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凈空法師)第一四七一卷——第一四八0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一四七一卷)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凈行品第十一」,大段第五段「釋文」,釋文中分兩段,「先智首問,舉德征因,後文殊答,標德顯因」,這兩句就把這一品的內容全部包括了。先我們學習第一段,「今初,亦先標問答之人,後陳所疑之問」。智首問分兩個小段,第一段先把問答的人為我們介紹。我們看經文: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

  這把問答的兩位尊者都介紹出來,『智首菩薩』實在講是代我們發問,『文殊菩薩』是為我們解答。經文並不長,內容非常豐富。我們看清涼大師的註解,「此二菩薩,為顯圓修,歷事巧願,必智為導故」。我們先看這一段。兩位菩薩在大乘教裡面都代表智慧,一位是代表根本智,我們通常叫實智,真實智慧;一位是代表權智,也稱為後得智,就是真實智慧在事相上的應用。《般若經》上常說的,「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知是根本智,無所不知就是它起作用,它起用的時候無所不知,不起作用的時候無知。

  實在說定跟慧是一樁事情,世尊在大小乘經教裡頭常說,「因戒得定,因定開慧」,唯有智慧才能夠導行。引導菩薩破迷開悟,轉凡成聖,這要靠智慧,定不行。定是樞紐,沒有定哪來的智慧。所以定慧是一體,它互為體用,定是體,慧是作用;慧是體,定是作用,互為體用。你怎樣才能得到智慧?持戒,無論是上中下根人,上上根人。在中國禪宗裡面,我們看到六祖惠能大師,確實是上上根人,萬萬人當中難得找到一個。在中國(我的老師很慈悲,我初學佛的時候告訴我),惠能大師以前,沒有見到有這樣的人;惠能大師以後,這一千三、四百年,也沒有看到一個,這是上上根人。我們對他要尊敬、要敬仰,沒有辦法學習,學不到!我們不是這個根機。

  上上根人,他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自自然然跟戒律相應。二六時中,確實他不生一個妄念,妄念尚且沒有,邪念就更沒有。不起念則已,起念是正念,與性德圓滿的相應。這是什麼?這是定共戒、道共戒,最高的是道共戒,道裡頭自然圓圓滿滿具足眾戒,不會違犯的。上上根人得道了!我們今天沒得道,沒得道怎麼辦?修道,他們是已經得道,我們得修道。修道從哪裡開始?從戒律開始。

  給諸位說,這品經是屬於戒律,大乘菩薩戒。我們今天在一起學習,很歡喜,做得到做不到?太難了。要從哪裡做起?給諸位同學說,一定要從《弟子規》學起,慢慢提升才能契入凈行的境界。所以我勸勉同學用一年的時間,無論世出世間法都講求專,中國童蒙,教童蒙的《三字經》這課本上都有,「教之道,貴以專」,這教學。教學的道理沒有別的,就是一個「專」字,不可以學雜,不可以學多,學雜、學多不能成就。那怎麼辦?我們年輕的時候疏忽了,沒有紮根,現在年歲大了,亡羊補牢還不算晚。要把這門功課當作我們在現前階段主修的法門,這才行。期限一年,我這一年的時間,經可以聽,佛可以念,不礙事;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生活行為,一定要用《弟子規》做自己的規範,認真的把它做到。所以,這個東西不是講的,不是背誦的,是要字字句句落實。你真能做到,你就有了根,你就有了基礎,像蓋房子一樣,你有了地基,從這個基礎上學佛。

  學佛從哪裡學?從《十善業道》,《十善業道》是佛法的根,《弟子規》是儒家的根,是孝道的根。佛法是師道,師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沒有孝道就沒有師道,為什麼今天學佛,在家、出家,十善做不到?沒有十善就沒有三皈五戒,那都是假的。你看看「凈業三福」,這是佛教導我們學佛最高的指導原則,決定不能違背。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頭一條。第一條做到了,第二條就可以接著學習,第二條你看「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皈五戒是第二,是以《十善業道》做基礎;《十善業道》是以《弟子規》做基礎。《弟子規》講什麼?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個不能不知道。你不知道的時候,你把《華嚴經》從頭到尾念得滾瓜爛熟,倒過頭來都能背,沒用處,你入不了這個境界。

  所以學佛、學儒不能不重視戒律,有戒就有佛,有禮就有儒。沒有禮,儒是假的,是儒學,不是學儒;沒有戒,是佛學,不是學佛,不一樣。這兩位菩薩,這是一乘圓教,還在大乘之上,我們這一生有緣,能夠接觸到《華嚴》,這也真是「百千萬劫難遭遇」。開經偈是武則天為《華嚴經》題的,《華嚴經》翻譯成中文,翻譯出來送給她看。她在封面上題了這四句話,「無上甚深為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題得太好了!「無上甚深微妙法」,就是講的《華嚴經》,這兩位菩薩是華嚴會上的。

  「為顯圓修」,這在修行裡頭是最高的,最殊勝。什麼叫圓修?修一個法門一切法門都不漏,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叫圓修。我們知道這樁事情很羨慕,很嚮往,慢慢來,如果我們真正能夠依照佛菩薩的教誨,它有次第,有個十年、二十年功夫,我們就可以從別到圓,不是做不到。經的開端,清涼大師說得很好,《華嚴》有十種當機者,最後一種是凡夫。這凡夫有個條件,什麼條件?叫大心凡夫。我們從最淺顯的意思體會,心量要大!心量小不是《華嚴》當機者,心量要大,這是從最淺的地方體會。而《華嚴》的標準,大心是菩提心,真正發菩提心的人,雖然是凡夫,他是《華嚴》當機者,他有這個條件。

  菩提心是什麼?真誠心、清凈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不起心動念則已,起心動念一定跟這十個字相應,這個人就是《華嚴》的當機者;換句話說,他有資格學《華嚴》。這十個字五句非常重要,往生凈土也要具備這個條件,所以我們念佛的人千萬不能夠疏忽。《無量壽經》為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三輩往生」,中輩、上輩、下輩都告訴我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我們今天把發菩提心忘掉,只懂得一向專念,所以念佛人多,往生的人少。

  往年我跟李老師學佛的時候,老師常講「一萬個念佛人,真正能往生的只有二、三個」,為什麼那麼少?他沒有菩提心。就是說他沒有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他沒有,他只有一向專念,所以只是跟西方世界結個善緣,這一生不能往生。哪一天他這個心發了,確確實實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都是真誠心,沒有一絲毫虛偽;都是清凈心,沒有染污;都是平等心,沒有貢高我慢;都是智慧心,不迷惑顛倒;都是慈悲心,沒有自私自利,這個人決定往生。大乘教裡面,大乘菩薩都發了菩提心,就是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他具足了,但是他沒有一向專念,所以他也不能到極樂世界去。所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要知道不能少,我寫的這二十個字太重要了。這二十個字你都能做到的話,你這一生決定往生,那自己就真有把握。

  所以我們看到這兩位菩薩,就要想到智慧重要。這裡頭有一句是智為導故,這句話太重要了,必定是智為先導,智在前面領導你。歷事巧願,這就是圓修,無論是什麼境界,下面有一百四十一願,有順境、有逆境,有善緣、有惡緣。你看看菩薩遇到了,他怎麼樣把念頭轉過來,我們講轉境界!轉境界才是真正的轉迷為悟,轉凡為聖。沒有離開群眾,沒有離開社會,與一切眾生和光同塵,起心動念跟智慧相應,他不跟煩惱相應。跟煩惱相應就錯了,煩惱是什麼?七情五欲,喜怒哀樂愛惡欲,他沒有。決定不會跟十惡業相應,十惡業是「身」殺盜淫,「口」妄語、兩舌、綺語、惡口,「意」貪瞋痴,決定沒有。這些煩惱都是從迷惑裡頭產生的,智慧裡頭沒有這些東西。

  「事近旨遠,唯圓行故」,事就是日常生活,所以這很近,旨是宗旨,這意思太深太廣!所以菩薩所表現的是圓行,念念圓滿,行行圓滿,圓滿就是跟自性的性德完全相應。底下就給我們具體說明,「文殊則般若觀空,智首則漚和涉事」,漚和就是揉和,跟揉和意思完全相同。文殊菩薩代表根本智,代表實智,般若觀空,這很重要。真正有真實的智慧,他知道所有的現相,宇宙人生、森羅萬象是怎麼回事情。《金剛經》上講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金剛經》後面四句偈就說得更明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是般若觀空。有這樣的智慧,涉獵這些境界,他會不會起心動念?不會。起心動念尚且沒有,當然沒有分別,當然沒有執著,這是什麼人?法身菩薩。他不在六道,不在十法界,他在哪裡?他在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在哪裡?遍法界虛空界無處不是。

  我們常常討論這些問題,我用電視的螢光幕做比喻。電視螢光幕就是一真法界,永恆不變,絕不受染污。十法界依正莊嚴是什麼?就是電視裡面的畫面。無論出現什麼樣的畫面,是善的,還是惡的,是邪的,還是正的,我們電視螢光幕上有沒有沾染?沒有。真不礙假相發揮,假相決定不染著真性。你從螢光幕上你就能體會到,文殊的慧就是知道事實真相,所以對於事實真相,決定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智首菩薩他就是應化在十法界,應化在六道,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應該用什麼方法幫助眾生,就用什麼方法,沒有定法,沒有一定的形相。漚和涉事。雖涉事不礙真,真妄不二,從哪裡看?從螢光幕上看,螢光幕本身是真,現的相是妄,妄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真妄不二,真妄不相妨礙。

  所以,文殊菩薩代表的是螢光幕,智首菩薩代表的是螢光幕里現的這些境界相,我們從這裡頭細心去體會,能夠契入少分。菩薩涉事用心就是這個樣子。凡夫怎麼樣?凡夫涉事用心就著了相,他把幻相當作真的,不曉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他不知道;不知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在今天,科學技術可以說是相當發達,少數的尖端科學家他們發現了,發現宇宙之間所有一切萬象不是真的,這個發現很了不起。不但所有現相不是真的,時間不是真的,空間不是真的。所以科學家只承認,宇宙之間只有「場」存在是真的,所有一切現相是場變現的,這就跟佛法講的很接近;佛法講的萬象從哪來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我們想到科學家所講的場應該是阿賴耶識,真正的自性,自性沒有辦法,還沒有找到,識能變,性能現。

  他雖然發現了,試問問他還有沒有起心動念?他還有沒有分別?還有沒有執著?有!還是有。那跟菩薩不一樣,菩薩契入境界,真的沒有執著,真的沒有分別。所以,他再向上一著他能見性,他真能解決問題。科學家要靠工具,要靠機械,離開這些機械、工具的話他也一籌莫展;真正跟修行人不一樣,修行人不用這些東西。我們今天探索太空要用望遠鏡,佛門裡面不需要,佛門裡有天眼通,不需要用望遠鏡。我們看微生物要用顯微鏡,這是工具;阿羅漢看微塵,用天眼,天眼能看遠,也能看近,能看大,也能看小,不要用工具。

  天眼、天耳、他心、宿命,佛家常講六種神通,佛說得好,這六種神通是我們的本能,自性裡頭本來具足,不是從外頭來的。我們這個本能為什麼喪失掉?不是真的喪失掉,現前有障礙,使你的能力沒有辦法發揮,你有障礙。障礙是什麼?煩惱、習氣,佛法把它分為三大類,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這三種煩惱加上習氣,你自性裡頭本具的智慧、德能統統不能現前。佛法教人修行修什麼?斷煩惱而已。用什麼方法幫助你斷煩惱?戒律。一定要從這裡開始,戒律是性德,本性裡頭處事待人接物本來就是這個樣子;迷失自性之後,一切是煩惱做主,這就變了樣子。你看看佛菩薩,他們的生活,他們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你把它記錄下來就是這樣,那就是隨順性德,隨順自然。我們用這個做助緣規範自己,逐漸逐漸教自己定下來,心不再往外跑了。這是孟子所說的,「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把心收回來,這就是學問。

  佛法講定,定是什麼?定就是把心收回來。《金剛經》上說得很好,「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相有沒有?有!可不可以接近?可以,沒妨礙。不取是什麼?不要去執著它,不要去分別它,什麼事也沒有。你可以受用,你不能執著,你不能分別,這樣的人就是覺悟的人。真正了解事實真相的人,他在萬象當中,在十法界依正莊嚴得大自在!《華嚴經》上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得大自在。凡夫為什麼這麼痛苦?就是樣樣都分別,樣樣都執著,錯了!理上沒有分別執著,事上也沒有分別執著。分別執著是從你的妄想裡頭生的,完全是虛妄,不是真實,你能夠捨棄,就對了。

  所以,文殊教我們觀察、明了宇宙人生真相。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四十九年當中講般若,講般若就是講宇宙人生真相,用了多少時間?二十二年。四十九年,二十二年講般若,幾乎占他老人家一生講經教學一半的時間。你從這個地方就能夠體會到,佛教人般若是他主要的一門功課。

  佛一生所說的,大分來講有華嚴、阿含、方等、般若、法華,五個大段落,我們今天講大單元,五個大單元。《華嚴》是他成道,他三十歲成就,孔子說「三十而立」,他的道德、學問成就了。釋迦牟尼佛三十歲為我們所示現的,宇宙人生的真相徹底明了,把他親證的、所明了的統統說出來,沒人懂。所以《華嚴》是在定中講的。現在南傳小乘不承認,他說《華嚴經》是龍樹菩薩造的,不是佛說的,他不承認。小乘完全是就事論事,你說在定中、在天上,他不相信。小乘人相信「阿含」,釋迦牟尼佛示現成道之後,在鹿野苑度五比丘,收了五個學生,天天給他們上課,給他們說法。以後學生是愈來愈多,常隨眾就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這經上都有記載的,小乘人相信這個事實。你說《華嚴》在龍宮裡面講的,聽眾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不能接受。

  這些經傳到中國,中國人能接受,中國人確實是大乘根性。中國人能悟入,能夠依照經典的理論、方法去修行,真正契入境界;契入境界就是方東美先生所講的「人生最高的享受」。所以,文殊智太重要了!有文殊智,才有智首。智首是代表我們現實,無論是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沒有一樣不圓滿,圓行。漚和涉事,涉事不迷於理,涉事就是日常生活當中,在家學佛,你沒有離開家庭,出家學佛,你沒有離開僧團,這都是事。在家學佛,除了學佛之外,還有他的工作,他的事業;出家學佛,一定要把道德、學問做好,然後才能夠擔負起教化眾生的使命。

  所以佛教是釋迦牟尼佛的教育,不是宗教,這要搞清楚。用現在的話來說,它是社會教育,像中國過去孔子一樣。教學的範圍,學生的來源,不分國家,不分族群,不分宗教,只要你來學,肯學,釋迦牟尼佛都非常熱心的教導。「涉事不迷於理」,就像我們在看電視,電視畫面這是事,我們在欣賞畫面,涉事。不迷於理是什麼?這是空的,不是真有,幻有,妙有。妙有就是有而非有,非有而有,叫妙有;你不能說它沒有,也不能說它有。你說它有,錯了,「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你說它沒有也錯了,畫面明明在面前。知道空有是一不是二,不迷於理,理是空。

  「故雖願而無取」,菩薩都有願,你看看四弘誓願,願度眾生,「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有願,雖有願而無取這就對了。願是什麼?涉事;無取是什麼?觀空。要知道這一切法無所得,《般若心經》上說得很好,世尊二十二年所說的般若,在中文翻譯的經典裡面是最大部頭的,六百卷,《大般若經》。我看了一遍之後,最後我得一個結論,「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不但世間法如此,佛法也如此,這才叫事實真相。你以為有得,錯了,你迷了,你不知道事實真相;事實真相一切都空的,「那我什麼也都不要做,願也不要發了」,你錯了,你墮落在空這邊。凡夫墮落在有,認為東西真有,他要取,「愛取有」;二乘人聽到這一切法皆空,他什麼都不幹,墮在空裡頭;墮空、墮有都是錯誤的。所以菩薩行中道,空有二邊都不沾,有願不空,無取不有,不空、不有。

  所以,釋迦牟尼佛給我們示現,你看他老人家成就之後,沒有一天休息。那麼樣熱心的去教人,哪裡有請他就去哪裡,徒眾是愈來愈多。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是有成就的,就像孔老夫子七十二賢人,有成就的,沒有成就的學生那不知道有多少。有成就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這些人都跟釋迦牟尼佛一樣,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每天吃飯沿門托缽,到四周圍村莊、城市裡面去托缽。托缽有規矩、有禮節,所以受人尊敬。生活所需的,最低限度,真正做到於人無爭,於世無求,一片慈悲。所以要有願,有願又不能有取,有取就錯。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休息幾分鐘。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我們接著看下面的《疏鈔》,「漚和涉事」,清涼大師有註解。在註解裡面講,「漚和涉事者,此雲方便善巧,即肇公宗本論文」,肇公是僧肇大師,這是鳩摩羅什大師的四大弟子之一。他說「漚和般若者,大慧之稱也」,這是真正的大智慧。大智慧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落實在面對著森羅萬象,顯示出真實智慧的妙用。「諸法實相,謂之般若,能不形證,漚和功也」,諸法實相,證就是宗門裡面講的明心見性。明心見性的人有沒有?有。如果他不涉事,不願意涉事他就走了,他就離十法界,到一真法界里去了。可是絕大多數的菩薩,達到這個境界,他離不離開十法界?他不離開,這就是漚和之功,他能夠和光同塵。為什麼?在他境界裡頭已經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住一真、住十法界,無二無別,也就是教下所講,真正的入不二法門。於是他的大願兌現了,度眾生的願。

  度眾生的願,用現在的話來說,是為一切眾生服務,度就是服務的意思,協助的意思,幫忙的意思。幫眾生什麼忙?眾生根性不齊,所以你一定要有真實智慧,善巧方便。對於理、事迷得重的人,也就是說分別執著心特重的人,用什麼方法幫助他?用理、用事、用因、用果幫助他斷惡修善,這就是幫助他離苦得樂。教他!用理事因果的方法教他,不墮惡道,來生、生生世世享受人天福報,這是對下根人。對中根人,他程度比較高,這也要用理事因果,理用得多;對下根人,因果要用得多,他才會相信,修什麼樣的因,得什麼果報。絕對不是用不正常的手段巧取豪奪,那是錯誤的,你所得到的統統都是你命里有的,命里沒有得不到,都是命里有的。命有,因為你的思想、言論、行為不善,所以命裡頭有的福報虧折,打折扣了。你還自己以為很得意,「我用這些巧妙手段,我得到這麼多東西」,其實錯了。你如果用正當的手段,你所得到的比你現在得到的多,多得太多了!

  人決定不能造罪業,決定不可以損人利己,那是大錯特錯;自己如果能夠損己利人,你後來的福報會不斷向上提升。這個道理講清楚之後,講明白了,世間沒有貪官,貪官污吏沒有了,經商商人也本本分分的。為什麼?他真正能得到利益,把他命里的利益天天在增長,不至於虧折。無論哪個行業一定講道德,講倫理、講道德,這個事業才能長久,利潤不斷會往上升。凡是念頭差錯了,以為我不騙人,我不坑人,我就賺不到錢,錯了,全錯了,大錯特錯!對下根人講這些,對中根人幫助他破迷開悟,對上根人幫助他轉凡成聖。所以對於下根人,因果教育最恰當;對中根人儒家教育,佛法里小乘教育,很適當;對上根人,一乘法、大乘法、上上乘法有用,幫助他真正脫離六道輪迴,脫離十法界。

  菩薩到這個境界,不證般涅盤,在大乘教來說,不住生死,不住涅盤。這樣的人(上根人)他所證得的,佛法有個名詞叫無住涅盤。真的他在般涅盤的境界裡頭,他不證,涅盤、生死二邊都不著,所以說不住生死,不住涅盤。不住生死,不是凡夫,不住涅盤,不是如來,他就是菩薩的身分,游化在十法界。哪個地方有感,他哪裡就有應,沒有一定的色相,應以什麼身得度他現什麼身。觀察眾生的根機,應該給他說什麼法他就說什麼法,這叫善巧方便,這叫漚和般若。這真正是大智慧,大般若。

  下面解釋很好,「適化眾生,謂之漚和」,適是非常適合,就是我們講的契機契理。眾生根性不一樣,你的教學方法不相同,但是決定教他現前得利益,將來得利益,這條很重要。現前得利益,將來不得利益,這是錯的。譬如教你很多不正當的方法,你獲得了大利,獲得了財富,獲得了地位,都用的是不正常的手段;現前得利益,死了以後墮地獄,這個不是利益。現前利益的時間短,你墮地獄的苦報可不得了,那個時間太長,所以那是錯誤的。佛法教人,現前不得利益,將來得利益,這是正確的;現前得利益,將來也得利益,當然更好,哪個人不希望!決定不能叫來世不得利益,那就壞了,那就錯了。

  漚和是般若的名詞,他能夠善巧方便,教化眾生。今天這個世界,我們一定要肯定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這一定要肯定。為什麼變成不善?教壞了!所以佛菩薩是教出來的,聖賢也是教出來的,惡人也是教出來,妖魔鬼怪還是教出來。看你教的是什麼?聖賢教人以正道,不教邪道,教人以正道。與自性相應,與性德相應,與大自然運行的法則相應,這叫聖道,這是真實智慧。

  底下說「不染塵累,般若力也」,這句話很重要。菩薩在世間,菩薩諸位要知道,不是神仙,佛門裡面稱佛、稱菩薩,跟神仙都不相干。這個我們在講席當中也說了很多次,菩薩、佛、阿羅漢,在佛教裡面是學位的名稱,就像現在大學裡面的學位一樣。最高的博士,在佛法里稱佛陀,佛陀就是博士,菩薩是碩士,阿羅漢是學士,這就是有學位的。其餘無論在家、出家,你沒有得到學位。得到學位,學位的標準是什麼?斷惑證真,惑是迷惑、煩惱。三大類的煩惱,見思煩惱斷了,你就稱阿羅漢;塵沙煩惱斷了,你就稱菩薩;無明煩惱斷了,你就稱佛陀。

  佛門裡面,佛、菩薩、羅漢太多太多了。他跟宗教不一樣,宗教里神只有一個,不能有兩個,上帝只有一個,不可以有很多。佛教裡頭佛太多了,他是學位的名稱,他不代表權力,他沒有權力;他代表智慧,他代表德行,德行與智慧,所以它是教育。教化眾生,當然跟眾生在一起,但是不染塵累。你說我們凡夫在這個世間煩惱多,累贅多,所謂是牽掛、顧慮,身心都有壓力。可是菩薩住在這個世間,他沒有塵累,沒有壓力。為什麼?他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雖然很努力的工作,不累。為什麼?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不累。做事情也有成功,也有失敗,成功是什麼?眾生有福,不居功。心清凈,絕對不以為我為眾生做多少多少好事,沒有,念頭都沒有;事情做不成功,眾生沒福,我沒有過失,不染塵累。這是什麼?這是般若智慧。

  沒有般若智慧,他每天在工作當中斤斤計較,付出多少一定要有代價,不像菩薩。用凡夫的話來說,菩薩只有付出,絕對沒有念頭回收,沒這個念頭。如果是位次比較高一點的菩薩,每天勤苦工作,連勤苦工作的念頭都沒有,這就是作而無作,無作而作,所以他不累,心開意解。太陽遍照大地,太陽居不居功?我對你們有這麼大的恩德,天天照顧你們,天天把能源送給你們。沒有,沒有居功,自然的。諸佛菩薩、阿羅漢以上他們應化在世間,為一切眾生服務,絕對沒有居功這個念頭。為什麼要做?為落實本願,初學佛的時候發的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現在有這個德能,有這個能力,有這個道德,有這種學術,你要不肯為眾生服務,你那一願不叫白髮?說話不算數,哪有這個道理!所以說自自然然要兌現。

  證得阿羅漢,證得菩薩,證得佛的果位,要不要持戒?要,實在講他的戒行圓滿了,要做樣子給別人看。要不做出這個好榜樣,教別人持戒,自己不持戒,人家不相信。自己要做樣子給人看,大家看了沒話說,相信了。所以,持戒為別人,這是教學,身教,以身作則;先有身教,後有言教,大家才相信,才接受。所以要斷煩惱,要學法門,其實他哪個法門不具足?還是很認真由淺而深,由小部慢慢學到大部,沒有一樣不是做給別人看的。釋迦牟尼佛在《梵網經》上給我們講了真話,我們才知道他老人家久遠劫已經成佛,這一次到地球上來,表演這一套,他說這次是第八千次。每次來都跟唱戲一樣,都是從頭來起,做樣子給人看。

  先教我們放下。我學佛,頭一天跟章嘉大師見面,這是出家人,我這一生第一次跟出家人見面。我就向他老人家請教,他教我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以後我們深入經藏,看到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表演,他真的是看破、放下。他是王子,王位不要了,捨棄,榮華富貴捨棄了,妻子兒女捨棄了,出家修道,過苦行僧的生活。為什麼要這樣做?做給我們看的。我們心裡頭,念念追求榮華富貴,追求地位,追求權力,追求五欲六塵,他老人家給我們表演全部放下。讓我們看到這一招,認真仔細去想想,他為什麼這麼做?就是告訴你,你所希求的,你所牽掛的,你所想得到的,全是假的,不是真的。人生在世,什麼最重要?真的最重要,假的不重要。假的我們前面講過,是眼前的利益;真的是什麼?生生世世以後的利益,那個時間長。

  真實的利益是靈性的提升,說得更具體一點,戒定慧三學的提升。戒則不貪,定則不瞋,慧則不痴,戒定慧的反面就是貪瞋痴。釋迦牟尼佛的示現,把貪瞋痴放下,浮現出來的戒定慧,這個東西你帶得走的。我們要帶戒定慧走,不能帶貪瞋痴,帶貪瞋痴是走三惡道,帶戒定慧是人天大法。戒定慧如果不斷向上提升,你就超越六道輪迴,就成聲聞、覺緣、菩薩;再往上提升,超越十法界,你就入了諸佛如來的俱樂部,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到達這個境界,不要說到達一真法界,只要你能夠到達四聖法界,阿羅漢果,佛門的學位,最低的學位你真的拿到了,你就有能力到六道裡面來示現,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樣的身,阿羅漢可以做到。

  阿羅漢裡頭有小乘、有大乘,大乘阿羅漢是菩薩,我們《華嚴經》裡面的十信菩薩。我們在前面說得很多,說得很清楚。初信位等於須洹陀,小乘須洹陀。七信位等於小乘阿羅漢,八信位等於辟支佛,九信位是十法界裡面的菩薩,十信位是十法界裡面的佛。十信菩薩!再往上去初住,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他是法身如來。《華嚴》裡面統稱為法身大士,《金剛經》裡面講的諸佛如來,圓教初住就是諸佛如來的一個位次。這是事實真相,我們都要清楚,都要明了,真搞清楚,真搞明白,不但你不會幹壞事,你那個不善、惡的念頭都沒有。為什麼?起一個惡念,對自己德行有很大的傷害。害人,人家受的傷害不多,自己傷害太嚴重。你起心動念害個人,人家得的傷害頂多三分,自己得七分,誰願意干這個事情,沒人願意干。

  今天我們看到現前這個社會,你才曉得,佛陀的教育多麼重要,孔孟教育多麼重要,因果教育多麼重要。捨棄這三種教育,要想世界恢復安定,恢復和平,那就從前李老師常說的,諸佛菩薩、神仙都做不到。唯一的方法就是努力學習聖賢教育,從哪裡學起?從我自己本身學起,你可不要指望別人。你指望別人錯了,從本身做起,本身學起,我自己學得象樣子了,自然會影響我周邊的人。我學得愈像,影響就愈大,影響的時間也會愈長,真干,不能假干!佛經裡頭常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們得人身,聞佛法,這個機緣是百千萬劫難遭遇。既然遇到了,這一生決定不可以空過,決定要有成就。

  成就的大小,在乎自己努力,真正努力,精勤不懈,你就有很大的成就;懈怠懶散,那成就就有限。在這個社會,外面誘惑的力量非常強大,所以自己如果不是深入經藏,你怎麼能保護自己?你怎麼能不受誘惑、不受干擾?不容易。這些統統都是漚和般若之功,不染塵累,這真的是般若之力。般若一定是從定來的,定一定是從戒來的,所以我們要想有這樣的智慧,能夠不受外面干擾。功夫更深的,我們還能夠感化別人,還能夠移風易俗,能夠改變環境,都要靠自己真修實幹。

  下面說「然則般若之門觀空,漚和之門涉有,涉有未始迷虛,故常處有而不染,不厭有而觀空,故觀空而不證,是為一念之力,權慧具矣」。這幾句話很重要。般若是徹底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觀空是真相。這個空很不好懂,為什麼?空不等於無,我們一般人講空,空就是無,什麼都沒有了叫空,這是錯誤的。佛法裡頭講空,它有,就像我們現在看電視螢光幕,它裡頭有色相出來,可是這個色相你得不到,所以當體即空。《般若經》上總結的,「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九個字我們初學最好就在電視裡頭學。面對著電視,你常常用這三句話提醒,「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每天看,每天提示,我想有個三年五載,你就豁然大悟。悟了之後,我們眼前森羅萬象跟電視沒有兩樣。

  所以永嘉《證道歌》上說得好,「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夢是什麼?迷,迷的時候好象真有,覺悟了之後它是幻有,它是妙有,它不是真有。有不礙空,空不礙有,有就是空,空就是有,《心經》上說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是一不是二,這是你真正明白了,空有無礙!所以般若觀空。漚和之門涉有,涉有未始迷虛,虛是什麼?虛是虛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涉有不迷,知道它是虛妄。知道它是虛妄,你對於一切有、一切的現象,你不會執著,你不會分別,當然你更不會去佔有。你要想去得到它,佔有它,那你迷了,你不知道它當體即空,了不可得。

  菩薩、阿羅漢以上他就有這個能力,涉有不迷,知道諸法實相是一回什麼事情。與一切眾生和光同塵,我講經的時候常說,決定不會起一個念頭,佔有的念頭,不會。我們凡夫起心動念總想據為己有,這個錯了,自己的身也是虛妄的,也是了不可得。所以不會起這種念頭,不會佔有,不會迷失自性,知道是心現識變,決定沒有控制的念頭。我們有控制、有佔有,錯了,那是凡夫,對於事實真相一無所知。與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交往,統統沒有佔有的念頭,這個要懂!沒有控制的念頭,這就是真正自己在修行。真正在學什麼?放下。看到別人做錯了,勸導,善巧方便誘導他改邪歸正;看到他做對了,善巧方便勉勵他。無論是勉勵,無論是勸導,都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就完全對了。跟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沒有兩樣,這講真正的學,菩薩學處。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事、對人、對物要知道起心動念磨鍊自己的境界。這個地方一百四十一願,就是教我們在境界裡頭,人事環境,物質環境,順境、逆境,善緣、惡緣怎麼樣磨鍊,把自己煩惱習氣統統把它磨盡,智慧現前。就跟經上菩薩講的一樣,善巧方便,涉事不染塵累,涉有未始迷空,虛是空,不迷。常處有而不染,不厭有而觀空,故觀空而不證,觀空要證,麻煩就出來了,就變成小乘。世尊在大乘教里常講「墮無為坑」,小乘人功夫不到家,涉有難。尤其是閻浮提眾生,剛強難化,你對他是一片真誠,一片慈悲,他反過來對你是惡意,你能受得了受不了?受不了,算了,這種人沒有良心,不知好歹,算了,不管他了,這小乘。

  大乘人的觀念不如此,大乘人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無論你以什麼態度對我,毀謗也好,侮辱也好,陷害也好,如如不動。看到你有苦難,還是在幫助你,你能接受,顯加,明顯的幫助你;你不能接受,冥加,暗中保佑你,暗中祝福你。這個精神不可思議,為什麼?世間沒有惡人,一切眾生本性本善。他之所以有惡作,是他迷失了自性,覺悟的人不能夠責怪他,責怪他你就錯了。怎麼你又起了分別執著?覺悟的人只有善巧方便幫助他回頭。這一生他不接受,緣不足,我們跟他的緣不能斷,念念是在幫助他。我們誦經,我們修持,修積一些功德迴向給他,祝福他,這就是關係永遠不斷。這一生迷惑了,來生可能會覺悟,他就回頭了;來生不覺悟,後世覺悟,行,菩薩有耐心。即使是無量劫之後回頭,都願意等待,這種精神,世法裡頭講不可思議。

  清涼大師在此地講,「故觀空而不證,是為一念之力,權慧具矣,一念之力權慧具矣,好思,歷然可解」。好思就是你好好的想,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並不難解。所以念力不可思議,尤其是大乘教里佛常說,「一切法從心想生」,念力不可思議。善念,不好的風水都變成好的;惡念,好風水就變成壞的,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想有這麼大的力量,我們為什麼不想善,為什麼想惡?從今往後,一定要下個決心,念念都與善相應,不容毫分不善夾雜,這是真正佛弟子。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一四七二卷)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凈行品第十一」,第二大段「陳所問中,有二十云何(這就是總有二十樁事情的提問),總十一段,段各十句,成一百一十種德」。下面,清涼大師把這個綱目給我們做了個簡單的介紹。「第一段,明三業離過成德」,這個非常重要。三業就是身、語、意,凡夫在這個世間身語意都是過失,在現在這個時代,我們可以說是嚴重的過失。

  學佛,我們都深信因果,雖然不是「凈業三福」裡面所講的,那是菩薩對菩薩說的,深信因果他那個特別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對我們普通一般人來講,善心、善行決定得善果,這個果報有的是在這一生,有的是在來生後世,決定不虛,這真的!所以首先我們要相信三世因果,要相信人有前世、有後世。現在這個社會,我們常常聽到外國人講人權,有人來問我,甚至於在國際會議上有人問我:法師,你對人權這個問題怎麼看法?大家對這個都非常重視。人有什麼權?如果說人真有人權,我希望年年十八,做得到做不到?做不到!你一年比一年衰老。六十歲以後、七十歲以後,一年就不如一年,哪來的人權!

