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與《黃帝內經》

《周易》與《黃帝內經》
http://www.3235587.com/article/view_1321.html

發布日期:2005-1-2221:02:32 作者:姚春鵬 

《周易》與《黃帝內經》 姚春鵬  摘要: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與中國古代哲學有密切的聯繫。尤其是《周易》的自然哲學對中醫學理論的奠基之作《黃帝內經》影響巨大,自古即有醫易同源之說。《周易》對《內經》之影響是多方面的,本文僅選擇陰陽、變易、時位中、象數,來探討二者之間的關係。陰陽導源於《周易》,《內經》在醫學方面作了發展;《內經》對變易運動、時位中概念的吸收,使中醫學呈現出有別於西醫學的民族特色;象數是中醫學建立理論體系的方法。   關鍵詞:周易;內經;陰陽;變易;象數   一、陰陽 雖然在《易經》中並沒有關於陰陽的直接論述,但陰陽思想無疑是包含在《易經》中的。構成《易經》符號系統的最基本的要素「—」、「 」作為兩個性質相反的東西,代表著宇宙間最基本的兩種力量或趨勢。由於這兩種初始力量或趨勢的相互作用而產生整個宇宙及人類社會。《易經》作者用陰陽爻的不同組合構成八經卦和六十四卦,陰陽思想蘊含其中。《易傳》微顯闡幽,明確地揭櫫出陰陽大義。「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不測之謂神」,認為宇宙間最基本的規律就是一陰一陽的對立統一,陰陽對立統一的奇妙作用產生宇宙萬物,所謂「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說卦傳》)。《內經》發揮《周易》的陰陽思想,說:「夫五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故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陰陽不測謂之神,神用無方謂之聖。」(《素問.天元紀大論》)顯然,這段論述是對《易傳》陰陽思想的闡發。《內經》認為,陰陽是天地萬物的總規律,是天地萬物產生、發展、壯大、衰亡的內在動力,是現象世界紛繁燦爛而又秩然有序的幕後指揮者。    《周易》和《內經》都認為,陰陽普遍存在於萬事萬物之中,陰陽的對立統一、調暢、和諧是事物存在、發展、變化的條件。在陰陽的關係上,《周易》認為,陰陽雙方在事物發展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繫辭上》),《乾.彖傳》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行。」《坤.彖傳》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乾坤即陰陽,《周易》認為,萬物資始於乾陽,乾陽在萬物的生化過程中起主導作用;萬物資生於坤陰,坤陰在萬物生化中起輔從作用。因為乾的性質是健運不息,坤的性質是厚德載物。陽主陰從與陽尊陰卑的思想不可等量齊觀,因為前者是自然哲學觀念,後者是政治哲學觀念。後者雖然可由前者導出,但不是自然哲學本身的思想,這種思想在今天雖然應當受到批判,但在古代還是有它的存在理由的。而陽主陰從的思想,在今天來看也還是正確的。辯證法認為,矛盾雙方在對立統一體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如果雙方完全等同,也就無所謂陰陽,矛盾統一體也就不存在了,這是不合實際的。陰陽觀是客觀辯證律的主觀反映,本身就蘊含著陰陽主從的思想。通過對《周易》的分析,也可見到這個意思。 《內經》也認為,陰陽無論在天地自然還是在人身,作用是不同的。《素問.生氣通天論》曰:「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 〔1〕意為人體的陽氣就像天體中的太陽一樣,是生命活動的動力,對人體起到保護作用。《素問.痹論》曰:「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王冰注曰:「陰,謂五神藏也,所以說神藏與消亡者,言人安靜不涉邪氣,則神氣寧以內藏,人躁動觸冒邪氣,則神被害而離散,藏無所守,故曰消亡。」可見《內經》認為,陰氣性主安靜,守藏於內,供給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營養物質。關於陰陽的關係,《內經》有如下論述:     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謂聖度。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陰平陽密,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素問.生氣通天論》)   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同上)   陽予之正,陰為之主。(《素問.陰陽離合論》)   總之,《內經》認為,「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陰陽相反相成,共同完成人體生命活動。 《內經》不僅繼承了《周易》的陰陽思想,而且有所發展。《內經》將陰陽學說運用於醫學領域,擴大了陰陽的適用範圍。在《周易》中,陰陽主要作為自然哲學範疇使用;在《內經》中,陰陽既是哲學範疇,又是醫學範疇,是哲學範疇與醫學範疇的巧妙統一。《內經》對《周易》的陰陽學說中蘊含的陰陽互根互用、消長轉化、相協相調的思想作了更系統明確的表達,並結合醫學實際作了新的發展。