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唯識全集

原文地址:小品唯識全集作者:拙無日前,末學分成十一個片斷,草就些許小品唯識。

現在匯到一起,供有興趣的師兄閱研。小品唯識之正本淵源中觀般若和法相唯識是大乘佛法的兩大精萃,如同鳥之雙翼,車之兩輪,相映成輝,照破塵霧。初祖達磨二祖慧可大師以楞伽(法相唯識)印心,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大師教人持誦金剛(般若中觀)。可以說,禪宗有機融合這兩大體系,同時超越這兩大體系,既開人天正法眼目,又令人言外知歸。末學跟長清師父學法時,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諸法無自性,唯識而已。」師父說前半句可以證真(證圓成實性),後半句可以通俗(明依他起相);前半句解釋了宇宙人生真相(諸法空相),後半句說明了眾生迷惑根源(你為什麼背覺合塵);前半句是正確世界觀(諸法實相),後半句是正確認識論(了別萬法)。當然,還要有正確方法論,才能科學踐行正道。唯識不僅妙趣無窮,令人大開眼界,而且可作觀心照境的重要理論和強大工具。然而法相唯識紛繁複雜,名相層出不窮,成為初學者的攔路虎,令人望而生畏。這裡,末學在學習太虛大師和長清師父等高僧法語的基礎上,試用通俗品茗的方式來漸次展現唯識無比精彩的世界,所以稱為「小品唯識」。下面是第一篇:唯識之正本淵源首先,什麼是「唯識」?簡單地說,宇宙萬有不離於識就是唯識,心外無法就是唯識。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一切法相來自於心識的變現和生起。「識者,心也」,「識」與「心」沒有本質區別,正如爸爸與爹爹一樣,只不過「心」著重強調「集起」,「識」著重強調「了別(明了分別)」。「識」既然是「心」,也就包括所有心法,即八識「心王」及其隨身統率的五十一位「心所」(請問:為什麼叫做「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八識各各能了別的功能叫做「見分」,各各所了別的境界叫做「相分」,各各證知自己能了別叫做「自證分」,各各證知自已能證知的叫做「證自證分」(到此為止,不要再繞下去了。各各冷曖自知,不待他人證知),這個叫做唯識的「四分義」。自證分是體,見分和相分是用,這個叫做唯識的「三分義」。其次,為什麼要叫做「唯識」?<<華嚴經>>說:「三界上下法,唯是一心作」;又說:「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在楞伽、密嚴等很多經典里,都有講到「一切法唯心」或者「唯識所變現」。最明顯的就是〈〈解深密經〉〉說:「諸識所緣,唯識所現」。(但是注意了:萬法唯心所造、所作、所變、所現,是不是我想變一座金山,它就能出現在眼前呢,那豈不成了孫悟空七十二變?到底是哪個心、什麼識在變現?且看後文分解。)唯識所宗,其實恰好說明萬法如夢如幻,正如達摩大師所說:「若有心分別於自心現量者,悉皆如夢。」但是千萬不能把「唯識」理解成「只剩下識了」,因為「識」也無自性。唯識只是俗諦,不是真諦。《楞伽經》云:「心意識八種,俗故相有別,真故相無別,相、所相無故。」真如法性,平等一味,無數無量,離名離相,能所雙泯,「識」且無識,「唯」亦假名?再次,什麼是唯識的認識對象?既然一切法都是唯識所現,那麼唯識要認識的對象也就包括一切法相,因此又稱法相唯識。經論說:「通觀一切法,皆唯是識。」法界一切諸法,都是唯識的認識對象。這裡十分關鍵的是要搞明白什麼是「法」。「法」有不同含義:一是專指佛法,比如「不為恭敬者說法」;二是專指離言法性,比如「法離文字相、語言相、心緣相」;三是最廣義也是最基本的含義,更是法相唯識的通用含義,那就是,一切諸法必須具備「軌範物解「和「任持自性」這兩種特徵。比如一說紅花,人家就明白你所指的是什麼,而不會生起其他理解,這就是「軌持物解」;紅花保持紅色花朵自已體性,具備某種顏色形態特性,這個叫做「任持自性」。我們只有真正明白「法」的基本含義,才能真正明白什麼叫做「法住法位」,什麼叫做「法法不相到」,為什麼說「一切法從本以來寂滅相,不動不遷,不來不去」?因為既然每一法都要任持自性,每一法都是從緣而生,那麼緣起條件一變,此法就改變原有特性,變成另外一法,比如冰一加溫變成水,水一加溫變成汽,你不能說冰就是水,水就是汽,所以說法法天然就是法住法位,互不相到,不動不遷,不可思議(這裡不再展開。請問:當年穿開襠褲的那個你在哪裡?)凡是具備某種特性,能被我們所認識是此事物而非他事物的,就是「法」。因此,「法」是總攝一切事物的公用名。內自身心,外自山河大地,森羅萬象,無不是法。佛學當中,再也沒有比「法」更普遍、更廣泛含義的名詞了。你是一法,你說的話是一法,你說話這一行為也是一法,乃至你思量這句話該怎麼說的心理過程也是一法。再概括地說,一切心所成相併命名的,統統叫做「法」。所以「法」包括「名」和「相」,凡心取相,並予命名,總皆是法。「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所以「法」必然是「心法」,即心即法,法外無心。〈〈楞伽經〉〉進一步把「法」分為五法藏,即「名」(能表詮事物)、「相」(所表詮事物)、「分別」(識能分別)、「正智」(智能了知)、「真如」(法身)。(請直指一下:什麼是法?)一切法無窮無盡,廣大悉備,不可勝說,但為了方便說法,彌勒菩薩〈〈瑜伽師地論〉〉把萬法明細為665法,天親菩薩〈〈百法明門論〉〉進一步明細為百法。百法歸納起來有五種類型:第一種是心法,八種識心;第二種是心所有法,具體又有遍行、別境、善心所、不善心所、不定心所等五類五十一心法:第三種是色法,分為十一種:第四種是心不相應行法,有二十四種;第五種是無為法,分為六種。我們都知道法無自性,但有妙用,如果世間沒有名相,那麼人類就無法交流溝通,社會也就無法正常生存和發展。百法之中,前兩類共59種心法本身就是識了,後三類共41法也都不能離識獨存,色法是心識變現的相分,心不相應法是心心所法上假立的分位,真如是心等諸法顯現的實相,所以說萬法(百法)唯識。天親菩薩解釋道:「若欲說緣起,即入阿賴耶識攝。」最後,為什麼要學習唯識?小乘雖然廣顯我空,但是對於五蘊等法特別是細微法相仍然執以為實;大乘中觀廣觀萬法皆空,無有一法不從緣生,但是僅僅通達法性空寂,未能解釋眾緣所集的攝持力量和變化細節;只有透過法性本空,同時彰顯法相唯識,明了萬法依據心法如幻如化而建立,不於心外求法、識外求物,以法性詮如幻法相,以法相顯本空法性,性相如如,至此,臻於完美,止於至善。一言以蔽之:「諸法眾緣所生,唯識所現。」以此攝盡大乘了義經教(切切注意:這裡指攝盡大乘了義經教,不包括大乘佛法晚期為了攝取執我外道而形成的真常如來藏方便法門。因為如來藏法門過於方便,方便易出下流,使人淪落於上帝、梵天、大我、識神等神我外道而不可自拔,從而使究竟純正佛法消亡!)。從唯識宗淵源看,在佛滅度八九百年之後,無著菩薩出現於世,奠定了唯識學的基礎。無著菩薩禮請兜率內院彌勒菩薩說瑜伽師地論等五部論。無著二弟天親菩薩(又名世親菩薩)舍小歸大,修學大乘,開始以「唯識」為題造論,第一部著作就是唯識二十論,可以說是唯識學的初祖。〈〈成唯識論〉〉的問世,標誌著唯識宗的形成。在中國,繼承玄奘大師唯識學,有慈恩寺的窺基和慧沼、智周等大師。唯識宗人養成一切法不離於心,絕對沒有隔離於心而孤立存在的事物這樣的「唯識」宗風。小品唯識之主僕相隨以指標月,首先要把手指看清,才有可能順著指頭方向眺望。為了順暢進入精彩絕倫的唯識世界,我們還要花點時間認清沿路的名詞標識。從這裡開始,分為四篇介紹,即「小品唯識之主僕相隨」、「小品唯識之八王兄弟」、「小品唯識之能知三量」、「小品唯識之所知三境」。先說主僕相隨:「識」的意思,就是覺知了別,包括一切「心」「心所」法(又名心王和心所有法,統稱心法)。心王有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八種,這是唯識最重要的家族成員;心所有法有遍行心所、別境心所、善心所、不善心所、不定心所五類五十一種,包括一切有情眾生的種種心理、思想和感情。