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01天台宗的源流及其創立

天台宗創始於陳、隋之際。它是以《妙法蓮華經》為一宗 所依的根本經典,以《入芑度論》為其指南,以《大般捏槃 經》為解釋上的扶疏,以《大品般若經》為觀心之本,引各種 經論以增信助成,以一心三觀為經,十界三千觀法為緯的一大 宗派。此宗的教觀思想主要是智額大師(公元538—598年)在 天台山創立的。依山立名,故稱天台宗。天台宗是中國第一個獨立的佛學宗派。它的思想淵源是來 自印度的大乘龍樹學,經過後秦鳩摩羅什(公元344H3年) 的翻譯、引進,六朝慧文禪師、慧思大師特別是智頡大師的再 創造後才形成的。弘始三年(401年),後秦的國主姚興把著名翻譯家鳩摩羅 什請到長安,朝廷組織了數百名學者翻譯佛經。據《幵元錄》 載,共翻譯了 74部384卷。其中最突出的是龍樹一系的大乘學 說其代表作品為龍樹的《大智度論》、《中論》、《十二門論》 和提婆的《□論》等。後來成為天台宗主經的《妙法蓮華經》, 也山鳩摩羅什譯出,並廣泛流行,,當時.由於南北兩地的社會情況不同,所反映出來的佛學 思想面貌也各有特點,南方佛教偏重r·義理辨析,北方佛教則 偏*於禪定修持。這主要因為南方自魏晉以來,玄學盛行,清談成風,加之般若佛學的傳入,與玄談發生了交涉,因而推動 了大眾對佛學義理的研究。而北方則處於戰爭災禍的苦難中, 人們比較講究實際,加之禪學流行,佛徒不尚空談,而重視坐 禪修持。這種南北之間的學風差異,對於真正的佛教徒來說, 都未免是一種偏失。如何普攝南北的不同學風,圓融各種經論 中的不同思想並使其獲得根本的統一,使之成為僧伽內部的普 遍共識,正是佛教在其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大重要課題。天 台宗吸收中外佛學思想而倡導的講禪結合,定慧雙修,糾正了 南方輕禪重講和北方重禪輕講的偏失,遂成了中國佛教發展過 程中的一座嶄新的里程碑。第一節龍樹的生平與思想龍樹尊者(Nagarjuna,約3世紀),亦譯「龍猛」、「龍勝」,音譯「那伽閼剌樹那」、「那伽阿周陀那」。古印度大乘佛 教中觀學派創始人。為南印度人,屬婆羅門姓。自幼「誦四韋 陀(按,即「四吠陀」)典各四萬偈,偈有四十二字」,並領解 其義。青年時即為著名婆羅門教學者,「獨步諸國,天文地理、 圖緯秘讖及諸道術,無不綜練」(鳩摩羅什《龍樹菩薩傳》)。 後皈依佛教,精通三藏。人雪山佛塔,遇一老比丘授以大乘經典,從此周遊諸國,更求他經:與「外道」辯論,皆獲勝利。 傳說曾受「大龍菩薩」贈「方等深奧經典,無量妙法」。龍樹生活的時代,佛教界是被說一切有部統轄著的。說一 切有部,簡稱有部。梵名薩婆多部,別名說因部,小乘20部之 一。佛滅後345年,從根本的上座部分出來的一派。這一派是 以迦多衍尼子為首,主張立有為無為為一切法之實有,並一一 說明其因由,故稱說一切有部。發智、六足諸論皆屬此宗。有部盛行於印度西北的迦濕彌羅國。迦多衍尼子是印度佛 教史上研究阿毗達磨(論藏)的第一人,撰有《阿毗達磨發智 論》20卷,在佛學界產生很大的影響。他之所以這樣做,主要 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當時佛教界自由思想興起,窟內上座部 (迦葉為僧中第一上座,僧眾在他修持的石窟內結集,稱窟內上 座部)受到窟外大眾部(在迦葉修持的石窟外,年輕的僧侶結 集,人數很多,稱大眾部)思想的衝擊,迦多衍尼子為改變上 座部忽視佛子理論研究的缺陷,因此倡導阿毗達磨,以彌補其 不足;二是為了反駁當時的數淪和勝論兩派的學《^以維護有 部佛教。龍樹開始時也認真學習有部的教義。但是,當他讀完《十 萬誦般若經》和《小字般若經》等大乘經典後,他有了新的領 悟、新的見解,汲取了有部的精華,豐富了自己的佛學思想, 終於研究成了一種佛教新體系——以般若空學為要旨的大乘學 說。他對有、無、空等佛學理論,都--一攝取其有用部分,加 以肯定,進而述說小乘佛教易倒〒兩邊,不合佛陀的本懷,只有修學菩薩的妙行,通達一切法,懂得般若空學,才是大乘佛 教的要旨。當時,南天竺天信奉婆羅門教,攻擊佛法。龍樹前往教化, 使放棄婆羅門教信仰,皈依佛教。龍樹所撰《密友書》(即 《勸誡王頌》),寄與娑多婆漢那王(引正王)。我國共有3種譯 本,其中以義凈所譯《龍樹菩薩勸誡王頌》最為完善。據傳義 凈游印度時,看到兒童們都背誦這部作品,大人們更把它作為 終身學習的要典。可見通過龍樹的大力弘揚,大乘學說已經風 靡全印度。龍樹一生為法忘軀,足跡遍布印度南北,最後在阿 摩羅縛度大塔西北的妙光山入寂。龍樹一生著作很多,有「千部論主」之稱。但是隨著年代 的久遠,他的很多著作都佚失了,一些不屬於他的作品則應運 而生。從現有的資料來看,歸於龍樹名下的漢譯著作有20部。 而現已收入《大正藏》的龍樹名下的漢譯龍樹作品則為18部, 真正可靠的只有11部,g卩:《大智度論》100卷、《十住毗婆沙 論》17卷、《十二門論》1卷、《中論》4卷、《壹輸蘆迦論》1 卷、《大乘破有論》1卷、《六十頌如理論》1卷、《回凈論》1 卷、《因緣心論頌·釋》1卷、《菩提資糧論》6卷、《龍樹菩薩 為禪陀加王說法要偈》1卷。龍樹的思想,從縱深的角度來說,他以緣起性空的中道理 論,直追不可言說的諸法實相;從橫廣的角度來說,是以般若 波羅蜜甚深智慧,統攝六度萬行,涵蓋了一切修行法門,徹底 掃除了小乘部派佛教內部的紛爭,貫通了 「部派佛法」和「大乘佛法」的鴻溝,展示了佛教進一步向前發展的趨勢。龍樹的思想體系,從產生到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時期。―、初期著作思想龍樹初期的思想,是闡揚佛陀根本教義的緣起說,強調緣 起說的義理,並斥責有部論師們理論的荒謬,其學說屬於《般 若波羅蜜經》空觀。這時期的著作有《中論》、《十二門論》、 《大乘破有論》等,以《中論》為代表。《中論》4卷,是破斥有部的知見,顯示空觀基本理論的著 作。僧睿在《中論·序》中說:「《中論》有五百偈,龍樹菩薩 之所造也。以中為名者,照其實也。以論為稱者,盡其言也。 實非名不悟,故寄中以宣之。言非釋不盡,故假論以名之。其 實既宣,其言既明,於菩薩之行道場之照,朗然懸解矣。」這裡 說明了《中論》的基本宗旨。弘始十一年(409年)鳩摩羅什 於長安大寺譯出。此文五百頌在鳩摩羅什時就有七十多家的注 解,鳩摩羅什認為青目的注最好,一同譯出共4卷。《中論》對「中觀」下的定義,見於第24品《觀四諦品》 末頌:「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因頌中有三個「是」字,遂稱為「三是偈」。頌的原意是批判 部派佛學的知見。「一切有部」主張偏有,把凡是從因緣而生的 法都說成是實有。此偈就是針對它的。「眾因緣生法」是指緣 起。緣起之法有兩個方面,一是無自性「我說即是空」,這空是真諦。