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經絡學泯滅中醫科學觀念

王律修 著內容提要:中醫學經脈是運行營血的血脈,經絡是串聯穴位的人工虛線。經絡學說混淆人體血脈和穴位虛線,既糊塗中醫針灸治病原理,又泯滅中醫發現人體血液循環、心血管、腦神經解剖生理的科學觀念。關鍵詞:中醫,經脈,經絡,穴位,神經  中醫學的「經絡」內涵矛盾而且錯誤:中醫一面強調「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統稱」【《中醫基礎理論》、《中國醫學百科全書中醫學》、《針灸學》】;另一面又否認經脈和絡脈是「經絡」,認為「經絡實質問題有待深入探索」【《中國中醫藥發展五十年》,1999】。扼守是是而非的「經絡」概念,既糊塗中醫針灸治病原理,又泯滅中醫認識人體器官解剖生理的科學觀念。1、經脈是人體運行營血的血管  ——經脈絡脈是可「剖而視之」「浮而常見」的血脈;運行營血的血脈是中醫平脈治病的依據;禁忌針刺的大血脈不是中醫「經絡學」的「經脈」。1、1 經脈是可感知的人體組織器官  1、1、1 經脈是可「剖而視之」的大血管  《素問.調經論》說,經脈是組成人體的「五體」(筋、脈、肉、皮、骨)之一。人體淺表經脈肉眼可見,體內經脈可以「剖而視之」。例如,《靈樞.經脈》說:「經脈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其常見者,足少陰過於外踝之上,無所隱也。」《靈樞.經水》曰:「若夫八尺之士,其死可解剖而視之,脈之長短,血之清濁,氣之多少,皆有大數」。《靈樞.經脈》描述的「諸絡脈皆不能經大節之間,必行絕道而出入,複合於皮中。」只有解剖觀察才能作出這種斷定。西漢醫家和清代王清任都進行過「量度五臟,以竹莛導其脈」的經脈解剖。可見,經脈是指遍布人體內外的大血管。古人還把血管、血液區分為陰、陽兩類。如《靈樞.經水》、《決氣》、《陰陽清濁》篇說:人「血有清濁」之分。《醫原》說:「經脈主發血,其血赤;絡脈主回血,其血紫。」這是根據血液顏色和血流方向區分動脈(血)和靜脈(血)。  1、1、2 絡脈是「浮而常見」的小血管  絡脈是從經脈分出來的支脈,比絡脈細小的血脈叫孫絡、血絡。《靈樞.脈度》說:「經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絡脈憑肉眼可見,《靈樞.經脈》說:「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靈樞.經脈》說:「凡診絡脈色青則且痛,赤則為熱。」孫絡損傷後會發生出血,《素問.調經論》說,「孫絡外溢,則經有留血。」在「血有餘」情況下,「視其血絡,刺出其血。」針刺血絡是古代治病方法。  中醫承認經脈、絡脈是人體可感知的組織器官。《中醫學術史》說:「《內經》的『經脈主要包括血脈』,王莽時解剖屍體,太醫等以竹筵『導其脈,知所始終』,從《靈樞》所論的內容,可以肯定,經脈是實質性的,它並非……假設的路線」。1、2 經脈的生理功能是運行營血  1、2、1 孫脈吸收和傳送中焦營血  古人認為血液生於中焦,孫脈把胃腸道生成的血液吸收到經脈,傳送人體全身。如《素問.調經論》說,「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靈樞.五味論》說:「血脈者,中焦之道也。」與血液一起生成的還有營氣,《靈樞.營衛生會》說:「中焦亦並胃中,……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故獨行於經隧,命曰營氣。」孫脈把營血輸送到經脈,灌注人體五臟六四肢、百駭。《靈樞.癰疽》說:「腸胃受谷,中焦出氣如露,上注溪谷,而滲孫脈,津液和調,變化而赤為血,血和則孫脈先滿溢,乃注於絡脈,皆盈,乃注於經脈。」《靈樞.小針解》說:「絡脈之滲灌諸節也。」孫脈吸收中焦營血,通過絡脈、經脈灌注人體內外。  1、2、2 經脈緊密連接人體內外組織器官  通過解剖觀察,古人確認經脈與五腑有緊密聯繫。