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柒調查】太極師傅(13.3.17)

每天早晨,在上海的公園裡、在小區花壇邊,我們總會見到正在緩慢推進著一招一式的太極愛好者。或許這就是我們對這項武術運動的全部印象了,而這種印象又和武俠小說、以及電影電視中的太極拳出入極大。前一段時間,有不少關於關於武術的電影作品上映,先是《太極》上下集電影,後又有王家衛的《一代宗師》。「太極拳」、「武林」這些帶有神秘、傳奇色彩的名詞如今又重新進入了年輕的一代的視線。太極拳是中國本土武學、哲學、醫學的集大成者,博大精深,我們短短的報道自然是不可窮盡,但也不妨將這期關於太極拳的專題看作是一扇小小的窗口。真正的拳法與武林,從來都是在紙張之外的。公園裡的教拳師傅□星期日周刊記者戴震東周一的早晨8點,軌交3號線虹口足球場站的站台人頭攢動,「嗶嗶嗶、嗶嗶嗶」,有的正在抓緊時間往肉貼肉的車廂里擠,也有的正在想辦法擠出來。30歲的阮小姐正努力從車廂里出來,她看看鐘,已經過8點了。阮小姐一身便裝,短髮,淡妝,一雙運動鞋,看起來像是晨跑的年輕人。幾乎每天,她都得一清早從花木的家裡出發,趕在7點半來到虹口公園,今年是第五年了。2007年的時候,阮小姐對太極拳產生了興趣,她起先是跟著小區里的老爺爺老奶奶們練拳,但很快,那種近乎於廣播操的「太極拳」已經無法滿足她了。接著她開始找光碟,買書,在上海各處尋找好的太極師傅,她想進一步往裡學。偶然的機會,她在虹口公園看到一位女太極師傅的拳,她當時的感覺是,「她打得特別正。我當時稍微懂點皮毛,看得出許多太極師傅還處於用手帶著身體動,而那位師傅是用身體帶著手,並且她下盤移動的時候,是配合氣息的運行。這是書上說的『以氣催行』,所以我當時就感覺——找到了。」早晨的虹口公園,最多是晨練的中老年人,其中一大半是跳舞的。他們通常自備音箱,尋一棵大樹做據點,在音樂聲里翩翩起舞,有說有笑。其中也有有一小半是打拳的,這裡面教拳的師傅也有不少,各個師傅帶著自己的學生,各圍一小塊地方靜悄悄地練拳。這交誼舞的動和太極拳的靜,此時對照起來是如此鮮明。阮小姐到了地方,老師和其他同學們已經在打拳了,她便自己找個位置站好,慢慢地融入整個隊伍的節奏里。阮小姐的老師叫張玲仙,55歲,上海人,她在虹口公園裡教了20多年的拳,無論寒暑晴雨,每天早上都會到。張玲仙個頭中等,身段苗條,採訪中才得知,她166厘米的個頭,體重卻有120斤。這天張玲仙一襲紫色的練功服,站在隊伍的最前列,她一招一式,如我們平日所見的太極拳那樣緩緩推進著,而整個學拳隊列的節奏也跟隨著她。有的學生可以不看老師的動作,那應該是熟捻的,也有的打幾下會停下來,在那裡站一會兒看一會兒。打拳的人都是低眉凝神的,儘管邊上就有交誼舞音箱急促的鼓點聲。整套拳都是優雅緩慢的,只有偶爾有幾個發力的招式,但張玲仙那一記彈腿的力量、高度,以及回收時的平穩,令人印象深刻。後來的採訪中,張玲仙給記者看了她的膝蓋,整個膝蓋渾圓飽滿,不同於普通人的倒三角形,這是多年練拳的效果。因為是外行,當然我也看不出所以然,一開始覺得張玲仙和普通公園裡教拳的太極師傅可能無異。而實際上,這個堅持在民間普及太極拳的中年婦女可是一位太極名家。張玲仙6歲學拳,師承太極拳泰斗萬文德、顧留馨,是陳氏太極的第十二代傳人,上海陳氏太極協會的副秘書長。張玲仙二十餘年隱於公園教拳,是源自當時師傅傳她技藝時所說的話,張玲仙的師傅對太極拳是否能夠傳承下去是有所擔憂的,故而當年選中她時,就看中這個小姑娘能夠沉得下心,希望她能夠專註於太極拳的傳承。和以往人們印象里打太極大多是人老家不同,張玲仙的學生里年輕人也有不少,他們對太極拳的印象和武俠題材影視作品的流傳是分不開的。前段時間,也有不少關於武術的電影作品上映,先是《太極》上下集電影,後又有王家衛的《一代宗師》,藉助著如今發達的媒體傳播,太極拳、武林這些帶有神秘、傳奇色彩的名詞如今又重被年輕的一代提起、關注。這次我們找到張玲仙師傅,也是借著這股小熱潮,帶著許多關於太極拳、關於武林的好奇問題去請教一二。