聯界在內的共識。中國楹聯學會於2007年6月公布了《聯律通則(試行)》,說明這種滯後的共識,現在已趨成熟。

  與此相連的問題是:楹聯與詩詞曲賦駢文的關係。一般而論,既然都是格律文學中各自獨立的文體,就是姐妹關係(按照希臘神話,司文藝科學之神是女性)。不必因楹聯的直系遠祖是對偶而自誇,其實出生最晚;也不必因楹聯托胎於律詩和駢文的對仗而自卑,其實起點最高。只要大家承認這些歷史事實,就容易得出這樣的結論:詩詞曲賦駢文和楹聯,各有所長,可以相互借鑒,不能取代。此外,楹聯源遠流長,是古典文學的精華,而且為群眾喜見樂聞,雅俗共賞,也是事實。

楹聯的美學價值與實用價值

  楹聯之美在於對稱,對比和對立統一。這是楹聯令人喜愛的根本原因。

  王力說:「中國古典文論中談到的語言形式美,主要是兩件事:第一是對偶,第二是聲律」(〈中國古典文論中談到的語言形式美〉,《龍蟲並雕齋文集》第456頁)。

  對偶具有對比美、對稱美;聲律具有抑揚美、和諧美。對仗是有節奏的對偶。對聯講究對仗平仄,集中體現了古典文學的形式美。例如: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池台,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其中對仗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膾炙人口,而且先有此二句,然後有此詞。

  據說:晏殊赴杭州,過維揚,憩大明寺。暝目徐行,使侍使讀壁間詩板,戒其勿言爵里姓氏,終篇者無幾。又俾誦一詩,徐問之,江都尉王琪詩也。召至同飯,飯已,又同步池上。時晚春,已有落花。晏云:「每得句,書牆壁間,或彌年未嘗強對。且如『無可奈何花落去』,至今未能對也。」王應聲曰:「似曾相識燕歸來」。楊慎稱:「無可奈何二語工麗,天然奇偶」。人們可能會忘掉這首詞,但忘不了這二句。客來春去,花落燕歸,淡淡的憂傷,悄悄的驚喜。用語言上的工麗對比,顯示情景上的對立統一,這就是對仗的魅力。

  這二句也見於晏殊《示張寺丞王校勘》詩:「元已清明假未開,小園幽徑獨徘徊。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難禁灧灧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游梁賦殼多風味,默惜青錢萬選才。」由對仗發展為詩、詞,其藝術魅力可想而知。

  楹聯之用在於公開標誌風格。公開性是楹聯的基本屬性。用兩行文字標誌主題風格,既簡練,又得體;堂而皇之,公諸於眾,其影響力使其他文體望塵莫及。

  對聯是風格的標誌。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的精彩敘述,最有說服力:

  當下秦氏引一簇人來至上房內間,寶玉抬頭看見是一幅畫掛在上面,人物固好,其故事乃是「燃藜圖」也,心中便有些不快。又有一副對聯,寫的是:

  世事洞明皆學問

  人情練達皆文章

  及看了這兩句,縱然室宇精美,鋪陳華麗,亦斷斷不肯在這裡了,忙說:「快出去!快出去!」……說著大家來至秦氏卧房。剛至房中,便有一股細細的甜香,寶玉此時便覺眼餳骨軟,連說「好香!」入房向壁上看時,有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圖」,兩邊有宋學士秦太虛寫的一副對聯云:

  嫩寒鎖夢因春冷

  芳氣襲人是酒香

  案上設著武則天鏡室中設的寶鏡。一邊擺著趙飛燕立著舞的金盤,盤內盛著安祿山擲過傷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設著壽昌公主於含章殿下卧的寶榻,懸的是同昌公主制的連珠帳。寶玉含笑道:「這裡好!這裡好!」

  兩副對聯,兩種風格。這一段文字可以作為「對聯標誌風格」的經典論據。


推薦閱讀:

從文學的性質角度淺談《煩惱人生》
讓我們來聊一聊西方的「娘man」時尚,以及你該讀的6本高分[中性文學]
如何賞析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一詩?
你喜歡薩岡嗎?
電影文學會長:編劇是電影的最高權利人

TAG: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