二是假有,「亦為是假名」,這假是俗諦。這樣看緣起法, 既不著有(實有),也不著空(虛無的空),就「亦是中道義」。 中觀思想是直接由緣起空思想發展來的。「中」是從「空」發 展出來的,是對空的進一步認識,由此連帶產生著假又綜合 「空」、「假」而成立「中」。這就是龍樹的中觀思想。當時,部派佛學把「空」看成極端而誤解為否定一切。為 了消除這種誤解,龍樹對空的真義作了進一步的闡明:若受空法者,則破罪福及罪福果報。亦破世俗法,有如是等諸過故,諸法不應空。……汝今實不能,知 空空因緣,及知於空義,是故自生惱。汝不解云何是空 相,以何因緣說空?亦不解空義,不能如實知故,生如 是疑難。複次:諸佛依二諦為坐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世谷諳者,一切法性空,而世間顛倒故生 虛妄法,於世間是實。諸賢聖真知顛倒性,故知一切法 皆空無所生。於聖人是第一義謫名為實。諸佛依是二諦 而為眾生說法,若人不能如實分別二謫,則於甚深佛法,不知實義。若謂一切法不生是第一義i帝,不須第二俗諦 者,是亦不然。(《大正藏》卷30,第22頁)龍樹認為:這種誤解,主要是因為一不了解什麼叫空,二 不了解以何因緣說空,三不了解人的意義。而要解決這些疑問,必須明白,佛陀依二諦(世俗諦、第一義諦)為眾生說法。依 世俗諦來說一切法是有,依第一義諦來說,一切法是空。空的 實際意義是顯示世間顛倒的一切虛妄法。空和有是相互為用的, 如果人們不能如實分別空、有二諦,並明確空中的妙有,就是 不懂得佛法的實義。若認為一切法不生就是第一義諦,不需要 有第二俗諦,也就是不懂得中道。由此可見,中觀是將空與假 名設施連接起來看,是對空的進一步認識。《中論》一書中還表達了龍樹關於佛學的因果緣起思想,即 「八不中道」和「實相涅槃」兩種理論。八不中道見《中論·觀因緣品》第一(《大正藏》卷30):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 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 中第一。這是《中論》開頭的兩個歸敬頌,雖是全書的引子,但正 如青目《釋》指出的,它解明了寫這部論的目的。八不,是指 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出;反之, 則為生、滅、斷、常、一、異、來、出,謂之八迷,又稱八計。 悟八不,故有三乘眾生;迷八不,便有六趣(地獄、餓鬼、畜 生、P可修羅、人、天)紛然。正如《中論疏》中所說:「八不 者……定佛法之偏正,示得失之根源。迷之則八萬法藏冥若夜 游,悟之即十二部經如對白日。」有人提出:「八不」之中只要能悟不生不滅就夠了,何必要 說以下六不?實際上,這是指對利根者而言,他們若能看破因 緣假名之生滅,則無需更說六不。但對於鈍根者來說,光看到 生滅,還不能全部轉悟,需進一步指點。而且,根性不同,受 悟非一,聞不生不滅之說而不悟,聽不常不斷之說而悟者亦有 之。故龍樹將「八不」全面述說。八不中道,又稱八不正觀、八不中觀。為什麼稱中道、正 觀或中觀呢?龍樹認為:釋迦提出的緣起是全面的,對八個方 面都不執著,是不偏不倚、合乎能證之智的真理。如果偏執生、 滅、常、斷、一、異、來、出,就是不正確的戲論。用八不中 道去講因果,是最為實善的獨到之見,用這種緣起論解釋紛繁 事象,才能洞察其實相,達到實相涅槃。所謂實相涅槃,一是通過對實相的認識、應用,達到涅藥 的究竟境界。世間一切現象可分作兩類,一類是各各相即別相, 一類是共同即通相,像地的堅硬、水的潮溫,是個別的實相, 進一步推求堅硬、潮溫,都實不可得,是它們的共相。這共相 也就是一切現象是畢竟空,以空為實相。世間是流轉生死的, 但這些實相,超出生死流轉,也就是成為涅槃的內容。所以世 間與涅槃,由實相把兩者統一起來。世間即涅槃,世間是無盡 的,趨向涅槃的實踐過程也是永無止境的。《中論》是講破的。《中論》破異論所用的方法常是進退兩 事徵求,如破因果說:「果先於緣中,有無俱不可,先無為誰 緣,先有何用緣。」或者三事周遍窮詰,如破去來說:「已去無有去,未去亦未去,離已去未去,去時亦無去。」在破的方式 上,用得最多的是假言推理,先假設一論題,然後加以否定, 如「若果非有生,亦復非無生,亦非有無生,何得言有緣」。 《中論》破義:非無因、非相違、非無窮、非無體、非無果之 因、無因之果,有如是等義。《中論·觀因緣品》說:「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 不無因,是故知無生。」這「四句推撿%即以自因、他因、共 因、無因推撿有為法,以證諸法之不生不可得,例如夢為蝴蝶。 此夢中之蝶,若由自生,則無夢蝶亦可自生;若由他夢而生, 則夢常生蝶;若蝶之自因與夢之他因,自他俱生,則自他各無 生因,如何相合得生?若無知他而生,則如虛空,並無自他, 便可常生蝴蝶了。這樣推演諸法,便為不生不可得。這就是所 謂緣生無自性,生亦無自性,緣亦無自性,都無自性,起而無 起,宛然而寂然,這也就是所謂實相中道。通過「八不中道」和「實相涅槃」,龍樹對佛法進行了一 場全面的歸納和總結,對流行在當時的許多「似佛法」進行了 一次大破除,正本清源,恢復了佛教的本來面目。二、中期著作思想龍樹的中期思想是闡述廣大願行,如六度、四攝、三十七 道品等。並將大乘與聲聞乘進行嚴格區別,闡明聲聞人與佛雖 同是漏盡(無煩惱),但智慧卻大不相同;注重理論與實踐結igMiPSlBlI-… 六度「度」,字義是「到彼岸」,就是從煩惱的此岸度到 覺悟的彼岸。六度就是六個到彼岸的方法。第一是布 施,有三種。第二是持戒,戒也有三種。第三是忍辱, 即為利益有情故,忍受毀罵打擊,以及饑寒等苦。第 四是精進,即不懈息地努力,不斷的進步。第五是禪 定,即有定力,不會被外界而動搖。第六是般若,即 智慧,為自覺覺他而修禪定和智慧。四攝攝的意義就是大眾團結的條件。四攝的「攝」字 有導引、攝受之義,「四攝」即布施、愛語、利行、同 事,是菩薩攝受眾生時所應堅持的四種方法便:第一, 布施。有三種施:①財施。②法施。③無畏施。第二, 愛語,,對人說話,都要和顏悅色,善言慰喻,說誠實 話、質直語、調解語、柔和語,使他對三寶起恭敬之 心,方能依教奉行。第三,利行。做事、說話,存心 動念,要以利益眾生為出發點,助人為樂,與人為善, 人們自然歡喜受教。第四,同事。隨類化身,同止同 作,同學同修,既然志同道合,便易成就菩提。以上 四攝法,都是菩薩利益眾生的方便:,合,詳細介紹了通過實踐達到究竟涅槃境界的次第和方法;論 述諸法實相的功德妙用,肯定了法身佛的存在價值,對我國大 乘佛教的各宗各派都有直接和間接的影響,特別是天台宗的思 想和佛教實踐影響尤為顯著。這時期的主要著作有《大智度 論》、《菩提資糧論》等,以《大智度論》為代表作。