當然所謂五十一種心所是根據天親菩薩百法論而進行的方便概括,其實還不能完全涵蓋我們的所有心理作用。「心所」不能單獨出來溜達,只能隨著「心王」出現而出現,與「心王」相應不離,如影隨形。雖然「心」「心所」同時同處、同依一根、同緣一境,但是「心王」能取諸法總相,「心所」則取各別之相。比如我們睡前給小孩講<<白雪公主>>的故事,雖然小孩耳識(心王)整體接收信息,就像拍攝照片一樣,但是每個小孩感情、想像、愛憎、希望等等(心所)各各不同,有的小孩甚至還會把白雪公主想像成帶著一雙翅膀在天上飛來飛去。兒童在13歲之前第六識、第七識和各種「心所」處於朦朧狀態,相對備受塵埃染污的大人,葆有一顆純真赤子之心,前五識具有驚人的信息感應和海綿式的全面接收能力,是八識大量儲存有益信息和發展腦突細胞的最佳時期,這時不管孩子愛聽不聽,都應不間斷地播放中外經典文化和音樂朗讀碟片,在八識田中熏染優良種子以備日後開花結果。〈〈華嚴經〉〉說:「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心王」就像是繪畫師傅,「心所」就像是畫師徒弟一樣,「心王」畫出基本模型,「心所」跟著畫師添加各種色彩。比如人生酬業,我們都是由於六識造業牽引八識變現成今天的身心世界,這是大概的依正業報輪廓(又名引業),但是每個人的具體遭遇完全不同,因為每個人的別境心所、煩惱心所、隨煩惱心所、善心所和不定心所迥然不同,所以感召種種苦樂生活和學習工作環境(又名滿業)。心王是主,心所是仆。比如老七隻要登台亮相,必然隨身帶著四個煩惱僕從,即「我痴、我見、我慢和我愛」,以及其他心所僕從。八王各有自己相應(所謂「相應」是指同時同處出現)的「心所有法」僕從,其中老八統率5位僕從,老七可以統率18位僕從,前五王可以統率34位僕從,最牛逼的是老六可以統率所有「心所」僕從。老八統率的這5位僕從,其實也是其他各位心王統率的僕從。既然大家普遍擁有這5位僕從,因此這5位心所就叫做 「遍行心所」,即作意(警覺)、觸(根塵識接觸)、受(感受)、想(思想)、思(造作)。這五位心所如此廣泛地發生作用,「根塵識」三事和合,「作意」接「觸」,必然俱生「受、想、思」,難怪佛陀把人類稱為「五蘊」身心。我們根身(色蘊)只要覺知了別(識蘊)到任何事物,必然同時生起感受(受蘊)、想像(想蘊)和習性反應(思蘊),反過來又對我們根身(色蘊)產生互動影響。這是我們每個人身心運作最為基本普遍的規律。比如我們聽到古琴《陽關三疊》那種天籟之音,不僅滋魂潤神,養育按摩心靈,而且入心入肺,調理五腑六臓。五十一位心所,是我們觀心的一面很好鏡子,但是內容繁複,留待後文細說,下一篇重點聊聊八王兄弟。小品唯識之八王兄弟八個心王,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大類是本識,即第八識;第二大類是轉識,即前七識。八識各有各的個性特徵和工作崗位,古德形象作了比喻:「八個兄弟本一胎,一個機靈一個呆,五個門前做買賣,一個後院把賬開」。「八個兄弟本一胎」是說不要誤會實有八個識,所謂八個識,不過是對如幻心理作用的不同功能進行方便劃分罷了;「一個機靈」是指老六,這傢伙功能殊勝,作用廣大,聰明伶俐,能於一切境界周遍計度,到處分別執取,可以統率所有「心所」僕從;「一個呆」是指老七,這個獃子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不管老八感召成什麼粗劣生命體,它都死死抓住這種生命體以為是自己;「五個門前做買賣」是指前五識,這些夥計不會主動出門搞營銷,只在五根門頭隨緣各做各的買賣;「一個後院把賬開」是指老八,這個傢伙高深莫測,深居淺出,廣大無邊,兼容並蓄,所有往來賬目統統記錄在案,絕不遺漏一絲一毫。我們平常講的潛意識和第六直覺感官,有一部分可以說是阿賴耶識了。再進一步歸納:八識內涵最豐富,七識性格最頑固,六識能力最全面,前五識反映最客觀。八識恆而不審,幽微昧劣;七識恆審思量,念念見我;六識審而不恆,忽起忽滅;前五識不恆不審,念念不住(請問:根據八識特點,我們平常應該如何用功?)八識細說不盡,但為了透徹檢視,下面翻來覆去,進行三番不同順序的層層剖析。第一番叫做倒轉相依,按八、七、六、五的順序解讀。《楞伽經》說:「阿賴耶為依,故有末那轉,依止心(第八識)及意(第七識),余轉識(第六和前五識)得生。」這就把八識產生的來龍去脈大致概括清楚了。其中,第八識是一切現象最為根本的依止處,所以又稱為本識(八識的名稱非常之多,比如阿賴耶、異熟、藏識、一切種、阿陀那、庵摩羅、如來藏等各種名目)。八個識都是依持本識而轉變生起,所以宗門禪師說:「你的身心乃至見聞覺知到的一切境界,無非都是你自家屋裡的事情」。只是你迷惑了,才強分自他、物我、彼此、心境。六祖說:「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首先,第八識從哪裡來?阿賴耶識本是國有產權,全民所有,但是無始劫來部分產權被七識佔為已有,從而演變成為「我愛執藏」識,到處流浪,隨業受報。譬如大海一滴水珠被浪花佔為已有,從而四方流浪,生生死死,淚流成河,雖然如此,這朵浪花的水份從來也沒有離開過大海。為什麼說是部分產權呢?因為阿賴耶識的「相分」如山河大地花草樹木,一般人不會認為是自己;阿賴耶識的「自證分」自己才能證知,也不會被人強佔;只有阿賴耶識的「見分」,才會被老七錯認為「我」。如果不是老七妄執,則阿賴耶識就成為庵摩羅識(又名如來藏),從此解脫生死輪迴。如同那滴水珠重歸融進大海,獲得永恆安樂自在。又好比本來是個好人,不料被強盜(七識)污衊為同黨(變成八識),後來經過警察仔細偵破,最後將強盜緝拿歸案,為八識平反,恢復其清白面目。宗門祖師常說參禪的目的在於「八識亞一刀,即是登地菩薩」,因為八識不能整個切除,否則宇宙萬有統統斷滅,只需一刀切除「我愛執藏」,使之轉變成為清凈無垢識。其次,第七識從哪裡來?本來覺心自在妙明,無能無所,忽然一念無明心動,錯將現行「八識見分」執為內在自我,以為是我老人家能見聞覺知,這個虛妄了別功能就叫做末那識,又叫做「意志性識」。因為明明是百分之百的錯誤認識,可是這傢伙不僅百分之百確定無疑地妄執是「我」,而且恆審思量、堅固執著、念念不忘,即使無夢無想時仍然一刻不停地緊捉不放,從而成為我們修學路上最大、最根本、最頑固、最可怕、最無能為力的超級攔路虎。參禪最為得力之處就是從這裡下手,二六時中迴光返照,究竟是「誰」在言行舉止?末學的愛人有點慧根,她說她小的時候常常扣問一件事:為什麼世界是由我在感受呢?由上可知,八識依於七識才使自己不幸淪落為八識,七識依於「八識見分」才轉變生起,七八二識無始以來,恆常無間,相依為命,一亡俱亡。再次,第六識從哪裡來?第六識有個學名叫做「依意根識」,意思是第六識依於「意根」(也就是末那識)才轉變生起,所以又叫做「意識」。當然「根本依」仍然是第八識。這個傢伙作用廣大,無所不能,我們平時思想研究和善惡行為,主要都在第六識的帶動之下進行的。最後,前五識從哪裡來?前五識的學名叫做「依色根識」,就是說前五識必須依於五根和五塵才能隨緣任運,同時還要老六加以配合,因為「意散亂時五不生故」。我們平常都有體會:如果心不在焉,即使東西在眼前晃蕩也熟視無睹。當然「根本依」也仍然是第八識。可見,無論是前五識、第六識還是第七識,他們共同依偎的都是內變根身、外變器界的第八識。現在用個比喻進行總結概括:第八識是森羅萬象最古老的根據地和最浩瀚的大本營,好比洪波浩淼的無際大海;第七識挾持我愛執藏識現起,譬如大海瀑流,一切宇宙人生現象都在第七識激蕩之下變現;第六識依偎第七識而常常現起,如同大海瀑流涌動的波浪,除了生無想天,入無想定、滅盡定和睡眠、悶絕這五種情形之外,其他任何時間都不停生起;前五識依於本識,猶如波濤依水,若無風緣即刻停止(當然這是方便比喻,因為風緣也是本識含藏的種子變現的)。八、七、六、五識相依相偎,如同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波又一波,日夜不息。