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李白遍游五嶽名山,四岳都留下了詩,唯在恆山只留下兩個字還寫錯一個

李白一生放蕩不羈,其詩作不論是極寫仙境之美之奇,縱酒之樂之狂,還是表現對現實不滿,對權貴的蔑視,都表現出詩人桀驁不馴的性格和飄逸瀟洒、超凡脫俗的詩風,所以李白才有「詩仙」之美稱。此外,李白遍游中華大地,尋仙問道,也是被稱為「詩仙」的一個原因。「詩仙」在遊歷中,自然少不了名山大川,中國最出名的五嶽名山被他遊了個遍,有詩為證。

一、泰山

泰山不愧是「五嶽」之首,李白在五嶽中,對泰山也潑墨最多,可能也是詩人對泰山的一點偏愛。李白關於泰山的作品主要有以下幾首: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開。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迴。馬跡繞碧峰,於今滿青苔。飛流灑絕巘,水急松聲哀。北眺崿嶂奇,傾崖向東摧。洞門閉石扇,地底興雲雷。登高望蓬瀛,想像金銀台。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來;玉女四五人,飄搖下九垓。含笑引素手,遺我流霞杯。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曠然小宇宙,棄世何悠哉。《游泰山》其一 李白

清曉騎白鹿,直上天門山。山際逢羽人,方瞳好容顏。捫蘿欲就語,卻掩青雲關。遺我鳥跡書,飄然落岩間。其字乃上古,讀之了不閑。感此三嘆息,從師方未還。《游泰山》其二 李白

平明登日觀,舉手開雲關。精神四飛揚,如出天地間。黃河從西來,窈窕入遠山。憑崖攬八極,目盡長空閑。偶然值青童,綠髮雙雲鬟。笑我晚學仙,蹉跎凋朱顏。躊躇忽不見,浩蕩難追攀。《游泰山》其三 李白

清齋三千日,裂素寫道經。吟誦有所得,眾神衛我形。雲行信長風,颯若羽翼生。攀崖上日觀,伏檻窺東暝。海色動遠山,天雞已先鳴。銀台出倒景,白浪翻長鯨。安得不死葯,高飛向蓬瀛。《游泰山》其四 李白

日觀東北傾,兩崖夾雙石;海水落眼前,天光遙空碧;千峰爭攢聚,萬壑絕凌歷;緬彼鶴上仙,去無雲中跡;長松入雲漢,遠望不盈尺;山花異人間,五月雪中白;終當遇安期,於此煉玉液。《游泰山》其五 李白

朝飲王母池,暝投天門關。獨抱綠綺琴,夜行青山間。山明月露白,夜靜松風歇。仙人游碧峰,處處笙歌發。寂靜娛清暉,玉真連翠微。想像鸞鳳舞,飄颻龍虎衣。捫天摘匏瓜,恍惚不憶歸。舉手弄清淺,誤攀織女機。明晨坐相失,但見五雲飛。 《游泰山》其六 李白10、魯客抱白鶴,別余往泰山。初行若片雲,杳在青崖間。高高至天門,日觀近可攀。雲山望不及,此去何時還。《送范山人歸泰山》李白

二、華山

西嶽華山,又稱「太華山」,之於中華民族具有重大意義,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和「華夏」之「華」,就源於華山。據清代國學大師章太炎和歷代專家學者考證:華夏民族最初形成並居住於「華山之周」,名其國土曰華,其後人跡所至,遍及九州,華之名始廣。

《西嶽雲台歌送丹丘子》李白

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榮光休氣紛五彩,千年一清聖人在。巨靈咆哮擘兩山,洪波噴箭射東海。三峰卻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開。白帝金精運元氣,石作蓮花雲作台。雲台閣道連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明星玉女備洒掃,麻姑搔背指爪輕。我皇手把天地戶,丹丘談天與天語。九重出入生光輝,東來蓬萊復西歸。玉漿倘惠故人飲,騎二茅龍上天飛。

