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身體與服裝

小編的話 喜歡寬長的衣裳,更準確地說,喜歡過去的衣裳。不是為時髦,也不是想要特別,只是心理親近,「穿著像自己」,身體的反應、舉止很接受這種服裝的約束與塑造。穿衣得體,行止溫潤,藝術的生活,首先歸於審美意識。

前月參加好友婚禮,充當伴娘。為配合新娘的曳地潔白婚紗,婚慶公司的姑娘為我準備了香檳色露肩短裙。試衣服時我竟雙手抱肩,膽怯問,不會掉下來?姑娘笑,怎麼會!又問,會不會太短?姑娘又笑,你是二十一世紀的人嗎?

說來的確可笑,雖然我自認為獨立,思想也算開放,但卻對一條未能覆至膝蓋的露肩短裙畏畏縮縮。婚禮當日,一早換衣服,不斷囑咐幫忙的姑娘「繫緊點,再緊點」,恨不得教人在背後踹著穿一件緊身胸衣。束帶已收至最低端,仍不放心,最後索性拿針線縫了幾道,自己也覺訝怪:何至於此!客人陸續進場,不乏素日相熟師友,招呼時我竟面紅耳赤,時時擔心裙子太短,簡直像舊時穿越來的人。

婚禮順利完成,我的使命也結束,得到新娘允可,速度換下裙子,穿回自己的衣裳。彷彿身體重新回歸,居然大鬆一口氣。自己的衣裳是一件平面裁剪的長旗袍——或許叫長衫更明白些,袖長及肘,裾長及小腿。是前不久剛請一位熟識的師傅做成,用的日本某鄉村手織和服布,幅寬僅36厘米,買時缺乏概念,沒有買足,不然可以做得更長些。

我從來都喜歡寬長的衣裳,更準確地說,喜歡過去的衣裳。小學時就請祖母縫製與她一樣的大襟衫。初中愛慕「民國女生校服」,找了一塊月白的窗帘布,做了大襟圓擺衫,下面配黑長裙,在校內頗引人發噱——那時還不像今天的風氣,穿成那樣,人們只會想到「老太太」。高中時熱情依然不減,但也顧慮周遭環境,輕易不作此異樣裝束,只有放假才小心地穿出來。然而畢竟被目為怪人。大學時,恰好趕上漢服的風潮,自然被吸引。玩鬧了一陣,終因無法認同附麗服裝之上的種種想法、乃至意識形態而默默遠離。但對傳統服飾依然興趣不減,最服膺宋明審美,文人趣味。其實今年夏天,還悄悄買了一套明代女服,玉色上襦、寶藍織金馬面裙。照片很美,但自己穿上總覺略有問題,果然與周圍環境不符,這是禮服的感覺,並不是常服,穿著最好不要亂動,只適合端坐室內,還不能讓貓撓裙子。而市面其他「常服」類,又難遇到合乎審美者。理想中的傳統服飾該是什麼樣子?款式方面,我又是純粹的「泥古派」,絕不接受所謂「漢元素」,因為時人審美實在可疑,應當「信古」。但衣服僅適合擺拍還遠不夠,亦應想出方便款款行走、上電梯、上計程車、落座等種種文雅的姿態。也罷,這些都是奢望。距離我們不足百年的旗袍,今日已極端走樣,還談什麼更久遠的傳統服飾呢?

據我經驗,寬鬆的旗袍,用料再低調些,穿出去是不成問題的,也不會與周遭環境產生衝突,就像one-piecedress罷了。我喜歡這樣的衣服,不是為時髦,也不是想要特別,只是心理親近,「穿著像自己」。身體的反應、舉止很接受這種服裝的約束與塑造。我喜歡京都,這裡的女性,尤其上了年紀的,都很會穿和服,舉手投足十分文靜,是溫潤的、行走的藝術,百看不厭。事實上她們穿其他衣服也多得體,大概還是歸功於審美意識吧。前一陣在郵局,排在我後面的老太太穿了淺紫麻質描秋花紋的和服,系一條碧色腰帶,襯一頭白髮,非常漂亮,忍不住回身讚美。「想看您的腰帶。」我順勢道。老太太含笑轉身,展示腰帶上描繪的夏季蔬菜,茄子、毛豆、蓮藕等,又由衷讚美。她也好開心,眼睛亮閃閃,像小女孩。

我在家常穿舊浴衣,早上起來總想起小津電影里,清晨從被筒里起身、穿著浴衣的女人們。幹活時要用一根袖帶攏住袖子,倒也方便。有人回憶,盛夏去吉川幸次郎家,驚訝地發現他居然穿著屬於庶民的「甚平」(男性與兒童所穿兩截式短袖和服),反覆感嘆,沒想到像吉川這樣儒雅博識的先生,居然穿「甚平」!一般印象里,吉川都穿得體的西服,年輕時留學中國,穿的則是長衫,回日本後,依然華語華服,大家以為他是中國留學生。夏天是自由的季節,因為天熱,又因為放假,可以隨心所欲穿衣服。我也是在夏天愛穿旗袍,冬天雖有一件棉袍,但很臃腫,也不夠暖和,出門,還是羽絨服或大衣的好。


關於我們

本公眾號乃上海發行量最大的報紙《新民晚報》副刊《夜光杯》的官方微信,《夜光杯》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報紙副刊,在微信平台,我們將以全新的面貌繼續陪伴您。歡迎免費訂閱,我們將每日精選兩篇新鮮出爐的佳作推送到您的手機。所有文章皆為《夜光杯》作者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互動


推薦閱讀:

服裝行業的「小米模式」 戶外品牌緊跟其後
服裝店員培訓手冊
創意服裝裁剪圖分享----關於褲子的款式與變化
[男士服裝搭配] 秋天男士西裝搭配有何技巧

TAG:身體 | 服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