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忘的瑰寶
到達安岳,是完成了兒時的夢想,也不曉得是何時之事,反正就是陪伴我多年的期盼。世人知道石窟多半只會想到北方,而蜀中石窟大足因為世界遺產而名聲大震,可是離它一步之遙的安岳石窟精彩不輸大足。安岳石刻在我國石窟藝術中享有上承敦煌、雲岡、龍門石窟,下啟大足石刻的重要地位,被譽為「中國古代石刻又一偉大寶庫」。 終於踏入安岳的土地,其實相聚也不遠,就是需要找一個借口而已啦。 成都到安岳3個半小時,到安岳已近午時,車站草草解決午飯,馬不停蹄直奔第一景點——圓覺洞。它離市區最近,算是開發最好的。 車站趕4路終點站下車,走將近1公里到達圓覺洞,還是比較偏。 圓覺洞位於四川省縣城東南1公里處的雲居山上,居然是4A級景點,也算周邊開發的不錯,但總覺得差點什麼,尤其是交通。人氣不高,感覺要在成都絕對人滿為患。 買票進入,票價20。對於門票不得不吐槽下,太丑了,我設計都比他好。 看其他人的博客介紹圓覺洞分南岩北岩,原本認為很大,結果也蠻小得。不過北岩的幾處都保存的很不錯,算是值得。南岩就沒那麼幸運,幾乎都風化了,看到出來曾經是多麼漂亮,地獄經變圖還是很精美。還有陳摶老祖的墓地,曾經追尋他的足跡到過華山,如今到了其魂歸之地,也蠻有感觸。
圓覺洞
縣級文保教中寺,據說是遷建而來
爬上教中寺即來到精華部分北岩圓覺洞北岩以北宋時期造像為主,共有22個窟龕,幾個大窟可謂窟窟精彩。這個地方也無法逃脫文革的魔爪。凡是位置較低的佛龕,包括「圓覺洞」內的頭像在內,均遭嚴重破壞。而位置高的,包括分龕而立的「西方三聖」和晚唐「舍利塔」,卻得以倖免,保存完好,也算是不幸之萬幸。 來到石窟第一眼所見便是舍利塔,。其實叫舍利塔還蠻牽強的,畢竟又沒舍利。
舍利塔
被毀的佛像
凈瓶觀音 圓覺洞最出名的還是「西方三聖」,三尊大窟菩薩,保存相當之完好。 凈瓶觀音窟,高7.3米,寬4.7米,深3.5米,觀音菩薩像高6.75米,雍容華貴,頭戴化佛寶冠,左手提凈瓶,右手握柳枝搭於肩上,端莊肅立,如玉樹臨風,雙目微睜,盡曬慈悲之光。「觀音龕」開鑿於北宋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完工於大觀二年(公元1108年),歷時十年,是「西方三聖」中最早開鑿的。
安詳
凈瓶
龍女
善財
靈動的飛天
其實圓覺洞最精美的就是這些小小的飛天 圓覺洞位於阿彌陀佛和凈瓶觀音之間,也是文保碑的所在,為何此處石窟會以圓覺命名,應該和其有莫大關係。洞深10米,高4.5米,寬4.4米,窟龕正壁佛台上端坐著三身佛。兩側佛台分坐著文殊、普賢、金剛藏、彌勒、清凈慧、威德自在、辯音、凈業藏、普覺、圓覺、賢善首、普眼十二尊菩薩,統稱他們為十二圓覺。他們在聆聽佛祖說法釋疑,姿態各異,氣氛肅穆。 和大足比起來,藝術價值小了太多,而且菩薩的頭部也是後補上的,不過還是蠻精美的。
圓覺洞
十二尊菩薩
三身佛
不曉得為何頭部都那麼黑
雖說後補,還不大看得出來,不過眼神卻是沒神的
西方三聖——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龕,高6.4米,寬4米,深3米,阿彌陀佛像高6米,螺髻,身披袈裟,內著僧祗支,手執說法印,兩眼俯視,含笑側立。
依舊精美的飛天
有點阿拉伯風
西方三聖——大勢至菩薩 大勢至菩薩龕,高6.9米,寬3.8米,深3.7米,大勢至像高6.15米,頭戴花冠,冠中嵌一坐佛。菩薩神態慈祥,右手執蓮蕾橫於腰際,左手撫於右手手背之上,稍向左側身而立。「西方三聖」均開鑿於北宋,系安岳邑人楊正卿出資建造。造像完成後,楊家後人亦予以維護,並在碑刻中補鑿子孫姓名為記。
龍女獻寶
飛天
瓔珞滿身
明王像(五代) 南岩多為晚唐、五代的石刻藝術作品,其中地獄變相、十六羅漢造像也是不可多得的藝術品。只可惜風化的太嚴重,而且介紹也少的出奇,「十六羅漢」、「毗沙門天王」、「地獄變」、「地藏菩薩與十王變」等都沒介紹,都不知那個是哪個。 南岩算是目前五代石刻最集中的地方了,前蜀、後蜀都能感受。
龜鶴
龜
觀音
毗沙門天王
東方藥師凈土變相龕(局部)
十六羅漢龕(局部)
此尊菩薩完好時肯定很精美
地獄變相龕
景區沒介紹,感覺像是地獄圖,沒想到還真是
閻王
西方三聖龕
聶公像龕,聶公身著官服,腰系紫金魚帶,雙手捧笏(已毀)
據說聶公是五代的前蜀國王建的部下,主持了南岩石窟的修建
古真相寺,已毀,現復建一殿,內塑陳摶像,名為「陳摶殿」
陳摶像
寺後為陳摶墓
草中一牌樓,墓之部分圓覺洞的價值:1、此處宋代石刻飛天最為精美,造像最獨特2、此處五代的「地藏菩薩」在我國南方最早3、此處五代時期的「地獄變」龕在國內最早圓覺洞摩崖造像1961年7月13日四川省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初次)1980年7月7日四川省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與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卧佛院摩崖造像合併為安岳石窟
※被遺忘的傳奇王朝——西夏
※漢民族不應該遺忘的一個草原女子
※被人遺忘的魯迅遺物:那枚生鏽的圖釘
※被遺忘的女權:辛亥革命為何過河拆橋
※五運六氣 不該遺忘的「絕學」
TAG:遺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