三、嵩山

嵩山,古稱「外方」,夏商時稱「崇高」、「崇山」,西周時成稱為 「岳山」,以嵩山為中央左岱(泰山)右華(華山),定嵩山為中嶽,始稱「中嶽嵩山」。愛遊玩的李白自然也少不了中嶽嵩山,開元二十年秋天,年屆三十的李白來到了嵩山,盡訪嵩山勝跡。吹笙跨鶴的王子晉最使李白神往,但時隔千餘年無處尋覓,無奈寫下了《感遇》一詩:

「吾愛王子晉,得道伊洛濱。金骨既不毀,玉顏自長春。可憐浮丘公,猗靡與情親。舉手白雲間,分明謝時人。二仙去已遠,夢想空殷勤。」

聽說嵩山有個女道士焦鍊師,住在少室山下石室中,已經兩百多歲了,看起來僅有五六十歲的樣子,不食五穀,身輕體健,行走如飛,千里之遙,朝發夕至,於是李白就在嵩山到處尋求。一連找了多日,連焦鍊師的影子也沒有見到,只好寫下了《贈嵩山焦鍊師》一詩:

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煙。中有蓬海客,宛疑麻姑仙。道在喧莫染,跡高想已綿。

時餐金鵝蕊,屢讀青苔篇。八極恣遊憩,九垓長周旋。下瓢酌潁水,舞鶴來伊川。

還歸空山上,獨拂秋霞眠。蘿月掛朝鏡,松風鳴夜弦。潛光隱嵩岳,煉魄棲雲幄。

霓裳何飄颻,鳳吹轉綿邈。願同西王母,下顧東方朔。紫書倘可傳,銘骨誓相學。

這首詩表示甘願跟女道士修道學仙的心情,表現出作者誠心求道以及對自由和長生的熱烈嚮往之情,也體現了唐代文人崇道之風。今人登嵩山峻極峰途中,可欣賞刻在中嶽行宮西南峭壁上的這首詩。

四、衡山

衡山,又名南嶽、壽岳、南山,為中國「五嶽」之一,是中國著名的道教、佛教聖地。尋仙求道的李白,自然要來,並留下了一首名為《衡山》的詩:

衡山蒼蒼入紫冥,下看南極老人星。回飈吹散五峰雪,往往飛花落洞庭。

五、恆山

恆山,亦名「太恆山」古稱玄武山、崞山,高是山,玄岳,是天下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李白也千里迢迢來到了這裡,但是在這裡沒有寫詩。但沒寫詩不代表其嫌棄恆山,其恆山醉書「壯觀」碑也傳為佳話。在某年某月一個出遊的好天氣,李白穿過雁門關,走了十幾天來到了北嶽恆山。看到恆山美景,高懸的懸空寺,頓生凌雲之慨,於是在懸空寺內寫下了「壯觀」兩個大字。有趣的是,李白不知是喝醉了酒還是對壯觀之意無以表達,在壯字多加了一點。以後州官將「壯觀」二字複製成碑,並在懸空寺對面山崖建太白祠。

小結

李白擱到現在,也算是一個資深驢友了!看他一次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多麼瀟洒愜意。只是,我查了下資料,這李白,生在隴西,五歲時隨父遷居四川江油市青蓮鄉,因此自號「青蓮居士」。拋開古代的路況不說,按照今天的路程從江油市到泰山的距離1463.1公里,到嵩山1003.8公里,到恆山1464.9公里,到衡山1295.8公里,就連最近的華山也有689.1公里,這五嶽間跑來跑去,真不知道他得經歷多少的舟車勞頓,磨破多少雙鞋子呀!

然而,現在,在高鐵、飛機高速交通工具高度發達的今天,我們想要四處看看卻成了奢侈的事情,「世界那麼大,我要去看看」還要辭職丟飯碗,不能不說是現代人的無奈!

/完/

更多您感興趣的內容,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讀經明理。


推薦閱讀:

詩仙聖境---當凃李白墓園(絕品收藏)
李白見過熊貓嗎?
李白這個男人,真的對杜甫那麼渣?
我行於野(36)——劉慈欣《三體》與李白《日出入行》
惲建新《李白詩》

TAG: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