  有人問,人生究竟有什麼意思,有什麼意義?生在這個世界上究竟有什麼價值?許許多多哲學裡頭的命題都在討論這個東西。在佛法裡面來說,討論這些問題都不切合實際,都是屬於不相應行法。實際,佛講得好,佛給我們講,人生到世間來,為什麼來的?佛說「人生酬業」,你看一句話四個字就給你解答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酬償你過去生中的業報!過去生中修善積德,你這一生才得人身享福,過去修的有福報;如果過去生中沒修福,那就要受貧賤的果報。所以同是得人身,貧富、貴賤、夭壽,統統都不一樣。佛法裡頭說得很清楚,同樣得人身,引業相同,引導我們到人道來受生,這個業相同。但是滿業就不相同,滿業就是善惡業,過去生中造的善惡業不一樣。

  明白這些事實真相,人生的意義是什麼,自然就明白了。人生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德行,提升自己的智慧,在十法界裡頭就步步高升,這個有意義,這個有價值。決定不能在這個世間去爭這些名聞利養,去爭這些榮華富貴,給諸位說,那是爭不到的。命里有,決定有;命里沒有,用什麼方法去爭取都爭取不到。所以這樁事情講得清楚、講得明白,還是佛法。

  這段經文講到究竟處了,佛教我們「三業離過」,你看佛在《無量壽經》上說的。《無量壽經》我們凈宗同學念得最多,許多同學都把它當作課誦本,好!佛在經上教導我們,「善護口業,不譏他過」,把這個擺在第一條。你想想看什麼意思?一般經論裡面,講三業都是講身、口、意,《無量壽經》是把口業放在第一,第二講身,第三講意。這個就說明,凡夫最容易造的業就是口業,有意無意。批評別人,毀謗別人,造謠生事這個罪業就更重了。不知道自己反省,專門找別人麻煩。所以佛把這個放在第一。教我們「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別人有過失,不能說。看到別人有過失,你看連《弟子規》上都這樣教導我們,立刻要反省我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嘉勉」。有,我馬上要改;沒有,沒有要勉勵自己,不要犯這個過失。

  特別是在這一品經裡頭,這個「凈行品」,怎樣在順逆境界里、善惡緣中,三業離過成德?佛菩薩在此地教導我們。我們要真想學,真想成就,從哪裡學起?我講得很多,一定要從《弟子規》學起。《弟子規》三百六十句,每一句三個字,總共一千零八十個字,字字句句要落實,就是真正做到了。確確實實是我們的生活言行、起心動念的寫照,記錄下來就是這樣的,這個人就是成德的基礎具足了。世出世間大聖大賢統統以這個為基礎,從這個基礎上建立十善業,諸位一定要知道,十善業在佛法裡面講是人天法,上品十善生天,欲界天,中品十善得人身,下品十善是阿修羅、羅剎,有福報。福報從哪裡來的?過去生中所修的,這我們不能不懂。

  沒有《弟子規》,十善做不到;沒有十善,三皈五戒做不到;沒有三皈五戒,在家同學菩薩戒你做不到。講戒律都是講德行,所以我們要真干,就是從《弟子規》干起,努力用上個一年半載把它落實。有《弟子規》的基礎,念阿彌陀佛求生凈土,凡聖同居土有分,真能去得了。如果我們連《弟子規》都做不到,佛號念得再多,一天念十萬聲、二十萬聲,那就是古人所說的,「喊破喉嚨也枉然」,不能往生。你要問為什麼?世尊給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你看看凈土三經裡面所說的善男子、善女人,那個「善」具足十善。當然是上品十善,不是中品,因為西方極樂世界都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上善,用《弟子規》做基礎來修十善業,就是上善;沒有《十善業道》,只有《弟子規》,在佛法可以說是中品善,中下善,不是上善。它跟十善業結合起來就變成上善,你想這個多重要,我們一定要從這兒干起。

  現在末法時期,《楞嚴經》上講得好,「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我們學佛到哪裡去學?哪裡是真正佛道場?給諸位說,佛菩薩大慈大悲,早就給我們開了方便之門,只要你誠心誠意斷惡修善,哪裡都是道場。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譬如三皈五戒,乃至於菩薩戒,自己可以在佛菩薩形像面前發誓受戒,能得到。出家戒不行,出家戒一定要三師七證,至少要有五比丘,有三師,兩位做證明的;圓滿的是十個法師傳戒,三師七證,尊證阿闍黎。可是這十個法師找得到找不到?早就找不到了,這個話是明朝蕅益大師所說的。蕅益大師說,南宋以後中國就沒有比丘了,出家人受出家戒是形式,有比丘的樣子,沒有比丘的實質。為什麼?戒律做不到。

  蕅益大師也是佛菩薩再來的,不是普通人,你看他注的《彌陀經要解》。說老實話,我一生最喜歡的書本就是他老人家的《要解》,寫得實在太好,太圓滿了。我過去在美國,曾經有人問我,他說法師,《大藏經》這麼多經典,如果只准你學一部經,你取哪一部?我毫不考慮,我取蕅益大師的《彌陀經要解》,我喜歡這部經,我也很樂意講這部經。一生講那麼多經,都是別人啟請的,來要求的,不是自己意思;如果自己的意思,我一生就講《彌陀經要解》。好到什麼程度?印光大師讚歎,你看《文鈔》裡面不止講一次。印祖說「即使是古佛再來,給《彌陀經》作個註解,也不能超過其上」。這個話讚歎到極處!佛來作個《彌陀經》註解,都沒有辦法超過他。我們想印祖,很多人知道他是西方極樂世界大勢至菩薩化身再來的,這個話是從大勢至菩薩口裡說的。那蕅益大師是什麼人?他要不是阿彌陀佛再來,肯定就是觀世音菩薩再來,要不然作不出來,寫不得這麼好!我們不能不知道。

  所以學教、修行都貴一門深入,長時熏修。但是在末法時期,真正能體會到《要解》的人還是不多。最方便的還是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的《無量壽經》,容易懂,而且對西方極樂世界做了很詳盡的介紹。這本經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導覽,西方極樂世界的說明書,我們要知道尊重,要知道認真的去學習。從哪裡做起?一定要從三業離過成德做起。起步,最初方便,就是《弟子規》、《十善業道經》,在家居士;然後受持三皈五戒,念佛真的生凈土。如果是出家人,還得要加一部《沙彌律儀》,十戒二十四門威儀。蕅益大師做榜樣給我們看,他出家了,受了比丘戒,受了菩薩戒,受完回來之後退比丘戒。為什麼?比丘戒做不到,而且比丘戒傳法的時候,五個真正比丘沒有。他老人家講,中國從南宋以後就沒有真正的比丘,都是屬於名字比丘,有名無實。所以他老人家退比丘戒,一生自稱為「菩薩戒沙彌」,名副其實,真的,不是假的。

  這樣一個大修行人,真正有成就的修行人,如此的示現。他的學生(蕅益大師的學生)成時,我們一般講徒弟,成時法師也了不起。蕅益大師圓寂之後,他老人家一生的著作,成時法師替他整理,替他刻版流通,這個功勞很大!成時法師因為師父稱菩薩戒沙彌,他自己都不敢稱沙彌了,我看到他的文章,他後面的具名是「菩薩戒出家優婆塞」,就是出家的居士;優婆塞是在家居士,他加個出家,出家優婆塞。第一個看到用菩薩戒出家優婆塞,你看看古人。

  在我們民國初年,也有位大德用這個稱呼,弘一大師。諸位都知道,弘一大師研究戒律的,他老人家也自稱菩薩戒出家優婆塞。都是示現給我們後人看的,讓我們後人知道慚愧。可是形式上的戒要不要受?要受,不受,有些人嫌疑、毀謗,那他就造罪業了。為了不讓他造口業,我們也去受。受,自己一定要很清楚,像蕅益大師一樣,決定不能得戒。這是現前的這些事實,我告訴同學們。

  另外就真正想受持戒律的,我在初學佛的時候,二十六歲,章嘉大師教給我,五戒、十戒、菩薩戒,都可以在佛像面前自己發願受持。章嘉大師告訴我,你得要真干!不必全受,哪一條你能做到,你就受一條;兩條可以做到,你就受兩條。一般人不承認,佛菩薩承認,護法神承認,這是章嘉大師教給我的。第一次我聽到這麼一句話,「佛教重實質,不重形式」,是章嘉大師講的。以後在新加坡,我遇到納丹總統,我們在一起吃飯。他給我說,他說他是印度教,他的祖籍也是印度人,他說最佩服的是佛教,佛教重實質不重形式。我聽了這個話寒毛直豎,他內行,他不外行,他真懂,居然跟章嘉大師講的是一句話。

  所以,我們要懂得學佛要真干,重實質不重形式。我自己受戒,也不必告訴人,五戒能做幾條受幾條,自己在佛菩薩面前宣誓,決定不犯!出家人亦復如是,《沙彌律儀》是基礎,可以在佛菩薩面前自己受的。比丘戒、比丘尼戒不行,一定要有三師七證傳授給你;菩薩戒可以,可以在佛菩薩面前自己宣誓來做。《梵網菩薩戒經》十重四十八輕,它原本是出家人受持的。在家同學受菩薩戒多半是採取《瓔珞經》,瓔珞菩薩戒是六重二十八輕。所以它的戒條較少,幾乎少一半,六條重戒,二十八條輕戒。我們讀到這個戒本,哪些可以受的,我們在佛菩薩面前宣誓,我們就受了。做不到的不要勉強,做不到,勉強受了,你常常犯戒、破戒,這不好,這是罪上加罪,這都要懂。不管你是在家、出家,最基礎的戒律就是《弟子規》,不能不把這個基礎打好。

  所以講到離過成德,德裡面有智慧、有德能、有相好,無不具足,這是自性裡頭本來有的,生佛不二。《華嚴經》上佛講得好,「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妄想分別執著就是過,過失。三業離過,我們自性的智慧、德能就現前了。所以在這二十答問裡面,這個是總問,它有十句,向下我們在經文上可以讀到了。

  第二段,「得堪傳法器」,這個不容易。這是說什麼?佛的傳人,佛法代代相傳,你要具備條件,能夠接受承傳。那要具備什麼條件?當然第一段裡頭「三業離過」這是一定要具足的。承傳除這個之外,最重要的是智慧!智慧開了,不開智慧不能傳法。我們看禪宗很好的例子,五祖忍和尚在黃梅多年,遇到惠能,把衣缽傳給惠能。神秀跟他多年,是他弟子當中的上首弟子,常常代他講經說法,教化眾生。五祖衣缽沒傳給他,傳給惠能,什麼原因?沒有開悟,沒有見性。所以堪傳法器標準是明心見性,這是禪宗;教下要大開圓解,他才有能力接受大法的承傳。六祖以後只傳法,不傳衣缽,法是什麼?以心印心,給你做證明,證明你確實開悟了。

  在今天這個世界上,還有沒有這種人?我們不敢講。黃念祖老居士曾經給我談過這個問題,他說在現前這個社會,末法時期一萬年,已經過了一千年,現在是末法第二個一千年的開端。依照中國人的記載,釋迦牟尼佛滅度,今年是三千零三十三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末法一萬年的第一個一千年過去了,現在是第二個一千年的三十三年。黃老告訴我,無論是顯教、密教,開悟的沒有了,得定的可能還有,開悟的沒有。得定,要知道,定有世間禪定,有出世間禪定,不一樣。世間禪定修成了,到哪裡去?到色界天去,四禪八定,生色界、無色界,沒有出六道;出六道要修出世間禪定,恐怕在現前也沒有了,這種常識要懂。

  有很多人不知道,看到人入定了,這一入定十天半個月,或者是一個月、兩個月,他坐在那裡如如不動,他也不吃、也不喝。等他出了定之後告訴他,他的感覺好象只有幾分鐘一樣,實際上已經是十天半個月了,他的感覺只是幾分鐘。那是入另外一個不同的時空,時空維次不一樣。以為這個人就得道了,不是的,那距離得道、證果還差得遠!所以佛法你要對於教理不通,非常容易造成誤會。有些人有修成的,也有與生俱來的,現在人所講的特異功能。佛法裡面講神通,天眼通、天耳通,更高一點的,他心通、宿命通,有這種能力的人是不是證果?也不見得。你不懂佛法你沒有辦法辨別,看到這些神奇的人,以為他是活佛再來,錯了。

  佛法,諸佛菩薩、阿羅漢都有神通,不用。為什麼不用神通來傳法?因為神通,妖魔鬼怪都有神通,除了漏盡通之外,他們統統都有,這樣一來,正法跟邪法你就沒有法子辨別。所以佛用講經教學,妖魔鬼怪這個他不會,變法術、變魔術他會,講經說法他就不會了。所以佛用這個方法來教化眾生,不用神通。神通偶爾做補助可以,不能用它做教學主要的方式,不可以,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傳法最基礎的是什麼?這個應該知道,最基礎的是具足戒定慧三學,持戒修定,發菩提心。那在我們凈宗真正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是得堪傳法器,這種人這一生當中決定往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不要去想那些品位高下,不用。蕅益大師為我們示現的,我們要記住他老人家的教訓。他常講我只要能夠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我就很滿足了,蕅益大師示現的。這個話很有意思。要不要去爭那些品位?不需要,自然提升。佛法不可以有競爭的念頭,換句話說,你要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佛法是平等法,西方極樂世界是平等的世界,雖然它確實有三輩九品,四土三輩九品真的有,就像華藏世界確實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但是怎麼樣?平等的,為什麼平等?因為他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所以這些品位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沒有,你要了解事實真相。這是第二段。

  第三段講「成就眾慧」,這個很重要。眾慧,無量智慧,我們一看這句話就曉得,成就圓滿的後得智,也是大乘教裡頭常講的善巧方便。根本智是一,是相同的,後得智無量無邊。像一棵大樹一樣,根本智是它的根本,後得智是什麼?是它的枝葉花果,無量無邊。根本智是從禪定裡面得來的,定生慧,因戒得定,因定開慧。後得智就是根本智在種種不同的機緣當中它起的作用,善巧方便。所以,智慧才能解決一切問題,什麼樣複雜問題,遇到般若都解開了,沒有一樣解不開。文殊菩薩十波羅蜜,後面有方便、有願、有力、有智,這四種合起來就是善巧方便,就是權智,就是後得智。

  第四句,「具道因緣」,具是具足,道是修道,具足修道的因緣,這一條非常重要。你看看《彌陀經》上佛給我們說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善根,我講經講這麼多年,我講得比較白,好懂。善根是什麼?能信、能解,這是善根。接觸了,我相信它,不懷疑,讀經、聽經我能理解,這是善根。什麼是福德?福德是能行、能證。我能把我所信的,把我所解的,用在日常生活上,用在工作當中,用在處事待人接物,福德!因緣多半講的是增上緣,親因緣統統都有。因緣裡頭最重要的是老師,老師可遇不可求;第二個是同學,第三個是道場。這個緣要殊勝,哪有不成功的道理!許許多多真正具足有善根,有福德的人,但是因緣不具足,往往退轉。把修學的功夫中斷了,或者改學別的宗教,這也是我們常常看到的,常常接觸到的。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我們接著再看清涼大師《疏》,十一段裡面第五段,「五於法善巧」。善巧就是智慧的大用,善則是沒有過失,巧是很巧妙的、圓滿的成就。法就包括太廣了,無論是世間法、出世間法,所謂是逆順皆方便,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這裡面只要有般若智慧,都能達到善巧之極,往後面我們都會看到。

  第六「修涅盤因」,這是自己修行達到登峰造極,這是講自性。涅盤是梵語,有很多種的翻法,我們不能不知道,最常見的就是翻作滅,四諦裡頭苦集滅道,滅就是涅盤。涅盤因就是修不生不滅的因,從總的原理原則上來講,就是放下妄想分別執著,這就是涅盤因。這個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真不容易!於是乎涅盤就有大小,小乘涅盤、大乘涅盤不一樣。小乘涅盤只斷見思,見思煩惱斷了,見思在《華嚴》裡面稱為執著,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執著了。為什麼不執著?他有智慧,他真的明白了,萬法皆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不執著。執著是錯誤,《般若經》上所說,「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

  現在科學家所發現的物質,物質從哪裡來的?無中生有,剎那不住,科學家這幾年發現的。這個發現跟佛在《般若經》上講的很相應,佛在經上沒有用物質這個名詞,而是用什麼?用色。色就是物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空不二;就是科學裡面講空有,空有不二,有是從無中生有。物質是從無中生有,它存在的時間太短,剎那就滅了,滅了它又會生起。所以我們所看的相是相續相,就像我們現在看電視螢光幕。你要明白這個道理,你就曉得螢光幕裡面的色相是怎麼回事,是無數的點組成線,線組成面。速度太快,現出這個畫面,我們就被它迷了,以為它是真的,殊不知它根本就不存在。《心經》上這四句話,放在電視機前面作一副對聯是最好不過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就是電視螢光幕的真相。

  電視螢光幕裡面的相如是,然後你回頭再一想,我們現前森羅萬象又何嘗不如是!人要是真正契入到這個境界,他還有什麼放不下的,放下是涅盤因。性凈涅盤,涅盤不是從外得來,本來就是這樣的。一切法不生不滅,生滅是緣,不是性,法性不生不滅。所以緣生緣滅,緣有生滅,性沒有生滅,生滅跟不生滅是一不是二,這才真正契入涅盤的境界。你把生滅跟不生滅看作兩樁事情,這是凡夫,六道凡夫都是這個見解,都是這個看法,錯了,看錯了。

  第七段,「滿菩薩行」。菩薩修的是六度萬行,菩薩行無量無邊,歸納起來不外乎六大類,這是事實真相,不能不講清楚,不能不講明白。菩薩行是真正究竟的、圓滿的智慧福德,凡夫不知道,凡夫在迷,「起心動念,無不是罪」,《地藏經》上所說的。可是現在的人不讀佛經,不知道這些大聖大賢、諸佛菩薩給我們說的宇宙人生真相,他不知道。完全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做主,哪有不造罪業的道理?世間人以什麼為心?貪瞋痴慢,貪心(貪而無厭)、瞋恚、嫉妒、愚痴、傲慢,在大乘教裡面這叫根本煩惱。煩惱從哪裡來的?迷失自性來的,自性裡頭原原本本具足的就是圓滿的戒定慧。迷了自性,把戒變成貪(慳貪),把定變成散亂,把慧變成愚痴,把謙德變成傲慢。所以,大乘教常講「煩惱即菩提」,煩惱跟菩提體是一,迷了就叫它做煩惱,貪瞋痴慢疑;覺了就叫它做智慧、德行,戒定慧三學。

  大乘教裡頭講得很清楚、很明白,我們要信、要解、要行、要證。證是什麼意思?證就是從前方先生所說的,「人生最高的享受」,你真的得到。譬如世間人貪財,不論中國外國,古人今人,哪有不貪財的?可是我們有沒有問問自己,財富能夠貪得到嗎?如果能夠貪得到,那每個人都有貪心,每個人都發財了。為什麼有人發財,有人貧窮?可見得財富不是貪來的,用貪心決定得不到財富,你所貪得來的,依舊是你命裡頭所有的。中國人講要信命運,「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伊斯蘭《古蘭經》也講六個信,裡頭就有一個「信前定」。真主是依每個人的前定,給你安排是享福,還是受罪。這話說得好,說明一個人在這一生當中,享福也好,受罪也好,真主安排的。不是隨著真主的好惡,不是,是隨著你自己前生定業,這話說得多好。

  我們中國人講命運,你命裡頭有沒有財庫,有沒有聰明智慧,做官你命裡頭有沒有官印,都非常有道理。前世不修,這一生想得到權力、官位、財富,哪有這種道理?得修!怎麼修法?菩薩行裡面六波羅蜜,第一個就是布施,修布施,舍財你就得財富。所以命裡頭財庫豐足的人,前世修財布施所得的果報,命裡頭有大財富,無論從事哪個行業,財源滾滾而來。佛在許許多多的經論常常教導,你能相信嗎?你肯舍財布施嗎?一般人說,這個財好不容易賺來,不願意施捨。或者聽到佛法裡面說,「舍一得萬報」,好!我就捐一塊錢,看看明天是不是有一萬塊錢回來。存懷疑的心,僥倖的心,投機取巧的心,這個得不到福報,不但功德沒有,福德也沒有。一定要用真誠、厚道的心,我舍財不求果報,得來的才多;舍財希望要得多少果報回來,能夠得到的是你命里所有的,總是有限,不是無限。沒有希求就無限,有希求就有限,所以要相信。

  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無畏布施裡頭最簡單的、最方便的是素食。我懂得這個道理了,從今之後不食眾生肉,跟眾生的怨結才能化解;吃肉,那個結永遠在,化不開。要曉得跟這些眾生結的怨,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個事才麻煩!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只有真正覺悟的人,真正明白的人,從自己內心改過修善,把自己一生修積的功德,念念迴向給宿世、現前的怨親債主,這才能化得掉。大概是十分之七、八可以化解,還有少數非常堅固的執著,難,不容易。可是自己要曉得,生生世世修行,生生世世不跟眾生結冤讎,才能把這個問題也是長時間去化解,不是一生能夠統統化解盡的,這做不到。

  所以菩薩修行,到了高位還是有魔障,照這個經上來講,沒有魔障的只有一位,妙覺。妙就是果,不是修行位,他沒有障礙;換句話說,等覺以下(等覺是第四十一個位次)統統都有障。那我們現在在凡夫位,以《華嚴經》教義來說,我們連初信位都還沒有得到,我們從哪裡學起?一定要記住,忍辱波羅蜜。什麼事情都要忍要讓,要學吃虧,不怕上當,才能把這些煩惱習氣淘汰盡,才能成就自己的德行。

  我們這一生最難得的是遇到凈土法門,這個法門號稱當生成就的佛法,我們可不能輕易的疏忽;當生成就,就在這一生當中成功。六波羅蜜功夫不必太深,有那麼個一、二分,我們把波羅蜜分做一百分,我們只有百分之一、百分之二就行。不要說這一、二分,它起作用,它就能幫助你往生凈土,得要真干。六度裡頭條條都重要,布施裡面,財、法、無畏,真干,不再造惡業。持戒裡面,我們講了,最基本的戒條,現在我們不採取小乘,我們用儒家《弟子規》來做基礎,好好的、認真的落實《弟子規》,落實《十善業》。

  《十善業》裡頭最重要的教誨,是佛教我們「常念善法」,心善;「思惟善法」,思想善;「觀察善法」是行為善,三業沒有不善的。後頭還有一句話非常重要,「不容毫分不善夾雜」,上品十善,念佛哪有不往生的道理!所以持戒不必講太多,你有《弟子規》,有十善,有三皈五戒就行了,這就保證你得生。第四個忍辱,非常重要,如果你不能忍,前面都會破壞了,正是《金剛經》上所說的,「一切法得成於忍」。他的成就就是忍耐,你不忍,你就破壞了,就不能成就;能忍才有精進,才有禪定,才有智慧,所以忍是個關鍵,一定要重視。菩薩行通常講綱領,六度、四無量心,要養!四無量心是慈悲喜舍,慈悲喜舍是四無量心。

  第八,「得十力智」,這是第八段得十力智。十力智有如來果地的十力,也有菩薩在因地上修行的十力。如來果地上的十力,前面我們講過好幾遍,當然經文上遇到的還得要講,為什麼?沒做到。甚至於前面讀過,讀完就忘掉了,這是佛法跟世間老師不一樣,佛非常慈悲,不怕麻煩,一遍一遍重複的來跟你講。世間老師沒有佛那麼慈悲,你看儒家常說的,舉一隅不以三隅反,不願意教你,你太笨了。可是佛不然,佛可以不厭其煩的、無數次的跟你講,真正是慈悲到極處。佛氏門中不舍一人,所以稱之為大慈大悲。

  佛的十力我們簡單說一說,第一個是「是處非處智力」。這個能力就是說明因果報應,你行善一定得善果,你造惡一定得惡報,這叫是處,因果相應!說一個人行善得惡報,造惡得善報,這是非處,沒這回事情。但是明明看到世間有,那個人是個惡人,福報很大;另外一個人真的是善人,貧苦,很可憐,衣食都不周,這是什麼原因?善人沒好報。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惡人他作惡,他前生修的福很大,造作惡業把他的福報虧折了,虧折之後,他還有餘福。譬如他命裡頭有一億的財富,無惡不作,已經虧損了什麼?已經虧損了九千萬,他還有一千萬的財富。我們世間人看到作惡的人他還在享受,是,他是;可是你要曉得,他的財富有十分之九已經虧折掉,他自己不曉得。

  如果他要不作惡那還得了,他的財富多少代都享不完,生生世世多少世都享不完。可惜他不懂道理,無惡不作,所以過去多生多劫累積的善因,一生當中統統耗盡。福報享完,大限到了,來生是三途地獄。你要是能夠看到三世因果,你就點頭,沒錯!你不能只看現在這一世,你要看過去,你要看未來。好人一生做好事,他還落在貧窮,生活非常困難,前世沒修,這一世雖然很努力的修,他才勉勉強強混個溫飽;如果他要不修的話,他比現在更苦,要懂這個道理。絕對不是行善得惡報,造惡得善報,沒這個道理,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

  第二個是「業智力」。一切眾生所造的業,佛都知道,生生世世,所以佛說法契機。這十力統統都有個智字,你才曉得力的根源從哪來的?智慧。所以有智慧,你才有這個能力,沒有智慧沒這個能力。第三個,「定智力」;第四個,「根智力」。第五個,「欲智力」,慾望,一切眾生都有慾望,佛沒有不知道的。第六個是「界智力」,界分。

  第七個是「至處智力」。至處是什麼?一切眾生來生到哪裡去受報,他到什麼地方,清清楚楚。我們雖然沒有得到佛菩薩果地上這樣的能力,佛經讀多了,自己將來到哪裡去也很清楚。想想自己在這一生當中,起心動念是善是惡?言語造作是善是惡?大概就知道了。善,如果不出六道輪迴,決定是人天福報,上品善生天,中品善人間的富貴。如果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善,念念都想損人利己,果報當然在三惡道。心不善,思想不善,言行不善,常常存著損人利己,對於一切人事物有控制的念頭,佔有的念頭,這不善。這些念頭虧折了自己的福報,迷失了自己的智慧,三途去了,這不能不知道。

  第八是宿命,「宿命智力」。宿命就是知道一切眾生過去生,生生世世你是在哪一道,你是什麼樣的形狀,你是什麼名字,你一生所乾的些什麼事情,統曉得。所以佛菩薩說法契機,不是沒有道理,他對你太了解,不是看你這一生,生生世世。第九是「天眼智力」,過去、現在、未來他看到了,親眼看見的。最後一個是「漏盡智力」,漏是煩惱,就是我們在《華嚴》上講的,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斷盡了。這是如來果地上十種智力。

  菩薩,菩薩在因地上也修十力,這更重要。為什麼?如來果地上,我們只有聽的分,什麼時候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你才能證得。菩薩在因地,我們就有下手之處,所以菩薩十力非常值得我們做參考。十力第一個,「發一切智心堅固力」,要發心,發求一切智,這個心發了之後不能退轉。換句話說大家好懂,這就很像儒家所講的好學的心,你看對不對,好學跟這個接近。孔夫子自己常說,他跟別人比,沒有覺得有什麼長處,沒覺得自己跟人家不一樣。但是有一點他承認,他說好學恐怕有很多人不如他,好學!這個重要。所以我們用儒家的好學,跟菩薩的十力第一句很像,很接近。

  第二個,「不舍眾生大慈力」。就是對一切眾生要平等,要像觀世音菩薩一樣,眼到手到。我看到了,我聽到了,我就要以自己的能力去幫助他。能力做不到,那就是古人所說的,「心有餘而力不足」,我力幫不上你忙,我念佛給你迴向,我誦經給你迴向,這可以做到的,來祝福你,來幫你消業障。至於有沒有效果,那是另外一樁事情,我們的心做到了,這慈悲心。

  第三,「具足大悲力」。慈是與樂,悲是救苦,看到眾生苦,沒有什麼考慮的,盡心儘力去幫助他,救苦救難。第四,「信一切佛法精進力」。對於佛法的修學勇猛精進,決定不退轉。你一定要相信一切佛法是平等法,《金剛經》上佛說得很好,「諸法平等,無有高下」,所以對一切法要尊重。我們在一切法裡頭只能學一法,一門深入,長時熏修,就是精進力。《華嚴經》說得更好,「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以一法入了,法法都入;一法通,法法都通。這個理跟事都要懂得,我們才真正能夠選擇一個法門一生精進不懈,這決定有成就。

  第五個是「思行禪定力」。禪定,我們千萬不要搞錯,以為我們也去參禪,那就搞錯了。大家都知道,佛法講八萬四千法門,這是什麼意思?八萬四千種修禪定的方法,沒有一法不是修禪定。為什麼?不修定不開慧,佛法終極的目標是教你開慧。所以八萬四千法門都是修禪定,這就是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我們念佛是不是修禪定?是,世尊在《大集經》上講,「念佛是無上深妙禪」,不但是禪定,是非常高明的禪定。念佛的目的,《彌陀經》上講得很好,「一心不亂」,一心就是禪定,不亂,智慧開了,從定開慧,一定要懂這個道理。我們求佛菩薩保佑,佛菩薩怎麼保佑?你得一心就保佑了;你不亂,智慧開了,無論什麼問題,到你面前都解決了。

  第六「除二邊智慧力」。二邊就是我們講的邊見,就是講的對立,唯有智慧力才能把二邊除掉。我們現在參加很多國際會議,來討論怎麼樣化解衝突,我就常常在會議上說,化解衝突是從自己內心。我們自己內心對人的對立、對事的對立、對物的對立,對立就是兩邊,要把這個化解掉,使我們身心和諧,然後我們才能夠幫助別人化解衝突。你不從這下手,你從哪裡下手!第七,「成就眾生力」。沒有這個力,也得有這個願,念念希望眾生成就,幫助眾生成就。眾生修得比我好,我更高興,更歡喜。為什麼?他成佛他來度我。決定沒有嫉妒心,決定沒有障礙他的心,可以修隨喜功德。

  第八,「觀法實相力」。在一切時、一切處常常提起觀照的功夫。實在講,我們讀誦的經文,常常取幾句話就行。在中國佛教,大多數都是用《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常常提醒自己,知道諸法實相,不迷,不至於迷惑,不至於看錯了。第九,「入三解脫門力」。三解脫門是空、無相、無願,要契入。三種解脫哪來的門?無門之門你怎麼能入進去!末後一句「無礙智力」,就是《華嚴經》上所說的,「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菩薩所修的十種智力,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一四七三卷)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凈行品第十一」,清涼大師《疏鈔》的第二段。「陳所問中,有二十云何,總十一段,段各十句,成一百一十種德,第一段,明三業離過成德,二得堪傳法器,三成就眾慧,四具道因緣,五於法善巧,六修涅盤因,七滿菩薩行,八得十力智」。上次我們學到這個地方,現在接著看第九段「十王敬護」,一個發菩提心,修普賢行的人,十王都尊敬你,都做你的護法,這是屬於增上緣。

  第十,「能為饒益」,益是利益,饒是豐饒,也就是說能為眾生帶來最殊勝的利益。最殊勝的利益是什麼?現在人談到利益沒有不懂得的,所謂利益都指的是財富、權位,以為這是利益。這些不能說不是利益,但不是饒益。因為這些利益只能解決眼前一些小困難,不能解決生死大事,不能解決輪迴的問題,所以這個利益不是大利益。古代的讀書人,不但是在中國,外國也很多,真正做學問,真正懂得提升自己的靈性,都把物質生活看得很淡,沒有把名聞利養放在心上。在中國你看看孔孟,看看老莊;在外國,你看看釋迦牟尼佛,你看看世界上許多宗教家們。創教的這些宗教家們都是給我們大家示現苦行,一生不辭辛勞教化眾生,勸一切眾生斷惡修善,破迷開悟,這樣才能夠離苦得樂。

  樂是真的,不是假的。苦,有時候我們看起來他並沒有離開,在中國顏回是個最好的例子,顏回「簞食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這幾句話是孔夫子對他的讚歎。從這幾句話當中我們知道,顏回的物質生活非常貧苦,沒有財富,沒有地位。我們社會上認為這種人是貧賤之人,貧是沒有財富,賤是沒有地位。顏回並不以這個為憂慮,他每天非常快樂,用現在人的說法,物質生活貧乏,精神生活豐富。他以孔子為老師,夫子之學他真學到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個悅是內心裏面的喜悅;至於他貧賤、短命,夫子說那是天也,天命!在我們佛法裡面來講,顏回也是菩薩示現,雖然時間不長,給後人留下一個最好的榜樣,好學不倦;夫子肯教,他肯學,學得很像。至於富貴貧賤,儒家說這是天命,在佛法裡面講,這是因果。

  人到這個世間來,佛在經上講兩種力量,業力。第一種是引業,引導你到這個世間來。這是什麼業?過去生中曾經真正的學過五戒。那佛法沒到中國來呢?沒有到中國來,中國這些前輩們教人五倫五常,五常是常道,不能夠離開的。「仁義禮智信」,仁就是不殺生,義就是不偷盜,禮就是不淫慾,智是不飲酒,信是不妄語,你看跟佛家講的五戒沒有兩樣。一個人在一生當中,處事待人接物都能以這個德行為標準,仁義禮智信,這個人不失人身,來生還會到人道來。這是引導你到人道來受生的力量。

  至於得人身之後,確實有貧富貴賤、壽命長短這等等不同,這是另外一個業力,叫滿業,圓滿的滿,稱滿業。滿業就是你前生所修的,這一生你會報得。你命里有財富,過去生中喜歡修財布施,歡歡喜喜修財布施,沒有吝嗇,沒有後悔。你這一生當中得人身,你命裡頭有財富,無論你做哪個行業,錢財源源不斷而來,命里有的;命裡頭要沒有,無論做什麼行業,你都賺不到錢。所以,錢財絕對不是人用什麼巧妙方法、計謀能夠賺得的,沒這個道理,你命中前生註定的。前生所定的,這一生當中受用的時候,天天都有加減乘除。一念與道德相應,你命裡面的智慧、財富、德能,甚至於壽命都增加;如果與倫理道德相違背,心行不善,那你天天就有減損;你行大善就有乘,你造大惡就有除。所以每天都有加減乘除,每年都有加減乘除。

  佛法里講得透徹,如果我們把這個道理參透了,在這一生當中,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念念利益眾生,饒益眾生,念念損己利人,對了。可不能起念頭損人利己,損人利己折福;損己利人得大福報!我們很富有,日常生活當中,只要生活能過得去,不可以奢侈,能省的一定要節省、節儉。節省下來的財物布施給缺乏的貧苦人,常常照顧大家,你的福報是天天在增加。如果是一生當中,幾十年都不中斷,都不改變,都不退心,晚年的福報大幅度的增長,得富貴、得長壽、得自在如意。所以,你懂得則肯修,得到這些怎麼樣?幫助更多的窮人。中國歷史上,宋朝的范仲淹是個最好的例子。范先生是虔誠的佛教徒,做到宰相,國家對他的賞賜,有功於社稷,賞賜很多。一生過平常的日子,節省下來,幫助三百多戶貧窮的人家。所以他們家裡子孫代代相傳,到現在後代都非常好,祖宗積的德太大了。

  我們在《印光大師文鈔》裡面讀到,印祖說中國有三個人了不起。第一個是孔子,孔老夫子是法布施,教人。你看他的後代傳了七十多代,他的後代在今天的社會還是受人尊敬。有一年我聽說孔德成先生(這是孔老夫子的後代)到舊金山,在海關,美國人知道他是孔老夫子的後代,對他特別禮遇,祖宗的光輝。第二位就是范仲淹,你看他們的家傳了八百年不衰。第三位是說清朝初年有一位姓葉的狀元,葉狀元家道三百年不衰。積德之家,行善之家,值得我們學習。

  凡是心行不善,損人利己,幹這種事情的人,能保持三代都很困難,他能保持三代是過去祖宗積的德大;如果積的德不厚,一代就完了。自己這一代死了以後,兒女把家敗掉了,甚至於更悲哀的,自己到晚年破產了,經營的事業倒閉。這是在我們現前社會,我們看得太多太多!你要問什麼原因?不懂得斷惡修善,不懂得積功累德,不懂得幫助別人。菩薩修普賢行,這裡面所講的第一句非常重要,「三業離過成德」。身語意業沒有過失,他當然給社會、給一切苦難的人帶來真實的利益。

  末後一句「超勝尊貴」,勝是殊勝,他的大德、大仁、大愛為一切大眾所尊重、所推崇。你看佛經裡面稱釋迦牟尼佛,這是大眾對釋迦牟尼佛的尊稱,稱為世尊;世間最值得尊敬的人,叫世尊。天人師,不但是人間的導師,諸天天人都向他學習。

  這個十一段中,這都講介紹,這品經總共就是十一段。說「此十一中,若就相顯」,相是形相,顯示,「二四與六,此三唯因」,第二堪傳法器,第四具道因緣,第六是修涅盤因,這三個都是從因上講的。「八及十一,此二唯果」,第八是得十力智,十一是超勝尊貴,統統是從果上說的。其他的,「余通因果」,余有因有果,「或攝為四對因果」,這個講法也能講得通,四對。「初二十句,問福因福果」,先說因,後說果。「次二十句,問慧因慧果」,先說果,後說因。「三二十句,問巧解因,觀行果」。

  「四有五段」,這段經文很長,「問修行因,成德果」。這裡頭又分五個小段,「初一為因」,第一段是為因。「餘四為果,或分為二,初十云何」,這個十問,「問凈行體」,這是問因的意思。「後十云何,問行所成」,這是問果的意思。「以善修七覺等,亦是凈行之能故」,七覺就是七覺支,後面會講到。「皆言云何得者,為修何行而得之耶」,這並不難懂,云何得者,修什麼樣的因,得什麼樣的果。所以修善因一定得善果,你造惡業肯定是得惡報,因緣果報絲毫不爽。「初十望後,故說為因,望歷緣巧願,成凈行體」,這就是果,但雖然是果,它不是圓果。「未是圓果,而是分果」,圓果是圓滿的,分是局限的,不是圓滿的果報。「故上總雲,舉果征因」。這是把段落就交代清楚了,下面一段一段的來看。「今分為二,初之一段,總問其果」,這段很重要。「後十別明,今初十句」,這就是總問其果。我們看經文,這個十句我們統統把它念下去:

  【佛子。菩薩云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

  這是第一句。

  【云何得不害身語意業。】

  這是第二個云何。第三句:

  【云何得不可毀身語意業。云何得不可壞身語意業。云何得不退轉身語意業。云何得不可動身語意業。云何得殊勝身語意業。云何得清凈身語意業。云何得無染身語意業。云何得智為先導身語意業。】

  這個十句,總而言之,是說得證自性圓滿大法,大圓滿大法。我們看清涼大師在《疏鈔》裡面給我們說明的,「得此十種三業,成下十果」,下面是十住,也就是說得這十種圓滿殊勝的三業,身語意業,才能成就十住菩薩的果德。十住菩薩是從十信位修得的,怎麼修法?具體的就是這品經給我們舉的例子,一百四十一首偈,一百四十一願,也是一百四十一凈行。有願、有行,願就是行,行就是願,稱為普賢行願。這個十句是全經十一大段的總綱領,每一句後面就有一段怎麼個修法,『云何得』,怎麼個修法!告訴你修行的方法。

 清涼大師在《疏》裡頭說,「由無過三業,故超勝尊貴」,你看這是第一句問的,怎樣得『無過失身語意業』。我們今天身語意業過失無量,十住位的菩薩真了不起,身語意業沒有過失了,他們超越十法界,不但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到哪裡去了?到華藏世界去,華藏是一真法界,所以得超勝尊貴。超是超十法界,是十法界的導師,所以我們稱他為世尊,稱他為佛陀。《華嚴》上圓教初住菩薩,他真的是佛,他不是假佛,天台大師六即佛裡面「分證即佛」,前面講的,他不是圓滿果,他是分果。向上,從初住往上去,四十一個位次,這就是給你講,後頭給你會說到,為什麼「凈行品」裡面一百四十一願,這一百四十一願有講究的,不是隨便說的。

  一百就是十信心滿,十信每一信裡面都具足十信,所以十乘十,一百,十信位所修的。四十一呢?四十一從圓教初住開始,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四十一個位次,一百四十一。最後一位妙覺位,那個沒有過失,那是圓果,這個四十一位都是分果,沒有到圓滿,都是分果。只要沾上這個果就是法身菩薩,法身如來,沒有達到究竟果位、到圓果,分證佛,位次愈往上就愈接近究竟圓果。這樁事在前面也曾經做過好幾次的報告。十法界裡頭有修有證,向上一著,修證還有沒有?不能說沒有,不能說有。為什麼不能說沒有?那就是他是分果,他不是圓果,當然有修。為什麼說他沒有?向上去,就是圓教初住往上去,三業的過失都離了。也就是說他們那些人不但沒有分別執著,起心動念都沒有,他們修行沒有跡象。不但你看不到,你想都想不到,所謂「心行處滅,言語道斷」。我們對他們的稱讚只有超勝尊貴,稱之為世尊。這一句是總說。

  下面說,「由不恚害」,就是『云何得不害身語意業』,恚是瞋恚,嫉妒、瞋恚這才會害人。他沒有瞋恚,沒有嫉妒,所以他沒有傷害一切眾生的念頭。不傷害眾生反過來看,利益眾生,他尊重眾生、包容眾生、愛護眾生、幫助眾生,「故常為饒益」。那麼我們凡夫,尤其是現代社會,一般人沒有接受過聖賢教誨,滿腔的怨氣,怨天尤人,充滿了憤恨、嫉妒。總是看到我不如別人,我的地位不如人,我的收入不如人,我的享受不如人。我聽說許許多多大學生自殺,為什麼自殺?滿腔的怨恨,能不能解決問題?不能!如果你常常讀佛經,你就曉得你到這個世間來,是來酬償你過去生中的業報。明了之後,命裡面是貧賤,安於貧賤,我造的因,我總要承受果報;命裡面是富貴,安於富貴。明理的人,了解事實真相的人,一生不怨天不尤人,又何況命運可以改造,諸位讀《了凡四訓》就明白了。

  佛門裡面常說「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個道理雲谷禪師教導袁了凡先生。他明白了,覺悟了,認真努力改過自新,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果然不到三年,命運就好轉,愈轉愈好。命裡面沒有功名,他得到功名;命裡頭富貴有限,他的富貴增加;命裡頭只有五十三歲,他活到七十四歲,延壽二十年;命里沒有兒子,他有個好兒子,天啟。所以命運操縱在自己手上,不在別人手上,別人說替你改造命運是假的,那不可靠的。哪有這種道理!算命先生說我替你改命,你要拿多少錢給我,那騙你的。他要能改命,他為什麼不把他自己命改過來?自己他都改不了,他怎麼能改別人?佛法講改造命運,是你自己,不是佛,佛菩薩幫不上忙。佛菩薩教你方法,教你回頭是岸,改過自新,天天要發現自己的過失,把自己過失改正過來,這真修行!

