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歌文體常識小輯
古代詩歌文體常識小輯
四言詩
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為主,是我國古代詩歌中最早形成的詩體。春秋以前的詩歌,如《詩經》,大都為四言。漢代以後格調稍變。《詩經》的四言詩,《楚辭》的騷體詩,漢樂府和魏晉的四言、五言詩,是唐代以前的三種詩歌樣式。《詩經》開創了我國古代詩歌創作的現實主義傳統。
楚辭
戰國時期興起於楚國的一種詩歌樣式。「楚辭」的名稱,最早見於西漢前期,漢代有時簡稱它為「辭」,或連稱為「辭賦」。又由於楚辭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離騷》,所以後人也有以「騷」來指稱楚辭。從漢代開始,「楚辭」又成為屈原等人作品的總集名。《離騷》是《楚辭》篇名,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自漢迄南北朝,《離騷》又被舉為屈原全部作品的總稱。在文學史上,還常以「風」「騷」並稱,用「風」來概括《詩經》,用「騷」來概括《楚辭》。
漢樂府
原來指漢武帝劉徹設立的「樂府」,就是掌管音樂的官府。它的任務是制訂樂譜、採集歌詞和訓練樂工。後來人們把樂府官署所採集、創作的歌詞也稱「樂府」或「樂府詩」,就成了一種音樂性的詩體名稱了。其中屬於漢代的叫「漢樂府」。
古體詩
又稱古詩、古風,產生於兩漢,多數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有以五言句或七言句為主而雜有長短句的;平仄沒有嚴格的規定,體現自由的抑揚韻律;用韻比較自由,可以一韻到底,也可以換韻。篇幅一般較長,容量也較大。李白尤擅長古體詩的創作。
近體詩
是相對於古體詩而言的,是唐代形成的律詩和絕句的通稱。字數為五言或七言,句數為四句或八句,每句的平仄有嚴格的規定,律詩中間兩聯須對仗,絕句不一定對仗,要一韻到底。
律詩
起源於南北朝,成熟於唐初,是近體詩的一種。律詩分為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聯,依次稱首聯、頷聯、頸聯、末聯(尾聯);每聯兩句,上句稱出句,下句稱對句;每句的平仄都有嚴格規定,特別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隨意變更;凡雙數句都要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聲韻,一韻到底;中間兩聯須對仗。
絕句
也稱截句、斷句,僅有四句,以五言、七言為主,簡稱五絕、七絕。在唐代律詩形成以前,已有絕句,也押韻而平仄較自由,如《玉台新詠》就記載有《古絕句》,後人即用「古絕句」來區別於近體絕句。唐以後的近體絕句也稱律絕,每首兩聯,平仄和押韻同律詩一樣,不一定對仗。
行、歌、引、吟
古詩的體裁。漢魏以來的樂府詩,題名為「歌」和「行」的頗多,二者雖名稱不同,其實並無嚴格區別,遂有「歌行」一體。其音節、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形式採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於變化。王灼《碧雞漫志》卷一:「古詩或名曰樂府,謂詩之可歌也。故樂府中有歌有謠,有吟有引,有行有曲。」趙德操《北窗炙(guǒ)》卷上:「凡歌始發聲,謂之引……既引矣,其聲稍放焉,故謂之行。行者,其聲行也。」「行」如白居易《琵琶行》,「歌」如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引」如李賀的《箜篌引》,「吟」,內容多有悲愁慨嘆之意,如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
賦得
凡摘取古人成句為題的詩,為科舉考試所作、奉皇帝命令所作或所和的應制詩,詩人集會或即景賦詩的詩,題目多冠以「賦得」二字,如韋應物《賦得暮雨送李曹》。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