《素問.陰陽離合論》提出了三陰三陽的理論。所謂三陰三陽,即少陰、太陰、厥陰、少陽、陽明、太陽,其中厥陰、陽明是中醫學獨有的概念,所謂兩陽合明,故曰陽明,兩陰交盡,故曰厥陰。三陰三陽是從量上對陽陰的劃分,少陽為一陽,陽明為二陽,太陽為三陽,厥陰為一陰,少陰為二陰,太陰為三陰。三陰三陽合稱六經。一般認為,這一學說導源於《周易》六爻觀念。(《易學基礎教程》第六章第五節「易學與醫學」認為,經卦乾為三陽,坤為三陰;別卦乾為六陽,坤為六陰。這個套式對經絡形態形成的明顯影響,是構成了正經脈陰陽對稱結構。)因為從形式上看,六經與六爻在數量上相合,而且六經的陰陽結構與六爻位相似。六經中,陰陽各半;六爻位中,陰陽位亦各半。六經從少陰到太陽,有一個陰陽消長的過程;六爻位也表示事物由弱到強、由低到高的演進過程。 《內經》根據陰陽互根理論,提出了三陰三陽開闔樞理論。《素問.陰陽離合論》曰:「是故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開主外出,闔主入內,樞主內外出入,體現了三陰三陽分而言之,陰陽各有其經;合而言之,表裡同歸一氣,既相互協調又各盡其職的理論。開闔思想顯然源自《周易》。《繫辭》曰:「闔戶謂之坤,辟戶謂之乾,一闔一辟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辟即開也。《繫辭》認為,坤陰的功能是收斂包容,主入內,乾陽的功能是開放行動,主外出。 二、變易《周易》的中心思想,正如書名所示,是講變易的,所謂變易,變化運動之謂也。易,《說文》曰:「日月為易,象陰陽也。」 〔2〕陰陽不是對待的死物,而是盛衰消長的過程。《易緯.乾鑿度》曰:「易者,易也,變易也,不易也。」〔3〕 一般認為,易有四義:簡易、變易、不易、交易。《周易》認為,大到宇宙天地,小到草木昆蟲都處在永恆的運動變化之中。所以易之四義中的變易,是其核心。《繫辭下》曰:「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但是,變中又有不變,變易本身是不變的,變易與不易是對立統一的。變易即動,不易即靜,動是絕對的,靜是相對的,動靜矛盾運動是事物發生髮展變化的根本法則。由於乾坤陰陽是事物發生髮展衰亡的內在動力,所以雖然現象世界是品物流行的,但事物運動的法則性、規律性是可以認識掌握的。正如《繫辭上》所云:「夫易,聖人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掌握了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律性,就是所謂的「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繫辭上》)人類掌握了易簡的道理就能依理而行,成就事功。  《周易》認為,自然界是生生化化、運動不息的。「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繫辭下》)人類與萬物亦隨著自然的生化節律而運動。「往者,屈也。來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繫辭下》)《周易》運動觀強調運動的往複循環性,這種觀念成為支配中國人思維的核心力量,對中國古代文化的各個方面發揮著奠基作用。這一點由劉長林首先指出,他將這種觀點叫做圜道觀。(劉長林在《中國系統思維》中說:「沒有圜道觀,也就沒有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如此模樣的中國傳統文化。充分表現了中國思維特色的,諸如陰陽、五行、八卦、六爻等影響深遠的學說,就深深體現著圜道觀念。」) 老子的「反者道之動」就是這種觀點的經典表述。這種生化運動是自天地開闢以來就一直存在,並將永遠存在下去。正如《繫辭上》所云:「生生之謂易」,「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而人類作為有智慧的生物,認識到天地的運動並不是雜亂無章而是有規律的,所謂「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而四時不忒。」(《豫.彖》)因而,「聖人以順動,則刑罰清而民服。」(同上)順動還包括抓住時機,依時而行,即「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艮.彖》) 《周易》的變易之道為《內經》所充分接受。易、變易之詞見於《內經》,易在《內經》中有變易、交換、改變等意義。《素問.玉版論要》曰:「易,重陽死,重陰死。」王冰注曰:「女子色見於左,男子色見於右,是變易也。」《素問.氣交變大論》曰:「變易者,復之紀」,意為變易是勝負報復的綱紀規律。又《靈樞.終始》曰:「因而灸之,則變易而為他病矣。」 〔4〕 當然,重要的並不是名詞的使用,而是《內經》全書貫穿著變易的思想。《內經》認為,整個自然界都處於永無休止的運動之中,「動而不息」是自然界的根本規律。《素問.六微旨大論》指出:「夫物之生從於化,物之極由乎變,變化之相搏,成敗之所由也。……成敗倚伏生乎動,動而不已,則變作矣。」一切事物的發生、發展、變化和衰亡,都根基於運動,是在運動過程中產生的。而運動中有靜止,靜止中有運動,動靜的辯證轉化決定了萬物的生長化收藏。《素問.天元紀大論》曰:「動靜相召,上下相臨,陰陽相錯,而變由生也。」《內經》認為,運動普遍存在於天地間的萬物與人類之中。萬物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運動節律。個體生命有生、長、壯、老、已的生命過程。人體的氣血依晝夜十二時辰,從手太陰肺經到足厥陰肝經進行著如環無端的循環運動。