  修到自己身語意完全沒有過失,你就跟《華嚴.凈行品》相應了。那就恭喜你,你不但超越六道輪迴,你超越十法界,這個功德就不可思議,這是真正的饒益。瞋恚之害非常嚴重,大乘經裡面常講,「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別人真正是無緣無故,我們以善心對人,人家以惡意相報,你有沒有瞋恚心?如果你要有瞋恚心,立刻要覺悟,我的瞋恚心生起來,對方受害小,自己受害大。我報復他,我恨他,對方受害頂多三分,自己受害至少七分,諸位要知道,這叫真正得不償失,錯了。如果你的念頭一轉,我對他有恩有德,這個人忘恩負義,還要毀謗我、侮辱我、傷害我,我完全原諒他,完全不放在心上。沒有一絲毫怨恨心,更不會有報復的念頭,這是自己修了大德。

  這個大德是什麼?這個大德是對方成就的,不是對方這個惡行,怎麼能知道自己的功夫?怎麼能知道自己的涵養?所以不但沒有怨恨心,反而有感恩的心。不錯,這樣對我,考驗考驗我的功夫到什麼程度!對方有災難、有困難的時候,我們知道了一定要幫助他,這叫積功累德。佛在經上常常教導我們,「不念舊惡,不憎惡人」。他之所以忘恩負義,在現在來講這是正常的,為什麼?他沒有受過聖賢教育,他不知道宇宙人生真相,不知道因果報應的理論與事實,才做出這些不善的事,怎麼可以跟他計較?所以,看到只生憐憫心,同情、憐憫,不生瞋恚,這才是常為饒益。

  我們這樣做,一時他不懂,過個幾年,慢慢的他會想到,「某人真正是個好人,我惡意對他,他還是以善意對我,我有困難的時候,他還是樂意來幫助我」。總有一天他良心發現,他會回頭;同時這種做法也能感動周邊的人。什麼叫善行?做出示範來給人看,不是口頭說說的。好,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休息幾分鐘。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我們接著看下面的疏文,「由無餘惑,不可譏毀,故十王敬護」。這個地方所講的余惑,就是習氣。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四果阿羅漢見思煩惱斷了,還有習氣在,就是余惑在。貪瞋痴慢真沒有了,可是貪瞋痴那些習氣有時候它會現行。佛舉了很多例子,習氣難斷。阿羅漢的習氣到什麼時候才能斷?辟支佛的果位。阿羅漢在我們《華嚴》裡面是七信位的,八信位習氣才斷。他的塵沙煩惱沒斷,到九信位塵沙煩惱才斷,十信位,塵沙煩惱的習氣也沒有了。所以此地講由無餘惑,就是見思的習氣跟塵沙的習氣都沒有了。不可譏毀,這個世間人有沒有諷剌他的?有沒有毀謗他的?有!不但是十信位的菩薩,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毗盧遮那佛,現在我們這個社會上有沒有人不尊重他的?有沒有人毀謗他的?有沒有人侮辱他的?有,很多!不相信佛法的人,任意的破壞佛菩薩的形像。

  前些年,阿富汗有一尊七百年的大佛像被人炸毀了,這個消息傳遍全世界。正好我那天在香港,鳳凰電視台來訪問我,問我對這樁事情的看法。我感到是一樁很遺憾的事情,因為這是一種,現在講是古迹、是藝術品,是一個國家的國寶。你不要把它看成宗教,不要把它看成異教,那是個藝術品,已經有七百年了。所以很遺憾,我只能這樣的表態。為什麼?這些破壞的人他無知,他不懂得,真正懂得,決定不會破壞。拿現在就是經濟效益來說,也不應該破壞,七百年歷史的古董,你可以帶來多少觀光遊覽的客人。現在每個國家都懂得開放觀光旅遊,這是觀光旅遊最好的資源,所以破壞很遺憾。聽說有人發心要把它恢復起來,那也是好事情。所以說不可譏毀,人無知,鬼神知道,天神知道,他對你尊敬。故十王敬護,這十王是鬼王,鬼王尊敬、護持,天王更當是不例外。

  釋迦牟尼佛當年示現成道,凈居天人代我們請法,如果他們不代我們請法,釋迦牟尼佛就示現滅度了,沒有人啟請。凈居天是四禪天,四禪天很特殊,凡聖同居土。四禪有九天,其中有三天是四禪正規的天人居住的。另外有一種,叫無想天,修無想定的人在那個地方修行,可見得那個定功相當高,能夠達到四禪天。另外是聖人,小乘阿羅漢,大乘一些菩薩在那邊修行,他們居住的叫凈居天,五不還天。這個「不還」是不到人間來了,在那個地方修行他就能超越六道,超越六道就生到四聖法界。有人生聲聞,有人生緣覺,有人生菩薩,最高的是十法界裡面的佛。天台大師所講的「相似即佛」是指十法界裡面的佛,不是分證佛。相似即佛那個果報不是真的,此地前面講的果,雖然是分果,它是真的,不是假的;十法界裡面的果報不真實,這個一定要知道。人天迷惑,邪知邪見,不知道尊重聖賢,不知道尊重聖教,可是天人、鬼神知道,他們尊重。所以經上講十王敬護,它不指我們人間,不說這個,說鬼王,鬼王敬護。

  第四句說「由惡緣不可壞,得佛十力」,這就是『云何得不可壞身語意業』。惡緣,緣有物質環境、有人事環境,這不是善緣,是惡緣。總想來障礙、來破壞,能不能破壞?不能!為什麼不能?他「得不可壞身語意業」。身體有生有滅,這是無常的;靈性不生不滅,性德不生不滅,所以得佛果地上的十力,十力前面跟諸位介紹了。

  第五,「由修行不退轉,滿菩薩行」。這個地方我們要特別著重「滿」字,十信心滿出離十法界,生到華藏了。我們讀這段經文,也才真正能體會到,脫離六道、脫離十法界絕對不是一樁容易的事情。所以佛菩薩常常講,末法時期如果不修凈土,不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一個人自己修行能成就的。你看看這個十句你就曉得,你說多困難!所以得人身、聞佛法,大幸,能聞到凈土法是大幸當中的大幸,你太幸運了。為什麼?你在這一生當中就有機會超越十法界,往生極樂世界,極樂世界不在十法界之內,超越了;換句話說,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縱然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可以說滿菩薩行。為什麼?到西方極樂世界不退轉了,圓證三不退。

  我們要相信世尊不妄語,彌陀不妄語,十方諸佛不妄語,異口同聲勸勉我們親近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一生圓滿成就。成就是圓果,不是分果,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菩薩行在一般大乘教裡面,用六度包括盡了,在《華嚴經》裡面是十波羅蜜,還要加個四無量心。所以常常講六度四等,四等就是慈悲喜舍,四無量心,修到圓滿了,這是圓教初住菩薩。

  第六句,「由遠離諸相,如如不動,成涅盤因」。經文裡頭『云何得不可動身』,這是講的涅盤因,所以此地講如如不動。為什麼能如如不動?遠離諸相,《金剛經》上講得好,「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如果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你著相了,這個好看,那個好聽,這個好吃。你在外面一切諸相裡頭起了貪瞋痴慢,起了好惡分別之心,你的心動,心動不是涅盤因,那是輪迴因。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自己回過頭來,迴光返照就明白了。我們從早到晚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是成就涅盤因,還是成就輪迴因?這個事情不能不認真的反省。如果天天還乾的是輪迴因,這一生想求生凈土就沒有指望了。

  要想往生極樂世界,必須把這個世界裡面一切境緣統統放下,境是講物質環境,緣是講人事環境,徹底放下。不但沒有分別執著,連起心動念都沒有。當然,這個話說起來容易,做太難太難了!你能夠做到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生實報莊嚴土。你還會起心動念,但是確實沒有分別執著,沒有分別執著你生方便有餘土。我們只能做到於一切法不執著,還有分別,不執著,把執著放下了,妄想分別還是有,生凡聖同居土。由此可知,念佛是修功夫,修什麼功夫?至少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執著,這是在凈土裡面講,成涅盤因,「不取於相,如如不動」。要把諸相的真相看清楚,「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都不是真實的,這不能不知道。

  第七句「由德行殊勝,故於法善巧」,往下我們會看到十善巧,到那個地方再跟諸位細說。善巧是智慧的起用,從哪裡來的?德行,德行裡面有智慧,智為先導,所以德行殊勝。我們凡夫所行都是業,說得不好聽的話是罪!罪業,沒有德。為什麼?煩惱做先導,貪瞋痴慢在引導,你怎麼不造罪,你怎麼不造業!菩薩貪瞋痴慢斷盡了,三業清凈,斷盡了,所以轉煩惱為菩提。菩提來做先導,德行當然殊勝,這個才得於一切法中善巧方便。

  第八句講『云何得清凈身語意業』,「由體清凈如虛空,故成具道緣」。體有兩種,有性體,有質體,性是法性,它不是物質,也不是精神,它本來清凈。雖然本來清凈,我們現在迷了,迷失了自性,自性不能當家做主,當家做主的是什麼?習性,習性就是阿賴耶,八識五十一心所,它來當家,這就錯了。什麼時候你能夠把八識五十一心所看破,看破什麼?它沒有自性,沒有自體,真正是「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你的清凈就恢復了。

  性體、質體都不存在,決定不可以起妄想分別執著,所以成就具道的因緣。無論你在順境或是在逆境,無論你遇到的是善緣還是惡緣,統統是助道的因緣,幫助你成就。順境、善緣裡面,你看破了,沒有絲毫貪戀,不生貪戀;逆境、惡緣,不生瞋恚。你看看無論什麼環境都是幫助你斷貪瞋痴,斷貪瞋痴就是成就戒定慧。下面這一百四十一願,每一願都是成就具道因緣,為什麼?那就是體清凈如虛空。

  第九句,『云何得無染身語意業』。染是染污,「由涉境無染,故得堪傳法器」,境是境界,前面所講的順境逆境、惡緣善緣。就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五十三參確實給我們顯示出,順逆之境,善惡之緣,善財參學具足佛法,涉境不染。《金剛經》上的教誨,「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他真做到了。所以歷事煉心,練什麼?練不染著,於一切境緣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智慧!無染無著,定功!他所學的是定慧等持,定中有慧,慧中有定,定慧增長不起煩惱,染就是煩惱。所以他得到是堪傳法器,什麼人能傳世尊之法?這樣的人就有條件,可見得傳法不簡單。

  我們在《六祖壇經》看到,五祖忍和尚把衣缽傳給惠能大師,而沒有把衣缽傳給神秀。什麼原因?諸位想想他們兩個人作的兩首偈,你就明白了。神秀的偈子,「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跟這個標準來對照一下,他涉境有沒有染?有染,他天天還在擦,怕惹上塵埃。惠能大師的偈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他不但無染,連境都沒有。說身、說心,有境,身心都沒有,境都沒有了,哪來的染?你們想想看,這個衣缽該傳誰?當然惠能大師是傳法的法器,他接祖位是應當的,這個道理我們要懂。

  末後一句,『云何得智為先導身語意業』,這一句非常重要。「由智先導,故成就眾慧」,這一句在我們現前學習的過程當中,是個很重要的指導原則。智是理智,理智的反面是感情,感情用事沒有不出亂子的。感情裡面,好惡,我喜歡這個人,喜歡這樁事,討厭那個人,不喜歡那樁事,這裡頭弊病叢生,問題就太多了。如果說理智做主宰,把感情放在一邊,要問對人也好,對事、對物,應不應該,如不如法,你就會減少過失。

  中國新年快到了,年節中國人都有送禮的習俗,對於長輩、對於朋友,這是禮貌,這是人與人之間感情的維繫。禮有節,節是節度,不能過分,不能不及,過分就顯得巴結,現在人叫賄賂,過分了;如果不到,不到表示傲慢,都不好,一定的節度。這個節度國家制定的,那很好,一定要遵守,有風俗人情代代相傳。譬如過年了,我們送給長輩的禮,從前在我們鄉下,送什麼東西?大概送兩斤肉,送一隻雞,送兩斤面,給老人過年,這個都有規矩,都有節度。你要說我送四斤肉,我送兩隻雞,我再送四、五斤面,過分了。如果是說我只送兩斤肉,雞跟面都不送;或者我只送兩斤面,其他都沒有,這不足、不到,一定要合乎這個節度。

  外國人也有,像我們在澳洲,澳洲政府規定,官員接受別人送的禮,以不超過一百塊錢為原則。超過一百塊錢以上的,那就是賄賂,就犯罪了,有標準,大家都懂得遵守。無論是你包個紅包,或者是你買禮物,禮物的價值都不超過一百塊;接受的人很歡喜,送禮的人不至於太大的破費。你看面面都顧到,智為先導。如果憑感情用事,這個人對待我很不錯,或者還有利用價值,我要多多的賄賂他,犯罪!於自於他都不利。這些事情現在沒人教了,所以不如法的事情太多太多,現在真正做好事,沒人相信,好事很難成就。

  全世界的人哪個人不嚮往和平,哪個人不希望安定?可是這半個世紀以來,社會動亂的頻率年年上升,災害一次比一次嚴重。世界上關心這個事情的人、努力於這些工作的人真不少,我見過很多。可是效果始終看不到,令許許多多熱心於這些工作的人都感覺到灰心;這一灰心當然就退轉了,溫度大幅度的降溫。可是這個問題是個非常嚴肅的問題,非常重要的問題。我自己參與這個工作五年了,了解一些狀況,也認識了不少的朋友。我們要問衝突能不能化解?安定和平能不能實現?答案都是肯定的,問題是要怎樣做法。

  還是古聖先賢講得好,「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努力了這麼多年看不到效果,要好好回頭想想,我們是不是智為先導?好象沒有想到這個問題,而是什麼為先導?利為先導,所以始終不能落實。每個人的利益不一樣,利大家都要爭,所以用什麼方法來化解衝突?報復!報復能化解衝突嗎?冤冤相報沒完沒了。現在人不講因果,不講因果這個冤冤相報的事實存在。你族群裡頭有後人,後人永遠會記得仇恨,總是會找到機會他來報復。你報復他,他報復你,冤冤相報,世世代代沒完沒了,你說這個事情多麼可怕。如果要是真正懂得因果,你就曉得這個事情更可怕!

  中國老一代的人相信因果報應的很多,歷史上的記載,這些事例不知道有多少,在《二十五史》裡面所記載的就有幾百條,古人在筆記、文字記載的不曉得有多少!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聊齋志異》、《子不語》這些書,不是完全虛構,絕大部分都是事實。你能不信嗎?再就我們自己,自己個人在一生經歷當中,你細細去想想,會有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沒有法子解釋的。

  早年我在美國,住在達拉斯,達拉斯佛教會蔡文雄會長,他曾經告訴我們一樁事情。他初到美國來的時候,跟幾個朋友開車去玩,回來的時候迷路,開進一個小城。他突然之間覺得這小城很熟,但是真的他是一生當中第一次來遇到的。他能知道這個小城裡面的街道,能知道這個小城裡頭有哪些建築,車開進去之後果然如此。他這個問題多少年都沒有辦法得到答案,常常疑惑為什麼會有這個事情。碰到我就問我,我說你前世肯定在這個小城、小鎮上住過很多年,你對這個小鎮很熟悉。他想很有道理,你不在那裡住很多年你怎麼會那麼熟悉!說明什麼?說明有前世。

  類似這種情形很多人都有經驗,但是沒有他那麼清楚,沒有他那麼明顯。如果說不是前生,這個問題到哪裡找答案,無法解釋。所以他自己想想好笑,他說可能,從前舊金山有金礦,可能是在那裡挖金礦的工人,住在那邊,有可能。你那一生沒有做什麼壞事情,沒有坑人,你還能夠得到人身。這一生還不錯,做生意還做得挺好,說明人有三世,有前因、有後果。既然有前世,當然有後世,知道有前世、有後世,你就得要多用用理智,少用感情;多做好事,少做壞事。我們生生世世向上提升,不至於向下墜落,太重要了!這比什麼都重要。所以由智先導,成就眾慧。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一四七四卷)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凈行品第十一」,經文前面十句,第一段前面十句「總問其果」,大致我們都學習過了。清涼大師後面的註解還有少分,我們今天接著把它念一念,從「又由後十」這個地方讀起。

  「又由後十,能成就此十,以十三業永無失等,唯佛不共,分分無失,亦通於因」。我們先看這段。清涼大師給我們交代,後面十種是講果德,就是十住菩薩。能成就此十,這個地方的十句就是總問其果。以十種,就是我們讀過的文,十種三業永無失等,永遠沒有過失。身語意業永遠無過失,只有佛才能做到;換句話說,等覺菩薩還不能講完全沒過失。由此可知,無始無明的習氣確實不容易斷。見思煩惱的習氣還好斷,到辟支佛的果位就沒有了。要是用我們《華嚴經》十信位到八信,七信見思煩惱斷了,但是有習氣;八信到十信位,見思煩惱的習氣斷了,他還有塵沙煩惱,塵沙煩惱也在這個時候斷。這個煩惱斷了之後,剩下來就是無始無明煩惱,無始無明煩惱破一品就超越十法界,證初住菩薩的果位,初住是法身大士,法身菩薩。

  無始無明的習氣是在一真法界裡面斷,怎麼斷法?大乘教裡頭說得很好,「無功用道」,古大德說此處用不得力。為什麼?「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開口便錯,動念即乖」,不能開口,不能動念,動念,無明就起現行,那都是習氣。要多長的時間把這個習氣才斷盡?佛在大乘教裡頭常常告訴我們,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不是我們普通的修行,是圓教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一直到究竟果位,這裡面有四十一個位次,四十一個等級。這個等級是佛給我們說的,在他們境界裡頭,有沒有這個等級?給諸位說,沒有;如果要有,那還有分別執著,怎麼能出十法界?

  所以要知道,執著斷了就超越六道輪迴,分別斷了就超越十法界。在一真法界裡頭,完全是要斷無始無明習氣,這個東西太難了,不好斷。古人有個比喻,比喻得很好,我們細細從這個比喻當中能夠體會一點消息。古人說譬如酒瓶,酒瓶是盛酒的,酒統統倒盡了,酒就好象是煩惱,統統倒盡了,裡面擦得乾乾淨淨,確實一滴酒都沒有了。聞聞這個瓶子還有酒的氣味,酒的氣味,你怎麼斷法?只有把瓶蓋打開,放在那個地方,放它十天半個月,去聞聞,輕了很多;再放個一個月、二個月、三個月,沒有了。這就好比是無明習氣,就是酒瓶盛酒的味道,沒有法子用功,只有長時間讓它自自然然的消失。

  從初住到等覺,四十一個階級,這四十一個階級不能說沒有,也不能說有。就好比酒瓶一樣,酒瓶裡頭的味道,要多少天才能斷?要四十一天,我們把四十一個等級譬如四十一天。可是你每天去聞,一天比一天輕,到四十一天再去聞,沒有了,那就證得圓滿的果位。諸位從這個淺顯的例子裡面去想。所以斷無始無明習氣確實沒有任何方法,真的古人講的話沒有錯,此處用不得力。不能起心動念,更不能說什麼方法,你一起心動念就落在分別執著裡頭,這真的叫上上乘佛法。所以三業永無過失,就是習氣斷盡。

  第四十二個位次叫妙覺位,這是果地,永遠沒有了,所以只有究竟佛果一個人,叫唯佛不共,分分無失。不像菩薩,菩薩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分分還有過失,不是沒有過失。古人常講「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這個話講得有道理。所以,我們不要去責備別人的過失,為什麼?無始來的習氣。六道凡夫他有見思習氣,他有塵沙習氣,他有無明習氣,他怎麼會不造業?縱然是修行人,他們的過失少,不能說沒有。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從今而後,再不會去責備別人,養成寬宏大量,能包容一切。凡事都自己要反省,看到別人的過失,反省我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嘉勉;如果我有,我從今天起我要把它改過來。改過要有恆心,要有毅力,今天改了明天又犯,這是什麼原因?習氣很重!根本無明習氣,你想想看,三大阿僧祇劫才能除盡,見思煩惱的習氣也都是很長的時間。沒有恆心,沒有毅力,沒有認真反省,天天改過,菩提道上進很難,退很容易,這個事實不能不知道。

  所以十方一切諸佛如來,都勸人往生彌陀凈土。為什麼?只有彌陀凈土那個地方不退轉。我們凡夫一品煩惱都沒斷,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最大的好處就是圓證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跟法身菩薩沒有兩樣,這個便宜可佔大了。修到法身菩薩,你看要超越六道、要超越十法界才能證得,好不容易。可是修凈土不需要超越,一生成就,叫橫超,不叫豎出;豎出你要通過六道,通過十法界。不需要通過,完全靠彌陀本願威神加持,一生圓滿成就。三業無失亦通於因,通於果也通於因。

  「又此十句,初一總顯無過」,初一就是「云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就是這一句,這句是總說。下面有八句「別顯無過」,從「不害身語意,不可毀身語意業」,就是從第二句到第九句。最後一句是「總出其因,若以智慧為先導,身語意業常無失故」。最後就是第十句,「云何得智為先導身語意業」,這一句很重要,這是總出說明他為什麼會得無過失三業。這個人純粹是理智,不用情識,用情識總會有過失。可是我們知道,十法界裡面的聖賢還是用身語意,用心意識。六道裡面用得不正,所以過失就很多,就像《地藏經》上所說的,「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這是實實在在的。

  到四聖法界,你超越六道輪迴,證得聲聞、辟支佛、菩薩,我們常常講四聖法界,十法界裡頭四聖六凡,這個四聖他還是用八識五十一心所,他用得正。正的標準是什麼?是佛陀的教誨,就是經律論。四聖這些聲聞、菩薩,都要依佛陀的教誨才能得其正;如果不依佛陀教誨,就得其邪。我們看現前我們的社會,幾乎是充滿邪知邪見,你細聽聽看,似是而非。他講的那些道理乍聽很有道理,再深入冷靜一觀察,沒道理。

  為什麼?在過去,社會重視倫理道德的教育,國家重視倫理道德的教育。中國從漢朝時候,選拔人才為社會、為國家服務,就是今天講國家這些幹部人才。用什麼方法?選舉,不是人民選舉,是地方官員選舉,而把選拔人才擺在他的政績的第一條。這個地方官在這裡做得很好,樣樣都做得很好,三年沒有替國家選拔一個人才,他就要下台。那就有過失,沒替國家選拔人才。選拔人才的標準,國家有明文規定,叫孝廉。你看中國古籍裡頭記載,叫舉孝廉,舉是選舉。

  地方官員要常常私訪,這些大官,平常老百姓見不到的,他要穿成便裝,見了面也不認識。穿上他的官服,一看就曉得他是什麼階級、什麼身分,能看得出來,換成便裝就看不出來了。所以私訪,到外面去問、打聽,哪家的小孩孝順父母?能孝順父母,他就會對國家、對社會盡忠。第二個條件是廉潔,廉潔就不貪污。這兩個條件具備,就要把他選拔出來,國家來栽培他。送他到學校去念書,這學校是國家辦的,培養出來將來是國家幹部。所以,他的條件是孝廉。這個制度好,跟現在不相同。從前做官的都接受過儒家的教育,道家、佛家都涉獵,確實有德行、有學問,他們所選拔出來的人才必然可觀、可靠。

  所以,這個因我們就要留意,智慧為先導才減少過失。如果沒有智慧,有私心,私心要替國家選拔人才,選什麼人?選自己的親戚,選跟自己有關係的,不是大公無私。這種人有沒有?有,歷代都有。總而言之,任何一樁事情有利就有弊,我們要細心觀察是利多還是弊多。舉孝廉這樁事情畢竟還是利多於弊,所以國家對這個事情很重視,也很慎重。選拔出來的人才進了太學,太學從前叫國子監,也要經過老師長時期的觀察、教導,使他成為國家棟樑之才。這一句我們要記住,一切諸佛菩薩無不是以智慧為先導,所以他的身語意業沒有過失,或者說過失少。

  「又於中八,前二離過,後六成德」,這是講當中的八句,第二句到第九句。前二就是第二句跟第三句,離過,不害、不可毀;後六是成德,不可壞、不退轉、不可動、殊勝、清凈、無染,成就自己的德行。第一段我們就講到此地,這段是總問其果。

  下面有「十段別明」,我們把清涼大師的介紹,《疏》裡頭的文念一遍。「初一異熟果」,這個一是第一段,後頭是十段,下面是第一段。「次四士用果」,就是二、三、四、五這個四段。「次二離系果」,六、七兩段。「次一增上果」,再下去有一段,第八段。「後二等流果」,就是九段跟十段。這些法相名詞是屬於佛教的常識,大乘別教所說有六因五果,我們做個簡單的介紹,先說六因。六是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這六個,因地六位;妙覺是果地,不是因地。因地有修,果地是成就的,究竟圓滿的成就,所以它不是因地,因地有這個六位,我們要清楚。「凡有為法的生起,必依因與緣之和合」,它才能生起現相,所以佛家講因緣果。有因沒有緣,不能結果;有緣沒有因,也不會結果;一定要因緣和合,果報就現前。所以因有六,六種因,果有五種,我們先看這個六種。

  第一種,「能作因」。「謂凡為生法,與以力者,又不作障害者」,這就是能作因。任何一法的生起,一個是與以力者,就是你幫得上忙,幫助它,這是能作因。第二類,你雖然不幫忙它,但是你不障礙它,你不害它,聽其自然,它也能長好。所以能作因下面說,「故此因有與力、不障二種」,能作因有這兩種。「與力者,法之生時」,這個法是講一切法,任何一法的生起,「與勝力者也」,這是講它得力於這個能作。「眼根之生眼識」,舉例子來說,眼根是物質,眼識就不是物質。六根、五塵是物質,是色法;第六識、意根不是色法,它不是物質,我們現在講精神。眼指眼根,如果沒有眼識,雖有眼而不見,諸位要曉得,能見是眼識,不是眼根;能聽是耳識,不是耳根,這個要懂。眼根確實是幫助眼識,這是屬於與力,給它一種力量,給它幫助,是屬於能作因。

  再一個比喻說,「如大地之生草木」,花草樹木,「是為有力能作因」。眼根生眼識,大地生樹木花草,都給它一種力量,給它一種力量幫助它,這是有力的能作因。「此有力能作因之因體,只限於有為法,不通於無為法」,有為法就是有生有滅,就是有為法;無為法是不生不滅,不生不滅當然能作因裡面「與力」這一條用不上。所以與力不通無為法,它只通有為法,不通無為。為什麼?下面說「以無為法,為無作用,不向彼之生法而與力也」。

  但是能作因第二個意思通無為法,不障!雖然你對它沒有幫助,但是你不妨礙它。所以,「不障者,謂不妨他之生法,使他自在而生者也」,這是屬於能作因的第二種,就是不障礙。「如虛空之於萬物,是為無力能作因」,虛空對於一切萬物,像樹木花草,虛空不妨礙它,不妨礙樹木花草的生長;但是虛空確實沒有什麼幫助,不像大地,大地確實它有土壤、水分,有很多幫助它的,虛空沒有幫助。但是虛空對於樹木花草的生長沒有障礙,不障礙它,不害它,所以也是屬於能作因。能作因有這兩個意思在,這是無力的能作因,前面一種是有力的能作因。「故此無力能作因,通於一切無為法也」。所以,因有這麼兩種。

  「此因所得之果,名為增上果」,增上果是能作因,增上就是幫你忙。所以幫忙有兩種,譬如我們今天做一樁事情,做一樁好事,有人支持你,出錢出力,這個事情成就了,他是有力能作因。另外一種人他讚歎你,「你做的是好事」,他雖然也沒出錢,也沒出力,但是他沒妨害你,他沒有障礙你,那是屬於無力能作因。這兩種都是屬於增上果,成就了都算是增上果。這個意思講得很圓滿,很好,確實在一切有為、無為法當中,我們細心觀察,真的有這個因,有這個果。

  第二種叫「俱有因」。什麼叫俱有因?「為俱有果之因,故名俱有因,謂是必二個以上之法相依而生,如束蘆之相依,地等之四大種,生住等之四相是也」,這一類。這個舉得也很好。地是大地,地之四大種是地、水、火、風,這叫地的四大種。四相,「生住等之四相」,生、住、異、滅這四種現象。下面說得很好,他說,「蓋四大種之生,必互相依而生,缺一不可也」,從這個地方我們就明白這個意思。地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物質,物質的發生我們肉眼看不到,說實在的話,阿羅漢的天眼也看不到。佛在經上說,阿羅漢的天眼可以看到微塵,什麼叫微塵?就是很小的物質,佛就用塵來做比喻。

  佛在經上給我們說,牛毛,牛身上的毛很粗。譬如這是牛毛,牛毛的尖上、頂上有一粒塵,一個很小的物質,塵,在這上面。它擺得很平穩,它不會掉下去。這是說很小,也許我們眼睛好的能夠看得見,牛毛上面有個東西,這很小的。把牛毛塵分作七分,七分之一,這就很小了,七分之一稱做羊毛塵,羊毛比牛毛細。中國人寫字用毛筆,毛筆裡頭用羊毛的很多,羊毫,這很細;七分之一,它是牛毛塵的七分之一。羊毛塵再分為七分,七分之一叫兔毛塵,兔毛就更細。兔毛塵還可以分,分成七分之一叫水塵。水,現在我們曉得,它的密度並不大。在高倍顯微鏡之下,它也像網膜一樣,水分子像網膜一樣,當中有很多空隙。這一粒塵很小,它可以在水分子空隙裡面活動,沒有障礙,這就是肉眼看不見的。

  水塵還可以分,分為七分之一,叫金塵,金是金屬,金銀銅鐵的金屬。金屬的密度就很大,雖然很大,在顯微鏡之下觀察,它也是像網狀一樣,當中還是有空隙。這一粒微塵在這個空隙裡面也可以自由活動,沒有障礙,你說它多小。在金屬裡頭它可以穿過來穿過去,沒有障礙,我們肉眼看不到了,金塵。金塵再分為七分之一叫微塵,阿羅漢的天眼能看到微塵。可是微塵還能分,再分為七分之一,叫色聚之微,這阿羅漢看不見。色聚之微還可以分,分為七分之一叫極微之微,那就不能再分,再分就沒有了,所以也叫做鄰虛塵,它跟虛空做了鄰居,再分就沒有了。這是佛在經上給我們的講法,你看是不是像現在所講的分子、原子、電子、粒子?現在科學家用這種名詞,佛學裡頭都用微塵,都用塵,是說的一樁事情,兩個不同的說法。佛經裡頭有高科技!是真的,不是假的。這肉眼看不見,阿羅漢看不見,大菩薩(法身菩薩)他們能看見,他們能看見極微之微。

  現代的科學家也很聰明,也很能幹,他們發現宇宙的原點非常非常之小;原點一爆炸,就是個大宇宙。原點有多大?這個我們也報告了很多次。一根頭髮,把頭髮切斷,頭髮的平面,譬如這一根頭髮切斷,切斷這裡有個平面,頭髮是圓形的一個平面。平面有個直徑,直徑上可以排列這個原點,可以排一百萬億億億個。我們現在科學儀器都沒有辦法看到,科學家是從數學裡面推論出來的,這是物質。這個物質存在的時間多長?真的叫剎那之間,而且從哪裡來的?無中生有,存在的時間極其短暫。我們今天所看到種種色相,就是這種微塵的聚合,叫微塵聚,聚集在一起來的相續相。正如同我們看電影,電影銀幕上所現的相是放映機裡面的幻燈片,幻燈片在銀幕上留下來的假相,不是真的。你看的時候它已經換掉了,一張一張,一秒鐘換二十四張,我們就覺得那是真的,看不出它是假的。

  我們現實的環境當中,所有一切色相它們生滅的速度多快?電影一秒鐘換二十四次,也就是說一秒鐘二十四個生滅相,我們看的相續,完全不知道它的生滅,看到它的相續。佛在《仁王經》裡面告訴我們,佛說一彈指,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這個時間很短,叫一剎那,一剎那有九百個生滅。我們彈彈看,彈得很快我一秒鐘可以彈四次。四乘六十再乘九百,剛剛好兩個十萬八千;換句話說,《仁王經》上說物質的生滅現象,它存在時間是兩個十萬八千,就是二十一萬六千個生滅。一秒鐘二十一萬六千個生滅現象,你怎麼知道它是假的?

  所以佛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因為他看到它的生滅,不是真的,全是幻相。所以有,佛稱為妙有,妙有跟真空是一不是二。《般若心經》上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是一不是二。這個我們在前面也做了多次報告,我說佛這個說法是方便說。真實說,那真叫億萬分之一秒,沒法子想像,《仁王經》上佛是粗說。好,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休息幾分鐘。

  諸位同學,請坐。「俱有因」我們還沒講完,剛才講到地水火風,地是物質,最小的物質。物質再小,它有四種現象,佛經上稱為四大種,地、水、火、風,一定有這四種現象。地代表物質,水大、火大,現代科學家稱為帶電,水大是帶陰電,火大是帶陽電,它一定是帶電的。風,風是說它是動的,它不是靜止的,而且它動的速度也很大、也很快。佛法上講,這四大種之生,一定是互相依而生,缺一不可,確實是這樣的,它一生,這四種現象同時會發生。這就叫做「同時俱有之法,互為因互為果者,此謂之互為果俱有因,此因所生之果,名士用果」。等我們看到五果的時候,諸位就都看到了,這叫士用果,是俱有因,互為果俱有因。

  第三種叫「同類因」。「謂同類之法以同類之法為因也,如善法為善法之因,乃至無記法為無記法之因」。這個乃至當中省略了一個「如惡法,一定為惡法之因」。法很多,總不外乎這三大類,就是善、惡、無記。「此同類之名,就善惡之性而立,非就色心等之事相,善之色蘊與善之識蘊相望,猶同類因等流果故也,蓋此因所得之果,乃等流果也」。等流就是因是屬於同類的,這在我們日常現象裡面細心觀察就非常明顯。前世好德、修善,前世有這個因,這一世雖然沒有人教他,他也好善,他也積德。我們醫學裡面講遺傳,說得也有點道理。可是佛法講得更清楚,前世的習氣!前世喜歡造惡,這一生當中如果沒有人好好教他,他的習氣常現前,也是常常喜歡惡作劇。在佛法裡面也稱之為習性,所謂是「江山易改,習性難除」。

  這種善惡業,無明的習氣,確確實實前一世會影響到這一生,這一生會影響到來生。所以,人不能不學,不能不受聖賢教誨。習氣裡面,實在講善的少,不善的多,從佛法當中所說的頭數,我們就很清楚。你看在百法裡面,《百法明門》,善法只有十一條,惡法有二十六條。煩惱有二十六個,善法只有十一個,這就是說明,習性裡面惡多善少,當然惡的力量強於善的力量。所以世間人作惡很容易,修善很困難,原因是什麼?同類因,這個不能不知道。同類因所得之果,叫等流果,五果裡面的等流果。

  再看第四個「相應因」。「心與心所之法,必同時相應而生,故名相應法。就此一聚之心心所,以一望他,名相應因,如彼之俱有因(前面所說的)。蓋於俱有因中,特別開心心所之法而立此因也。故所得之果,以俱有因為例,稱為士用果」。所以,士用果它是有相應因,跟前面所說的俱有因,俱有因、相應因這兩種因所得的果都叫士用果。所以,因有六,果有五。這是舉心心所做個例子,心是八識,叫八識心王,心王起作用就叫做心所,所以心所是心所有之法,八識與它相應所有之法,在《百法》裡頭說得很清楚。像阿賴耶,阿賴耶的相應心所最少,只有五個,叫五遍行;第六意識最多,五十一個心所法統統具足。第六意識分別,分別心一起,相應的五十一個心所統統都起現行。這些可以說是佛教的心理學,講得非常微細。

  第五個是「遍行因」。「是為由同類因,特開煩惱法而立者」,就跟相應因一樣,相應因是俱有因當中特別把心心所提出來,稱為相應因。遍行也是如此,同類因裡面特開煩惱法,煩惱就是善、惡、無記。「蓋在見惑,苦諦下之五見及疑與無明,集諦下之邪見、見取二見」,見取見是屬於果,戒取見是屬於因,見取二見「及疑與無明」。諸位要記住,所謂貪、瞋、痴、慢、疑,無明就是痴,貪瞋痴裡頭的痴,痴就是無明,「遍生一切之惑,故名遍行因」。由此可知,惑是迷惑,為什麼對一切法迷惑?見解的錯誤。見惑是你對於宇宙人生的現象真相不了解,你看錯了,見惑就是你看錯了,思惑就是你想錯了。想錯、看錯了,哪有不做錯事的道理?苦諦下面的五見及疑與無明,集諦下面的邪見、見取二見及疑與無明,這些遍生一切之惑。我們對於宇宙、人生,一切人事物的迷惑,從哪裡來的?這把根源給我們說出來了,所以這叫遍行因。「是不過為同類因之一種」,總的來說,同類因就行了,它是從同類因裡面開出來的。「故所得之果,即等類果也」,就是等流果。

  最後第六,第六叫「異熟因」。「是以惡與有漏善之二法為體」,由此可知,異熟因是屬於三界裡面的。惡與有漏善,漏是煩惱的代名詞,雖修善,沒離開煩惱。什麼?你所修的善,這裡面有貪瞋痴慢疑。我們現在的話說,你修善、你積德,你裡頭有自私自利,有名聞利養,這些東西沒有放下,這個善法叫有漏善。果報在哪裡?果報在人天,這個天是欲界天,大多數在欲界天都是生在四王天或者是忉利天。忉利天再往上去,像夜摩、兜率,煩惱就輕,忉利天以下,煩惱還是相當嚴重。他用這個做比喻,就是「惡與有漏善之二法為體,如以五逆之惡法,感地獄之報」,這是舉例子來說,五逆是大惡。殺父親、殺母親、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這叫五逆,五逆罪決定墮阿鼻地獄,最重的罪!父母生你、育你、養你、教你,有大恩大德,你怎麼可以殺害?所以是極重的罪。

  那我們要問,要去追究,兒子為什麼殺父母?現在還有父母殺兒女,為什麼?都跟前世有關係。佛在經上告訴我們,父母跟兒女的緣有四種,第一種是報恩的,那是家庭非常和合,來報恩的。父母過去對這個兒女有恩,凡是來報恩的,一定是孝子賢孫,家庭和睦。第二種是來報怨的,父母過去對他有過節,或者是殺了他,害了他,怨恨,不孝,這一世到你家裡頭來投胎。長大之後是敗家子,一定把你的家搞得家破人亡,他來報仇的,來報怨的,這個事麻煩了!

  所以冤家宜解不宜結,你懂得這個道理,決定不能跟人結怨。結了怨,這一生他不能報復,來生;來生不能報復,後世。他報復的念頭要是不斷,哪一天緣成熟了,報復的果報就現前,很麻煩。報復的時候,兒子殺父母,父母是不是甘心情願的,沒有瞋恚心?那這個怨就解決掉了。如果父母沒有這個雅量,對這個兒女大逆不道痛恨在心,好了,來世遇到又來報,冤冤相報沒完沒了!今天這個世界,你只要冷眼去觀察,一家人裡頭報怨的、討債的多!太多太多了;報恩、還債的少。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對幾個人有恩德?對幾個人歡喜布施?所以我們造的是什麼因,自己清清楚楚,我們所受的是什麼果,因果報應絲毫不爽!

  明白這個道理與事實,對一切人事物,不但我們沒有惡的行為對待他,惡的念頭都不能起。這樣才真正成就自己的德行,提升自己的境界,這一生沒有白來。看到別人比我好,比我富有,比我尊貴,心裏面就難過,嫉妒、障礙之念頭則油然而生,這不好。明白人他懂得,他比我有財富,他過去生中財布施修得多,我沒修!他今天做了高官,有了權勢,前生修善積德好,應該得的果報,我沒修!明白這個道理,我們雖然再貧賤,不怨天,不尤人,我們努力改過自新,斷惡修善,來世可能超過他,還不止。萬萬不可以有嫉妒、有障礙,嫉妒、障礙那是真正障礙了自己。這一生報盡,你壽命到了你肯定墮三途,你再得不到人身。所以,人與一切人事物都要有誠意、善心來對待。這個五逆惡法感地獄之報。

  「以十善之有漏善,招天上之果」,我學《十善業道》,依《十善業道》來修行,但是屬於有漏,因為帶著煩惱習氣,煩惱習氣沒斷盡。換句話說,還有自私自利,還有名聞利養,還有貪瞋痴慢,依十善道修行,果報?果報在天上,就是前面所講的忉利天、四王天。「彼天上與地獄之果,皆非善非惡,但為無記性」,雖然是無記性,「惟一苦一樂」,天上樂,地獄苦。但是你生天也好,墮地獄也好,說不上善惡,這叫無記,因有善惡,果是無記。「如此以善因惡因,皆感無記之果,因果異類而熟」,所以它叫做異熟因,因果異類而熟,因果也異時而熟,異類異時。「一因惡果無記,一因善果無記」,這就稱之為異熟因,果報稱為異熟果。

  講因的六種,《俱舍論》裡頭的名詞,跟我們這裡講的是一樣的。前面所講的是根據《俱舍論》,第一個是能作因,第二個是俱有因,第三個是同類因,第四個是相應因,第五個是遍行因,第六個是異熟因。《大智度論》三十二卷也講到,名相稍微有一點不同。它第一個是相應因,第二個是共生因,共生因就是俱有因;第三個是自種因,自種因就是同類因;第四個是遍因,就是遍行因;第五個是報因,就是異熟因;第六個是無障因,就是能體因。這是把六種因簡單介紹出來。

  下面我們再看五果,這是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給我們說的五種果。「性相門,分別因果之相,因有六,果有五」,第一個是「異熟果,以惡業招來世三業之苦果,以善業招來世人天之樂果,苦樂之果性皆為無記,與業因之善與惡之性異,故名異熟果,自六因中之異熟因而來」。這裡頭因果我們要特別記住,善因決定感人天果報,惡因一定招三途的苦報。因有善惡不同,得的果報統統屬於無記因,所以這個叫異熟果,從異熟因而來的。

  第二種,「士用果」。「如農夫之於米麥,如行力之於道果」,行是修行,力是功夫,就是修行證果,「總依造作之力用而得者」。農夫種植很辛苦,他要努力的耕耘才有收穫,所以是依造作的力用得的果報。修行也是如此,你要真正如理如法的修行,你才能夠證得道果。修行裡面最重要的是斷惡修善,斷惡在先,惡要是不斷你就無善可修。為什麼?你的心是惡的,念頭是惡的,做得再好看,本質沒有離開惡,你怎麼能得善果?所以一定要懂得先斷惡,善才有根!

