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界法師:楞嚴經十卷(二十二)

返回目錄凈界法師:楞嚴經十卷(二十二)辛七、貪非貪執貪求他的壽命能夠長生不死,這叫做貪。但是這樣的貪求是不應當的、是做不到,所以叫做非貪。貪求一個根本做不到的東西。  心游兩邊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他的心已經破除前面的四陰,開始在整個微細甚深的生滅跟不生滅和合的第八識中開始活動,開始修止觀了。修止觀當中他出了一個狀況…  迷執成墮 若於圓常,固身常住,同於精圓長不傾逝,生勝解者,是人則墮貪非貪執,諸阿斯陀求長命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他明了的心,在第八識圓滿常住的法當中活動。第八識我們知道它的體性,「浩浩三藏不可窮」,它的整個空間是徧滿法界,整個時間充滿過去、現在、未來。他在第八識中活動的時候,他就覺得:哎呀!這第八識不得了,圓滿常住。他想我的色身要是能夠像第八識這樣常住不壞,該有多好呢!同於精圓長不傾逝。所以他就希望,他的色身能夠等同於第八識的這樣識精元明,能夠常住不壞,常久住世而不滅亡。依止這樣來當作一種堅定而殊勝的理解,這時候墮入貪非貪執。比方說,阿斯陀這個長壽仙,一生追求長壽、長命,來當作他的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結成外論 是名第七執著命元,立固妄因,趣長勞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妄延種。他執著第八識是壽命的根元,壽命是第八識所變現的,這能變現的第八識是這麽樣的圓滿常住,我所變現的壽命也應該圓滿常住才對啊!因為這樣而安立一種固妄之因,堅固色身,來當作它虛妄之因,追求常住的果報,以為其虛妄之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妄延種。心中虛妄的追求延長壽命,而成為長壽仙之種類。佛法是認為色身是無常敗壞的,色身不可能長久,你總有一天要死亡,但是你內心是無窮無盡的。你看我們前生那一念心,就是你現在這一念心,佛法的意思就是這樣;水流從上游流到現在,那個水流還是前面那一個水流流下來的,沒有上游的水流,就沒有下游的水流。前面我們在講四科七大的時候,破妄顯真的時候,佛陀不是講一個譬喻?他問波斯匿王說:你小時候幾歲去看恆河?他說:我三歲去看恆河。佛說:你現在六十二歲,你再去看恆河,有什麽差別?他說:差很多,恆河的水也不太一樣了,比以前污濁,我能看的眼根也衰老了,所依的根身衰老,所看的恆河也衰老。佛陀說:那你那能看的心,清淨明了的心性,住在你眼根當中去看恆河的時候,那個能看的心,有沒什麽差別?這時候波斯匿王迴光返照:欸!沒有差別,還是一樣那個明了的心。佛陀說:是的,那個心是沒有差別,那個心就通於過去、現在、未來,那個就是你的生命的依止處。以不生滅心為本修因,就是依止這個來修,通於過去、現在、未來,我們不能以根身來當做生滅的因。說,你為什麽修行呢?為了長壽。為了長壽,你身體要生病的時候,你就沒辦法修行了。依止這個為本修因,色身生病照樣可以修行,方法不同而已,我不能拜佛,我可以念佛。所以色身它只是個工具,不能當修行的本因。辛八、真無真執「真」就是把第八識所變現的安樂果報當作真實常住,但事實上它不是真實常住的。從四五六七八都是約著果相,它所變現的果相,包括它的四大、根身乃至於它種種的安樂的依正二果報。  心游兩邊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跟前面一樣。  迷執成墮 觀命互通,卻留塵勞,恐其銷盡,便於此際坐蓮華宮,廣化七珍,多增寶媛,恣縱其心,生勝解者,是人則墮真無真執,吒枳迦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這個修止觀的人他就在第八識當中觀命,觀察第八識是眾生生命的一個根本的依止處,而且這生命的依止處是互通的。眾生他所變現的果報各式各樣,但是他的第八識之體是互通的。他產生這樣的理解以後,他就產生怎麽樣的行為?卻留塵勞,恐其銷盡貪戀世間五欲塵勞的境界,他恐怕壽命的銷亡窮盡,他所變現的這些依正安樂果報也銷盡,所以他就在定境當中,就全心全意的去貪求安住在蓮華宮。「蓮華」不是指清淨的意思,這地方的蓮華指的是莊嚴的意思。  他貪戀過去的善業所變現的莊嚴美麗的宮殿,而且廣化七珍,以神通力在宮殿當中變化種種的珍寶,?而且多多的增加種種的美女,恣縱其心,放縱自己的內心,享受在整個宮殿五欲當中,以此當作一種殊勝堅定的理解,這就是我修行追求的目標,就是這一件事情。是人則墮真無真執,他執著第八識所變現的安樂果報當作真實常住之想,實際上不是常住的。他變成什麽眷屬呢?吒枳(結縛),迦羅(我所作)眷屬,吒枳跟迦羅指的是六欲天天魔的異名;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就做這件事情,變現安樂的果報來作種種的受用,以這樣子來當作他的涅槃,迷失佛陀的菩提功德,而忘失大乘的善根知見。  結成異種 是名第八發邪思因,立熾塵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天魔種。他起自己放縱自己慾望的因,追求熾盛塵勞之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功德之城,生起六欲天天魔之種,以後變成天魔的眷屬。因為他追求五欲的快樂,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都是這個想法。識陰魔境前面這八科,他的特點就是,不管是能生的因,不管是所生的果,總而言之,他產生自我意識,一個「我」、還有「我所受用」這二個部份,所以都是生死凡夫。凡夫的「我」跟「我所」是很堅固的,你看他在止觀的過程當中,還是被 「我」跟「我所」所迷惑顛倒。在春秋時代,楚國有一個國君叫楚成王,楚成王是春秋五霸楚莊王祖父,楚成王在歷史上是很有作為的,奠定整個楚國稱霸的基礎。他本來是立一個太子,他的長子商臣,後來他晚年的時候,覺得老大長子不長進,他喜歡小兒子,所以很想把太子商臣給廢了。但是太子當時跟很多文武百官的關係非常的好,所以商臣很快就知道他父親要把他廢掉,所以他就提前發動政變,領著軍隊直接殺到王宮去,殺到王宮,楚成王就沒辦法,他的兒子就給他一條繩子說:父親,你就自己了斷吧!楚成王沒辦法,就上吊而亡。楚成王死掉以後,發生一件事情,楚成王眼睛都沒有閉,死不瞑目。為什麽呢?因為古代的君王死了以後,有一個重大的事情,就是他下一代的君王要封給他一個賜號,這個賜號是要留名千秋的,表示他一生的成敗。所以楚成王他眼睛沒有閉,為什麽呢?他要看看我這個不孝子到底給我什麽賜號。果然他這兒子給他的賜號不太好,給他一個叫楚靈王,靈巧的靈,古時候靈巧不是好事情,這個人做什麽事不夠厚道的意思。這個兒子給他楚靈王的賜號,他老爸不滿意眼睛還是沒閉。大臣就說:這樣子不行,先王沒有閉眼睛不能入殮,大禮不能成就。所以想想,他兒子就親自跑到他爸爸說:封你一個楚成王,表示你功成名就。講完以後,他爸爸眼睛就閉起來,滿意了。所以你看我們一個人臨命終的時候,自我意識在整個因緣果報當中,我跟我所,我跟我受用這個東西執著是很深的。臨命終的時候根身敗壞,權力已經消失了,所有的東西都消失,那個自我意識我們還是不肯放棄。到前面的八科,其實前面修止觀的人在整個第八識的因果,都沒有離開我跟我所的這一部份的執取;第九第十就不一樣了,那是出世的聖人,這種聖人是在第八識當中,已經證得我空的真理,他只有一種微細的法執。辛九、定性聲聞定性聲聞是怎麽說呢?這個修行者他是決定證得偏空無為之理,而成就阿羅漢的果位。但是他在成就阿羅漢果之前,他不可能迴小向大,誰跟他講都沒有用,他一定要證得阿羅果才能夠迴小向大的。在整個初果、二果、三果的過程當中,他不可能迴小向大。  心游兩邊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在第八識的生滅跟不生滅的二個相貌中活動。  迷執成墮 於命明中,分別精麤,疏決真偽,因果相酬,唯求感應,背清淨道,所謂見苦斷集,證滅修道,居滅已休,更不前進,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定性聲聞,諸無聞僧增上慢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他這個時候在整個眾生的命根的顯現。眾生命根指的是什麽呢?第八識。第八識命根的境界顯現當中,他在那地方做什麽事呢?分別精麤,疏決真偽分別第八識有精妙根麤重二種差別,他認為第八識當中的「道滅」二諦是精妙的,而「苦集」二諦是麤重的;他把它分別出來,這一部份的精妙的,這一部份是麤重的區分出來。而且又有真違的差別,他認為道滅是真實永恆的功德,而苦集只是一個虛妄的假相,他不但分出精麤,也把它分別出真偽。因果相酬,唯求感應他認為整個生命是因果報應的。怎麽說呢?我們因過去有漏集諦的業因,才招感世間苦諦的果報,也因為出世間的道諦之因,而招感出世間滅諦之安樂。所以他認為生命是因果報應的,所以他追求出世間的道滅二諦的感應,他就厭離世間有為的苦集二諦,而追求出世間無為的道滅二諦,追求出世間二諦的感應。但是從大乘佛法的角度,是背清淨道,背離大乘實相的清淨的菩提大道。為什麽呢?因為他見苦、斷集,證滅、修道。他如實了知三界的痛苦,而這痛苦是由心中的集諦、煩惱跟罪業所招感的。那怎麽辦呢?應該要修學戒定慧的聖道,而證得出世的涅槃。這個當然都沒有錯,錯在當他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出離三界以後,他就居滅已修,更不前進。問題在這一段,他就安住在偏空的涅槃心滿意足,認為大事已辦,而不想再繼續的前進,依止這樣生起堅定的理解,這個人墮入定性聲聞。無聞比丘就是他不俱足多聞…小乘的學者他也不是完全不聞,不是像我們一般人什麽都不學,他是把他所有的精神體力都用在思惟苦諦、無常、無我,在這地方以外他就不想學習了。什麽叫做一心三觀?觀照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這個廣大甚深的中道實相,他也不想學習。依止這樣成就增上慢,而成就他的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這一個已經是一個聖人,這一科跟前面不一樣。  結成異種 是名第九圓精應心,成趣寂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纏空種。第九種的魔境,圓滿成就精妙的功德。因為他已經成就出世間的偏空涅槃,成就小乘涅槃之果。但是從大乘的角度,他是違背大乘圓通的佛性,也違背大乘的大般涅槃之果,而生在纏空,為偏空真理之所纏縛,而不想再前進。這個種性的問題《法華經》就講很多、很多,《法華經》專門講種性。說這個人他為什麽會這樣子?