《素問.調經論》說,「五藏之道,皆出於經隧。」《靈樞.玉版》說:「經隧者,五藏六府之大絡也。」《靈樞.經水》說:「經脈者,受血而營之。」《素問.脈要精微論》說,「脈者血之府也。」血液中充滿營養物質,《靈樞.決氣》說,經脈「壅邑營氣,令無所避。」《靈樞.經脈》說,「脈為營。」《靈樞.本臟》說:「經脈者,所行氣血,……是故血和則經脈流行。」《靈樞.本藏》說:「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是也。」可見,經脈與人體內外組織器官緊密連接,為其運行營血。  經脈血液還運行鹹味物質。《靈樞.五味論》說:「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血脈者,中焦之道,故咸入而走血矣。」並描述食咸咽干口渴的機理:「咸入於胃,其氣走中焦,注於脈,則血氣走之,血與咸相得則凝,凝則胃中汁注之,注之則胃中竭,竭則咽路焦,故舌本干而善渴。」  1、2、3 中醫觸摸經脈搏動評估人體健康  人體有些部位可以觸摸到經脈搏動。如《.靈樞.動輸》篇說,「經脈十二,而手太陰、足少陰、陽明獨動不休。」《靈樞.本輸》說,「尺澤,肘中之動脈也;復留,上內踝二寸,動而不休;次任脈側之動脈,足陽明也,名曰人迎。」說的是肘部尺澤(橈動脈)、足內踝復留(脛後動脈)、頸部人迎(頸總動脈)可以摸到經脈搏動。《本輸》還有「腋內動脈,手太陰也,名曰天府。」「陰谷,按之應手」記載,《靈樞.九針十二原》說:「血脈者,在腧橫居,視之獨澄,切之獨堅。」《靈樞.脈經》說:「經脈者常不可見也,其虛實以氣口知之。」中醫「三部九候」就是觸摸人體上中下經脈搏動頻率、節律和力度,以此評估病人健康。搏動的經脈並非中醫針刺的「經絡」。1、3 大血脈是禁忌針刺的組織器官  1、3、1 針刺治病要辟開心臟大血脈  《內經》已認識經脈與心臟有緊密聯繫。《素問.痿論》曰:「心主身之血脈。」《五藏生成》曰:「心之合脈也。」心臟是不能針刺的器官。《素問.刺禁論》說:「刺中心,一日死。」是誤刺五藏死亡最快的器官。人體內外大血管(經脈)也不能進行針刺。《靈樞.刺節真邪論》指出:「用針者,必先察其經絡之虛實,切而循之,按而彈之,視其應動者,乃後取之而下之。」「應動」部位下面就是大血管(經脈),「後取之」是針刺要避開血管。《素問.刺齊論》更有「刺肉者無傷脈」的規定,操作方法是:「刺肉無傷脈者,至脈而去。」《靈樞.本輸》則明令禁止針刺有經脈通過的部位:如「陰尺動脈在五里,五腧之禁也。」「五里」是手陽明經穴,尺澤上三寸,內有動脈,刺之氣厥絕。認識穴位近旁大血管是用針治病的前提。  1、3、3 針刺大血脈必定攘成生命危險  《內經》的如下警訓是生命換來的。《素問.刺腰痛論》說,「刺解脈在郄中結絡如黍米,刺之血射。」《素問.刺禁論》說:「刺趺上,中大脈,血出不止,死;刺面,中溜脈,不幸為盲;刺舌下,中脈太過,血出不止為喑,刺足下布絡中脈,血不出為腫;刺郄中大脈,令人仆脫色(出血性休克);刺氣街中脈,血不出,為腫鼠仆;刺陰股,中大脈,血出不止,死;刺客主人,內陷中脈,為內漏,為聾;刺臂太陰脈,出血多立死;刺足少陰脈,重虛出血,為舌難以言;刺肘中內陷,為不曲伸;刺匡上陷骨中脈,為漏為盲。」可見,大血脈是禁忌針刺的組織器官!  用血脈概念構建「經絡學說」、解釋「針灸原理」是中醫犯下的歷史性認知錯誤!2、經絡是串聯體表穴位的人工虛線  ——穴位是人體體表酸、脹、痛感應範疇,主病相同的穴位聯線構成經絡線路圖,「十二」經脈、經別、經筋數字純屬附會天地臟腑數目。2、1 穴位是人體體表的感應區域  2、1、1 穴位是體表酸、脹、痛部位  穴位是病人感知的體表酸、脹、痛處所,也是中醫「砭灸處」。《靈樞.經筋》中強調「燔針劫刺」十二經筋腧穴皆「以知為數,以痛為輸。」《靈樞.經水》指出,穴位是人體患病時,醫家用「審、切、循、捫、按」方法確定的體表位置,即「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的部位。