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簡介——唐宋文壇成就最高之八人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時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稱,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蘇洵、蘇軾、蘇轍、歐陽修、王安石、曾鞏。唐宋文壇以他們的文學成就最高,流傳最廣,故稱唐宋八大家。明初,朱右最初將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八個作家的散文作品編選在一起刊行的《八先生文集》,後唐順之在《文編》一書中也選錄了這八個唐宋作家的作品。明朝中葉古文家茅坤在前基礎上加以整理和編選,取名《八大家文鈔》,共160卷。「唐宋八大家」從此得名。尤其以蘇軾更是現代人認可的文學上的巨匠。給予後人深遠的影響。

唐宋八大家——唐宋文壇成就最高之八人 唐宋八大家 歷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是何許人也

  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時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稱,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蘇洵、蘇軾、蘇轍、歐陽修、王安石、曾鞏。唐宋文壇以他們的文學成就最高,流傳最廣,故稱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的稱謂最早出現於明初朱右選韓、柳等人文為《八先生文集》。明中葉唐順之所纂的《文編》中,唐宋文也僅取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說,選輯了《唐宋八大家文鈔》共160卷,此書在舊時流傳甚廣,「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隨之流行開來。自明人標舉唐宋八家之後,治古文者皆以八家為宗。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鈔》164卷,有明萬曆刻本及清代書坊刻本。清代魏源有《纂評唐宋八大家文讀本》8卷。

  韓愈舊時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柳宗元共同倡導了「古文運動」,故合稱「韓赫洋柳岸」。唐宋八大家在唐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時期,韓愈、柳宗元崛起,掀起古文運動,使得唐代的散文發展到極盛,一時古文作家蜂起,形成了「辭人咳唾,皆成珠玉」的高潮局勢。

  蘇軾,蘇洵,蘇轍三人合稱為三蘇,蘇洵是蘇軾和蘇轍的父親,蘇軾是蘇轍的哥哥。蘇洵生有三子三女,長子景先卒,三女皆早卒。而王安石、曾鞏都曾拜歐陽修為師,歐陽修也是蘇軾的老師所以說唐宋八大家分為唐二家(韓、柳)和宋六家(蘇軾、蘇洵、蘇轍、歐陽修、曾鞏、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唐宋古文運動的中心人物,他們提倡散文,反對駢文,給予當時和後世的文壇以深遠的影響。

蘇軾簡介 宋代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蘇軾生平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號,1056~1063)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謚文忠。學識淵博,喜獎勵後進。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初唐大臣蘇味道之後。祖父蘇序,表字仲先。祖母史氏。蘇軾生於宋仁宗景祐三年,是宋代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和其父蘇洵,其弟蘇轍並稱「三蘇」。其名「軾」原意為車前的扶手,取其默默無聞卻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蘇軾生性放達,好交友,好美食,創造許多飲食精品,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黃庭堅稱他「真神仙中人」。

  1037年1月8日,蘇軾出生於眉州眉山。蘇軾的父親蘇洵,即《三字經》里提到的「二十七,始發奮」的「蘇老泉」。蘇洵發奮雖晚,但用功甚勤。

  1056年(嘉祐元年),虛歲二十一的蘇軾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翌年,他參加了禮部的考試,以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卻因歐陽修誤認為是自己的弟子曾鞏所作,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1061年(嘉祐六年),蘇軾應中制科考試,即通常所謂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為「百年第一」,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其母在家鄉病故。

  1069年(熙寧二年)服滿還朝,仍授本職。蘇軾的許多師友,包括當初賞識他的恩師歐陽修在內,因反對新法與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合,被迫離京。朝野舊雨凋零,蘇軾眼中所見,已不是他二十歲時所見的「平和世界」。

  1079年(元豐二年),蘇軾到任湖州還不到三個月,就因為作詩諷刺新法、以「文字毀謗君相」的罪名入獄,史稱「烏台詩案」。蘇軾坐牢103天,幾次瀕臨被砍頭的境地。幸虧北宋時期在太祖趙匡胤年間既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蘇軾才算躲過一劫。

