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順:我從生活實踐中感悟到的哲學問題

李德順:我從生活實踐中感悟到的哲學問題
2009年03月30日09:43來源:《北京日報》

【字型大小 大 中 小】列印留言論壇網摘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更作為一名專業哲學工作者,我一直覺得自己有權利、有責任,更有理由,對自己所參與的生活和歷史做一次「理性的深呼吸」,對現實、祖國和人民的命運表達一種「哲學式的關注」——  哲學的本性,是最關注現實、最關注人的命運的。但這種關注,並不像道學家式的熱心,急於對民眾進行說教;更不同於市場上功利化的喧囂,那種急於自我推銷式的叫賣。  按照馬克思的要求,真正的哲學要成為「時代精神的精華」和「文明的活的靈魂」。那麼哲學式的關注,就應該是一種「理性的深呼吸」,即:積極的參與+冷靜的審思+建設性的探索。  我們正處在一個偉大的時代。走向振興的中華民族,也正在走向這個時代的前列。改革開放不僅改變了中國的面貌,而且改變了我們的頭腦。如今我國走向現代化的進程,不僅已經選擇一條道路,而且有了一套理論、一個旗幟,它們的名稱就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對於我們整個中華民族來說,無疑是一件繼往開來、決定前途命運的大事。因此我們顯然需要做一件事情,就是「將果實拾進籃子」——把30年來的思想理論成果整理一下,以清晰地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科學體系。這些思想理論成果既可能存在於官方文獻之中,也可能存在於民間的話語和智慧之中,但本質上必定存在於實踐的經驗之中。把它們提煉為理論,這一工作需要有很多人去做,當然也有很多人在做。其中哲學層面的回顧和提煉也必不可少。  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更作為一名專業哲學工作者,我一直覺得自己有權利、有責任,更有理由,對自己所參與的生活和歷史做一次「理性的深呼吸」,對現實、祖國和人民的命運表達一種「哲學式的關注」。所以二十幾年來,我所努力做的事情之一,就是要使自己的思想跟上「形勢」。但我對「形勢」的理解,主要不是指一時的聲勢,而是指社會生活的實際步伐和人們關注的重心,特別是其中那些構成社會熱點和思考難點的「問題」。「問題是時代的聲音」(馬克思)。當然,問題還必須提升和凝鍊,才能顯示其哲學層面上的意義。從哲學上看,更重要的往往不是對問題的回答本身,而是對問題的把握和回答的方式,才更能體現時代精神的精華和文明的活的靈魂。所以這更應該成為哲學思考的問題。回顧這二十幾年來,我從我們自己的生活實踐中感悟到的哲學問題,大體集中於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當代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形態問題  特別是,馬克思主義之於今日的中國實踐,究竟有怎樣的意義?我們知道,馬克思在人類思想史上的地位,至今仍是數一數二、不可動搖的。這一點,即使用西方國家的多次票選也可以證明。但馬克思本人在生前卻曾對自己的眾多追隨者們表示失望。他甚至說:「我播下的是龍種,收穫的是跳蚤」,「我只知道我不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馬克思主義在新中國60年的命運,能夠讓我們對他的憂慮有所感悟。正因為如此,把馬克思主義從狹隘、僵化的模式下解放出來,展現其應有的面貌和活力,創造出適應時代發展的新形態,才成為以鄧小平理論為代表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基本前提和出發點。  二是當代的哲學理念和智慧問題  特別是30年來,我國改革開放的實踐究竟產生或驗證了怎樣的哲學理念和智慧?哲學告訴人們「實踐出真知」。然而當人們忙於實踐的時候,卻往往滿足於眼前所得,不大注意出了什麼真知;當人們束縛於書本或腦子裡現成框框的時候,則會對生活實踐視而不見,只覺得真知盡已在胸,不大相信有新的真知出現。在哲學層面上往往如此。但是,面對中國改革開放這樣重大而複雜的歷史性實踐,是否能夠讀懂它,從中獲得一些新的啟示,卻是不能不下大功夫的。這裡不僅需要有「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實事求是的決心和勇氣,還需要真正掌握一點哲學這門「愛智之學」的方法和境界。  三是價值和價值觀念問題  「價值」是個反映人的主體性尺度,代表人的權利與責任身份,表達人的善惡美醜禍福榮辱意識的哲學範疇。從過去把它看作是一個可疑的、異己的概念,到今天上上下下都熱衷於談論價值,表明我們的思想理論和意識形態正在從神秘化走向現實化。當然,在事實上從來就多元化的價值領域裡,要能夠清醒自覺、切實有效地構建和闡明我們的價值和價值觀念體系,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理念引導實踐,就不是僅有一種願望和一套口號就能實現的。有許多不能迴避的理論和現實問題,最終要通過「以人為本」和主體性原則的切實貫徹來解決。  四是文化問題  文化是指人的生活「樣式」,其本質是「人化」和「化人」。我們的文化就是我們將世界人化、並用其成果提升自己(「以文化人」)的權利、責任及樣式。中華民族走向現代化的崛起和振興,必然是一個巨大的文化變革與發展過程。在這個時期,最需要一種主體性的文化自覺,首先是對於我國大眾、我們自己文化權利與責任的自覺。而不是模糊主體,用「以洋為主」或「以古為主」把現在的人引導到任何一種精神萎縮、「惰化」、「矮化」或「奴化」的境地上去。這個問題上我們面臨的挑戰和考驗,不亞於經濟和政治領域。  我覺得,從這些領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思考,回答改革開放實踐者們當前所關心的迫切問題,也是自己應盡的一份義務。 (作者系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院長、終身教授)

推薦閱讀:

離婚中的天道與人道,多麼透徹的感悟
sias16846的文件夾【感悟】
你是在什麼年紀突然頓悟到自己的人生應該不同,並堅持進行了改變?
感悟人生方與圓
【人生感悟】人生無需太完美 健康快樂最重要

TAG:生活 | 感悟 | 哲學 | 學問 | 生活實踐 | 實踐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