一切有情眾生,最少、最起碼必有二識恆時現起,生生不息,那就是老八和老七這倆兄弟了,正常情況都是三識(再加上老六)同轉,大多時候是四識、五識乃至八識(再加上前五識)同轉。第二番叫做順轉雜染,按六、五、八、七的順序解讀。為什麼要按照這種順序解讀呢?因為我們人類平常能夠覺察到的思想感情等各種心理作用,多半都是第六識的功能,可是第六識的功能不是憑空出現的,比如天生盲人的第六識就不能分別青、黃、赤、白,所以接下來要搞清楚前五識。前五識與第六識同時作用,才能了別五塵境界。可是五根五塵也不是憑空出現的,所以要進一步提到第八識,因為內在根身和外在器界都是第八識變現的相分。無始劫來,由於業力牽引,第八識現起一期又一期根身器界,所謂「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是也。可是第八識變現境界本來交相互遍,你吃五穀雜糧長大成人,我也吃五穀雜糧長大成人,為什麼會認為有自他物我的隔別,為什麼會以自我為中心,為什麼人類互相鬥爭、國家互相戰爭?這就要說到第七識的功能。一句話:要明宇宙觀,非明第八識不可;要明人生觀,非明第七識不可。只不過,阿賴耶識和末那識是非常內在、幽微的心識,不僅思考想像不到,而且再精確尖端的科學儀器也監測不到,務必通過定慧等持的般若智慧才能觀照得到,所以佛法是內觀科學,是自證科學,是親證科學,神仙也替代不了,何況科學?!這種深奧難知的原理,既是世人難以知曉的,也正是世人之所迷惑的。以上是從我們普通人的心理,以粗顯易知的心理為出發點,然後層層遞進說到深奧微細難知的心理。第三番叫做逆轉清凈,按六、七、八、五的順序解讀。如果我們不想隨風飄搖、隨業流轉,我們要歸家穩坐、逍遙自在,就不能心順境轉,就要心逆轉內,親證清凈自性。先從第六識用功,不要周遍計度,執取名相;進一步修無我觀,扭轉第七識,正如六祖所說「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最後由第六、第七識合力,證真除習,宛轉第八識,第八識轉向清凈大圓鏡智,前五識自然也隨著轉向清凈無染的成所作智,妙用無方,神通自在。六祖說得好:「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大圓鏡智性清凈,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小品唯識之能知三量諸法無自性,所謂八識心王,也是假名安立,並非實有,「父母猶非有,何有八兄弟?」但是,為了人們方便交流和分別使用,不得不善巧施設。既然相待假設,那麼就有「能知」和「所知」(所知的梵文叫做「爾焰」)。下兩篇,我們把能知的「三量」和所知的「三境」分別加以描述,以此揭示諸佛祖師開悟證道的真相,以及修學佛法的全部意圖。這是每位莘莘學子應該打開的一扇秘密之門。你只有了解這些基本道理,才能恍然明白:哦!原來開悟是這麼回事!原來下手之處在這裡!什麼是三量?三量就是現量、比量、非量(「量」的意思是「正知」)。「現量」是指親證事實的正確認知。但是千萬不要以為親眼所見就是事實,恰恰相反,眼見為虛。法眼大禪師說:「泉眼不通被沙礙,道眼不通被眼礙」。「比量」是指根據已知推論未知的正確認識。現量和比量都是正確的認識,「非量」則截然相反,屬於錯誤的認識。一切眾生,無論是偉大人物還是平凡百姓,絕大部分認識都是「非量」,所以才會無明顛倒,迷惑造業,生死茫茫,無本可據。「聖言量」雖是大智佛陀和歷代祖師對親證事實作所的儘可能貼切的描繪,但畢竟是「標月之指」、「止啼黃葉」的名字語言,最好還是歸入「比量」更為合適,以免有些佛子學會幾句聖言、打著「佛法」旗號自稱自已開悟。那麼,八識與三量有什麼對應關係呢?咱們從前五識、第六識、第七識和第八識依次進行如理思維和觀察:1.前五識只有現量,沒有比量和非量。理由有二:第一,只有五根對五塵才能發識,而比量和非量都是由六識七識自起分別的主觀想像;第二,前五識對現前性境直接了知,不帶名言(名相語言),不加分別,沒有錯亂,它只是單純地照見,如燈照物,所以沒有比量和非量。這裡頭隱藏著天大的秘密!幾乎所有的祖師都是在根塵相偶的那一剎那親見本來面目。比如靈雲睹桃花而大悟,香嚴聞竹聲而「一擊亡所知」,等等。2.第六識最是牛叉,功力超強,貫通三量。先說現量。在三種情況下屬於現量:一是與前五識同時作用而分別想像未起之時。這時如果沒有現量,那麼第六識就無法覺知了別法塵。二是第六識接觸法塵而分別推理未起之時。這時法塵雖是落謝影像,但與第八識所變相分一樣,也有少許現量性境。三是入定之時。這時五根五塵並不接觸,只有第六識(定位獨頭意識)不加分別地清楚覺知,也是現量境界。也許您會問,既然前六識都有現量境界,為什麼我們一天到晚六根門頭髮光動地,卻不能親證性境而開悟呢?因為我們根塵相接,現量現前,如同電光石火一般,轉瞬即逝,還來不及稍加註意,便淪入非量境界。所以宗門祖師常說:「若論此事,眨上眉毛,早已蹉過也。」只有定慧等持,久久用功,待到妄想習氣稀薄,因緣時節到來,才有可能在聞聲見色的那一瞬間打失鼻孔,露出當人眼睛。再說比量。比如我們聽聞佛法,如理思維,觀察探究,大開圓解,這些都是屬於解悟,也就是比量(正確的知識)。最後說非量。第六識絕大多數的認知都是非量。在我們根塵相偶之際,第六識瞬間摻和進來各種名言分別,這些亂臣賊子徹底改變了事物的本來狀態,而且執以為實,於是現量完全變成非量(錯誤的認識)。六祖說:「前念悟,眾生即佛;後念迷,佛即眾生。」迷悟無非一念之間,凡聖不過轉變而已。科學實驗證明,我們的大腦會扭曲地反映事物本質。我們覺知到的一切現象,在相當程度上是由大腦直接向感覺器官下達指令的結果。下面以眼睛製造幻境為例說明:

請看著黑點身體前後移動,你會看到什麼?你會看到兩個反方向的輪子在轉動。實際上,圖形根本沒有任何的變化,完全是你的大腦讓你看到輪子的轉動。再看看下面兩個圖:

你看著看著,就會發現:大腦自己會不停地創造影像,一會兒看到花瓶,一會兒又看到兩張黑臉;一會兒看到順時針轉動,一會兒又看到逆時針轉動,連你自己都無法掌控。大腦(第六識)整天胡思亂想,所謂「夜裡想起千條路,明朝依舊磨豆腐」,這些思前想後都是非量。當然,最厲害、最明顯的創造當屬做夢了。做夢是我們大腦(第六識)最直接、最高超的「傑作」了,什麼玩意兒的故事情節都能活靈活現地給你導演出來。白天想入非非,晚上夢境連連,這是我們每個人第六識日夜不停的工作內容。3.第七識完全屬於非量。末那識在隱微的不知不覺之間,恆審思量執取自我之相。無我見我,最是要命!4.第八識以其所變山河大地為緣,也是現量。這兩個識幽微難測,這裡不多探討。下一篇博文重點討論「所知三境」,揭示你眼前的世界究竟是個什麼樣子。小品唯識之所知三境現量境、帶質境和獨影境是唯識最為精彩的篇章之一,也是揭開眾生迷惑顛倒最為生動的描述之一。為什麼聖人見到的是一真法界,而我們見到的卻是虛妄世界呢?以及我們修學佛法的全部意圖在哪裡呢?且看下面分解,敢保您披閱之後,如飲醍醐那樣痛快淋漓:我們說唯識有「三分義」,除了「自證分」和「見分」之外,就是「相分」了。唯識把我們覺知到的相分為三類:第一類叫做「性境」(又名現量境或真實境),是直接單純感覺到、不能隨心改變的體性之境(再細分為勝義性境和世俗性境)。譬如鏡光照了顯現鏡像,光像各各親冥自相,各各離言自相,不是語言文字所能表達的現證真實性境。這時候,絕對不會感覺到什麼內外、彼此、自他、物我等等對待所起的假相,以及和合連續的假相,毫無身心可得。《圓覺經》說:「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無二。」然而,就在這擊石火、閃電光之際,第六識立馬介入,周遍計度,分別執取,並與過去所了別的名相聯想串通起來,如同旋火輪一樣接連轉動起來,把現量境扭曲成令人至死不渝、生生難以釋懷的富有真實感的宇宙萬有現象,也就是淪為帶質境和獨影境。於是,我們所看到的世界再也不是原來的面目,而是一個一個實實在在的「一合相」,從此自他、人我、內外、彼此、一多、方圓、大小、遠近封疆劃界,互相對待,安立名物,認作實有,堅固執著。我佛看到眾生這般迷惑顛倒,發出長長的感喟:「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貪著其事!」