  1084年(元豐七年),蘇軾離開黃州,奉詔赴汝州就任。由於長途跋涉,旅途勞頓,蘇軾的幼兒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遙遠,且路費已盡,再加上喪子之痛,蘇軾便上書朝廷,請求暫時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後被批准。當他準備要南返常州時,神宗駕崩。常州一帶水網交錯,風景優美。他在常州居住,既無饑寒之憂,又可享美景之樂,而且遠離了京城政治的紛爭,能與家人、眾多朋友朝夕相處。於是蘇東坡終於選擇了常州作為自己的終老之地。

  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為名,臨朝聽政,司馬光重新被啟用為相,以王安石為首的新黨被打壓。蘇軾復為朝奉郎知登州(蓬萊)。四個月後,以禮部郎中被召還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個月後,升中書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學士知制誥,知禮部貢舉。

  1101年,蘇軾卒於常州,留下遺囑葬汝州郟城縣鈞台鄉上瑞里。次年,其子蘇過遵囑將父親靈柩運至郟城縣安葬。

韓愈簡介 唐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韓愈生平

  韓愈簡介:韓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漢族,河南河陽(今河南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南鄧州,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譽。792年及第後,先後為節度使推官、監察御史,德宗末因上書時政之弊而被貶。唐憲宗時曾任國子博士、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職。819年(元和十四年)因諫阻憲宗奉迎佛骨被貶為潮州刺史。穆宗時歷任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

  韓愈善於使用前人詞語,又注重當代口語的提煉,得以創造出許多新的語句,其中有不少已成為成語流傳至今,如「落井下石」、「動輒得咎」、「雜亂無章」等,是一個語言巨匠。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後人對韓愈評價頗高,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長慶四年,韓愈因病告假,十二月二日,因病卒於長安,終年五十七歲。

  韓愈、柳宗元共同倡導了「古文運動」,故合稱「韓赫洋柳岸」,後被人們簡稱為「韓柳」。唐宋八大家在唐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時期,韓愈、柳宗元崛起,掀起古文運動,使得唐代的散文發展到極盛,一時古文作家蜂起,形成了「辭人咳唾,皆成珠玉」的高潮局勢。

  在政治上,反對藩鎮割據,憲宗元和時曾積极參加討伐淮西叛藩吳元濟的戰爭,任裴度的行軍司馬;思想上,崇奉儒學,力排佛老,同時宣揚天命論,認為「天」能賞善罰惡,人只能順應和服從天命。他的這種有神論思想,適應了鞏固封建統治的需要;文學上,反對魏晉以來的駢文,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主張文以載道,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開闢了唐宋以來古文的發展道路。

  韓愈在政治上主張天下統一,反對藩鎮割據。唐憲宗時,曾隨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鎮之亂。韓愈曾經因為進言佛骨一事,被貶潮州,後遷袁州,即今江西宜春,任袁州刺史。任職袁州期間,韓愈政績卓越,並且培養了當時江西省的第一個狀元。現宜春秀江中有一個沙洲,名為狀元洲,傳說就是當年學子讀書之處。宜春城中最高山頭建有狀元樓,宜春市區有昌黎路,都是為了紀念韓愈的特別功績。

柳宗元的故事介紹:柳宗元被貶到到柳州的故事

  柳宗元的故事

  柳宗元被貶到柳州去當刺史,他倒是很平靜的。這不能不歸功於他在永州(今湖南零陵)的經歷。

  柳宗元是河東(今山西運城)人,所以人們也稱他柳河東。他從小就非常聰明,能寫一手好文章。十三歲的時候,他寫過一篇文章呈給唐德宗,唐德宗看了非常欣賞,大家都傳著看,都認為了不起。他在二十一歲的時候考上進士,在京城做官。後來因為支持王叔文改革的關係,王叔文倒了台,柳宗元受了牽連,跟劉禹錫一樣發配到邊遠地方去當刺史。

  公元805年,柳宗元到永州當刺史,心情一直不好。怎麼樣才能使心情舒暢一些呢?他在公務完成後,就到附近的山野去遊玩。有一次他到冉溪,果然景色宜人。他非常喜歡,就在那裡安了家。但是,給這個地方取個什麼名字呢?他想來想去,還是取了個「愚」字:溪稱為愚溪,丘稱為愚丘,泉稱為愚泉,溝稱為愚溝。他覺得他是因為「愚」而被貶官的,所以得用這個「愚」來命名。他終究沒有讓自己高興起來。

