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古拳譜彙編前言--清風俠
06-11
少林古拳譜彙編前言拳譜彙編整理人:清風俠前言本次整理的拳譜,以少林拳譜為主,附加部分其他拳論。少林寺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由拔陀大師開創於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距今已一千五百多年歷史。少林寺創立之初就有習武的風氣。據記載,拔陀大師的兩個弟子,慧光、僧稠都是武藝精湛的高手。後有菩提達摩來到少林寺,開創禪宗,使少林寺成為禪宗祖庭。由於僧人經常打坐參禪,坐禪久了身體疲倦,所以少林寺也就逐步形成了一系列養生功法。少林寺歷代僧人曾多組織僧兵參與戰爭,總結擂台戰術,使得少林寺武術非常實用。在宋朝又有福居禪師邀請十八家武林高手切磋較技,在少林原有武術基礎上,吸收百家之長並寫了少林拳譜,少林短打。拳譜要求少林拳曲而非曲,直而非直。身以滾而起、手以滾而出、滾出滾入、周身粘滾。「七扭八圪了」。架子小巧,打人要在窩裡尋,肘不離肋、手不離胸。拳打卧牛之地、不受場地約束。起為橫、落者順。展身起,束身落。起如舉鼎,落如分磚。練功的時候用鼻子呼吸,不開口,因為口開氣泄(同現在的表演不同),少林拳譜云:緊閉牙關口莫開,口開氣泄力何來。須分存氣常充腹,貫通筋骨壯形骸。練功結束可發聲助威排除悶氣。要求進步低、退步高、反身顧前後、側身宜顧左右、收如伏貓捕鼠、縱如放箭、去俯仰之弊。要求:明三節、齊四梢、閉五行、六合如一、周身一家等特點。使得少林拳法非常實用和有相當的養生功效。據少林寺內部流傳下來的拳譜記載,少林功夫套路有708套,現保存下來的有552套動作設計和組合成的套路,都是建立在中國古代的人體醫學知識上,合乎人體的運動規律。動作和套路講究動靜結合、陰陽平衡、剛柔相濟、神形兼備。少林功夫充分融入了中國古代哲學思想,有「禪武同源,禪拳歸一」之說。僧眾們借練功習武達到收心斂性、屏慮入定的目的。同時也可收到健身自衛、護寺護法的效果。因此禪武功夫也是現代人健康養生的典範。一般來說少林武功傳下來主要有3支,傳到釋德建禪師的是屬於少林南園這一支,是遵循正宗傳統少林禪武醫的路子;其他分支多走上了競技武術的路子,登封眾多武校所練之武術多為競技武術,大都為另外兩支的傳承。少林弟子在承襲禪宗一派禪定打坐、開智生慧的同時,由於長期坐定,亦隨之帶來了一些身體器官的損害和病變,這就使得少林僧眾在修禪坐定的同時,研習醫理,對自我進行調護。再者,由於少林寺地處深山,蛇蟲猛獸非常多,唐末五代以來,多有戰亂,少林寺僧不斷受到侵擾影響,且鄉間地痞亦尋釁滋事,寺僧也會受到騷擾。於是習武強身、禦敵護法勢在必行,此間僧人難免會受損傷,治病救人、調息療養之醫術應運而生。所以少林寺在傳統中醫的基礎上,根據歷代高僧的經驗,也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少林醫學。少林一帶山清水秀,盡得採摘各味草藥之便。在金代,少林寺成立了藥局,施醫舍葯,救濟貧苦百姓。到了明朝,由「無言正道」宗師開創少林禪武醫的修行法門,在無言正道主持少林寺期間,四眾雲集少林寺,使得少林寺文化達到了巔峰。而到了清朝,由於清政府對少林文化的打壓,不允許少林寺練武,清朝晚期,少林真正的傳承人越來越少。在1928年軍閥石友山夜間縱火燒少林寺,大火著數十天,殿宇、歷史文獻、佛學經典化為灰燼,少林寺遭受滅頂之災。少林寺能夠保存下來的拳譜微乎其微,有些是1928年以前少林僧人遊方而留到民間的拳譜。所以能保存下來的少林拳譜就顯得彌足珍貴。也是重要的文化遺產且有相當高的研究價值。我所匯總的少林拳譜,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一、德建禪師手錄本《古傳少林拳法摘錄》。二、禪武醫法門以及德建禪師近些年弘揚少林傳統文化,而留下來的一些寶貴資料。三、從其他文獻所匯總的一些少林拳要和套路譜。四、匯總三部拳譜,包括:拳經的「曹本(王本)」、「良本」、「度本」、「戚本」五、《少林棍法秘傳》六、《少林護山子門羅漢拳》七、《少林拳術圖說》八、《少林拳術秘訣》九、《少林拳珍訣秘要》十、《少林秘訣》十一、《少林繪像羅漢短打拳譜》十二、少林俞派《劍經》十三、《少林先天羅漢十八手》十四、《少林增演易筋洗髓內功圖說》十五、清代手抄拳譜《少林十八步總脈殺勢》十六、少林真本《秘訣手勢》十七、《少林棍法》十八、《少林刀法》十九、《少林槍法》二十、《少林弩法》二一、少林以外部份經典收錄下表簡列出呂主任總結傳統少林武術與現代少林武術的七大差異處:傳統少林武術現代少林武術(1)修禪健身功能(傳統)精髓在於禪通、武達、醫理明習武是為修心練氣,從而達到明心性及身體健康,甚至用以為人治病(現代)主要鍛煉筋骨及作表演,與修禪及醫理無關過於迅猛剛烈,難以健體或修心,不宜持久練習(2)動作速度(傳統)速度比較舒緩,剛柔並濟,方能練氣、練力能長久練習適合任何年齡人士(現代)速度迅速剛猛,有快捷的美感長時間練習可能造成身體透支或呼吸困難不適合年長者練習(3)拳腳曲直(傳統)出拳踢腿有一定的彎曲度抗擊打能力較大(現代)出拳踢腿比較直美觀但不合實戰要求(4)身體和出拳(傳統)轉身和出拳時有旋轉能產生比直接出拳更大的力量(現代)直轉身體,出拳不旋轉比較整齊,適用於表演(5)動作幅度(傳統)身體動作幅度較小站不過直,踢不過高,縮身而行利於防守反擊(現代)身體動作幅度較大站得直,踢得高,蹦得遠不利於防守反擊(6)招式(傳統)每一招是基於進攻和防守而設計(現代)不講究招勢的進攻防守功能(7)協調性(傳統)要求身體各部位互相協調一致(現代)重視身體各部位的獨立性───清風行勇2016年1月10日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雜阿含經選集 前言
※《顯密慈悲咒語與偈頌》前言:(五)咒語成就的要訣
※高鴻鈞:《法律移植與法律文化》譯者前言
※第1節:前言
※0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