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隔代教育時代來臨

隔代教育時代來臨
來源:中國教師報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普通社會人的生活節奏迅速加快,自我實現的意識增強,生存競爭的壓力日益加劇,許多年輕的父母已經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因此,在中國家庭體系中「催生」了眾多「甩手媽媽」、「甩手爸爸」。不管是城市裡的「白領族」,還是農村的「來城務工群體」,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不得不把孩子交給祖輩帶養。這樣的社會現實,促使祖輩們承擔起更多對孫輩的教養職責,而隔代教育作為近年來經濟高速發展凸顯的一種社會現象,正在對眾多兒童的成長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

主張

如何應對隔代教育的挑戰□ 袁小麗

如今,年輕的爸爸媽媽很少來接送孩子,最主要的原因在於他們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工作和學習中,無暇仔細照顧孩子,於是將子女的教育和看護交給了長輩,隔代教育的影響也隨著孩子的入園從家庭蔓延到了幼兒園。 [焦點一]:早晨來園:總會看到爺爺或奶奶抱著孩子踏進幼兒園的大門,或者緊緊地拉著孩子的手,他們有百萬個不放心的理由,要把孩子送進班級或親手交給老師,並且對老師千叮嚀萬囑咐;你還會看到孩子戶外遊戲時,園所的護欄外圍滿了不知疲憊的祖輩們。他們神情焦慮地關注著自己的孩子:擔心從滑梯上摔下來,擔心被其他小朋友欺負…… [焦點二]:放學離園:總會看到爺爺或奶奶抱著孩子或者牽著孩子走出園門,手裡還拿著各種各樣的水果、飲料和點心。當他看見孩子吃下自己帶來的點心時,臉上就會露出滿足的笑容。他們也會問孩子許多的問題:今天吃什麼了?今天睡覺睡得好嗎?今天有沒有小朋友欺負你…… [焦點三]:新生入園:剛剛進入幼兒園的俊俊,已經4歲了。因為父母在外市工作,出生沒多久就一直由爺爺、奶奶撫養。入園第一天,爺爺、奶奶在幼兒園門外呆了一上午,這是典型的情感「分離焦慮」,為了讓孩子更好地適應幼兒園新環境,老師還是儘力「勸走」了俊俊的爺爺和奶奶。下午接孩子的時候,俊俊看到爺爺、奶奶時就放聲大哭,祖孫三人都在抹眼淚……經過一個星期的相處,教師發現俊俊性格比較脆弱,有時候小朋友輕輕地碰了他一下,就大哭不止,入園時經常有哭鬧現象。在吃飯的時候,他總是喜歡把雙手放在身體兩側,不願自己動手,當老師過去喂他時,才肯大口地吃飯。 隔代教育是利還是弊?對於整個社會來說,是備受關注的一個話題。近年來,很多專家學者以及教育結構做了大量的實踐案例研究。我個人認為,對於隔代教育,我們的價值判斷的重點不在於分析利大還是弊多,更為關鍵的是我們如何準確、科學、系統、有效地看待這些問題,對於優勢資源我們需要揚長,對於存在的諸多弊端我們不應迴避,而應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通過多方合力,特別是家園共育來協作解決。 隔代教育不可忽視有其優點之處,但是由於城市化進程發展迅速,祖輩群體的存在現狀,隔代教育對幼兒成長上的影響是弊大於利的,所以我們必須優化隔代教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現有教育模式的基礎框架下,避免隔代教育的不足,讓隔代教育和臨代教育互相結合,取長補短,形成有利於孩子成長的家庭教育模式。 從家庭教育方面,家長們可以盡量做到: 1. 作為孩子的父母,不論你的工作有多忙,壓力有多大,都應該盡量親自或者積极參与撫養孩子; 2. 根據老人學歷層次和知識水平,給他們買一些科學育兒方面的書籍,幫助老人接受新思想、新觀念,避免兩代人教育觀念上的鴻溝。 3. 父母應當盡量抽出時間單獨陪陪孩子。通過和孩子的交流、遊戲,及時地了解孩子的發展和需要,以便於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年輕的父母很少有時間陪伴孩子,就應該珍惜每一次與孩子的相處機會,讓愛和理性教育相融。 4. 在教育問題上,不少父母與老人的觀念和做法存在不少差異,容易引發衝突,作為晚輩,切忌在孩子面前暴露兩代人教育的分歧,應該尊重長輩,加強有效溝通,保持家庭教育上的一致性,兩代人共同建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 作為幼兒園,也可以從三方面開展工作: 1. 組建園所發展需要的兩支家長委員會隊伍:祖輩和父輩。充分利用兩支家長委員會隊伍,開展積極有效的宣傳溝通工作,定期開展祖輩沙龍活動和年輕家長論壇,及時反饋幼兒在園的表現,讓家園共育動起來。 2. 增添家園之窗、班級信箱、家教諮詢站等,專門給祖輩講解如何科學育兒等一些現代化的教育方法。班級教師充分利用接送孩子時間段,抓住機會與祖輩進行溝通,宣傳先進的教育理念。 3. 定期舉辦親子活動,助教活動、家長開放日等家園活動,儘可能使祖輩、父母都能參與到孩子的學習生活中來,使三者能更好地溝通,真正做到三方互動。(作者單位系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銀河幼兒園)