  斷惡修善要非常認真的去做,首先你要明了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這是智慧。一般人非常困難,尤其是現代社會,善惡混淆不清,很難辨別。你細心觀察,惡好象是善,善好象是惡。沒有真實智慧,沒有相當的定功,沒有豐富的學識,真的沒法子辨別。不能辨別就是愚痴,就是迷惑,所以他總是依造作力用才得這個果報,這個果報是從六因裡面俱有因與相應因這兩種因得來的。

  第三種是「離系果」。「依涅盤之道力而證之者」,涅盤是梵語,意思是不生不滅。不生不滅之道是什麼?是自性,是性德。下面說得好,「涅盤離一切之系縛,故云離系」,縛是煩惱的代名詞,煩惱好比繩索一樣,把我們捆綁起來,就不能動彈,就不得自在。涅盤是離一切煩惱。小乘的涅盤離見思煩惱,我們常講見思煩惱斷了,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他不再執著。執著就是見思煩惱,他不再執著,一切放下,一切隨緣,證小乘偏真涅盤。所以阿羅漢證涅盤是小乘涅盤,跟大乘菩薩不一樣。大乘菩薩不但是見思煩惱離了,塵沙煩惱也離了,無明煩惱也放下,所以離一切之系縛,這叫離系。

  「此法常住」,這就是涅盤法,放下了,常住,「非自六因生者」,前面講的六種因,離系果那個六種因裡頭都沒有。「唯以道力而證顯」,他的果報從哪裡來?他的果報從修道,修道力量而證、而顯。我們常講開悟了,契入佛菩薩境界,從這個地方證,從這個地方顯示。「故雖與以果之名,而非對於六因之因體」,離系也算是果,有果之名,但是跟前面講的六種因體沒有關係,他完全是依教修行而證得的。所以,放下見思就證阿羅漢,放下分別執著就證菩薩果位,放下一切妄想就證佛的果位,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是佛果。

  第四,「增上果」。「以一有為法,望其餘一切之有為法為增上果」,有為法就是有生有滅之法,太多太多了,有為法太多了,說不盡,以一個望其他的,這是增上。「其餘一切法,或與之以力,或不與力,亦不障害之」,這就是前面講的能作因。一法,其餘的一切法,或者對它有幫助,像大地對花草樹木是與之以力。像虛空對花草樹木,它不與力,雖不與力,它不障礙它,它不妨害它。所以這一法它能生,它能成就。「雖似前之士用果,然彼局於對有力之因體」,局是局限,局限於有力的因體;而增上果,「此則通於有力無力之一切法,而為所得之果,自能作因而來」,這是增上。增上在因上有兩個意思,一個是真幫了忙,幫助你,成就你,支持你;一個雖然不支持不幫助,但是不破壞,聽你自然去發展,這個法很多。所以,增上果是自能作因而來的。

  末後一個,「等流果」。「依前之善心而轉生後之善心,依前之噁心而益生後之噁心,依前之無記而生後之無記,等於果性因性而流來者,自六因中之同類因與遍行因而來」。這個在前面六因裡面我們讀過。善因,善因的習氣一定影響到來世,噁心、惡行的習氣也會延及後世。這樁事情不但在佛家,儒家、道家都說,不但中國人說,外國,我曾經看過美國凱西的報告。這個人距離我們不遠,上一個世紀的人,他好象是死在二次大戰那個時候,他過世距離我們現在大概六十年左右。他報告當中肯定,世界上任何一個人,你這一生所遭遇的,與前世的業因一定有連帶關係;不可能有一樁事情發生與前世沒有業因,沒有過這個事情。

  由此可知,我們這一生所遭遇的一切,都是前生造的善因、惡因,這一生所感的果報;我們今生所造的一切行業,決定影響來生的果報。如果對於這個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自自然然你就不怨天、不尤人;怪天老爺不公平,怪別人,這是大錯特錯。所以中國古人講得好,「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遭遇困難,遭遇挫折了,不要怪人,回過頭來反省,冷靜的思惟,不生煩惱。找出它原因之所在,把不善的因改掉,果報就現前,這才是個聰明人,才是個真正讀書明理之人。六因五果,我們就介紹到此地。

  現在我們可以看清涼大師《疏》裡面所說的,後面「十段別明」當中,這品經總共有十一段,前面一段是總說,「總問其果」,那是根本。後面這十段都沒有離開前面的十句,前面總,後面別;前面是綱,後面是目。別明當中,雖然十段,他把它分成五類,也就是分成五個段落。第一個段落是「異熟果」,第二有四段,是「士用果」;第三有兩段,「離系果」;第四有一段,「增上果」;最後有兩段,是屬於「等流果」。「今初」,初的一段就是講異熟果,「今初即修道之器」,佛門裡面常常稱之為法器,就是這個意思;換句話說,這個人具有修道的條件。他能修道,他能成就,成就小的是開悟,成就大的是證果,統統稱之為法器。下面解釋得好,「以菩薩起修行時,要具此十,方成二利之行」,二利就是自利利他。菩薩發起修行,一定要具備這十個條件,才能成就自利利他之行。這十個條件就是有十句,這個十句是一段。經裡面講的,「云何得生處具足,種族具足,傢具足,色具足,相具足,念具足,慧具足,行具足,無畏具足,覺悟具足」,這是第一段,完全說的是異熟果。現在時間到了,這段經文我們留著明天再學習。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一四七五卷)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凈行品第十一」,經文長行的第二段,這都是智首菩薩的提問,總共有二十個云何。前面第一個是「總問其果」,後面十段,每一段用一個「云何」,下面都省略了,所以長行就有十段。總的是十一段,後面別明說十段,我們還是算總的段數,好講,總的來說這是第二段。我們把經文念一遍:

  【云何得生處具足。種族具足。傢具足。色具足。相具足。念具足。慧具足。行具足。無畏具足。覺悟具足。】

  這一段清涼大師給我們說的,在五果裡面是屬於異熟果,也是有十個問題。十,在《華嚴》代表無盡,所以我們不能把它當作數字看。要把它看作圓滿,究竟圓滿而沒有缺陷,是這個意思,十代表這個意思。同學們我相信《彌陀經》念得很熟,《彌陀經》上用七表法,七也是代表圓滿。七的說法是東南西北,這是四,上方、下方,這就是六,還有一個中間,當中,它也是代表圓滿。所以,七跟十的意思沒有差別,總是代表圓滿就是了。清涼大師在《疏》裡面告訴我們,我們還是看他的解釋。我們契入《華嚴》,清涼大師跟李長者這兩位大德陪著我們做導遊,兩個很好導遊。

  「十事(這十樁事),瑜伽具釋」,《瑜伽師地論》裡面有很詳細的解釋,第一個「常生中國有佛法處」。這就是第一個問題,『云何得生處具足』,答這個問題。這個地方講的中國,不是我們現在的中國,千萬不要搞錯了。這個中國它的對面叫邊地,如果用現代的話來說,這個中國就是文化水平很高的都會,是這個意思。尤其這裡面特別一定要具足佛法,如果這個地方沒有佛法,就叫邊地,就不叫中國。經論裡面,諸位將來看到「生中國」,千萬不要誤會。

  佛教傳到中國有兩千年了。漢明帝永平十年,皇上派使節到西域,把兩位高僧大德,摩騰、竺法蘭兩位大德請到中國來,這是僧寶。他們帶著佛像、帶著佛經,所以是三寶具足,佛法僧三寶正式傳到中國,而為中國朝野歡喜接受。這裡面歷史上有記載,相傳是明帝夢到,他作個夢很奇怪,夢到人全身是金色的,從西方而來,放很大的光明。第二天,他就把他作夢的事情給這些大臣說了。其中就有一位常識非常豐富,他說皇上你夢到的金人可能就是西域所謂的佛陀。於是皇上很有興趣,就派兩個使節到西域去看看,如果有,就把他請到中國來。是這麼一個因緣,佛教傳到中國來了。

  在中國這塊大地上,文化的基礎非常適合於佛教的生長。因為我們都知道,佛教是師道,我們講佛教不是說宗教,是佛陀的教誨,或者說是佛陀的教育;就如同我們講孔教,是孔老夫子、孟夫子的教育。所以它不是宗教,它是教育,它是教學,這個我們必定要把它辨別清楚。師道一定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中國人教育裡面講孝道,這是核心。從前讀書人都知道,「堯舜之道,孝悌而已矣」。為什麼講堯舜?堯舜距離我們現在大概四千年,往上還有,在中國有歷史的時候,應該差不多接近五千年。為什麼我們談到教育就講堯舜?堯舜的時代,政府才正式設立主管教學的官員,就像現在我們講的教育部。政府有這麼一個機構專門管教育,這是堯舜時代才有的。以前呢?以前有教育,但是政府沒有設立主管官來負這個責任,以前的教育都是家教。

  所以外國人講,中國,世界四大古文明,其他三個都沒落了,中國還存在。什麼原因?他說可能是中國人注重家庭教育,這個說法完全正確,一點都沒錯。中國的教育自古以來就是家教,沒有人不重視家庭教育,人人都懂得,家家都知道。所以,倫理道德的教育不是從堯舜才開始,但是堯舜設立司徒,那是官的名字,主管教育的。教的是什麼?教的是倫理道德,一直到清朝末年,四千多年,中國傳統的教學沒有中斷過。元朝蒙古人入主中國,清朝滿洲人入主中國,都繼承了中國傳統的教育。特別是在清朝,清朝開國的幾個帝王,把倫理道德的教育發揚光大,所以對於清朝能夠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年,不是沒有道理。如果不是末代這些帝王疏忽這個教育,不像從前他們這些祖先那麼樣的重視,國勢就衰了,最後國家就亡了。

  這些歷史的教訓,我們冷眼觀察,就知道傳統教育非常重要。政權給別人拿去沒有關係,只要傳統教育在,中國這個國家民族就存在。如果我們傳統教育沒有了,那就真的四大古文明最後一個也沒有了,在這個地球上也消失了,變成歷史,這就非常的可惜。現在我們看,縱然我們中國對於古聖先賢的教育不是很重視,可是我們的鄰居,現在最重視的是韓國,做得最有成就。在海外,我細細觀察,英國、德國這些國家他們漢學的學者不簡單。我去訪問的時候,跟我見了面,普通話講得很好,這使我感到非常驚訝,我們不需要翻譯。而對於中國漢學的典籍確實他能夠深入,其他國家雖然也有研究漢學的,還是他們強,他們真正認識,真正懂得,對漢學有濃厚的興趣。這也難怪湯恩比博士是英國的歷史哲學家,居然說得出來,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真的通!

  牛津大學、劍橋大學,這是英國最著名的大學,對漢學研究不錯。可是我們在倫敦發現,真正對於漢學研究的,不是這兩個學校,是倫敦大學。沒有這兩個大學出名,但是漢學確實他們是領先各國,很值得我們佩服。我到倫敦大學參觀他們的圖書館,看到他們收藏中國的古籍,我看了不少。圖書館負責人員告訴我,有一批古籍,也有相當大的數量,年代太久了,這個書本再翻動的話就破損了,他們也很擔憂。我看了之後,中國人的方法是裱褙,就像裱畫一樣,後面托一張薄薄的棉紙,這個書至少可以又保存五百年以上。我告訴他們,我說你們有多少這些書籍,把它做成目錄,有多少冊,每一冊多少頁,送到中國來裱褙。我們也有義務協助他,文化的寶藏是這個世界上一切眾生所共有的。希望在學校裡面有人研究,有人把它發揚光大,「為古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所以這個中國就是文化水平高,有佛陀教育的處所,稱之為中國。要生到這個地方,你才有機會接觸到佛法。實在講,認識佛法非常不容易,我自己從小受了學校教育之後,連課本裡面(小學課本裡面)都說佛教是迷信。孫中山先生到寺廟裡面,把佛像打壞,我們教科書上都有,迷信,破除迷信,這個觀念非常深刻。末世的佛教,講經說法、懂得佛教的人太少了,我們沒有機會接觸到,一直都以為它是迷信。到寺廟裡面去觀光旅遊,那是有的,看看古代佛教留下來的遺迹,道場都是建築在山明水秀之處。我們都把它當作觀光旅遊的一個點來看待,沒有重視它的文化。

  五十年多年前,五十四年了,我在台灣認識了方東美先生,那時候二十六歲,我跟他學哲學。非常難得,他抽出時間為我講了一套哲學概論,從西方講到東方,最後講到印度,最後一個單元講到佛經哲學。我感到非常驚訝,佛經是迷信,怎麼會是哲學?他說:你不懂。他說:佛經哲學才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才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這幾句話當時我聽了非常震撼!我當時就向他老人家請教,我說您老人家怎麼會知道的,他跟誰學的?

  於是他告訴我,抗戰期間他在中央大學教書,中央大學那個時候在重慶。有一段時期他生病,朋友就建議他到峨嵋山去修養,峨嵋山是中國佛教四大聖地之一,我曾經去過。他在山上,尤其是那時候交通、通訊非常不方便,山上沒有報紙,也沒雜誌,除了佛經之外,什麼都沒有。所以養病,方先生每天找些文字來看看,就看佛經。愈看愈有味道,從此之後他跟佛經就結了緣,可以說一生沒有間斷。對經典的熟悉,許許多多的經文重要的段落他都能夠背誦,讓我們佩服得五體投地。

  佛門裡面講經說法的大和尚,講到佛經沒有他熟,他看得太多了,天天看,天天讀。所以他告訴我,他說你要學佛,不要到寺廟去,不要找那些和尚。我說:那到哪裡去?在經典裡面,真正佛教在經典裡面。這個話在那個時代說,一點都不錯。我是這樣的因緣接觸佛經,最初接觸佛經,態度就是方先生教的,受他的影響很大。到寺院不知道拜佛,恭敬心是有,不懂這些禮節。到寺廟裡面,就問你們有沒有藏經樓?有,圖書館。寺廟裡頭有沒有《藏經》?台北的善導寺,它裡面有個太虛圖書館,紀念太虛大師的,那時候幾位住持都是太虛大師的學生,收藏有不少的佛書。我們看了很歡喜,星期假日都到太虛圖書館看佛經。因為那時候的經典流通量很少,外面買不到,所以好的、重要的東西,只有自己手抄。老師跟我們說的,哪些經典你能看的,去抄,抄經去,我還抄過不少。從這個地方入門,這就是有佛法處稱之為中國。

  第二,「種族尊貴,非下賤等」。『種族具足』。第一個條件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你生在這個地方,有佛教文化,你有機會接觸得到。「種族具足」,對於修學自然產生巨大的影響,對於自己修學,以及教化別人,這是很好的一個背景。釋迦牟尼佛他給我們的示現,他是王族,他本身是王子,父親是個國王。而且他是長子,該他繼承王位,這是世間人真叫夢寐以求。世間人哪個不求富貴?還有什麼比富貴更好的?釋迦牟尼佛知道,有比富貴更好的,所以他捨棄王位,捨棄榮華富貴,他去學佛。這個總有道理,他不是貧賤,沒有衣穿,沒有飯吃,逼不得已跑到佛門裡面,求個安定的生活。不是!世間法裡面,他什麼都不缺乏,為什麼要搞這一行?

  我們從釋迦牟尼佛的傳記,《大藏經》上有《釋迦方誌》、《釋迦譜》。我們讀了之後才曉得,釋迦牟尼佛慈悲至極,看到世人生活太苦,所謂是八苦交煎,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熾盛,煩惱太多。這些問題在人生來講是大問題,確實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政治沒有辦法,軍事也沒有辦法。釋迦牟尼年輕的時候武藝高強,確實他是個很好的將軍,很好的元帥,不幹這個。今天講工商科技,都不能解決,唯一能夠解決,真正幫上忙的,只有聖賢教育。所以他十九歲離開家庭,尋師訪友,到處去參學。

  古印度用現在的話講,多少學者、專家,釋迦牟尼都去親近過,都去拜訪過。感到他們所學不究竟、不圓滿,最後回到恆河旁邊,菩提樹下去靜坐,修定。定中開悟了,定到一定的程度,豁然大悟。悟的是什麼?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這也是佛教所講的,「宇宙人生的真相」。所謂性相、理事、因果,這六個字可以把宇宙人生真相統統包括。覺悟之後,他不回國去做國王,從事於教學工作,以身作則,他所講的他統統做到了。他教人看破,他真看破;他教人放下,他真放下。

  《般若經》上所講,「般若無知,無所不知」,沒有人向他請教的時候,他心像止水一樣,一念不生,這是根本智,無知。有人向他請教,無論什麼問題你去問他,對答如流,從來不需要加以思考的,你問,直接就跟你解答,智慧現前。三十歲覺悟之後,就從事於教學,帶著一批學生在印度這麼大的一個地區,歷史上稱為五印度,北印度、東印度、西印度、南印度,還有中間。我們知道那個時候的旅行都是走路,沒有代步的工具,足跡遍五印度,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王族能夠捨棄王位來做這個工作,當然一般人聽到釋迦牟尼佛的身分、地位,沒有懷疑。提倡平等,古印度是非常不平等的,階級很嚴格,所謂婆羅門、剎帝利,這是貴族,平民、奴隸,階級很嚴。他老人家提倡平等,平等的尊重,平等的愛護,平等的關懷,平等的學習。

  學生多了,我們稱它為僧團,為僧團制定「六和敬」,大家一定共同遵守的規矩,六和敬。「見和同解」,我們今天講,首先要建立共識,我們對於一切人事物的看法要很接近,這個太重要了。第二個,「戒和同修」,要守法,這裡面最重要的就是十善、三皈、五戒、十戒、威儀,一定要遵守的。這樣的教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跟他學習的人愈來愈多,你看他不分國家,不分種族,不分宗教。印度古時候是宗教之國,無論哪個宗教的信徒,你來跟他學,他都非常樂意來教你。並不勸導你改變宗教信仰,沒有,你在佛經上看不到。你是婆羅門教,你還是信仰婆羅門教,你只是跟他求智慧,求學問。而且他對於所有宗教都尊重,都沒有批評,難得!所以種族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影響力。

  但是也不一定,譬如在中國,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他就不是貴族,他是平民。而且沒有念過書,不認識字,做粗活出身的。他做什麼工作?《壇經》裡面說得很清楚,他賣柴,樵夫。每天上山砍柴,夠一個分量了,挑下山,挑到城鎮人多的地方到那邊去賣。這個行業非常辛苦,我在讀小學的時候,我讀小學住在福建,福建閩北建甌,建甌是個大城市。那時候每一家燃燒的,那時候沒有煤,都是燒柴火,這是不能缺少的。一個是買柴,一個是買水,那時候沒有自來水。所以有很多人在河邊挑水,挑到城市來賣,一擔水幾毛錢,一擔柴也是幾毛錢,很便宜。他賣了柴,拿到錢,買一點米,買一點糧食,回家去養他的老母親。

  他的成就,緣不一樣,得到五祖的賞識,把衣缽傳給他。傳給他他只有二十四歲,所以一班人不服,到處去找他,想把衣缽奪回來,他哪有資格!他不得已,跑到獵人隊裡面躲了十五年。十五年之後,這個事情就平淡下去了,找他的人,時間長了找不到就算了。緣成熟遇到印宗法師,印宗法師那時候在嶺南(就是廣東這個地區)是一位高僧大德;通宗通教、講經說法的大法師,對他景仰的人太多了。印宗法師了不起,印宗法師見到六祖沒有嫉妒心,如果要有嫉妒、陷害,那六祖就完了,遇到真正了不起的人。印宗法師問明白了,惠能大師要求出家,他就給他剃度,剃度之後,反過頭來拜他為師。這我講水漲船高,印宗法師把他抬舉起來,他一下就出名了。印宗大和尚拜他做師父,這還得了嗎?這是何等人物!緣不同。六祖要遇不到印宗法師,可能一生沒人知道他,緣關係太大了。

  現在這個社會也講求出身,種族,但是跟從前的觀念不一樣。現在一般人重視學歷,在中國、在外國都一樣。你出家了,你是高級知識分子,大學畢業,或者拿到碩士學位,拿到博士學位,你出家自然就不一樣。你講經說法,大家對你會尊重,你有那麼高的學位!所以現在有不少年輕的出家人,到學校去讀書,目的就是拿學位。正不正確?有沒有這個必要?說實在話,沒有必要。最重要的還是要遵守傳統,你在經教裡頭功夫下得深,一門深入,長時熏修,十年、二十年,你變成專家了。雖然沒有學歷,可是我在這一門下的功夫比你深得多,這不能否認的。你提出的問題,我能給你解答;我提出的問題,你答覆不了,這都是事實。

  所以我常常給年輕的法師們說,我們已經有這個機緣,得人身,聞佛法。一定要在大乘經教裡面選擇一門,一門深入,自己可以契入境界,然後可以教化別人。不要去求名聞利養,中國古人講「實至名歸」,人家自自然然會尊重你。尤其你有表達的機會,你天天講經,天天上講台,聽眾裡面不乏有博士、有碩士,有很多名流、學者、專家在下面聽。我常說我就是個好榜樣,我初中畢業,高中念了半年就失學,所以這一生學習很辛苦,難得遇到幾位好的老師,熱心教導。我那時候是貧賤到極處,老師熱心教導,不收學費,我非常的感恩。學成之後,一直在講台,講台就是我學習的場所,聽眾都是我的老師,都是我的監學,我決定不敢輕慢,教學相長。這樣把自己的德行、學問,不斷向上提升。好,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休息幾分鐘。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我們接著把第二段經文念一遍:

  【云何得生處具足。種族具足。傢具足。色具足。相具足。念具足。慧具足。行具足。無畏具足。覺悟具足。】

  上面一節,我們講到『種族具足』,這些都會產生影響力。它的影響因緣很複雜,如果總的一句話來說,因緣具足。因緣就包括太多了,這些都包括在這一句當中。所以,家族它能夠讓大眾、讓後人生起信心。

  第三,「生信向三寶修善之家,非外道等家」,這『傢具足』,這都是緣分。可是也不一定,譬如我自己這一條就沒有。我的父母,我們家族,對佛法沒有信仰。母親雖然年節、忌日會到寺廟、神廟去燒燒香,都是屬於迷信。求保平安,求佛求神保平安,保佑升官發財,都這麼個觀念,這屬於迷信。一個能夠生在信向三寶修善之家,他的基礎一定非常好,這是我們可以想像到的。從小就受到佛法的熏陶,這個緣太殊勝了,很不容易遇到。我們這一生當中,我說我自己,如果不遇到方東美先生,什麼人勸我學佛,我都不會接受。自己心目當中最景仰、最尊重的一位長者,這個話是從他口裡說的,讓我們具足信心。

  我們在世間學業雖然沒有完成,可是這是另外一種學問,方先生介紹,我對於佛法不懷疑了。知道這確實如老師所說,是哲學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那個享受別人不知道,讀儒書的人能夠體會到少分,所謂孔顏之樂。《論語》開頭第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用這個三句來形容學佛之樂,你才真正體會到少分,真樂,這是享受。這個享受不是錢財,不是財富,不是地位,不是權勢,是境界不斷向上提升。在這個社會上,我們一生守住自己的本分。我選擇這個行業,就是出家,也不是我自己選擇的,是章嘉大師替我選擇的。他老人家苦口婆心的勸我,「不要搞別的,你不是搞其他行業的材料,好好的學佛,弘法利生」。我對老師非常尊重,很聽話,是好學生,他老人家給我選擇,我就確定走這條路。

  這條路古德說得很好,「弘法是家務」,我們的家務事情,自己的事情就是依教修行,弘法利生,這是我們自己本分事情。我這一生做到了,除這樁事情之外,我任何事情都沒有去留意。所以到現在這個年齡,我沒有道場,我沒有精舍。我住是住別人的地方,所有權是別人的,我說我有使用權,我無需要所有權,很自在。沒有徒眾,雖然天天教學,也沒有學生,居然有許多人說是我的徒眾,說是我的學生,那是他說的,不是我說的,這個一定要懂!天天讀經,天天講經,時間久了,不知不覺漸漸就契入,真樂!煩惱少,智慧長,妄想分別愈來愈少,每天想的是什麼?想的是經文、經教,佛怎麼說,我應該怎麼學,我應該怎麼樣幫助別人學,想的是這些事情,非常的單純。幾十年雖然住在都市,實際上就是古人講的隱居,隱居在都市。都市裡面的事情多,一概不知道,不看電視,不看報紙,不看雜誌,不聽廣播,所以每天天下太平。

  發生什麼大事了,有些信徒他們會把這消息告訴我,所以我也能懂得一些,知道一些。自己從來不接觸,這樣子心才能定得下來,定生慧,慧能解決問題。所以在一九九八年我到新加坡,緣也很殊勝,有一次偶然之間,我跟李木源居士說,世界要想和平,一定要派系不再對立,種族能夠化解歧視,宗教和睦相處,這個問題才能得到解決。但是三大問題,從宗教下手比較容易,為什麼?凡是宗教徒他都相信神,他有個中心,把這個中心點抓到,神愛世人,佛家大慈大悲。什麼是佛法?「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這就是神愛世人,上帝愛世人,我說可以把宗教團結起來。他聽了很有興趣,主動給我聯繫,聯繫新加坡九個宗教,太好了。我就抽出一點時間,他陪著我一家一家去拜訪,交朋友,到最後這九個宗教變成一家人。新加坡那個時候的總統王鼎昌先生,看到非常歡喜,我跟王鼎昌夫婦見過幾次面,他對我們的做法很讚歎。

  在這個小地方做了三年,辦了三次溫馨晚宴,各個宗教一起來過年。第一次是一九九九年,三千八百人參加,第二年西元二000年,有七、八千人參加,第三次二00一年,估計會超過一萬人。因為最後一次是新加坡總理做我們的貴賓,這是國家領導人,所以保安就多了,就謹慎了。而且也跟我們說,希望我們人數不要太多,所以我們就訂了五千人,而實際那天出席將近八千人,做得很成功。附近這幾個國家都有代表來參加,馬來西亞、印尼、越南、柬埔寨、泰國、菲律賓,好幾個國家主管宗教的,或者是宗教裡面有聲望、有地位的這些大德們。所以,朋友愈交愈多,也是這麼個因緣,我跟南洋建立了良好的關係。

  離開新加坡,澳洲政府給我特別的簽證,非常禮遇。在澳洲有這個緣分,幫助他們團結宗教,團結族群。澳洲政府這些事情,政府設立有專門機構「多元文化部」主管這些事情。執行是讓學校,由大學來執行,這個好,非常之好。因為學校不偏於哪個宗教,決定是站在中立的,對每個宗教都好。所以跟高等教育就接觸了,有機緣跟這些學校教授團舉行兩次座談會,沒想到學校就贈送我榮譽博士,請我擔任學校教授。我跟諸位說,我初中畢業,雖然學校學歷很低,我在佛學上五十年的功夫。我教學,講經教學,那一年好象是四十三年,講經教學四十三年,這就是實實在在的東西擺在面前。我們在教授團裡面舉行座談,教授所提出的問題,我都能夠一一的給他解答。憑什麼?佛法,佛法確實是圓滿的智慧。可惜我們自己還沒有達到圓滿,學了這麼多年,沒有大智慧,開了點小智慧,這小智慧也挺管用。所以真正有實學,別人不會輕視。

  尤其是現在,科技發達,媒體發達,我們今天講經教學,利用網際網路,利用衛星電視,全球任何一個地方都能接收。這個影響的面跟從前確實不一樣,很短的時間就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我一生不建寺廟,寺廟的影響力不大。我知道衛星電視、網際網路的影響大,我以這個為道場,租借地方都可以,不必自己要有道場。每天孜孜不倦,認真努力提升自己的境界,幫助別人學佛。學佛總不外乎幫助人回頭是岸,幫助人斷惡修善,幫助人破迷開悟,終極的目的是幫助他轉凡成聖。你說這種事業多有意義,多有價值,多麼快樂!這才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這個緣也不是很容易得來,總而言之一句話,佛家講緣是講得非常正確,講得教人不能不五體投地,都在緣上。

  這一句在現代的社會,縱然是生在外道之家,他要有緣遇到佛法,他會改變,從其他宗教裡頭轉過來學佛的很多,我就遇到不少。我遇到的時候,總是以正法勸他,不要改變你宗教信仰,那是錯誤的,你來學佛是正確的。為什麼?佛是你的老師。譬如你是個天主教徒,你信仰天主,上帝是你的主,是你的父。你跟釋迦牟尼佛學,釋迦牟尼佛是老師,老師跟我的父母不衝突。那你說我要放棄父母,不要父母,來跟老師,釋迦牟尼佛不收你。為什麼?你不孝!師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你不孝父母,釋迦牟尼佛怎麼會收你?這個要知道。在佛經裡面我們看到很多,你看婆羅門、瑜伽、數論,古印度很多這些宗教徒,宗教裡面的學者、領導人都向釋迦牟尼佛求教,這是教育。我們跟釋迦牟尼佛的關係,是師生關係,我們跟菩薩的關係,是同學的關係。他學在我們前,我們在後,我們是前後同學,總得要搞清楚,搞明白,跟宗教不一樣。

  宗教裡頭有神,有唯一的真神,唯一的真主,人不能夠作真主,不能夠作神。佛教裡頭所有一切人都可以作佛,為什麼?佛是佛教裡面一個學位的名稱,最高的學位叫佛陀。就好象現在學校,最高的學位是博士,博士學位你好好的讀你都可以拿到。所以佛才講一切眾生皆是未來佛,這個話說得沒錯,這個要懂,不要產生誤會。任何宗教徒能不能學佛?能學佛。所以我跟許許多多宗教處得非常好,關係很好,道理、事實真相通達明了,沒有障礙。

  所以我們讀這段經文,想到總在遇緣不同,這是善導大師所講的。他講的雖然是念佛往生,四土三輩九品總在遇緣不同,我們可以用他這句話,每個人一生的緣分也都在遇緣不同。遇的緣殊勝,你就會很有成就;遇的緣不殊勝,或者遇到的是不善的緣,就可能把你誘導走上不善的路,造作無量無邊罪業,那就可惜了。所以我們要惜緣,要珍惜緣分。

  第四句,『色具足』。「形色端嚴,非醜陋等」,形是我們的形狀,色是我們的態度,和顏悅色,端莊、嚴肅,讓人敬愛。這在個人修行沒有關係,在弘法裡頭佔便宜,因為形色端嚴給人有好感,你的法緣就殊勝。可是形色端嚴怎麼來的?這個要知道,你千萬不要去搞美容,搞美容、搞化妝那你就錯了,後果就苦不堪言。為什麼?破壞你的自然生態環境。你的身體、你的容貌,是父母生下來就是這樣的,能不能改?能!用什麼方法改?佛說了,一切法從心想生,你能懂這個道理你就能改。所以你看學佛的人,有些人很明顯的,他的相貌改變了,原來相貌醜陋,現在的相貌非常莊嚴。那是什麼?功夫。原來相貌為什麼不好?貪瞋痴慢太重,貪瞋痴是煩惱,滿心裏面都是煩惱,相貌怎麼會好?學佛之後,把貪瞋痴舍掉了,勤修戒定慧,他的形色當然會改變。人愈慈悲,你看他的相就是慈悲相;愈柔和,他相是柔和的相。

  佛教人修六度、四無量心,慈悲喜舍,那個相貌怎麼會不好?當然會好,相貌好,體質也會好。沒學佛的時候多病,學佛時候煩惱輕,智慧長,身體也好了,毛病也都沒有了,這些才叫真實功夫。如果相貌不好,接引大眾在法緣就有障礙,人家一看相貌不好,不願意接近你。所以菩薩成佛,菩薩修行成佛,經上佛告訴我們,還要用一百劫的時間,這麼長的時間專門修福報。為什麼?福報能夠接引眾生,福報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是講形色端嚴。佛、菩薩相貌都非常好,心地好,心善、思惟善,言語、行為善,沒有一樣不善,相隨心轉,就變得非常善良。人跟他親近,自自然然就像有一股引力一樣吸引住,善與善相感應。所以不可以用外科手術,不可以求這些什麼靈異的單方,那都是假的。記住相隨心轉,體質也隨心轉,我們的心要清凈,我們的心要善良;體質清凈就少病,心地善良,你面貌就善良。用這個方法好,改造自己的命運。

  第五,「具丈夫相」。『相具足』,下面說「諸根不缺」,這一條也非常重要,在弘法利生上,你得到很多的方便。雖然如此,諸根不具足的人也有成就的,比較少。盲,眼睛瞎了,他看不到,讀經他沒辦法,他看不到;聾,他聽不見;啞,他有疑問他問不出來,這都是障礙,這都叫諸根有缺陷。諸根就是眼耳鼻舌身,都沒有缺陷,這個相好。認真修行,你這六根愈來愈健康,愈來愈殊勝。

  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八十多歲,牙齒掉了,他還長了兩顆牙齒,不可思議!他是九十七歲往生的,他牙齒一個都沒掉,這是得力於修行;他能活那麼長壽,也是得力於修持。如果從一般看相的來說,他下巴地閣不長,人中還可以,下巴沒有,在看相的這都是短命,很難過六十歲。他活到九十七歲,也就是真正改造了自己的命運。所以學佛,你會懂得很多東西,都能夠應用在生活上,改造自己的命運。這一生會過得很幸福,很快樂,來生更圓滿;來生是果報,這一生是花報。

  第六句是『念具足』。「正念不忘,亦宿念現前」,他的宿念,就是過去生中,過去生中所念的都是正念。這一生當中緣非常殊勝,從小就遇到,生在很好的家庭,父母、家庭都學佛。從小就接受佛法熏陶,把過去生中的善根引發出來,格外的聰明,格外的有智慧。從這些地方我們也明了,宿世的善根有,不是多數,很少數;大多數眾生宿世都造惡業,因此惡習氣很重,惡念很強。從哪些地方看?從我們講經的時候看,我們講課的時候看,你看有很多聽眾在專心聽課的時候,把他宿世的善根引發出來,他受到感動,痛哭流涕,懺悔,這你就看出來了。但是怎麼樣?懺悔是懺悔,過個一、二天老毛病又發了,

  這是什麼原因?你就曉得,過去生中不善的習氣太重,所以他沒有辦法。他很想改,改不了,很想學,總是有差別的因緣障礙他,這都是我們常常能夠看到的。再回頭看看我們自己,我們自己如果不是勇猛精進,每天都在學習,鍥而不捨,肯定也會被惡習所染。所以有很多同學來問我,你怎麼保持住不會受外面環境污染?我回答他只一句話,天天讀經,天天講經,你就不會了。天天讀經,天天親近佛菩薩;天天講經,你天天要做準備,你要不預備,你上台你下不了台,你就難看,這是真的。這是督促自己最好的方法,你說老師督促,父母督促,都有辦法欺騙,投機取巧。聽眾來督促,那麼多學生跟你學的來督促,你就沒有辦法欺騙,不能不認真準備。

  每天思想都在道上,都在正念上,邪念雖然有,起不來,邪念沒有緣,正念的緣非常具足。佛教的經論太多了,一生講不完,我們這部《華嚴經》,用現在這個進度,還要講多少年?至少十年以上。我們今天才講十分之一,已經講了三千多個小時,十分之一。所以後面至少是十年,十年如一日,念念都在「大方廣佛華嚴」,你怎麼會學壞?不可能的事情!這是在現在末法時期,外面有強大的誘惑,如何能夠保持自己不受誘惑,這是最好的方法。我自己這一生得力於這個,如果不講經的話,不受外面境界誘惑太難了,不太可能,把持不住。

  第七句,『慧具足』。「慧悟高明,善解世法」,世是世間法,正是像湯恩比博士所說的,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他說只有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大乘佛法能解決社會問題,善解世法。為什麼?智慧開了。世人對於宇宙人生真相不了解,都憑著自己以往的經驗在猜測,猜測怎麼會猜得到?科學家雖然依據邏輯的方法來探討,也得不到正確答案。什麼原因?從前方老師告訴我的,向上一著,邏輯用不上,超越了。邏輯、因明、辯證法,是科學的方法論,科學方法論它也有一定的範圍,超過這個範圍統統用不上。方老師講大乘佛法超越了。這些方法,佛在當年也常用,用在哪裡?小乘教,聲聞、緣覺、權教菩薩用得上,那些菩薩摩訶薩就用不上。你說惠能大師在《壇經》裡面所說的,那就超越了。

  所以世間法,無論產生什麼樣複雜、困難的問題,遇到真實智慧自然就化解了,善解世法。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幫助一切眾生化解災難,天災人禍無非惡業感召。離開惡業,哪有這些事情?有很多人不相信,你說人禍,我們人心回心向善,也許他還能相信。天然災害地震、颶風、海嘯、火山爆發,地殼產生變化,這與我們人造善不善有什麼關係?大家都這個說法。佛經上說有關係,我們一般人不承認,特別學科學的人。佛在經上講的這個,在科學裡頭找不到根據,找不到證據。

  所以這些年來,日本江本勝博士做的水結晶的實驗,同學們從網路上看到這個訊息,下載下來給我看,我看到非常歡喜。為什麼?科學證明人的意念能改變外面的環境,我們一念善,水結晶呈現的非常之美麗;我們的心不善,它的反應非常醜陋。水是礦物,不是生物。從這個實驗我們就肯定了,正如佛經所說的,整個宇宙是有機體,是有生命的,是活的。大乘教裡面,一切法從哪裡來的?法性變現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法性所變的。法性這是真性,它的本能有見聞覺知,有色聲香味,見聞覺知是它的性,色聲香味是它的相,法性、法相,整個宇宙是活的。

  所以我鼓勵江本博士再努力!你現在才只是把見聞覺知發現,它有見聞覺知,礦物有見聞覺知。發現了它有色相,它還有音聲,它還有香,它還有味,你還沒發現,好好繼續努力,我們也交了好朋友。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一四七六卷)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凈行品第十一」,經文第二段,也就是別明十段裡面的第一段。我們把經文念一遍:

  【云何得生處具足。種族具足。傢具足。色具足。相具足。念具足。慧具足。行具足。無畏具足。覺悟具足。】

  上面我們學到第七,就是『慧具足』,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給我們說,「慧悟高明,善解世法」。這是在世尊當年住世,說法四十九年當中,幾乎遭遇的是社會上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上自國王大臣,下至販夫走卒,這裡面還有許許多多的宗教家,修行人、學者,佛都跟他們接觸過。這些人在世尊面前提出許多疑難問題,我們現在所謂的尖端問題,佛從來沒有思索、思考過,沒有,立即就回答。回答得那麼樣的自然,回答得那麼樣的殊勝,這就是「慧具足」,善解世法。確實有些是故意去找麻煩的,來試探試探釋迦牟尼佛,你到底有多大的能耐。佛不迴避,都能夠解答,答覆之後,對方五體投地,這個不能不佩服。

  佛說實話,這些德能是一切眾生本來具足,就像《華嚴經》後面「出現品」所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佛知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諸佛菩薩出現於世只為一樁事情,《法華經》上說得很清楚,「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這一大事是什麼大事?就是把這樁事實真相為大家說明,這是大事,不是小事。一切眾生智慧平等,跟諸佛如來沒有兩樣,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德行、相好,世尊所示現的劣應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我們世間相書上所說的好相,佛統統具足,一個也不缺。世間人只知道這些,世間人不知道的,佛還有報身,報身就是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不是數字能夠譬喻、計算的,這世間人不知道。所以小乘法遷就於世間人的經驗、常識,說出來大家好懂。大乘法就難了,不是世間人所有的經驗,而是諸佛如來自己親證的境界,我們現在人所謂是宇宙人生的真相,那是真的,不是假的。

  明白之後我們就應當覺悟,也正是佛常講的,「人身難得,佛法難聞」;開經偈上講「百千萬劫難遭遇」;前清初年彭際清居士所說的,「無量劫來希有難逢」,遇到大乘佛法。得人身,遇大乘佛法,多麼難!遇到之後,希望你這一生不要空過,這一生就把這個大事因緣解決,這個大事就是入佛境界。這樁事情說難不難,說易也不易,難易不在外,難易在個人之心;你真心想學就不難,你不是用真心學習,就真不容易。真心學習,首先要認知,就是你要認識,你要明了,這是智慧,所謂的看破,你要明了;明白之後你要能放下。

  佛為我們所說的,凡夫之所以不能成佛,也就是說你不能恢復你的性德,有三種障礙,《華嚴經》上所說的妄想、分別、執著。大乘教裡面說之為煩惱,執著就是見思煩惱,分別就是塵沙煩惱,妄想就是無明煩惱。說這些名詞,初學的人難懂,《華嚴經》說的雖然也不容易懂,可是大家聽了比較容易接受,妄想、分別、執著,這是真正的業因。由於這三種業因,現出三種迥然不同的境界,這個境界是唯識所變,心現識變。這三種執著統統都有,妄想分別執著你全都有,現的境界是六道輪迴,墮落在這個裡面。墮落的時候容易,真的一不小心墮落了,可是出去難了,出不去!如果我們真的覺悟,執著放下,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執著。知道這些相就如同《金剛經》上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不執著了,真正能夠做到自在隨緣,隨緣而不攀緣,六道就超越。

  可是你還有分別,你還有妄想,你還有這兩種,這兩種變現出來的是四聖法界,十法界裡面的聲聞、緣覺、菩薩、佛。諸位要記住,十法界裡面的佛,天台大師說之為「相似即佛」,相似不是真的,很像,不是真的,相似即。這是十法界裡頭上面的四法界。如果你要把分別也放下,換句話說,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分別,分別的念頭斷掉了,那就恭喜你,你就有資格超越十法界。

  十法界之外,那個法界叫一真法界,《華嚴經》上稱為華藏世界,「往生經」裡面稱之為極樂世界;極樂跟華藏是一真法界,不是十法界。到一真法界的條件,所謂是要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無明是什麼?無明就是妄想,我們今天講的起心動念,這真不容易!真正用功夫在哪裡用?就是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用什麼功?了解事實真相,《般若經》上所說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你要是真正通達明白這個道理,萬緣放下,你的心是寂靜的,靜生慧。寂靜的心起作用就是智慧,這個智慧是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不是從外學的,自性本具智慧現前,這叫一大事因緣。

  佛對眾生的恩惠就在此地,如果不是佛給我們說穿,我們怎麼會知道?佛把這樁事情說清楚、說明白了。我們要想入佛的境界,擺脫十法界,十法界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永嘉大師講「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六道是夢境,一場夢,四聖法界又何嘗不是一場夢?六道是惡夢,四聖是好夢,反正都是夢中,都還沒有醒悟過來。醒悟過來之後,就是華藏,就是一真,這個要知道,這才叫真正的離苦得樂。離一切苦,得究竟樂,那我們這個人這一生沒有白過。我們這一生自自然然清楚了解自己是生在感恩之中。為什麼?佛對我有恩,把這個訊息傳給我,我在這一生依教奉行,居然擺脫了;無量劫不能解決的問題,這一生當中解決了,這多幸運。感父母之恩,沒有父母給我們這個假身,我們就得不到人身,就遇不到佛法。得人身得自於父母,聞佛法得自於老師,父母、師長之恩。一切眾生統統都是我的增上緣,沒有這些眾生幫助,我們這三種煩惱怎麼能夠放下!