武林還是很傳統的星期日周刊記者戴震東採訪中,張玲仙給記者看了她的膝蓋,整個膝蓋渾圓飽滿,不同於普通人的倒三角形,這是多年練拳的效果。張玲仙和她同輩的太極師傅會不定期舉行一些內部的切磋聚會,這些聚會晚輩是不能參加的。張玲仙說,這些聚會既會探討理論的東西,也偶爾會過過招,點到即止。武術是很樸實的東西這天上午9點半,張玲仙的拳打完了,因為採訪的時間緣故,她不能像往常一樣再為一些學生答疑,所以離開前,她特地和每個學生一一打了招呼。一位張玲仙的學生告訴記者,他最早是在外灘練拳的,那裡的師傅告訴他,如果你想學更好的,可以去虹口公園找張玲仙。此後他也比較過不同的太極師傅,他認為張玲仙最為明顯的特點是姿態「中正」,這是肉眼一看便能分辨的。張玲仙解釋說,練太極和寫書法是有共通性的,講究的是整體的東西,寫毛筆手帶筆不能走偏鋒,領筆就像打拳的人一樣,要中正,不能歪來歪去的。她的學生說,張玲仙吸引人的地方不僅在拳法,更在於她的耐心。有的老師會嫌學生學得慢,教不會,而張玲仙不這麼認為,她覺得只要肯學,無論天賦如何,總是能學到東西的。她的學生評價她擅於深入淺出地講解拳法,無論是第一次學,還是練了不下5、6年的,都能在其中各取所需。張玲仙這種有教無類的態度其實和老早武林的教拳思路是很不相同的,過去的武林對收徒是有很嚴格的標準,只管挑好的苗子教。只要是師傅看不上的,就是再想學,出再多錢都是學不到的。張玲仙說,若不是被名師挑中,她自己也無緣得到陳氏太極拳的真傳。而再早之前,太極拳是僅限於河南溫縣陳家溝的陳姓男人才得以傳授的,那裡相傳是太極拳的起源地。這一典故在電影《太極》中被一再提及。那麼也許你會好奇,張玲仙這個外姓女子,又是怎麼學到的呢?其實,在解放之後,陳家溝的太極傳人陳昭奎師傅就打破了不傳外姓人的禁忌,並且親自到上海收徒授拳,從而使得太極拳得以普及為全民的健身運動,而張玲仙的師傅萬文德便是陳昭奎在上海收下的弟子。作為傳人,張玲仙曾經去過陳家溝,當時讓她最為好奇的是,陳氏太極拳傳男不傳女,而這一家族那麼多代人竟然都有男孩?陳家溝的師傅很隱晦地點了點,「我們自然有我們的辦法,總會有男孩的。」張玲仙告訴記者,儘管現在可以在大庭廣眾下授拳,但實際上武林還是很傳統的,講究輩份,長幼有序。比如說,張玲仙和她同輩的太極師傅會不定期舉行一些內部的切磋聚會,這些聚會晚輩是不能參加的。「我們只是小範圍地切磋,這個層次是比較深的,高手間也是通過互相切磋才能長進的,晚輩、還有外面的人是不好參與的。」張玲仙說,這些聚會既會探討理論的東西,也偶爾會過過招,點到即止。在信息如此公開的時代,武林內部的事情自然也不免會成為整個社會的焦點。前一陣子,網路上流傳這一些推手的視頻,便受到許多年輕網友的關注。視頻中高手的手指輕輕一搭,對手或跳起來,疼痛萬分,或被彈出幾米開外。這些看起來有些誇張的畫面人不禁產生疑問。張玲仙說,她也看到過這些表演,她覺得這可以理解為一種太極遊戲,比較有趣的一種方式。「我感覺這些視頻里真實的東西肯定是有的,但是誇張了一點。同樣類似的表演,我也看過陳小旺(陳氏太極拳傳人,太極拳大師)的,我親眼看過陳小旺打敗大力士的那次對擂,和那種是不一樣的,他是很紮實的。」她解釋說。談及武林的話題,張玲仙的一位學生向我們推薦了另一位太極老師陳師傅,他對圈裡的情況頗為了解。陳師傅則認為,現在武林界有一種風氣,把武術的套路越打越漂亮,新編了很多動作,甚至加入了舞蹈性的東西。陳師傅說,「武術不能走這條路,走這條路就偏了,就把中國真實的東西扔掉了,扔掉很可惜的。其實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外行看起來不一定是好看的,看起來漂亮了,就不對了,我們應該傳承真的東西。而且因為現在武術比賽什麼的沒有以前那麼嚴謹,人情,招呼什麼的都有了,以前比較樸實。其實武術是很樸實的東西,不好帶其他東西的,造假就更不好了。」太極拳的剛在李安的電影《推手》中,有這樣幾個橋段是關於太極拳推手的。郎雄飾演的老人家在健身室示範推手,結果一招出手便將一個身高馬大的大個子彈到幾米開外;另一場面是老人家和一夥流氓對峙,結果幾個人一同上去都挪不動老人半步。