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的宋慶齡,唯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

宋慶齡(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偉大的愛國主義、民主主義、國際主義和共產主義戰士。

她青年時代追隨孫中山先生,獻身革命;傾其一生為中國,殫精竭慮、鞠躬盡瘁,享有崇高的威望。(1915年,孫中山、宋慶齡和梅屋庄吉夫人合影)

深受人民的愛戴和敬仰,被民間譽之為國母。

1907年,15歲時偕妹妹宋美齡赴美國留學。宋慶齡聰敏好學,思想活躍。(左起宋美齡、宋子文、宋慶齡)

1913年,宋慶齡大學畢業。她懷著滿腔愛國熱情和振興中華的理想毅然回國。(1913年春,宋慶齡在威斯里安女子學院的畢業照)

歸國不久,擔任了孫中山的秘書,在共同的革命鬥爭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和感情,她不顧家人的反對,於1915年10月25日與孫中山在日本東京結婚。(1916年,宋慶齡和孫中山補拍的結婚照)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宋慶齡肩負起先生的囑託「和平、奮鬥、救中國」。孫中山和宋慶齡的家人沒有給宋慶齡留下任何財產,宋慶齡也沒有自己的孩子,她把全中國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關心。

1927年,在國民黨內的右派勢力,大肆屠殺共產黨人的時候;宋慶齡堅決維護、忠實執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同國民黨右派進行了長期不懈的鬥爭。

1932年12月,宋慶齡與蔡元培、魯迅、楊杏佛等人在上海組織了「中國民權保障同盟」。以自己的崇高威望,營救了許德珩、羅登賢、鄧中夏、鄒韜奮、陳賡、廖承志、丁玲和救國會的「七君子」等一大批革命者和愛國進步人士。(1920年,宋慶齡在上海)

1938年,宋慶齡在香港創建「保衛中國同盟」,致力於戰時的醫療救濟和兒童保健工作。斯諾、史沫特萊、白求恩、柯棣華、馬海德等記者和醫生都是經她安排進入解放區的。(1912年,宋慶齡在美國與同學、摯友阿利曼合影)

1941年,宋氏三姐妹,不計前嫌,共赴國難,支持抗戰。(宋氏三姐妹在上海合影)

1949年,宋慶齡在第一屆政協全體會議上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從此和毛澤東、周恩來等一起為新中國的建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宋慶齡長期承擔了大量的國務活動。與此同時,她把許多精力投入婦女與兒童的文化、教育、衛生與福利事業中。(坐著為宋慶齡,站著為宋美齡)

1981年,宋慶齡因病去世。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授予她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稱號。也是中國唯一有此稱號的偉人。(中國美術學會副主席鍾世啟先生碳精年畫《宋慶齡》)


推薦閱讀:

杜光利:葯家鑫之父的名譽反擊
職權名譽富貴推論
注意:孩子幾歲開始重視名譽感?名譽感破碎的負面危害?
一夜之間「名譽掃地」的5大明星, 最後一位令全國人唾棄!

TAG:華人 | 年輕 | 中華 | 人民 | 宋慶齡 | 名譽 | 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