《大智度論》100卷;姚秦弘始四年(402年)夏,鳩摩羅 什於長安逍遙園中西明閣上創譯,至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譯成。 此論是解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論著,簡稱《大論》、《智 論》、《釋論》等。它雖是《般若經》的注釋,卻包含著《法華 經》的積極思想,是大乘文獻中極為重要的著作。《大智度論》提出以般若空學為要旨的學說。這種般若空學 概括地反映在卷18對三法門的敘說中:諸佛法無量,有若大海,隨眾生意,故種種說法, 或說有,或說無,或說常,或說無常,或說苦,或說 樂,或說我,或說無我,或說勤行三業攝諸善法,或 說一切諸法無作相,如是等種種異說,無智聞之謂為 乖錯。智者入三種法門,觀一切佛語,皆是實法,不 相違背。何等是三門?一者媲勒門,二者阿毗罷門,三者空門。……若人入此三門,則知佛法義,不相違 背,能知是事,即是般若波羅蜜力,於一切法,無所 礙;若不得般若波羅蜜法,入阿毗罷門,則墮有中;若入空門,則墮無中;若入媲勒門,則墮有無中。複次: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雖知諸法一相,亦 能知一切法種種相,雖知諸法種種相,亦能知一切法 一相,菩薩如是智慧,名為般若波羅蜜。(《大正藏》卷25,第192頁)龍樹所說的般若空,是般若波羅蜜的中道實相,以二諦相 即來解釋實相,從真諦來看是空,從俗諦來看是有,既看到空, 也看到非空,同時又不看兩邊,於是便成為非有(空)非非有 (非空)的中道,即般若波羅蜜。所以他說:「若人入此三門, 則知佛法義不相違背,能知是事即是波羅蜜力,於一切法無所 恚礙。」可見龍樹所主張的是中道實相。他的大乘佛學理論是在 繼承傳統學說的基礎上,加以發展和創新的。他對有、無、空 等學說,都一一攝取其有用部分,加以比較,進而述說,只有 修學般若波羅蜜的妙行,求得一切種智,才是大乘佛教的要旨。由於當時是大小乘交涉時期,阿毗曇思想在佛教界還有深 厚的根柢,因此,龍樹在《大智度論》中用了大量的篇幅,來 解釋大小乘的區別。他以境、行、果三法對舉,分別加以說明。 大小乘有以境為對的,如在卷4中說:問曰:何以故?大乘經初菩薩眾聲聞眾兩說;聲 聞經初獨說比丘眾,不說菩薩眾?答曰:欲辨二乘義 故,怫乘及聲乘,聲聞乘狹小,佛乘廣大;聲聞乘自 利自為,佛乘益一切。複次聲聞乘多說眾生空,佛乘指出佛乘廣大,聲聞乘(小乘)狹小。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佛乘的宗旨是普度眾生,利樂有情,聲聞乘的宗旨是只求 個人解脫,自利自為;二、佛乘的學說除了強調眾生空外,還 強調法空,如《中論·三是偈》中所說「我說即是空」,連宣 法者所申述的話(「我說」)也屬於「空」,是徹底破除我執的 體現,而聲聞乘只強調眾生空,不說法空。大小乘有以行為對的,阿毗曇義中,是空解脫門緣苦諦攝 五眾,無相解脫門緣一法所謂數緣盡,無作解脫門緣三諦攝五 眾。摩訶衍義中是三解脫門觀世間即是涅槃(卷20)。大小乘 有以果為對的,聲聞極大思維所斷結生分、住分、滅分三時斷; 佛則不爾,一生時分盡斷。聲聞人見諦所斷結使生時斷、思維 所斷三時滅;佛則見諦所斷思維所斷無異。聲聞人初入聖道時, 入時與達時異;佛則一心中亦入亦達。聲聞人有二種解脫,煩 惱解脫少障解脫;佛有一切煩惱解脫,亦有一切法障解脫。佛 自然得智慧,諸聲聞人隨教道行得(卷24)。龍樹認為:為了教化聲聞人舍小趨大,直入大乘法門,釋 迦是煞費苦心的。聲聞人中有三種情況:即愛多者、見多者、 愛見等者。對這三種人應視具體情況,分別予以教化。對愛多 者,說「無作解脫門」,使其懂得「見一切法無常,苦從因緣 生,見己心厭離愛」(《大智度論》卷20),而獲得解脫;對見 多者,說「空解脫門」,使其懂得「見一切諸法從因緣生,無有自性。無有自性故空,空故諸見滅」(同上);對愛見等者.說 「無相解脫門」,使其懂得得「聞是男女等相無故斷愛,一異等 相無故斷見」(同上)。釋迦因佛子眾多,根性各異,故或一時 說二門,或一時說三門;對於菩薩則要求能通達一切道,故也 說三門的道理。龍樹反覆申述「諸法是空」,但他所說的空,是般若波羅蜜的 中道實相,以二諫相來解釋實相,從直諦來看是空,從俗謫來看是 有,既看到空,也看到非空,同時又不道兩邊,於是便成為非有 (空)非非有(非空)的中道。他在《大智度論》卷25中說:佛法中不可得空,於諸法無所礙c因是不可得空, 說一切佛法十二部經,譬如虛空無所有,而一切物皆 依以長成。複次是十力四無所畏,不以取相著心分別 故,但為度眾生,知眾生從是因緣得解脫,譬如藥草, 但為瘥病,不為求藥草相。如《中論》中說:若信諸 法空,是則順於理。若不信法空,一切皆違失。若以 無是空.無所應造作未作已有業,不作有作者。如 是諸法相,誰能思量者。唯有凈直心,所說無依止。 離於有無見,心自然內滅,,這裡明確地指出:佛法中說的空,是「不可得空"說它 空,是般若波羅蜜的「妙有空」,「譬如虛空無所有,而一切萬 物皆依以長成」。這種「妙有空」足f以取相著心分別,只是為了度眾生,才顯其妙有實相,就像藥草只是為了治癒病患,而 不是為了顯示實相一樣。這就證明了《中論》講的「法空」是 順於自然界的真理。為什麼這樣說呢?如果說「無」是空,但 自然界明明有四諦、四果、四向、三寶等種種造作,而且還有 種種業因,使造作者永不止息。如果仔細去考慮,對待自然界 的種種法相,是既不能偏執於有,也不能偏執於無去看待的, 就是所謂「離干有無見」,使心達到中道實相的究竟境界。為了闡明中道實相的具體內涵,龍樹以「如、法性」來加 以解釋。他在《大智度論》卷32中說:諸法如有二種:一者各各相,二者實相。各各相 者,如地堅相,水濕相,火熱相,風動相。如是等分 別諸法各自有相。實相者,於各各相中分別求實不可 得,不可破,無諸過失。如自相空中說:地若實是堅 相者,何以故肢等與火會時,舍其自勝?有神通人入 地如水,又分散木石則失堅相,又破地以為微塵,以 方破塵終歸於空,亦失堅相,如果推求地相則不可得。若不可得,其實皆空。空則是地之實相。一切別相皆 亦如是,是名為如。這是說,「如」有二種,一種是指一切存在的各各相,一種 是指一切存在的同一實相。慧遠(公元334-^16年)在《大乘 義章》卷1中解釋說:「所言如者,是其同義。法相雖殊,理實同等,故名為如。……問曰:此等事相各異,云何名如?良以 諸法皆有自相,自相齊通,彼此相似,故名為如。」可見,「如」 具有共通性、普遍性的意義。它與西方哲學上所說的「共相」 同義。按龍樹所說,「如」(共相)可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分 殊的共相」,即諸法各各相;二是「最高的共相」,即諸法實相。 為什麼說諸法各各相是「分殊的共相」?正如慧遠所說,儘管各 各相是「事相各異」,但從各各相本身說,則「自身齊通,彼此 相似」。