他有他的種性。這個人為什麽他會做這件事情?他有他的種性。比方聲聞人來說,他有二種種性,有一種是定性聲聞,一種是不定性聲聞。有些人他一學佛以後,他一輩子就生長在小乘國家,他今生生長在泰國,他來生還是生長在泰國,第三生還是生長在泰國,他內心完全所熏習的就是知道一件事情: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其他什麽事都不知道,這個人他一定要證得阿羅漢果--定性聲聞,他不可能迴小向大,誰講都沒有用,這種人就是所謂的定性聲聞。有一種人不是,有一種人是他前三生在泰國,後來又生長在台灣,他也聽了《愣嚴經、法華經》,後來又生長在泰國。那他的善根是怎麽樣?夾雜。有小乘的善根也有大乘的善根,但是他小乘的善根比較強,那麽這種人在修小乘的過程當中,他就很有可能迴小向大。你看『法華會上』佛陀三周說法,第一周說法,舍利弗尊者就迴小向大,因為舍利弗尊者過去生他修過大乘佛法。諸位要知道一個觀念,你修的福報會消失掉,你今天去布施、做義工,你到天上去享完就沒有了。善根一到你的心中,你永遠不會失掉的。你聽過一部《愣嚴經》,結果你都沒有去修,也沒有損失、沒有損失!大乘佛法除非沒有進入到你的心中,大乘佛法很奇怪,一旦進入到你的心中以後,它就永遠在你的心中停留。為什麽?因為它稱性,它稱合你的本性,你沒辦法把它破壞的。你說,你後來很放逸,到三惡道去了,善根還在。你以後從三惡道出來,你會比一般人早發菩提心。這種定性聲聞是怎麽回事呢?他的阿賴耶識當中都沒有熏習大乘佛法,你要他迴小向大,怎麽迴小向大呢?佛陀沒辦法,只好為你宣說小乘法,為實施權!這種人他本身的學習是比較狹隘的,〔天台宗〕說,這是生滅四諦,觀察四諦法的時候是用對立的心態(生滅就是對立)。他認為苦集跟滅道是不能共存的,有苦集就沒有滅道,有滅道就不能有苦集。大乘佛法在觀四諦是不二的,苦集當中有滅道,滅道中有苦集,這是圓教的四諦。辛十、定性緣覺他是決定證入偏空的正理,而成就緣覺的聖者  心游兩邊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他也是在第八識的麤跟精二個過程當中活動。  迷執成墮 若於圓融清淨覺明,發研深妙,即立涅槃而不前進,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定性辟支,諸緣獨倫不迴心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這個修行人他在圓融的六根互用當中,他這個時候,內心生起一念的清淨覺明之心。他這時候的心已經不受外塵的染污,在清淨覺明心中,他就發心的去研究深妙的我空之理。他這時發明我空之理有二種差別:第一種人是緣覺乘,他生長在佛世,順逆觀察十二因緣,順是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於生老病死;逆向觀察,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於生老病死滅。經過這二重的觀察,他得到結論,原來生命是因緣所生的,因為有這個因緣才帶動另外一個因緣,因為有這個因緣又帶動另外一個因緣,在整個因緣的相續當中,沒有一個真實的自我。所以他從十二因緣,觀察到因緣空的道理,這是緣覺乘。第二、獨覺乘,他生長在沒有佛出世的的方,沒有佛當然也沒有佛法,他只能山中打坐,「春觀百花開,秋睹黃葉落」,他看到春天百花盛開,到秋天的時候百花凋零,所以他看到外在的環境是無常敗壞的,他同時也觀察他的內心也是情緒變化。你看,我昨天的心情跟今天的心情也不一樣,所以他從整個內外的身心世界,也觀察到身心是無常的。從無常當中他體驗到苦諦,無常故苦,苦即無我,從無常、苦、無我當中,他就獨自的證得我空的真理,這個是獨覺。他總而言之,他就即立涅槃而不前進,在我空相應的涅槃之處,他就認為大事已辦了而不再前進,依止這個而生起勝解,這個人成就定性的辟支佛。他的生命當中,他決定要證得辟支佛果,包括諸多的緣覺、獨覺這一類的,暫時不可能迴小向大的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結成異種 是名第十圓覺(沕+曰)心,成湛明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覺圓明不化圓種。這是第十緣覺,「圓」指的是整個圓滿十二類生當中,他已經成就第八識一部份的覺性。覺性指的是什麽呢?第八識的覺性有二個,一個是我空的覺性,一個是法空的覺性。他證得我空這一部份,他證得我空的覺性以後,「(沕+曰)心」他認為這個已經是符合內心圓滿的期待,他不再前進了,而成就湛明之果;在一念湛然光明的心中,成就我空的果位。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覺圓明;他成就獨覺、緣覺的圓明(我空真理),他不再接受佛法的教化。他認為他大事已辦了,他就不再接受教化,當然不受教化也就不可能再迴小向大。聲聞跟緣覺他們二個很像,都是證入我空,但是過程不太一樣,緣覺人智慧比較高,智慧有深淺差別。聲聞人斷見思煩惱,如燒木成炭,但是緣覺他是更清習氣,燒木成灰,他把煩惱斷了,習氣也破除了,他的智慧比較高。淨業學園134講次 講義302面庚三、斥邪結正我們前面講到十種識陰的魔境,前面的八種都是屬於染污心產生的執著,後面二種是對我空的清淨心產生的執著。這一段是佛陀把它作一個總結,說是「斥邪結正」,「斥邪」是佛陀訶責十種識陰魔境的過失,「結正」是結歸大乘正確的菩提之路。先說明什麽是不對的,再說明那什麽是正確的。(分二:辛一、斥邪。辛二、結正)  辛一、斥邪 佛陀怎麽訶責前面十種魔境的過失  魔境因由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中途成狂,因依迷惑,於未足中生滿足證,皆是識陰用心交互,故生斯位。佛陀招呼了一聲阿難,這一句話有警覺的意思。阿難!你應當了知,前面十種識陰的魔境。佛陀在訶責的時候是分二部份訶責:一、是訶責前面八種外道的邪見。中途成狂,因依迷惑;你本來應該是正念真如,你也應該去順從法空、法空的真如,怎麽在中途當中生起斷常種種的邪見呢?這個邪見是怎麽生起的呢?佛陀作一個總結說:因依迷惑。邪見還是我們自己迷惑不覺的心生起的。這很重要,你不能說我看到這件事情是他引誘我的啊!不能這樣講,外境是被動的。諸位要知道,外境永遠是被動的,你有主動權,別人刺不刺激你,是他決定的,你要不要起煩惱,是你決定的。過去有人在一本書上說:印順老法師講一些思想大家不同意,說打倒印順。印順老法師提出一個方法不錯,他說:打不打歸你,倒不倒歸我。高明!因為外境你沒辦法決定,打不打我沒辦法決定,倒不倒我決定,我自己不迷、不取、不動,你打不了的。這個地方佛陀很清楚的告訴我們,一個人會起顛倒,你自己要負責,你自己顛倒嘛!第二個訶責、於未足中生滿足想;這是佛陀對二乘聖人的訶責,對還沒有圓滿菩提就生起得少為足之想,這也應該加以鼓勵鼓勵。皆是識陰用心交互,故生斯位。總而言之,這都是在第八識的用功,所謂的真妄交攻,而產生這十種差別的魔境。477魔境的理由只有四個字:「真妄交攻」你不修行就沒有魔境,一個要沒有修行他什麽事都沒有發生,他一輩子就是這樣貪圖五陰的快樂,福報享盡,只到死為止,他的內心當中什麽事都沒有。什麽叫魔境呢?你有用功才有魔境,沒有用功的人他的心就是順從妄想。為什麽有魔境呢?因為我們的心皈依二個東西,一方面想要順從善根,又想要清除妄想,就在那個地方猶豫不決,這個事情就出現了  迷則成害 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現前,各以所愛先習迷心,而自休息,將為畢竟所歸寧地,自言滿足無上菩提,大妄語成,外道邪魔所感業終,墮無間獄,聲聞緣覺,不成增進。總而言之,在魔境當中之所以會墮落,都是因為我們一種堅固迷惑,而我們在整個過程當中,不知道去迴光返照,去找回到我們的真如,找回到我們最初的發心。在十種魔境現前的時候,我們每一個人在解讀魔境的時候,都是依止過去所愛著的因緣,過去生的習氣來迷惑我們止觀的內心。比方說,有些人他喜歡空觀,他因地當中看般若經看很多,他進入到第八識的時候,他肯定執著斷滅見;喜歡假觀、喜歡唯識的人,他進入第八識的時候,他就容易執著常見,在第八識不常又不斷的過程當中各有所愛。這是什麽回事呢?先習迷心;過去的習氣來迷惑我們止觀的內心,在這地方產生安住,產生休息,當作自己究竟的皈依處,認為自己已經滿足無上菩提,就不用再增上了。如果是前面八種外道的邪見,就很可能依止這個而成就大妄語,說自己成就涅槃、成就佛道等等。這都是成就外道邪魔之所招感,臨命終的時候因為大妄語的過失而墮落無間地獄,這是前面八種的邪見。後面二種聲聞、緣覺,因為這樣子無上菩提就不能繼續前進,得少為足,偏空涅槃。  勸誡保護 汝等存心秉如來道,將此法門,於我滅後,傳示末世,普令眾生覺了斯義。無令見魔自作沉孽,保綏哀救,消息邪緣,令其身心入佛知見,從始成就,不遭岐路。佛陀勸勉我們,我們應該要存大悲心來秉持大乘的如來之道,將此《愣嚴法門》辨別邪正的法門,在佛陀滅度之後而傳示於末法,魔強法弱、是非不明中,普令修習止觀之人都能覺了這十種魔境的差別異相,不要被自己邪見之魔,而自己造作罪業,自己沉溺在自己的痛苦當中。什麽叫做自作沉孽?因為你到了行陰跟識陰,天魔都不能干擾你了,是你自己,你自己挖一個坑,你自己跳下去的。保綏哀救,消息邪緣保護安定修行的內心,來哀救修行之人,消除心中的邪見顛倒,使令他的身心世界,能夠證入佛陀中道的知見當中。從始至終能夠圓滿成就圓通的功德,而不遭外道、二乘的歧路,而直趨涅槃之城。佛陀在訶責過失的時候,先講出過失的原因,再講出對治的方法。說我們為什麽會有魔境呢?簡單講就是「真妄交攻」。我相信每一個人發了菩提心,開始真正修行的時候,內心一直很矛盾,這個很正常,你要不矛盾、不掙扎,你就不是在修行。為什麽呢?經典講很清楚,一個是我過去愛著的習氣,我很想這樣做;第二個是我們今生修學佛法,佛陀教誡我們,我們聽聞佛法所栽培的善根。那可好了!心中永遠二個聲音,很想這樣做,不可以!很想那樣做,它不同意,我們經常這樣真妄交攻。世間人他活得很快樂,因為他的內心統一的,用百分之一百的心去放縱;聖人也很簡單,聖人用百分之百的心安住在聖道。最困難就是這個過程最困難,有煩惱也有善根,有善根又有煩惱,這個就是真妄交攻。這時候色受想行識,就在我們的心猶豫不決,腳踏二條船的過程當中,五陰魔境就全部顯現出來。五陰魔境的過程就是這樣,所以我們說《愣嚴經》是照妖鏡,就這個意思。它把五種五十陰魔全部講清楚,讓你看過一遍。魔境生起是真妄交攻,那怎麽辦呢?佛陀在本經當中的方法只有一個:「不迷、不取、不動」。你不要亂動,不要輕舉妄動,你一亂動你就完了!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永遠是仁者心動,你心一動,你就前功盡棄了。所以我們在修學過程當中,起跑點很多人跑得很快,但是最後的終點你不一定達得到,這個過程很重要。不是說你開始很用功就怎麽樣,你這過程很多事情要處理的。