疾病有著沿五臟、六經傳變及「旦慧晝安,夕加夜甚」的運動規律。 更有意義的是《內經》並不是一般地談變易運動,而是結合醫學特點發揮出一套氣化學說。氣化是氣機活動變化的簡稱。氣化一詞見於《素問.氣交變大論》,其文曰:「各從其氣化也。」《周易》運動變化產生萬物的思想,為《內經》氣化學說奠定了基礎。《繫辭》曰:「剛柔相推而生變化」,「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特別是泰卦,乾下坤上,象徵天氣下降,地氣上升,是氣機理論的濫觴。(楊力在《周易與中醫學》中認為,臟腑氣機升降應追溯於太極。)《內經》認為,無論自然界還是人體都存在升降出入的氣機循環運動。《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積陽為天,積陰為地……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這是講自然界的氣機運動。又說:「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這是講人體的氣機升降。《素問.刺禁論》曰:「肝生於左,肺藏於右,心佈於表,腎治於里,脾為之使,胃為之市。」這是講臟腑的氣機升降。最後,《素問.六微旨大論》總結說:「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則分之,生化息矣。故無不出入,無不升降。」認為升降出入是萬物存在的條件。 上文談到,易,尚有易簡一意,在《周易》看來,雖然世間萬物紛繁複雜,但是其活動軌跡都能用由陰陽二爻組成的八卦及六十四卦來表達象徵,卦象中蘊含著宇宙的全部信息。所謂「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繫辭上》)卦之用,能範圍天地,曲成萬物,然而其體,卻是至簡至易的。所以說:「夫乾,確然示人易矣。夫坤,陡然示人簡矣。」(《繫辭下》)從現代系統論的觀點看,《周易》卦爻系統是對宇宙系統的簡化模擬。《內經》雖然沒有直接提到簡易的觀點,實際上,《內經》關於人體生理、病理的理論是一種簡化的模型理論。因為中醫學關於人體生理、病理的理論,並不主要是建立在通過對人體組織結構的解剖分析的基礎上,而是通過對天地自然功能現象的長期觀察,對人體的生理機能、病理改變的長期體驗,根據天人同一的哲學信念,推天道以明人事類比而來,是簡化的模型理論。這種理論雖然較粗糙,但確能較正確地反映人的生理病理,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中醫學理論的這種特點,使其能夠避開古代科技手段不發達給研究複雜的人體科學帶來的困難,另闢蹊徑從功能角度認識人體、認識疾病,使中醫學在二三千年前的古代就獲得了巨大成功,影響至今,蔭福後人。這可謂是易簡之功也。 易之最後一義為交易,《周易》通過八卦的相互交錯,表明世間事物是互相滲透、互相交織的,事物的運動發展不是孤立進行,而是互相聯繫的。《周易》不是一般地指出了萬物的普遍聯繫,而是探討了普遍聯繫的一般形式,即交易。交易就是交通的意思。交通是易道的本質。《周易》談交易交通的地方很多,如泰卦,乾下坤上,象徵天地氣交,萬物資生。《咸.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以相與。……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歸妹.彖》曰:「天地不交而萬物不興,歸妹。」交通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事物內部各構成部分的交通,一種是事物之間的相互相通。《周易》認為,只有交通,萬物才能化生,人間才能和平。《內經》也認為,無論天地自然還是人體,都存在著交通交易的過程。如果交易交通過程受到阻抑,天地不能生化,人體就會發病。《素問.五運行大論》曰:「上下相遘,寒暑相臨,氣相得則和,不相得則病。」《素問.生氣通天論》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臟、十二節,皆通乎天氣。」《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天氣通於肺,地氣通於噫,風氣通於肝,雷氣通於心,谷氣通於脾,雨氣通於腎。」反之,天地失於交通,就會出現「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陽氣者閉塞,地氣者冒明,雲霧不精,則上應白露不下。交通不表,萬物命故不施,不施則明木多死。惡氣不發,風雨不節,白露不下,則菀槁不榮。賊風數至,暴雨數起,天地四時不相保,與道相失,則未央絕滅」的情況。(《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三、時、位、中 上面提到變易運動,是《周易》的核心思想,而變易運動是在時間中展開的,因此《周易》必然重視時間因素,這一思想的形成與中國農業民族的生存特點有關。天時農時對農業生產來說,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重時觀念在《周易》中有充分的反映。易道「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變通者,趨時者也」,因此在人事上,君子「終日乾乾,與時偕行」,「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縱觀《周易》,可以形成這樣的印象,天地萬物,動植人類皆在春夏秋冬四時之中生生不息,萬物皆受時間規律的制約,表現出明顯的時間節律,人類只有取法天道,與時偕行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取得最佳效果。