像經中所說宇宙的構造要素分為六大類,即:地、水、 火、風、空、識,稱六大種。各大種中,都有「分殊的共相」, 如一切地同為堅相,一切水同為溫相等等。為什麼說諸法實相是 「最高的共相」?因為一切「分殊的共相」探求到最後,都是 「同相不決定」,如地失堅相,水失溫相等等,同歸於「空」, 在這「空」中,諸法同等,故稱諸法實相。龍樹認為,諸法寬實相是關於諸法的最高真理,即空、真 如。是如如的無實體、自性。諸法都是因因緣而生起,無不變 的實體。它超越語言與思維,只有遠離心行語言的虛妄,斷種 種戲論與實有執,徹底體悟空寂,無智亦無礙,才能通達法爾 如是的諸法實相。三、後期著作思想龍樹後期接受了《華嚴經·十地品》的思想,提出了他的 佛身觀和修業論。提倡稱念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進一步闡明從初人心至佛果的步驟,認為菩薩的易行道,是從念佛法門來完 成。這時期的代表作是《十住毗婆沙論》。《十住毗婆沙論》17卷,後秦鳩摩羅什譯。簡稱《十住 論》。本論是對《華嚴經·十地品》經文大意所作的i全釋。漢譯 本中,鳩摩羅什將十地稱為十住。十地即是指大乘菩薩修道的 1〇個階位而言。但龍樹僅解釋初地(歡喜地)與第二地(離垢 地),第三地以下的解釋,完全沒有。此或為原典不備,或翻譯 未完成所致。《十住論》的序品先述菩薩十地的意義並區別三乘。全書共 分35章(品),從第1章至27章為初地的注釋,第28章以下為 第二地的注釋。初地部分,首先說明歡喜地的內容,再說菩薩 的理想(願)、實踐(行)、果報(果)。至第二地力陳十方便 的重要性,並詳說大乘菩薩的十善業道。而第35章的易行品, 則是凈土門的重要典籍。所謂「十地」,是指歡喜地、離垢地、明地、焰地、難勝 地、現前地、深遠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其中歡喜地 是進入佛門的第一步。怎樣進入初地,得地相貌及修習地呢? 龍樹指出:若厚種善根,善行於諸行,善集諸資用,善供養 諸佛,善知識所護,具是於深心,悲心念眾生,信解 無上法。具此八法已,當自發願言:我得自度已,當 復度眾生。為得十力故,入於必定聚,則是如來家,無有諸過咎,即轉世間道,入出世上道,是以得初地, 此地名歡喜。在上述「八法」中,龍樹認為厚種善根是最主要的,他還 指出:「善根者,不貪不嗔不痴,一切善法從此三生,故名為善 根。如一切惡法,皆從貪嗔痴生,是故此三名不善根。」(《十住 田比婆沙論》卷1)。在具足「八法」的同時,修行者要發誓言:「我得自度已, 當復度眾生。」為自度度他,必須以念佛法門來完成。他說:常念於諸佛,及諸佛大法,必定希有行,是故多 歡喜。如是等歡喜因緣故,菩薩在初地中心多歡喜。念諸佛者,念然燈等過去諸佛、阿彌陀等現在諸佛、彌勒等將來諸佛,常念如是諸佛世尊如現在前。三界 第一無能勝者,是故多歡喜。念諸佛大法者,略說諸 佛四十不共法:一自在飛行隨意,二自在變化無邊,三自在所聞無礙,四自在以無量種門知一切眾生心,如是等法後當廣說。念必定諸菩薩者,若菩薩得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入法位得無生法忍,千萬億數魔之 軍眾不能壞亂,得大悲心成大人法,不惜身命為得菩 提勤行精進,是[名]念必定菩薩,念希有行者。念 必定菩薩第一希有行令心歡喜,一切凡夫所不能及,一切聲聞辟支怫所不能行,開示佛法無礙解脫及薩婆若智,又念十地諸所行法,名為心多歡喜。是故菩薩得入初地,名為歡喜。(同上書,卷2)這就是說,修歡喜地是常念諸佛及諸佛大法,是故心多歡 喜。至於念諸佛的內容十分廣泛,包括念然燈等過去諸佛、阿 彌陀等現在諸佛、彌勒等將來諸佛。必須強調的是:念諸佛應 心地清凈,勤行虔誠,「千萬億數魔之軍眾不能壞亂,得大悲心 成大人法,不惜身命為得菩提勤行精進」。做到「一切聲聞、辟 支佛所不能行,開示佛法無礙解脫及薩婆若智」,故名為歡喜。 接著,第五品以下是講修歡喜地(能入)狀態,用「三十二妙 法」,達到「真實菩薩」的地步。龍樹在《十住論》中還提出了修業論,即難行道與易行道 二種修行法。所謂難行道,是指由世俗諦修至第一義諦的經過, 運用十波羅蜜和四無量心。十波羅蜜,g卩:般若(智慧)、檀那 (布施)、屍羅(持戒)、羼提(忍辱)、毗利耶(精進)、禪那 (靜定)、方便(以各種方法濟度眾生)、願(上求菩薩度化眾 生)、力(被報生力、神通力、信力、精進力、念力、三魔力、 般若力)、智(一切種智)。其中最重要的是般若。波羅蜜,是 到彼岸的意思,也就是渡此生死海到涅槃彼岸。四無量心,艮P: 慈(與樂之心)、悲(拔舍之心)、喜(於眾生樂而隨喜)、舍 (對一切眾生皆持平等心)。這四種心是菩薩應具之心,主利眾 生之心,故稱四無量心。所謂易行道,是指念阿彌陀及諸佛菩 薩的名號,以及禮拜、隨喜等,依此佛力(他力)的功德,可引向趨入無上正覺的修行法。也就是依仗對佛陀的信仰以及佛 陀的加持力,修成佛果。完成初地後,再進入離垢地。什麼叫離垢?龍樹解釋說: 「一、離垢者,地名也;二、離垢者,於此地中離十不善道罪業 之垢;三、離垢者,離貪慾嗔恚等諸煩惱垢故,名為離垢。」 (《十住論》卷13),要達到離垢地,還須「生十種心」,這十種 心是:一、直心,二、堪用心,三、柔軟心,四、降伏心,五、 寂滅心,六、真妙心,七、不雜心,八、不貪心,九、廣快心, 十、大心。若得此十心後,即名住第二菩薩地。這時,顯現種 種的相,是天上地下,無所不往。《十住論》卷17《戒報品第 八》描寫得十分神妙:「此地(離垢地)果報因緣故,作四天 王轉輪聖王,得千輻金輪種種珍寶莊嚴,其輞真琉璃為轂,周 圓十五里,百種夜叉神所共守護,能飛行虛空導四種兵,輕健 迅疾如金翅鳥王,如風如念,所詣之處,滅諸衰患,降伏怨賊, 一切小王皆來歸伏,親族人民莫不愛敬,普能照明,聖王姓族 種種華鬉瓔珞間錯庄校,五種技樂常隨逐之,以奇妙寶蓋羅復 其上,行時有種種華香碎末旃檀常雨供養,燒真黑沉水牛頭旃 檀黃游檀以塗其身,其輪兩邊天女執持白拂侍立,種種珍寶以 為其蓋,其輪有種種稀有之事而用莊嚴,是名金輪寶具足。」能 修持至第二地,已達到了出神入化的菩薩境界。至於從第三地 至第十地,則是趨向佛果的神妙的境界。這一切,都是在實相 捏槃的基礎上,通過念佛法門而完成的。這種念佛法門,對於 後來形成的天台宗與凈土的緊密結合,影響很大。慧思南北朝僧人,天台宗三祖。據《續高僧傳》卷17、| 《佛祖統紀》卷6栽,俗姓李。武津(今河南上蔡縣東)人。十五歲出家,齋戒清慎,及至具戒,幽靜常 坐,日唯一食。專誦《妙法蓮華經》,後皈依慧文。因 東魏和北齊戰亂,從北方轉移江南。先到河南光州 (今河南潢川)大蘇山,後又轉到湖南衡山。先後四次 : 遭謀殺,未死。既注重禪法踐行,也注重義理推究,: 「晝談義理,夜便思擇」、「定慧雙開"著作多半是口; 授的講義,由門徒筆記整理而成,如《出四十二字; 門》、《無諍行門》各二卷,《釋論玄》、《隨自意》、;《安樂行》、《次第禪要》、《三智觀門》各一卷,自著 的有《誓願文》一卷。