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鏡術後康復方案

來源:「足踝康復」微信公眾平台(轉載已獲該平台授權)

一、早期(手術1-7天) 

  

  1、手術當天

  術後即刻用活動夾板或支具將膝關節固定在屈膝30°的位置。

  術後不做直腿抬高練習

  踝泵運動 麻醉消退後,開始活動足趾、踝關節。方法是用力、緩慢、全範圍屈伸踝關節,5分鐘/組,多組/小時。

  股四頭肌等長練習 行大腿前方肌肉綳勁及放鬆練習,收縮5秒鐘,放鬆2秒鐘,50次/組,3組/日。

  2、術後第1~3天

  繼續做踝泵運動、股四頭肌等長練習。

  術後3天內不做屈伸練習。

  術後第1天可拄拐下地走路,但患肢要在夾板或支具30°屈曲保護下,患肢拄拐不負重。

  

  3、術後第4天

  繼續踝泵練習、股四頭肌等長練習。

  可在支具30°屈曲保護下行直腿抬高練習、側方抬腿練習、後方直腿抬高練習。

  行被動屈曲練習,範圍從40°~60°,練習完後繼續支具30°屈曲位固定。

  拄拐下地走路,但患肢要在夾板或支具保護下,患肢拄拐不負重。

  4、術後第5~7天

  繼續以上練習。

  被動屈曲練習 範圍練習到40°~80°。

二、初期(術後2周~6周) 

  

  繼續並加強以上練習。

  1、術後2周被動屈曲膝關節最大範圍至20°~90°,但反覆屈曲膝關節練習範圍在40°~70°。

  2、術後3周被動屈曲至15°~100°。

  3、術後4周被動屈曲至10°~110°。

  4、術後5周被動屈曲至10°~115°。

  5、術後6周被動屈曲至10°~120°。

  行走時拄拐,患肢最多負重體重的三分之一。

三、中期(術後7周~3個月) 

  

  繼續並加強以上練習。

  

  1、術後7周

  患肢不要完全負重。

  被動屈曲膝關節範圍至5°~120°。

  2、術後8周

  被動屈曲膝關節範圍至0°~125°。

  可以嘗試丟掉拐杖,開始完全負重行走。

  3、術後9周

  被動屈伸膝關節範圍至0°~150°,基本與健側相同。

  可去除夾板或支具。

  著重練習膝關節完全伸直。

  4、術後10~12周

  練習至膝關節活動度與正常相同。

四、後期(術後3~6個月) 

  重視肌肉力量和耐力的恢復訓練

  1、半蹲練習 站立位緩慢下蹲,範圍在0°~80°,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決定次數。

  

  2、腘繩肌肌力練習

  

  3、膝關節協調性和本體感覺練習 如雙下肢步行加速、減速和變向練習。

五、恢復運動期(術後7個月~1年) 

  

  康複目的:全面恢復運動或劇烈運動;逐步恢復專項訓練;強化肌力及劇烈活動中關節的穩定性;患側肌肉力量達健側85%以上,運動中無疼痛及明顯腫脹。


推薦閱讀:

胸椎小關節紊亂
如何診斷椎間關節錯位
肩關節作響、酸疼?徒手三招,強化你的肩關節
未老先衰:膝關節退變性關節炎,該如何防治?
關節鏡下常規清理術和髕周電刀去神經術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比較 醫學論壇網?網聚醫學的力量,源自中國醫學論壇報

TAG:方案 | 關節 | 膝關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