那麼,我們無始劫來流浪所在的帶質境和獨影境又是什麼呢?第二類叫做「帶質境」,是在原本真實境的基礎上添加主觀意識的色彩,雖然不是真實性境,但是畢竟帶有真實質地的成分(再細分:以心緣心為真帶質境,以心緣境為似帶質境)。比如我們在路上看到一位美女,你不能說什麼也斷滅沒有,眼前明歷歷(性境),但是我們所分別的「美醜」和執實的「女人」,則是意識的名言分別取相,不是事物本來面目(諸法空相),所以叫做帶質境(帶有真實成分的境界)。四祖大師說:「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這顆心就是第六意識。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天地人物等等宇宙萬有現象,都是一種和合相續、如幻如夢的假相,都是在現量境之後和獨影境之前的中間那一段帶質境,而不是真實的世界。那麼,獨影境又是什麼呢?第三類叫做「獨影境」,包括第六識憑空想像捏造的烏有之境(比如龜毛兔角、上帝、識神、大我等等),或者憶念過去、懸觀未來,或者施設各種語言名字,由於完全脫離現實境界進行分別計度,只有虛影之境,所以叫做「獨影鏡」。(再細分為有質獨影和無質獨影)。前面我們講過,前五識乃至部分第六識都是現量境界,但是任運而緣,神出鬼沒,難以捕捉,剎那之間,第六意識發生作用把現量性境轉變成為帶質境,又剎那之間帶質境也成為前一念的過去境,只留下單獨的影子,就變成了獨影境。正如章良能寫道:「舊遊無處不堪尋,無尋處,惟有少年心。」物是人非,人面不知何處去,只留念想縈繞腦際。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到我們的悲劇是如何在一瞬間發生的:在最初一剎那(一念未生之前)我們還在性境家園裡安坐,再一剎那我們就不知不覺地離開家園,流浪到帶質境內,忽一剎那我們又淪落到獨影境內。我們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地離家出走,流浪三界,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不得休息。所以歷代祖師都勸導我們要向一念未生之前看覷,向無撈摸處撈摸,向思量不到之處思量,比如六祖大師開示「不思善、不思惡,哪個是您的本來面目?」祖師的用意正在於此!那麼,八識和三境是什麼關係?先看看老七。第七識緣第八識見分作為依託本質,屬於真帶質境,但是執為實我,則完全成為遍計所執的無質獨影境。再看看五八,順便講到老六。前五識和第八識直接感覺的體相屬於現量性境。比如現前實有色物,眼識才能緣生。然而,你千萬不要以為你的眼睛能夠看到色物,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你之所以認為你看到了美女,過後還念念不忘地浮想連翩,其實全都是第六識一手炮造的冤假錯案,全都是第六識自家放映的虛妄電影,所以叫做帶質境和獨影境。《大法炬陀羅尼經》說:「色相不可眼見,當知彼是意識境界,唯意所知,是故不可以眼得見。」我們總是錯覺地認為自己能夠看到東西,你看到我,我看到你,然後執著種種物質以為實有,其實我們不能親眼看到物象,我們都被大腦(意識)欺騙了!因為色物剎那剎那生滅生滅,你說哪一剎那的相是這個色物的相呢?請好好觀察一下吧,體悟無常是悟道最快捷的途徑之一。慧超禪師每每啟迪學生說:「大眾,見聞覺知,只可一度。」五塵瞬瞬生滅的微妙變化我們無法察覺,而我們能夠察覺到的卻是相續相似的塵相。譬如旋火輪其實只是一點火星,我們卻以為看到了真實的旋火輪;燈光其實只是一滅一亮地相續運作,我們卻以為看到了不變的光亮;電影只是一幀一幀的靜止膠片,我們卻以為看到了靈動真實的電影。這些都是視覺的假象,都是意識比量分別的結果,「唯意所知,不可眼見」。六祖大師說得精闢:「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幹壞事的是第六識,做好事的也是第六識,端看現前一念的運用之妙。那麼,第六識怎麼做好事呢?它幹了三件好事:其一,第六識與前五識在最初一剎那了別時屬於性境;其二,第六識在入定時心一境性也屬於性境;其三,第六識完全脫離計度分別而契會真如法性,那更是屬於勝義性境,這時第六識就轉變成為「妙觀察智」,於是草賊成了好漢。您看,第六識活動範圍廣泛,功力強大,作用殊勝,通於三量(現量、比量和非量),能夠了知、計度和分別三境(現量境、帶質境、獨影境)。所以我們要全面調查和摸清這個傢伙的底細,究竟幹些什麼壞事,能做什麼好事,這樣才能知人善任,揚長避短,充分調動這位幹部的主觀能動性和工作積極性。好了,現在請您走出門外,俯觀仰察天地一切萬物,青山綠水,花鳥蟲魚,連同你自己身心,感受一下,身心內外無非都是帶質境,就在這時,您發了一下呆,或者想起一件國家大事和宏偉藍圖,於是就流入了獨影境。帶質境和獨影境是我們生死輪迴無法迴避的要命岐途,眾生時時日日流轉驅馳於帶質境和獨影境而不能解脫。帶質境和獨影境是第六識和第七識的專有權利和加工產物,正是這兩個賊兄弟把我們的本來世界搞得烏煙障氣。其中老七是主犯和教唆犯,老六是從犯和幫凶。修學佛法的全部意圖在於改造這兩位賊人,把他們轉變為好漢(平等性智和妙觀察智);在於真現量一剎那間迸露,而尚未流轉進入帶質境和獨影境之際,一印印定,親證真如法性,從此生死大事告一段落。我們看到歷代開悟祖師總是在根塵相偶一剎那間,以一念無明豁破無始無明,反照七識空幻而證入真實境界,所謂一擊亡所知,更不假修持。天下佛子朝思暮想、夢寐以求的理想,就是千方百計在根塵相偶而帶質境和獨影境未起現行之際,直擊真實現量境,從而目擊道存,從空花夢幻當中覺醒過來而獲得脫體無依的大自在。一旦帶質境和獨影境的真相大白顯明之後,就能真切感覺到世間如同做夢一般。《楞嚴經》說:「凈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卻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圓覺經》說:「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南泉祖師說:「時人見一株牡丹,如夢相似。」最後,咱們對「三量三境三性」略作歸納。觀智有三種,境相也有三種:現量緣性境,只有事實,不帶名言分別,屬於依他起性(依附因緣和合所起)和圓成實性(圓滿成就真實不變的體相);比量緣正確的獨影境,是對圓成實性的正確描述;非量緣不正確的獨影境和帶質境,屬於遍計所執性(顛倒虛妄執著「實有我,實有法」),與事實完全不符。學習唯識首先要破除的是「遍計所執自性」!明了依他起性,遠離遍計執性,即是圓成實性。這正是唯學宗的美妙之處!小品唯識之宇宙起源為什麼會有宇宙,宇宙來自哪裡?自古以來,人類從未停止過對自身所處世界的探索,於是出現各種神話故事和玄談臆想。比如印度婆羅門教以大梵天為宇宙本體;中國神話所謂盤古開闢天地;基督教宣稱上帝創造萬物;道家認為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把虛無當作宇宙萬有的道體;等等。當然這些都是眾生子虛烏有的獨影境,屬於非量(不正確的認識)。那麼,佛法唯識宗是怎麼揭示宇宙的真實起源呢?在談起這個問題之前,先要葛藤幾句。偉大佛陀和歷代祖師親證真理大道,通達「真空妙有」這一宇宙人生本來的普遍的必然的真相,緣起所以必定性空,性空所以能夠緣起,即生滅而體取不生滅,即諸法而體取法身,絕不頭上安頭,絕不心外求心,絕不法外求法,絕不撥波覓水,這是最為清純、乾淨、透徹、了義、究竟的佛法!「演若達多失卻頭,求心歇處即無事。」祖師大慈大悲,看見學人心外覓心便喝便棒,讓人死掉偷心,釋然自得,因為實無一法於人,當體即是,即心即佛,一切現成,不從人得,不從外來,若能放下狂心迷執,即此幻化空身就是法身,即此三毒煩惱就是佛心。後期大乘佛法為了攝取「執我外道而說如來藏」(《楞伽經》),但是學人不知方便而妄執實有本體,以為色身之外另有法身,妄心之外另有真心,假我之外另有神我,生滅現象之外另有不生不滅本體,諸法之外另有空性,頭上安頭,心外求心,與婆羅門教混為一談,與神我外道同流合污,從此純正佛法不復存在,佛教終於在她的發源地消亡了。