弟子甚多,智額最著名。第二節慧大、慧思的思想當印度的龍樹及各種大小乘佛學思想傳入中國後,魏、齊 之際,佛道盛行,最著名的有「九師」。據唐代湛然在《摩訶止 觀輔行傳弘決》卷1記載,這九師的教行情況是:「第一諱明, 多用七方便,恐是小乘七方便耳。自智者以前,未曾有人,立 於圓家七方便故。第二諱最,多用融心,性融相融,諸法無礙。 第三諱嵩,多用本心,三世本地來去,真性不動。第四諱就, 多用寂心。第五諱監,多用了心,能觀一如。第六諱慧,多用 踏心,內外中間,心不可得,泯然清凈,五處止心。第七諱文, 多用覺心,重視三昧,滅盡三昧,無間三昧,於一切法,心無 分別。第八諱思,多用隨自意、安樂行。第九諱頡,用次第觀, 如《次第禪門》;用不定觀,如《六妙門》;用圓頓觀,如《大 止以》。以此觀之,雖雲相承,法門改轉。慧文以來,既依《大 論》,則知是前,非所承也。」湛然認為,在上述九師中,明師 是小乘師,最師、嵩師、就師、監師、慧師等,由系相互參學, 互相印證,未心相承,故稱「法門改轉」。只有慧文、慧思、智 頡三者,實為師承關係。因為他們都是以龍樹的《大智度論》、 《中論》等思想為其修學的思想基礎的。故後世天台宗人以龍樹佛敎為始祖,而分別以慧文、慧思、智越為二袓、三袓、四祖。天台 一、慧文的生平與思想宗慧文禪師,世稱北齊尊者,約生於5、6世紀間。渤海(今 山東)人。俗姓高。生卒不詳。僅知他在東魏孝靜帝天平二年 (535年)到北齊文宣帝天保八年(55"7年)期間十分活躍。據 《佛祖統紀》卷6《慧文傳》載:「師在高齊之世,聚徒千百, 專業大乘,獨步河准,時無間意化。所入法門,非世可知。學 者仰之,以為履地戴天,莫知高厚。」足見其學識之高與門徒 之眾。《慧文傳》還記載,慧文因讀《大智度論》卷27引《大品 般若經》講一心三智的修證,受到啟發。傳中說:欲以道智具足道種智,當學般若;欲以道種智具 足一切智,當學般若;欲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種智,當 學般若;欲以一切種智斷煩惱及習,當學般若。論自 問曰:一心中得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斷一切 煩惱及習。今云何言此一切智具足一切種智,以一切 種智斷煩惱及習?答曰:實一切一時得。此中為令人 信般若波羅蜜,故次第差別說;欲令眾生得清凈心, 是故如是說。所謂三智,即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這三種智慧都 是依靠修般若波羅蜜,逐步斷除直至消來煩惱習氣而證得的。 一切智是指所有存在的概括好抽象的知識,普遍的知識。這是 聲聞緣覺人所具。道種智是指菩薩為了勸化眾生,而具體地了 知道的種別,具體地了解作為方便的萬物,這是菩薩所具。一 切種智是指圓滿地了解,即同時了知存在的平等相和差別相, 就即平等即差別,即差別即平等的格局而了解之。這是佛的智 慧。《大智度論》在解釋經文時,認為一心之中能同時證得三智 之果。慧文讀了此文,恍然大悟,確認圓理極致。後來,他又讀《中論》,至卷4《觀四諦品》偈:「眾因緣 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進一步懂得: 「諸法無非因緣所生,而此因緣,有不是有,空不是空,空有不 二,名為中道。」(《佛祖統紀·慧思傳》)從此,創立了一心三 觀的禪法。這是慧文無師自悟純從領會得來的。慧文將此法傳給慧思之後,慧思在一心三觀的基礎上,以 「十如是」為諸法實相,加上根據《法華經》所修習的圓頓止 觀法門,其理論和實踐又更進了一層。二、慧思的生平與思想慧思(公元515 —577年),俗姓李,武津(今河南上蔡縣 東)人。幼年即虔信佛法,尤喜《法華經》,曾持經到冢間讀 誦,深為佛陀講經說法、方便度化眾生的慈悲感動,涕泣不已。據說,當晚即夢見普賢菩薩為其摩頂,從此智慧大開。15歲出 家,20歲受具足戒,從慧文禪師學習禪法。他持續10年,每曰 誦持《法華經》,7年修持方等懺法及常行三昧,因此奠定深厚 的禪定功夫。有一年,坐夏經三七日,獲宿智通,倍加勇猛, 遂動八觸,髮根本初禪。就在這緊要關頭,忽然四肢軟弱,不 能行步,乃自念作觀:「病從業生,業由心起,本無外境,反見 心源,業非可得,身如雲影,相有體空。」如是觀已,顛倒想 滅,心生清凈,病苦消除,夏安居圓滿,慨嘆尚無所證,自傷 昏沉,空過此生,深懷漸愧,就在放身倚向牆壁的一剎那間, 竟豁然開悟,法華三昧法門,身心無比舒暢。其時因東魏和北 齊戰亂,他從北方轉移到江南。在河南光州(今河南潢川)大 蘇山刻苦修學。當時的佛教界,北方的僧眾重視坐禪,不重義理;南方的 僧眾則重義理,而不喜坐禪。慧思認為:學道要解行並重,因 此,努力提倡「定慧雙修,禪教一致」。他自己就是這樣的典 范,「晝談義理,夜便思擇」,即注重禪法實踐,也注重義理推 究。他在大蘇山住了 14年,為大眾講經說法,聲名遠播,遠近 前來聽學的四眾日益增多,因而遭到惡人的妒忌誹鎊,並且多 次在食物中下毒加害。但由於慧思的禪定功夫深厚,均能化險 為夷,轉危為安。陳代光大二年(568年),他入南嶽衡山隱修。並囑智頡到 陳王朝弘法,廣為結燈化物。太建九年(577年)六月二十二 曰,召諸大眾說:「若有十人不惜身命,常修法華念佛三昧、方等懺悔,常坐善行者,隨有所須,吾自供給;如無此人,吾當 遠去。」(《佛祖統紀·慧思傳》)竟無答者,遂即屏去大眾,安 詳圓寂,壽63。著作多半是口授的講義,由門徒筆記整理而成。 主要有:《法華經安樂行義》1卷、《諸法無浄三昧法門》2卷、 《隨自意三昧》1卷等。慧思的主要思想之一,是一心萬行思想。他在《諸法無浄 三昧法門》卷上說:從初發心至成佛道,一身一心一智慧,欲為教化 眾生故,萬行名字差別異。夫欲學一切佛法,先持凈 戒勤禪定,得一切佛法諸三昧門,百八三昧,五百陀 羅尼,及諸解脫,大慈大悲,一切種智,五眼,六通,三明,八解脫,十力,四無畏,十八不用法,三十二 相,八十種好,六波羅蜜,三十七品,四弘大誓願,四無量心,如意神通,四攝法。如是無量佛法功德,一切皆從禪生。……一念心中一時行,無前無後,亦 無中間,一時說法度眾生,皆是禪波羅蜜功德所成。他明確地指出:欲成就佛道和教化眾生,必須先持凈戒, 修禪波羅蜜;由禪定能生百八三昧、五百陀羅尼等各種智慧和 神通,「無量佛法功德,一切皆從禪生」;「一念心中一時行,無 前無後,亦無中間」。這種「一心萬行」的圓融思想,在某種意 義上說,這為智顏後來創立的「法華圓頓之旨」、「一念三千」和「十如實相」等天台宗教理,打一了一定的理論基礎。慧思的另一主要思想是勤修法華三昧。法華三昧是基於 《法華經》而來的三昧。這是觀照《法華經》所開顯的實相中 道的真理的三昧。法華三昧之說,出於《法華經·方便品》。經 文中提出以佛的知見來做一切智慧的標準。認為佛的智慧能窮 盡諸法的實項。