同時,《周易》對空間因素並沒有完全忽視,八卦既代表時間又代表空間是時間與空間的統一,但以時間為主。因為農業民族活動的空間相對穩定,對空間的感受沒有時間強烈,這與古希臘商業民族對空間的重視恰成一種對照。另外,空間與下文要講的「位」有關。  《內經》汲取了《周易》重時的思想,並將其主要在社會人生政治領域的運用推廣到人體科學,建立了極富中國特色的時間醫學思想體系。《內經》認為個體生命具有女子七七、男子八八的節律現象,詳見《素問.上古天真論》。人體臟腑功能隨五季而遞相旺衰。《素問.臟氣法時論》曰:「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長夏,肺主秋,腎主冬。」《素問.六節臟象論》曰:「心者,……通於夏氣;肺者,……通於秋氣;腎者……通於冬氣;肝者,……通於春氣;脾、胃、大、小腸、三焦、膀胱者,……通於土氣。」論述了內臟與四季的密切關係,充分體現了臟氣法時的理論。人體之氣血也表現出年月日時的運行分布規律。如,《素問.生氣通天論》曰:「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同理,疾病也有時間變化規律。《素問.臟氣法時論》曰:「肝病者,平旦慧下哺甚,夜半靜。」……「腎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哺靜。」因此,在治療上主張法時而治。《素問.玉機真臟論》主張「取之以時」、「治之無後其時」,在這一總原則指導下,《六元正紀大論》提出了用藥「用寒遠寒,用涼遠涼,用溫遠溫,用熱遠熱」的具體治療原則。 八經卦與六十四別卦均由陰陽二爻排列組合而成,各爻之間存在著空間位置關係。如八卦上爻代表天,中爻代表人,下爻代表地,即所謂的三才關係。卦爻之間的位置關係稱為爻位。各爻位可代表不同的事物。《乾鑿度》曰:「初,為元士;二,為大夫;三,為三公;四,為諸侯;五,為天子;上,為宗廟。」 〔3〕 六個爻位的陰陽性質是明確固定的,初、三、五,為陽位;二、四、上,為陰位。陽爻居陽位,陰爻居陰位,稱為「正位」、「當位」;陽爻居陰位,陰爻居陽位,都是「位不當」、「不當位」。《周易》認為,天地人系統中的各種事物都應該有自己適當的位置,如果位置關係發生錯亂,就會出現問題。從系統論角度看,組成系統的各要素都處於一定的結構關係中,如果結構關係發生紊亂,系統就不能處於穩定狀態。《繫辭上》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周易》認為,構成天地人系統的各要素只有各居其位,系統才能有序。在人類社會,正如《家人.彖》曰:「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正家而天下定矣。」系統中的各要素居於恰當位置才能發揮其作用,「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乾.文言》),「二與四,同功而異位,其善不同,二多譽,四多懼,近也。……三與五,同功而異位,三多凶,五多功,貴賤之等也。」 (《繫辭下》)反之,就會出現「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繫辭上》)的局面。 在《內經》中,「位」也是一個重要概念。涵義較多,首先,指東南中西北五個方位。《素問.天元紀大論》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濕風。」《素問.五運行大論》曰:「所謂面北而命其位,言其見也。」王冰註:「上,南也;下,北也;左,東也;右,西也。」其次,指日月五星及氣候變化情況。《素問.氣交變大論》曰:「位天者,天文也。」吳昆注曰:「何謂當位?位天,謂五星之應及陰陽風雨晦明。」其三,指水土物候等地理方面的變化情況。《素問.氣交變大論》曰:「位地者,地理也。」 吳昆注曰:「位地,謂水泉之變及草木蟄蟲五穀之異也。」重要的是,「位」是《內經》運氣學說的一個重要概念。運氣學說是研究自然界氣候變化及其對物候、病候影響的學科。運氣是五運六氣的簡稱,《內經》用天空中的風寒暑濕燥火六氣與地面上的木火土金水五運結合推演氣候、病候的變化。《內經》從《周易》引入了「位」這個概念,認為五運與六氣各有其所處的時間位相與空間位相。如失其常位就會出現異常的氣候與病變。五運所主的時間位相,如《素問.六微旨大論》所云:「帝曰:何謂當位?岐伯曰:木運臨卯,火運臨午,土運臨四季,金運臨酉,水運臨子,所謂歲會,氣之平也。」歲會的意思是值年大運的五行屬性與年支的五行固有屬性相同。六氣所主的時間位相,如《素問.六微旨大論》所云:「位有終始,氣有初中,上下不同,求之亦異也。」高士宗注曰:「位者,主時之定位。」《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曰:「位明氣月可知乎?」張志聰注曰:「位,謂司天在泉及左右間氣之六位。」由經文及注文可見,五運與六氣各有其特定的時間位相,在一定時間內發揮作用,反常就會為病。《素問.五運行大論》曰:「五氣更立,各有所先,非其位則邪,當其位則正。」又曰:「從其氣則和,違其氣則病,不當其位者病,迭移其位者病,失守其位者危,尺寸反者死,陰陽交者死。」王冰注曰:「左見右脈,右見左脈,氣差錯故爾。」意為脈與氣相應的為和平,脈與氣相違的就會生病。不當其位的會生病,左右相反的會生病,見到相剋之脈就危險,尺寸俱反的就會死亡,陰陽交錯而出現的也會死亡。總之,《內經》繼承了《周易》系統要素各居其位的自然哲學思想,並將其發揮為運氣學說中當位則和,不當位則病的理論,提示人們從自然界的五運六氣的當位與否,人體的脈象、色象當位與否,來考察疾病的輕重和預後轉歸。 中、中正、中和,是《周易》的重要思想。