  這要靠這些外緣,順境、善緣,在這個裡面放下貪痴;逆境、惡緣,幫助我們放下瞋恚,放下愚痴。所以貪瞋痴在哪裡斷?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當中,不起貪瞋痴,不起這個念頭,智慧就生了,智慧就現前,功夫就得到了。功夫是什麼?功夫就是放下。天台家修行那個名詞叫止觀,止就是放下,觀就是看破。我初學佛的時候,剛剛接觸佛經大概一個多月,朋友介紹我認識章嘉大師。我向他老人家請教,他頭一天教給我「看破、放下」。我向他老人家請教,從哪裡下手?他教我布施,教我從布施下手,我真干!第一天教我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而且囑咐我,你好好的去做六年,六年真的有感應。所以問題是你得要真幹才行,不真干不行。

  下面一句,『行具足』,清涼大師註解上說,「柔和調善,離過修行」,說得非常簡單,非常的精要。學佛第一個要學柔和。無論是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頭一個要學著柔和,決定沒有暴躁,要懂得調心。調心實在講,用現在的話,就是要剋制自己的煩惱習氣。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哪個人不起七情五欲?喜怒哀樂愛惡欲就現前,貪瞋痴慢。我平常勸勉同學的,我講了十六個字,真正想修行,真正想契入佛的境界,這是頭一關,你要真的放下。首先要放下的是自私自利,這個念頭不能有,有自私自利的念頭怎麼能入佛境界?

  《金剛經》,中國的佛教徒沒有不念過的,經上講得很清楚,「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那就不是的。頭一個是我相,自私自利就是我相!你要不放下,你學佛,講經,拜懺,講得天花亂墜,還是要搞六道輪迴。為什麼?「我」沒有放下。這是執著裡頭的我執,是所有一切煩惱的根本。我貪、我痴、我愛、我見,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四大煩惱常相隨,你怎麼能離開六道!

  有這些東西存在,柔和就很難做到。如果能把我相破了,我執破了,那自然柔和,自然的調善,調是調和。我這幾年來,有這個機緣參與一些國際和平會議,我就把佛法裡頭的教誨提出來勉勵大家。怎樣才能落實和平,化解衝突?這個事情不從外頭做,要從內心做。首先把自己對一切人的對立要調解,化解掉,對一切人的矛盾化解掉,然後外面的衝突就不會發生了。所以最重要的,我們對一切人事物沒有對立,沒有矛盾,沒有疑惑,自然沒有衝突。我們自己做到,慢慢就影響別人,真做到了,影響力就很大。

  為什麼釋迦牟尼佛教人,人家都相信?孔子教人,耶穌教人,穆罕默德教人,大家都能相信,什麼道理?那些人是聖人,什麼叫聖人?他自己做到了,然後教人,人相信,對他沒有懷疑。所以我常常講,我們自己做到,然後再教別人,是聖人;我們自己所講的,講了以後確實都能夠做到,這是賢人,這降一等。我們說了,自己做不到,那叫騙人。總有一天被人拆穿,拆穿之後,人家對你的信心就喪失掉了,你怎麼能感化人?

  所以世間全是假的,佛法是講真的,佛法所用的心,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佛心!是一切眾生的真心,哪個沒有?只是大家迷失了,怎麼迷失?執著這個身是我,這錯了。從這個迷惑裡頭產生無量無邊錯誤的知見,那真叫一錯到底。佛教我們修行,很好,你看清涼大師這八個字,修行修什麼?修柔和、修調善、修離過,這叫真修行。這三樁事情不但對別人,最重要的是先對自己,自己柔和,自己調善,自己離過了,然後再教別人,不難!我們自己沒有做到,教別人就很難。

  我們學佛超過半個世紀,在這半個世紀當中,我們亦曾周遊列國,接觸到全世界佛門弟子;不但接觸到佛門,還接觸到許許多多的宗教信徒。使我們深深感觸到,古人所謂是「一代不如一代」,有深刻的感觸。細心去觀察,為什麼會產生這個現象?第一個是所接受的教育不同,第二個是社會的風氣日下。愈往古時候去,人心淳厚,不論他識字不識字他都受過良好的教育,懂得做人,懂得尊重別人,懂得捨己為人,這受過教育。認識字不認識字那是另外一回事情,他會做人!他學佛,他不會念經,他不懂得經里什麼意思,但是他能夠依教奉行,他能有成就。

  現在人受的教育跟從前人不一樣。讀書雖然多,識字雖然多,大學裡面的博士、碩士,每年不知道出了多少,怎麼樣?不會做人。所以,很多有很高的學位,畢業之後在社會上找不到工作,人家公司行號老闆不願意僱用他們。原因是什麼?做事他是很能幹,不會做人,不能跟別人和睦相處,不能跟別人互助合作,這種現象延伸到宗教,到佛門。所以現在宗教,尤其是佛教,在這個大社會裡面,全世界,不了解的人太多,誤會的人太多了。能不能怪別人?不能,只可以說我們自己做得不好。我不說我們做得還不夠好,不夠好,已經算做得不錯了;我們做得完全不好,連不夠好這句話我們都沒有資格講。怎麼沒有過失?

  我們佛門弟子,無論在家、出家,在社會上如果真的做得很好,社會大眾對你尊重,對你敬愛,知道你是佛門弟子,那對於佛門也尊重。你的德行,你的智慧,你的貢獻,你為這個世界、為社會、為眾生做了許多好事,大家敬仰你,感激你。好事裡頭,最重要的是幫助眾生覺悟,幫助眾生脫離六道十法界,這叫做離苦得樂。而不是現在講我脫離貧窮,古人沒有說過這個話。貧窮人的生活需要照顧,貧窮是苦,這個苦有因果的關係,能夠把因果的道理與事實真相講清楚、講明白,人可以改造自己的命運。了凡先生不就改造了嗎?

  今天還有個同學帶來好象是六本《俞凈意遇灶神記》的劇本,來給我看。俞凈意先生也是個改造命運的典範,他的成就超過袁了凡,名氣沒有袁了凡大。袁了凡的名氣,說實在話是印光老法師把他宣傳的,其實俞凈意的改造方法、效果都超過了凡先生。命是有一定的,誰定的?自己過去生中所造的業,決定你這一生的果報。不是閻王定的,也不是上帝定的,更不是佛菩薩定的,自作自受!過去生中愚痴,造了很多惡業,現在這一生事事都不如意。這一生明白了,沒有關係,離過修行,從今而後斷惡修善,就改造了命運。這個才叫做事實真相。所以,貧窮靠救濟不行,救濟只能夠救急,哪能救你一生?救你一輩子?哪有這種道理?沒這個道理。所以在中國,儒、佛,在世間所有宗教,都教人斷惡修善。

  你能夠明白這個道理,認真去做,自然就轉過來,命運轉過來了。悟道法師今天帶一張照片給我看,是我初學佛的時候,還沒出家,在懺雲法師小茅蓬里居住,照了一張照片,算了一下,離現在四十七年前。四十七年前我替他們照的,那個時候我好象是三十一歲,很有紀念價值。那時候真正叫茅蓬,房子四面的牆是竹籬笆編的,里外都用水泥把它抹上,你說多簡陋。上面蓋的是茅草,都是山上就地取材,真正叫茅蓬。一共是七個房間,很小的房間,當中一個房間最大,做為佛堂,兩邊各有三間是寮房,很小!我們現在住的香港這個地方,房子都是很緊張,都很小。我們那個茅蓬的房子,每個人住的房子,比現在香港住的還小。一個房間裡面僅僅只擺兩張床鋪,這房間就擺滿了,好在住茅蓬的人不多,連懺雲法師,我們只有五個人。

  所以講到修行,實在講,老一輩疏忽了基本的德行教導。我們現在這經過五十多年,才真正恍然大悟,為什麼佛弟子十善業都做不到?《十善業道》是釋迦牟尼佛對於他學生最低的要求,真正是佛法的基礎,就是基本的修學的德目。我們出家、在家都做不到,從前那些人他們能做到,我們今天做不到。出家修行人除了《十善業道》之外,還要加上《沙彌律儀》,這是最低的基礎,十戒二十四門威儀。所以,出家有十善,然後才有三皈五戒。

  凈業三福裡頭,第一條是《十善業道》,第二條才「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所以第二條是以第一條為基礎,沒有孝親尊師,《十善業道》你就不得其門而入;無論在家、出家,你入不了佛門。在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只有形式,沒有實質;而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你看《釋迦譜》、《釋迦方誌》,你就明白了。確實世尊當年在世,所有跟他的這些弟子,出家、在家四眾弟子多,都注重實質,不注重在形式。到末法時期,把形式擺在第一,實質沒有了,這就有名無實。這一點我們要懂,我們要趕快救。從哪裡救起?從救自己開始,自己不能得度,要想度別人,無有是處,一定先從自己下手。

  下面第九句是『無畏具足』,清涼大師說,「志力堅強,故無怯弱」,無畏。後面也引經論給我們說明,「又無畏者,依智度論,菩薩有四種無畏,一總持無畏,於法記持,不懼忘失」,這叫總持無畏。就是說你所學的這些法、這些經教,你都能夠記得住,你都能夠落實,持是落實。所以「記持」是兩樁事情,一個是你記得,一個是你做到,跟儒家講的學習是一個意思;學是你能夠記住,習是你做到,你不會忘記,這個無畏。這也不是一樁容易事情,第一個要記憶力好,第二個要熟讀,讀得不夠熟不行!認真去做,你才有法喜,所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法喜太重要了!

  法喜就是早年方東美先生,把佛法介紹給我的時候說,「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這個最高的享受就是法喜充滿。這不是從外面來的歡喜,不是名聞利養,不是五欲六塵,是你契入佛法,你悟入了。所以煩惱輕、智慧長,他怎麼會不歡喜!天天有進步。佛法博大精深,不但你一生學不了,生生世世都學不了,真是快樂無窮!這是對自己。

  第二,「知根無畏,知根授法,不懼差失」,這一條是講教人。真正有德行,有學問的人,自己成就之後一定教人,他不會幹別的行業。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大徹大悟之後,他就展開教學,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快樂!無比的快樂。世間沒有任何事情比這個更樂,這真的,不是假的,你不入這個境界你不曉得,入這個境界你才真正能體會到。中國古人也有一句話說,「得天下英才而樂育之」,人生第一樂事,中國古人也有這個話。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休息幾分鐘。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我們接著看第九句『無畏具足』,清涼大師引《智度論》裡面講的菩薩四種無畏,第一個是「總持無畏」,第二個是「知根無畏」,這是教人。諸佛菩薩乃至於阿羅漢,他們教化眾生比我們凡夫就強多了。以阿羅漢來說,阿羅漢他的天眼、宿命這兩種神通,能夠知道這個眾生五百世生生世世他做了些什麼。底細清楚,說法當然就契機,所說的正是他所想的。菩薩、佛更不必說了,佛能夠知無量劫前一直到今生,生生世世這個眾生做些什麼,沒有一樣不了解。所以人,那得有大福報、大因緣遇到佛,遇到佛決定沒有空過,一生當中決定得成就。這就是佛教化契機,知道這個眾生的根機,所以不會說錯。凡夫就很困難了,凡夫完全憑自己的經驗,憑自己的閱歷,可是往往還會把人看錯,這不能夠跟佛相比。

  佛是這十種具足,我們如果不認真努力的來學習,就難了。可是佛門當中有個善巧的方法,那就是求願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得彌陀本願的加持,我們的能力一下就提升,幾乎像佛差不多,比一般菩薩還要殊勝,阿羅漢當然是望塵莫及了。所以為什麼一般人一定要發願求生凈土,就是這個道理。到極樂世界然後再回頭,所謂倒駕慈航,普度眾生,我們就有「知根具足」,菩薩四種無畏我們就得到了。

  第三個是「決疑無畏,隨問能答,不懼不堪」,這一點我們凡夫也是沒辦法做到。面臨著許許多多的人,各行各業、男女老少,他們提出來的問題都能夠為他解答,不是樁容易事情。我們今天在外面弘法,這樣的場面幾乎常常遇到,怎麼辦?只有求三寶威神加持,除這個之外,沒有別的辦法。這是從前李老師教導我的,至誠感通!只是求幫助別人,幫助他解除疑難,幫助他堅定信心,幫助他勇猛精進。沒有絲毫個人的願望在其中,個人什麼都沒有,才能得到佛菩薩加持;沒有佛菩薩加持,做不到。

  第四個是「答難無畏」。這個難是什麼?故意找麻煩的,故意叫你下不了台,故意當眾叫你出醜。有!我記得我是一九七七年,第一次到香港來講經,聖懷法師、謝道蓮居士他們兩個人邀請。借界限街中華佛教圖書館,那時候暢懷法師接任館長,在這個地方講了兩個月。我跟暢懷法師以前沒見過面,這一見面才知道我們年齡都差不多,他比我小几歲。那天晚上在一起吃晚飯,他就告訴我,他說:凈空法師,你年歲不大,也不出名,到香港講經很不容易,香港人是不聽經的。即使出名的老法師到香港來講經,聽眾都很少,大概你開講頭一天他們會來,來捧場,最後經講圓滿的那一天他會來,當中就靠不住了。他說:當中,可能你講經的時候,一個人都不會來,你心理上要有準備。我就跟暢懷法師說,這個不要緊。我說我們是初學,是在學講經,有人來很好,沒有人來也行。我說沒有人來,有桌椅板凳擺得那麼多,我就把它都當作是人在聽就好了。暢懷法師笑笑:這樣行,這就沒有問題。

  另外告訴我一個問題,還有些專門找麻煩的,故意在講經當中提出一些難題,讓法師下不了台,讓法師當眾出醜,你心理上都要有準備。我說好,我到這裡來接受教訓。我們一開講就連續兩個月,當中也沒有星期天,每天兩個小時,有一個小時廣東話的翻譯。也很難得,這兩個月當中幾乎每天都是座無虛席。一個多禮拜下來之後,暢懷法師說:凈空法師,你的法緣很殊勝,我沒有想到。界限街的中華佛教圖書館不大,它的講堂大概跟我們十一樓的講堂差不多大,可能我們還比它大一點。只能容納一百多人的樣子,天天滿座,後來的就站在門外。

  這兩個月講完之後,我們就換地方,就換到香港藍塘道壽冶老和尚的光明講堂,在那邊續講兩個月,聽眾都到那裡去了。這也很公平,那個時候還沒有隧道,過海都要坐渡輪。在那邊也是講兩個月,法緣都很殊勝,這是第一次到香港來。有些常常找麻煩的那些人,他們都來聽經,聽完之後,他也不問問題。有一次他們請我吃飯,我也就去了,暢懷法師跟我們一道去。他說這些人都是麻煩人,都是在香港文化界服務的,也都很有身分。聚餐的時候大家都非常歡喜,提出一些問題,我都詳細給他們解答。這是頭一次到香港,連續講了四個月。往後差不多每年都到香港來一次,大概講經的時間都不超過一個月,所以跟香港結了法緣。這是講答難無畏,統是虛心、虔誠的求佛菩薩保佑,求佛菩薩加持。

  「有難皆通,不懼疑滯」,所以學佛、講經弘法,不但對於經教要懂,對於世法也要了解,世出世法都要能通達,那就很不是容易事情。從前李老師舉比喻給我們說,他說佛法三藏十二分教,就是這一部《大藏經》,你這一生能通得了嗎?世法,他說不說別的,單單說中國一套世法的叢書《四庫全書》,還不包括現代這些科學發明,這一套《四庫》你能通達嗎?不能通達怎麼辦?最後老師送四個字給我,求通,通怎麼求?「感通」。用什麼求感?用誠,真誠心,真誠到極處,「至誠」,至誠能感通。我得力於老師這個教誨,一生依教奉行,到哪裡自己都很小心謹慎。總算還算不錯,三寶加持,這四十多年以來,答覆過許多人的疑難提問,還都能夠僥倖通過。沒有像一般人講的被難倒,答不出來,還沒有過。不是用真誠求佛菩薩加持,做不到!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一切都為佛法,一切為眾生,自己做出圓滿的犧牲奉獻,念念為別人,決不能有一個念頭為自己;為自己就不通了,就沒有感應,不通!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

  最後一個是『覺悟具足』,清涼大師在這裡解釋的也只有八個字,「性自開覺,不染世法」。這八個字好!性是自性,就是禪宗裡面所講的,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這叫性自開覺。當然這個境界裡頭決定不染世法,不要說人間,天上,天人的福報大,天福都不染。知道六道十法界虛幻不實,你一染一執著麻煩就大了,你就墮落在裡面。我們墮落的時間太久了,所以染著的習氣很深。這一生當中聞到佛法,遇到真善知識提攜你,幫助你,你能夠慢慢學到不染世法。

  實在說,老師、境緣都是增上緣,過去世生生世世都是修行人,沒有過去修行的底子,這一世當中做不到,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不要說出家,在家也不例外,李老師他老人家一生法緣殊勝。我跟他十年,他常常告訴我,鼓勵我要跟大眾結法緣。而且告訴我,他講經不是一生一世的,我相信,說不定前世是大法師,是出家人,這一生當中以居士身出現,依然是法緣殊勝。在台灣跟他念佛的人,我離開那個時候,我跟他,他在台中已經講了十年,我跟他十年,那在台中有二十年了,台中蓮社就有二十年。那時候台中蓮社的蓮友(他們都有名冊的)總共差不多將近五十萬人,可見得法緣之殊勝。

  我們看老師的行誼,這是令我們非常敬佩的地方,也是讓我們認真學習的地方。這八個字來做他的寫照,很恰當,性自開覺,不染世法。老師生活清苦,我們看到,實際上我們還沒有真正看到底子。到他老人家圓寂之後,我們看看他所遺留的東西才知道。內衣、襪子,這穿在裡面的,補了再補,沒有一件是新的。他的學生多!那是他的信徒,五十多萬人,對他老人家沒有不尊重的,常常供養。送衣服給他,送吃的給他。他老人家歡歡喜喜收下來,放在蓮社裡面,看哪個人沒有,需要,馬上就轉送給人家。我還有幾套很好的毛料的內衣,冬天穿的,他老人家給我的。自己穿破的,我們不曉得,穿在裡頭,不知道。看到之後,對他真的是五體投地,沒有話說。他自己是奉祀官府的主任秘書,簡任一級,收入也很可觀,還兼幾個大學的教授。他那些收入全部都布施做慈善事業,連別人的供養都布施出去。這是在末法時期,在現前這個階段,給我們做最好的榜樣,真正做到不染世法。

  下面清涼大師註解末後,做了這段的總結。「又此十事,若約法者,生在佛家是生處具足等,思之」。這句話清涼大師唯恐我們粗心大意看過,所以他自己又加以註解,《鈔》,鈔就是註解疏的。這節鈔文也節錄在此地,我們把它念一念。「又此十事下」,就是我們念的這段文,「約法生在佛家者」,什麼是佛家?「菩提心家故,等於余句」,余句就是後面十種具足,「謂二種族,即具佛種性,謂自性住性,習所成等」。由此可知,這個種族,佛的種族是什麼?佛家是菩提心,不定是什麼因緣,你的菩提心發出來了。想想我們中國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他是不是生在佛家?是不是「種族具足」?是不是「傢具足、色具足、相具足」,一直到「覺悟具足」?他統統具足。

  二十四歲在黃梅得法,年輕!年歲太輕了,一般人不認識,也沒有大德來扶持他,來護持他,來幫助他,沒有。他自己也很聰明,接受五祖的教誨,找個地方去藏起來、躲起來,等待機緣成熟。他跑到獵人隊躲了十五年,二十四歲,十五年差不多將近四十歲才出來。出來的時候,難得了,得到印宗法師的護持。印宗是嶺南講經說法、修行的第一個老和尚,沒有人不尊敬。印宗拜他為師,那就水漲船高,一下就把他捧起來,他是印宗法師的師父,這還得了!所以六祖的成就就是印宗法師的成就,沒有印宗,誰知道有惠能!這個我們要懂得。所以,護法的功德超過弘法。我過去常講,以後果然,佛經裡頭佛說過,確實是如此。

  我自己不會講經,我修行不好,沒有關係,我護持別人,他的功德就是我的功德。我自己不會教人,沒關係,我可以辦個學校,我請好老師,所教出來的學生都是你教的,這是護法!弘護是一體,護法比弘法更重要,沒有護,決定沒有弘,所以護法是真正的第一功德。世間人最大的毛病是嫉妒、障礙,見到真正有修行,真正有德行的心懷嫉妒,想盡方法障礙,錯了。殊不知你遇到了,那是大因緣,你要真正能護持、能協助,他的成就就是你的成就,你的成就決定超過他弘法的成就。這個道理要懂,果德不可思議。

  下面,「又具足者,唯佛一人」,這十種圓滿具足只有佛一人。除佛之外,有沒有具足的?有,沒有佛那麼圓滿,總有些欠缺,統統具足那是唯佛一人。統統具足也是說明,那一個時代眾生的得度緣成熟了,眾生得度的緣成熟,感佛應化,眾生有感,佛就有應。只有少數成熟,佛也來應,但不是以這十種具足,佛是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佛住在這個世間,時間長短、教化影響的淺深,不在佛,在緣,在眾生。眾生有沒有真正學習的,有沒有真正熱愛的,這個關係很大。所以我們看到,在這個階段,在這個地區,沒有佛出世,沒有菩薩來應化,眾生茫然不覺。我們知道的人,我們自己發願代一切眾生求法,怎麼代法?我自己依教修行,認真修行,我不為自己,我為眾生,就能感動佛菩薩出世。我們做大眾的啟請人,帶頭人。

  就像世尊當年在我們這個世間,示現成等正覺,示現成佛,凡夫不知道,沒人請;沒人啟請,那佛就般涅盤,佛就入般涅盤,沒人啟請。南北朝時代,四川的寶香法師,是菩薩應化的,沒人啟請,沒人認識。那個時候寶志公(觀世音菩薩化身)為帝王師,四川有些信徒來看寶志公,寶志公就問他:你們四川的香貴賤如何?這些信徒們聽不懂,以為寶志公問他「你們那裡的香賣得貴還是便宜」?這個人就說我們那邊的香很便宜,很賤,不值錢。寶志公聽了,「可以走了」,他也不說話。回到四川去之後,他們遇到寶香法師,告訴他,他們見了寶志公。寶香法師問他,寶志公跟你們說些什麼話?他說寶志公先問我們,四川的香貴賤如何?我們說很賤,他就說可以走了,我們聽不懂什麼話。

  寶香禪師聽到這個話之後知道,他在那個地方沒地位,真正是得道的人,人家也不重視他,瞧不起他,可以走了!過了幾天,他就搞一個無遮大會。四川人不相信佛法,不吃素,他在寺廟門口挖了個大的放生池。那一天無遮大會很特別,寶香禪師請大眾來吃飯,不是素齋,雞鴨魚肉統統都有,大家都歡喜,都來了。寶香禪師也跟大家一起吃,吃完之後,他表演。他到放生池旁邊口一張開,那些雞、鴨、魚都是活的吐出來,水裡游著,每個人都驚奇!他在顯神通,顯完之後他就往生了,站著就走了。然後大家才想到寶志公那句話,真正得道的人,沒有人支持他,沒有護法。露一手給你看,等你知道,來不及了,已經走了。《神僧傳》裡頭有寶香禪師的傳記。這一段我們就介紹到此地。

  再看下面一段,「第二有四段,明士用果」。這品經總共有十一段,前面一段總問,後面十段別問。在總的段數,這段是第三段,別問裡頭的第二段。我們把經文念一遍:

  【云何得勝慧。第一慧。最上慧。最勝慧。無量慧。無數慧。不思議慧。無與等慧。不可量慧。不可說慧。】

  清涼大師在《疏鈔》里告訴我們,向下有四段,從別明裡面講這是第二段,第二、第三、第四、第五。這是四段的第一段,四段統統是士用果。第一段完全講的是十種慧,「慧為揀擇」,我們今天講選擇,你沒有智慧,你就不知道選擇。第二段是講「力」,問的是十種力,力是講「修習」,就是講的修學。第三段問的是十種「善巧」,十種善巧是智慧的應用。第四段是講「道品助修」,我們現在講助道品,這個四段。「悉以三業而得成就」,都是以身語意三業而得成就。現在這個地方十句,「今初言慧者,即道之體」,這一句非常重要。佛法的修學,不論是在家、出家,終極的目標就是開智慧。所以慧是道之體,學佛不能開智慧那就錯了。佛這個字是梵語,印度話音譯過來的,意思就是覺。覺要靠什麼?覺要靠慧!慧是體,覺是用,智慧應用在生活中,應用在工作,應用在處事待人接物,就叫覺。所以把這個擺在第一。

  「十中」,他這十個問題,第一個是『勝慧』,勝是殊勝。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雖然很簡單,但是說得很清楚,「勝世間故」,雖然只有四個字,意思太深了。世間一般講法是六道,六道裡面向上去,包括二十八層天,沒有人能夠比;智慧,二十八層天沒人能比。再要廣義上來講,包括了十法界,十法界裡頭有聲聞、有緣覺、有菩薩、有佛,也不能跟他相比。為什麼?前面一段我們不要忘記,「無畏具足,覺悟具足」,尤其是清涼大師說得好,「具足者,唯佛一人」。這個佛是廣義的,不是狹義的,如果狹義的說,這個佛是究竟佛,究竟圓滿佛。從廣義來講,圓教初住以上統統叫諸佛如來,超越十法界了。換句話說,圓教初住菩薩,分證即佛,他的智慧,雖然無明沒有斷盡,對十法界來講,沒有人能跟他相比。

  為什麼?十法界裡面的眾生,這個眾生包括佛菩薩,無明沒破,他們用的心依舊是八識五十一心所。十法界裡面統統都是用這個心,不是真心,妄心,所以他不是真佛;真佛是用真心,不用妄心。真心是什麼?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這是真心。十法界裡面的人跟佛學,也有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但不是真的。為什麼不是真的?他的妄想分別執著沒放下,他還有自私自利,他還有是非人我,還有名聞利養,還有貪瞋痴慢,不是!怎麼學也學不像。他怎麼能勝世間?初住菩薩就了不起,破一明無明,證一分法身,執著沒有,分別沒有,無明也沒有。他所有的是無明的習氣,無明是破掉了,習氣還帶著,習氣雖有不礙什麼事。所以此地講的佛,唯佛一人我們很可以用廣義的佛來說,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諸佛如來。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講義》就是這個講法,這個講法講得好。所以他的智慧叫「勝慧」,換句話說,這個慧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

  第二句『第一慧』。清涼大師跟我們解釋,「過二乘故」,超過聲聞,超過緣覺,聲聞跟緣覺叫二乘,一般統稱小乘。聲聞(阿羅漢)執著斷了,於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執著,但是習氣還有。辟支佛比他的功夫高,辟支佛是見思習氣都沒有了,也就是執著的習氣沒有了,他比阿羅漢高。「第一慧」超過他們。由此可知,辟支佛跟阿羅漢雖然執著沒有了,他還有分別。法身菩薩連分別都沒有了,所以超過,過二乘故,這叫第一慧。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一四七七卷)

  諸位同學,請看「凈行品第十一」,經文長行第三段,我們把經文念一遍:

  【云何得勝慧。第一慧。最上慧。最勝慧。無量慧。無數慧。不思議慧。無與等慧。不可量慧。不可說慧。】

  前面我們學到『最上慧』,第三「最上慧」,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跟我們講的是「揀權教故」。前面過二乘,『第一慧』是超過二乘,第三句最上慧是超越權教。權教菩薩雖然也是發菩提心,修六度萬行,但是無明煩惱沒斷,依舊是在四聖法界,四聖法界裡面的菩薩法界、佛法界都是屬於權教。如果再向上,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他就超越十法界,那就不是權教菩薩了,權應該改作實,真實的實,實教菩薩,他是真的菩薩。權教,天台大師稱之為「相似即佛」,跟佛菩薩很相似、很接近,他不是真的,再向上才是真的。

  第四句是『最勝慧』,「佛果超因故」,我們看到清涼大師下面兩句話,這個意思就很明顯了。下面說「上四揀劣,餘六當體」,可見得上面四句沒有超越十法界。這個佛果是十法界裡面的佛,在十法界裡面「最勝慧」,他修行的功夫是無明將破未破,在這個階段。無明要一破他就超越十法界,超越十法界就生華藏世界,這就是真的佛,不是假的了,真的法身菩薩。這四種慧是十法界裡面的智慧,第一種『勝慧』,勝世間,六道裡面的,六道裡頭包括二十八層天。你不能說天人沒有智慧,天人的智慧、神通比我們強多了,我們人間怎麼比也比不上他。但是他要跟四聖法界比,那他就差遠了,他比不上聲聞,比不上緣覺。

  一層一層的為我們說明,我們求的是真實智慧,學佛不能不知道。不是真的,如果在這上面用了許多功夫,浪費多少時間,那很可惜。一切要從真實修起,真實從哪裡做?大乘教里佛常說,「一切要從真實心中學」,諸佛菩薩都是用的真實心,真實心是大乘教裡面講的菩提心,這是真心。真心一切眾生各個本具,一切眾生哪個不具有?哪個不具足?為什麼會淪落到這種地步?佛給我們說了,我們迷失了真心。迷了真心,這個真心就叫做妄心,妄心之體就是真心,所以真妄不二,從體上講是一不是二。

  佛菩薩覺,覺而不迷;凡夫,十法界都是凡夫,大乘教說得很好,六道裡面叫內凡,四聖法界叫外凡。外是什麼?六道之外的,六道之外有四聖法界,十法界就是內凡跟外凡。內凡是完全跟性德相違背,背道而馳。四聖法界,雖然他是用妄心,但是他是依教修行,不違背聖教;換句話說,妄心用得正,跟諸佛菩薩所用的沒有兩樣。學佛!佛教我怎麼做我就怎麼做,學得跟他很像。很像,外表很像,內心沒有悟入,但是做得很像,這叫外凡,真正是佛的好學生。

  只要依照佛講的理論跟方法去學習,必定能夠提升境界,決定能夠明心見性,明心見性就是證果。可是你要不能依教奉行,自己想一套方法想去明心見性,那就難了,這點我們不能不知道。十方三世所有菩薩修行成佛,真的是一條路,一個方向,一個目標。雖然是有八萬四千法門,法門不同,方向、目標相同,所以《般若經》上才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最終達到的目的地是相同。我們凈土宗,號稱為「門余大道」,門就是八萬四千法門,八萬四千法門以外的,不在八萬四千法門之中。這個道是不是跟他們也是同個方向、同個目標?給諸位說,還是。如果方向、目標不相同,那就叫邪道,那不是佛道。實在講,凈宗法門跟八萬四千法門,所說的原理原則都不違背。

  佛法總的來說,無論大乘小乘、顯教密教、宗門教下,總原則都是依戒定慧,這個可不能疏忽,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慧是佛心,戒是佛身,佛的一舉一動,你把它記錄下來就是戒律,教是佛言。所以定慧是一體,定是體,慧是用;慧是體,定是用,定慧是一體,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慧才能把你所有一切虛妄的情執,統統把它化解掉。所以佛法所求的,真正就是下面所講的當體六種智慧。前面所講的這四種智慧,除了世間,世間的智慧在佛法裡頭叫世智辯聰,八難之一,佛不承認這是真智慧。二乘、權教、十法界裡面的佛的智慧佛承認,但是這個智慧裡頭,無明煩惱沒破;換句話說,他是相似的智慧,接近的智慧,不是真實的。

  什麼才叫真實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才叫真實的。不管哪個宗派,不管哪個法門,一定要到徹悟,智慧才現前;智慧現前,你才能解決世出世間一切疑難雜症,才有這個能力。這是我們必須要辨別清楚的,明了之後,才曉得佛法確實不容易。但是你明白之後,你也會體會到,佛法也並不是很困難。難跟易在哪裡?是在你自己能不能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果然肯放下,佛法不難。你看看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二十四歲得道的,五祖把衣缽傳給他,二十四歲!《華嚴經》上給我們舉的例子,善財童子一生成佛,成的是究竟圓滿佛;《法華經》上,龍女八歲成佛。這就說明不難,難在哪裡?難在你放不下。「看破、放下」,這兩句話說得很容易,做起來可就不簡單了。

  真正修行人沒有別的,首先他確實看破,看破是智慧,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這都是幻相,不是真實的。所以佛法稱有,有叫妙有,妙有非有,真空不空。你把這個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了,這個世間是幻化的,不是真的。諸法無常,剎那生滅,我們在經典裡面講得很多。這個經文長,往後還有許多的重複,所以前面聽不懂沒有關係,後頭還有,還會重複講。這就是佛法的慈悲,不止說一遍,時時提醒你。

  實在講,佛對於我們凡夫太清楚了,聽清楚、聽明白,真聽懂了,也很想做,做幾天又迷了。這什麼原因?習氣太重!我們的煩惱習氣太重,不容易回過頭來。所以佛菩薩慈悲,常常提醒,常常重複。一句話不怕說一千遍,不怕說一萬遍,只要你還沒有真正回頭,天天提醒你。不像世間老師,連孔老夫子都做不到,你看看夫子在《論語》裡面說,「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夫子就不願意教你了。為什麼?你太笨了!釋迦牟尼佛不然,笨,不怕,只要你肯學,一遍一遍教你,天天重複。只要你有耐心教,三年五年他也能豁然開悟,這裡頭因素很多。

  佛不是世間人,世間人沒有他心通,世間人沒有宿命通。釋迦牟尼佛看一個人,能看到你過去生幹什麼的,不是你過去一世、二世,三世、五世,能夠看你過去無量世。阿羅漢的能力可以看五百世,當然辟支佛、菩薩能力就更大了。佛能知道你無量劫,你生生世世乾的是什麼,清楚!要用什麼方法來調教你,可以幫助你覺悟,所以契機契理。人要遇到佛,這個人有大福報,肯定這一生當中修行證果,這是一定的道理。世間聖人沒有這個能力,這是我們要懂得,要明了的。然後自己才能產生信心,愛好佛法,學習佛法,鍥而不捨,這一生當中也會有成就。

  尤其是遇到凈土法門,善導大師講得好,這個法門萬修萬人去,大師說的話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為什麼看到這麼多念佛人,真正成就的很少?而不是萬修萬人去。萬修萬人去是懂得如理如法的修行,沒有一個不去的。現代念佛人有很多不懂理,不知道方法,叫盲修瞎練;盲修瞎練跟阿彌陀佛結個法緣,這一生當中不能成就。所以要如理如法,理論跟方法經典裡面講得清楚!