溝通——讓「隔代」不隔教育□ 李麗紅

9月初,幼兒園召開了新學期家長會,班級老師特意通知讓孩子的父母來參加,可在全園16個班、500餘名開會的家長中,孩子父母僅佔4成,其餘全是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從這個現象里,突出一個教育問題——隔代教育。 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有責任讓自己班級的孩子在家接受到最好的教育;而我作為一個母親,我的「隔代」不隔教育的方法就是溝通。 基礎——情感的溝通。對年輕父母而言,既要為了工作整日忙碌,還要照顧老人和孩子,肩上擔負的責任和心理壓力非常大。在這種情況下,年輕的家長不僅要從物質上關心老人,更要在心理上給予關注,在感情上彼此信任,雙方形成一個共同的目標,達成一致的教育方式,讓隔代教育「隔代」不隔愛。 支撐——教育方式的溝通。縱觀現狀,孩子的教育分歧點,主要來自於孩子父母和祖父母的教育方式的不同。比如,孩子故意拖延吃飯的時間或者找理由不吃飯,祖父母總會想方設法地讓孩子多吃點,只要孩子吃飯,孩子提出什麼條件都答應,無形之中讓孩子養成了不良的飲食習慣;而父母總是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吃完飯,並且不讓吃零食,孩子不高興開始哭鬧。祖父母看見了心痛孩子,於是矛盾出現了。而解決矛盾的方式就是溝通。 首先,孩子父母可以給祖父母介紹不良飲食習慣對孩子健康的影響,堅決表明自己的態度,耐心地商量,不要起正面衝突,讓他們慢慢地接受,並逐漸在孩子吃飯的問題上達成一致,從小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其次,需要祖父母要理解年輕父母的教育方式。理解的基礎就是溝通,雙方說出彼此的看法,了解方法的利弊,在教育方式上得到統一,用好的方法讓孩子得到教育,促進健康成長。 提高——學習的溝通。在孩子的教育上,孩子的父母必須帶頭學習,然後引導老人一同學習,讓他們逐漸接受新事物、新觀念,掌握科學養育孩子的新理念、新經驗,在一些教育方式、方法多進行交流,從而形成統一的教育方法,在教育孩子方面達成高度一致。 雖然是隔代,但教育方法是相通的,隔代教育就是孩子成長道路上最好的養分,也是孩子成為一個完全人格的人的重要條件。(作者單位系河南省濟源市實驗幼兒園)

對話

隔代教育的利與弊

●正方觀點 @盈盈:我認為,隔代教育也有它的優勢,比如隔代教育可以緩解老人的孤寂,從孫輩的成長中獲得生命力,對他們保持健康的身體和心態大有裨益,除此之外,他們還具有撫養和教育孩子的實踐經驗,可以彌補年輕父母在養育孩子方面的經驗不足,發揮祖輩的經驗優勢。 @張紅梅:隔代教養的另一顯性優勢就是祖輩有足夠的時間對孩子進行追蹤教育,我在網路中就遇到過一位老人,她很用心地用文字記錄孩子成長的每一階段,並且不忘汲取新的教育理念。她的孫子在她的悉心培養下,發展得也不錯,全沒有通常隔代教育下那些孩子的種種問題!我想這應該是所有隔代教育家庭的榜樣! @小弱:由奶奶帶大的孩子更有潛力———心理學專家塔季揚娜·季霍米羅娃的研究結果讓很多人大吃一驚:凡是由奶奶帶大的孩子,其創造潛力要高出40%,他們的思維方式更奇特,遇事容易得出別出心裁的解決辦法,更容易得出新的解決途徑,這些正是天才們所具備的特點。