從卦象來講,別卦六爻,有兩個中爻。二為內卦之中,五為外卦之中。陰爻居中,謂之柔中;陽爻居中,謂之剛中。九二,陽爻居中,但不正位;六五,陰爻居中,亦非中位。居中而正位,則是最佳狀態。「陰陽既中正,而又上下相應,謂之中和,這是卦象中最美滿的關係。」 〔5〕《周易》卦象是一種象徵,《周易》作者用卦爻的位置、陰陽爻之間的相互關係來象徵說明自然與人類社會是否正常和諧,預測人事的吉凶悔吝。《周易》十分強調中正、中和。《文言》曰:「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保合太和,乃利貞」。可見,中正、中和是人們所企盼的天地自然及人類社會的最佳狀態。正如《中庸》所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周易》作者相信,從根本上講,無論天地自然還是人類社會都是處於太和狀態的,但在局部或特殊時期也會出現失和的情況,有如陰霾蔽日,但終非久長,太陽一出,世界仍然一片陽和。而在失和時期,正是參贊化育的君子用武之時。然而,行事仍有一個時機選擇問題。《乾》「初九,潛龍勿用」,「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初九不當位,時機不成熟;九五當位,時機成熟。所以《遁.彖》曰:「剛當位而應,與時行也。」可見,時、位、中三個概念是有著內在聯繫的。中是事物呈現的最佳狀態,位是中的條件,當位為中,為糾正失中,又需要選擇適當的時機。 同樣,《內經》認為,中和是天地自然和人體的正常狀態。失和,在天地就會出現生化失序;在人體就會出現疾病。治療的過程就是調和的過程。《素問.五運行大論》曰:「東方生風,……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其性為暄,其德為和。」王冰注曰:「敷布和氣於萬物,木之德也。」《素問.湯液醪醴論》在解釋用稻米、稻薪製作湯液及醪醴時說:「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時,故能至堅也。」這裡「和」指天地陰陽的和氣。《素問.陰陽別論》曰:「陰之所生,和本曰和。」王冰注曰:「言五臟之所以能生,而全天真和氣者,以各得自從其和性而安靜爾。」《靈樞.脈度》曰:「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知臭香矣;……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這裡「和」指機體的平和、正常。 《素問.氣交變大論》詳細論述了五運太過不及(失和),自然萬物及人體發生的變異情況。《素問.陰陽離合論》曰:「生因春,長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則天地四塞。」《素問.生氣通天論》曰:「蒼天之氣,清凈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失之則內閉九竅,外雍肌肉,衛氣散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而治療的總原則就是「謹察陰陽之所在,以平為期」,「疏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   四、象數 象數是《周易》的一對重要範疇。《易傳》多言象。《繫辭下》曰:「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可以說《周易》就是一部講象的書。象在《周易》中有如下一些含義。1.自然象,即天地萬物的形象。《繫辭》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見乃謂之象」,「天垂象,見吉凶」。2.人工象,即卦爻象,是對天地萬物之象的模擬和象徵。《繫辭》曰:「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3.意象,無論自然象還是人工象都是具有較強可感性或形象性的具體之象,在《易傳》看來,在具象中尚隱含著不可感的較少形象性的意象,這一點是最重要的。所謂「天下之賾」就是在具象(物象)中的意象。《繫辭》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聖人立象以盡意。」顯然聖人之意是由「象」來表達的。「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乾坤其易之蘊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毀則無以見易,易不可見,乾坤或幾乎息矣。」這裡的「象」、「易」已經不僅是具體的象,而主要是指其中隱含著的一般意象。自然象和人工象是靜止之象,意象是運動之象。自然象是自然運動形成的形象,人工象是對自然的仿象,其中都蘊含著運動,意象就是對運動形式的把握,是對世界本質的理解。正如《繫辭》所云:「爻也者,效此者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動者也」,「爻象動乎內,吉凶見乎外」。在《周易》中,象是類分事物的根據,所謂「方以類聚,物以群分」。這裡劃分「類」的根據就是「象」,根據事物的運動之象即意象來從總體上劃分。八卦就代表著八種運動之象,在《說卦傳》中,每一卦都代表一系列事物。以今天的觀點看,古人將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歸為一類,是荒唐可笑的。而事實上,古人是從運動的角度將有同一類功能的事物歸為一類的。我們知道,分類是人類認識的基礎,古人不是從靜止的角度而是從運動的角度,依據意象對紛繁的現象世界進行了簡約劃分,起到了執簡御繁的認識作用。  