我們每位佛子應該牢記這個教訓,應該掌握了義經教,應該共同護持正法。諸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如果佛教與外道沒有兩樣,何需諸佛這般勞苦?如果佛教與外道沒有兩樣,咱們可以直接學習婆門教、道教和神話故事,何需學習佛法?這是在講宇宙起源之前必須深明的大義!中觀一方面遮破一切法相自性,另一方面又告訴我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無自性而宛然有,森羅萬象而本無一物,無生而無不生,怎一幻字了得?!中觀離於「有」「無」兩邊,順入究竟科學中道。唯識當然完全符合佛法般若智慧,比如天親菩薩《唯識三十論》頌云:「由彼彼遍計,遍計種種物,此遍計所執,自性無所有。即依此三性(遍計執、依他起、圓成實),立彼三無性(上述三性都非實有),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無性。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與《金剛經》所說「如來者,即諸法如義」完全相同),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這種諸法無自性,方便說為佛性法性)。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與《心經》所說的「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完全相同)」。但是唯識的特色和專長,在於進一步說明空性是如何緣起,到底是哪些潛在力量(心心所)和因緣細節變現起一切現象,因此能夠詳盡明細地解釋宇宙人生的種種複雜現象。基於此,末學曾說中觀與唯識相映成輝,比翼雙飛,臻於完美,止於至善。好了,言歸正傳。上一篇博文我們談到八識所知有「三境」,其中現量性境是真實境界,帶質境和獨影境是虛妄境界。那麼,不管是真實還是虛妄,這些宇宙萬有現象究竟來源於哪裡呢?這就不能不提到我們的本識,也就是第八識阿賴耶。天親菩薩《唯識三十論》說:「由一切種識(即第八識),如是如是變,以展轉力故,彼彼分別(分別是指能了別的八識和所了別的萬法)生。」這一頌對宇宙人生的來歷作了高度概括。為什麼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和「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呢?這裡頭有個雖然細微但是極其關鍵的區別所在!如果沒有徹底弄清,則永遠疑惑不解,似是而非。以前我們曾經說過,「心」與「識」是「爸爸」與「爹爹」、「土豆」與「洋芋」的關係,並沒有實質區別,但是「心」著重強調「集起」,「識」著重強調「了別」。因此,宇宙三界只能從「心」(即「第八識」或「一切種識」或「本識」)集起幻現,所謂「內變根身,外變器界」是也!但是「心」為什麼能夠集起呢?因為前七識(轉識)發生作用才能變化集起,而且集起以後又受到轉識和心所的展轉作用而不斷發生種種變化,「如是如是變,以展轉力故,彼彼分別生」,所以叫做「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所以你想發動第六識變現一座金山銀水在後花園,那是根本不可能的痴心妄想!因為萬法唯心所造是指「第八識」所造,不是其他七識所造。當然,由於你的貪心會熏成不良種子落在第八識,等到了下一期生命集起時,你的第八識也許就會給你變現出窮山惡水的生活環境。譬如我們做夢只能由第六識變現,我們不能在夢裡想做夢就做夢,這個由不得自己。所以「唯心所造」要搞清楚到底是哪顆「心」所造,這樣才不會錯會佛法。否則人家問你,萬法唯心所現,我想變現一捆美元,你給我變變看,豈不啞口無言?好了,「由一切種識,如是如是變,以展轉力故,彼彼分別生。」那麼,是如何變,怎麼生的呢?前面咱們再三強調:宇宙形成之前絕對沒有一個實有本體,更沒有什麼上帝或者造物主,唯是一心不可思議,真如法性不可說有,也不可說無,「此法無實無虛(《金剛經》)」,不能落入常見,也不能落入斷見,離四句,絕百非,言思不到,無形無相,無名無字,開口即錯,動念全乖。法界空性雖然湛然空寂,不存在實有的可得的什麼本體,但也不是什麼也沒有,而是清凈圓滿,應物現形,如月遇水即現,具足一切潛能,所以又叫做「如來藏」、「一切種」等等,所以六祖徹悟之後連聲感慨:「何其自性本來清凈!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能生萬法!」性海無波,湛然清凈。法界之中忽然一念無明乍動,所謂 「性覺必明,明覺為咎」。第七識欲有所見,有所見則有所現,於是心想事成,藏識變現出根身器界進而引發意識,於是無相法界變成有情世間(正報)和無情器世間(依報),藏識進而轉為異熟識(顯現因緣果報。為什麼叫做「異熟」呢?因為種子緣起現行必有變異,沒有變異不可能緣起,所以叫做「變異而熟」。譬如春種秋收,今生作業他生受報等等),逐漸演化成宇宙萬有和錯綜複雜的因果現象。一念無明生相甚深復甚深,微妙復微妙,唯佛與徹悟祖師乃能知之,等覺菩薩猶有所知愚,所以這裡我們不必比量認知。第八識變現的宇宙本來交遍互融,法界本來事事無礙,南山起雲,北山下雨,廣州牛吃草,瀋陽馬腹脹,但被第七、第六識扭曲轉變成為帶質境以後,我們五根所看到五塵則各是各別,互相間隔,見不出色,耳不超聲,井井有條,而且都像是僵化死物一樣固定,不能交遍互融,做到眼中聞聲,耳中見色,無邊剎境自他不隔一毫,古今始終不離現前一念。第七識末那妄執的力量,彷彿大海之中有一種鼓盪之力掀起波浪,又如同用力撞擊叩鐘而發出聲響一樣,所以宇宙人生現象的出現,雖然源頭在於一切種識(唯心所現),但卻是因為末那的潛在內動力才能變現出來(唯識所變)。第八藏識緣起幻化出宇宙人生以後(唯心所現),前七識又不斷熏習現行種子,不斷改變著宇宙人生面貌(唯識所變)。這就揭示了是什麼力量促成性空緣起?性空如何緣起?是因為識!所以說萬法唯識!正如《楞嚴經》所說:「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您也許會問:那為什麼會一念無明妄動呢?因為空性具備一切潛能(唯識形象地叫做一切種識。也是假名安立,切莫執著裡面真有什麼豆種、谷種、男種、女種、良種、孬種,只是用來表示法界具備一切可能性),當然包括圓明無漏種子和無明有漏種子,所以我們人人具備成佛的潛能(但是悟道成佛之後就永劫不會再有無明現行了,如同金礦煉成純金以後,再也不會變成石頭了)。佛陀說「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示,恐彼分別以為我。」由於第七識所執的第八識深廣微細,難測難知,而且剎那剎那生滅,變動不居,所以第八識微細流行轉化變現的天地人物現象,也是剎那剎那生滅不停,沒有一分一秒能夠暫時逗留,但是由於微細難測,我們平時不易覺察,還以為山河大地永恆不變呢?其實科學早就告訴我們,哪怕眼前一動不動的桌子,裡面的電子也以光的速度圍繞原子核在高速旋轉。唯識說「萬法唯心所造」,六祖說「何其自性能生萬法」。但是千萬不要把這種真空妙有理解成為媽媽生寶寶那樣,如果這樣的話,本體與現象就變成兩個了。如水變冰,不是水另外生出一塊冰來,水的全體就是冰,冰的當體就是水。所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也!宇宙人生現象異常複雜,也非常有趣,從這篇開始邁進更為迷離的唯識境界,不斷掀開宇宙人生現象的面紗。後面我們還將分成三個篇章,分別對「人生由來」、「誰變萬物」、「夫唱婦隨」作進一步闡述。小品唯識之人生由來現在宇宙觀已經初步顯明,那麼,人生從何而來呢?這個身心是我嗎?我們本性光明,輝天鑒地,周遍圓滿,一體無二,但是無始劫來一念無明妄動,扭轉本有智光而為第八識見分,同時第七識念念執著第八識見分作為內在自我(根本無明)。