太極老師陳師傅則認為,這些並非是藝術誇張,實際上都是真實存在的太極功夫。陳師傅介紹說,太極拳的進階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拳架、招數,這就是公園裡最常見的太極拳;而第二個階段是拳勁、懂勁,當掌握了「松活彈抖勁」之後,這些太極拳的普通招式便可制敵,這也是太極拳並不為人所知的部分。陳師傅說,太極拳是武術的一種,自然就是一種搏擊術,它的每一個招式其實都是具有技擊功能的;第三階段則是修生養心,那則是無止境的。而對於武術界來說,傳授技擊的內功心法是非常嚴謹的,輕易是不外傳的。陳師傅說,武林界很看重收徒這件事,是需要正兒八經的場面,下拜帖,行大禮的。通常在公園的太極拳其實僅是在第一個健身層面,而第二的層面的只有徒弟入門才能到到師傅所傳授的內門功夫。那麼武林高手在收徒的時候是採取什麼樣的標準呢?我們通常在武俠小說里看到的是,掌門人總是會選擇最聰明的弟子傳授最高深的武功,或者那些秘而不宣的高深功夫,只是在那裡靜靜地等待著有緣人。真實情況呢?陳師傅說,選徒首先就是看武德,什麼是武德呢?其實就是金庸小說里那些大師兄的形象,人要老實可靠,在外不會闖禍,所以師傅挑人要會看,如果覺得這個小孩可能會出手傷人,要出事情的,就不好教了。陳師傅還說,如今不少內家拳還都會傳授點穴的功夫,但師傅會和徒弟說清楚,僅限於師徒二人之間示範,不可對外人試驗的,不到別人害你性命的時候決不能用。絕大多數傳人都會一直恪守輕易不出手的師訓,「太極拳本身就是防守性的武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如今,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太極拳法在技擊上的需求與功能已經大大退化了,陳師傅認為,這倒反而讓更多的練拳者可以專註於太極的核心精神,即第三層修生養心。明朝萬曆年間的武術研究者王宗岳就在他的著作中描述了「太極拳」的終極意義——「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先把他的力氣卸一卸,然後再說」 星期日周刊記者戴震東武術奇才,只不過你悟性可能好一點,也不可能一步登天。「拳打萬遍」是什麼概念?學生講「一萬遍啊,不得了噢」。聽上去是個形容詞對吧,實際上也是個量詞。星期日周刊記者(以下簡稱星期日):如今太極拳是最為流行的健身運動,你覺得為什麼太極會受歡迎呢?張玲仙:這個套路容易被接受,容易模仿的,看起來好學,外觀鬆散舒服,老弱都可以,年紀輕的人也可以,動作也算比較漂亮的,可看性強。星期日:太極拳是內家拳,修習的時候總會談及一些聽上去比較玄的東西,比如「氣」,比如「經脈」等等,如果旁人對此有所疑問、質疑,你怎麼看呢?張玲仙:氣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太極拳里有許多東西必須靠你自己去體會的,這些事情都是要有過程的。我也不會去強求人家理解。但同時,我也不太擔心,現在了解太極拳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年輕人,我這裡學拳的年輕人特別多。對於經絡、五行這些東西,了解的人也越來越多了。而且,打太極拳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如果你血壓高、有心臟病,通過打太極拳可以調整,有些老太太練太極幾年下來許多病都好了。還有就是身體好了,胃口就好,稍微吃點油膩也不要緊,我們說,練太極的人口福上也會好一點。再者,就是打了拳,人的心態也會轉變,性格會變得更溫和。星期日:你的學生都說你脾氣特別好,你一直是這樣嗎?張玲仙:我年紀輕的時候性子很急的,後來我就覺得自己性子一點點慢下來了。大概也是到了40歲之後。這還是打拳的關係,可以調節你的身心。