●反方觀點 @67896789:首先,長輩的溺愛對教育不利。中國有一句老話,「捧在手裡怕丟了,含在嘴裡怕化了」。這就形象地說明了長輩對孫輩的溺愛,他們對孫輩往往是百依百順,無原則地滿足孫輩所提出的要求甚至是無理之求,什麼事都包辦。想一想,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真能適應社會嗎?其次,落後的觀念對教育不利。社會是發展的,而祖輩的生活觀、教育觀、價值觀相對於現今社會而言,比較保守和傳統,有時會和現今社會格格不入。這對孩子社會化的進程,將產生不利的影響。 @坤子:說嚴重一些,隔代教育不是教育孩子,而是在養寵物。孩子雖然小,卻最會察言觀色。他們知道誰「好欺負」,知道怎麼樣「尋求保護」,知道怎麼樣做能「滿足需求」,那些祖父母、外祖父母們幾乎不對孩子說「不」,在他們的縱容下,孩子們的行為習慣,思考問題的方法也發生了偏離。久而久之,孩子們養成了撒潑、耍橫、無理取鬧等壞習慣,到那時候再想疏導管教已經很難了。 @影子:老人帶孩子,一般只關注他是否吃飽穿暖,至於孩子的內心世界渴望什麼,需要什麼,則一無所知。幼兒時期,孩子對母愛這種精神的需求和對營養的物質需求同等重要。缺少母愛或父愛的孩子,心靈是敏感脆弱的,是沒有自信的,哪怕自己再優秀,也感到自己一無是處。 @軒汶易見:在農村沒有隔代的教育,只有隔代的寵愛,超過分的溺愛,特別是對男孩。因父母外出務工,將子女交由爺爺奶奶照看的情況在農村很普遍,他們缺少管教孩子的方法,疏於交流,不了解孩子思想動向,只關心他們有沒有吃飽穿暖,孩子張口要錢,他們總是無條件地滿足。(以上文字摘自中國教師報讀者論壇,李默言整理)

評論

隔代教育 「隔」住了什麼□ 本報評論員 翟晉玉

近年來,中國的家庭教育出現了很多嚴重問題,其中日益普遍的隔代教育問題更令人擔憂。 由於生存壓力的增加,城市裡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忙於工作,幾乎無暇顧及自己的孩子,通常交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顧。而在廣大農村地區,特別是經濟落後的中西部地區,青壯年大多外出務工,大部分兒童成為祖輩家長照看的留守兒童。有資料顯示,中國留守兒童已達7000多萬。央視曾經報道過一個令人心酸的故事:由於父母離家時間太長,有的留守兒童已經忘記了父母的模樣。 無疑,隔代教育已經成為中國當前普遍的現實,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毋庸諱言,祖輩對孫輩的隔代教育具有很多優點。大多數祖輩家長有充分的時間和精力照顧孩子,而且往往比年輕父母對孩子更寬容,更有愛心和耐心。祖輩家長積累了許多撫養和教育孩子的寶貴經驗、豐富的社會閱歷和人生感悟,這些對促進兒童健康成長都是不可多得的財富。 然而,隔代教育存在的問題更不容忽視。 親子關係本是與生俱來的,最親密的關係。對兒童特別是幼兒來說,父母的關愛和教育是他們最需要、最自然,也最適宜的。著名生物學家洛倫茲發現,小鴨在出生後的關鍵期,會把自己身邊的動物當成自己的父母。對人類來說也是如此,不少隔代教育的孩子和自己的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比和自己的父母更親密,他們已在情感和心理上把祖輩當成自己的父母,但在血緣關係上畢竟不是自己的父母,容易造成倫理錯位和心理問題。 在教育理念上,一些祖輩家長視野狹窄,思維僵化,價值觀、教育觀比較保守,有些觀念甚至已經嚴重過時。祖輩對孫輩的教育往往重情感,輕理智,比較注重身體和生活上的照顧,缺乏對幼兒的思維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培養,不利於幼兒全面健康地成長。在許多家庭,祖輩對孩子嬌生慣養,百依百順,甚至滿足其無理要求。這種無原則的溺愛容易使幼兒形成自私自利和唯我主義,無法建立倫理觀念和社會規則意識,長大後難以適應社會。 「再苦不能苦了孩子」的補償心理,讓許多老人唯恐孩子「吃苦」,往往去包辦孩子應該做的事,喂孩子吃飯,替孩子穿衣,幫孩子背書包,甚至背孩子上學……這種過度保護的「溫室育兒法」剝奪了孩子自主成長的需求,使得幼兒自身的能力無法得到發展,變得越來越弱。 在教育方法上,祖輩家長對孩子的各種需求通常採取簡單的、直接滿足的方式,而忽視在引導孩子獲得滿足的過程中,讓孩子探索、學習和經受鍛煉。很多祖輩家長不敢讓幼兒冒險,這不利於幼兒自信心和膽量的培養。一些祖輩家長甚至不敢放手讓幼兒多做運動,這可能會造成幼兒感統失調。 另外,一些家長製作風較濃的祖輩過度干涉年輕父母對幼兒的教育,有些祖輩當著孩子的面指責年輕的父母,還有一些祖輩當著年輕父母的面尊重年輕父母的教育方法,但又背著孩子的父母,對孩子進行相反的教育,這容易造成孩子表裡不一的兩面派性格。 總之,隔代教育有利有弊,它應該是親子教育的補充,但絕不能替代親子教育。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對幼兒情緒的成長非常重要。協調好親子教育與隔代教育的關係,讓兩者之間形成一種互惠互補的合作關係,形成溫馨和諧的教育氛圍,才能最好地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這不僅需要個體家庭的努力,更需要政府和全社會的努力,為家庭教育創造更好的條件和環境。只有減輕年輕父母的生存壓力,才能讓他們有更多時間和精力關愛和教育孩子,讓兒童健康成長。這不僅關乎他們的一生的健康和幸福,也關係到中國社會發展的根基。 因為,家庭是社會的細胞。這是一個常識。 不要讓隔代教育隔住了我們的未來。