道生在《法華義疏》中,曾解釋過它的內容: 相是事物的外貌,或善或惡,顯於外者;性指說法的內容,是 「狀若天生,長無改變」者,亦即物的理性;體指人身的總體; 力指人用其所立的功能;作指身、口、意三業的作為;因指前 所習者為後之種;緣指助因者,如五穀之種是因,雨露水土是 緣;果指習因者,向來所習之因,終得其果;報指果報;本末 究竟指初相為本,後報為末,本末諸報的源極為究竟。道生只 是平鋪直敘地加以解釋,並未提出其間的重要意義。而慧思通 過深刻的研習後,對此卻有了新的體會,他在「相」、「性」等 上面都加以「如是」兩字,特彆強調了它們的重要性,認為這 十者的相性都是一一實在的。分開來說,是各各相即的別相, 合起來則是共相。明白「十如是」,則三諦圓融的妙理分明現 前,障中道的無明止息,就能達到法華三昧的境界。慧思認為, 修持法華三昧,可通過有相行和無相行兩種實踐辦法。所謂有 相安樂行,是指散心誦《法華》,坐立行一心;無相安樂行則是 其高級階段,達到深妙禪定,洞察六情根。他在《法華安樂行 義》(《大正藏》卷46)中說:有相行,此是《普賢勸發品》中,誦《法華經》散心精進,知是等人不修禪定,不入三昧,若坐若立 若行,一心專念《法華》文字,精進不卧如救頭然,是名文字有相行。無相行者,即是安樂行。一切諸法中,心相寂滅 畢竟不生,故名為無相行也,常在一切深妙禪定,行 住坐卧飲食語言,一切威儀心常定故。可見,有相行是通過不斷禪誦而達到禪定,無相行則是達 到「心相寂滅,畢竟不生」的境地,從而由定生慧。這一道理, 慧思在《諸法無浄三昧法門》中也曾談到,從初發心至成佛道, 應當一心一意修持,求取無上智慧,以教化眾生。他在《諸法無錚三昧法門》提出「觀息出入」的止觀方 法,具體做法是:先觀入息,從何方來? 「都無所從,亦無生 處,入至何處,都無歸趨,不見滅相,無有處所。」次觀出息從 何處生? 「審諦觀察,都無生處,至何處來,不見去相,亦無滅 處。」次觀中間相貌如何? 「如是觀時,如空微風,都無相貌。 息無自體,生滅由心。妄念息即動,無念即無生。」再觀此心住 在何處? 「復觀身內,都不見心;復觀身外,亦無心相;復觀中 間,無有相貌。」然後想:「心息既無,我今此身從何生?如是 觀時,都無生處,但從貪愛虛妄念起,復觀貪愛妄念之心,畢 竟空寂,無生無滅,即知此身化生不實。頭等六分,色如空影, 如虛薄雲;入息出息氣,如空微風。」最後,便能得出結論:不空成就佛五方佛中的北方佛,表事業,象徵著大曰如 來五智中的第五種智慧——成所作智,可以成就 自利、利他的一切事業。五戒五戒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 妄語,五不飲酒。五戒是在家優婆塞、優婆夷應持守 的戒律。一、殺生戒:佛教的基本觀念是眾生平等。佛所 說的眾生,不單是指人,而是胎卵濕化,四生之屬皆 包括在_內。因此殺生戒不單是不傷害人的性命,亦不 得傷害畜生蟲蟻的性命。二、偷盜戒:社會上的偷盜, 有直接、有間接,有有形、有無形。不與而取,或以 不正當的手段獲得的財物,都叫做盜。三、邪淫戒: 佛門四眾弟子,有出家在家之分,出家者根本戒淫, 在家者只是戒邪淫。所謂邪淫,是指正式配偶之外的 交合,及非時、非處的交合。此外凡足以為邪淫因緣 的如舞榭歌場、娼寮妓院亦禁止涉足。四、妄語戒: 未見言見,見言不見,虛偽誇張,藉辭掩飾,皆為妄 語。妄語不但欺人,而且自欺。五、飲酒戒:人間許 多罪惡。莫不以酒為媒介。四分律載飲酒有十過三十 六失,如壞顏色、無威儀、損名譽、失智慧、致病、 耗財、無恥、不敬、墜車、落水等。「影雲微風,皆悉空寂,無為無常,無生無滅,無相無貌,無名 無字。即無生死,亦無涅槃,一相無相,一切眾生,亦復如是, 是名總觀諸法實相。」從觀知四大,如空如影,再進一步觀外四 大(地、水、火、風),直至石壁瓦礫,刀杖毒藥,均如影如 空。慧思認為,這樣從小到大,從近到遠的「身念處觀法」,能 達到「九想十想及觀氣息生滅出入,空無障礙,亦能獲得如意 神通。先證肉眼,次觀天眼,能見無量阿僧祇十方三世微細色 等」。這是真正達到了止觀的境地:以止來去絕分別,遠離邪 念,使心安住於一境中;再以觀來發起正智,歷歷分明地照見 諸法。這顯然是開啟了後來天台宗所倡導的「止觀雙修、定慧 結合」理論的先河。第三節智頡大師的生平與著述 -生平智者大師(公元538—598年),諱智頷,他是中國天台宗 的實際創始人。字德安,俗姓陳。世為潁川(今河南許昌)人, 因晉時避亂,舉族南遷寓居於荊州之華容(今湖北潛江西南)。 父親名起祖,文武兼備,才華出眾,為梁湘東王蕭繹知遇,引為賓客,入朝領軍。蕭衍稱帝,封起祖為益陽縣開國侯。母親 徐氏,品性賢惠,溫良恭儉,篤信佛教。智者出生時,其母夢 見香煙五彩輕浮,神光煥然,兼輝鄰室。又聞人語云:「宿世因 緣,寄託王道。」由於這種種祥瑞,故小名「王道」,又稱「光 道」。幼的聰慧,喜到寺院釋佛聽經。梁元帝承聖元年(552 年),智者15歲,因家國多難,戰亂紛起,他便在長沙佛前發 弘大願,「誓作沙門,荷負正法,為己重任」(灌頂:《隋天台 智者大師別傳》,下略稱《別傳》)。但父親不許。他只好在家 苦修:「刻檀寫像,披藏尋經,曉夜禮誦,念念相續。」有一次, 發生了一樁奇異的感應,這事使他終身難忘。《別傳》中說:當拜佛時,舉身投地,恍焉如夢,見極高山,臨 於大海,澄濘蓊鬱,更相顯映。山頂有僧,招手喚上。須臾伸臂,至於山麓。接引令登,入一伽藍。見所造 像,在彼殿內。夢裡悲泣而陳所願:「學得三世佛法,對千部論師,說之無礙,不唐世間四事恩惠。」伸臂僧 舉手指像,而復語云:「汝當居此,汝當終此!」智者醒寤後,發覺自己正對佛而伏,「夢中之淚,委地成 流」。從此暗暗發願,…定要找到這座高山。禮佛誦經也更加 精勤。梁敬帝紹泰元年(555年),智者18歲,其時雙親已亡,遂 辭兄投湘州果願寺沙門法緒出家法緒「授以十戒,導以律儀」。兩年後,他又從慧曠律師受比圧戒,並學戒律和方等。不 久,詣衡州大賢山,專誦《法華經》、《無量義經》和《普賢觀 經》。歷時兩旬,即窮三經奧義秘旨。當時,「禪慧兼具,名高嵩嶺,行深伊洛」的慧思大師,從 北方避亂南下,在光州的大蘇山隱修。智者得知後,便於陳元 帝元嘉元年(560年),入大蘇山,從慧思受學。慧思慧眼識英 才,一見面便說:「昔日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 矣。」即親授法華三昧,為說四安樂行。智者昏曉苦讀,不分晝 夜:「切柏為香,柏盡則繼之以栗;捲簾進月,月沒則燎之以 松」。一日,讀《法華經》至《藥王品》諸佛同贊句:「是真精 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這時,身心豁然寂而入定,「持因靜 發,照了法華,若高輝之臨幽谷;達諸法相,似長風之游太 虛。」他遂將所悟之境告訴慧思。慧思讚許說:「非爾費證,非 我莫識!所入定者,法華三昧前方便也;所發持者,初旋陀羅 尼也。縱令文字之師千群萬眾,尋汝之辯不可窮矣!」 (《別傳》)慧思深知他具有佛學理論和修持兩方面高級水平,於是有 意令智者繼承法席,傳燈化物:「造金字《大品經》竟,自開玄 義,命令代講。是以智方日月,辯類懸河,卷舒稱會,有理存 焉。唯有三三昧及三觀智,用以咨審,余悉自裁」(同上)。慧 思聽後,滿意地讚歎道:「可謂法付法臣,法王無事者也!」為了開創局面,慧思鼓勵智者到江南的政治文化中心金陵 弘法。他說:「汝於陳國有緣,往必利益!」(《續高僧傳》卷17 《智額傳》)智者遵師之囑來到金陵,「與法喜等三十餘人,在瓦官寺創弘禪法」(同上),受到陳宣帝的禮遇。當時,朝中許 多大臣如僕射徐陵、尚書毛喜等,都是「學統釋儒」的飽學之 士,聽了智者的講說,也都心悅誠服,求為弟子。長干寺智辯、 天宮寺僧晃等高僧大德,都親自來迎智者前去弘法。智者在金 陵住了 8年,講《大智度論》、《禪門修證》等,造成了極大的 影響,為天台宗的創立作了重要理論準備。但是,到了金陵弘法的後期,由於戰亂紛繁,人心浮動, 聽法的人雖多,而得法的人卻逐年減少。《別傳》中稱,智者曾 作了一番統計,說:「始濟江東,法鏡屢明,心弦數應。初瓦官 四十人共坐,二十人得法;次年百餘人共坐,二十人得法;次 年二十人共坐,減十人得法。其後徒眾轉多,得法轉少。妨我 自行化道,可知群賢各隨所安。」這時,他便產生了隱居修禪的 念頭。他把少年時的夢境告訴門人。門人都說:「此乃會稽之天 台山也。聖賢之所託矣。昔僧光、道猷、法蘭、曇密,晉宋英 達,無不棲焉。」(《續高僧傳·智顏傳》)智者為了「啄峰飲 洞,展平生之願」,於陳太建七年(575年)九月初入天台山, 「歷游山水,吊道林(支遁)之拱木,慶曇光之後龕,訪高察之 山路,漱僧順之雲潭」(《別傳》)。他在高僧定光所住之北峰, 建修禪寺,「樹植松巢,引流繞砌。瞻望寺所,全如昔夢」 (《別傳》)。定光問他:「大知識,憶吾早年山上招手相喚不 乎?」智者驚嘆此事的奇異。太建九年,歲大飢,智者安貧樂道,與弟子慧綽等種苣拾 橡,安貧無戚。陳宣帝得知後,下詔道:「智頡禪師,佛法雄傑,時匠所宗,兼訓道俗,國之望也。宣割始豐縣調,以充眾 費;益兩戶民,用供薪水。」(《國清百錄》卷1)由於在物質生 活上有了保障,智者在這段時期,聚眾講學,晝談義理,夜習 止觀,有時還到華頂峰去修頭陀行,傳說一夜,「大風拔木,雷 震動山,魑魅千群,一形百狀,或頭戴龍虺,或口出星火,形 如里雲,聲如霹靂,倏忽轉變,不可稱計」(《別傳》)。而智者 卻能「安心湛然空寂,逼迫之境,自然消失」(同上)。今華頂 峰上尚有降魔石,為當年智者坐禪之處。智者通過天台山的長期止觀習修。總結r慧思定慧雙修的 佛教思想,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止觀學說的理論體系。他在 天台山,為重病的長兄陳鋮,寫成,《修習」h觀坐禪法要》 (又稱《童蒙止觀》),勸其修習止觀,並n·方等懺法,以祛病 健體。陳鋮依此修學,果延15年壽。智者後來出山宣講的《摩 河止觀》、《法華玄義》、《法華文句》等「天台三大部」的理論 思想,主要足在天台山修持的過程中開始形成的.,陳至德三年(585年),陳後主三次傳沼,迎清智者來金陵 講經說法,「四事供養,禮遇殷勤」。智者應_,在太極殿講 《大智度論》,又講《仁王般若經》。陳後主親筵聽法。「天子欣 然,百僚盡敬」。當年四月,後主至寺行捨身大施,「於大眾內 起禮三拜,俯仰殷勤,以彰敬重」(以上均見《別傳》)。翌年 三月,又為陳皇太-T授菩薩戒。禎明元年(587年),奉命在光 宅寺講《法華經》,弟子灌頂筆錄,後業整理成《法華經文句》 20卷。禎明三年(589年),隋軍南下,陳朝滅亡。智者「策杖荊 湘」以避兵亂。隋開皇H^ —年(590年),晉王楊廣亦崇信佛 法,在江都(揚州)致書並遣使反覆敦請,智者乃赴江都,於 H^一月二十三日,在金城殿設千僧會,為晉王授菩薩戒,勸誡 晉王:「方便智度,歸宗奉極。以此勝福,奉資至尊、皇后,作 大莊嚴,同如來慈普,諸佛愛等,視四生猶如一子。」並說: 「大王紆遵聖禁,名曰總持。」晉王說:「大師傳佛法燈,稱為智 者(《別傳》)「智者大師」的名號由此而來。智者為晉王授菩薩戒後,便離開江都,先後去廬山、潭州、 南嶽、荊州等地弘法,宣傳他的止觀修學思想。開皇十三年 (593年),他來到家鄉荊州當陽玉泉山,為「報答地恩」,在玉 泉山建立精舍。隋文帝聞知,敕賜「 一音」,後改稱「玉泉」。 同年,智者在玉泉寺開講《法華玄義》;翌年,又在玉泉寺開講 《摩河止觀》。由此而完成天台宗思想體系的完整建設。荊州玉 泉寺是智者晚年弘法的重要場所,一時法席之盛,不減當年的 瓦官寺。開皇十五年(595年)春,智者奉晉王之請,再至江都, 住禪眾寺。在晉王的再三請求之下,為著《凈名經疏》。翌年春 天,再還天台。吳越之民,夾道相迎。智者離開天台山已經12 年,寺宇頹廢,人蹤久斷。他重新整葺寺宇,整頓寺綱,立 「御眾法制」 10條,僧眾日趨興旺。《別傳》稱智者深愛天台山 「雅好泉石,負杖閒遊,若吟嘆閂:『雖在人間,弗忘山野,幽 幽深谷,愉愉靜夜,澄神自照,豈不樂哉!』」但時隔不久,他對侍者智者說:「吾初夢大風忽起,吹壞寶塔;次梵僧謂我云: 『機緣如薪,照用如火,傍助如風,三種備矣,化道即行。華頂 之夜,許相影響,機用將盡,傍助亦息,故來相告耳!』」並說: 「吾憶小時之夢,當終此地。所以每欣歸山。今奉冥告,勢當不 久。死後安厝西南峰所指之地,累石周屍.植松覆坎,立二白 石,使人見者發菩提心。」不久,對弟子說:「商行寄金,醫去 留葯。吾雖不敏,狂子可悲。」又口授《觀心論》,「隨語疏成, 不加點潤」。同年十月,晉王遣高行信人山迎請。智者散去各種什物, 用施貧困;又將天台山下擬建的寺院圖樣作了籌劃,囑弟子說: 「若造寺,一依此法。」然後隨使人出山。行至石城寺(即今新 昌縣大佛寺),便稱「有疾」,對弟子智越說:「大王欲使吾來, 吾不負言而來也。吾知命在此,故不須進前。石城是天台西門, 天佛是當來靈像處所,即好宜最後用心。衣缽、道具分兩分, 一分奉彌勤,一分充羯摩。」弟子奉葯請進,即云:「葯能遣病, 留殘年乎?病不與身合,葯何能遣?年不與心合,葯何能留?」 拒絕醫藥。又請進齋飯,則云:「非但步影為離,能無緣無觀, 即真齋也。吾生勞毒器,死悅休歸,世相如是,不足多嘆。」又 拒絕進餐。圓寂前,將蓮華香爐、犀角如意奉還晉王,以示留 別,說:「願大王芳香不窮,永保如意!」並寫遺書奉寄晉王, 希望他為佛法,為國土,為眾生做更多的好事:近於荊州仰為造玉泉寺,修治十住寺,並蒙教囑彼總管蘄群公達奚儒。僧齎教書至夏口,而蘄公亡,書未及付。慈恩已足,願為玉泉作檀越主。今天台頂 寺茅庵稍整。山下一處,非常之好,又更仰為立一伽 益。始剪木位基,命弟子營立。不見寺成,瞑目為恨。 天台未有公額,願乞一名,移荊州玉泉寺,貫十僧住 天台寺。乞廢寺田為天台基業。寺圖並石像發願疏,悉留仰簡。泰平聖世,皇風整肅,菩薩凈土,不可思 議。切見諸州,運送租米,車腳皆三五倍於公斂,不 多私費。為重典章,處分別有深規。