  念佛人大家都念過《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所說的道理,你懂了沒有?你還有沒有懷疑?你是不是真的相信?《無量壽經》所講的方法,你做到了沒有?你看經典一開端,明明白白就教給我們,從善護三業下手,我們有沒有做到?它第一句是說「善護口業,不譏他過」,這就是十善業。十善業裡面的口業,不妄語、不兩舌(兩舌是挑撥是非)、不惡口(惡口是說話粗魯)、不綺語(綺語是花言巧語騙人)。

  善護口業最重要的是「不譏他過」,看到別人的過失,如同沒有看見,這條重要,為什麼?凈宗法門修的是修清凈心,我們天天把別人的過錯放在自己心裡頭,自己的心不變成垃圾桶了嗎?你怎麼能清凈?你說這多重要。痕迹都不著!看到別人過失,第一個反應,我有沒有犯這個過失?我如果有,趕緊要改過,不要管別人;沒有,自己要勉勵自己,這是過失,我們不能犯。有則改之,無則嘉勉,這是真正修凈業的人。看到別人不如法,一天到晚放在口裡,你心裡頭骯臟,口裡頭也骯臟,這怎麼行?你怎麼會成就?「善護身業,不犯律儀」,律是戒律,儀是威儀,我們今天講風度。第三句講「善護意業,清凈無染」,意業是不貪、不瞋、不痴,於世出世間法不生貪瞋痴。這一開端,就把《十善業道》教給我們,我們有沒有去做?有沒有認真去做?這是根本法。

  經典裡面講的這些理論深廣無際,我們要能夠體會,體會多少沒有關係,多讀。古人講「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你讀了一千遍,心定了,就能悟入一些;再念一千遍,又悟入一些,深廣沒有邊際。天天有契入,你說這個多快樂,這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它跟世間典籍不一樣,世間典籍深廣是有限度的,佛經是沒有限度的,妙不可言。所以要緊的是要真干,要真的看破,看破之後,真的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你才能夠得自在。

  下面一句說『無量慧』,清涼大師講,「餘六當體」。體就是法性,就是真心,就是本性,這是自性裡面本來具足的般若智慧,六種統統都是,都是般若智慧。所以智慧不是從外頭來的,內心裡頭本來具足,現在這個智慧不能現前,智慧變成了煩惱,煩惱無量無邊,妄想無量無邊。那是什麼?那是智慧。所以大乘教里說「煩惱即菩提」,問題是你會不會轉變,一轉變,原來煩惱全是智慧。所以煩惱不能斷,煩惱斷了,智慧也就沒有了;轉煩惱成菩提,就對了。講斷煩惱實在是轉變,把它轉過來,轉迷為悟就是轉煩惱為菩提,這兩句話是一個意思,一樁事情。所以佛法,像這些重要的教誨,我們決定不能夠錯會意思,錯會意思我們的路就走偏差,就走錯了。「無量慧,無分量」。

  底下一句『無數慧』,「無若干」。無量無數,不是數字能夠統計的,不是數字能夠稱說的,這叫無量無數。此地這個無量無數,不是古印度數字的單位。古印度數字單位有無量、無邊、無數,這都是數字的單位,真的是有量。此地不是的,這是稱性的,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這些智慧,要怎樣我們才能夠恢復?佛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智慧就是此地講六種。「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佛是一語道破,我們如何恢復自性本有的智慧?沒有別的,你只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你放下一分,智慧就透一分;放下兩分,智慧就透兩分。我們舉個比喻,譬如我們這有一盞燈,我們攝影棚裡頭燈很多,四面都有燈光。可是這燈為了光要均勻,都用一張紙或者是兩張紙,把燈遮蓋住,讓它的光就柔和了。蓋二、三張還是很亮,如果蓋上二、三百張,光就沒有了,蓋上二、三千張那就漆黑了。

  我們現在自性裡頭的光明,就像燈一樣的明亮,可是現在自性智慧前面的障礙就好象那個紙,有多少層?佛講八萬四千煩惱,那就是說八萬四千張。我們用紙,紙很薄,八萬四千張,那個光一絲毫都透不出來了。所以初學的人不容易,初學太難了,我們要把這個障礙除掉,八萬四千張。我除掉四千張了,智慧還有沒有開?沒開,就很著急了:這沒用處!用處是有,你除得還不夠。你要再努力,再除一萬張,再除一萬張,透一點光明了,你信心才能生起,你會更認真努力放下妄想、分別、執著。

  這三樣東西要知道先後順序,先後順序是先放下執著,執著是最粗重的煩惱,先從它下手。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工作當中、處事待人接物中學,學不執著,學著隨緣。你要問為什麼不要執著?《般若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有什麼好執著的!每個人都不執著,天下太平,什麼事都沒有。我們希望化解衝突,衝突從哪裡生的?還不是從執著生的!我有執著,你也有執著,衝突就發生;你執著,我不執著,衝突不會發生,你進我退。處處要學著禮讓,海闊天空,何必要執著?何必要與人爭?現在的教育從小孩都教競爭。

  我在澳洲昆士蘭大學,有一次大家在一起吃飯,我對面坐的是一位老教授,資歷很高。我看在學院裡頭排名,他排第二,美國人,正好我們兩個坐對面。我就問他,美國的教育,是不是從幼兒園就教競爭?他說對。小學、中學、大學都是教競爭,競爭再要往上提升,鬥爭;鬥爭再提升就是戰爭,這個教育理念是死路一條。你們有沒有覺察到?東方聖人教育不是如此,從小教小朋友是讓,謙虛、謙讓。忍讓、謙讓、禮讓那是一條活路,這在教育基本概念上就不相同。表面上看好象我們會吃虧,其實哪裡會吃虧?凡是能夠禮讓的人,後福無窮,那是智慧。競爭、鬥爭那是煩惱,天天動腦筋怎麼樣去計算別人,這是煩惱。哪有東方這種教學,人人心地清凈光明,生智慧而不生煩惱,不一樣。

  第三是『不思議慧』,「超言念」,這是真實智慧。言是言語,念是念頭,言語是議論,念頭是思惟。「不思議慧」,真正的智慧不可思議,這是真實智慧。可以思惟、可以議論的,在佛法裡面講是第二義。哪些是屬於第二義?前面講的「第一慧、最上慧、最勝慧」,都可以思,都可以議。到稱性,「無量慧、無數慧」,就不能思議了,所謂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開口便錯,動念即乖。這是什麼慧?在大乘教裡面叫根本智,《般若經》上說得很好,般若無知,無所不知。

  無知是根本智,就是此地講的,不能說,不能起心動念,根本智。超越了言念,言語、思惟都達不到。只有你自己境界提升到這個地方,你能體會得到,一切諸佛、法身菩薩無二無別。它起作用的時候,什麼作用?有別人向他請教,提出問題來向他請教,他可以對答如流,不需要思考,真實智慧的流露。我們從什麼地方能看出來?從釋迦牟尼佛的經典,釋迦牟尼佛的經典,許許多多絕大部分都是答覆別人的疑難。這些向他請教的人,男女老少、各行各業統統都有。有疑難向世尊請教,他都給你解釋,幫助你斷疑,把這些東西記錄下來就變成經典。無所不知,應用。沒有一個問題能把他難倒,沒有!他並不要學,他不是學過的,就是他真正通達、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

  下面一句說『無與等慧』,「無等匹」,這是說沒有跟他能夠相等的。佛佛道同,你要沒有證得這個果位,你的智慧就不圓滿,這是究竟果位上的。前面講到無分量、無若干、超言念,這是法身菩薩;後面三種是究竟佛果,在佛法里通常稱為無上正等正覺。前面從無量慧、無數慧、不思議慧,這都是等覺菩薩,法身菩薩、等覺菩薩。通常經上翻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句話是可以翻的,沒翻。在譯經的體例上來說,五種不翻,這叫做「尊重不翻」,可以翻,我們尊重它,所以還是音譯。它的意思就是「無上正等正覺」。

  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正覺沒有超越十法界。十法界裡面的聲聞、緣覺、菩薩、佛,就是此地講的前面四種慧,前面四種是十法界裡頭,我們稱正覺。你看看勝慧、第一慧、最上慧、最勝慧,正覺,這樣看大家就很清楚。從無量慧、無數慧、不思議慧,是正等正覺,法身菩薩,正等正覺。後面這三個『無與等慧,不可量慧,不可說慧』是無上正等正覺,這樣解釋就很清楚、很明白。前面四個是十法界裡頭的四聖,後面六個,前面三個是正等正覺,最後三個是無上正等正覺。

  慧,前面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給我們說得很清楚,慧是道之體;這段開頭第一句說,「言慧者,即道之體」,這句話很重要。佛所教的、所修的、所成就的、所教化眾生的就是智慧,智慧不是從外面來的,一切眾生各個具足。只是你迷有淺深不同,迷得愈深,智慧就愈少;迷得愈淺,智慧就現得多,迷悟不同。教學沒有別的,幫助眾生破迷開悟。是不是真有幫助?真的不能,這個一定要知道。因為迷悟是個人,是在他自己本人,是他的本身;悟是他自己悟,迷是他自己迷,這個地方佛幫不上忙。佛只能把這些理論告訴你,方法告訴你,你好好的去學。你要認真努力,要克服自己的毛病,克服自己的染著,真的就是做克己的功夫。所以這是沒有相等的,這是無上正等正覺。

  下面一個是「不可量慧」,最後一個是「不可說慧」,清涼大師註解裡面說「難比校」。最後一個是「唯證相應」,就是「不可說慧」,這是究竟佛果裡頭才說的。後面清涼大師有幾句話說得很好,「欲言其有,無相無形」,它不是物質,它也不是精神,「欲言其無,聖以之靈」,那種真實智慧,真是叫人佩服得五體投地。它真靈嗎?「欲言俱者,慧無二體,欲言雙非,非無詮顯,故不可說」,這個幾句話說得是非常的好。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休息十分鐘。

  諸位同學,請坐。我們接著再看長行第四段,我們把經文念一遍:

  【云何得因力。欲力。方便力。緣力。所緣力。根力。觀察力。奢摩他力。毗缽舍那力。思惟力。】

  這一段講十種力,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給我們指出來,這十種力就是「具道因緣」。具是具足,道在此地講的是道果,由此可知,我們修行證果這是必須具備的條件。清涼大師給我們注得很好,「第三力者,即具道因緣,皆言力者(這十種都叫做力),此十各有資道之能故」。資是幫助,幫助我們開悟,幫助我們證果。所以智首菩薩向文殊菩薩請教,實在都是代替我們問的,我們見了文殊菩薩,問不出來,他代替我們發問。我們從這一問一答當中,知道怎麼修行,知道修行人要具備哪些條件。

  你看第一條就是要智慧,智慧就是我們常講的看破,你看不破,你才放不下。所以實在講看破難,放下不難。現在我們為什麼放下這麼難?沒有真的看破,道理還在此地。沒有真的看破,我們從哪裡下手?從前我們老師常常教導我們,讀經。讀經一定要記住,古人所講的「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實在講這個道理很深。讀經,心情要如對佛菩薩,展開經卷,最好是供一尊佛像,經是佛說的,我在那裡念,佛菩薩在我面前給我印證。我恭恭敬敬的在這裡讀誦,讀誦的時候我心裡沒有妄想,沒有雜念,這就是戒;一心專註,那就是定;念得字字分明,沒有念漏掉,沒有把句子念顛倒,那就是根本智,就是慧。

  所以讀經這個方法,確確實實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你每天念一個小時,就是一個小時在修戒定慧三學;念兩個小時,就是兩個小時在修戒定慧三學。在今天這個社會,兩個小時行不行?不行!你看看一天二十四小時,你兩個小時修戒定慧,其他的二十二個小時你會被社會上染著,你兩個小時的功夫敵不過。所以為什麼修行那麼困難,原因就找到了。那要怎麼辦?說實在話,至少是一半一半。我每天讀誦的功夫,就是用讀誦的方法,這個方法很有效。尤其是對現在所謂講的知識分子,我們想找個好老師找不到,找個好修行環境找不到,真想成就怎麼辦?這是個好方法。

  但是也得要有福報,你要沒有福報,哪個人能夠一天有十二個小時去讀經,大福報!你生活不成問題,衣食有人供養,你才能做到,要不然你做不到。十二個小時以上,最好能夠到十六個小時,這一天的時間佔三分之二,三分之二你都是攝心在經教上。如果每天不中斷,連續個三年、五年,你的根就紮下去了,十年、八年可能就開悟了。上根有個十年、八年開悟了,中根可能十年、二十年,下根可能三十年、四十年。所以學佛壽命很重要,壽命短了不行。

  我早年,多少人給我算命,我的壽命只有四十五歲,四十五歲真的不行。四十五歲那個時候,我二十六歲學佛,我不敢講我長壽,人家給我講的我相信,認真努力念佛。四十五歲那年真的要是死了的話,凡聖同居土下三品往生也許行,頂多只能做到這樣子。四十五歲沒走,又留到今天,多活了三十五年,這三十五年把自己的定慧是大幅度向上提升。所以學佛的人決定要斷惡修善,積功累德,不求壽命,壽命會延長。延長幹什麼?延長要提升自己的境界。如果我們壽命長不能提升,那白活了,那有什麼意思?這是不能夠不知道的。

  所以這個十種力就問得好,第一種『因力』,清涼大師註解裡面講「即是種性」。種是習種,阿賴耶識裡面的種子;你看清涼大師講的,「謂已有習種」,你過去生中曾經學過,現在再學,把你阿賴耶識裡頭種性引出來,這一生當中又給它加強。「無倒聞熏」,倒是顛倒,沒有,我們接受經教正法的聞熏,除正法之外都是顛倒的,都是邪知邪見。所以今天這個社會,我們沒有辦法離開社會,但是要知道這個社會染污非常嚴重,那就是顛倒的聞熏。你每天所看的,每天所聽的,每天所接觸到的,都不是正法。你受這些東西的熏習,自自然然就養成許許多多不善的知見,不善的思想,不善的言論,不善的行為,這就麻煩大了。就是佛法講造業,你會造罪業是當然之理,為什麼?你受這些熏習。

  在這個時代修行,自己的警覺性要高,非常之高。我已經差不多四十多年沒看過報紙,沒看過電視,我也不聽任何廣播,雖然住在都市,等於隔絕。為什麼?不受這些熏染。有重要事情發生,我們有同學,他會把重要的訊息簡簡單單寫出來告訴我,我也知道,我不需要那麼樣詳細報導,這個對我就不會產生障礙。我們天天讀經,這重要!沒有一天不讀經,天天講經。與同學們交往都是在研究討論,心心念念不離正法,這就是熏習成因了,這叫習種。「與性種合」,我們的習種就是現前的,性種是自性裡頭本有的,現在的熏習是經教的熏習。自性裡面本來就有佛性,這佛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是性種。我們接受正法的熏習,與自性的性種結合,這叫因,這個因是開悟的因,是證果的因。所以「因力」擺在第一個,非常的重要。

  下面清涼大師引《攝論》的話來說,「梁攝論雲,多聞熏習,與阿賴耶識中解性和合」。解性是智慧,過去生中學習的,這一生雖然又到人間來,有隔陰之迷,過去生中這些記不得了。雖然記不得,如果這一生當中又有緣把它引起來,理解得比較快,理解的一定比前一生更深一層。但是緣非常重要,緣要純正,不能有絲毫偏差,有偏差你就會走錯路,就變成邪知邪見。因此學佛,釋迦牟尼佛就講得很清楚,最重要的是老師,老師是我們修學第一個增上緣,一定要親近善知識。小乘經裡面教我們「親近明師」,那個明是明白的明,光明的明,不是名氣很大。名氣很大沒有用,真正有德行,真正有修行,有解有證。所以有修、有證這是最好的善知識。

  今天在我們這個時代,找有證的人不容易,找不到了。今天我們能夠找到有解、有行就不錯了,他真的能通達佛法,而且是依教修行,這個善知識就非常希有。你跟他學,不會出岔子,不會有錯誤。找不到怎麼辦?找不到,有個方法,找古人。古人不在了,他著作在。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我跟他的時候是三十一歲,他老人家七十歲,他大我三十九歲。老人非常謙虛,說我只能夠教你五年,很謙虛!他介紹我一個老師,誰?印光法師,印光法師是他的老師。那時候我沒出家,在家,他教我「古人別學蘇東坡,今人不學梁啟超」。這兩個在歷史上都是佛學家,也是佛門大德。佛學是很好,讀得很多,聽得也很多,沒有照做,世俗的習氣很重,所以不能成就。告訴我不能學他們,教我去學印光法師,印光法師不在了,印光法師《文鈔》在。所以他那個時候送我一部《印光法師文鈔》,就是正集、續集一共四本。現在全書出來了,一共精裝七冊,這個正續兩集在現在全書裡頭就是第一冊、第二冊。

  天天讀,明白祖師的教誨,能夠依教奉行。把他老人家所教的,用在生活上,用在工作上,用在處事待人接物,這叫依教奉行。真能依教奉行,那就是印光法師的學生。雖然他不在,他在的時候他一定承認,你是我教出來的。這就是實實在在找不到好老師,私淑古人,以古人為老師。我教許多人,因為我沒有道場,到今年我還自己沒有寺廟,我也沒有精舍。我住的是居士們他們提供的住所,很小,產權是他們的,我不要。我到這邊來就是借住,我離開了,房子再還給他們。所以我一生沒有自己的道場,這個也是學印光大師,印祖一生沒道場,住別人的地方。你看他老人家一生不做住持,一生不收出家徒弟,一生不參加傳戒,都是我們的最好榜樣。

  接受信徒的供養,全部拿來做弘法利生的事業,他弘法利生的方法是印送經書。這在當時在他那個時代,是最有效的方法,可以傳遍十方,也能夠遺留給後世,這是印祖對於近代佛教莫大的貢獻。他真做到以身作則,做出榜樣給我們看,讓我們跟他學習。李老師介紹得一點都不錯,這是我們很感恩的。祖師的話言簡意賅,實在講他在那個時候,民國初年,已經看出社會的災難,所以他老人家特別提倡因果教育。我是第一次到香港來講經,暢懷法師、謝道蓮居士啟請的,一九七七年,明年二00六年就三十年了。這三十年,香港變化太大了,我留戀三十年前香港的社會,跟現在比淳樸多了,還有人情味。

  講經的處所,就是在九龍界限街「中華佛教圖書館」。在這個裡面我看到印光大師「弘化社」,就是佛經流通處出版的這些書籍,經論、善書,他老人家統統都印。而印得最多的是三種,《了凡四訓》、《感應篇彙編》、《安士全書》,這三本書印得最多。我從版權頁統計了一下,差不多將近三百萬冊。當時我很驚訝,他是凈土宗的祖師,佛門的大德,對於經論他沒有這樣的弘揚。他把《了凡四訓》,是儒家講因果的,《感應篇》是道教的,《安士全書》前面一半「文昌帝君陰騭文」,也是道教的。後面有三篇屬於短篇的,「萬善先資」戒殺,勸人戒殺;「慾海回狂」勸人戒淫,最後一篇「西歸直指」勸人念佛。這三樣東西印了那麼大的量,到處去贈送。

  使我們深深去反省,細心去觀察,這是老人家的慈悲心,知道這個社會會亂,佛救不了,儒也救不了。用什麼?因果報應,這三種書都是講因果報應的,提倡因果教育。人要能相信因果報應,他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他自然就會收斂。我用了二、三個星期悟到這個道理,這是真正叫大慈大悲。所以我從香港回到台灣之後,好象也印了五萬冊,這三種東西。而且都把它講過,好象《了凡四訓》講過兩、三遍,《感應篇》跟《安士全書》都講過。

  三十年後今天的社會,感覺得老人家這個提倡絕對正確,真叫佩服得五體投地。可是三十年後,我們社會的中文程度真叫一落千丈。那個時候這三種書,一般人還都能看得懂,現在這三種書,現代人看不懂,我相信現在四十以下的人都看不懂,它是淺近的文言文。印光大師這一片苦心,拯救這個世間的災難,我們要把它繼承下來。他老人家提倡的,我們現在得要想方法,現在人最喜歡的是什麼?每天不能少的,電視!所以我就把這三樣東西做成電視連續劇,《了凡四訓》二十集,已經拍攝完成,現在在做剪接,明年二、三月可以推出來。接著《感應篇》三十集,《安士全書》三十集,總共八十集。我們用電視連續劇的方式,把印祖大慈大悲的心,救苦救難的願望,用這個方法來推向全世界。

  因果教育太重要了!中國這個國家民族,能夠在世界上屹立五千年,而沒有被淘汰。什麼原因?我自己這幾十年的體驗,第一個是倫理道德的教育,家教;第二個是儒家的仁慈、博愛的教育;第三個就是城隍廟十王殿的因果教育。所以我覺得中國從前三個設施了不起,祠堂,祠堂教孝、教倫理;孔廟,孔廟教道德,五倫八德;城隍廟教因果,這三個設施對社會影響太大了。現在人不相信,不相信不是沒有,不相信這個東西還存在!城隍廟沒有了,因果報應有,跑不掉。如果諸位是細心、冷靜,你觀察,每個星期全世界發生的因果報應的事情,報章雜誌上都有報導。雖然說這是迷信,科學沒有法子解釋,但是真有其事,真有其人,真有其事,有些人還是相信;說老實話,相信的人還是多數,不信的人是少數。所以這個東西起很大的作用,都是講善因善果,惡因惡報。

  此地這個因是作佛之因,這重要了!作佛之因,大乘經教,一乘經典,一乘在大乘之上,一乘是講成佛的,大乘是講成菩薩的,小乘是講成聲聞、緣覺的。《法華經》裡頭說,「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佛講真話,就是勸人作佛,這講真話。你作得了佛嗎?你有佛性,你怎麼作不了佛?你現在作不了佛,就是因為你佛性迷了,完全習性做主。你看儒家《三字經》上講得好,「人之初,性本善」,本善是你的本性。「性相近,習相遠」,相近,性大家是一樣的,沒有什麼差別,可是習慢慢叫你疏遠,你跟性相遠了,人的人品差別也就大了,距離就大了。「苟不教,性乃遷」,教育就是從這個地方興起,聖賢教育的目的就是如何保持你的本性,本性本善如何能保持,而不會變質。

  「教之道,貴以專」,這句話重要,把教學的原理原則說出來。無論學儒,無論學佛,一門深入,長時熏修,你才會有成就。所以要懂得,讀書千遍,讀書萬遍,讀書十萬遍,這大有道理。你一生念一樣東西,你心是定的,你不會胡思亂想,定能開慧,定到一定的程度,豁然大悟;一悟一切悟,悟了之後什麼樣經論都通了。這跟世間學問不一樣,世間念大學,你念這個學繫念畢業,那個學系你是一竅不通。佛法不一樣,佛法各個宗派,各個宗、各個派,宗派很多,只要你一門通了、悟了,全都悟了;不但佛法悟了,世間法也通了。奇怪!一通一切通,一悟一切悟,一修一切修,一證一切證,《華嚴經》上所說的。

  《華嚴經》是一乘法,「唯有一乘法」,一乘法在中國翻譯經典裡面只有三部,三部是一乘法,專門講成佛的方法。《華嚴》、《法華》、《梵網經》,就這三部經,這是一乘法,在大乘之上,這個不能不知道。《華嚴》分量太大了,所以歷代講的人很少;《法華》講的就比較多一點,因為《法華》分量少。我們這次是韓瑛館長往生之前啟請,要求我一定要把《華嚴》講一遍,把錄相留下來,留給後人做參考,我答應她了。

  《華嚴》跟《無量壽經》跟《阿彌陀經》完全貫通,所以古人講《無量壽經》就是中本《華嚴》,《阿彌陀經》就是小本《華嚴》,很有道理。所以求生凈土,你能夠懂《華嚴》,你對於西方極樂世界完全瞭然通達,沒有疑慮,你的信心堅定,願心堅固,念佛決定得生。《華嚴經》可以聽,不要在這上下功夫,應當在《無量壽經》上下功夫,在《阿彌陀經》上下功夫。《阿彌陀經》最好的註解是清涼大師的《疏鈔》,蕅益大師的《要解》,這兩種注子注得太好了,注絕了。《疏鈔》完全用《華嚴》的義趣注的,所以你讀《疏鈔》就等於讀《華嚴經》,架式也跟《華嚴》一樣,開頭十門開啟。所以《攝論》引的這些話我們要懂得,每個人阿賴耶識裡面都有佛性種子,現在再用大乘經教來熏習,是你習性裡面的種子和合性種。

  「一切聖人以此為因」,這個一切聖人包括聲聞、緣覺、菩薩,真正修行人,希望永遠脫離輪迴,超越十法界,統統是以這個為因。所以世尊當年在世,為大家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佛法是教育,不是宗教。宗教徒也來學,經論裡面我們看到,《華嚴經》上也不例外,看到很多。婆羅門,婆羅門是宗教,跟釋迦牟尼佛來學,釋迦牟尼佛沒有教他改變宗教。你是婆羅門的信徒,你學了佛還是婆羅門的信徒;你是瑜伽的信徒,學了佛,還是瑜伽信徒,不改變。學佛是什麼?學佛是到這邊來求戒定慧,來學智慧的。有了智慧,你回到你自己宗教,把你自己宗教的境界就提升了。所以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它不分國家,不分種族,不分宗教。真的像孔子一樣,只聞來學,歡迎你來學,釋迦牟尼佛統統可以接納,一定認真負責教導你。只要你肯聽話,你肯依教奉行,沒有一個不成就的。所以學佛同學對於佛陀要認識,要搞清楚,我們到這裡來想學的是什麼?想成就的是什麼?這點很重要。

  「無性攝論云:此聞熏習,雖是有漏,而是出世心種子性」,這句話很重要。我們現在用經教來熏習,這就是現前的聞熏習,確實是有漏的。為什麼?我們的煩惱習氣沒斷,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沒有斷,而是出世心種子性。我們要想走出世這條路(出世就是超越三界六道)它可以引導你,是條正路,不是邪路。這個好,在一切學習當中這是出世道,非常希有難得。

  第二『欲力』,欲是慾望,清涼大師註解說得很好,「有勝欲樂,希大菩提,及起行故」。經上講的「欲力」,也就是我們講的願力,你們想對不對?願力!有殊勝的慾望,有殊勝的愛好,這個樂是樂好。世間人都有慾望,每個人慾望不一樣,最殊勝的、最愛好的是什麼?希大菩提,你所希求的是大菩提,無上菩提。無上菩提誰證得?在我們這個世間,距離我們最近的是釋迦牟尼,他證得了,他得到了。所以對於菩提,菩提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是覺,大菩提就是大覺,這是用中文翻的話,大覺。大覺就是對於宇宙人生過去未來,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你想想看,誰不希望?哪個人不想求得?首先你要有這個認知,你要有認識,你要知道得很徹底,很清楚,我們這個願望才能生得起來。

  雖然有因,如果沒有這個希望,這個希望實在講是緣,這個緣是所緣緣,前面的因是親因緣。有親因緣,如果沒有所緣緣,對它沒有愛好,沒有希求,它也不能現行,也起不了作用,強烈的慾望。你看親因緣每個人都具足,所緣緣自己要發心,你能把世間所有一切的慾望捨棄,像釋迦牟尼佛一樣,連王位都捨棄,榮華富貴都捨棄。就是這樁事情比做國王、比享受榮華富貴還要快樂,一般人沒有這個智慧。有智慧,你才能真正選擇快樂的道路,苦跟樂你才真正知道選擇。

  這個世間裡頭,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裡面是有樂,你仔細想想,哪一種樂沒有副作用?你要得到這個樂,你要付出多少代價?而且這些樂,佛說樂是壞苦,不是真樂;真樂是大菩提,決定沒有壞苦。所以釋迦牟尼佛選擇這一條,這是真實智慧的選擇。他真的能把大菩提落實在生活上,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落實在教化眾生。千年萬世,多少人景仰他,多少人向他學習,大樂!沒人能比。這個我們要認識清楚。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一四七八卷)

  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凈行品第十一」,長行第四段,我們把文念一遍:

  【云何得因力。欲力。方便力。緣力。所緣力。根力。觀察力。奢摩他力。毗缽舍那力。思惟力。】

  這十種力都是對於修行、開悟、證果所不能夠缺少的。前面我們學習到方便,就是『方便力』,我們看清涼大師的註解。「方便者,謂造修力,依六方便,成悲智故」,造修,造是造作,修是修正。我們言語是口業的造作,動作是身體的造作,起心動念是意業的造作。你看對不修行的人常講,「你造業」!這是真話,我們凡夫哪個不造業?業裡面有惡業、有善業、有無記業,造善業,得三善道的福報;造惡業,那就是地獄、餓鬼、畜生的苦,三惡道的苦;非善非惡叫無記業,無記業也有果報,愚痴。所以修就非常重要,怎樣把這三類的造作修正過來。

  六道裡面的造作都不得其正,所以統稱之為輪迴心、輪迴業,這是我們六道凡夫。什麼叫正?什麼叫不正?正跟不正的標準是什麼?這裡頭有一個絕對的標準,那就是性德,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與這個相應,這是正;與這個相違背,就邪了,就不正。我們是凡夫,我們現在造修依什麼?一定要依聖人的教誨。聖人,他們的三業造作都能夠隨順性德。我們雖然沒有見性,不知道什麼叫真如自性,但是我們能夠隨順佛菩薩、隨順聖賢人的所作所為,跟著他走,就不至於有錯誤。

  大聖是佛陀,佛的心是禪,禪是佛心;佛的言語是經教,經教是佛的言語;佛的行業是戒律。你看看這三樣東西,經律論這三樣東西,這三樣東西就是修正我們三業行為的。戒律修正我們口業的行為、身業的行為;經論修正我們見解、思想錯誤的行為,我們有依據。經律論雖然多,我們這一生當中學不完,要怎樣修?一部就可以了,經律論裡頭一部就行了。現在學術界一般有個觀念,跟聖賢人不一樣的。聖賢人自己修學、教人,他都遵循代代相傳古聖先賢傳下來的老規矩,就是「一門深入,長時熏修」。你看看《三字經》,《三字經》裡面開頭教導我們,「教之道,貴以專」。教要專,不能雜,不能多;學也要專,也不可以雜,也不可以亂。

  我跟李老師學經教,那個時候我們同學二十多個人。我們那個班像私塾一樣,不是一部經教大家一起學,不是的,各人學各人的。你喜歡學什麼經都可以,你自己選,《大藏經》裡面選。你選,老師給你鑒定,老師要看看你選的這部經,你的程度夠不夠,你的根性夠不夠。如果你的根性、程度不夠,「不行,再去重新選一部」。實在選得不妥當,老師替你選一部,而且所選的都是小部經,因為你開始初學!

  我們那個班是講經的班,學講經。學講經,這部經上台去講,講幾次?老師規定,最少不能少過三次。像《八大人覺經》,講三次圓滿。實在講,三次,一次是二個小時,二個小時裡面有個翻譯。一個人講普通話,那時候在台灣,一個講台語,所以兩個人翻譯。看起來好象是兩個人翻譯,實際上二個人共同學一部經。上台,普通話先講一段,講台語的也講這一段,好象是翻譯,其實他們兩個人用的是同樣的講稿,所以實際上就是一個小時。三次,三天,這部經就是三個小時。初學講經這個方法很有效,讓我們學習的人士氣非常旺盛,學得很有興趣。最長不能超過十次,就是十天,這老師規定的;最短的三天,最長的不可以超過十天,這是台中當年的經學班。

  選擇的經論要很淺,自己真正有程度接受,能夠理解,你才會講得讓別人也能理解,也能生歡喜心。當年我們經學班就跟私塾一樣,二個同學學同樣的一部經,就是一個講普通話,一個講台語。這個班開了兩年,我們同學二十多個人,輪流講,但是上課的時候所有同學統統都要到。上課的時候大家都要用心聽,用心學習,你看這也算是廣學多聞,但是自己功力是用在自己所學習的這部經上。其他同學們所講的、所學的,可以來幫助我對於自己所學的這部經理解更深入,這個方法確實非常好!決定不可以同時學二部、三部經典,老師是決定不答應的,他不會教你。你跟他學,只能學一樣,一樣學好,才可以學第二樣。什麼叫學好?你上台去講,講到他老先生滿意,點頭了,算是這部經你學好了,你才可以學第二部。所以我在台中十年,十年學五部經。這五部經要普通在佛學院裡面,一年就畢業了;我們是十年,一門深入。

  我學的經要跟諸位報告出來,你們看到之後,一點都不希奇。我跟李老師第一部學的經,是《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這個經我也有講義;第二部是《佛說阿彌陀經》,第三部是《普賢行願品》,第四部是《金剛經》,第五部是《楞嚴經》。由淺而深,由小而大,有一定的程序,可不能亂了。你學得踏實,學得夠深度,得受用!學習受用你能得多少,那要看你你理解的深度,契入的深度。契入是什麼?你真的在生活上用到了。我們今天講,在生活上、在工作上、在處事待人接物,我真用上了,你這是享受。方東美先生講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一點都不假。

  方先生說享受,也就是孔子在《論語》裡頭頭一句話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那就是享受,那就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你要不能夠解,所以講深解,經典佛也常講深解義趣,你要解得深,你要行得力,認真努力依教奉行。所學的東西就是我的生活,我的生活就是我所學的,這個才有味道。今天我們學《華嚴》,一定要入華嚴境界,我們的生活就是大方廣佛華嚴,大方廣佛華嚴就是我們的日常生活,這才真正得受用。

  所以在造修,一定要有方便,才能成就你的大慈悲,成就你的大智慧。「成悲智故」,慈悲、智慧,智慧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就叫做方便。什麼叫佛教?佛教常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悲是慈悲為本,智就是方便為門。佛在此地給我們講六種方便,「一慈悲顧戀,二了知諸行,三欣佛妙智,四不捨生死,五輪迴不染,六熾然精進」。這個六句說起來很簡單,每一句裡頭深廣無際,義趣無窮。現在我們的國家講和諧社會,現在世界上也在呼籲如何落實和平,這幾句就行了,特別是第一句「慈悲顧戀」。

  慈悲是什麼?是真誠的愛心。一切眾生有沒有?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怎麼會沒有?慈悲是德,一切眾生統統都有。很可惜,眾生久遠劫前就迷失了,慈悲心沒有了。偶爾之間,好象黑夜裡面一道閃電,慈悲心發了一下,很短,馬上就沒有了。不能像諸佛菩薩,慈悲心永恆保持,一切時一切處一片慈悲。這是方便裡頭頭一個,你沒有慈悲心你還修什麼?所以佛法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

  慈是與眾生樂,悲是救眾生苦。眾生有苦難的時候,你要幫助他化解,這是悲;眾生得不到真正的快樂,你幫助他得樂,這是慈。苦樂的根源就是迷惑,迷了,迷失了自性,不知道宇宙人生真相,你沒有一樣不苦。人在迷的時候,把一真法界、把華藏世界變現成十法界,這個苦。真正的樂是什麼?是覺悟。悟了之後,轉識成智,心開意解,轉十法界為華藏,這就是「若能轉境,則同如來」,這是真樂。所以慈悲對一切眾生表現在哪裡?表現在教化。教化裡頭最重要的是身教,以身作則,常講的現身說法;你不懂,講給你聽你懷疑,做給你看。現在人,做給你看,你也看不懂,你也會懷疑。

  早年,我們在新加坡辦了個「弘法人才培訓班」,短期的,三個月一期。第一期開辦的時候,有九個學生,我來教。學生疑惑,不能接受,懷疑我們,「你們辦這個班,找我們來學習,你的用意在哪裡?目的在哪裡」?這麼一個疑問,搞了一個半月才算是搞清楚了。我們沒有目的,我們也沒有任何用意,我們只是看到佛教裡面弘法人才太少了,希望真正有志發心弘法人才,我們全心全力幫助你。他是我們對他太好了,他懷疑:你是什麼用心?是什麼用意?到一個半月搞清楚了,一個個都是嚎啕大哭,跪在地下懺悔。我們三個月的時間去了一半,不容易!你今天好心、善心待人,人家一生當中不但沒有見過,聽都沒有聽說過,他怎麼不懷疑你?

  所以現在好事難做,不像從前。他把你打成許許多多的問號,這些問號能不能完全化解都很難講。可是這個事情要不要做?要做,隨緣,我們就很自在了。有緣,你懷疑也好,不懷疑也好,只要你肯來學,我們都熱心教你,幫助你,成就你。你要不能接受?不能接受你可以走;多數人不能接受,我們就停辦,那就不辦了。佛教導我們,隨緣而不攀緣!隨緣就是這個時節因緣還可以,還能辦,雖有障礙不要緊,還能辦,要辦!嚴重的障礙,不能辦,趕快就收攤子走路,而我們自己的功德是圓滿的。《楞嚴經》上說得好,「發意圓成」,圓滿功德!不是我不做,環境不許可。大家不知道這個東西好,不能接受,那我們就換另外的方法。

  像現在我們用的這個方法,我們用網際網路、用衛星。喜歡聽的人,你可以天天接收,可以天天聽;不喜歡聽的人,你就不要撥這個頻道,你永遠看不到。這個好,一絲毫沒有勉強。我們每天在螢光幕上見面,你對我很熟悉,我不認識你。今年六月我到倫敦去訪問,訪問了牛津大學、倫敦大學,裡面有幾位教授很親切的接待我。他們是英國人,可是普通話講得很好。到以後才曉得他們是專門研究漢學的,研究中國的東西。跟我很親切,我也很感激。這教授告訴我,「法師,我認識你很久了」,我就很驚訝。他說「我們天天看你的衛星,看你的網路」,在網路上很熟了,見面就更親切。歐洲人對漢學很重視,他們研究得很有成就,很難得,我們看到了非常歡喜。

  所以慈悲是最重要的。中國傳統的教育失掉了,真正叫太可惜了!如果你要懂得中國傳統教育,我們今天是一片真誠的愛心幫助別人,他就不會疑惑了。為什麼?從小教出來的,很正常的!哪裡還有什麼企圖,還有什麼目的?沒有,很正常的。中國五千年前重視教育,教什麼東西?就是教這句話。這句話是佛門的,中國不是這樣講法,中國叫什麼?父子有親。你們想想,「父子有親」跟這裡「慈悲顧戀」是不是一樣的事情?真的是一樣。嬰兒剛剛生下來,他父母對他照顧,一時一刻都不離開,那叫戀!母親到哪裡辦個事情,心裡想著小孩現在怎麼樣了,事情辦完趕快回來,顧戀!真的就是慈悲顧戀,這父子有親。這個時候小孩剛剛生下來,特別是在半年之內,一般還不會講話、還不會走路。你看父母對他的愛、對他的顧戀,全部的付入,不附帶任何條件。什麼條件父母也忘掉了,心裡頭只有這個小孩。

  中國的教育就是從這個字生出來的、興起的,這是天性,父子、母子,天性!教育的目的,是如何把這個愛,就是父母對兒女這種親愛,永遠保持,保持你一生不會改變,這要靠教育。所以中國教育第一個目標,就是這樁事情。今天我們極力提倡的《弟子規》,《弟子規》不是教科書,不是給小朋友讀的,而是什麼?而是給父母的。做父母的人,你統統做到,你做給你的兒女看,用身教。小孩出生二、三天,眼睛張開他會看了,耳朵會聽了,他看到大人一舉一動、一言一笑,佛法裡面講,統統落在阿賴耶識裡頭,就變成種子。所以父母在兒女之前(嬰兒之前)言談、舉止都要規規矩矩,完全讓他吸收正面的,負面的決定不能讓他看到。你看他從出生二、三天就開始學了,學到三歲的時候,古人講「三歲看八十」,不是沒有道理!他這個三年的熏習,根深蒂固,八十年都不會改變,就這個意思。「三歲看八十」,八十歲都不會改變,他統統都學到了。

  所以《弟子規》是家教,是父母用身體表現來給兒女看的。三、四歲的小孩就有能力辨別是非,看到人做事情,「他錯了,他對了」,他就懂得對跟錯,他就有標準。他這個標準就是《弟子規》的標準,他都學會了。到六、七歲的時候上學,老師教他,老師也是以身作則,是家庭教育的延續。老師教孝、教悌、教忠,父母對兒女教尊師重道。在學校里學什麼?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尊師重道。侍奉老師如同侍奉父母,學生要做,不是光講,要做。學著怎麼樣侍奉老師,因為回家就會侍奉父母;怎樣侍奉學長,同學年歲比我大的,你回家就會侍奉你的哥哥姊姊。最重視的是身教,言教是輔助。小學教育都是屬於德行,德行是第一,所以德行、言語老師要教,錯誤的要幫助他糾正。

  這個年齡,在人的一生過程當中,記憶力最好。凡是古聖先賢的這些典籍,需要記憶的,統統叫他念熟,念得會背。能背了,而且背的時候,古時候念書測驗學生,學生程度不一樣,根性不相同。像我們現在這個課本,每面十行,一行二十個字,古時候的書籍排版大概都是這樣的。不管哪一家刻的版,統統都是一面十行,一行二十個字,這很科學。所以問你第幾頁、第幾行,都一樣的,不管哪一家印的書,統統都相同的,這是屬於科學,統一的。

  所以念的時候,天資好的大概就是一天可以念一頁,一頁就是二面,二面差不多四百個字。你看一行二十個字,十行二百,二面是二十行,四百字。這算什麼?上根人,好的學生,上根的,一天可以背二十行。還有特別聰明的,一天可以背六百字的,那很少,那就不多。背四百字的還有,普通一個私塾,總會有二、三個人有這個能力。中等根性的人背十行,十行到十五行;下根的人背五行到十行,五行一百個字,一天念的書。

  標準是十遍,你念十遍就能背,以這個為標準。譬如我們這個一面,一面十行二百個字,你十遍念了之後還背不出來,就減,減二行,八行;再背不出來,再減二行,六行。一定是十遍就可以背下來,以這個做標準,這一點都不勉強。每個人程度不一樣,所以同學在一塊兒念書,每個人進度不相同,有人進度快,有人進度慢,隨著他學習的能力。十遍能背之後,老師督促他要背一百遍。為什麼?他就不會忘記。明天再來上課的時候,先把昨天的課背一遍給老師聽,就是複習,然後再教今天的。一門深入,長時熏修。書沒有講解的,只教你念,所以小學畢業之後,念的書一輩子都不會忘記。到你將來成年,在社會上做事,你這些所學的東西都管用,引經據典,不要查資料,全都在腦子裡頭。

  我看過兩個人,就是我們方東美先生、李炳南老居士,他們從小受過這個訓練。七、八十歲了,寫文章引經據典,不需要查書。我們問老師:老師,你真了不起!「你懂嗎?做學生跪磚頭跪出來的!」他講的話是真的,不是假的。那時候老師是你背不出來的時候罰你罰跪,跪的時候不是跪什麼,底下是跪在磚頭上,讓你難受。你不用功行嗎?所以真的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古時候講十載寒窗,再一舉成名,你不用功夫怎麼行?