《素問.氣穴論》稱:「針之所由行」三百六十五穴,是「耳聞其數」、「目見其處」的感應部位。中醫把命名穴位叫腧穴。《內經》記載的腧穴160穴,《甲乙經》記載349穴,《類經圖翼》記載361穴。未命名穴位叫「天應穴」、「阿是穴」。特別提請注意的事實是:無論是病人感知部位,醫家切、按反應位置,還是砭灸針刺定位,穴位都是一定感應區域或範疇,而不是(如針灸經絡圖)一條線上的「點」。  2、1、2 穴位內不存在「經絡」組織  近代醫學家對人體腧穴進行了形態學研究,結果是:「腧穴部位是動脈、淋巴管、神經的有髓和無髓纖維貫穿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的交錯立體結構,其直徑一般約為5-7毫米。絕大多數腧穴部位,神經、血管、感受器和效應器比較豐富。肌肉豐厚處的腧穴以肌梭分布為主;肌與腱接頭處則以腱器官為主;腱附近的腧穴以環層小體為主;頭皮處的腧穴以遊離神經末梢為主;關節囊處的腧穴以類路芬尼氏小體為主,腧穴局部,粗纖維分布佔優勢,尤其是Ⅱ類纖維。某些腧穴部位,末梢血管呈秋壯小體,其直徑約300-600毫米。也有些腧穴部位,肥大細胞較多。」【《中國醫學百科全書.中醫學.腧穴》】總而言之,穴位內沒有除血脈、淋巴管、神經之外的「經絡」組織。  既然穴位內找不到「經絡」組織,中醫「經絡學說」的思辨性質也就暴露無遺!2、2 體表穴位人工聯線虛構經絡線路圖  2、2、1 「經絡學說」以穴位主治功能為基礎  古人發現,穴位反應和治療其所在部位和鄰近部位的疾患,四肢肘膝關節以下穴位可治療內臟疾患。《靈樞.經脈》認為,(手太陰肺經)中府、雲門、——少商等穴位反應肺臟病症,「是動則病:肺脹滿,膨膨而喘咳。」針刺這些穴位「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氣,喘,渴。」另一組穴位(手陽明經)商陽、二間、三間、合谷、——迎香,則反映津液、大腸病症,「是動則病齒痛、頸腫。」針刺這些穴位「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黃、口乾、鼽(音:邱)衄、喉痹。」腧穴主病的「規律」是:手三陰經穴主治胸肺部疾病;足三陰經穴主治腹部和生殖器官病;手足三陽經穴主治頭面、五官疾患;任督經穴主治神志病;經穴之外具的奇穴主治針對性疾病(如四縫穴治療疳疾,太陽穴治療目赤);募穴治療六腑病,背穴治療五臟病等。所以《針灸學》說:「經絡的形成主要是以穴位的主治性能為基礎的。」經絡「是體表反應點和針刺感應路線等現象的歸納。」【上海中醫學院,1974】這就否定了「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統稱」說法。  2、2、2 腧穴的人工聯線構成經絡線路圖  《靈樞.經脈》把人體腧穴分為十二經類、十二別類、奇經八脈類等。同一經、別穴位主病與治療功用有著一致性,不同經、別穴位主病與治療功用有著差異性。後人根據《靈樞.經脈》對腧穴的歸類描述,人工繪製成中醫經絡、經別、經筋、奇經線路圖。《針灸學》指出:「穴位的臨床應用是經絡學說形成的主要依據,而經絡學說的形成又指導著穴位的臨床應用」,「穴位是形成經絡理論的重要依據之一,經絡則是關於穴位系統分類等的理論闡述。」【上海中醫學院,1974】可見,中醫「經絡」線路圖不是血脈解剖分布圖,而是串聯體表穴位的人工虛線。中醫《針灸學》注意到腧穴反應疾病的同一性、差異性是相對的,指出:「穴位病理反應多屬於傾向性提示,還不足以構成決定性的診斷根據。」(《中國醫學百科全書.中醫學》)。穴位指向病理的不確定性,也證明串聯穴位的「經絡」並不是直接連接內髒的組織器官。2、3 「十二經脈」數字純屬附會天地臟腑  中醫學「十二經脈」並非解剖觀察數字。《靈樞.經別》認為,天有十二月、十二辰、十二節、十二經水、十二時,所以人體「十二經脈者,此五藏六府之所以應天道。」《靈樞.經水》說:「經脈十二者,外合於十二經水,而內屬於五藏六府。」