  柳宗元還遊了小石潭,聽到流水的聲音,就像身上佩帶的玉環碰撞發出的丁當響聲,真叫人高興啊!他看到潭中的小魚,大約有一百條左右,就好像在空中遊動,陽光照著,影子落在石上,一動也不動。有時突然游得好遠,就好像跟柳宗元逗著樂似的。美景叫他流連忘返,他應該是很高興的了,可是一想到自己被貶,他又很痛苦。

  但是,柳宗元畢竟心裡關切著百姓,常常到民間去考察百姓的生活。永州出產一種很毒的蛇,把它風乾製成葯,可以醫治許多疾病。他特地訪問了一個姓蔣的以捕蛇作為職業的農民。那個姓蔣的農民說:「我的祖父因為捕毒蛇,稍不小心被毒死了;我的父親也是這樣死的;我捕毒蛇已經有十二年了,差一點死去的次數也有好多次了……」

  他說著說著,臉色變得悲哀起來。柳宗元看他痛苦的樣子,非常同情,就說:「你既然怨恨捕蛇,那麼我去跟當官的說一說,更換這個捕蛇差役,恢復原來的賦稅,怎麼樣?」

  不料那個姓蔣的慌忙搖著手,更加悲傷了,他說:「您千萬別這樣!我雖然苦,但是比我的鄰居要好多了。我只要捕到蛇,還能太太平平過日子。我的鄰居們天天有死亡的危險啊!我就算因為捕毒蛇死了,也要比我的鄰居們死得晚一些……」

  柳宗元聽了非常有觸動,寫了一篇名為《捕蛇者說》的文章。他由衷地說:「官府的賦稅對人民的毒害原來比毒蛇還厲害啊!」

  柳宗元對當時社會的腐敗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他除了寫遊記外,還採用寓言的形式寫了不少作品進行諷刺。他的《臨江之麋(麋,鹿的一種)》,寫一隻麋得到主人的寵愛,狗怕主人,所以只能跟麋玩但不敢吃它。三年後,麋外出,見到其他的狗還以為是同伴,結果被狗吃了。柳宗元借這個寓言諷刺那些依仗權貴得意忘形的小人。在永州,他還寫了不少其他寓言,有的諷刺貪官污吏,有的諷刺剝削人民的封建地主。他的寓言,大家都很愛看,流傳很廣。

蘇洵簡介 北宋時期著名的三蘇之一蘇洵資料介紹

  蘇洵簡介:蘇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號老泉,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學家,與其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蘇洵少時不好讀,由於父親健在,沒有養家之累,故他在青少年時代有點象李白和杜甫的任俠與壯遊,走了不少地方。後來又陪同兒子兩次進京,一次經水路,一次經陸路,遍遊了沿途的名勝古迹。蘇洵游過的道釋名勝古迹大致有青城山和峨眉山、成都的玉局觀、廬山的東林寺和西林寺、虔州的天竺寺、豐都的仙都觀等。蘇洵游峨眉山和青城山是在青少年時期,其《憶山送人五言七十八韻》詩中云:「少年喜奇蹟,落拓鞍馬間。縱目視天下,愛此宇宙寬。岷峨最先見,晴光壓西川。」

  19歲時娶妻程氏,27歲時立下決心發奮讀書,經過十多年的苦讀,學業大進。

  慶曆年間,蘇洵進京參加制舉考試,不中,又舉茂才異等,又不中,乃悉焚所寫文章,閉戶益讀書,遂通六經、百家之說,下筆頃刻數千言。便南遊嵩洛廬山,在廬山他遊歷了東林寺和西林寺,並同這裡的兩位高僧訥禪師和景福順長老交遊月余。《憶山送人》詩中詳細記載了這次遊歷的情形:「次入二林寺,遂獲高僧言。問以絕勝境,導我同躋攀。逾月不厭倦,岩谷行欲殫。」蘇洵在廬山同二僧共游居一個多月,並「獲高僧言」這件事,蘇軾、蘇轍都有記載。蘇轍云:「轍幼侍先君,聞嘗游廬山過圓通,見訥禪師,留連久之。