欲有所見,則有所現,於是第八識外現山河大地,內現神經感知系統和血肉之軀,並將四大合成的根身攝為自已,產生覺受,於是根身與阿賴耶識就成為同歡樂、共患難、生命相連的身心一體了。譬如有人穿了一件貼身肉衫,極難脫下,與身體連成一體,別人損害到這件衣服時,自已也感覺到痛苦,別人輕輕撫摩這件衣服時,自已也感覺到快樂。據說人之將死,阿賴耶識離開肉體那陣子,如同烏龜脫殼一樣痛苦難忍。我們微細神經感知系統和粗大色身之所以能夠隨著生命的延長而延長,隨著生命的消失而消失,以及從生到死不壞不失,這是因為阿賴耶識執持的力量。如果沒有阿賴耶識的執持,我們的身體將會很快敗壞,而且也不會產生覺受,就像行屍走肉一樣。我們的記憶功能全拜第八識所賜。阿賴耶識能夠將我們的所有經歷保管妥當,盡職盡責地做到萬無一失,只要遇到機緣,隨時都能夠現起。比如你在掃地時突然想起三十前的小學同窗,這是你以前見色聞聲落謝的影像留在阿賴耶遇緣現起。所以,你誦經越勤記憶越牢,你的阿賴耶識就含藏得越厚越深;你的不良習氣熏染得越久,你見道以後清除阿賴耶識的污垢就越難。當然,阿賴耶盡職盡責的精神,還體現在也許你根本不經意的驚鴻一瞥,第六識毫無印象,也沒有記憶,但是夜晚做夢時它也能給你播放出來。「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雖然一切根身器界和前七轉識都是第八識有漏種子變現的(唯心所現),但是一切宇宙人生現象之所以能夠緣起,在相當程度上卻是由於第七識妄執的潛在動力激蕩起來的(唯識所變)。也許您會問:那麼見性成佛以後,第七識不復存在了,是不是就無法變現宇宙人生了嗎?不是的。明心見性登地之後,第七識開始轉變為平等性智,到了第八地以後不加功用自在任運,如扣鐘鼓,東邊扣東邊響,西邊扣西邊響,隨眾生心,應念顯現,隨緣自在,佛化妙用,不可思議。比如阿彌陀佛依託清凈慈悲願力(無漏種子)變現西方極樂世界,包括水鳥樹林也是佛力妙現而非業力感召的,只要十方法界眾生誠念阿彌陀佛聖號,因緣際會,感應道交,即從自心顯現化身佛前來接引,幻現在他力(庵摩羅識相分)和自力(阿賴耶識相分)交遍互融的蓮花凈土,所以叫做「唯心凈土,自性彌陀」。在《八識兄弟》一文中,我們已經說過,前六個小兄弟可以休息,但是老七老八這兩個傢伙從來不睡覺,從來不稍稍休息一下,一天到晚分分秒秒都瞪大眼睛在積極工作。所以哪怕我們睡得很死(無夢無想),乃至突然悶絕倒地,第六意識全部短路,五根感覺完全隔斷,但是醒轉之後仍然能夠憶知前事,不相乖謬,這就是因為老七恆審思量,念念不忘,老八持藏種子,夜以繼日,兩人一刻不停地潛伏在那兒,所以睡也睡不斷,還會繼續醒來,死也死不了,還會繼續轉生。外道不懂得這個道理,希望憑藉禪定的力量強行把第六意識制伏,哪知第七識、第八識表面平靜,其實暗流涌動如同瀑流,所以待到定力喪失之後,照樣墮落生死河流。《楞嚴經》說:「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現代甚至還有一個什麼科學禪定的附佛外道,超級搞笑地直接把禪定境界當作悟道境界,更是相差何止十萬八千里!阿賴耶識性格懦弱虛柔,沒有自覺自決能力,被老七挾持作為內在自我(我愛執藏識),每當前一生命死亡而後一生命未生之間,阿賴耶潛藏的前六識所造善惡業力忽然現前,牽引著阿賴耶去投胎轉生(能藏識);而自己則被系縛隱藏在某種生命體當中(所藏識)。一期生命形成之初,阿賴耶識先來感召(即十二因緣最初一環「識緣名色」),叫做命根;一期生命業報已盡,阿賴耶識最後離開。只有全身曖氣全部散去,阿賴耶識完全離開之後,才能叫做「死人」(壽、暖、識三事合和叫做生命)。這叫做「去後先來作主公」。六祖說:「心(前七轉識)為地,性(第八本識)為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說的也是這個道理。所以有人希望從臨終者身體判斷其投胎哪一道,就會輕輕地感覺臨終者身體哪個部位最後冷卻,如果這個部位離身體越上方則可能投生越好的善道,如果這個部位離身體越下方則可能投生越差的惡道。您看,阿賴耶這麼無辜無助無力:一方面廣大含容遍滿宇宙卻不幸被老七綁架說成是人家自己獨有的;另一方面又被前六識所造業力牽引著到處投胎,自己像風飄柳絮一樣不能作主(第六意識以第七識為根,必然帶有俱生我執,也就是老七這個主犯必然不停地教唆老六去犯科作案);再一方面不管感召到什麼樣的生命自己就成了那種生命體,絲毫不得自由,枉受業系。至於老七這個獃子,無論阿賴耶識感召到什麼樣的生命體,他都死死認定那樣的生命體就是自己。所以古代有位禪師看見一條蛇路過,就把它挑到火里燒掉,邊燒邊斥責道:「這樣的軀體還念念不舍,還不肯放下!」當然,悟道大師慈悲教化愚痴貪嗔眾生,自有其不可思議的度化能力,我們千萬不能隨便模仿!佛陀說:「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因為阿賴耶識雖是我們生死來去的主人翁,但是萬萬不能執以為我,因為第八識雖然相續不斷,但是無力自主,隨業流轉,剎那生滅,不斷不住,前後變異,你怎麼能說有個實在的你?古時候有位梵志出家,「少小離家老大回」,鄰居問他:「昔人尚存乎?」梵志答:「吾猶昔人,非昔人也。」鄰居一聽愕然不解。由於第八識恆轉如同瀑流,剎那剎那生滅,而不是凝住僵化不變,所以我們人的一生也是個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有的心理學把人生過程分為八個階段。下面略談最初的兩個階段。在嬰兒、孩童時期,自我意識(七識)還不明顯,男女等等分別意識(第六識)也不明顯,穿開襠褲的小男孩會在大庭廣眾之中,肆無忌憚地玩弄自己的小雞雞。到了小學初中進入青春期時,自我意識開始不斷增強,就不會簡單地順從大人,而是強調自主選擇和個人自由,如果缺乏主動選擇的機會就會變得浮躁鬱悶,所以這時候家長會突然發現自己的孩子變得逆反焦躁,而不懂得及時調整與孩子互動的模式,從而帶來許多心理困擾和矛盾鬥爭。女大十八變,嬰兒的你和七老八十的你,不僅肉體完全不同,而且思想也可能完全不同,到底哪一個才是你呢?小品唯識之誰變萬物?我們每人各有各的阿賴耶識。我學富五車,卻不能分一半給你;你身體難受,卻不能挪移一點給我;他飽食大餐,卻不能代替我不餓,佛陀明心見性,卻不能代替你開悟。那麼,宇宙是各個眾生的阿賴耶識各自變現的,還是一切眾生的阿賴耶識共同變現的呢?其實都不是!事情並不是那麼簡單,宇宙緣起現象異常複雜。下面大致分為四種範疇略加闡明。第一種是純粹共變:宇宙大部分是一切眾生阿賴耶識共同幻化的相分。比如前一篇博文我們提到,西方極樂世界是十方法界眾生依託阿彌陀佛慈悲願力所現依正莊嚴作為增上緣,發起自心清凈信願而成為共變凈土。第二種是共變中自變:我們共同擁有的宇宙家園,根據每個眾生的不同福報,而成為各自擁有的不同領域和受用境界。依報隨著正報轉。比如,同樣是汪洋大海,我們感覺是海水,但是從水族魚類的眼光看,則覺得是空穴房屋。水對於魚,猶如空氣對於人一樣,須臾不可離開。再如,福地福人居。你心地善良,厚德載物,福報深廣,那麼你居住場所的風水地理和受用境界就會不斷好轉,花草樹木就長得日益茂盛美麗。《維摩經》說:「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第三種是自變中共變:我們每人各有自己感召的身體,但是這個身體具有共性,甚至能夠成為他受用的身體。比如,我們這個身體蘊含著父母血脈遺傳基因,不僅與祖先屍骨有共同成分,而且與其他血緣親屬的身體有共同成分。據說我們每個人的身體至少擁有佛陀、孔子、老子等等身體的若干細胞原子。再如,現在醫療科學發達,人與人之間的身體器官可以互相移植。第四種是絕對自變:我們每人各有各的類似神經感知系統(凈色根),這是各個眾生的第八識各自變現的,活著時有神經感知作用,死了以後就沒有神經感知作用。我們每人依託五根發生五識,這是與他人無關的。綜而言之,一切眾生的阿賴耶識遍滿宇宙,交遍互融,既有共變,又有各變,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相似相類,參差回互,不易覺察。