貧道不閑忽言國 式,輒謂無米之州,運送宜爾;有米之州,當地輪送,則無此私費。管窺未見理,若於式有妨,請不須論;於事有益,願為咨奏,使蒼生慶賴。然國是王國,民 是王民,加修慈心,扶育黎度,犬馬識養,人豈忘恩 乎!(《遺書與晉王》,見《國清百錄》卷3)一切安排妥後,即右脅向西而卧,專稱彌陀、般若、觀音。 命弟子洒掃凈室,唱《法華經》及《無量壽經》。又索函湯漱 口,說十如、四不生、十法界、三觀、四無量心、四悉檀、四 i帝、十二因緣、六波羅蜜。一一法門,攝一切法,皆能通心, 到清涼池。最後教導弟子要勤修四種三昧,傳習佛燈。言畢, _趺而坐,唱三寶名,如入三昧。時開皇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四 日(公元598年1月7日),春秋60,僧臘40。智者圓寂的消息 傳出後,萬民悲痛,「道俗奔赴,燒香散華,居繞泣拜過十月」。智額智頷(公元538—597年),南朝陳、隋時代的一 位高僧,世稱智者大師,是中國天台宗的開宗祖師。 俗姓陳,字德安,荊州華容(今湖北潛江西南)人。智頷廣弘教法,創五時八教的判教方法,發明一念 三千、三諦圓融的思想,成立天台宗的思想體系。他 成為中國佛教宗派史上第一個宗派——天台宗的四祖, 也是實際的創始者。因智頷晚年居住天台山,故稱為天 台宗。因以《法華經》為主要教義根據,故亦稱法華 宗。他強調止觀雙修的原則,發明一心三觀、圓融三 詩、一念三千的道理。在傳承系譜上,尊龍樹為初祖, 以北齊慧文為二祖,慧思為三祖,智頷是四祖。自智頷 以來,代代相傳。十一世紀初,因爭論智額《金光明玄 義》廣本的真偽,分為山家和山外兩派。山外不久衰 微,今所傳者都是山家派。因隋場帝授予他智者之號, 故世稱「智者大師「。著有《法華玄義》、《法華文 句》、《摩訶止觀》各二十卷及四教義等著作,生前度 僧四千餘人,傳業弟子三十二,以灌頂、智越等最 著名。弟子遵囑將其遺體運回天台山佛隴,建肉身塔(即今真覺寺, 俗稱智者肉身塔院)。晉王得遺書,悲痛異常,即作《答遺旨書》並功德疏,遣 使人山,慰問山眾,並送經一藏,銅鐘兩口及香幡、衣物等。 次年,又遣司馬王弘於天台山麓依圖造寺。初名天台寺。大業 元年(605年),楊廣即帝位,改名國清寺。二、著述智者大師一生著述宏富。據其弟子灌頂在《別傳》中說: 「智者弘法三十餘年,不畜章疏,安無礙辯,契理符文,挺生天 智,世間所伏,有大機感,乃為著文。奉撰《凈名經疏》,至 《佛道品》為十八卷,《覺意三昧》一卷,《六妙門》一卷,《法 界次第章門》三百科,始著六十科為三卷,《小止觀》一卷, 《法華三昧行法》一卷。又常在高座雲,若說《次第禪門》一 年一遍,若著章疏,可五十卷。若說《法華玄義》並《圓頓止 觀》,半年各一遍,若著章疏,各三十卷。此三法門,皆無文 疏,講授而已。大莊嚴寺法慎私記《禪門》,初分得三十卷,尚 未刪定,而法慎終國清寺。灌頂私記《法華玄》,初分得十卷, 《止觀》初分得十卷。方希再聽,畢其首尾,會智者涅槃。」根 據灌頂的記載,智者的著述共有9種,85卷。這些著述在智者 (1寂後的第9年(605年)編成出版。不過,尚有遺漏,如被後 世視為「天台三大部」之一的《法華文句》,尚未列入。可能是當時灌頂尚未整理完成。而在唐代釋道宣(公元596-667年)編的《大唐內典錄》 卷5中,則記載智者的著述為19部87卷:《圓頓止觀》10卷(灌頂記);《禪波羅蜜門》10卷(法慎私記);《維摩經疏》30卷及《玄義》6卷;《法華玄義》10卷(灌頂記);《法華疏》(即《法華文句》)10卷(灌頂記);《小止觀》2卷;《六妙門》1卷;《覺意三昧》1卷;《法華三昧》1卷;《觀心論》1卷;《三觀義》1卷;《四教義》1卷;《四悉檀義》1卷;《如來壽量義》1卷;《法界次第章》3卷;《大方等行法》1卷;《般舟證明行法》1卷;《請觀音行法》1卷;《南嶽思禪師傳》1卷。《大唐內典錄》成書於智者圓寂後的60年左右,時間不遠,上述著作應該是可靠的。其中比灌頂所載多了的10種,大多是 單卷本,可能是智者弟子根據智者生前的講述整理而成的手記 本。有的內容可能重複,如《四悉檀義》智者在《法華玄義》 中就曾專題論述;《四教義》又見於《維摩玄義》等。中唐以後,發現智者的著述又有增加。804年,被日僧最澄 請到日本去的智者著述,有法華、止觀、維摩、雜疏等共31 種,123卷。當然,其中有些可能是偽作。後來,編入《大正 藏》和《續藏經》的有35種,166卷。具體如下:《妙法蓮華經玄義》20卷;《妙法蓮華經文句》20卷;《摩訶止觀》20卷;《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1〇卷;《禪門要略》1卷;《禪門章》1卷;《禪法品決》1卷;《修禪六妙法門》1卷;《修習止觀坐禪法要》1卷;《覺意三昧》1卷;《觀心論》1卷;《四念處》4卷;《維摩經玄疏》6卷;《維摩經文疏》28卷;《四教義》12卷;《金光明經玄義》2卷;《金光明經文句》6卷;《觀音品玄義》2卷;《觀音品義疏》2卷;《觀無量壽經疏》1卷;《阿彌陀經義記》1卷;《凈土十疑論》1卷;《菩薩戒經義記》2卷;《法界次第初門》6卷;《法華三昧懺儀》1卷;《金剛般若疏》1卷;《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疏》5卷;《請觀音經疏》1卷;《三觀義》2卷;《五方便念佛門》1卷;《方等三昧行法》1卷;《觀心食法》1卷;《觀心誦經法記》】卷;《天台大師發願文》1卷;《普賢菩薩發願文》1卷。在上述著述中,智者親筆撰寫的有:《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法華三昧懺儀》、《法界次第初門》、《六妙法門》、《覺意三昧》 和《維摩經疏》(至《佛道口》而止,餘下6品,由灌頂補寫)。其餘絕大部分是由智者講述,弟子灌頂記錄整理而成的。 其中包括稱為「天台三大部」的《法華文句》、《法華玄義》、 《摩訶止觀》和稱為「天台五小部」的《觀音玄義》、《觀音義 疏》、《金光明玄義》、《金文明文句》、《觀無量壽佛經疏》。它 們是天台宗思想理論的依據。上述著述中,也有疑偽之作,如 《阿彌陀經義記》,宋代智圓疑為日本僧人所撰;《觀無量壽佛經 疏》,日本學者望月信亨考證,疑為唐人偽作等等。不過,無論 如何,這兩種著述與智者的思想十分相契,在研究天台宗義理 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也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
推薦閱讀:

天台宗真言修持法(轉)
天台宗綱要(靜權大師)
第三章: 天台宗的二祖慧思禪師
為什麼佛教有分支:密宗 相宗 凈土宗 天台宗 等宗派? 你選擇這一宗的原因是什麼?
天台宗一心三覌法門的起源

TAG:天台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