  元豐五年以譴居高安,景福順公不遠百里惠然來訪。自言昔從訥於圓通,逮與先君游。歲月遷謝,今三十六年矣。二公皆吾里人,訥之化去已十一年。」從廬山下來,蘇洵又南遊虔州(今江西贛州),在虔州,蘇洵結識了當地隱士鍾子翼兄弟,在他們的陪同下遊覽了馬祖岩和天竺寺。

  大概在皇祐初年,蘇洵到岷山白雲溪拜訪了隱士張俞,蘇軾在《張白雲詩跋》中說:「張俞,少愚,西蜀隱君子也。與予先君游居岷山下……」張俞的事迹在王稱的《東都事略》中有傳,「張俞,字少愚,少嗜書,好為詩,……俞為人不妄憂喜,性淳情澹,有超然遠俗之志。」朝廷曾六次下詔要其出仕,「卒不起,遂隱居青城山之白雲溪。」按青城山白雲溪是著名道教學者杜光廷晚年所居之地,文彥博治蜀時安排張俞居住白雲溪,顯然是張俞對道教有特別興趣的原因,蘇洵與他交遊,道家道教大概是其交談內容之一。

蘇轍簡介 北宋著名散文家唐宋八大家蘇轍生平

  蘇轍簡介: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北宋散文家,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宋仁宗寶元二年二月二十日(1039年3月18日)出生,仁宗嘉祐二年(1057)與蘇軾一起中進士。不久因母喪,返里服孝。嘉祐六年(1061),又與蘇軾同中制舉科。當時因「奏乞養親」,未任官職,此後曾任大名府推官。

  熙寧五年(1072),出任河南推官。元豐八年(1085),舊黨當政,被召回,任秘書省校書郎、右司諫,進為起居郎,遷中書舍人、戶部侍郎等職,直至崇寧三年(1104)在潁川定居,過田園隱居生活,自號「潁濱遺老」,以讀書著述、默坐參禪為事。卒於1112年十月三日(10月25日),死後追復端明殿學士,謚文定。

  蘇轍生平學問深受其父兄影響,以儒學為主,最傾慕孟子而又遍觀百家。他擅長政論和史論,在政論中縱談天下大事,如《新論》(上)說「當今天下之事,治而不至於安,亂而不至於危,紀綱粗立而不舉,無急變而有緩病」,分析當時政局,頗能一針見血。《上皇帝書》說「今世之患,莫急於無財」,亦切中肯綮。史論同父兄一樣,針對時弊,古為今用。《六國論》評論齊、楚、燕、趙四國不能支援前方的韓、魏,團結抗秦,暗喻北宋王朝前方受敵而後方安樂腐敗的現實。《三國論》將劉備與劉邦相比,評論劉備「智短而勇不足」,又「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勝」,也有以古鑒今的寓意。

歐陽修簡介 北宋政治家千古文章四大家歐陽修生平

  歐陽修簡介:歐陽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且在政治上負有盛名。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被世人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

  歐陽修是宋代文學最傑出的代表,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引領宋朝文學走向高峰,對整個宋朝文化的繁榮居功至偉,對後世也有非常深遠的影響。他的散文是宋代散文中成就最高的,其散文創作的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詞風進行了革新。在史學方面,也有極高的成就。

  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歐陽修出生於綿州(今四川綿陽),當時他父親任綿州推官,已經56歲了。3年後,父親去世。歐陽修是家裡的獨子,與母親鄭氏相依為命,孤兒寡母只得到湖北隨州去投奔歐陽修的叔叔。叔叔家不是很富裕,好在母親鄭氏是受過教育的大家閨秀,用荻稈在沙地上教歐陽修讀書寫字。歐陽修的叔叔也不時關懷,總算沒有讓童年的歐陽修失去基本的教育。