譬如室內有千盞萬盞燈光,各個燈光遍滿室內,相似相類,好像鐵板一塊,其實仍然各有各的燈光。我們生命形成之初,器界根身隨之而現,死後也隨之而滅,好比一盞吊燈點亮以後,燈光隨之發亮,熄滅以後燈光隨之熄滅。但是我們感覺人死之後,宇宙也沒有任何壞滅變化啊,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微細難知,不易察覺。譬如無數燈光當中的一盞燈光熄滅了,我們並不會感覺到光力有所減弱。當然,聖人偉人的識田種子比較優良,對於宇宙增添光彩的作用更加明顯。比如聖人出生時異香滿屋,六祖圓寂時林木變白,據說毛主席雕像落成那天映山紅反季節地開滿山。那麼,為什麼會有自變共變和自他物我的區別呢?我們每人第八識各有各的「自體分」(渾然不分的覺心),分為「見分」(能覺知)和「相分」(所覺知)。有情眾生第八識的相分就是宇宙器界和人生根身,見分就是第八識能了知的功能。無始劫來,第七識獨佔第八識見分,死死執為自我,未曾放鬆過一分一秒,無論阿賴耶生於哪一種境界,就被那一種境界系縛。童年時,自我觀念雖然不太明顯,但是自我執著的根本無明從未間斷過,等到長大成人則時時處處保護自己,關愛自己,顯揚自己,立志要實現自我價值,因此自我觀念極為顯著。不僅人類如此,一切六道其他生命都有這種相續不斷的自我見。我執是一切煩惱的根本。眾生之所以有智愚賢不肖等種種不同類型,根本在於我痴、我見、我慢、我愛的輕重多寡程度不同。有「我」則有「非我」,有「我所有」則有「非我所有」,於是形成強烈的自他物我區別。其實,第七識妄執第八識見分,但卻無法緣得真正見分。舉個比喻,假如第八識是燈光,第七識是有毛病的眼睛,這雙病眼看到的燈光永遠只是五色華輪,而不能見到燈光的真相。這時,看到五色華輪還是屬於帶質境(依他起),但是如果執以為實有五色華輪,則完全是龜毛兔角的獨影境(遍計執)。有些修行之人整天見光見亮,在光影門頭孤芬自賞,自以為開悟,其實不知正落入全體無明當中。縱然你親見八識見分,自以為窈兮冥兮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自以為見到本體,其實不知正落入黑暗深坑裡頭,豈不聞「見猶離見,見所不及」?這碗水深著呢,切莫草草承當!小品唯識之夫唱婦隨為什麼同樣是恆河之水,我們看到的是水,餓鬼看到的是膿血,天人看到的是琉璃,魚龍看到的是窟穴空氣,諸佛菩薩看到的是虛空真如呢?一言以蔽之:能知不同,所知隨異,夫唱婦隨,唯識無境。凡有見分(能知),必有相分(所知);凡有相分,必有見分。譬如,凡有兒女必稱爸爸,凡稱爸爸必有兒女,相待而成立。如果沒有「能知」,也就沒有「所知」,能所雙亡,唯是一心不思議,則一切名相無可安立。但這裡我們談起宇宙人生現象,則不能不從世俗諦角度進行開演。

六道眾生的生命體(異熟業果)墮在天道則為天人能知所限,墮在人道則為人類能知所限,墮在其他四道則為其餘眾生能知所限。「能知」的地位不同,「所知」的增界隨之呈現差別狀況,夫唱婦隨,妻以夫貴,分疆劃界,不可逾越。第一,「能知」地位相同,「所知」增界相近。我們凡夫最容易迷惑的是,你也明明看到這個世界,我也明明看到這個世界,一模一樣,真真實實,怎麼會是「諸法空相」呢?其實這是因為我們善惡業力感召的異熟識(生命體)大致相似,共變的宇宙和各變的人身相差不多,所以人類五根對於五塵產生的感知認識和言語思想意識也基本相近。同樣的,天人、動物、鬼類和修羅等等同類所感生命體大致相似,「能知」地位相同,「所知」境界相近。正因為同類生命體感知的宇宙身心基本相近,所以迷執以為實在,錯誤地認為離開心識另有實在的外境,從而展轉貪愛,迷「惑」造「業」,輪迴受生,惡性循環,「苦」不堪言。第二,「能知」地位不同,「所知」增界迥異。咱們人類觀察宇宙萬物以為天是天,地是地,美是美,臟是臟,八九不離十,實實在在,但是異類觀察時就不是這樣了。莊子說人們看見毛嬙、西施以為是絕世美人,但是魚兒看見嚇得深水潛游,鳥兒看見驚得展翅高飛。人類以為美味佳饌,又怎麼知道異類不以為是惡露污物呢?普通人屁股著火一定會被燒焦,但是有的異類卻能在火中生活。經論上最常說的是恆河之喻,人見為水,天見為琉璃,鬼見為猛火。以上所述,都是因為一類一類的業報不同,「能見」不同,「所見」全異。我們看到河水執著河水為實在,天人看到琉璃執著琉璃為實在,餓鬼看到膿血又執著膿血為實在,那麼到底誰看到的東西才是實在的呢?從這裡,我們可以體悟到「三界惟心、萬法唯識」的部分要義。我們聞聲見色雖非全無,但是萬萬不可執為實在,所以說宇宙萬物如幻如夢,似有非有,愚夫顛狂,執為實有。譬如夏日陽焰,遠遠看上去以為是水,走近卻一無所有。所以學人證悟之時「虛空粉碎,大地平沉,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所以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時,照見五蘊皆空」;所以《解深密經》中佛陀說:「善男子!此中無有少法能見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時,即有如是影像顯現。」第三,「能知」發生變化,「所知」隨順突破。得報相同,所見相同;得報不同,所見不同。一旦我們舍報死後,我們所知的一切諸法就隨之消殞,變換成為其他「能知」相應的「所知」境界,比如天人境界、鬼神境界、動物境界等等。即使現世還健在,只要我們「能知」地位發生變化,「所知」境界也會發生變化。比如修定獲得四禪八定的人,其定心所見已非人間所知;又如修成神通的人,起先不能知道的事情現在能夠知道了(他心通、宿命通),起先不能做到的事情現在能夠做到了(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這是因為原先業報所感的五根五識限量已被突破,從而獲得更高一級的「能知」地位,「所知」增界自然水漲船高。第四,上級「能知」能知下級「能知」,下級「能知」難知上級「能知」(這話比較繞,但確是這個理)。比如人類通過科研或學習生物學,就可以推知動物所知境界,但是動物無法推知人類思想境界。同樣的,人類難以推知天人境界而諸天卻能推知人類境界,天人不能推知二乘聖人精神境界而二乘聖人卻能推知天人增界,二乘聖人不能推知佛菩薩智慧境界而佛菩薩卻能通曉二乘聖人境界。所謂「初地(菩薩)不知二地(菩薩)事」是也!您想知道佛菩薩的境界嗎?此事唯有當人親證實證,才能「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舍此別無他途。小品唯識之豐富內心達芬奇作為一代畫家,最為人們稱奇之處在於他把心理學運用到美術作品當中,極其細膩地展現出作品人物的豐富內心世界。其中《蒙娜麗紗》的微笑讓人觀賞一天也琢磨不透,《最後的晚餐》更是形象地刻畫了不同人物的不同心理活動。那麼,我們到底有哪裡心理活動呢?六祖大師說:「善知識!心中眾生,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儘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我們要時時觀心,度化心中眾生,首先必須了解和掌握這些「眾生相」。正如一位領導要帶好隊伍干好工作,首先要熟悉這支隊伍成員的基本情況。好了,下面讓咱們一起對號入座、迴光返照吧,看看自己平常生起哪些心理思想活動。