  所以,中國的教育就是一個「愛」字,第一個目標是保持。你愛父母、愛兄弟、愛家族,永恆不變,你一生都不會改變,這教育成功了。教育第二個目標,是把這個愛心發揚光大,不只愛你的家族,你能夠愛你的鄉黨;我們今天講,你能夠愛社會,你能夠愛國家,能夠愛人類。你看《弟子規》上,「凡是人,皆須愛」,那就是推廣,推廣到愛人類。在佛法裡面說得更廣,愛一切眾生,連動物、植物統統都愛,還有包括礦物,就是愛大自然。所以,中國的教育的根就是「父子有親」,跟此地講的「慈悲顧戀」一個意思,你接受這種教育。

  這種教育現在人沒有受過,所以這種心展開來,別人懷疑你。他懷疑是應該的,我們不能說「他懷疑,算了,不要去管他了」,那就錯誤,那我們學這個東西學了有什麼用處?學了就要愛眾生,學了就要愛世界,這是儒、佛的教學,是中國傳統教學的核心。真正能解決今天世界所有一切爭執、衝突,確實能把它化解掉,能給世界帶來安定和平,這是我們不可以不知道的。我們對於儒、對於佛,你學了多少?到底有多少?看你慈悲心的落實,看你慈悲的深廣度,就知道你的功夫有多少。這是第一個方便,比什麼都重要。

  第二個方便,「了知諸行」。了是明了,知也是明了,這個「行」在此地念去聲,當動詞講,就是一切眾生之所作所行,你要了知;你不了知,你就不能幫助他,所以你要了知。特別是我們現前的社會,我們現前社會各個行業都出了毛病,原因在哪裡,要怎麼樣去幫助他,你才會知道。我們接觸的面很廣,你不接觸你了知就不夠廣大,不夠深刻。這個社會每個國家、每個族群、每個宗教、各種不同的文化,都要接觸。你都接觸、都了解,你才會發現衝突的根在哪裡,你才懂得化解這個問題要從根救起。

  我常常跟人講,今天世界所有毛病的發生,有個共同的根源,就是人不知道自愛。不知道自愛,他就不知道愛人,所以「父子有親」這條他不知道。這一條不知道,「君臣的義」他不知道,「夫婦之別」他不知道,「長幼秩序」他也不知道,「朋友有信」也不知道,社會怎麼會不亂?人要真正懂得自愛,就決定不敢做虧心事,決定不敢造罪業。造罪業、做虧心事,怎麼對得起自己?要自愛。怎麼對得起父母?怎麼對得起祖宗?怎麼對得起老師?所以人要懂得自愛。

  真正自愛的人一定就是好人,循規蹈矩;懂得自愛的人,決定跟聖賢人學習。為什麼?聖賢人都懂得自愛,時時刻刻想到提升自己的境界,佛法裡面講的煩惱輕,智慧長。煩惱年年少,智慧年年增長,自私自利的念頭年年減少,大慈大悲的念頭年年增長,這個人知道自愛。知道人性本性本善,知道眾生跟自己皆有佛性,這是自愛。唯有自愛,才懂得慈悲顧戀,才懂得父子有親,倫理道德他才能了解。「了知諸行」,這才能夠幫助大眾。了知諸行是契機,下面一句是契理。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休息十分鐘。

  諸位同學,請坐。接著我們再看六方便裡面,第三「欣佛妙智」,這個欣是喜歡,喜歡佛的智慧。實在說,佛的智慧就是自己自性本具的智慧,這是真實智慧。現在我們看到了佛有,你看佛在生活、工作(他的工作是教學)、待人接物,顯示出無比圓滿的智慧,確實令我們感到非常的歡喜。歡喜,我們就要獲得,怎樣能獲得跟諸佛如來一樣的智慧?佛說得很好,只要把我們自性智慧德能上面那一重障礙去掉,智慧就現前。障礙是什麼?妄想分別執著,無量無邊的煩惱、障礙,總不出這三大類。所以阿羅漢把執著放下,阿羅漢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執著。我們肯不肯把執著放下?執著放下,就叫做正覺。你看佛門裡頭所求的是什麼?我想同學們都知道,經上常常念到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句話是梵音,翻成中國的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是可以翻的,不是不能翻。可以翻,為什麼不翻?叫尊重不翻,因為這是我們學佛的人終極希求的目標,就是自性本具的圓滿智慧。

  三種障礙,執著放下,你得正覺;你看無上正等正覺,正覺你就得到了。前面跟諸位講得很詳細,正覺不在六道,六道裡頭沒有正覺。正覺在哪裡?在四聖法界,四聖法界是正覺。如果再能夠把分別也放下,於世出世法不分別了,再破一品無明,無明就是妄想,妄想再破一分,那你就是正等正覺。正等正覺有四十一個位次,《華嚴經》裡面,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這都叫正等正覺。到四十一品無明,那就是妄想斷盡了,證到最後的果位,叫妙覺。等覺再上去叫妙覺,妙覺是果位,叫無上正等正覺,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以,我們欣佛妙智,要恢復自己自性的本具般若妙智,你就應該懂得斷煩惱的重要。執著不能有!有執著,出不了六道,有分別,出不了十法界,這個要懂。執著是第七識末那,分別是第六識。法相宗講的「轉識成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所以我們放下執著,平等性智就現前。世界和平,我常說建立在平等對待的基礎上;我們對一切人事物不平等,這個世界就沒有和平。和是果,和睦相處,因就是平等對待。為什麼我們今天的僧團做不到六和敬?六和敬的僧團如果出現,在這個地球上有一個六和敬的僧團出現,全世界的人都得福,真的大難化成小難,小難化成無難。為什麼做不到?我們看人不平等,我們看事、看物都不平等;這個我喜歡,那個我討厭,這就是執著。從前世尊那個時候的僧團,為什麼能夠和睦相處?每天接受佛陀教誨,人人都依教奉行,都把執著放下,不再執著。不執著,平等性就現前,我們講真誠清凈平等,這非常重要。所以,一定從這個地方做起。

  我們的執著,一下斷斷不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煩惱習氣無量劫前就養成,哪有那麼簡單一下子斷掉?所以佛門裡頭常講,理可以頓悟,事須漸除。在事裡頭要慢慢的去磨鍊,才能把它除掉。經不能一天不讀,一天不讀經,你的煩惱習氣一定是增長,不會減少的。只有天天讀經,天天反省,天天改過,天天自新,這樣才能夠做到煩惱天天輕,智慧天天長,這就對了。經不但要聽,經還要講,愈講愈明白。講,沒人聽,沒人聽也講。古時候生公說法,道生和尚說法,沒人聽。他聚一大堆石頭放在那兒,對石頭講,所以頑石點頭,這給我們很大的啟示。我們今天講經沒人聽,我們九樓「萬姓祖先紀念堂」,我們可以面對著這一萬二千多祖宗的牌位,我們對它講,聽眾很多。你明白這個道理,講經就不會中斷。

  確實我在這些年當中,有很多特別的資訊來告訴我,九法界的眾生都在聽《華嚴經》。這個訊息傳來,對我們是莫大的感動,莫大的欣慰。不是沒有人聽,聽眾太多了。這就是你天天讀,天天講。有樹木花草的地方,好!就給樹木花草講,教學相長。你能夠這樣去做,你將來的法緣一定非常殊勝,這是肯定的。

  方便第四條,「不捨生死」,在九法界裡面捨身受身,不捨棄。這個話什麼意思?就像諸佛菩薩一樣,千處祈求千處應,眾生有感,菩薩就有應;眾生啟請,我們就去講,只要有人。現在世間災難很多,凡是有正法道場都能夠幫助化解災難。災難縱然不能完全化解,大災難換成中災難,中災難化解成小災難,小災難就化成沒有災難,這是肯定的。災難的時間長,可以把那個長時間縮短,這都是我們能夠相信的,我們沒有懷疑。所以具足慈悲顧戀的人,肯定是哪個地方有災難,到那個地方去弘法,去講經弘法,如教修行,自他兩利;不但自他兩利,冥陽兩利,這是不捨生死。即使在某種狀況之下犧牲身命也在所不惜,也沒有絲毫留戀。為什麼?因為自己接受佛陀教誨,清楚明白的了解,一切眾生有沒有生死?沒有,生死只是轉換一個境界而已。現在科學講不同維次空間,我們電視換個頻道而已,這個頻道沒有了,那個頻道出現了,哪裡有生死!

  真正能夠修行的人,前面所講的了知諸行,我們自己很清楚,我們這個身舍掉之後,來生比這一生一定更殊勝。為什麼?這一生當中斷惡修善,積功累德,都是向上提升,沒有向下墮落。死就是圓滿的提升,決不是墮三惡道,你說這個多麼殊勝,哪有什麼恐懼害怕的?沒這個道理,一切為眾生,沒有為自己。即使別人誤會不了解,毀謗你,侮辱你,陷害你,甚至於把你殺了,我們一點怨恨心都沒有,感激。為什麼?感激他把我送到上面去,這個身被殺害了,上去了。他是送我上去,不是把我拉下去,送我上去,所以永遠都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這個是不能契入境界的人他不懂,契入境界的人明白。

  第五個方便,「輪迴不染」。六道輪迴雖然很苦,這裡面的苦眾生很多,正如地藏菩薩的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我入地獄是幹什麼?是救度地獄眾生,是為這個而去的。這個意思就是說明,哪個地方眾生有苦難,有慈悲心的人就應當要去,決定不能置之不問。還貪圖五欲六塵的享受,不願意跟苦難眾生一起受災難,慈悲心沒有了;沒有慈悲心的人會往下墮落,這個要知道,有慈悲心的人會往上上升。

  輪迴怎麼不染?輪迴心沒有了。菩薩用的是菩提心,不是輪迴心。什麼是輪迴心?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這是輪迴心。輪迴心所造的業都是輪迴業,輪迴心造的身業、語業、意業全是輪迴業,出不了六道輪迴。菩提心不是輪迴心,菩提心所造的業是凈業,凈業果報在六道輪迴裡頭沒有,這個要知道。淺顯的凈業是四聖法界,深廣的凈業是極樂世界,所以他不在十法界,不在六道。在六道裡面度眾生,只要你用菩提心,我們講得很明白,用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這不是輪迴心,在輪迴決定不染輪迴,這是用心。用這種心處事待人接物,肯定是看破、放下、自在、隨緣,肯定的,念佛決定生凈土。輪迴不染!

  六方便最後一條,「熾然精進」。熾然精進,熾然是比喻,像火焰燒得很猛烈那個樣子。就是我們平常所講的勇猛精進,決定沒有懈怠,道業哪有不成就的道理?當然成就。這個六方便,清涼大師在此地給我們說,「攝論廣說」,我們要知道詳細的,那都在《攝論》裡頭。這是方便力。

  再看下面第四個,『緣力』,「謂善友勸發」。世出世間法,緣非常重要,所以佛講諸法因緣生。此地這個緣是講的善友,遇到善友勸導你,你發心了,你才發願。這是真的。佛法確實像虛空一樣存在世間,尤其是現在我們利用高科技的方式,網路跟衛星,覆蓋全球。無論在什麼處所,無論在什麼時間,都可以能夠收看。可是有許許多多人不知道頻道,不知道怎樣接收,有個朋友介紹給你,你就看到了,緣就成熟了。如果沒有這個緣,你要常常去走動走動,碰碰看。到哪裡?到宗教團體。我們學佛,佛教的寺院、庵堂全世界都有,哪個地區都有佛教的寺院,可以去觀光旅遊。也許就碰到了善友,有緣人!介紹你經書,介紹你修學的方法,或者是介紹你親近善知識。這個緣非常重要,善友為緣,我們對這個一絲毫懷疑都沒有。

  我自己在二十六歲的時候認識方東美先生,如果不是他老人家的介紹,我們這一生當中與佛就沒有緣了。年輕,學了些錯誤的知見,認為佛教是迷信的,佛教是低級的宗教。怎麼說低級?泛神教,多神教,什麼都拜,就是這種錯誤的觀念很深,很不容易拔除。一般人想把這個東西介紹給我,我不會理會,我還反過來諷刺他、譏笑他迷信。我年輕的時候,常識也很豐富,也還有點辯才,想把我辯倒那不是樁容易事情。方老師這是我們心目當中最尊敬的一位長者,他對我慈悲、愛護,是我父親一輩的人。我跟他學哲學,他把佛經做為功課介紹給我,佛經哲學,我們這才知道佛學裡頭有大學問,從來沒聽說過的。以前以為佛教是宗教,哪裡知道它是哲學?經過方老師的介紹,而且我還要向他老人家請教,「老師,你是從哪裡學來的」?他要把原因原原本本講給我聽,我才相信。

  跟佛接觸,老師的指導,一定要從經典。經過這麼個指示,這才利用假期到寺廟裡面去找佛經。因為那個時候佛經流通量太少,市面上一般書店買不到。我學佛那個時候,當時在台灣只有三家印佛書,量都很少。第一個是台南的慶芳書局,它印佛書。第二個是台中瑞成書局,也印佛書,它印別的東西都很多,不是專印佛書的,所以量很少,不容易買到。第三個是台北朱鏡宙老居士辦一個印經處,是幾個居士湊一點資金,印經跟大家結緣的。這是贈送,不是買賣,量也很少。所以不容易看到佛書,只有到寺廟裡面去借經書來抄,我還抄過好幾部佛經。

  善友比什麼都重要。方老師介紹之後,我就開始看經。看經當然有困難,但是方老師給我一個誘惑的力量,就是這個東西是全世界最高的哲學,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這個誘惑的力量非常強大,就是我們今天此地講的「欲力」,欲求,這裡頭有這麼好的東西,看不懂也要看。一遍看不懂,二遍;二遍看不懂,三遍,鍥而不捨。緣真是很殊勝。這樣一個多月以後,我們的鄰居,原來不認識,他有個女兒八歲,常常到我們院子來玩。看到我在看佛經,回去告訴她爸爸,爸爸來訪問我。他是個佛教徒,聽說我在看佛經,他很歡喜,他說有沒有困難?我說有。「需不需要有個人指導指導?」「那太難得了,什麼人?」「就是章嘉大師。」到以後我們曉得,他是內蒙的一位親王,蒙古人,滿清時候是敏親王,跟章嘉大師很熟悉。

  這就跟章嘉大師結了緣,非常有緣,我接受他三年的指導,佛學的根基是從這個地方打的。以後十年,那是跟李老師學講經。都是善友勸發!李老師那裡,我們本來去是聽經的,哪裡敢發心講經?講經是李老師勸的,勸了好幾次,都不敢。最後他有個講經班,帶我去看看,他們上課,帶我去參觀。我看了之後,下課我跟老師講,「行,我覺得我可以參加」。這是緣裡頭很重要的一個緣。

  底下一句,『所緣力』,「即所觀察悲智之境」,這叫所緣。也就是說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你所遇到的境界,這個緣就在日常生活當中,特別是與人接觸。我們學佛了,當然有很多學佛的朋友常常在一起,研究經教,討論、交換修行的心得。除這個之外,還有些沒有學佛的朋友,也常常歡喜跟你聊天。聊天當中,你一定會談到佛法,他有問,你有答。他所問的,你自己想想,你自己為他解答的,他滿不滿意?這些幫助我們進步非常之大!正所謂是教學相長。教學不一定是課堂,不一定是正式學生,你要懂得這個道理;天天,時時刻刻,在在處處,遇到人都在教學,都在說法,所以講經說法一天都不會中斷!說話就是講經,解答就是教學。這就是你的智、你的悲。悲是什麼?誠誠懇懇、老老實實的幫助別人認識佛教,佛教不是迷信。這是慈悲,這是智慧,佛門裡面講大慈大悲,救苦救難。

  苦難的根源前面講得很多,總是迷失自性所造成的。自性裡面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我們今天講才藝),無量的相好(現在人講的福報),都是無量的。迷失自性之後,智慧、德能、相好都不見了。這樁事情佛教經論裡面講得太多了,我們要相信,我們要幫助自己,也要幫助所有一切眾生,這叫佛度有緣人。什麼人有緣?你講,介紹給他,他能信,他能理解,他能照做,這就叫有緣人。我跟方老師學習,以後出了家,我去看他,他嚇了一跳:怎麼你真幹了?我說「是!老師介紹這麼好的東西,我當然要干」。他說對了,你這個路走對了。我出家,我的老師、同學、朋友、長官,沒有一個贊成的,都說「你迷了!你學佛可以,學佛不能迷得這個樣子」。只有方老師一個人讚歎,只有他說你對了,你這個路走正確了。所以還好,有這麼一個有智慧的人,我們自己心目當中最佩服的,他跟我們印證這個路走對了。

  老師還很慎重的交代我一個任務,是什麼?和諧社會。那時候我們年輕,我們的觀察力沒有他那樣的敏銳。他告訴我,他說我們在台灣,本省人跟外省人在一起相處並不很和睦。所以他就告訴我,你這種身分,做調和、化解有很大的方便。這是那個時候老師交代我的,今天我們把老師的教誨擴大了。這個世界上許許多多的衝突,一般學術界、社會裡面用的詞句是「消弭衝突,促進和平」。我參加大學,大學裡頭有和平學院,幫助學校,代表學校參與聯合國的和平會議,我用的詞是「化解衝突,促進安定和平」。我們永遠不會忘記老師的教誨,老師的慈悲。

  安定、和平是全人類共同的期望,哪個不希望安定?哪個不希望和平?從哪裡做起?從我們自己本身做起。首先化解自己內心對一切人的對立、對一切事物的對立,讓我們首先自己做到心平氣和,才能夠和睦大眾,諧和萬邦,這是「觀察悲智之境」。是不是圓滿?不圓滿,圓滿要講到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娑婆世界有十法界,一切諸佛剎土統統都有十法界。娑婆世界十法界眾生不和睦,其他諸佛剎土法界也差不多,所以和睦的工作是要遍法界虛空界才是圓滿。都從自己內心做起,離開自己內心,確實無有一法可得。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四七九卷)

  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凈行品第十一」,長行第四段,這段還沒有講完,我們把經文念一遍:

  【云何得因力。欲力。方便力。緣力。所緣力。根力。觀察力。奢摩他力。毗缽舍那力。思惟力。】

  前面我們學到『所緣力』,現在接著看第六,『根力』。清涼大師註解這個提示是「根謂信等」,這就是五根,這個「六」是這十句裡面的第六句,「根謂信等」,就是五根,信、進、念、定、慧,這叫五根。五根對我們的學習關係是非常重要。第一個信根,如果你不信,你就沒有法子學。所以《華嚴》跟大論,佛都講得很好,說「信為道元功德母」,入道的根源。「母」是比喻能生,也就是能生一切功德,是什麼?就是這個五根,能生一切功德,特別是信根。我們自己在一生學習過程當中,這樁事情就非常的明顯。

  求學第一個要對老師有信心,對老師要是懷疑,不尊重,你什麼都學不到。古大德說得好,師生之道建立在對老師的信根上;印祖說得好,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就得十分利益,這個一分、二分就是你的信心。所以對老師要有真誠的信心。不管老師自己修行如何,他修得再好,他是佛菩薩再來的,你對他不相信,你跟他也得不到利益;他是個凡夫,沒有什麼修行,你對他有十分的誠敬,你能得十分的成就。

  這個東西說起來很奇怪,所以佛在大經上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句話是總的原理原則。你說人生病,這是每個人都不能避免的,生病你要找個醫生,是真的醫生把病給你治好了嗎?未必然也。誰治好你的病?信心,你對這個大夫有信心,你對他開的葯有信心,信心把你的病治好了。這個道理你懂不懂?那個大夫是真的高明,你對他不相信,有懷疑,他給你的處方、開的葯你也有懷疑,你吃了醫不好病。所以哪個是善知識?哪個是好老師?哪個是好大夫?都不要緊。首先問你對哪個老師、哪個大夫相信,只要你深信不疑,對你都有好處,很重要!「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你說這多麼重要。

  所以有信才有精進,五根第二個是進,進就是精進。信當然會精進,不信,不信就懈怠,不想學了。有信而後才有念。我們今天講念佛,有人功夫不錯,念得很好,有人心很散亂,念不下去,念個一個小時就不錯了,再往下念就胡思亂想,這就不行。你要問什麼原因,頭一個信有問題。對凈土法門半信半疑,沒有信根!所以精進心提不起來,念力就不能集中,他怎麼會有成就?這個統統都是有連帶關係的,不能不知道。我們在哪個環節裡面出了問題,最重要的是要把毛病找出來,把它改正過來,問題就解決了。

  七菩提分裡面,佛教給我們擇法,我們想修法,八萬四千法門,你選擇哪個法門?你要對這個法門具足圓滿的信心,你認真去修學,沒有不成就的,很重要。選擇法門不是個容易事情,我初學的時候差不多是用了七、八年的時間。老師把凈土法門介紹給我,我不是一介紹就接受。介紹,感恩老師,我要把這個法門的經典、祖師大德的註疏,好好的去看幾遍,對它有個了解、有個認識,然後再來決定我要不要學這個法門。不容易!真正下定決心學這個法門,我在講經跟諸位也報告過好幾次,是我在講《華嚴經》,第一次在台灣講《華嚴經》。講了一半的時候,有一天心血來潮,想到《華嚴經》上的文殊、普賢,他們學什麼法門?特別是後面的五十三參,善財童子是文殊菩薩的入門弟子,傳法的弟子,他修什麼法門?

  這樣細細把《華嚴經》看一遍,他們修的什麼?修的念佛法門。文殊發願求生凈土,普賢也是發願求生凈土,善財是文殊得意門生,當然傳老師的法。我們仔細再看看五十三參,五十三參第一個善知識德雲比丘,教他什麼法門?念佛法門,求生凈土,這非常重要。中國跟印度人都相同,都懂得先入為主,第一個先入,先入為主。再看看最後第五十三參,普賢菩薩,普賢菩薩教他什麼?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我從這個一頭一尾明白了,善財是專修念佛法門,五十三參是廣學多聞。他有沒有被其他的法門所動搖?沒有,樣樣都明了,如如不動,老實念佛,給我這個啟示!我這才死心塌地修這個法門。這差不多是我學佛二十多年了,才決定選擇這個法門,不是容易事。

  我進入佛門的因緣,是方東美先生把佛經看作哲學介紹給我的,所以我入佛門是學哲學,學佛經哲學。這在佛門裡面稱為教下,我是來學教的;不是學禪,也不是來學念佛的,我是想學教的。教裡面最歡喜的,真的是《華嚴》,總是過去生中有緣分,看到這部經就生歡喜心。這我們應當曉得,對這個有信心、有興趣、歡喜,這就是有根!這信進念定慧。

  定,定在這一門,世出世間聖人教學都著重一門深入,長時熏修,這跟我們現代教育的理念完全不同。現在的教育,從小就開始廣學多聞,小學課程有好多門,同時授課。每天第一堂課,像小學生,第一堂課國語,第二堂課數學,第三堂課地理,第四堂課歷史,一天要上好多門課,不一樣!一堂課一個小時,實際上只有五十分鐘,十分鐘休息。模糊的印象還沒有形成,第二堂課就換了,換了課本,所以他所學習的都是皮毛、常識,沒根。這跟我們中國、跟佛法傳統的教學不一樣,中國傳統的教學是一門深入。你看看《三字經》上就講得很好,「教之道,貴以專」,不能雜,不能多,這些都是講定。

  所以,老師開課只開一門,這一門功課你沒有學好,沒有學完成,決定不能學第二門功課。讓你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譬如以佛經為例子,《華嚴》雖然大,它有三十九品,每一品就是一門功課。這是一系列,三十九門課,我們學習是一門一門的學。大概我們每一品(它每一品長短不一樣)都需要幾十個小時,有的時候要一百多個小時。我們現在學到這個地方才第十一品,用了多少時間?差不多用了三千多個小時,要是平均來算,大概每一品經需要二百個小時的樣子。一品一品的來學,不是同時學好多品,不是的!這樣你的心專、心定,一門深入,他能有成就。如果同時學好多門,我們的心是散亂的,思想不能集中,意志不能集中,那要成就太難了。

  所以定,定自然就開慧!我們學習的目的就達到了。世間人的學習我們現在明了,記憶力再好,他所學到的是一般常識,不開智慧。為什麼不開智慧?沒有定,這是不能不知道的。這是根力。

  下面第七句,『觀察力』,清涼大師說「於自他事理葯病善揀擇故」,這個說得好。「觀察」就是屬於慧,慧起作用。你善於觀察,自己、別人(他是別人),或是事、或者是道理、或者是葯、或者是病,病就是錯誤、過失,葯是方法,怎樣把它糾正。善於揀擇,揀擇就是我們一般講的選擇,這是智慧。對於我們個人來說,一定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根性,知道自己現前生活、工作、學習的環境,知道學習外緣,老師、善友、外在環境,統統都了解。選擇什麼樣的方法來修行,讓我們自己在這一生當中,總是希望早一天成就,誰不是這樣希望?

  那麼擺在我們面前,以大乘佛法來講,禪宗、性宗需要上上根人。真正是煩惱輕、智慧長的人,他才有能力學習,我們是不是這個根性,這個要知道。不是這個根性!上上根性的人,受善知識教誨所謂是一聞千悟,一聽他就開悟了,就明白了。我們聽多少遍都還沒聽懂,不是上上根;換句話說,大乘教裡面禪宗、性宗我跟它沒有緣,你就不能選擇這個。你真正想去找這些師父,師父一看,你不是這個根性,不收你,你到別的地方去,這是真正善知識。門庭施設不同,攝受的根機不一樣。

  密宗說實在的話,它也是上上乘佛法;佛門裡面說,不學密法不能成佛,密法是最高級的佛法。什麼時候學習?在大乘教裡面,地上菩薩,登了地的菩薩,這個時候學密。我們連初信位菩薩都還沒得到,你看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五十個位次,他前面四十個位次都修滿了,四十一個位次才是初地!我們哪有分?這是當年章嘉大師教我的,他是密宗大德,他不騙人。

  所以他教我的時候,勸我學教,特別是教我學戒律。為什麼?戒律是一切佛法的根基,沒有這個東西,什麼佛法都不能成就。大法像禪、密,小法像小乘、阿含、人天法,沒有戒律統統不能成就。諸位念《十善業道經》就知道了。最低級的佛法,來生保住人身,也就是說你不會墮三途,你來生還能享人天福報,死了以後投胎又到人間來了。要靠什麼?要靠十善業!上品十善生天,欲界天,中品十善得人道,下品十善是阿修羅,你去想想看。所以戒律是根本,不管你修哪一宗、哪個法門,先學戒,這正確的。

  章嘉大師就教我這個,教我看破、放下,這幾個重要的原則。原理原則一定要遵守,囑咐我戒律很重要。因為那時候我沒有把戒律放在心上,自己有個很錯誤的觀念,認為戒律是我們日常生活的規範。日常生活規範當然重要,但是佛經上制定的戒律是三千年前印度人的生活規範,不是中國的。中國生活規範,儒家有禮,中國古聖先王不是以法制國,是以禮治國。所以中國古時候常常稱為「禮義之邦」,它是用禮義治國。義就是道德,就是以德、以禮,外面表現是禮,內裡面是道德,這是中國傳統的教育。

  佛法是以戒,戒就相當於中國儒家的禮,所以禮沒有了,儒就沒有了;戒沒有了,佛就沒有了。佛經雖然在,學佛的人沒有了,學佛的人一定從持戒下手,真正持戒才叫做學佛。如果不持戒,天天誦經,天天念佛,跟佛結個緣,不能算是佛弟子,不能算是學佛,佛法裡面殊勝的功德利益你得不到。所以我們想想,上乘的,我們不是那個根性,真的叫沒分。

  再看看教下,是從經論上下手。經論太多了,三藏十二分教,我們這一生能讀得完嗎?無論哪個宗派的典籍,真的都是浩如煙海,深廣無際。不是短時間,像讀書一樣,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沒有十年二十年,還得要有好老師指導,同學在一塊切磋琢磨,鍥而不捨,搞個一、二十年才會有成就,不是件容易事情。現在縱然你自己本身有這個條件,你找不到老師,你也找不到同學,你也找不到修學環境,外緣不足。

  所以末法時期,凈土宗殊勝!為什麼?凈土宗的經典最少,只有六部。最大的經典是《無量壽經》,最短的經典《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只有二百四十四個字,最短的,比《心經》還短;《心經》二百六十個字,《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二百四十四個字。所以我們凈土宗的經典,《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普賢行願品》、《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五經;凈土宗只有五經,還有一部論,《往生論》,不長。五經一論印成一本,也是薄薄的一冊,對於現在人最適合。現在人怕太多、怕太難,這個少又容易。

  這五種經你統統都學當然好,你對於凈宗理事、因果、方法、境界,你能夠徹底明了,好事情;如果能力不行,沒有關係,學一種。自古以來,選修《佛說阿彌陀經》的人最多,有沒有成就?有,成就很殊勝!他怎麼成就?具足信進念定慧,信心成就的。他有這個能力選擇得好,選擇凈土法門,選擇《阿彌陀經》,這是觀察,他有觀察的力量,有觀慧。知道自己根性,知道自己的環境,選擇這個叫易行道;在一切法門裡頭這個法門最容易,而且最穩當、最可靠。即使沒有老師指導也沒有關係,你一心一意靠著阿彌陀佛就行了。

  可是這裡頭諸位要知道,你還是要具足十善業,沒有十善業,念佛不能往生。你要問為什麼?《彌陀經》上講得很清楚,西方極樂世界都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我們要不是上善,怎麼能去?阿彌陀佛再慈悲接引你過去,那邊的人不接受你,你怎麼辦?為什麼?你不是上善。前面我們說過了,十善業道上善生天,欲界天,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具備有生欲界天的條件,念佛的人就決定生凈土。這個事情我們一般人要認真努力一下,可以做得到。

  你選擇這個法門,正確了,回過頭來想想自己的毛病,毛病是什麼?十惡,要用十善來對治這個毛病。沒學佛的時候不知道,喜歡吃肉、殺生;現在曉得,吃肉、殺生不能生極樂世界。你犯的是什麼?不殺生,你犯了殺生。處處都想占別人一點便宜,這是偷盜。盜心不能夠放下,不能往生,有偷盜的念頭怎麼可以往生?所以我們要把占別人便宜的念頭放棄掉,不可以有。不能有傷害眾生的念頭,念頭都沒有,當然不會有行為。西方世界是清凈世界,一定要斷淫慾。在家同修夫婦結合,所以佛常常講不邪淫,夫婦以外的是邪淫,邪淫不能往生。即使是夫婦,在你往生那段時間,淫慾的念頭也斷了;或者在生病的時候斷除,念頭都沒有,這是往生的條件,很重要。

  不妄語,不欺騙人,說老實話。現在這個社會,很多同學跟我說,我們說老實話吃虧,別人都騙我們,我們怎麼可以跟人家說實話?那我就要問你,你願意到極樂世界,還是願意搞六道輪迴?要願意到極樂世界去,那一定講老實話,現在吃點虧不怕,我將來到極樂世界去了。如果現在不願意吃虧,那還要搞輪迴,極樂世界這一生去不了,這個帳要好好算算。學佛的人不怕上當、不怕吃虧、不怕人欺騙我。各人有各人的果報,他欺騙我,我知不知道?知道,我要不知道,那是愚痴,糊塗!我要知道,不放在心上,這叫功夫。而且各人因果各人受報,清清楚楚,了了分明。他在迷,他省悟不過來,你還不能說他,說他他懷恨在心。這樣的狀況之下,只有隨他去,他自作自受。將來受了果報,他覺悟了,回頭,再去度他,再去幫他忙。我們這一生當中決定取凈土,這比什麼都重要!所以,決定不可以欺騙人,表裡一如,你自在,你快樂,沒有一絲毫虛偽。

  不兩舌,兩舌是挑撥,在張三面前說,李四說你的壞話,在李四的面前說,張三說你的壞話,使這兩個人不合,這叫兩舌。破壞別人的家庭,破壞別人的團體,破壞別人的友誼,破壞別人的善事,這個因果很重很重,戒經裡面都講得很清楚。不綺語,綺語是花言巧語,說得非常好聽,目的是騙人,讓別人上當。惡口,說話粗魯,態度不好,讓別人聽到心裡感覺得難過。我們有沒有這個毛病?有,要趕快改,就在日常生活當中改,天天反省,天天改過。意識裡面,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貪、不瞋、不痴。這叫十善業。

  所以我們的病是十惡,我們的善就是十善。要用什麼方法對治我們的毛病習氣,使我們修行能得到真正的效果?這一條對於一個真正發心修行,真正想在這一生當中往生凈土的,太重要了!所以最近這幾年,我們特別提倡《弟子規》,為什麼原因?《弟子規》是戒律,基本的戒律。目的是什麼?目的是教人做個好人。所以我們的十善做不到,十善為什麼做不到?十善做不到,就沒法子入佛門。你看凈業三福,佛教導我們,「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頭一條。這條你統統做到,你才可以「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受三皈這才入佛門。所以十善業是沒有入佛門要具備的基礎,也就是入佛門的基本條件。佛經上一展開,大家都看到「善男子、善女人」,那是有標準的,不是隨便說的;「十善業道」你統統都做到了,你這才是善男子、善女人。你要沒有做到,不算!做到才算是善男子、善女人,希望我們特別要注意。

  為什麼做不到?就是我們沒有善的根底。善的根底從哪裡建立?從《弟子規》建立。我們現在不用小乘戒律,用《弟子規》,《弟子規》代替小乘,這不能不重視,不能不好好的學。所以我勸大家要下定決心,用一年的時間,把《弟子規》落實。它總共三百六十句,真正做到了,你就是善人,世間善人。用這個基礎再修十善業道,不難!換句話說,你有善根了。《弟子規》是善根,你有善根,學十善業道就很容易。有十善業道的基礎,你受持三皈五戒、十戒就不難,你真正都可以做到。出家,你可以能做到《沙彌律儀》,其他的我們不談,那太高了,最低的《沙彌律儀》。真正出家人,諸佛護念,龍天保佑。

  這就是講你要用智慧觀察,選擇法門,知道自己的根性,也可以幫助別人。對自己、對他,在一切事理、因果統統清楚、統統明了。有這個能力,你看今天社會上病態太多,別人向你請教,求你幫助,你確實能幫他解決問題。好,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休息十分鐘。

  諸位同學,請坐。下面第八句是『奢摩他力』,第九句是『毗缽舍那力』,這二個名詞都是梵語。「奢摩他」翻成中國意思叫止,清涼大師註解裡頭,「奢摩他,此雲止,九毗缽舍那,此雲觀」,止觀。在大乘法裡面,像華嚴宗、天台宗,都是修的止觀,所以這二個名詞經典裡面講得很多,講得很詳細。我們先就普通的、一般的解釋,什麼叫止,什麼叫觀,淺顯的介紹出來。然後我們再看清涼大師《疏鈔》裡面,對「奢摩他力,毗缽舍那力」的解釋,著重在力。現在我們先講這個名詞。

  止觀,梵語是奢摩他、毗缽舍那,它有止觀的意思,有定慧的意思,有寂照的意思,有明靜的意思。從這四個名詞上,我們也能夠體會到它的意思。止就是定、就是寂、就是靜(寧靜的靜),那是止;觀就是慧、就是照、就是明,這樣子四個字來解釋,意思就很明顯了。「止者,停止之義,停止於諦理不動也,此就能止而得名」。為什麼叫止?就是我們的心,儒家講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所以知止非常重要。止在哪裡?止在真理,諦理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真理,我們要止於真理。決定沒有懷疑,決定沒有動搖,這就是止的功夫。所以在教下,《華嚴》跟《法華》確實是止於真理。真理是什麼?就是自性,也就是法性,心安住在這個地方,決定不動搖。所以,止是從能止得名的。

  「又止息之義,止息妄念也,此就所觀而得名」。止什麼?止妄念,初學功夫要從這裡下。妄念再細分,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是妄念!說實在的話,有念皆妄,無念也是妄,這個事情就難懂了,也難講了。有念皆妄,有念你總是落在妄想分別執著,那當然是妄念。無念,無念落在無明,還是個妄念。四禪天裡面無想定,外道天,他不是真的止觀,他把止觀的意思錯會了。誤以為無想定是修行最高的境界,涅盤的境界,不生不滅。四空天人也是這個誤會,把非想非非想處天當作究竟,殊不知定功失掉之後,還是要搞六道輪迴,出不去。這個道理不能不曉得。

  止息重要,太重要了!我們一天到晚妄念太多,妄念就是煩惱,所以心得不到清凈。凈土宗的修行修什麼?修清凈心,你妄念止不住,清凈心怎麼會現前?心凈則佛土凈,清凈心現前,往生西方你就有把握,那就是心凈則佛土凈。妄念要從哪個地方下手?從執著下手,先學於一切法不再執著。個人不執著了,像公家常住的事情要不要執著?常住的事情要有規矩,訂一個規矩,大家都能夠遵守,那就是止於規矩。佛給初學人制定戒律,儒給初學的人制定些禮法,就像學校的學生他有校規,人人都必須要遵守的,你一定要止於一處。所以知止很重要!三大類的煩惱,首先我們要止息見思煩惱,就是執著;再進一步,我們止息分別。世出世法一切分別都是不實在的,都是虛妄的,妄念!最後到什麼?起心動念,起心動念也是妄念。

  下面講觀,「觀者,觀達之義」,觀是觀察,達是通達,你一觀察就通達了,「觀智通達,契會真如也,此就能觀而得名」。所以止跟觀有差別,止是如如不動,觀是清清楚楚。古人用水來做比喻,止是風平浪靜,水在沒有風浪的狀況之下,像一面鏡子一樣。觀是什麼?岸上的這些風景統統照得清清楚楚,像一面鏡子一樣,照得清清楚楚。

  佛菩薩的心就像這樣的,心如止水,這是止;照見萬法,那是觀。我們凡夫,心水它不止,它起波浪,六道凡夫大風大浪,四聖法界裡面小風小浪。我們這個大風大浪,兩岸的景觀在風浪裡頭是支離破碎,照不照?照!但是是破碎的,你看不到一個整體。所以浪愈小,照得就愈清楚;完全沒有風浪的時候,就像鏡子一樣。完全沒有風浪,是佛果地上的境界。微微的小浪,我們都看不出來,覺察不出來,那就是十地菩薩,微浪。十迴向的菩薩,浪又大一點;十行、十住菩薩比他們的浪又要大一點,但是還是能看得很清楚,沒有差錯。當然沒有往上位次那些菩薩他們那麼清楚,但是已經相當明了了。阿羅漢,佛給我們講,他修的是九次第定,所以他的境界是正覺,也就是說看一切問題沒看錯。雖然他的止觀不是十分,大概也有六、七分,所以對於宇宙人生看得很清楚,沒有太大的錯誤。

  「又貫穿之義,智慧之利用,穿鑿煩惱而殄滅之也」,實在這個地方的殄滅就是轉煩惱為菩提,這是止觀。止是把妄想分別執著控制住,讓它不起作用;慧現前,智慧現前,這是觀,觀就把煩惱轉變成智慧;菩提是智慧,煩惱沒有了,智慧現前。我們常講煩惱少一分,智慧長一分,煩惱輕、智慧長就是這個意思。實在講煩惱跟智慧是一體,一體的二面。一個是不覺的一面,就是煩惱,一個是覺;覺即菩提,迷即煩惱,它是一不是二。怎樣化煩惱為菩提?止觀是個巧妙的方法。