  歐陽修自幼喜愛讀書,常從城南李家借書抄讀,他天資聰穎,又刻苦勤奮,往往書不待抄完,已能成誦;少年習作詩賦文章,文筆老練,有如成人,其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興的希望,曾對歐陽修的母親說:「嫂子不必擔憂家貧子幼,你的孩子有奇才!不僅可以創業光宗耀祖,他日必然聞名天下。」十歲時,歐陽修從李家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愛其文,手不釋卷,這為日後北宋詩文革新運動播下了種子。

  歐陽修的科舉之路可謂坎坷。天聖元年(1023年)和天聖四年(1026年)兩次參加科舉都意外落榜。

  天聖七年(1029年)春天,由胥偃保舉,歐陽修就試開封府最高學府國子監。同年秋天,歐陽修參加了國子監的解試。歐陽修在國子學的廣文館試、國學解試中均獲第一名,成為監元和解元,又在第二年的禮部省試中再獲第一,成為省元,也算是「連中三元」。歐陽修覺得,在即將到來的殿試中,自己肯定也能奪得狀元,於是特意做了一身新衣服,準備到時候穿。歐陽修在廣文館有個同學,叫王拱辰,才19歲,也獲得了殿試資格。一天晚上,王拱辰調皮地穿上歐陽修的新衣服,得意地說:「我穿狀元袍子啦!」沒想到,殿試那天,真的是王拱辰中了狀元。天聖八年(1030年),由宋仁宗趙禎主持的殿試在崇政殿舉行。殿試放榜後,歐陽修被仁宗皇帝唱十四名,位列二甲進士及第。據歐陽修同鄉時任主考官晏殊後來對人說,歐陽修未能奪魁,主要是鋒芒過於顯露,眾考官欲挫其銳氣,促其成才。

曾鞏簡介 北宋著名政治家曾鞏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曾鞏簡介:曾鞏,生於1019年9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1083年4月30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逝世,字子固,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南宋理宗時追謚為「文定」,世稱「南豐先生」。漢族江右民系。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後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紘、曾協、曾敦)之一。在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貢獻卓越。

  曾鞏祖上世家為學者,祖父作過尚書戶部郎中,太常博士。曾鞏天資聰慧,記憶力非常強,幼時讀詩書,脫口能吟誦,與兄長曾曄一道,勤學苦讀,自幼就表現出良好的天賦。史稱鞏十二歲能作文章,說話不平凡。

  18歲時,赴京趕考,與隨父在京的王安石相識,並結成摯友。20歲入太學,上書歐陽修並獻《時務策》。自此名聞天下,但因其擅長策論,輕於應舉時文,故屢試不第。慶曆七年(1047),其父去世,只好輟學回歸故里,侍奉繼母。曾鞏少年時與王安石為密友,登歐陽修之門以後,就向歐陽修推薦了王安石。直至嘉祐二年(1058),歐陽修主持會試,堅持以古文、策論為主,詩賦為輔命題,曾鞏才與其弟曾牟、曾布及堂弟曾阜一同登進士第一。在這之前,他不但認識了歐陽修,結交了王安石,而且已經同杜衍、范仲淹等都有書信來往,投獻文章,議論時政,陳述為人處世的態度。

  嘉祐四年(1059),任太平州(今安徽當塗縣)司法參軍,以明習律令,量刑適當而聞名。五年,由歐陽修舉薦到京師當館閣校勘、集賢校理,理校出《戰國策》、《說苑》、《新序》、《梁書》、《陳書》、《唐令》、《李太白集》、《鮑溶詩集》和《列女傳》等大量古籍,對歷代圖書作了很多整理工作,並撰寫了大量序文。

  熙寧二年(1069),任《宋英宗實錄》檢討,不久被外放越州(今浙江紹興)通判。熙寧五年後,歷任齊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浙江省寧波市)、亳州等知州。為政廉潔奉公,勤於政事,關心民生疾苦。他根據王安石的新法宗旨,結合實際情況加以實施。致力於平反冤獄、維護治安、打擊豪強、救災防疫、疏河架橋、設置驛館、修繕城池、興辦學校、削減公文、整頓吏治、廢除苛捐雜稅,深受群眾擁戴。