《周易》「象」思想貫穿於《內經》理論體系之中,是《內經》核心理論臟象學說形成的基礎,也是中醫學基本方法——取象比類的基礎。《內經》正是汲取了《周易》「象」的思想,結合陰陽五行理論建立了中醫學理論體系。中醫學理論不是建立在解剖、生理學基礎上的,而是運用《周易》觀象、取象的方法,通過對人體生理、病理之象的觀察,根據天人相應的原理推導出人體的陰陽、五行之象。關於觀象法,《素問.五運行大論》曰:「夫變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緯虛,五行麗地。地者,所以載生成之形類也。虛者,所以列應天之精氣也。形精之動,猶根本之與枝葉也,仰觀其象,雖遠可知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在此基礎上,根據天地之氣的升降,類推人體之氣的升降。「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靈樞.經水》用自然界十二經水,類推人體十二經脈。《素問.六節臟象論》確立了臟象學說,「帝曰:臟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為陽中之太陰,通於秋氣。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為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為陽中之少陽。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通於土氣。」這裡《內經》將五臟與陰陽、五行聯繫起來,確立了四時五臟陰陽的整體醫學模式。其根據就是五臟及其所屬五華、五充等,與四時陰陽在運動功能之象上的一致。正如《素問.五臟生成論》所云:「五臟之象,可以類推。」中醫用望聞問切四診診病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觀象、別象的過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審清濁,而知部分;視喘息,聽聲音,而知所苦;觀權衡規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觀浮沉滑澀,而知病所生;以治無過,以診則不失矣。」所以中醫的辨證論治,本質上就是辨象論治。證就是疾病顯露出來的形象證據。 《周易》中的數稱為易數,包括天數、地數、大衍數、卦爻數、河圖、洛書數等,對此本文不加論述。本文僅探討易數的一般意義及其對《內經》的影響。易數與一般數學顯然有密切的關係,是在數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是與一般數學之數不同,它主要並不是用來計算,而是一種象徵,它更多地反映了客觀世界質的而非量的特徵,易數始終與易象相聯繫,是一種特殊的象。李約瑟博士指出:「我們無需指出這種數與象徵主義的例子,因為它們與真正的數學並沒有共同之處。」 〔6〕因此,易數實質是在數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數理哲學。數在其中起到一種象徵作用,這與古希臘畢達哥拉斯學派有某種相似之處。數與象是兩個密切相關的概念,在易學史上一直存在象、數孰先孰後之爭,本文不討論這個問題,僅對象數的關係略加說明。上文已指出,象主要是對事物的運動狀態的把握,是對世界本質的一種理解,而運動可以有萬千種狀態,對這種運動狀態的把握必須將其靜止化、簡單化,這時就需要「數」,數將「象」形式化、簡約化,正如《繫辭》云:「參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下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陰陽之象、八卦之象、五行之象都蘊含著數,所以象、數密不可分,數是另一種象。《易傳》中的天數、地數,將數與陰陽聯繫了起來,因為天為陽,地為陰,奇為陽,偶為陰。八卦布列八方,分別用一至八來代表,所以八卦中蘊含著數。一至十分為生數與成數兩組,與五行相配,是為五行數。這樣陰陽與五行、八卦又可以通過數聯繫起來。在《內經》中,有兩種數。一種是觀察實測的數,包括對人體組織器官實測的數據,對疾病觀察所得死愈之日數,針刺的次數等。另一種就是易數,它在《內經》中,起到理論架構的作用。《內經》將來自經驗的零亂材料納入易數體系,形成條理化的理論。《內經》中運用的有一至九,即所謂的天地至數和河圖洛書數及九宮數。 《素問.三部九候論》曰:「帝曰:願聞天地之至數,合於人形血氣,通決死生,為之奈何?岐伯曰:天地之至數,始於一,終於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應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決死生,以處百病,以調虛實,而除邪疾。」其下文具體地講述了上部即頭部、中部即手部、下部即足部各三處共九處診脈部位。根據全息論的觀點,人體任何一個部位都包涵著整體的信息。理論上,診察任何部位都可以獲得疾病信息。《內經》之所以用上中下共三部九候來診察人體疾病信息,無疑是受了數理哲學的簡約化、形式化的影響。到了《難經》時代,更進一步簡化為診察手部的寸關尺三部脈象。《內經》對一至九的天地之至數的運用,都有論述,這裡就不詳論了。天地至數,在《內經》建構理論體系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方法論作用。《素問.天元紀大論》曰:「善言始者,必會於終,善言近者,必知其遠,是則至數極而道不惑,所謂明矣。