我講實在話,煩惱不會放過你的,它不會投降的,你要對治它,它也不是簡單的,它肯定要跟你反抗;但是有一個好處,「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它沒有實體。我們最大的優勢是,我們所做的戒定慧是稱合本性,我們是真實體性,它只是一時顛倒所成的,我們是真實體性的。所以無明煩惱最怕什麽?煩惱有一個天敵就是時間,你要不動,它就消失掉。它怎麽能夠跟你這樣耗下去呢?它哪有時間呢?煩惱是一種情緒化,它是生住異滅,因為它不稱合本性,所以它一起來的時候,你一旦不隨順它,它就消失掉。煩惱最大的天敵就是時間,它經不起你時間跟它耗,你要不動,魔就消失掉了,你連對治都不要對治,你要一動,你就完了!它要的就是你動,那這事情就沒完沒了。我們要慢慢體會這六字真言:「不迷、不取、不動」。這六字真言主要來自哪裡呢?它的理論基礎來自於:「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因為你沒有實體,我敢跟你耗下去;我的戒定慧是從我的真如本性流露出來的,是有真實體性的。這地方我們前面花了很多、很多時間講「七處破妄,十翻顯見」,妄想是本空的,真如是本有 。這地方我們要知道,我們是真實的,它是虛妄的,所以你不要怕它,而且你不要跟它對治,你只要作一件事:「不迷、不取、不動」,當然「不迷」是最重要,你一顛倒你就完了。這一段等於是把它煩惱生起的原因跟對治的方法說明了!辛二、結正應該怎麽辦,才是正確的修行法門?先結示正確的修學因果  法門殊勝 如是法門,先過去世恆沙劫中微塵如來,乘此心開,得無上道。我們將《首愣嚴王三昧》修學法門分二部份:一、因地的正念真如,以不生滅心而修學所有的三昧,「正念真如」。二、過程當中遇到任何的魔障記得「不迷、不取、不動」。就是這二個法門,第一個「正念真如」,第二成就三不。這二個法門,是怎麽來的呢?這要有傳承,過去當中的恆沙劫微塵如來,都是依此法門而得心開意解,入佛知見,乃至於成就無上菩提。這個法門不是釋迦牟尼佛這樣做,此是微塵佛,一路涅槃門;十方諸佛都是這樣走過來,沒有一個例外,沒有一個人修行不順從真如,不保持「不迷、不取、不動」,沒有一個人這樣子,都是這樣做的。  識盡根融 識陰若盡,則汝現前諸根互用。功德相:假設你識陰能夠窮盡,你能夠在整個第八識當中,把它雜染的因果這一部份破壞了,以我空法空的真理,來開顯清淨的因果,這時候六根互用,這我們講,證得圓通法門。在階位,古德判教,諸根互用是什麽階位呢?圓教的初住,破無明證法身,別教的初地。  頓超諸位 從互用中,能入菩提金剛乾慧,圓明精心,於中發化,如淨瑠璃,內含寶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心、菩薩所行金剛十地,等覺圓明。圓教初住它的功德是怎麽樣呢?在六根互用當中,他能夠等入菩薩的金剛乾慧地。我們講到乾慧有二種,一個是初步的乾慧,十住、十行、十迴向;一個是金剛心以後又重複回到乾慧,這個是金剛後心的乾慧,是等覺菩薩的境界。這地方我們解釋一下:為什麽圓教的初住他的觀行力,等同金剛乾慧呢?這是講本質是相同,因為圓教他入了真如三昧的時候,他是一入一切入,一證一切證,一修一切修。你不能夠說,我的真如跟你的真如不同,你的真如比較圓,我的真如比較不圓,沒有這回事情。諸位你看〔天台宗〕的判教,六即佛,它怎麽判?六而常即,即而常六。從理觀上是「六而常即」,雖然是有圓教即佛、名字位、相似位、觀行位,但是它所觀的理是一致的,所以「六而常即」,這是約理觀。圓教初住位的菩薩觀照真如的時候,他的理觀等同金剛乾慧,當然事修不同,福德資糧完全不同,但理觀是相同的。他理觀是什麽呢?圓明精心。「圓明」指的是他能觀的智,「精心」是他所觀的理。他就是以一心三觀而照了現前一念心性,以如如智,照如如理,這一部份是等同金剛乾慧的。於中發化,如淨瑠璃,內含寶月。他在整個理智相應當中,他能夠「發化」;他能夠從初住直接轉入金剛等覺後心的妙用。前面說過,在理觀這一部份是相似的。就好像一個清淨的琉璃寶內外透徹,內含光明的寶月。「琉璃寶內外透徹」指的是所觀的理,也就是我們講的「現前一念心性」,或者講「真如」,所觀的理性;「內含寶月」指的是能觀的智慧,「空假中」三觀。三觀去照一念心性,一念心性又俱足三觀,以如如智照如如理,如如理還取如如智。如是能超越別教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心,而等同於整個菩薩的金剛三昧十地,乃至於等同於等覺的圓明(一心三觀的智慧)。圓教初住是等同於等覺菩薩的,在理觀方面是等同的。  圓證佛果 入於如來妙莊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最終他就能夠證得佛陀的妙莊嚴海。這地方是就修德來說,他能夠成就無量功德的果海;在性德方面,他是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哪有什麽得不得,你只是「但複本時性,更無一法新」,我們只就是把我們原來的佛性恢復起來而已,哪有什麽得不得?從這經文道出講出二個觀念,就是我們修行:第一個是本來具的,你不要修行了,你只要做一件事情,你相信它的存在,然後順從他就好。二、熏習成,你要用功,這一部份是可以修來的。本來俱我們叫性德,我們的真如本性,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這一部份你不要去修,你只要相信它、順從它就好。第二個是「空假中」三觀,用空假中三觀來照了現前一念心性,這個「空假中」三觀是要修來的。在本經當中我們講:「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樣講凡夫的清淨跟佛的清淨有什麽差別呢?我們從這一段經文就看得出來有差別,凡夫的清淨只是一個清淨的琉璃寶,裡面沒有光明,被黑暗罩住,我們只有性德沒有修德,我們的清淨叫素法身;在一念的清淨心當中,有很多很多的妄想籠罩在清淨心當中。佛陀的清淨是那一念清淨心當中,多了一個寶月,多了一個光明,他有修德。所以我們性德是具足,性德這一部份跟佛是相同的,但是修德就是我們要用功的。這一段等於是說明整個修學當中,就是稱性起修,全修在性,性德跟修德二項的操作,佛陀作一個總結。戊三、結勸欽誨遵修佛陀對我們的教誨,而弟子們應該怎麽去奉行。  遵循傳承 此是過去先佛世尊,奢麽他中毗婆舍那,覺明分析微細魔事。不要說十種,其實在整個五十種陰魔的魔境當中,釋迦牟尼佛你怎麽知道這五十種魔境呢?佛陀講出傳承:過去十方諸佛,他們在修習圓頓止觀當中,他們依止他們覺明的始覺智慧,他們判斷出來,定中所觀察出來的。意思就是說這五十種魔境,是十方諸佛過去修行的經驗,過來人的經驗。  善知魔境 魔境現前,汝能諳識,心垢洗除,不落邪見。陰魔銷滅,天魔摧碎,大力鬼神褫(ㄔ)魄(ㄆㄛ)逃逝,魑魅魍魎無復出生,直至菩提,無諸少乏,下劣增進,於大涅槃心不迷悶。這地方講到我們在對治五陰魔境的功德:破惡與增善:五十種魔境現前,假設我們能夠清楚的知道它是虛妄境。你知道這是虛妄的,我今天要遵守真如本性,我不能再順從妄想,我要順從真如,你只要生起這樣的觀照,那有什麽好處呢?心垢洗除,不落邪見。一方慢能夠調伏煩惱,你一旦不順從它,它就完了,你也不會落入邪見,這樣子你自己的五陰魔境慢慢銷滅,內魔銷滅,當然外魔不起,魔王再怎麽厲害他也不能強迫你。我們之前講過,魔王他頂多就是在前面挖個火坑,在火坑上面擺滿鮮花,很多莊嚴之物要你去跳。但問題是你自己要去跳才有辦法啊!魔王不能將你推下去,他沒有那個能力。所以說,我們內心的魔境消除了,天魔(魔王波旬)自然摧碎,乃至大力鬼神(魔王眷屬),它們就褫(奪取)魄逃逝,他的氣魄就消滅了,就逃逝了。為什麽呢?邪不勝正,你正念真如,你在光明當中,他在黑暗當中,黑暗怎麽敢去跟光明抗拒呢!魑魅魍魎更小的鬼神,當然更不敢出聲,魔王、大力鬼神,一些諸小鬼神自然消失掉,因為你心中有光明。直至菩提,無諸少乏,下劣增進,於大涅槃心不迷悶。所有的功德都不會缺少,都能夠俱足,即使是下劣種性二乘之人,也能夠在正念真如當中,慢慢增長你的大乘善根,而趨向大般涅槃,永遠不會有任何迷惑產生。這地方是破除邪見顛倒而增長善根,這是講到本經的功德。  勸修護持 若諸末世愚鈍眾生,未識禪那,不知說法,樂修三昧,汝恐同邪,一心勸令持我佛頂陀羅尼咒,若未能誦,寫於禪堂,或帶身上,一切諸魔所不能動。汝當恭欽十方如來,究竟修進最後垂範。」假設在末法當中,眾生去佛久遠,而且自己障深慧淺,這個修行人他不能夠完全的通達大乘的一心三觀,什麽叫做「稱性起修,全修在性」?他不知道,而且他也不能夠完全明白佛陀所說的五十種陰魔的法門,在這過程當中哪一個地方有火坑要小心,他也不知道,但是這個人也不簡單,他有善根喜歡修學《止觀三昧》。但是他對這止觀法門不是很清楚,過程當中哪一個要小心他也不知道,汝恐同邪,恐怕會墮入到魔障當中。那怎麽辦呢?佛陀說有一個方法,你既然什麽都不知道,就好好的持『愣嚴神咒』(長水大師說,持『咒心』也可以),假設你也沒辦法持誦怎麽辦呢?將『咒』寫在禪堂,或帶在身上,仗持咒力,因為咒有金剛藏菩薩的加持,魔王也不敢動你。總而言之,如等應當欽奉十方如來真實的教誨,能夠究竟修學《首愣嚴三昧》,這是佛陀最後最圓滿的正確的修學軌範。這地方是說,我們過去學很多的止觀,比方說『唯識止觀、四念處止觀』,其實這樣的止觀都是在枝末上對治煩惱。本經的特點,它是從你煩惱的根本,從你的不生滅心下手,你把煩惱的根斬掉了,你就好處理了,其它那些剩餘的勢力,你就比較好處理。所以你看〔天台宗〕它的「十乘觀法」,第一件事就是真正發心,它那個真正發心,不是說眾生無邊誓願度,不是這個!它是發起不生滅心。圓教的真正發心是依不生滅心為本修因,它是真實的發起:「仰信真如佛性,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從這地方真如發心修學,因為我有真如佛性,所以我應該要順從它,念念順從真如。丙二、更斷餘疑到這裡佛陀等於講得差不多了,前面的破妄顯真,會四科融七大於一心三昧,把四科融入到一心真如,然後講到正助二行,二十五圓通,乃至五十種陰魔,整個過程都講得差不多了,佛陀最後再斷除最後剩餘的疑惑。(分二:丁一、疑問。丁二、答釋)前面的五十陰魔它本來就分二科(一、正明禪境。二、更斷餘疑)丁一、疑問(分三:戊一、領前法。戊二、騰三問。戊三、總請答)  戊一、領前法 阿難尊者領受佛陀所說的五十種陰魔的法門阿難即從座起,聞佛示悔,頂禮欽奉,憶持無失。於大眾中,重複白佛:阿難尊者完全聽完佛陀說的五十種陰魔之後,他可以說是非常的歡喜、也非常的受益。所以他以感恩心身業頂禮,而且意業遵奉憶持不失,將整個法門的過程憶持不失。這時在法會當中白告佛陀:戊二、騰三問「騰」,生起最後三個疑問(分三:己一、問陰本妄想。己二、問併銷次第。己三、問詣何為界)  己一、問陰本妄想 五陰為什麽就是妄想呢?「如佛所言,五陰相中五種虛妄,為本想心,我等平常未蒙如來微細開示。第一問:佛陀啊!你在本經當中說五陰的差別相,五種的虛妄相都是我們的妄想所成,但是我親近您老人家這麽久,佛陀講那麽多觀念,講中觀講唯識,佛陀頂多是講五陰是因緣所生,它的本性是畢竟空,頂多也講五陰是因緣生啊!