我學會了看事情不會直接去看表面。有時候看到一些新聞,看到一些人做了壞事,我會去想,他們是遇到了什麼樣的事情才會那樣呢?生活所迫吧,誰也不願意去幹這種事,但老早可能就覺得「這種人真可惡,是壞胚子。」星期日:怎麼會有這樣的變化?張玲仙:跟你內心的想法轉化有關的,我就覺得是和打拳有關的,太極說的是可以陰可以陽,太極可以轉換的。事物也有陰陽,每個人都想過安逸的生活,他怎麼會去偷去搶,誰也不願意擔驚受怕過這種日子,他也是生活所迫,想過好得一點,但走了一條錯路。所以,人要知道,陰陽的轉換就和大自然是一樣的,要順應天時,比如天一熱一冷就要下雨,人也需要調節。很多事情不是根據頭腦來得,是根據自己心、感覺來的,要順應,不要牽強。好比練拳,今天覺得很輕鬆的,覺得想再練可以的,跟著感覺來,不要強求。如果你想,「這人怎麼比我好,我必須天天多練一會兒」,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星期日:你是怎麼理解順應這個詞的呢?張玲仙:我看拳經方面的書,裡面有句話叫「一羽不能加」,以前我不能理解。其實就是說這個分量,加上去就多了點,拿掉就輕了點,就是恰到好處的意思。這個體會你要練到一定的層次,自然就能達到了,勉強去體會,也體會不到,凡事都有過程。比如講氣息的運行,你一開始就想要做到高深的階段,是做不好的,不可能一步登天。要是武術奇才,只不過你悟性可能好一點,也不可能一步登天。星期日:那聰明的人練太極拳,他想練出個樣子,你覺得需要多少年呢?張玲仙:我跟學生們說,三年才可以把動作招數走得很熟,因為差不多三千遍嘛,而要打到萬遍才能有一定意識,「拳打萬遍」是什麼概念?學生講「一萬遍啊,不得了噢」。聽上去是個形容詞對吧,實際上也是個量詞,不到一萬遍是練不出什麼的,這是從我自己的體會來講的。星期日:確實是需要花功夫的,所以性子也會磨得慢起來,是嗎?張玲仙:對,打太極的人,脾氣都會稍微好一些。我這個人就不喜歡吵架,遇到事情我喜歡說道理。我在和學生說的時候也講,有利於團隊的話,好的話多說一些,不利於大家的話就別講。人和人相處總有合不合的事情。有時候練拳也要看人的品性,拳練得好不好,也要看你怎麼跟人相處,要學會豁達一點,放得開一點。人家說的話,好的不好的,你都能要聽。別人說不好,你聽一下,說不定是真的有點問題。星期日:這話的道理是練拳體會到的?張玲仙:當然,拳裡面能體會。我從小練拳就有這種感覺,慢慢長大了,就發現拳法裡面有許多做人的道理。你要是打拳的話,有句心法叫,「有上必有下」,有學生來問我,老師這個我們應該怎麼理解?我就把手伸出來,不用勁,我問他,「你能不能通過這個手讓我整個人移動?」我就很穩地站在這裡,不用什麼招式,讓他動手,怎麼來都行。這個學生就用硬勁,兩百多斤的人來硬的,但我還是紋絲不動。我說「有上必有下」,我的手放在這裡,但其實我整個人下面是有支撐的,腳扎得穩穩的在那裡。這句話還有半句,是「有左必有右,有前必有後」。用到做人上面,就是有說你好的人就肯定有說你不好的人,那我跟人相處的時候也會記得,這個人說我壞話但也不一定對你不好,說你好的人也未必背後不會中傷你。這都是我體會了很多年才總結出來的。星期日:那麼在拳法里的規律,有你在現實中遇到阻礙,或者讓你懷疑的地方么?張玲仙:目前還沒有。我接著剛剛的例子講,生活中我們總會跟這個人那個人發生矛盾,那時候應該怎麼處理?我就覺得事態發展的規律或許是這樣的或許是那樣的,我們要順勢而為,我不會去跟人頂,我只會想了解對方想怎麼樣,硬頂沒用的。我們太極拳也是這樣,太極拳不會去頂人家,我們等對方的拳過來,太極的招數就是把他的力氣卸一卸,然後再說。(實習生李曾琪錢亦添對本文亦有貢獻)
推薦閱讀:

政協關於人民調解工作情況的調查報告
珍愛網5·20單身調查:超八成男女有戀愛恐懼症
雙十一如何脫單?中國單身男女調查
槓桿!槓桿!券商兩融調查(14.12.14)
市場調查:洋奶粉獨霸過半市場引發擔憂

TAG:調查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