願夫子推而次之,令有條理,簡而不匱,久而不絕,易用難忘,為之綱紀,至數之要,願盡聞之。」 在作者看來,掌握了至數就能道不惑,使知識條理化,簡單而不匱乏,易用難忘,傳之久遠。 河圖數在《內經》中,演變為臟象之數。《素問.金匱真言論》曰:「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其數八。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其數七。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其數五。西方白色,入通於肺,開竅於鼻,……其數九。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其數六。」《內經》臟象之數在運氣七篇中亦有記載,見於《素問.五常政大論》。 洛書數在《內經》中演變為九宮數,《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有「災一宮」、「災二宮」、「災三宮」、……「災九宮」之說。《靈樞.九宮八風》有按文王后天八卦排列的九宮圖,洛書九宮數,以一、三、七、九為奇數,亦稱陽數;二、四、六、八為偶數,亦稱陰數。陽數為主,位居四正,代表天氣;陰數為輔,位居四隅,代表地氣;五居中,屬土氣,為五行生數之祖,位居中宮,寄旺四隅。《九宮八風》闡明了「太一游宮」引起的四時八節及二十四氣的節令轉移和氣象變化及對人體疾病的影響。天地至數、河圖數、洛書數在《內經》中的具體運用雖然各有不同,但在簡化、象徵認識對象,這一點上是相同的,是一種簡化的模型理論。 由上述可以看出,《周易》對《內經》理論體系的形成影響是巨大的,本文僅就其中幾方面的重要的問題作了簡要分析。由於《周易》與中醫學的密切關係,很早在中醫界就有「醫易同原(源)」之說。近年來,醫易研究成為易學研究中的重要分支。需要說明的是,我們進行醫易研究的目的是,通過對包括《周易》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與中醫學關係的探討,更準確、深刻地把握中醫理論的本質,為中醫學的發展提供理論指導。不應該用《周易》來神化中醫,不能認為《內經》是易學的直接推導,抹殺兩者的區別。應該看到,《內經》的成書是在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醫療實踐經驗的基礎上,以當時的哲學思想為指導而形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據古籍記載,早在先秦時期有醫經七家,共計216卷,但絕大部分已經失傳,而《黃帝內經》是僅存者。《黃帝內經》是在各類古老醫學文獻的基礎上,經過許多醫家搜集、整理、綜合而成,決非一時一人之手筆。 《黃帝內經》全書有《素問》、《靈樞》共十八卷,八十一篇。書中闡發的「人與天地相應」思想、臟腑和經絡學說、治療原則、整體觀念以及與敏銳的臨床觀察結果相適應的精密的疾病分類框架,為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書中內容非常豐富、範圍廣泛,全面而系統地論述了生理、病理、解剖、病因、診斷及治療等,介紹了內科、外科、兒科、婦科等310種病症,以及治療方法。書中提出的血液循環概念,早於西方2000年。 據專家考證,《黃帝內經》約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黃帝內經》是上古乃至太古時代民族智慧在醫學和養生學方面的總結和體現。它不但清晰地描述了人體的解剖結構及全身經絡的運行情況,而且對人體生理學、醫學病理學、醫學地理學、醫學物候學等比西方近現代才興起的學科對人的發現,論述更為精深、全面。 。《黃帝內經》同時又是一部罕見得養生學著作。 《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比較全面闡述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古典醫學巨著,其中豐富的護理學思想,如情志、飲食和生活起居的調養護理等,為中醫護理學的發展奠定了豐富的理論基礎。本文僅就其中有關心理護理學即情志護理學方面的論述作一淺析,以供同道參考。 1 重視情志因素在疾病預防中的作用   《內經》認為,人有喜怒憂悲思恐驚七種情志。一般情況下,七情是人的感情的自然表露,對人體維持正常生理活動起著協調作用。但如果突然遭受強烈或持久的情志刺激,可直接傷及五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不同的情志刺激對五臟產生的影響也不同。如「怒則氣上」是指過怒可使肝氣橫逆上沖,血隨氣上,可引起面紅目赤,嘔血,甚則昏厥卒倒,三國故事裡諸葛亮三氣周瑜昏厥吐血即為1例。「喜則氣緩」是指暴喜導致心氣渙散,神不守舍,甚則失神狂亂,如范進中舉後過喜發狂也是一個典型病例。因此,《內經》認為,要預防七情致病,就要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情,「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存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素問.上古天真論》)《內經》這句至今為後人所推崇的養生名言,說明當時人們已經認識到情志可以導致疾病,調暢情志可以預防疾病的發生。現代醫學已經證實,心理因素在疾病發生與預防中起著重要作用,相對穩定的心理狀態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功能,避免癌症及高血壓和糖尿病等身心疾病的發生。 