怎麽說五陰是妄想呢?你過去都沒提到這個觀念,現在怎麽會提到呢?己二、問併銷次第又此五陰,為併銷除,為次第盡?第二問:五陰要銷除的時候是一併,還是要一個一個,先破色陰再破受想行識,是要一個一個銷除,還是同時銷除?己三、問詣何為界如是五重,詣何為界?第三問:這五陰的相狀到底它彼此間的區分是什麽?比方說,色陰是從什麽到什麽?比方我們講淨律學佛院,淨律學佛院到底從什麽範圍到什麽範圍之內都叫淨律學佛院?離開這個範圍就不是淨律學佛院,它有個範圍,五陰亦復如是。色陰的範圍是什麽?受陰的範圍是什麽?要把界線釐清。阿難提出三個問?戊三、總請答惟願如來發宣大慈,為此大眾清明心目,以為末世一切眾生作將來眼。」佛陀攏總的回答:惟願如來依止心中的大悲心,一方面為了整個法會大眾來作清淨智慧的依止,更一方面讓末法障重的眾生為作將來的正法眼藏;一方面加庇當時的眾生,一方面加庇來世末法眾生。丁二、答釋 (分二:戊一、正答所問。戊二、結勸傳示)戊一、正答所問(分三:己一、廣答陰本妄想。己二、超答詣何為界。己三、追答併銷次第)己一、廣答陰本妄想(分三:庚一、總明。庚二、別示。庚三、結成)庚一、總明  真本無陰 佛告阿難:「精真妙明,本覺圓淨,非留死生及諸塵垢,乃至虛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覺妙明真精,妄以發生諸器世間,如演若多迷頭認影。佛陀說:為什麽五陰本是妄想呢?我們眾生本來面目是精真妙明,精純而不夾雜,真實而不虛妄,而且是俱足無量的功能德用(妙明),俱足無量的智慧德相(本覺),周徧法界(圓淨)。我們一念心性俱足這五種的功德,精、真、妙明、本覺、圓淨,這五種功德它是一種真實的功德,所以它非留生死及諸塵垢;它不可能永久的停留在生死當中,停留在煩惱塵垢當中,不可能永久的。乃至虛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所以真實的東西它本來沒有五陰的,沒有五陰是怎麽生起呢?是妄想生起。「乃至」就是說,不要說五陰,那個五陰它是有相狀的,乃至於相的虛空,都是妄想所生起的。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就可以推論,斯元本覺妙明真精;「斯」指的是五陰的相狀。它的根源就是我們本覺妙明真精當中,妄以發生,一念妄想的啟動,才產生這麽多依正二報的世界,這種情況就好像演若達多迷頭認影。佛陀前面說,演若達多他起來的時候,他也不看自己的頭,他不摸頭,他只看鏡子的影像,結果這個鏡子很模煳,他看不到頭,他就認為他沒有頭。他意思就是說,你不要老是看外面的鏡子,你自己摸一摸你就知道了。他只去認應鏡中的影像,而不去認他自己的真如本性;影像指的是五陰的假相,而忽略了真如本性。  迷執故有 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迷因緣者,稱為自然,彼虛空性猶實幻生,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心計度。阿難!知妄所起,說妄因緣,若妄元無,說妄因緣,元無所有,何況不知,推自然者?事實上五陰的生起是沒有原因的,只就是一念的妄想而生起的。佛陀為了要從眾生的妄當中,所以安立了因緣。也就是說,佛陀是為實施權,而說因緣法,所以因緣法是為實施權。外道迷於因緣而說自然那更是顛倒,連因緣法都不究竟何況是自然呢!彼無相的虛空尚且是真實的心中一念的妄想所生的,更何況是五陰呢!所以因緣自然這二種教法,都是眾生虛妄的計度所產生的;因緣是佛陀的方便教法,但是它是不究竟的,「諸法因緣生」這一句話是不圓滿,應該說:「諸法是妄想所生」才是比較圓滿。「諸法」是指有漏之法,所以一切都是我們眾生妄想之所創造。阿難!知妄所起,說妄因緣佛陀為了使令眾生知道五陰是虛妄之法,所以只好說五陰是因緣所生之法,這隻針對人天二乘根性而說。若妄元無,說妄因緣,元無所有,實際上能生起五陰的妄想根本是無所有的,更何況由妄想所生的因緣之相,更是了不可得。你看五陰是妄想所生,妄想根本就沒有原因的,那你說五陰還有呢?何況不知,推自然者?何況是那些愚痴的外道,還把它當作自然。他意思就是說,連因緣生都不究竟了,何況是自然呢?  陰本妄想 是故如來,與汝發明五陰本因,同是妄想。總而言之,從圓滿的教法當中,五陰是妄想所生。這觀念我們把它作個總結:佛陀說法,不是什麽人都講一個法,他是不同人講不同法。不同法當中有權法跟實法二種差別;權法就是方便,比方有些人他沒有大乘善根,他的思考模式一定要產生對立,要嘛就是對,要嘛就是錯,那沒辦法,佛陀只好說諸法因緣生。那是怎麽回事呢?那是依止虛妄相而說的。比方說,你看大海,大海本來很清淨,突然間風一吹,撞到石頭產生水泡,這個水泡本來是沒有,它本來就是一念的妄動才有水泡,但是你跟他講說沒有,他也沒辦法接受。說:好吧!那就有吧,那這個是什麽呢?它是很多因緣嘛!因為有風的因緣,它去撞到石頭,所以就變成水泡。佛陀在講因緣法的時候,他是假設很多的因緣而創造的五陰,說因緣生。說:這水泡有沒有?它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當然是有,不能說沒有。這是佛陀依止虛妄相而說法,但是依止真實義來說法的時候,佛陀講話的口氣就不一樣,這個水泡本來就沒有,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大海哪有水泡呢?佛陀到《愣嚴經》說水泡是沒有的。他說:你前面說諸法是因緣生,水泡是因緣生,那是為了方便說。所以你要知道究竟義是當體即空,但是方便教法裡面說諸法因緣生;到了究竟義是諸法本是本自清淨,本來無生。所以諸位要把這二個觀念弄清楚,在方便當中,我們安立了因緣生,到究竟義的時候,一切法本自無生,本自清淨,本自無生。諸位你要知道,到了《愣嚴經、法華經、華嚴經》的時候,他就不再講諸法因緣生,直接從無生當中去建立一切法,直接契入一心真如。因為在因緣生,你頂多破妄你不能顯真。你說這個水泡,是由風吹而碰到石頭就有這個水泡,你這個講得很表面,沒有把大海的本質講出來。但是講諸法無生的時候,就把大海講出來了,其實你要顯真,不是破妄而已,要顯真,把真如本性顯出來,你才能夠直下承當,才能夠順從真如,從真如當中開顯無量的妙莊嚴功德海。所以到本經的時候,他不是要你去斷惡修善而已,不是這樣子那麽簡單,他要你承當:「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你要承當這一件事情。你《愣嚴經》這一關你沒有衝過去,你後面的《法華經、華嚴經》你根本就走不過去,那是要顯妙用,你連承當真如你都不敢承當,你怎麽修《法華三昧、華嚴三昧》?那是要顯莊嚴、顯妙用。《愣嚴經》它的觀念就是「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告訴你,妄想不是你的主人,它是來掛單的,你不要相信它。說,欸!我煩惱很重。你不能說煩惱代表你阿!那是一時的生滅因緣,不能說你煩惱很重,不然你拿出來看看!所以在《愣嚴經》當中,佛陀一而再,再而三的強調,我們本來的面目是清淨的,妄想只是一時的風吹草動,你不要當真,它不真實的。大海當中偶爾生起水泡,它不能代表大海,大海還是大海,這個觀念諸位要清楚,你這個觀念清楚了,你這《愣嚴經》就沒白學了,「達妄本空,知真本有」你能夠承當,對你以後念佛、持咒、修六波羅蜜有很大的加持力。淨業學園135講次 講義305面庚二、別示本經在整個大乘佛法的修學佛當中的定位,古人講說:「開悟的愣嚴,成佛的法華。」本經主要的特色就是要使令我們覺悟生命的真實相。這當中佛陀是把我們的生命分成二部份來觀察,第一個是屬於真實的部份,第二個是屬於虛妄的部份,這二個部份。這二個部份我們應該怎麽去如實的觀察呢?有二種差別;第一、從生滅跟不生滅這部份來觀察,五陰的身心世界是生滅變化的,是我們沒辦法作主的,變來變去的。比方說,我們今生的身心世界跟前生的身心世界那是不一樣的,我們今生的身心世界跟來生的身心世界也不一樣,所以它是一個生滅變化的,而我們真實的心性它是不生滅的,永遠是這樣子。本經常常說,主人是不動的,客人是變來變去的,所以我們今生的身心世界,不管你過去是由善業所招感的,或者是罪業所招感的五陰身心,總而言之,饒汝千般快樂,無常終須到來,它有一天會被無常所破壞,這是我們第一個覺悟:「它是變化的」。第二、五陰身心它基本上是帶有過失的,從佛法的角度,我們眾生的五陰是由煩惱所招感的,一念的無明妄動才有的。所以煩惱所招感的是一種痛苦的果報,所以我們的五陰身心本質是苦的。說,欸!我平常有些快樂,這種快樂是夾雜過失的快樂,以佛法的角度,這種快樂不是安穩的快樂,是不安穩的快樂。說是一個美好的食物,裡面有毒藥,雖然這食物吃起來很甜美,但是長久來說終成大患。佛法對於有過失的快樂是持否定的態度,只有我們安住在真如本性,那種快樂才是安穩的長久的快樂。所以我們在修學大乘佛法,你一定要對你的生命要如實的了知二個道理:第一、我們的身心世界是無常敗壞的。第二、我們的身心世界是帶有過失、帶有痛苦,這個本質是不能改變的。這二種觀觀念就帶動整個本經的所有修學,所以我們為什麽要破妄顯真,它的理由就是,因為虛妄的東西是暫時、是痛苦的,所以你肯定要破壞,你要離苦得樂,你要究竟的處理生命的問題,你一定要把虛妄的五陰破壞掉。所以破妄顯真就變成整個我們《愣嚴經》修學的宗旨。但是實際上,破妄顯真也等於是整個大乘佛法的修學宗旨,每一部經都是破妄顯真,不過本經在破妄顯真,它比較偏重在破妄這一部份,修我空觀、法空觀來破除五陰的假相,安住真如。所以本經從文字上來理解,你說它開顯真如這一部份講的不多,我們只能夠說安住真如,破除虛妄。你要看《法華經、華嚴經》那就不同,它是把真如本性的功德妙用完全顯現出來,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那真的是在顯真,顯真如不可思議的妙用。但是本經我們來看,都是在教我們怎麽樣能夠攝用歸體,或者說把心帶回家。本經是要我們從虛妄而回到真實,從真實當中再出發這一部分交給《法華經、梵網經、華嚴經》這一部分來說明。所以本經的定位就是破除虛妄扮演重要角色,把你的基礎打好,說這個杯子你還沒裝甘露水,但是起碼你先把這杯子洗乾淨,那你以後所做的六波羅蜜全部是一種成佛的資糧,全部是一種稱性的功德。你沒有經過《愣嚴經》的過程,杯子沒有洗乾淨,你依止虛妄的心來布施、持戒、忍辱,所有的心都是虛妄的,杯子沒洗乾淨,裝的所有東西通通都是染污。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講,每一個修學大乘佛法的人,《愣嚴經》這一關是必修的,是基礎課程,因為你要先破妄你才有資格顯真。所以本經在破妄這一部份,佛陀講得非常詳細,第一個你要怎麽破妄,要怎麽正念真如。第二、你在破妄的過程當中,真妄交攻,妄想會反彈,你要怎麽辦?你要如何保持不迷、不取、不動?也就是說,你要怎麽去安住,安住了以後,這過程當中遇到障礙又怎麽去調伏。本經在整個破妄的過程當中,引導一個菩薩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是講得非常的詳細。