  元豐三年(1080),改任滄州(今河北)知州,途經京城開封時,宋神宗召見。宋神宗對其「節約為理財之要」的建議大為讚賞,留任為三班院勾判。

  元豐四年(1081),朝廷認為曾鞏的史學能比得上士大夫,適宜掌管五朝史事。任為史官修撰,管勾編修院,判太常寺兼禮儀事。

  元豐五年(1082)四月,擢拜中書舍人。曾鞏述說年歲已老,望另選賢能。[有《授中書舍人舉劉攽自代狀》,表示謙退。同年九月,曾鞏即遭母喪,因而罷職。

  元豐六年(1083)四月,曾鞏卒於江寧府(今江蘇南京),終年65歲。後葬於南豐源頭崇覺寺右。

王安石簡介:北宋大改革家王安石的生平簡介

  王安石簡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江西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荊公路鄧家巷人),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出身地方官家庭。王安石自幼聰穎,讀書過目不忘。從小隨父宦遊南北各地,更增加了社會閱歷,開闊了眼界,目睹了人民生活的艱辛,對宋王朝「積貧」、「積弱」的局面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青年時期便立下了「矯世變俗」之志。慶曆二年(1042年)三月,考中進士,授淮南節度判官。1058年(嘉祐三年)冬,王安石改任三司度支判官。次年春,他到了京城開封,上萬言書。他指出,法度必須改革,以求其能「合於當世之變」。他認為變法的先決條件是培養人才,因此他主張廢除科舉制度,官吏應從基層(「鄉黨」)選拔。

  年調任鄞縣(今浙江寧波),為人正直,執法嚴明,為百姓做了不少有益的事組織民工修堤堰,挖陂塘,改善農田水利灌溉,便利交通。在青黃不接時,將官庫中的儲糧低息貸給農戶,解決百姓度荒困難。

  懇辭入朝

  皇祐三年(1051年),任舒州通判,頗有政績。宰相文彥博推薦他為群牧判官,出任常州知州、江東刑獄提典。嘉祐三年(1058年)任度支判官時,向宋仁宗上萬言書,對官制、科舉以及奢靡無節的頹敗風氣作了深刻的揭露,請求改革政治,加強邊防,提出了「收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的理財原則,但並未引起朝廷的重視。不久朝廷任命他入直集賢院,同修起居注,他不願任此閑職,固辭不就,遂改任知制誥,替皇帝起草詔令文告,糾察在京刑獄,因言忤旨意,難以在朝為官,於八年(1063年)八月以母病為由辭官回江寧守喪。英宗即位後(1063—1066),屢召王安石赴京,均以服母喪和有病為由,懇辭入朝。

  改革運動

  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繼位,起用王安石為江寧知府,旋即詔為翰林學士兼侍講。為擺脫宋王朝所面臨的政治、經濟危機以及遼、西夏不斷侵擾的困境,熙寧元年(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對」,即上書主張變法。次年任參知政事,主持變法。為指導變法的實施,設立三司制置條例司,物色了一批擁護變法的官員參與制訂新法。

  熙寧三年(1070年)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位同宰相,在全國範圍內推行新法,開始大規模的改革運動。所行新法在財政方面有均輸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稅法、農田水利法;在軍事方面有置將法、保甲法、保馬法等。同時,改革科舉制度,為推行新法培育人才。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地主和豪商對農民的剝削,促進了農田水利事業的發展,國家財政狀況有所改善,軍事力量也得到加強。

  王安石被列寧稱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毛澤東也稱讚「王安石最可貴之處在於他提出了『人言不足恤』的思想」。(「人言不足恤」並不是由王安石等變法派人士提出來的,而是反對派對變法派的污衊之詞,原文類似的有三句「天命不足畏,眾言不足從,祖宗之法不足用」,王安石聽到這句話之後深覺其符合自己的變法主旨,遂大加宣揚。)

結語

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唐宋古文運動的中心人物,他們提倡散文,反對駢文,給予當時和後世的文壇以深遠的影響。

推薦閱讀:

羅漢簡介
陰陽風水術中之「沖師犯師」簡介
原始佛教中道僧團  比丘僧團簡介
凈空法師為江澤民親屬開示中國文化及治國之道 *2005凈空法師三皈傳授(其中簡介了江主席妹...

TAG:成就 | 大家 | 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