根據世親菩薩《百法明門》歸納,我們最為常見的心理活動有五十一種(心所法)。其中第一類是「觸、作意、受、想、思」這五種心理活動,這是最為普遍廣泛存在的,所以叫做「五遍心所法」。具體在《主僕相隨》一文中我們已經描述過了。葛印卡先生傳授的內觀法門就是專門從「受」下手,讓學人在內觀「感受」剎那生滅無常過程中,體會親證「無常、無我、涅磐寂靜」。大乘佛法多從「想」下手,所謂「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心若不強名,妄情從何起?」如果證入第九次第滅盡定,即「受、想」滅盡之定,那麼盲目習性反應和慣性心理衝動(「思」)就不會生起,五蘊身心只剩下單純的身體(「色」)和乾淨的覺知了別(「識」),自然沒有煩惱,不會造業,就可以截斷十二因緣的生死之流。第二類不是普遍生起的心理活動,恰恰只是在特別的環境(尤其是在修行過程中)才能生起的心理活動,所以叫做「別境五心所」。他們分別是:(1)「欲」。希望順境多多益善,希望逆境離得遠遠,如果不順不逆的環境之下就不會生起希望(「欲」)。(2)「勝解」。即對於某些情況定解如山,堅定不移。(3)「念」。對於經歷過的事情憶念不忘,比如明天老同學要聚會了,於是前一個晚上興奮得睡不著覺,往事的一幕幕歷歷在目,驅之不散。憶念的事情太多,對於我們修定修慧障礙很大。相反的,如果只是憶念某種情景,那麼對於修定卻有很大幫助。(4)「三摩地」。只有在入定時才能做到念念專註一境。(5)「慧」。通過憶念和入定而生起觀察智慧。第三類是修行佛法和世間善良的人們最為常見的美好心靈活動,叫做「十一善心所」。他們分別是:(1)「信」。這裡所說的「信」專指正信因緣果報、三寶四諦,而不是迷信或普通的信仰。信為萬善之本、智慧之源、功德之母,佛法唯信能入,因此把「信」心所列為善法第一位。(2)「精進」。這裡專指四正勤,止惡行善,而不是通常所說的勤奮,因為世間也有惡人不停地坑蒙拐騙盡幹壞事。(3)「慚」、「愧」。這兩種心所雖然都屬於羞恥的心理活動,但是「慚」側重於尊重自己的人格而生起的羞恥心(諸佛菩薩本來也是普通人,我自己也有佛性,可是至今還在無明深坑生死流浪,自慚形穢啊!),「愧」側重於對他人生起的羞恥心(諸佛菩薩具有三明六通,於我現前所作所為悉知悉見,我現在善猶未成,惡猶未止,上對不起諸佛菩薩教導,下對不起冤親債主,愧疚難當啊!)。(4)「無貪」、「無瞋」、「無痴」。即「三善根」,也就是惠施、仁慈、明智。「無貪」就是將自己已有的東西施捨給他人,未有的東西也不生分外之想。「無瞋」不是普通的慈心,而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痴」就是明了和覺悟事理。(5)「輕安」。就是定心現前,如同肩上重擔放下,覺得身心輕快安樂。(6)「不放逸」。「精進」強調勇猛前行,「不放逸」強調小心謹慎,以防一味「精進」而疏忽厭倦的過失。(7)「行舍」。「行舍」不是無苦無樂的舍受(感受),而是在修善斷惡的過程心行平等,心無所住,不住於相。(8)「不害」。是一種悲憫之心,一點也不會損惱傷害眾生。第四類是世出世間善良人們極力希望避免的二十六種痛苦煩惱心理活動。具體又可分為小四類:第一小類是貪、瞋、痴、慢、疑、惡見這六種根本煩惱。(1)「貪」。就是對於可愛的事物生起貪染渴愛的心思。別境中的「欲」心所只是希望,沒有善惡之分,但是「貪」欲則完全成為不善心所了。(2)「瞋」。就是對於可惡的事物生起忿恚不爽的脾氣,這是現代情商學重點研究和防治的情緒。如果你能清楚了別自己的感受,有效控制自己的脾氣,正確發動自己正向的情緒,那麼你就是一個極富情商的人。(3)「痴」。也就是無明,不明事理,不知因果,不懂真理。我們的一切一切思想行為,根源就在於愚痴而生起貪愛、嗔惡等煩惱心所。(4)「慢」。就是自恃凌人,貢高我慢。一切眾生都有「慢心所」,哪怕再低聲下氣的人,表面看似乎沒有「我慢」,但是只要遇到機會也會起慢心。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就是典型代表。現代很多處於社會底層、壓力大、前途迷茫的年輕人,非常容易變成自暴自棄的「卑慢」。有些女孩子甚至輕率地參與「援交」活動。(5)「疑」。就是對於因果性相猶豫不決,缺乏正信,沒有定解。(6)「惡見」。包含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這五種。「身見」就是執著這個身體是我或我所有。「邊見」就是機輪兩頭轉,不是錯誤地認為萬物會斷滅,就是錯誤地認為萬物永恆常存。「邪見」就是除了眾生最常有的「身見」和「邊見」以外的其他錯誤認識,其中最大的邪見就是撥無因果的惡取空(豁達空)。「見取見」就是在種種見解之中隨取一種,然後執著地認為最殊勝、最優越。「戒禁取見」就是迷信所謂的牛戒、狗戒等不正戒以為能得到解脫。第二小類是忿、恨、覆、惱、嫉、慳、誑、諂、憍、害這十種小隨煩惱(隨著根本煩惱而起的範圍狹小的煩惱)。(1)「忿」。是對現前的不饒益境所起的忿怒。(2)「恨」。是於過去的忿境懷怨不舍。(3)「惱」。是忿恨以後引發心裡惱火。(4)「害」。是經常損惱他人和動物。(5)「嫉」。是看到他人名聞利養而產生嫉妒。(6)「覆」。就是覆藏自己過錯,不肯發露懺悔。(7)「誑」。就是為了名利恭敬而欺騙他人。(8)「諂」。就是吹須拍馬諂曲別人,文過飾非欺世盜名。(9)「憍」。就是迷戀陶醉於自己的身份地位和名聲財富。孔子曾說過「貧而無諂,富而無嬌」,不如「貧而樂道,富而有禮。」(10)「慳」。就是慳吝不肯施捨。第三小類就是無慚、無愧這兩種中隨煩惱(隨著根本煩惱而起的範圍較寬的煩惱)。(1)「無慚」。前面已經講過,無慚就是不尊重自己的人格。(2)「無愧」。前面也已講過,無愧是不顧他人譏嫌責備,死豬不怕開水燙。第四小類是不信、懈怠、放逸、惛沈、掉舉、忘念、不正知、散亂這八種大隨煩惱(隨著根本煩惱而起的範圍最寬的煩惱)。(1)「不信」。就是不能把握事實和真理,心靈流蕩無歸。(2)「懈怠」。就是不精進,沒有正確使用情感來策勵自己。(3)「放逸」。就是不修善法,不防惡法。(4)「惛沈」。就是矇昧無知,障礙觀照。(5)「掉舉」。就是心不寂靜,障礙修定。(6)「忘念」。就是失去正念,忘記修行。(7)「不正知」。就是不能正確認知事理,但不像惡見那樣執著於錯誤認識。(8)「散亂」。就是心思不定,流散紛亂。第五類是悔、眠、尋、伺這四種不定(非善非惡)心理思想活動。(1)「悔」。就是對於已作不作的事情生起追悔。對於干過的壞事生起追悔,那當然是善心所;但是如果常常追悔不已,讓心靈不安,那就是不善心所。(2)「眠」。適當的睡眠就是善心所,耽著睡眠就是不善心所。(3)「尋」。就是尋求探索,就像人海茫茫尋覓理想伴侶一樣,又像佛法無邊尋找適合自己的法門一樣。(4)「伺」。就是伺察專註,就像確定戀愛對象以後好好過日子一樣,又像確定修行法門以後專精緻志一樣。人類的一切言說分別和思想學術等等,就是從這兩種心所建立起來的。在《主僕相隨》一文中,我們說前五識、第七識、第八識各有各的心所僕從,但是第六識最牛逼,可以在不同情境下統率所有五十一位心所。我們百分九十九的心理活動,都是在第六識散位獨頭意識的情況下生起的。小品唯識之修證成果小品唯識到此告一段落。品茗唯識既不是為了學術研究,也不是為了空談宇宙人生,更不是為了把玩名相,而是為了建樹正知正見,為了如理思維觀照,為了真修實證。下面,極其簡要地介紹層層遞進的五重唯識觀:第一重唯識觀,是離掉遍計所執,只存能變之識與所變之法(依他起相);第二重唯識觀,是進一步離掉唯識所變的相分,只存能變的心心所法;第三重唯識觀,是進一步離掉能變的見分,只存渾然不分的自體分,見相皆空,能所雙泯;第四重唯識觀,是進一步觀照五十一心所只是八識心王的屬性功用,不能與心王相對存在,從而離掉心所,只存八識心王;第五重唯識觀,是進一步觀照八識心王仍然相對相依而有,徹底追究起來如幻如化而無自性,由此離掉相依相對的虛妄相,證入究竟真實,唯有法性平等真如(圓成實性)。經過第五重唯識觀,證入真如法性,也就是見道位,由凡入聖。此後還要持續通過五重唯識觀數數修習,不斷增進,直至證入圓滿勝妙的二轉依果。正如《唯識三十頌》說:「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舍二粗重故,便證得轉依。」總之,唯識的修證成果,就是將雜染界的八識轉變成為正覺界的四智。其中,前五識成為成所作事智,第六意識成妙觀察智,第七末那識成平等性智,第八阿賴耶識成大圓鏡智。
推薦閱讀: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1
成唯識論演秘 第六卷
張尚德老師對唯識思想的貢獻
成唯識論了義燈 第十三卷
唐仲容唯識三十頌講義

TAG:唯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