可以說,為我們未來行菩薩道打下一個堅固的基礎,一個不生滅的基礎。庚二、別示這一段是佛陀回答,五陰本是妄想所成,前面是總明,這以下是別示(分五:辛一、明色陰惟是堅固妄想。辛二、明受陰惟是虛明妄想。辛三、明想陰惟是融通妄想。辛四、明行陰惟是幽隱妄想。辛五、明識陰惟是顛倒妄想)辛一、明色陰惟是堅固妄想前面佛陀在講到五陰魔境的時候,佛陀是把色陰惟是堅固妄想這個名詞講出來,但是為什麽我們的色陰是堅固妄想,它的理由在哪裡,佛陀沒有詳細的說明。這一科佛陀就解釋它的理由,為什麽我們內在的根身、外在的山河大地都是堅固妄想所變現出來的呢?佛陀把這理由講出來。  體因想生 汝體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則不能來想中傳命。這地方把色陰當中其中一個部份,最重要的我們的身體來作說明。我們的身體是從什麽地方而來呢?首先是因為父母的情愛之想,就是你要投胎必須有父親母親彼此之間情愛之想,其次,汝心非想,則不能來。這當中我們自己也要有一個愛憎之想,比方說,我們今天是一個男眾,我們對女眾有貪愛心,對男眾有瞋恚之想,而女眾剛好相反。總而言之,我們今天會來投胎,我們自己要動一種很堅定的憎愛之想,這樣子就在想當中就去相續我們的命根。我們死了以後,為什麽又創造一個色身?因為這當中有三個人的想像力創造出來,第一個、你父親的想像力,第二個、你母親的想像力,第三個、你自己的想像力,三種想像結合在一起,就把我們今生的色身創造出來。  引喻詳釋 如我先言:心想醋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懸崖不有,醋物未來,汝體必非虛妄通倫,口水如何因談醋出?佛陀譬喻說:正如我前面講的一個譬喻說:我們內心想像酸醋的味道,我們口中就引生口水;我們心想像我們登於高山當中,我們足心就產生酸澀顫抖的相貌。但實際上懸崖並不現前,酸醋的東西也沒有真實的現前。我們的色身如果假設跟虛妄的想像沒有相通的話,我色身是色身,你的想像就是想像,假設是彼此不相通,那口水又怎麽因為你的想像酸醋而產生呢?我們的色身基本上是深受我們的想像所牽動,所以這個色身它的本質是想像,跟想像有關係,因為你是從想像而生,所以你就會隨想像而變化。  結示立名 是故當知,汝現色身,名為堅固第一妄想。我們的色身是我們的一個堅固的妄想。「堅固」就是說,你那個想像是很明確,很堅定。比方說你臨命終的時候,你那時候心中對娑婆世界有很堅定的貪愛想像,我們就來娑婆世界投胎了。你臨命終的時候對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七寶池八功德水,產生很堅定的想像,「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那你就到極樂世界去投胎了。從本經來說,強調臨命終的一種堅固想像所創造出來了;當然從〔唯識〕的一種等流性,你臨命終的想像就是你平常累積出來的,所以說,我們的色身是跟我們的想像力有關係的。應該是這樣講,你今生的色身是你前生的想像力創造出來的。說:我來生要去哪裡呢?你不要去算命,你看你一生當中,你大部分都是往哪一個方向想。一個人大差不多到了四十歲,最多五十歲,你來生的相貌大概已經畫出來了,因為你平常都在那個地方想像,點點滴滴那種堅固妄想已經把來你來生的色身,來生的外在環境這個圖畫已經畫了差不多了,除非你用很大、很大的止觀力量徹底的懺悔改變,否則你大概是往那個方向走。所以我們說,你前生的想像創造今生的色身,你今生的想像就創造來生的色身,生命就是這麽一回事!辛二、明受陰惟是虛明妄想。它也是想像,但是它是虛明,沒有像前面那麽的堅定,它是一種比較虛妄不實,變化不定的一個想像。  轉想成受 即此所說臨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澀。正如前面所說的,當我們心中想像自己臨於高山之想的時候,我們的身形就會產生一種酸澀的感受出現。你沒有真正爬到高山,但是你這麽一想,你就會產生這樣一種酸澀的感受。  結示立名 由因受生,能動色體,汝今現前順益違損,二現驅馳,名為虛明第二妄想。由於我們心中的想像,就會產生感受的生起,而這個感受能夠牽動我們的身體感受的自體。也就是說,我們現前不管是順境中增益的樂受,或者是在逆境當中這種折損的苦受,這二種的感受在我們心中留動賓士,這就是我們虛明的第二妄想。前面的色身是可以去碰得到的,身體可以碰到,耳朵可以聽到音聲,眼睛可以看得到的,見聞嗅嘗覺,五根都是可以接觸的。但是這個想像就是完全是一種比較不是那麽明確的一個物質存在,因為你感受變來變去的,一下覺得快樂,一下覺得痛苦。所以它本質是妄想,是比較虛明的,是種變化多端的想像,創造我們一時的感受。前面是一個長時間的想像,我們想像有二種,一種是你經常這樣想的,長時間的想像會影響到你來生的正報依報;但是你偶爾打打妄想,這個一時的想像會影響到你來生很多的感受。比方說,有些人吃榴槤,他一吃榴槤,他就產生樂受,有些人一吃榴槤就很痛苦。榴槤它本質沒有快樂痛苦,就是完全你想像出來的,你認為它好你就很快樂,你覺得它不好,你就很痛苦。物質本身不能創造快樂,是你的想像自己創造自己快樂,也創造自己的痛苦,但是這種感受是比較虛明的,比較變化多端的。辛三、明想陰惟是融通妄想這是色受想,色陰跟受陰是比較偏重在外在的因緣,而想陰就是通內通外,想陰的力量很大的,它通於外在的物質世界,也通於內在的內心世界,所以叫融通,它可以說是通內通外,它是我們生命內外的橋樑,所以叫融通妄想。  身念相應 由汝念慮,使汝色身,身非念倫,汝身何因隨念所使?種種取像,心生形取,與念相應。我們的生命是因為我們心中的一個思慮(想像),我們心中有很多的想像,有很多的分別才會趨動我們的色身去造作很多事情。比方我現在想要去拜佛,你身體怎麽會跑到佛堂去呢?你一定心中先有想像,哦!我要去拜佛,我現在要去憶念佛陀的功德,要去讚歎佛陀的功德。你心中一定要有一個趨向分別,你才能夠推動你的身口去工作的。哦!我現在要去齋堂,你心中沒有想像,你不可能會行動的,不可能!身非念倫,汝身何因隨念所使?但是這地方有個問題,我們的色身它是一個物質的世界,它不是一個有明了性的心法,為什麽色身它會隨順我們心中的想像所驅使呢?色身是一個無情,我們心中的想像是有情,這彼此沒有關係的啊!但是種種取像,心生形取,與念相應;但是我們心中產生想像以後,我們就可以生起種種身口的造作,比方我們去拜佛、去齋堂等等,一切的身口造作都是跟心中的想像相應的。所以說我們想像力,一定有一個想像力是融通妄想,它是通內通外,它能夠通於外在的世界,也能夠通於你內心的世界,而這樣的一種通內通外就是我們的想陰。  結示立名 寤即想心,寐為諸夢,則汝想念搖動妄情,名為融通第三妄想。前面的想陰是講到內外的融通,這地方是講寤寐的融通。想有二種意思,一個是內外,一個是寤寐,你白天的醒著的時候這想像的心,就是你晚上睡覺時候你想像的心。所以我們的想,通於覺醒也通於作夢,你白天怎麽想,你晚上就作什麽夢,這道理是這樣子的。我們心中有所想像,才能夠去搖動我們的身口,做種種妄情的造作,這就是融通第三妄想。在古德的註解當中說:我們的色陰跟受陰這二部份,其實都是在承受過去的業力,它只是一種果報。色跟受它沒有造業的能力,它就是你前生怎麽想,你今生就出現了,那你只好認命!我們對於色身對、於感受主要是認命,但是這想陰可不同,它是一個非常強的因地,它是一個很強大的造業力,它對來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因為它是一個因地。在〔唯識學〕上有這麽一個偈頌說想陰:「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你整個身口二業的造作都跟你的思想有關係。我們看大乘經典,佛陀對我們的想像力有二不同的說法:一個是說:「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這是一種負面的說法。說你來生為什麽到地獄去呢?因為你作了錯誤的想像,你整天想一些殺盜淫妄的事情,你肯定到地獄去。那想像就不好啦?不是這個意思。「諸佛正徧知海,也是由你眾生心想中(從心想生)。」你看他為什麽到極樂世界?他也是善於利用他的想像力,去思惟極樂世界的功德,產生強大的信願而往生淨土去。所以我們今生的想像力,是一個正面的想像或負面的想像,那會引導我們,動身發語獨為最;然後這個業力,引滿能招業力牽,會產生招感的力量。所以我們為什麽要讀經典,諸位知道我們為什麽要不斷的看經典?因為我們要改變我們的想像,我們要從一個眾生的知見入佛知見。佛陀平常都在作什麽樣的思想,佛陀一天當中,他對生命、對眾生他是怎麽想像的?其實我們就是在學佛的思想、學佛的思考模式。我們遇到我們有財富,我們應該要學佛陀去布施,養成布施的思考模式;養成持戒的思想,養成忍辱的思想。因為你有這個思想你遇境逢緣,你自然會有這個行為。所以我們讀聖賢書有什麽好處呢?提升我們的思想,我們過去是這樣的思想,欸!慢慢提升,你思想改變了,你行為自然改變。這地方說融通妄想,想像通內、通外,通白天、通晚上,當然也通於善、通於惡。想陰是在整個五陰當中,它是一個非常重要造業的主導者。辛四、明行陰惟是幽隱妄想行陰是不容易了解,它是一個非常幽微、非常深隱,一個不可了知的妄想,一個微細的妄想所構成。  體遷不覺 化理不住,運運密移,甲長髮生,氣銷容皺,日夜相代,曾無覺悟。什麽叫做行陰呢?化理不住;行陰是我們身心二法當中一種生滅變化的根本;它是運運密移,它是一種動態的,相貌是念念的遷變,而且是非常的幽微深隱不易了知的。比方說,甲長,你的指甲每天在長,你感覺得出來嗎?比方說,你頭髮每秒在生長,你感覺得出來嗎?或者我們的氣血慢慢的消退,我們容貌慢慢的變皺。可以說,我們出生開始,我們的頭髮、我們的指甲、我們的氣血、我們的容貌,每一天都在變化。但是我們自己卻沒辦法去覺察它的存在,而那種變化的行陰是來自於,因為你心中有一種微細妄想的變化,所以促成我們生命不斷的變化。你看佛陀的生命他沒有變化,佛陀的法身也好,報身也好,佛陀的自受用這一部份…他受用他是順應眾生,示現生老病死;佛陀自受用的身,你看他今天是這樣,他明天還是這樣,他沒有變化,因為他沒有那種幽隱的妄想,我們還有微細的妄想。所以我們整個身心世界不斷的變化。  雙詰是非 阿難!此若非汝,云何體遷?如必是真,汝何無覺?阿難!行陰假設不是我們的心,那也不對啊!它不是我們的心,為什麽它有力量讓我們的色身不斷的遷變呢?它不是我們身心世界的一部份,他跟我們沒有關係啊!那為什麽它會使令我們色身不斷念念的遷變?假設它一定就是我們的心,那麽為什麽它變化的時候,我們無所覺知呢?  結示立名 則汝諸行念念不停,名為幽隱第四妄想。事實上,它本身就是我們身心世界的一部份,只是這樣的一個身心世界念念遷流變化是非常的幽微,非常的深隱而不可了知,如此罷了!行陰它說什麽事情?我們的身心世界為什麽要有個行陰這件事情?你看色受想,它就是個很明確的東西出來,你的想法是什麽?我的想法要往生極樂世界,我的想法是我來生做個大國王,這個是很明確的。行陰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它到底在講些什麽概念?