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松評點現當代藝術】:朱新建水墨畫之我見
06-11
朱新建生前就存在爭議,對其評價分歧驚人地分為兩級。愛之者謂其「大師」、「奇才」,更有誇張說是「巨匠」。謗之者說其不會畫畫,刻意、做作,沒有規矩。而我認為,必須客觀、中肯地評價朱新建水墨畫的成就。既不誇大也不能貶抑。 想2014年2月朱新建剛去世,眾多水墨遺老遺少捶胸頓足,假裝悲痛不已。余以為,這些自詡為逸世者的其實僅在玩弄筆墨小趣味,哪有傳統文人畫的文化修養與筆墨意趣?他們有一個共性,可以八字概括之:意淫傳統,手淫當下。朱新建畫作的性情和率真是優點,然而不可否認是他的圖式惡俗。贊其筆墨者,只能認識到他的率性筆墨趣味,未能觀其圖式。然可知筆墨脫離其獨特的圖式表達幾無意義。 網上鋪天蓋地悼念朱新建就罷了。但不少畫界知名人士的過度讚譽則越來越過份,什麼「大師、奇才、巨匠、南線北皴的南派代表」等令人肉麻的評價都出來了。這些言論大多基於傳統的水墨系統,然而這種水墨體系至於當代繪畫的價值非常有限。確切地講,以傳統水墨畫體系而構成的一套品評範式早已失去了現實的針對性及當下價值。高度誇讚朱氏畫作,是對藝術缺乏起碼的敬畏之心和該有的實事求是,毫無藝術標準和判斷力,凸顯了國人慣常的虛妄與偽善。難道因為是老好人,就可以毫無節制地把很多讚美賜予他么? 人死了都說好話,這是中國式的人情世故,可以理解但不可盲目接受。朋友逝去寫幾句客套之詞完全可以理解,典型者如栗憲庭和廖雯給朱新建寫的輓聯:俗極而雅真玩家真性情,巧盡乃拙新文人新筆墨。卻無論如何不能把這個當做是對他一生客觀的學術評價,即便是真性情也未必出新筆墨。輓聯和誄文從古至今都摻滿水分,從來當不得真。要是把這兩樣都當真了,也就真是迂腐和痴傻了。 要緊的是勿要沒底線地誇讚。在這點上,李小山這個前輩批評家也免不了俗,在訪談中大誇朱新建。也許都是南京藝術學院國畫系校友的緣故。他居然說朱新建不在乎市場。朱新建那惡俗的《美人圖》行畫畫了成千上萬幅,換了多少銀子?在藝術市場上幾乎可以說快泛濫成災了。若說不在乎市場,同類畫作重複那麼多又算什麼?當然,重複也不僅僅限於朱新建,幾乎所有的國畫匠人的畫作均高度重複且量大。李小山說朱新建這一類的"新文人畫家"沒什麼文化,我看這倒是實話。 藝術家一了及其他一些水墨畫者強力推崇朱新建,已致腰椎損傷而「致殘」,可見其視野局限。僅以筆墨論英雄,完全陷入淫技的小趣味中。朱氏水墨勝在放浪形骸和恣肆不羈——也僅止於此了。其筆墨亦不能說是一流,不過是率性、率真而已。當然,就此已勝過現今絕大多數吃傳統水墨飯的匠人了。其裸女畫品味、造型猶惡俗,花鳥畫好點,甚至可說是委實不俗。推崇可理解,友情亦可嘉,但不可盲目誇大。如今,對藝術的評價還是筆墨的事兒么?狹隘之極。 還有湖州老費等妄人在藝術認知上偏頗、狹隘,又習慣性盲從及觀念傳統保守;不愛讀書思考,知識結構單一,對當代文化無絲毫體悟,對美術批評缺乏起碼的認識,盲目推崇朱新建這樣品味低俗、玩弄筆墨小趣味的傳統型匠人,其實在於缺乏較為開闊的視野。朱新建的畫作,尤其是他的山水畫乍一看非常不錯,但是這種畫法早在明清的木版畫插圖中早就出現,一點也不比之差。例如,清代揚州學派大儒焦循的《北湖小志》插圖完全不弱於朱新建之山水小品。本人曾研究過明清木版畫插圖,曾親自查閱相關木版畫插圖資料並寫有專文。 朱氏藝術欠佳主要在於品味低俗、立意淫邪且造型輕慢。不可否認,他有一些傳統水墨畫的雅緻和意趣,但本質上還是延續了明清小說中的插圖畫風。很多直接學之於明清以來的春宮畫。最多只能算作大俗而小雅。對其毫無節制的誇讚才真正對一個畫家不敬。偽飾的妄言其實是對逝者的反諷,唯有客觀的評價才體現出尊重和禮遇,傳達出真正的敬意。中國以「死者為大」為名的無節制的美譽其實是一種陋習,虛妄而偽善。 水墨畫發展到現今,單純論筆墨已無多大意義。如今藝術的技術層面和表現力已很豐富,筆墨是千年以來前人形成的一套語言精粹,自有其重要性。但後人往往愚鈍,將其格律化和教條化,並以此為模式,反而束縛創造性。真正的大師都是對既往繪畫程式(包括筆墨)的吸收和揚棄才能自成風格。朱新建畫作比起很多水墨匠人,肯定要高出許多,至少他能畫出那份率真和閑淡,這一點確實不容易,但也不能誇得過分。況且,筆墨倘若脫離形象僅僅淪落為一些抽象的符號和水墨體塊,類似於鳥身分離的羽毛。再說,朱氏筆墨亦非誇讚的一流水平,形象創意更是單一,造型故意追求拙味,主要在隨意、散淡而不講究造型耳。如以傳統筆墨畫當下時髦女郎,說是現代,內里卻是一顆傳統的心。 