《中醫學術史》認為,「經脈之數是古人按照大地上的十二經水之數而確定的。」【《中醫學術史》】十二經脈、經別是想像人體五臟六腑奇恆之腑各有一經得出的數字,人身365穴也是附合周天的數字。其餘十二經別、經筋也是「取類比象」所得,並非「解剖」觀察實際數字。如果進行解剖觀察,中醫會發現連接人體五臟六腑奇恆之腑的動靜脈、淋巴管不止十二條、二十四條,還有眾多神經傳導通道。3、針灸治病原理是腦神經功能效應  ——感覺是效應器傳導神經和大腦的功能,針刺穴位產生神經感應是針灸治病原理,思辨的經絡學說泯滅中醫追求人體器官解剖生理的科學觀念。3、1 感覺是腦神經系統的功能  刺激穴位產生的酸、脹、痛是一種感覺。古人不認識人腦功能,不認識神經,不認識人體感覺發生的機理,附會於「心主神明」和「交通表裡」的經脈,遐想出「經氣」、「經絡」概念和原理,自以為是地解釋人體氣血流通、感覺運動、針灸原理。可是,後世科學察明:心臟血脈負責人體氣血運行,腦髓神經負責人體感覺運動。人體臟腑器官解剖生理各有不同,唯有大腦神經具備接收、處理、傳遞刺激信息的組織結構,「感覺是感受器、傳導通路和大腦皮質中樞三部分綜合活動的結果」【《基礎醫學.感覺》】。不僅穴位里不存在超神經的「經絡」組織,人體也不存在超神經的「經絡」器官——經絡學說的「經絡」不存在,這就是中醫「經絡實質問題」。3、2 神經感應是中醫針灸治病原理  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實驗醫學已經證明神經感應是針灸作用原理。  針灸體表穴位通過神經感應治療內臟疾病。《針灸學》說:上肢穴位(合谷、內關)對於頸部手術的鎮痛作用比下肢明顯,這是針刺穴位的神經與手術部位的神經「處在同一(神經)節段或相鄰的節段上,而下肢的神經則相隔較遠,所以下肢穴位對於頸部的作用就比上肢穴位為差」【上海中醫學院,1974】。以後的研究證明,324個經穴中,有脊神經和腦神經支配的佔99.6%。針感主要形成於穴位部位組織的深層感受器。神經干、支、遊離神經末梢,血管及其壁上的神經裝置和穴位所在的各種感受器共同組成針感的形態學基礎。與神經感受器、效應器聯接的是自主神經組織、脊髓和神經中樞。如採用阻滯或切斷穴區的支配神經,可顯著減弱或完全消除針刺穴位所產生的各種效應。不論何種針刺效應,大腦皮層均以多種渠道參與,從而保證機體的相對平衡狀態【《中國中醫藥發展五十年.針灸研究進展》】。神經感應是中醫針灸治病原理,早該蓋棺定論。中醫之所以逃不出科學危機,都因「經絡學說」在作梗。3、3 經絡學說萌滅中醫科學觀念  古典經絡學說混淆血脈和穴位感測機能,用思辨的「經絡」結構、「經氣」運動解釋人體生命運動,支持著思辨的「辨證論治」、「整體觀念」和所謂「中醫基礎理論」。如《針灸學》說道:「中醫學的整體觀和辨證施治的方法,就是以十二經脈為主體的經絡學說和臟腑學說緊密結合而形成的。」【上海中醫學院,1974】思辨而且錯誤的經絡學說阻礙了中醫對針灸原理的深入認識,泯滅了中醫追求人體臟腑器官解剖、生理、病理、藥理的科學觀念。(2010/4/17修改)---------------本文參考文獻1、吳敦序,等,《中醫基礎理論》,上海,上海科學出版社,20002、錢信忠,等,《中國醫學百科全書中醫學》,上海,上海科學出版社,19943、上海中醫學院,《針灸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744、嚴世芸,《中醫學術史》,上海,山海中醫藥出版社,19895、孟慶雲,等,《中國中醫藥發展五十年.針灸研究進展》,鄭州,河南醫科大學出版社,1999博主申明:歡迎業內人士交流,引用請註明出處(作者姓名和鏈接)。聯繫郵箱:wanglvxiu@126.com。謝謝!
推薦閱讀:

臟腑、腧穴及經絡學說概要
良伴—經絡穴位 5
疏通經絡,百病不請自去 、中醫諮詢後背起痘痘
按12經絡運行順序養生 讓你身體棒

TAG:科學 | 中醫 | 觀念 | 醫科 | 經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