  止觀也是從原理原則上說,我們念佛是不是修止觀?是!你看看念佛堂堂主常常提醒大家,「放下萬緣,一心念佛」,放下萬緣是止,一心念佛是觀。佛號念得清清楚楚,一個字沒有念錯,一個字沒有念顛倒,觀!念佛也是修止觀。跟宗門、教下的方法不一樣,我們用持名的方法修止觀,這個總要曉得。你都明白了,其他的法門你心就定了,你不會羨慕,不會厭舊喜新。如果有這麼個心態,今天學這個法門,明天再換個法門,一輩子都不能成就。要成就,決定是一門深入,長時熏修,你真的止了,慧真的現前,這個才起作用。

  「若就所修之方便而言,則止屬於空門,真如門,緣無為之真如而遠離諸相也」。這是你真正懂得止了,止就是放下,觀就是看破。我初學佛,向章嘉大師請教,我說我知道佛法殊勝,有沒有方法讓我快速能夠契入?我提出這個問題。章嘉大師沉默了很長的時間,他眼睛看著我,一句話不說,差不多將近半個小時。這樣一來,我的精神意志完全集中,聽他開示,心定了。他觀察你心定了,沒有妄念了,這才跟你說話。心浮氣躁講的話沒用處,你不記得,你也不重視,所以他那套方法非常高明。

  沉默那麼久,然後說了一個字,有!我就很注意了,有,豎著耳朵聽,他又不說話了。這一次沉默的時間短,不到五分鐘,說了六個字,說得很慢,「看得破,放得下」;我的速度快,他的速度很慢。我們年輕,沒有他的修養,聽了這六個字,立刻就有反應:這六個字的意思我能夠體會到,從哪裡下手?老師又沉默了幾分鐘,說了兩個字,布施。我第一次跟他見面,差不多將近二個小時,幾乎都在靜坐當中,讓你心浮氣躁的毛病統統都收斂了。所以我當時體會到這種非常高明的教學方法,一生以後都沒有遇到過。說的話簡單、有力,叫你永遠不會忘記。所以看破放下就是止觀,他換個話來說。他講止觀我們不懂,講什麼叫止,什麼叫觀,那好,可費事了,這就是真實的智慧。

  從修行方便來說,你看我問了,從哪裡下手?布施,布施就是放下,放下就是止。為什麼叫你要放下?《般若經》上講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執著它、分別它,錯了!一切都放下,一切都止了,你的心是定的。所以說,「止屬於空門,屬於真如門」;真如沒有相。真是講真性、法性,這是真的,能現一切相;如是法相,所現的一切相。能所是一不是二,稱真如。真性具足智慧、德相,真性它不是物質,也不是精神;它能現相,現的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我們今天講的宇宙人生一切現象,這是法相。法相從哪裡來?法性變現出來的。法性它本具有的智慧、德相,不生不滅。它所現的相分,這些現相裡頭,有沒有法性所具的這些智慧德相?有!性相一如,性相不二。

  「緣無為之真如而遠離諸相」,這個遠離就是不執著,不執著、不分別;在一切諸相裡頭不起心、不動念,這叫止。諸相有沒有?不能說有,不能說沒有,你要說沒有,相在;你要說有,這個相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所以「有」,佛法里稱之為妙有,妙有不有;真如稱為真空,真空不空,它會現相,現的相沒有自體,真是妙不可言,這是性。所以契入大乘的人都知道,宇宙之間一切現相就是法性,就是真如。在哪裡?宗門開悟的人隨拈一法,無有不是處,對的。

  隨拈一法,它具有性德嗎?有,所以萬事萬物都有靈性。現在難得日本江本勝博士用科學的方法來做實驗,實驗出礦物,水是屬於礦物,它有見聞覺知,見聞覺知就是性德。它能看,它能聽,它懂得人的意思,隨著人的心意它現出不同的境界。說明十法界依正莊嚴,各個不相同的原理,顯示出來了。十法界裡面的眾生心行不一樣,所以色相不相同。色聲香味不一樣,心地清凈善良的,色聲香味非常之美;心行不善良的,色聲香味都很醜陋。我們如果真正把這個道理參透了,我們要修相好、要修身體健康,你就懂得了,你就知道怎麼修法。修善心、善意、善念、善語、善行,無有不善,那你的相貌就跟佛菩薩一樣,佛菩薩沒有不善;你的身體也像佛菩薩一樣,金剛不壞身。所以你要懂得道理,然後你就曉得怎麼修,修行還是離不開止觀這個原則。

  下面說,「觀者屬於有門,生滅門」。觀是什麼?觀有,有相你才能觀,真如你沒法子觀,真如只有止你才能體會得到,你沒有辦法觀察。觀是什麼?法相,法相是有門,有就有生滅,空沒有生滅;所以法性沒有生滅,法相有生滅,十法界依正莊嚴是法相。「緣有為之事相而發達智解」,觀是緣有為的事相,有為就是有生滅,所以它是事、它是相,遍法界虛空界。你從這些事相裡面,我們講開悟了,發達就是開悟,智解!發達智解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在我們大乘教裡面講,這是屬於後得智;止是屬於根本智,根本智是止,後得智是觀。

  「若就所修之次第而言,則止在前,先伏煩惱,觀在後,斷煩惱,正證真如」,所以這個有次第的。章嘉大師教我,看得破,放得下。我問他從哪裡下手?布施,布施是放下,先從止下手,這個有次第。為什麼?你要是不止,你心是亂的,散亂心怎麼會生智慧?哪有觀的能力?所以必須先要懂得止,就是止幫助你伏煩惱。譬如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起心動念了。這個東西我喜歡,我很想得到它,這個念頭才起,我們想想這個東西是不是必須要的?如果不是必須的,可以不要,把我們貪的念頭伏住。雖然到市場裡面去看,看到市場形形色色、琳琅滿目,清清楚楚,明明了瞭,止。看了怎麼樣?如如不動,不起貪瞋痴慢,這是止,這是功夫。

  所以真正用功夫,先止,學止,就是學不被境界所動搖,不被境緣所誘惑,你先學這個功夫。好的境界不起貪慾,不好的境界不生瞋恚,這是修止。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起貪瞋痴,再加上後面兩個是貪瞋痴慢疑。六根接觸外頭境界,無論是順境逆境、善緣惡緣,不起貪瞋痴慢疑,這是止。功夫都在日常生活當中去煉,練你的功夫,你要真修行!觀,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裡頭有觀。止,伏煩惱;觀,智慧開了斷煩惱,斷煩惱就是證真如。為什麼?煩惱就是真如,性相是一,理事不二!你知道煩惱就是真如,煩惱就沒有了,這叫真修行。

  我們凈宗,剛才講就用一句佛號,一定要曉得,就在日常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煩惱才動,煩惱是貪瞋痴慢疑,喜怒哀樂愛惡欲,七情!這個念頭起來,就是煩惱起現行。古大德常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貪瞋痴慢就是煩惱,喜怒哀樂這是七情,煩惱、七情才一起,第一個念頭;第二個念頭,「南無阿彌陀佛」,一句佛號把這個妄念統統打掉,伏住了,止觀!把妄念伏住,這是止;六字洪名清清楚楚、明明了瞭,提醒自己,是觀。念佛裡頭,有止有觀。

  止觀就是禪定,禪定是定慧均等,止跟觀合起來,止觀不二,那就叫禪定。止觀一如,觀在止中,止在觀中。古德有個比喻,比喻得好,他說「止伏妄念,譬如磨鏡,磨已,則鏡體離諸垢」,就好比是斷惑。在這個地方我們要懂得,因為現在人講磨鏡他不懂,為什麼要磨鏡子,現在鏡子是玻璃做的,很進步,不需要磨。從前沒有發明玻璃,古時候用什麼做鏡子?銅,銅鏡,也做得很精緻,如果諸位有機會到博物館去參觀,你能看到銅鏡。它這一面是鏡子,做得很精緻,銅做的;另一面,背面都有花紋,也有常常警惕自己的格言,另外一面就是鏡子。鏡子久了它就有灰塵、有銅垢,你照的時候就照不清楚。所以必須要常常磨,所以講磨鏡,愈磨愈亮,把鏡面裡面的骯髒東西統統磨掉,這就好比斷惑。然後拿去照,跟鏡子一樣,你照到外面清清楚楚,「能現萬象」,這就好比是證理,「是即觀也」。鏡子的體,把垢物磨掉,這是止;它起作用照的時候,就是觀,觀是屬於慧,觀能證理。

  「若真止真觀必為不二」,這就像鏡子的比喻一樣,鏡子的體是止,起作用照是觀,它一定是不二。再看一個事實,「法性寂然是止,法性常照是觀」,這是宇宙的真理。法性,我們在講席裡頭講過很多,法性它不是物質,也不是精神,我們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都接觸不到,佛經說緣不到。第六意識是思想,想不到,眼看不到,耳聽不到,鼻聞不到,舌嘗不到,身接觸不到,心也想不到。它真有,它存在,它能現,現什麼?現虛空、現世界,宇宙之間所有一切萬事萬物都是它變現的,它能現。能現精神,又能現物質,精神跟物質統統是法性變現出來的。

  法性寂然,它如如不動,從來沒有動過,是止。雖然是寂然,可是它又常照,常照是觀;換句話說,沒有一樣它不明了,沒有一樣它不通達,這是觀。觀是屬於慧,寂是屬於定,真止真觀一定不二。所以真觀一定是寂然,真正智慧一定是如如不動。「真觀必寂然,故觀即止,真止必明凈」,真止必然是明了,必然是清凈,清凈就是一絲毫染污都沒有。「故止即觀也」,所以止跟觀的關係是一不是二,止是體,觀是用;觀是體,止是用,它二個可以互為體用。寂即是照,照即是寂;止就是觀,觀就是止,是一不是二,真正的止觀。

  大乘教裡面佛教我們修行,你懂得這個道理,懂得這個方法、原理原則,用在哪裡?用在日常生活當中,用在工作、用在處事待人接物。心地清凈光明,清凈是止,光明是觀;清凈是定,光明是慧。所以六祖惠能見五祖,跟五祖講「弟子心中常生智慧」,這個話你懂不懂?你如果懂得止觀的道理的話,你就明白了。他心如止水,對外面境界確實像《金剛經》上所講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他沒有一樣不清楚,沒有一樣不明了。常生智慧就是說不生煩惱,不起染著,這是人家的功夫。

  這一段是普通的常識介紹,下一堂課我們再看清涼大師就這一品經裡面的境界,他老人家給我們說的止觀。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四八0卷)

  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凈行品第十一」,長行第四段。我們把經文念一遍:

  【云何得因力。欲力。方便力。緣力。所緣力。根力。觀察力。奢摩他力。毗缽舍那力。思惟力。】

  這段經文我們前面學到『奢摩他』、『毗缽舍那』,這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止觀。前面我們就大乘教一般的名相解釋,跟諸位做了個報告。今天我們看看清涼大師在《疏鈔》裡面教導我們的,我們把清涼大師的文念一遍。「八奢摩他,此雲止」,奢摩他是梵語,此是此地,是我們中國,中國的意思就是止的意思。第九「毗缽舍那」,這是梵語,「此雲觀也」,合起來就是止觀。「瑜伽,起信等論」,《瑜伽師地論》、《大乘起信論》、《解深密經》、《大涅盤經》等經,「廣辨其相,具如別章」,對於這兩個名相解釋得非常詳細。清涼大師在《疏鈔》裡面也都引用,不在此處,後面我們還會讀到,讀到是愈講愈詳細。

  《華嚴經》從前面我們多次的看到,它說的是什麼?一開頭,給我們介紹法界的緣起,「華藏世界品」、「世界成就品」,用現在的話說,全都是講科學。宇宙怎麼來的?世界怎麼成就的?把我們的依報環境說得很清楚。接著就講到修行,凡夫怎麼樣才能達到究竟圓滿的果地?所以這個經裡面大單元有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後面就帶表演,「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做出來給我們看。所以這個書,早年方東美先生介紹給我,他說這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一部,完整的佛學概論。怎麼說是完美的?它有理論,它有方法,還帶表演,這樣的編教科書,世界上找不到第二種。

  我讀了《華嚴》之後,就想到宋朝朱夫子編《四書》。朱夫子在佛教裡頭也下了很大的功夫,許多東西都用佛法來解釋儒家的經典。我想他編《四書》的靈感可能是來自《華嚴經》,為什麼?《四書》這四門東西,「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大學」講方法,「中庸」講理論,「論語」跟「孟子」是孔子跟孟子來表演。怎樣把這個方法跟理論落實在生活當中,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很有《華嚴》的味道。所以我想像當中,當然這找不到根據,可能受《華嚴經》的啟示,讀《華嚴經》,突然有這麼個靈感。所以《四書》是個非常完美的儒家的教科書,我們也可以把它看作儒家的哲學概論。

  清涼大師在此地為我們略說,「今略顯其相,以為十門」,這是講止,奢摩他。止跟觀,前面我們講過,是分不開的。止中有觀,觀中有止,止即是觀,觀即是止,這個意思前面己經說得很明白。現在我們看此地,「心行稱理,攝散名止」,清涼大師的話簡單扼要。心是起心動念,行是行為、言語造作,心跟行就把三業包括了。你看身語意,身、語是行,心是意,三業都稱理,就是跟理相應。理是什麼?理是性德,與自性相應,與法性相應。自性跟法性是一個性,在儒家講就是本性。你看儒書所說的,一切人的本性本善!《三字經》這是教童蒙的,啟蒙的教科書,第一句就是說「人之初,性本善」。本性本善是理,我們的起心動念是善的,言語、行為造作是善的,這叫稱理,揀別身語意三業不善,那就錯了。三業純凈純善!這一句是總的綱領,總的原則,我們要牢牢的記住,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要跟本性本善相應。在儒家的善就是倫理道德,五倫八德,這是理,要相應。

  「止」是什麼意思?是攝散。散是什麼?胡思亂想,心散亂。我們把散亂的心收回來,這叫止。正是孟子所說的,「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我們能把放出去的心,就是你的心都往外跑,把這往外跑的放心收回來,這就是學問,就是此地講的奢摩他,奢摩他就是收心。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眼見色,看到合乎自己意思的,貪愛的心就生起來,心就跟著外面境界跑了,你常常想念它。看到與自己不喜歡的境界就討厭,瞋恚的心就生起來;看到別人比我們好,嫉妒心就生起來;看到別人不如我們,傲慢心生出來,這統統叫散亂心。一天到晚那個心就像波浪一樣,起伏不定,止不下來,你的心都在動!

  止是什麼?止就是讓我們心恢復到平靜,這個叫止。什麼時候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境界,順境、善緣,好境界,通常我們心裡很歡喜的,不生貪戀;貪戀是風浪,不起風浪。逆境、惡緣,我們講冤家對頭,遇到之後,瞋恚心生起來。在這個時候你能夠保持住不生瞋恚,你的心就止住了。這個要學!心行稱理,在佛門裡面講就是菩提心,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理!行是十善業,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痴。心果然能夠心行都跟菩提心、都跟十善業相應,你的心就止了。止於菩提,止於十善,這就對了,應當要知道學習的。

  第二個意思,「止不滯寂,不礙觀事」。止就是寂,雖然是止寂,它起作用,它不是死的,它是活的,像水一樣風平浪靜。我們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面,做到什麼樣的程度?不執著、不分別,不起心、不動念,這心是平靜的,這是止寂;可是六根接觸外面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礙觀事。止是定,觀是慧;止是如如不動,觀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諸佛菩薩教導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工作之中,處事待人接物,應當如是學就對了,這就是佛菩薩的境界。他們也是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我們也是,但是我們的心不定,心不定就胡思亂想,那就是心裡起的波浪。如果說是大的忿恨,發脾氣,那就是大風大浪。

  心只要有七情五欲,心就不平,不凈了,止寂沒有了。能不能觀事?能,往往把事情觀錯了。這個事情明明擺在你面前,看錯了,聽錯了,會錯了意思。這樣的事情多不多?太多了。不要問別人,問問自己,自己常常就是這樣的。什麼原因?讀了這些書就知道,心不清凈。心清凈,你看也好,聽也好,真的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沒有過失。心不清凈,聽錯了,意思會錯了,常常出錯誤。在哪裡?就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天天都遇到。以後遇到這個事情,你心裡清楚了,你不要怪人。為什麼?他心不定。我們自己可不能學他,心一定要清凈,妄念愈少愈好,妄念是煩惱。妄念少,智慧就增長,為什麼?觀事明了通達,沒有障礙,這就是智慧,智慧開了。

  下面第三句,「由理事交徹而必俱遂,使止觀無礙而雙運」。理一定有事,事一定有理,理中有事,事中有理,這叫理事交徹。沒有說是單獨有事,沒有理;單獨有理,沒有事,這是講不通的。這是我們所緣之境,必然使止觀無礙而雙運,止觀是能觀的,理事是所觀的。前面我也給諸位報告過,止就是放下,觀就是看破,這是從前章嘉大師教我修學的方法。他沒有講止觀,要用止觀這個名詞,恐怕我也聽不懂,那會很費事,我是個初學,剛剛接觸佛法。他換個名相來講,這就是他的高明之處,這就是他的智慧。

  放下什麼?放下妄想,放下分別,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七情五欲。你的心平靜了,就止了。只要你真能放下,你的智慧就現前,看也好,聽也好,思惟也好,確實都比人高一等,智慧超人!智慧從哪來的?自己本有的。我們的智慧為什麼失掉?妄念太多,止不住。心裡的妄想分別執著太多太多了,所以只有妄想,沒有智慧,道理就在此地。功夫得力的人,止觀真的是功夫得力,看破幫助你放下,放下又幫助你看破,這就是止觀雙運,止觀無礙。一切時、一切處,心如如不動,不會被外面境界影響。無論是順境、逆境,無論是善緣、還是惡緣,決定不影響,心裡頭如如不動。他為什麼能做到?我們這個世間人為什麼做不到?「這我能不想嗎?這個事情與我有關係,能不想嗎?」所以他止不住。止不住是他沒有看破,他不曉得宇宙人生的真相。就像《金剛經》上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心經》上所說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世尊二十二年所講的《般若經》,我們讀了,我做了個總結,世出世間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你要是能夠明白這個事實真相,你有什麼放不下的?你放下,對了;你不放下,錯了。真的是「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放不下的是庸人,放得下的叫聖人。聖人,聖的意思就是明白,聖人是明白人;放不下,庸人是愚痴人,凡聖的差別就在此地。所以我們要學,這叫真正修行,真正用功。

  前面跟諸位報告過,念佛就是修止觀。當我們心裡起了妄想分別,趕快「南無阿彌陀佛」,打掉了,把那個雜念取而代之。這就是古大德常講的,「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妄念起來不要緊,因為是凡夫,當然會起妄念。如果不起妄念,那是聖人,那你修成功了,凡夫哪有不起妄念的道理!可是妄念一起來,你就能覺察到,這叫覺悟!一覺察,馬上一句佛號把它打下去,取而代之,不叫這個妄念繼續。讓阿彌陀佛的佛號聲聲繼續,妄念就不起來,這叫功夫。

  念久了,一般大概多久?在我們看看古大德,十之八九,三年。三年你真用功,就是用這一句阿彌陀佛去壓妄想。念頭起來,不管是善念、是惡念,都不要管,只要念頭一起,「阿彌陀佛」,把它壓下去。三年,功夫好的得一心,一心不亂,這裡面得事一心的人多,得理一心的人少。功夫淺的,就是最淺的一心不亂,我們一般人稱為功夫成片,這個意思是什麼?你的妄念,念佛的功夫剛剛好達到能伏住了。念頭不起則已,起的時候都是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不會起其他的念頭,這叫功夫成片。這是最低的,最初級的一心不亂,這樣的功夫決定生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我說這個話,希望同學們要留意,要認真的聽。為什麼?沒有這個功夫不能往生。你每天念十萬聲佛號,一面念佛號,一面還打妄想,沒有用。要念到什麼?念到佛號沒有妄想了,你就有把握往生!念佛時候還有妄想,沒把握。這個不能不知道,這叫真功夫。

  做真功夫的時候,凈宗這個法門殊勝。為什麼?它不礙事,不妨礙你工作,我一面工作,一面就可以用功。尤其是不需要用思考,用勞力,不用思考,那更容易。「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念都是阿彌陀佛。《凈土聖賢錄》裡面記載著一個鐵匠,打鐵的,很辛苦。有一天遇到一位出家人,他遞一碗水給出家人喝,向他請教。我打鐵太辛苦了,有沒有方法幫我解脫?這位法師就教他念阿彌陀佛,他說你鐵鎚打下去,阿彌陀佛,拿起來,阿彌陀佛。他就這麼學會了,每天打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別人就問他:你這一面打鐵一面念佛,不是太累了嗎?他說不會,從前打鐵累,從我念佛,打鐵就不累了。三年之後,他站著往生。就在打鐵的時候,一錘下去,阿彌陀佛,他就不動了,往生了,站著走的。好象還說了一首偈,「叮叮鐺鐺,久煉成鋼,太平將近,我往西方」,一錘下去,走了。這是什麼?功夫成片。

  你看《凈土聖賢錄》,看《往生傳》,十之七八,三年,三年到五年功夫就成就了。那我們念佛不止三年,不止五年,為什麼現在連西方極樂世界消息都沒有?沒有止。佛號是天天念,叫散念,沒有辦法成就功夫。如何能成就功夫?那你就要懂得攝心,這句佛號確實是幫助我們攝心的。念頭一起來,阿彌陀佛,就把這個念頭取而代之;念頭沒有了,剩下來就是阿彌陀佛。這句「阿彌陀佛」能叫妄念不起,妄念不是斷了,沒斷,伏住了,像石頭壓草,這裡壓住了。每個人做功夫都從這裡開始,這個叫功夫得力;壓不住妄念,功夫不得力。

  現在我們看念佛的人很多,壓不住煩惱,你細細看看。碰到有個人動作、說話不小心,得罪他,馬上脾氣就發起來;看到了喜歡東西,貪心馬上就起來,沒有功夫。沒有功夫是禁不起外面境界的誘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依舊起貪瞋痴慢,依舊起妄想分別執著,這佛叫白念了。古大德說,頂多阿賴耶識裡面下個念佛種子,這一生當中不起現行,這一生當中沒有辦法,這個事情我們不能不知道。所以我們要真正懂得念佛,止觀兩個字的意思一定要曉得。

  觀,我不是避開,避開是錯誤的。我在這個境界裡面和光同塵,我看得清楚,聽得清楚。但是怎麼樣?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只有一句阿彌陀佛。人家恭敬我,阿彌陀佛;人家恨我,阿彌陀佛,不要理會外頭境界,反正我回答,笑咪咪的,就是一聲阿彌陀佛。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頭,煩惱習氣不起現行,功夫得力,這才能往生,我們念佛的終極的目標、期望能落實。如果念佛歸念佛,起心動念還是歸起心動念,這個不行,這不是辦法。所以止觀雙運,就是看破放下,放下看破。

  記得布袋和尚當年在世的時候,南宋的時代,他跟岳飛同一個時代。也沒有人知道他姓什麼,他叫什麼名字,沒有人知道。每天都拿個大布袋,所以人家就叫他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出名了,說布袋和尚沒有人不知道。傳記裡頭也沒有寫他的名字,也寫個布袋和尚。有人問他老人家,什麼是佛法?他把布袋往地上一放,兩個手擺開,放下。什麼是佛法?放下,放下就是止。人家看到這個樣子,懂得這個意思,放下。放下以後怎麼辦?他把布袋提起來,背在身上就走了,一句話不說。這什麼意思?放下之後要提起,不是說放下就完了。放下之後要提起,提起什麼?教化眾生;放下是成就自己,自己成就之後一定要成就眾生。以後大家知道,他是彌勒菩薩示現的。所以中國寺院裡頭,彌勒菩薩都造他的像,布袋和尚像。

  第四句的意思深了,「理事形奪而俱盡,故止觀兩亡而絕寄」,以理奪事,事就不存在,這個話不好懂。譬如現在科學家發現時間、空間不是真的,物質是幻相。這個發現是理,在某種條件之下,空間等於零,在某種條件之下,時間等於零;空間等於零,沒有遠近了,時間等於零,沒有先後了。物質從哪裡來的?無中生有,有還歸無。這個起滅的速度太快,快到無法形容,這是理。如果從理上講,事都不存在,時間、空間統統不存在。以理奪事,事沒有了;以事奪理,理也就沒有了。

  那麼你說某種條件,我們現在確實是有空間,是有時間,是有物質。也就是說宇宙之間的現象,你從哪個角度去看?像我們這個杯子,你從這邊去看是凹的,凹進去的,從這裡去看是凸出來的。看這面的人,他說這是凸出來的,絕不承認它是凹進去;看這面的人,他承認是凹進去的,絕不承認凸出來的。這就是只看到一面,沒看到另一面。「理事形奪」,理事都不存在,理事是止觀的對象,它是所觀的境界;所觀的境界沒有了,能觀的觀慧也不存在了。能所要對立,有能觀,有所觀,少了一邊,二邊都不存在。這個理就深了,止觀雙亡!這是什麼境界?如來果地大涅盤的境界,也就是布袋和尚把布袋往地下一放,雙手向下一垂,就這個境界。

  再看下面第五句,「絕理事無礙之境,與泯止觀無礙之心,二而不二,故不礙心境而一味,不二而二,故不壞一味而心境兩殊」。這是教導我們必須從面面去觀,你才真正了解事實真相,面面俱到不容易!我們初學佛的時候,李老師教我們,世間人看一樣東西叫囫圇吞棗。佛教人觀察這一切現象有方法,至少你要懂得八面觀法。八面是什麼?看它的體,看它的相,看它的用,體、相、用,三面。再看它的因,看它的緣,看它的果,因、緣、果,六面了。再看它的事,再看它的理,八面。這樣你對一樁事情,算是不錯,看清楚了。可是怎麼樣?你只是看到個皮毛,沒有深度。什麼叫深度?這八面每一面裡面都有八面,八八六十四面。六十四面,你看東西有深度了。多深?不深,有深度,不夠深。夠深怎麼樣?六十四面每一面又有八面,重重無盡!

  在這個地方我們才體會到什麼叫佛菩薩的智慧,我怎麼能跟他比?我們自以為是、自以為了不起那個念頭馬上就消掉了。不要說八面,我們勉強是可以看八面,六十四面就不行了。理裡頭有理、有事,理裡面有體、有相、有用,有因、有緣、有果,重重無盡,其深無底,其廣無邊。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休息幾分鐘。

  諸位同學,請坐。我們接著看清涼大師的註解。第五,「絕理事無礙之境,與泯止觀無礙之心,二而不二,故不礙心境而一味,不二而二,故不壞一味而心境兩殊」。在講這個之前,我們談到佛法教我們對現象要有面面俱到的觀察,而且還有重重無盡的契入,與這兩句有關係。絕跟泯是一個意思,「絕理事無礙之境」,這一句是從外境上說的,理不礙事,事不礙理,理事無礙,正如同止不礙觀,觀不礙止,「泯止觀無礙之心」。泯、絕都說放下,泯也是放下,絕也是放下,這個境界就更高了。止觀有沒有?有。放下的是什麼?心裡頭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對止觀、對理事不執著、不分別,不起心、不動念,理事、止觀無礙都現前。

  在這個境界裡面,二而不二,理事二而不二,止觀二而不二,能觀的是止觀,所觀的是理事,也是二而不二。所以「不礙心境而一味」,心是止觀,境是理事,心境一味,這個境界深。這說到什麼?宇宙是一,能所不二,這是法身菩薩、諸佛如來所證的境界,這是從理上說。要從事相上講,不二而二,俗諦講的,前面是講真諦,這是講俗諦,不二。「故不壞一味而心境兩殊」,確實有心有境,有理有事,有止有觀。有沒有障礙?沒有,《華嚴經》上講,「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是顯示出無障礙的法界。

  法界無障礙,無障礙的法界,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和諧。中國古人講「太和」,什麼是太和?太和是講宇宙的和諧,確實宇宙是和諧的,星系是和諧的。你看看銀河系多少星,都在圍繞一個中心運行,各有各的軌道,不相碰撞。宇宙和諧,太和!再往近處來觀察,我們居住的地球,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動物、植物、礦物,也是和諧的。所以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人與天地萬物相處,自然是和諧的,原本是和諧的。但是現在不和了,不和的原因在哪裡?原因是我們不知道宇宙萬物的真相。

  所以我跟我們學佛的同學們常常講,你要是覺得這個道理太深,不好懂,你觀察自己的身,我們自己的身體,這個小。自己的身體要不容易觀,看別人的身體,你細心去看。你看他的眼耳鼻舌身,和不和諧?眼見,耳聽,眼跟耳有沒有吵架?眼有沒有說,我能見,我也要能聽,我用不著你;耳有沒有說,我能聽我也可以見,我也用不著你。有沒有吵架?往裡面看,五臟六腑,是不是和諧的?自然和諧。所以太和,我們身體是個小宇宙,宇宙的濃縮。每個器官,乃至於每個細胞,你看它各人在各人的工作崗位上,做得圓圓滿滿,跟整體和諧的合作。互助合作,和睦、和諧,沒有一絲毫衝突。

  我們身體上,哪個器官跟哪個器官發生衝突?沒有。哪個細胞跟哪個細胞發生衝突?沒有。本來就是和諧的。如果不和就生病了,不和是病態,和諧是健康,這一句就是說這個道理。心境兩殊,就是好象我們身體各個不同的器官,形相不同,作用不同,可是怎麼樣?它又二而不二,不礙心境而一味。這個意思是什麼?器官再多,二而不二,一個身體,一味就是同一個身體。身體是所有器官生命的共同體,這個共同體是一味。你要擴大來講,大宇宙裡面共同一味是什麼?法身!法身是一味,真的是不礙心境而一味。

  法身是全體,心境是部分,就是不同的器官。就各個不同的器官來說,各個器官的形相不相同,作用不相同,確實是有差別。差別跟一體不二,就和諧了;差別跟一體如果要是發生衝突,人生病了,地球生病了,宇宙生病了。我們從這個地方深入觀察,你會開智慧,也就是說你會看破;看破之後,你就會放下。放下什麼?放下執著,放下分別,天下無事,天下太平。所有一切的事端都是彼此放不下,彼此發生對立,彼此之間產生矛盾,衝突於是就發生了,完全是錯誤。人與人之間,就像我們一個身體細胞跟細胞之間,一個道理。人跟天地萬物之間,也就跟細胞跟全身的關係完全相同。

  再進一步觀察,第六,「由即理之事收一切法,故即止之觀亦見一切」。理是一個,事有無量。理是什麼?法性,事是法相,所有一切事,這個法相,都是法性變現出來的,所以法性能收一切法。在佛法里,法性通常也稱法身;法就是萬法,就是一切法,一切法就是身,稱為法身。法身在哪裡?法身無處不在,無所不在,所有一切形相都是法身。所以講到法性,或者講到法身,都收一切法。故即止之觀亦見一切,即止是心定了,心清凈,這個心清凈到一定的程度,觀照的作用就現前。就像水一樣,水到清凈,波浪不生,完全在靜止狀況之下,水面就像一面鏡子一樣,外面所有的現相它都照得清清楚楚,一絲毫都不遺漏,這就好比是即止之觀亦見一切。

  這些是佛說的,清涼大師在此地教我們。希望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要會看、要會聽,要能體會到這個境界。真正是會看會聽,可不能執著,可不能分別,不分別、不執著就是止。你要是起分別執著,宇宙之間的真相雖然就擺在你面前,你看不見。為什麼?你的心水動了,起了波浪,起了波濤,照見的作用失掉了,道理在此地。

  下面第七句,「由此事即是彼事,故令止觀見此心即是彼心」,這句話不好懂,確實有相當的深度。怎麼此事即是彼事?怎麼說此心即是彼心?我的心跟你的心一不一樣?不一樣;有障礙的時候,不一樣,理事有障礙,事事有障礙;到四無礙法界裡面就一樣。古人確實有示現過這樣的能力。有個道人遇到一個秀才,秀才讀他的文章,非常得意,這個文章是他去考試的時候所寫的文章。道人他在袖筒裡頭抽出來一張紙,給他看,他一看非常驚訝,就是他寫的,一模一樣。「我寫的文章怎麼會在你這裡?」道人說,不但這一篇在那裡,你一生當中所寫的文字,我這兒全都有。這是示現,示現什麼?自他是一不是二,佛家講他心通,我們今天講他心不通。真正通了的時候,別人起心動念沒有一樣不清楚。

  這是講六神通,天眼、天耳、宿命、他心、神足、無漏,用我們今天科學家的講法,起心動念是波動的現象。一個池塘,我們在池塘旁邊任何一個角落,丟下一個小石頭,你就看它起了波浪、波紋,慢慢的逐漸遍滿這個池塘。另外一個人在對岸,也投下一顆小石頭,它的波動慢慢也逐漸瀰漫了整個池塘。這個現象我們見過,波動的現象,起心動念是思想波,我們今天真的是有障礙,不能夠接收別人的思想波。如果沒有障礙,我們能夠接收到別人的,別人也能接收到我們的。那就像此地講的,「此事即是彼事」,波動的現象。

  所以止觀,見此心即是彼心,是一個心。不但心是一個,《華嚴經》講這宇宙萬有是心現識變。心是一個,我們大家都很容易肯定、承認,心是一個,如果跟你講識是一個,你就懷疑了。講心,真心,能現,唯心所現;講識,識是妄心,唯識所變。十法界依正莊嚴從哪裡來的?唯識所變。每個法界不一樣,十法界不相同。十法界眾生的心想不相同,這個大乘經上講得很多,「一切法從心想生」,不相同。可是大經上又給我們講到,「同分見妄,別業見妄」,我們現前,此時此刻同得人身,同居住在這個所在,這是同分,還是別業?當然同分跟別業都有。現前這個境界,是我心所現?還是你心所現?我們人眾很多,是我們各個不同的識所變的,還是我們有共同一個識所變的?你要把這個問題參透了,這個裡頭此事彼事、此心彼心,你就明白了。

  怎樣才能參透?當然甚深禪定,甚深智慧,定生慧,慧才能夠見到。所以,定只能夠伏惑,慧能夠轉惑,轉迷成悟,轉惑成智;智能伏住,慧能化解,觀就化解了。所以心要把它伏住,然後慢慢的智現前,就化解了。這是前面講過,在我們日常應用當中,修行入門的時候應當先用止,後用觀。

  彼事此事,一樁事,此心彼心,一個心,真心是一個,妄心也是一個;真心是一個,妄心怎麼會多個?《華嚴》說得好,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這個道理我們要慢慢去參,不能思惟,不能夠猜測,不加絲毫分別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這個問題就解決。如果還有起心動念,這個問題解決不了,這個疑問存在。幾時不起心不動念了,才真正回歸到萬法即一的境界;一即萬法,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才能回歸到這個境界,佛在經上講「凈極光通」。

  下面第八句,「由前中,六則一多相入而非一」,六就是有即理之事收一切法,故即止之觀亦見一切,六是一多相入而非一,第七,由此事即是彼事,故令止觀見此心即是彼心,是一多相即,這個地方用「是」也可以,通常在經論裡頭用的是「一多相即而非異」,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此二不二,同一法界止觀無二之智,頓見即入二門,同一法界而無散動」。這個境界至少是圓教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見一分法身,入這個境界了。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相入而非一,一多相即而非異。所以非一非異,不能說是一,不能說是多。為什麼?我們想想《壇經》上惠能法師的話,一多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非一非異是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此二不二。為什麼不二?同一法界。

  我們現在舉比喻來說,眼不是耳,耳不是眼,眼跟耳是二法,雖是二法怎麼樣?是同在一身,就好比同一法界。你說它是二,還是說它是一,同一個法界。所以從人身來說,一多就沒有了,同一個法身!我們用法身在此地比喻做法界,你好懂。撇開全體不說,單單說局部,可以講。眼耳是二法,不是一法,在整體上講不二,同一法界。「止觀無二」這才是智,止是根本智,觀是後得智;止是從體上講的,觀是從用上說的;止是對心性,心性一念不生,觀是對外境。前面我們講古人用鏡子做比喻,用銅鏡,這個比喻好。止好比是磨鏡,觀是鏡子磨好之後放光,能照。從能照說之為觀,從它乾淨一塵不染說名為止,止觀是一不是二,止觀無二之智。「頓見即入二門」,同一法界,你就入不二法門,二門不二,同一法界。止不動,觀又何嘗動搖!「同一法界而無散動」,這個境界佛在大經上說過。

  整個宇宙的現象是靜止的,這個現象微密觀照,佛給我們講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的心動,所以看到外面境界是動的;我們的心靜,看到外面境界是寂靜的,境隨心轉。《楞嚴經》上說,「若能轉境,則同如來」。我們凡夫心是動的,看到整個宇宙都是動的;如來心是寂靜的,所以如來境界裡頭,萬法都是寂靜的,清凈寂滅相!從這個現象我們就體會到,外面現相不是真的。真的,怎麼會隨我們的念頭轉變?不是真的,幻相,妙有!妙有非有,真空不空,從這裡去體驗、去體會。

  換句話說,只有甚深的禪定、甚深的智慧,才能看到宇宙真相。真相是什麼?同一法界。正是大經上常講,「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前面我們讀過,「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這個境界裡頭哪有自,哪有他?由此可知,自他從哪裡來?自他從分別執著裡頭來的。離開妄想分別執著,自他沒有了,對立沒有了,矛盾沒有了,我們從這個地方去體會。體會到之後,我們從哪裡下手?怎麼學習?要把自己內心跟人的對立、跟物的對立、跟事的對立(事有喜歡做的、有不喜歡做的),把這個對立的執著放下,把這個對立的分別放下。慢慢的我們就能夠「而無散動」,回歸法界,法界就是本性本善。

  再看下面第九句,「由事則重重無盡,止觀亦普眼齊照」,就事來說,事重重無盡,無量無邊。通常我們講十法界依正莊嚴,這隻講一個娑婆世界。一個大世界,華藏世界,華藏世界有二十重,娑婆跟極樂都在第十三重。華藏世界有多少個大世界?大世界就是諸佛的化土,重重無盡,「重重」兩個字妙絕了!我們要是沒有讀前面的《華嚴經》,這兩個字的味道體會不出來。前面經文裡頭告訴我們事實真相,大小不二。

  我們今天講大是世界,小是微塵,大小不二。世界裡頭有微塵,不知道有多少;微塵裡頭有世界,也不知道有多少。世界裡頭有無盡無數的微塵,我們容易懂,微塵裡面世界也是無盡無數的,我們就不懂。可是這個不難懂,你只細心想想,微塵裡面的世界,跟我們現在所看的世界一樣大;微塵世界沒有放大,我們這個世界沒有縮小。微塵裡面的世界,誰能夠進去?《華嚴經》上告訴我們,普賢菩薩能進去。那我們要再問,微塵世界裡面是不是還有微塵?當然有,無盡無數的微塵。那個無盡無數的微塵,每個微塵裡頭有沒有世界?可能有,重重無盡!世界重重無盡,理事重重無盡。

  所以止觀,同樣也就普眼齊照。重重無盡的世界誰能照?普眼能照。誰有普眼?諸佛如來與大菩薩有普眼,一般講的是地上菩薩。如果要照我們《華嚴經》的講法,那個普賢是當位普賢,就是等覺菩薩。等覺菩薩普眼齊照,這我們相信,我們沒有疑惑。稍微把幅度放寬一點,延伸一點,地上菩薩,初地以上的菩薩,或者我們說得謹慎一點,七地以上,這我們能相信。普眼齊照這種境界,《華嚴經》上稱為「不思議解脫境界」。不思議解脫境界很不好懂,但是從這個地方這一句你要是細心體會,雖不好懂也能稍稍有些體會。人的智慧、德能不可思議,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不可思議。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推薦閱讀:

凈空法師 - 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他不重視名聞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凈空法師)第一八四一卷——第一八五0卷
太上感應篇  (第六十五集) 凈空法師講解
凈空法師《地藏經》(第五集)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凈空法師)第一0一一卷——第一0二0卷

TAG:凈空法師 | 法師 | 凈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