我們的身心世界,為什麽佛陀安立一個行陰?他就講一件事情說,我們的生命是處在一個動態的環境,我們處的色身、我們的內心是不斷的在變,我們沒有一刻是停止的。你說欸!我今天跟昨天一樣。不可能!它是剎那、剎那在變化的。我們的生命是處在一個動態的環境,不斷的在變。你說是,生住異滅,其實這個「住」,這一句話是不存在的,我們沒有住下,我現在感覺怎麽樣,你講一句話的時候,你是在形容你前一個剎那的身心世界,因為它是流動的,而這流動的相貌它正是「行陰」所收攝。辛五、明識陰惟是顛倒妄想識陰是什麽呢?是前面色受想行的一個依止處、大倉庫。所有的色受想行都是由識陰變現出來,所以它是一個我執、法執所相應的一個顛倒妄想。也就是什麽意思呢?前面的四個妄想都要加一個顛倒,從凡夫的角度,我們的色陰是一種堅固的顛倒妄想,我們的受陰是一種顛倒的虛明妄想,乃至於行陰是一種顛倒的幽隱妄想。因為我們所有身心世界的造作、變化都離不開第八識這個顛倒,它是以顛倒為本質。  識陰非真 又汝精明湛不搖處,名恆常者,於身不出見聞覺知,若實精真,不容習妄。假若這精純明了湛然而不動搖的第八識,名恆常者;我們假設它是一個恆常相續的,第八識恆常相續的,但是它整個作用在身根當中,不離開見聞嗅嘗覺知六根的作用,假設它是一種精純而真實的心性,它不應該容受虛妄的習氣才對啊!先按定其實這個第八識它也不是真實的,它也是妄想變現的,它不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先把它按定,以下再說明理由。為什麽說第八識不是本來面目,它也是一種妄想習氣所變現呢?  隨境生滅 何因汝等,曾於昔年覩一奇物,經歷年歲,憶忘俱無,於後忽然覆覩前異,記憶宛然曾不遺失?則此精了湛不搖中,念念受熏,有何籌算?為什麽我們過去曾經在某一年,我們看到一個很珍奇的物質,這個東西很特別,我們當初真的是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經過了一年、二年、三年、幾年過去以後,我們對於這件事情不但是忘記了,連忘記的念頭也沒有,忘得乾乾淨淨。後來在某一個特殊因緣當中,我們又再看到了一次這個珍奇的物品。因為你過去有這樣的一個種子,你又看到了,內心外緣的碰撞,我們過去生可能曾經親近過三寶,受過菩薩戒,但今生忘了一乾二淨,但是你看到佛像的時候突然很感動,這怎麽回事呢?你內心的善根被觸動了,記憶宛然曾不遺失,你過去的記憶力突然間,啪!表現出來,而且清楚分明的現前,一點都不忘失,就好像你回到過去一樣。這個精純明了湛然不動的心中,就表示什麽呢?它是念念受熏,它的確會受前七轉識的熏習而有所增長,或者有所損減。有何籌算,這地方的種子是無量無邊,又怎麽能夠計算呢?在〔唯識學〕上說,一個法會受熏…什麽叫「受熏」諸位知道嗎?受熏就是變化,它會增加。比方你看到三寶,讚歎三寶,你的善根就增加了,你訶責三寶,你的善根就退失。受熏就是什麽?就是它不斷的變化。當然變化就不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我們本來面目不能變化的啊!  引喻申明 阿難當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靜,流急不見,非是無流,若非想元,寧受妄習?非汝六根互用開合,此之妄想無時得滅。阿難當知!這個湛然不動的體性,它不是我們真實的本性,它只就是像一個急速的水流,你遠遠望去,好像是很平靜而沒有波浪,其實它是流水流得很快速的關係,而使令流動之相不明顯的顯現出來,並不是沒有水流,它是流得很快,流得很微細,如此而已。假若第八識它不是一個妄想的根源,又怎麽能夠接受熏習呢?又怎麽會有變化呢?除非我們的六根能夠互相的開合、互相的互用,否則,我們第八識的妄想是不能夠銷滅的。  結示立名 故汝現在見聞知覺,中串習幾,則湛了內罔象虛無,第五顛倒微細精想。我們現前六根的作用當中,第八識在我們還沒有轉識成智,六根互用之前,它是念念受熏的,而這第八識的種子它是貫穿於過去生無始的習氣。所以我們湛然明了的內心,它是一種罔象的、虛無的,而且是一種顛倒微細的妄想。第八識我們叫根本識,因為你前面的色受想行都是依止它,才能夠生存、才能夠相續的。在〔唯識學〕給第八識二個字,一個叫「集」,一個叫「起」。集是它的因相,第八識它能夠集合無量無邊的種子,你過去生身口意的造作生起什麽樣的念頭,它完全把你收集起來,一個都不放過的,它有集合種子功能,它能夠把現在的你跟過去的你,全部貫串在一起。所以蕅益大師說:什麽叫過去的你?其實過去的你,也活在你的心中。你看我們要修行的時候,有人就反對啦!我想要去拜佛,有些人就同意,過去的你不同意;但是現在的我是接受佛法的熏習,我們覺悟拜佛是功德相,為什麽會有人反對呢?因為我們第八識的功能不是只有現在的你,它把過去的你也集合在一起了。所以你看我們經常會真妄交攻,很矛盾,很想這樣做又不要這樣做,就是你有過去的你跟現在的你,在那地方互相的抗拒。第八識它能夠把現在的你,跟過去的你功能全部集合在一起。第二、它會生起「起」,它會把強大的種子把它表現出來產生現行。第八識又叫做根本識,這是我們最微細的部份。你看儒家思想講到我們的本性,什麽叫本性呢?本性就是不能改變,不管你怎麽教育都不能改變。儒家的思想是講人性本善,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他為什麽造惡呢?他受外在環境一時的誤導而已。所以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所以教育就有效果,教育就是把你善良的部份啟發出來。儒家的思想為什麽要制禮、作樂?它的理論基礎就是人性本善,用禮、用音樂把你善良的部分帶動出來。法家的思想是完全相反,法家的思想是人心是邪惡的,這個邪惡的本質是不能改變。所以制禮、作樂,仁義道德完全沒有用,只有一個有好處,嚴刑峻法才有好處。性善、性惡的學說,在中國的文化裡面是經常存在的;佛法是認為人的性不是善也不是惡,因為你講善跟惡就落入阿賴耶識去了。本經是認為我們的心性是本來清淨,是本來清淨跟十方諸佛一樣。只是說,佛陀在清淨的心中,多了一道的光明,一個修德的智慧,我們缺乏那個太陽而已,但那清淨的本質是一樣的,性德是一樣的。庚三、結成阿難!是五受陰,五妄想成。五陰都不是我們的本來面目,都是一個虛妄相,它是五種不同的妄想所構成的。己二、超答詣何為界「超答」是超越的回答。因為這個地方本來是第三個問題,佛陀把它當作第二個來回答。五陰的邊際範圍在哪裡?汝今欲知因界淺深,唯色與空,是色邊際;唯觸及離,是受邊際;唯記與忘,是想邊際;唯滅與生,是行邊際;湛入合湛,歸識邊際。我們要知道因界淺深;因界指的是什麽呢?因界指的是五陰之法,因為它是整個十八界之因,只是開合不同,開的話是十八界,合起來就是五陰,所以它叫因。五陰之法它整個淺深(邊際)範圍在哪裡?色陰是從什麽地方到什麽地方是色陰的邊際。唯色與空,是色邊際;色就是有相,空是無相,從有相到無相,這個範圍都是色陰的邊際。所以你看我們在破色陰的時候是怎麽樣,從耳根來說,色陰是動靜二相瞭然不生,你要離動相,也要離靜相,因為動靜二相都是色陰所收攝。唯觸及離,是受邊際;「觸」是我們心中所取著的,「離」我們心中所厭惡的。你喜歡一個東西,你被你的受陰所控制,你討厭一個東西也是屬於受陰所控制,它是取著跟厭離,都是屬於受陰所收攝的範圍,所以我們要離開受陰,你要做到不取、不捨,不取亦不捨,無喜亦無憂,這時候才能夠從受陰裡面跳脫出來,回到本來面目。唯記與忘,是想邊際;「記」就是有念,「忘」無念,不管是有念無念都是屬於想。我們過去曾經說:「莫謂無念便是道,無念猶隔一重關」,你什麽都不想,它就是一種想。你說我現在什麽都不想,什麽都不想就是在打妄想,它也是一種妄想。大乘佛法是你要觀照,不是不想就沒事了,不想就是一種妄想,那是一種無記,無記也是一種妄想。唯滅與生,是行邊際;「滅」就一種很寂靜微細的相狀,「生」是一種很麤重散亂的相狀;不管是麤重的相狀,微細的相狀,都是屬於行陰所收攝。湛入合湛,歸識邊際。「湛」有為的生滅之法,「合湛」是無為的寂滅之法,也都是屬識陰邊際。你看阿羅漢你就很清楚,阿羅漢入了偏空涅槃…我們講到五十陰魔,諸位知道沒有離開第八識,因為你離開有為而證入無為,無為就是第八識;大乘佛法是離開有為,離開無為,才能夠無住生心,生心無住,即空、即假、即中,才能夠徹底脫離第八識。所以阿羅漢在整個修學當中,離開有為的生滅法,安住在無為的不生滅法,這個是第八識。這地方是講到五陰的範圍。淨業學園136講次 講義308面己三、追答併銷次第這一科是說明五陰它的一個銷除的次第。此五陰元,重疊生起,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我已示汝劫波巾結,何所不明,再此詢問?五陰的根元是重疊次第而生起的。五陰的生起我們前面講過,五陰的生起是由顛倒生,一念的顛倒想生起。也就是說,五陰不是我們本來就有的(這很重要),我們本來沒有五陰,是一念的顛倒而生起。而這個生起它不是同時生起,它是一個一個生起,說是…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當它生起的時候是先有識陰,才有行陰,乃至於才有色陰;但滅除的次第是從外面滅除,先滅色、再滅受、再滅想乃至於行跟識。所以說…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我們在修理觀的時候,說是「達妄本空,知真本有」,當然一空一切空,當下成就,乘悟併銷,同時銷滅五陰的執取。但是在事相的修學,那你可以一個一個對治,一個一個銷滅,理觀跟事修是不同的,理觀是同時的現前,事修是要一個一個銷滅的。我現在已經很清楚的指示,結波羅巾的六結(六根裡面的六結),它生起跟銷除的次第,你還有什麽不清楚的可以再來詢問。這地方是說,我們剛開始的一念清淨心,後來一念妄動,迷真起妄就離家出走。離家出走以後就在五陰裡面打轉就回不了家,整天就活在五陰當中,今生有一個五陰,來生也有一個五陰,久了以後就忘失我們的本來面目,就像一個小孩子,欸!我不知道我家在哪裡?這怎麽辦呢?大慈悲的佛陀就出世了,開方便門示真實相,講了很多語言文字的相狀。我們慢慢慢慢的讀讀讀,哦!原來我本來面目不是這樣子,我們就找到了家。找到了家,我們開始返妄歸真,在破妄顯真的過程當中,回家的路你得一步一步走,破除虛妄,先破外境的執取,先破色陰。你看我們在破根塵識,先破塵,然後再破根裡面的感受,然後再破識的想(識就包括想行識都在識裡面);根塵識先脫塵,我們先跟外境保持距離,然後再遠離我們心中的六根感受,再破除我們心中的想像。銷滅的過程是有次第的,由外而內,就像我們脫衣服一樣,你穿了五件衣服,你肯定是先脫外面的那一件,再脫第四件,再脫第三件…你不可能你第四件衣服不脫,就脫第五件衣服,不可能的事情嘛!所以五陰它是重疊生起的,銷滅也是要次第的銷滅。戊二、結勸傳示汝應將此妄想根元,心得開通,傳示將來末法之中諸修行者,令識虛妄,深厭自生,知有涅槃,不戀三界。這一段是佛陀對我們最後總結的開示:說:「汝等」,包括與會的大眾,包括我們末世的弟子。