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年報 >>>

美國陸軍戰爭學院教授大衛·萊在《世界報》上撰文稱:「『鷹派』是中國崛起的自然結果……許多『鷹派』人士是解放軍高級軍官或剛退役的解放軍軍官。」並將中國軍方「鷹派」進行了分代:第一代以曾任中央軍委辦公廳主任、軍事科學院副院長的李際均中將為代表;第二代的代表人物是以《超限戰》引人側目的喬良、王湘穗;羅援、朱成虎、金一南等學者型將軍被歸為第三代;最新一代則包括了《C型包圍》的作者戴旭及《中國夢——後美國時代的大國思維與戰略定位》作者劉明福等。誰敵視中國,必將會為此付出代價美方之所以將李際均歸為「鷹派」代表,大概與以下兩件事情有關:1985年,被直接從一個步兵師師長提拔為新改編的集團軍軍長的李際均,承擔起機械化集團軍的試點重任。他和將士們一起深入研究集團軍在現代條件下作戰的特點和規律,提出了一些頗有新意的作戰原則和戰法,成功地組織了一次近似實戰難度的合成作戰演習。1997年7月,李際均在美國陸軍學院演講時說,中國軍事思想傳統的本質特徵就是「求和平、謀統一、重防禦」,基於這種認識,中國不可能產生侵略的慾望。但強硬地宣稱:「誰敵視中國,誰就會為自己製造12億個敵人,必將為此付出極高的代價。」李際均退休後,美國國防部長政策辦公室主任馬歇爾曾在一次座談中毫不掩飾地表示:「這對美國來說是一件好事,因為他對美國太強硬了。」當得知他現在在帶博士生,又培養了好多小李際均時,馬歇爾臉上露出了無奈道:「啊?那這對我們來說又是壞事了。」每個軍人都應該是「鷹」喬良現年57歲,國防大學教授,空軍少將;王湘穗退役後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任教。他們兩人之所以被稱為「鷹派」,更因為其合著的《超限戰》一書。1995年,喬良和王湘穗在《超限戰》中明確提出,由於現代技術的介入與全球化的影響,非軍事戰爭行動讓戰爭超越了原有的界限和限度,將觸角延伸到社會每一個角落。美國「9·11」事件發生後,不少人回想起書中的種種論述,不禁驚嘆:「『9·11』事件原來就是最典型的超限戰!」近年來,書中的一些重要觀點被美軍寫入最新作戰條令。對於外界賦予自己的「鷹派」稱號,喬良表示:「我不喜歡無端發狠話,更不喜歡說那些一味示弱的話。軍人如果只會說示弱的話,這個國家就沒希望了,但如果軍人處處逞強,同樣也會損害國家利益……各國軍隊中都有人發表『鷹派』言論……這些話有時能起到話語威懾的作用,有的能成為國民心理的強心劑,但這些話基本不是我想說的。我要說的,只是些理性的、現實的、充分顧及國家戰略利益的話。這些話可能兩頭都不討好,但只要有必要,我就會說。」與低調的喬良相比,王湘穗在面對媒體時表現得更加直言不諱:「每個軍人都是『鷹』,如果軍人不是『鷹』,那就是『和平鴿』。」如果美國干預,就堅決反擊羅援、朱成虎和金一南是外媒眼中第三代中國軍方「鷹派」人士的突出代表。在這3個人之中,朱成虎的「鷹派」色彩很濃。國防大學教授朱成虎在2000年通過《解放軍報》向美國「喊話」:「中國不是伊拉克!」2005年7月14日,在一場由中國外交部主辦的通報會上,有媒體記者提問:「如果美國介入台海戰爭,中國將如何反應?」朱成虎旋即用流利的英語答道:「如果美國用導彈和制導武器攻擊中國領土,我想我們只能用核武器來反擊。如果美國決心干預,我們就決心反擊。我們已經作好犧牲西安以東所有城市的準備。當然,美國人將必須作好犧牲數以百計城市的準備。」雖然中國官方一直秉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原則,但朱成虎說「原則是可以改變的」。在軍事科學院從事軍事科學研究的少將羅援並不反感被稱為「鷹派」,只是喜歡補上一句「理性的鷹派」。他認為,軍人不言戰、不敢戰就是違憲。強調軍人不僅會懂得使用拳頭,還得有智慧。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所長金一南少將在他的幾本軍事著述中,也表明了其強硬的態度,反覆闡述「信仰的力量」,在民眾中頗具影響力。中國要做頭號強國「中國軍事要成世界第一,做頭號強國。」以戴旭上校和劉明主大校等為代表的第四代「鷹派」這樣說。外界評論他們雖然時常語出驚人,但目前看還沒太多理性政策建議以及嚴謹的理論體系。(摘自《環球人物》毅軍)
推薦閱讀:

老年人如何選配老花鏡
人到老年八感悟
上個世紀59年代老年畫讓人眷戀
生在這個時辰的人,早年忙忙碌碌,老年孤苦伶仃
老年斑別不當回事,或許是一種惡性腫瘤在作怪!

TAG:中國 | 老年 | 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