鏈接

隔代教育 切勿愛過於教 近期《華商晨報》發起了「隔代教育調查問卷」,問卷中包括「隔代教育對孩子發展的利弊」、「與自己父母在教育孩子上哪些方面會發生衝突」、「起衝突,誰說的算」等10個問題。 在調查問卷中,73.5%的受訪者認為隔代教育弊大於利。而在「您認為隔代教育有哪些弊端」這個多選題上,幾乎所有的受訪家長都選擇了「孩子容易被過分溺愛」這個選項。同時,有89%的受訪家長還選擇了「孩子的生活習慣不好養成」、「生活自理能力差」和「不會輔導學習」這3個選項。   在接受調查的家長中,約有42%的家長是自己帶孩子,約54%的家長表示孩子由自己的父母帶,其他的受訪者表示父母年紀太大或是不方便,孩子由保姆在照看。大部分將孩子交給老人帶的家長表示,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工作太忙沒有時間照顧,少部分的家長選擇了「城市生活壓力大,容易對孩子發脾氣」、「擔心自己經驗不足,交給父母更放心些」、「父母強烈要求」這三個選項。   經過本次調查,記者發現兩代人教育孩子發生衝突的點多集中在孩子衛生、穿著、學習和花錢這些選項上。在兩代人因此發生衝突時,71%的年輕家長表示自己說了算;14%的家長表示會尊重老人的決定;15%的受訪者選擇了「僵持」這一項。   然而也有一部分家長表示隔代教育的衝突多是一些小細節,如果從愛孩子的角度來講,這些都是無關痛癢的,可以適時放手讓爸爸媽媽去愛孩子,方法可以自己來調整。(來源:華商晨報)