我們應該將此五種妄想的根元,所謂五陰的五種妄想根元,心得開通,好好的深入的觀察,色陰為什麽就是堅固的妄想?乃至於識陰為什麽它就是一種顛到妄想?你要很清楚的開悟通達。(這講到自受用)傳示將來末法之中諸修行者而且將此五陰虛妄,所謂五陰本來虛妄,我們的真如本來具足,所謂達妄本空,知真本有,這樣的一個法門傳給末法的修行之人。讓他知道把心帶回家,你要先知道家在哪裡,你不要修了半天還在五陰裡面打轉,還沒有上高速公路,那你就是還沒上路,你根本還不認清路頭嘛!令識虛妄,深厭自生,知有涅槃,不戀三界。你能夠如實的了知五陰是虛妄的,這種深重的厭離之心自然生起,能夠了知涅槃的真實功德是本來俱足的,我們就不再貪戀三界。我們大乘佛法的菩提心,我們一旦談菩提心,你肯定要談空正見,這二個是分不開的。只有菩提心沒有空正見,這個菩提心很快的退失掉,菩薩的願力是要有智慧做基礎的。它這地方就講:令是虛妄。你那種深重的厭離心才能夠生起。我們為什麽要產生厭離?因為我們觀察三界的快樂…因為我們一個人喜歡快樂,人是追求安樂,但是三界的快樂是有過失的。說,五陰好不好?我們凡夫也覺得,欸!五陰有時候也有快樂,我吃一個美好的東西,我也覺得很快樂。但是這地方有什麽問題?為什麽佛陀要讓我們了解五陰的虛妄?說:好!我們現在不想回家,我就活在五陰當中,這樣好不好?不好!因為你利用五陰創造出來的快樂至少二種過失:一、無常敗壞的過失,你過去生很辛苦的布施、持戒,創造一個快樂的五陰,但是你經常能夠擁有嗎?不可能!你死亡的時候,你什麽都破壞了,你不是空歡喜一場嗎?所以無常敗壞讓我們感到弟子心不安,你不安穩,你不知道你明天起來的時候你五陰還在不在啊?你譬如你今天住在一個很漂亮的房子,這個房子是地震帶,你不知道你睡著第二天起來的時候,你的房子還在不在?你會覺得快樂嗎?你內心不安穩就不可能快樂。所以五陰所創造的快樂是不安穩的,有無常敗壞的過失。二、它有三惡道的過失,你利用五陰來追求快樂,你肯定帶動煩惱;因為它本來就是煩惱構成的,它的本質就是煩惱,煩惱就會帶動罪業,有罪業就有未來三惡道的痛苦。所以你用五陰來創造快樂,你來生要付出慘痛的代價。佛陀常常講一個譬喻說:你吃刀上的蜂蜜,這個蜂蜜很甜美,但是蜂蜜背後有一把刀,把你的舌頭割傷。所以我們要知道,我們想要追求快樂,身為一個有情眾生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你要追求沒有過失的快樂。你想要去吃蜂蜜,但是你不要去吃刀上的蜂蜜啊!佛陀沒有叫你不要吃蜂蜜,你要吃桌上放在瓶子裡面的蜂蜜。你去拜佛,你內心是法喜充滿,你有十塊錢,你保留五塊錢,你把五塊錢去幫助別人,你產生快樂。這種快樂是功德相,這種快樂會創造來生的快樂,我們應該追求那種沒有過失的快樂。這地方就是你要用智慧觀察,你才能堅定你所發的願力,願力是跟智慧有關係,觀照力影響你的誓願力。這地方佛陀告訴我們說:真如本性是俱足無量沒有過失的功德,而你的五陰身心世界這種快樂是夾帶過失的,無常敗壞的過失,有來生三惡道的過失,你要好好清楚的了解,這樣子你才能夠堅固你的菩提心的。甲三、流通分(分二:乙一、如來歎述。乙二、大眾歡喜)乙一、如來歎述(分二:丙一、明滅惡力用。丙二、明生善力用)丙一、明滅惡力用我們好好的去受持本經、弘揚本經,有什麽樣滅惡的功德。多功較量  問 阿難!若復有人,徧滿十方所有虛空,盈滿七寶,持以奉上微塵諸佛,承事供養,心無虛度,於意云何?是人以此施佛因緣,得福多不?」佛陀經常用較量的方式,先講出一個情況,然後再做出對比。說:假設有一個人,這一個人做什麽事呢?他用徧滿十方的虛空,把這個虛空裝滿了七寶,然後再用這麽多珍寶去供養十方的微塵諸佛;用這麽多的珍寶去供養這麽多的佛,而且是一一的親自的去承事供養,不是你用寄的寄過去,是人直接走過去,而且內心當中是心無虛度,內心當中對每一尊佛都保持念念之間的虔誠恭敬。這不可思議,心也不可思議,所供養的珍寶也非常的多,供養的又是十方諸佛。這個人這樣的一個布施的因緣,佛陀問阿難尊者說:你認為這個福德是不是很多呢?佛陀提出這個問。  答 阿難答言:「虛空無盡,珍寶無邊。昔有眾生,施佛七錢,捨身猶獲轉輪王位,況復現前虛空既窮,佛土充滿,皆施珍寶,窮劫思議,尚不能及,是福云何更有邊際?」阿難回答佛陀說:「虛空是無有邊際的,所以虛空裡面的珍寶當然也沒有邊際。這地方是說,他能布施的心量是廣大無邊的,能施的心不可思議。第二個講到他所布施的佛陀,是最勝第一的福田,也是不可思議。舉出一個例子說:過去有一個眾生。這個眾生古德的註解說是阿那律尊者,阿那律尊者他曾經用一個七錢,數量很少,七個錢跟前面無量的珍寶比起來太少,用這七個錢,但是他供養是一尊佛,他不是供養無邊的佛,是供養一尊佛,來生猶獲七生七世的轉輪聖王。用七錢供養佛陀尚且七生轉輪聖王,享受七寶千子的福報,更何況你現在用現前無窮盡虛空的珍寶,來供養充滿十方佛土的諸佛,以這麽珍貴的珍寶,而且以這麽虔誠恭敬的心來供養。這個福報以我阿難來說,我用窮劫的時間來思議也算不出來,這個福報又怎麽會有邊際呢?」這是佛問,阿難尊者的回答。先提出一個廣大的福報來讓我們想像,因為我們的想像一定要對比,凡夫的思考是二分法,二分法要對比,先安立一個很大、很大的功德再來對比。佛陀這以下就正式對比。顯經功超  極惡因果 佛告阿難:「諸佛如來,語無虛妄。若復有人,身俱四重十波羅夷,瞬息即經此方他方阿鼻地獄,乃至窮盡十方無間,靡不經歷。佛陀又講出另外一件事情,要講之前佛陀先證明佛陀是不妄語:說:「身為一個佛陀,他的特點是他講的話是不虛妄。佛陀一生當中,要嘛不講話,保持默然,表示這一件事情還不確定。說:佛陀,我會不會往生阿?佛陀不回答,佛陀只有為初地以上菩薩才授記,因為我怎麽知道你會不會往生呢?這地方充滿變數。佛陀不為不定聚的眾生做最任何授記,所以佛陀不回答。但是佛陀一旦回答,就是真實不虛,佛陀的口叫金口,一講出去的話是三世不改,佛陀講的話是沒有虛妄。在沒有虛妄當中,佛陀就以它不虛妄的真實語,講出以下的話:有一個人他過去造了聲聞的四波羅夷,俱足四重戒法全部都破了,而且也破了菩薩戒的十波羅夷,當然這罪就特別的重。他這麽重當中,他的時間也不多了,他「瞬息」,就是可能他生命也快結束了,馬上就要經歷他方的阿鼻地獄,此方的阿鼻地獄結束以後,再經過他方的阿鼻地獄,乃至於他要次第輾轉的窮盡十方世界的無間阿鼻地獄都要經過,這個人罪太重了。那怎麽辦呢?  暫時弘經 能以一念將此法門,於末劫中開示未學。這個人造了這麽重的罪,但是他能夠一念的將此《首愣嚴王三昧》的法門,在末法當中,開示這些顛倒眾生,整天就是心外攀緣的這些人。這一念法門啊!《愣嚴經》就是在講一念而已,一念的相應,一念的迴光返照,正念真如,就做這件事情。  罪滅往生 是人罪障,應念銷滅,變其所受地獄苦因,成安樂國,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萬倍、千萬億倍,如是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這個人的罪障就在一念之間的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當下銷滅,而且他的業也改變了;念頭改變以後,他未來的果報就改變,他本來要到地獄去,變成安樂果。而他的福報也超過前面用無量無邊的珍寶布施十方諸佛的功德,百倍、千倍、萬倍、千萬倍,乃至於算術譬喻所不能及。這地方是說明,我們用有限的財富來布施跟用佛法的修行是不一樣的,其實這就是福報跟善根的比較。福報它的情況有什麽缺點呢?在『智度論』上說,我們修習善業它沒有解脫分;我煩惱很重,我布施了回來以後,煩惱還是很重。它對煩惱沒有對治的力量,你看你是修了很大、很大的慈善事業回來以後,煩惱還是很重。只是在這麽多煩惱當中,上面有一個善業把它壓住,叫如石壓草,煩惱都沒有對治,修了一輩子福報,煩惱還是跟你以前完全原封不動,因為福報不是對治煩惱之因。但是你修止觀就不一樣,你心中會產生解脫分,會產生光明,它對煩惱有對治力,它有返妄歸真的力量,那可不得了!那是一個生命的改變。所以說,我們修習福報,是生滅的因緣,而修學善根是生生世世根本上的改變;一個是沒有解脫的力量,一個是有解脫的力量,那當然不同。古德對這樣佛陀開示,他的註解說:為什麽一念的相應能夠滅這麽多的罪業,能夠增長這麽多的福報呢?古德說:「因為達妄本空,何罪業而不消;知真本有,何功德而不成。」你造罪是根據什麽呢?你就是根據五陰身心去造罪的嘛!你當初這個造罪的心,本來就是畢竟空的,覓心了不可得,何罪業而不消呢?你知道你的本性是清淨本來俱足,何功德而不成呢?我們一念的相應,已經成就一個成佛的種子,一個未來的種性成就。這地方的功德就在這個地方,他產生滅惡生善,他直接的正念真如,產生的力量…蕅益大師說:滅業障如翻大地,是從根本大地上的轉變。一個人要銷業障,你一定要覺悟真理,沒有其它的方法,不是整天在那邊懺悔。蕅益大師說:那個是吃止痛藥而已。懺悔以後,你以後還是繼續造罪,因為你沒有真正的覺悟。蕅益大師說:真正的懺悔你要真實的覺悟到達妄本空,知真本有,才是真正的懺悔,發自內心根本的懺悔。丙二、明生善力用阿難!若有眾生,能誦此經,能持此咒,如我廣說,窮劫不盡,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至菩提,無復魔業。」這地方講到增長我們大乘的菩提善根:若有眾生能夠經常的讀誦這部經,能夠誦持『愣嚴神咒』,這麽多的功德,如果以我佛陀的角度來廣泛宣說,那是經歷窮劫都不能夠窮盡的。如果能依我所說的《首愣嚴王三昧》的法門,依我教言,宣揚此法門,成就利他之功德;如教行道(自利的功德),你自己受持對別人演說,你有什麽好處呢?你從凡夫位到無上菩提,你經常知道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經常知道達妄本空,知真本有,起碼你在過程當中,不會招感魔業。這地方的魔業包括什麽?包括不會招感凡夫的罪業,也不會招感外道的邪見,也不會招感二乘的偏空涅槃,你在整個回家的路,你會直趨無上菩提,不會有中間的差錯。」你看剛開始我們大家都發菩提心,一直往大乘的無上菩提走,但是越走人越少,很多人不曉跑到哪裡去了,有些人跑到外道,有些人跑到二乘去,他就是沒有好好的把整個過程,很清楚的弄清楚,這很可惜,初發心很好,中間產生差錯。乙二、大眾歡喜佛說此經已,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及諸他方菩薩、二乘、聖仙童子,並初發心大力鬼神,皆大歡喜,作禮而去。佛陀宣說這一部《首愣嚴》的法門以後,與會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乃至於一切的六道凡夫中的天人、阿修羅,還有他方世界的菩薩,二乘的聖人,聖仙童子。 「聖仙童子」指的是誰呢?古得註解說:內修聖道,但外表現出仙身。以及初發心的護法尊神,金剛藏王菩薩等等,皆大歡喜,作禮而去。佛陀講完以後大家表示歡喜,就是他自己受益他才會歡喜,他真實的了解;說我現在還沒辦法回家,但是至少我知道回家的路,「把心帶回家」,至少我們整個修行的方向明確,這個以後就慢慢走了,修行可以走得慢一點,至少你不會走錯,走錯就糟糕了,走慢你還有希望。