2 重視情志因素在疾病康復中的作用   在疾病的發展治療過程中,《內經》認為,必須重視情志因素在康復中的作用。《素問.湯液醪醴論》中指出:「針石,道也。精神不進,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認為在實施針刺療法時,必須得到病人精神與志意的配合才能取效。否則徒然刺之,病必不愈。這裡需要提及的是,《內經》首次提出了重視病人的社會經濟地位變化給疾病帶來的影響這一整體護理觀。在《素問.疏王過論》中指出:在接診病人時,必須了解其貴賤富貧的變化。如果病人以前高貴而後卑賤,因情志不舒,雖不中外邪疾病也會由內而生。這種病稱之謂「脫營」。如其人以前富裕而後貧困,這樣飲食和營養攝取上會受到影響,此之謂「失精」。天長日久,病人「身體日減,氣虛無精,病深無氣,洒洒然時驚,」即使再高明的醫生,若不明其致病原因,也不能為其治癒。《內經》這種重視情志因素與社會環境對疾病的影響的整體觀,與近年國內護理界引進的整體護理的內涵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即當代的生物-心理-社會的醫學模式,護理工作不僅要注意到病人身體方面的需要,而且要照顧到其心理與社會需求,才能取得最佳護理效果。 3 情志護理的幾種方法 3.1 調神 《內經》強調調養精神在疾病預防及治療中的作用,將其作為祛病長壽之大法,為此提出了「恬淡虛無」、「精神內守」、「志閑而少欲」、「和喜怒而安居處」等一系列調神養生法,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內經》根據「天人合一」的整體觀提出的順應自然界四時之變化,採取不同的調神攝生法。《素問.回氣調神大論》指出,春季萬物生髮,草木萌牙,此時應堅持晨起散步,使身心象春天一樣輕鬆愉快,生機勃發。夏季天氣炎熱,人們應「夜卧早起,無厭於日」,避免忿怒情緒,保持旺盛的精力。秋季為收藏之季,此時應早睡早起,精神內守,志不外逸,以緩和秋天肅殺之氣的影響。冬季萬物閉藏,應「早卧早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匿」,安靜自若,以保體內陽氣不被劫奪。誠然,《內經》提出的這種順應四時變異陰陽消長,注意生活起居和精神調養的方法儘管有些古樸機械,但對老年人和慢性病人的養生仍有一定借鑒意義。 3.2 疏導 疏導即通過與病人交談解除其心理障礙。與病人交談是一門藝術,首先要為其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閉門塞牖,系之病者,數問其情,以從其意。」(《素問.移精變氣論》)即在與病人交談時,為了使其沒有顧忌,毫無隱諱地盡情傾訴,需要關閉病室門窗,與病人在心理上取得溝通,耐心細緻地詢問病情病因,盡量滿足病人的需求。如當病人憂愁時,要好言勸慰;病人訴說苦衷時,要給予同情;病人不滿時,要給予解釋。總之,應根據病人不同的性格特徵採取不同的疏導方式,實事求是地為其分析病情,解除或緩解其心理壓力,以達到配合治療之目的。對於身居高官,飲食甘肥,不能遵守醫囑的病人,「禁之則逆其志,順之則加其病。此時應「告之以其敗,語之以其善,導之以其所便,開之以其所苦。」(《靈樞.師傳篇》)即向病人指出不遵守醫囑的危害,說明遵守醫囑對恢復健康的好處,以及怎樣做對病情有利,怎樣做會加重疾病的痛苦。如此耐心的勸慰疏導,即使那些不通情理的人,哪能不聽從醫生的囑咐呢? 3.3 以情勝情 「以情勝情」即以一種情志抑制另一種情志,以達到淡化,消除不良情緒,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之目的。《內經》認為,由情志因素導致的疾病還須以情勝之,故提出「以情勝情」法,如「怒勝恩」、「恩勝恐」、「恐勝喜」、「喜勝憂」等。這種用五行生剋制化的理論治療因七情刺激導致的疾病的方法,為後世歷代醫家所推崇效仿。據《後漢節.方求列傳》華佗傳記載:「有一郡守篤病久,佗以為盛怒則差,乃多受其貨,而不加治。無何棄去,又留書罵之。太守果大怒,令人提殺佗。不及,因目 真(圭)/(心),吐黑血數升而愈。在這一病例中,華佗認為太守屬思慮太過而病,故施以「怒勝思」的情志療法,果然達到了預期病效。後人在《儒林外史》中講的「范進中舉」的故事,是「恐勝喜」的一個範例。范進中因50多歲中舉,大喜而瘋。其岳父胡屠夫一向兇悍,范進頗懼,所以被胡屠夫凶神似一個巴掌打去,范進瘋病競也痊癒了。   綜上所述,情志護理是中醫護理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內經》非常重視情志護理在疾病發生髮展過程中的作用,並提出了許多樸素的情志護理方法,為我們今天進一步認識心理與疾病康復的疾系提供了可貴的借鑒。因此,深入研究《內經》中的心理護理學思想,有助於促進現代心理護理學的發展。 其實很少有人知道,《黃帝內經》也是一本預測學方面的經典之作。《黃帝內經》以陰陽五行、天干地支理論為基礎,構造出了一套系統的對自然現象、社會現象的整體預測。它與一般的命書、相書不同,注重的是對國運、天象等大事的預測,同時也照顧到個人在整個運氣變化中的利益,並提出了一套適用於個人的選擇方法。正因為這本書包括得如此全面,所以古人稱它「可見天之令,運之化,地產之物,將來之災害,可以預見之。」又說此書「上可延生,下可逃殺」,是一部千古奇書。
推薦閱讀:

黃帝內經素問譯解宣明五氣篇第二十三
問道《黃帝內經》
簡單說明,五運六氣的排序規律以及背後隱藏的道理
不是所有書都能叫做《經》——「字解《黃帝內經》」之一
以草木之心燃血肉有情之熱——艾灸

TAG:周易 | 黃帝 | 黃帝內經 | 內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