朱新建繪畫一脈近似於明代中晚期市井插圖中狎褻趣味的畫風,這種企圖以大俗以求雅的路子國內很多所謂的新文人畫家都刻意追求之,本質上是一種雅玩、玩世而非鑽研的態度對待藝術創作。即便揚州八怪也不完全是玩世,或者說創作態度還是極為嚴謹的,也努力在筆墨、立意和造型(圖式)上力求突破。這種只關注筆墨趣味而無視更高藝術追求者成就有限豈非正常之極。 若是只局限於水墨畫圈,朱新建有些閑逸之氣甚至隨意的筆墨及故作稚拙的書寫是有一定小趣味的,或者更可稱為別具一格的情趣,但是,這些依然不能在更高層面立足而無視其內質的鄙俗、淫巧及小技。實際上,朱氏只是僵而不死的傳統形態水墨畫中的之一罷了,大量畫作重複。傳統水墨只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的藝術殭屍而已。 朱新建最多算還不錯的傳統型畫家。而他和天津的李津則是南北粗鄙水墨惡俗畫之代表。他們之所以被認為畫得還不錯,都因為國內絕大多數水墨匠人更差罷了。他們畫作惡俗並非因畫裸女故。史上人體畫傑出者眾,而是朱、李等人呈現出的審美品味近乎春宮畫的淫蕩和邪氣。人體畫完全可以畫出煌煌大氣和恣肆放浪,但其人體格調鄙俗、瑣碎,撓頭賣騷近乎色情畫,有明清市井淫穢畫的風貌,根本無雅緻氣息。 朱新建年輕時與其夫人 「新文人畫」命題在學術上非真似偽。一幫水墨畫家即便有一些筆墨趣味,也與文人畫無關。在精神內涵及創造性上穿鑿附會很多,最多只能算是傳統繪畫殭屍。我對朱新建這樣的畫家評價是:生逢其時,活得舒暢,玩樂洒脫,死而不哀。一個畫家,得如此評價,足矣!還能貪心什麼?一幫藝術屌絲在為匠人型畫家致哀倒無礙,而對朱新建之類藝人作出「旗幟性、代表性」新文人畫家的標籤就過了。 就水墨畫系統來說,朱新建的畫根本不存在基本功紮實是否問題。事實上,朱的筆墨恣肆和貌似塗鴉式的表現正是建立在他對傳統筆墨的精到理解上,且超越於其他同類畫家之處。但,僅僅談論筆墨始終是小道,就像評價西方油畫,會在油畫筆如何塗抹顏料方面大加追究嗎?每個畫種都會形成特有的表現特性。要探究的不是筆墨語言或迷戀這些表現特性,而是它形成的圖式(包括表現的痕迹及其最終形象結果)是否有意義,哪怕是抽象造型,媒介本身不應該成為評價藝術的唯一依據。朱新建的問題同國內絕大多數水墨畫家一樣,是僅僅滿足於傳統性的筆墨及圖式而欠缺藝術最核心創新力:圖像創造的意義及其表現性乏力矣。 朱新建的畫作雖然比很多同類畫家畫得出色,筆墨也雅緻,造型也極力顯得稚拙,本質上仍然是一種傳統水墨借屍還魂式的小趣味表現。國內一大批所謂的「新文人畫家」都視畫此等類型水墨為上品,實際上讓人看到戀屍癖們的畸形審美。這種寄情花草山水的畫風本質上是矯飾的「遁世審美」情結。 由朱新建去世引發的水墨畫爭論可以說明,國內所謂國畫圈保守勢力和陳舊的品評思路是多麼地泛濫和滯後,甚至可以說是無知。絕大多數畫(挺)國畫者仍舊用一種泛行幾百年的文人畫水墨觀念認識水墨畫,形成極為保守的趣味圈並影響了諸多一知半解的收藏者。罪莫大焉。不要說僅就筆墨語言說畫已陷入技術趣味層面,除了沿襲的筆墨,偏傳統類型的國畫幾乎未能再貢獻創新力。 朱新建本身欠缺古時文人之學養,更無傳統文人畫之「格物致知」的修為。他的畫被稱為「新文人畫」完全是一種誤讀。其實朱畫最恰當的稱謂可為「偽文人畫」或「真小人畫」。率則率矣,真也真矣,卻不能稱其為「優」。再說了,文人畫的高峰早在幾百年前就已集大成了,如今的社會發展、文化擴展及智性要求哪是文人畫成為一流藝術的年代?缺失具體「文人」情境的現代社會,還推崇文人畫這種數百年前與當時特定社會緊密相連的繪畫樣式,沉湎於假想的趣味、偽飾的情懷及臆造的雅緻,豈不謬乎? 2014年於微博初草 2015年2月整理於杭州 更多藝術類文章、作品及資訊請關注國內知名藝術評論公眾號:藝術刀客。或微信號:ART-DAOKE.長按文後二維碼即可關注之。 【微信公眾號「藝術刀客」宗旨】:以獨立、自由和專業的精神,打造當代藝術批評與評論、創作與策展、藝術品鑒賞與投資的有良知和人文關懷的藝術公眾平台。專註於當代藝術中思想的呈現、智性的生髮和靈性的闡述。品評天下,鑒析古今。 【投稿、合作及聯繫】:E.mail:elite5100@sina.com 如果你喜歡本微信內容,請點擊右上角選擇【發送給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化妝不化臉,等於不要臉
※畫家劉文京——引領藝術屆時尚潮流
※工筆畫名家李梅芬
※彩鉛教程 | 彩鉛畫風景
※關於食物的輕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