英國調查發現:隔代教育不如將孩子送託兒所  倫敦大學教育學院調查發現,隔代教育方式不如將孩子送到託兒所,因為上託兒所的孩子更能適應集體生活。這項調查的對象是2000年~2001年在英國出生的4800名孩子,這些孩子的母親都是職業婦女,調查比較了在嬰幼兒時期上託兒所和由爺爺奶奶帶的兩種不同環境給這些孩子帶來的影響。  調查發現,由爺爺奶奶照顧的孩子雖然語言能力可能比較強,但是老一輩的人卻無法提供嬰幼兒需要的其他教育和社會交流環境。同樣是3歲的兒童,嬰幼兒時期就被送到託兒所的孩子比那些嬰幼兒時期由爺爺奶奶帶的孩子更能適應集體環境,也更懂得如何和其他同齡的孩子相處交流。  調查還發現,嬰幼兒時期在合格幼教人員照顧的集體環境下成長的孩子,生活作息有規律,而且這些孩子對顏色、字母、數字等也有比較好的認知和反應;而那些由爺爺奶奶帶或是由其他親戚甚至鄰居帶的孩子,就沒有上述優點。  調查顯示,嬰幼兒時期由爺爺奶奶帶的孩子也有相應的好處,這些孩子的語言能力比上託兒所的孩子要明顯好很多。因為爺爺奶奶照顧孩子比較注重和孩子說話,他們會緊跟在孩子身邊陪他們說話,孩子學到的辭彙更多。其他一對一的照顧方式也有這種優點,例如請專職保姆照顧,嬰幼兒的語言能力也會有較好的發展,但還是不如由爺爺奶奶帶。  參與調查的研究人員認為,對孩子而言,學會如何適應集體生活環境和與同齡孩子相處交流更為重要。為此,他們呼籲政府採取措施幫助那些由爺爺奶奶帶孩子的家庭,給他們提供更多支援和培訓,讓爺爺奶奶帶孩子的好處儘可能得到充分發揮。(來源:新華網)

支招

長輩帶孩子的11個提醒 無論是在城市還是農村,無論是在公園廣場還是大街小巷,老人和孩子在一起總是一道風景。那麼,長輩帶孩子,有哪些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呢?   1. 不要因為怕危險就不讓孩子爬來爬去,把孩子限制在床上或小車裡,只要注意保護就不會出事。   2. 不要老抱著孩子,要讓孩子多與大自然接觸,多做戶外活動,每天至少1小時。   3. 不要包辦代替,孩子能做的事情盡量讓他自己動手。   4. 如果兩代人觀念上發生衝突,要多進行溝通,不要各自固執己見。老人可以多閱讀一些現代育兒書刊,多接觸一些新的育兒理念與方法,提高自己科學育兒的水平。   5. 平時多溝通,多交流育兒經驗,也能彌補隔代教育的不足。   6. 不要因為自己當年沒有滿足兒女的需求就以補償的心理來養育孫輩。   7. 孩子父母限制孩子的事情,長輩不要越俎代庖,盡量與孩子的父母保持一致。   8. 不要縱容孩子養成貪吃零食的習慣。   9. 孩子的口味應該比較清淡,避免以自己的口味做飯,讓孩子吃得過咸。   10. 不要總給孩子穿過多的衣服,這樣會影響孩子的運動能力和抵抗力。   11. 不要買東西討好孩子,否則日久易養成孩子和大人討價還價、撒潑打滾的壞毛病。(來源:搜狐網)

如何讓隔代教育揚長避短 @盈盈:如何解決隔代教育的弊端,可以讓「隔代家長」接受「隔代撫育學習」。據報載,遼寧省有一所「隔代家長學校」,先後有800多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在這裡學習,取得了顯著效果。 @清泉洗心:不管誰帶孩子,關鍵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教育理念要一致,否則就很難有好的效果。教師與隔代家長交流,應了解老一代人的教育方式、教育內容,然後參考我們今天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內容,對老人提出建議。客觀地說,隔代教育有利也有弊,但隔代教育並非都是失敗,它仍然可以創造教育的成功。 @小眯眼:怎樣化弊為利?①充分利用老人長期積累的閱歷優勢,引導他們掌握科學的家教知識。 ②鼓勵授課老師經常對隔代教育的家庭進行走訪、調查,對一些成功的隔代教育個案進行深入剖析,進而通過隔代家長培訓班對成功的隔代家教經驗進行推廣。 @和簡逸幽老:為了孩子的幸福,學校、父母和長輩都要科學、系統地解決好隔代教育的問題。家庭教育要向學校教育靠攏,學校教育要向家庭教育主動延伸。老師要當幸福的和事佬、協調員。

推薦閱讀:

培訓破冰過程詳解
孩子拿自己要挾父母,怎麼辦?
SAT作文—「具體」的題目怎麼寫?--托福&雅思作文同樣適用
教育是解決災難的根本之道
幼兒園來了新黑人外教,小朋友都被嚇哭了怎麼辦?

TAG:教育 | 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