所以我們研究這一部經,起碼有什麽好處呢?認清路頭,認清回家的路。肆、結示勸修三《愣嚴經》它把生命分成真實跟虛妄,首先我們要破除虛妄安住真如,這第一件事情。甲一、安住真如  真妄不二 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重點複習:我們在生命當中分成二部份:一個是、浮塵諸幻妄相,外在五陰的相狀。這個相狀是什麽呢?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它只是一個虛妄暫時的假相。第二個、它內在的體性是真實不變的功德。本經先把生命區分成二塊,一個是虛妄的假象,一個是真實的功德,先這一部份。  觀相元妄 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虛妄是什麽相貌呢?是因緣和合而生,因緣別離而滅,所以它是生滅之法,是暫時之法,我們沒有主導性的。  觀性元真 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而我們的真實之法是常住妙明,不動周圓的一種真實的功德。這地方講到一個觀念: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真中本來沒有妄,一個菩薩不容易啊!他面臨的是內心無量無邊的煩惱,要面對無量無邊的罪業。那他怎麽辦,他云何應住呢?他憑什麽說: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邊誓願斷,他用什麽理由講出一句話?其實靠這一句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在一念的心性當中本來就沒有煩惱,本來就沒有罪業,這個菩薩才能夠安心的安住下來。那只是一種緣生緣滅的假相,都是可以消滅的。對這地方的勝解會影響我們菩提心是不是真實的發起來,就是本來沒煩惱,本來沒有罪業,本來沒有生死,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勝解的觀念,「正念真如」。或者我們說「安住真如」。你經常要遠離五陰的假相,安住在你真實的心性,這是第一件事情。  甲二、成就三不 (不迷、不取、不動)第二、成就三不,你不是安住就沒事的,五陰身心它可不會放過我們的。因為過去我們跟它打成一片,太熟悉了,你對治它,它肯定要反彈的,真妄交攻,所以才會有五十種陰魔。那怎麽辦呢?你不要亂動,不迷、不取、不動。你不要亂動它就消失掉,你一亂動你就完了,五陰的魔境要的就是你亂動,一念妄動全體殘。那怎麽不亂動呢?  客不成害 然彼諸魔,雖有大怒,彼塵勞內,汝妙覺中,如風吹光,如刀斷水,了不相觸;汝如沸湯,彼如堅冰,煖氣漸鄰,不日消殞,徒恃神力,但為其客。然彼諸魔,魔從二方面來說:第一個是什麽?你的冤親債主,他不會放過你,過去生我們對不起他,你現在想要往生淨土,他不同意的,這是一種魔障,冤親債主。第二、大力鬼神,魔王當然不會親自找你,他根本不把我們當一回事,他派他的大力鬼神來干擾你就夠了。這二種人看到你在那個地方念佛要求生淨土,他的心情大怒,非常生氣。但是有一個地方我們要知道,他生氣是他生氣,彼塵勞內,我妙覺中。他安住在一種生滅顛倒的妄想當中,我們安住在清淨的妙覺心中,咱們二個是不同的道路啊!你走你的路,我走我的路。這地方講出一個譬喻:如風吹光,如刀斷水。第一個、風跟光的譬喻;你看風吹來吹去,光明會動搖嗎?當然光明不會動搖嘛!如刀斷水,刀可以把水斷掉嗎?斷不了。所以說,真跟妄是不能夠接觸的,它活在妄想,你活在真心,這二個是二碼子事。汝如沸湯,彼如堅冰,煖氣漸鄰,不日消殞這又講到另外一件事情,不但是各走各的,而且還邪不勝正。怎麽說呢?佛陀說,我們修止觀的人就像熱湯一樣,魔王冤親債主活在妄想當中,他就如冷堅冰。諸位你想想看,是堅冰把熱湯消滅,還是熱湯把堅冰消滅?當然是熱湯把堅冰消滅,我是熱湯,你靠近我,你就融化,這是邪不勝正的道理。所以徒恃神力,但為其客;魔王冤親債主在那個地方很生氣,但是他一點辦法都沒有。因為他只是客人,客人就是他沒辦法主導我們,真如本性充滿了正氣,活在妄想是幽暗之氣,他怎麽能夠干擾你呢?但是他不能干擾我們,的確我們看到很多人,被魔境一干擾的時候都退轉,這怎麽回事?  迷亂由主 成就破亂,由汝心中五陰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原來不是冤親債主破壞我們的戒定慧,會成就破亂戒定慧是我們的主人,迷惑顛倒,客人才有機可乘。你自己顛倒,你不堅持真如,你從真如當中退出來活在妄想,他才有辦法對治。我們在正念真如的時候,活在光明當中,黑暗不敢靠近,但是你一離開光明,黑暗就進來了。你不能離開三寶,離開三寶你就完了!你說,修行很辛苦啊!你不修行你更糟糕,問題在這裡,不是說修行很辛苦,你難道還有其它選擇嗎?你修行這個光明是把你保護住,外面很多魔王恨不得你趕快出去,你一退轉,魔王就把你抓住,等你很久了!所以主人,你不能迷惑啊!你一迷惑,你的光明消失了,魔王就有機可乘,所以我們自己是自己傷害自己才有辦法。  悟則必勝 當處禪那,覺悟無惑,則彼魔事,無奈汝何!陰銷入明,則彼群邪,咸受幽氣,明能破暗,近自銷殞,如何敢留,擾亂禪定!所以我們在面對魔境的時候,你肯定在修學過程當中打了妄想。沒關係!趕快把正念再提起來,安住在禪那當中,安住在真如心中,只要我們的心中保持一念的覺悟而沒有迷惑,魔王是無奈如何的!前面說過,他活在妄想,你活在真如,他是黑暗,你是光明,他怎麽拿你有辦法呢?所以我們不斷的堅持真如,五陰的魔境慢慢慢慢就被光明所消失了;魔境都是屬於幽暗之氣,我們真如是屬於光明之氣,所以時間久了自然自動消失,它怎麽敢留下來破亂你的禪定呢?我們會被魔境所干擾表示你沒有堅持光明。很多人說,為什麽有黑暗?因為你沒有堅持光明,你堅持光明,黑暗就消失掉。我們打佛七的時候也是這樣,你看有些人念佛的時候,念了三天,欸他就上路了!佛號念得非常好,有些人念了三天,心都還是亂七八糟。你說:我妄想很重。這不是理由,這跟妄想重不重沒有關係,每一個人來打佛七妄想都很重,哪一個人妄想不重啊?關鍵是你要不要堅持佛號,不是說妄想重不重,你堅持佛號,佛號是清水珠,「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你堅持佛號,妄想就消失了。所以打佛七,看誰能夠上路就是誰對佛號的堅持,誰對佛號的皈依心強,誰就上去了。真如本性的道理也是這樣,你要堅持真如,妄想自然消失掉,不過那一分的堅持是來自於勝解,你要如實的了解。甲三、功德超勝  迷故成障 眾生迷悶,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眾生怎麽就有六道輪迴的痛苦呢?是不是上帝創造的呢?不是!是我們一念迷惑顛倒的心,我們背離我們真如的覺性,而去追求外在的塵勞,所以才招感煩惱業力,才有這六道之相。六道的痛苦是一念妄想變現出來的,是自己創造出來,是一念的妄想。  悟則功超 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不動道場,徧十方界,身含十方無盡虛空,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里,轉大法輪。佛陀的功德是怎麽來呢?佛陀的功德不可思議,一為無量,無量為一,理事無礙,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事事無礙,內心安住不動道場,同時普徧十方,他的法身能夠含徧十方的無盡虛空,在一個小的毛端當中,現廣大的寶王剎,在小的微塵當中現廣大身,轉大法輪。為麽佛陀有這麽多功德?因為他隨順於一念妙明的不生滅心,而順從於如來藏,所以開發這個功德。  結示勸修 滅覺合塵,故發真如妙覺明性。因為他遠離世間的妄想,順從真如本性,所以把真如的功德開顯出來。這地方的總結講出一個非常重要的道理,我們生命當中,我們有二個選擇,第一個、我們還是活在過去,我們還是隨順我的妄想,我想要干什麽就干什麽,那就完了!你今生沒有希望,你來生更沒有希望,你就是走上一個顛倒痛苦的道路去,你自己選擇的。痛苦了很久,總有一天你覺悟了,你在讀《愣嚴經》,你還得乖乖的回來,你還是要走這一條路,因為你沒有其它路可以走,你離苦得樂只有回到真如。所以我們現在繼續選擇隨順妄想,那就是故發塵勞,有世間相,這佛陀也救不了你。第二、我們正念真如,順從真如,順從彌陀的本願,欸!我現在不夠好,但是我們慢慢慢慢走向光明,走向功德。這就看你要覺悟不覺悟,你的心,痛苦也是它,快樂也是它,你要順從妄想,那就生死流轉,你要順從真如,那就創造功德,生命就在你一念之間。當然這一念的抉擇,你要花很多、很多時間的學習,包括生命中的經驗,你才能夠產生強大扭轉的力量。當然我們要改變自己不是那麽容易,但是至少你要先承當,先相信你有真如本性,你先相信五陰身心是生滅的、是痛苦的,先相信這件事情。先給自己生命的方向先明確,返妄歸真,然後再配合念佛,『禪淨雙修』,那就更殊勝。我們這一部經,我剛剛在上課之前講過,《愣嚴經》是破除虛妄,它的定位是破除虛妄,至於開顯功德這一部份,就是未來我們,比方說『梵網經、法華經、華嚴經』這一部份,如果有因緣的話,那我們就知道怎麽樣依止真如,依體起用,積功累德創造萬德莊嚴。但是這一部經起碼,他告訴我們怎麽去遠離妄想,怎麽去安住真如。我個人認為,即使你不修『法華經』、不修『華嚴經』,你能夠用本經的不隨妄轉。說:我妄想很多,但起碼我能夠安住真如不隨妄轉,然後再配合佛號,你肯定可以往生。我不敢保證你今天能夠成就很大功德,你要成就功德,那你要修『梵網經 』,怎麽去發起菩提心,斷惡修善度眾生--『法華經』。但起碼你修《首愣嚴王三昧》,你能夠做到不隨妄轉,心常覺照,不隨妄轉;煩惱很多,但是我還是正念分明,煩惱打你的,我安住在我的真如,那麽這個時候,就像懺公師父常說的:「在本來無一物當中,把佛號提起來。」一方面順從真如,一方面順從本願,達到臨終的正念,肯定可以做到。積功累德到了淨土以後再做也可以、也可以!所以本經我覺得它在整個菩薩道當中,破除虛妄,安住真如,這是我們整個修學的宗旨。2009年8月10日星期一返回目錄-----------------------------------------------------------------------------------------------------------------更多凈界法師佛學內容推薦-----------------------------------------------------------------------------------------------------------------
推薦閱讀:

二零一二凈土大經科註(第二十二集)
聯語雜醬面500(二十二字)
圓明師父試講金剛經第二十二講
卷第二十二
學生黨想要送給自己二十歲的禮物 可以送什麼><?

TAG:法師 | 二十二 | 楞嚴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