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孔子打架——該幫誰?(1月26日) - 賈春寶 - 職業日誌 - 價值中國網:網路就是...
從國際的角度,三大宗教各領風騷,均對不同地區的人民產生重大影響。
從中國到世界,從古到今的思想發展脈絡,是一個大課題,雖然不牽涉到先後傳承的問題,卻對彼此有著深遠影響。
2010年清華大學自主招生面試,就以「老子孔子打架該幫誰」為題,
河南大學教授、百家講壇主講人王立群這樣回答:「如果是我,我中立。我不可能幫哪一方,我不能用儒家否定道家。孔子和老子都是中國古代先哲,都對中國古代思想建設做出了極大貢獻,兩位的基本主張有很多不相同的地方,孔子主張積極入世,老子主張消極避世,兩人觀點相差很大,孔子講究進取,老子講究避讓,一個講順境中怎麼做,一個講在逆境中怎麼活。這個題要求中學生對孔子代表的先秦儒家和老子代表的道家都有所了解,它傳達了一個信號,高中學生要對古代文化重要學派有所了解。」
王立群認為,要回答這道題,得先明白題面的意思,「打架」只是一個借用的意思,指理論觀點的交鋒,大家批評題目引導學生進入二元思維,有一定道理,因為「幫誰」的設問,強迫學生站在某一方,關鍵在於回答者本身,頭腦要清楚。
作家李春平略帶狡猾地說:「我可能誰都不會幫。看他們打架的過程一定很好玩,也能夠讓我獲得一些智慧。因為他們都是聖人,是智者。如果打架,也是一種智慧的PK,因為老子崇尚『道』,道為萬物之源,知道事物相生相剋的道理,主張清靜無為,他不會把孔子怎麼樣的;而孔子呢?他雖說習過武,但他崇尚仁,仁者愛人,講究『和為貴』,他會以仁愛之心對待老子,放他一條生路。」
——本人認為,王立群教授的說法精闢而又深刻,但李春平先生的說法,怕就是嘩眾有餘,嚴肅不足了,不過是賣弄了一點小聰明罷了。據說原因是網路採訪來得太突然,來不及整理更成熟而深入的思索,其實即使有更精當的評論,恐怕媒體也會從中選擇更吸引眼球的那部分來進行報道的。
先秦諸子的爭鳴之中,儒道之爭是相當重要的分水嶺。道家的鼻祖老子,據說曾經與儒家的孔子有些淵源,其中孔子與老子的辯論可以說是中國文化與思想史的分水嶺。
在此,本人也在13個月之前的《幸福生活的秘訣:男人當儒,女人從道(12月2日)》一文的基礎上,再次談「儒道之爭」的話題。簡單談談自己在儒道之爭方面的一點見解。
先從道家說起。
道家的經典《道德經》傳承於《易經》,但理論太艱深,自己稍微做一些冥思苦想,想想也就罷了,閉關想得太多,感悟的東西多了,反而會阻礙自己的行動力。
在「戰國七雄」之間,齊國是典型的道家治理的國度,其起因大約來自兩個,一個是所謂的仙山,不管是蓬萊、方丈還是瀛洲,甚至最著名的「嶗山道士」都是生活在古代齊國的土地上,都位於膠東半島一帶;另外,齊國的開國之君,那個直鉤釣魚的姜子牙就是曾經一度隱居的人,而且傳說中他就是用這種特殊的方式得到周文王賞識的,姜尚幫助姬氏父子推翻了商紂王的統治,最後被封在齊地做開國諸侯的。
正是由於居安而不思危,齊國正中秦國「遠交近攻」的蠶食戰略,同時內部的腐化墮落、外戚干政等等因素,使得秦國兵不血刃就滅了齊國,並最終實現了大一統。即使到了大秦帝國統一,即使到漢朝初年,齊國之地都是道家術士最繁盛的地方。
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後)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兩人相差49歲。
《史記·老子列傳》說,孔子向老子問禮,老子說:「你所說的人(指周公),其屍骨已經腐朽了,只剩下言語尚在我們耳邊。而且,君子時逢其會就大展鴻圖,生不逢時就隱居鄉村。我聽說,會做生意的商人深藏不露,有仁德的君子大智若愚。要去除驕傲,減少慾望,不要有雄心壯志,因為這些都對你的身體無益。我能告訴你的就是這麼多了。」
臨別時,老子說:「我聽說有錢人喜歡送人錢財,有仁德的人喜歡贈人名言警句。我是個窮光蛋,只好學著有仁德的人,送你幾句話吧。過於聰慧精明又喜歡議論別人的人,就會面臨死亡危險。什麼問題都喜歡辯論又揭露他人惡行的人,就會危及自身。為人之子不能想著自己,為人之臣也不能想著自己。」
可以想像,問禮的時候,孔子是懷揣夢想的熱血青年,是滿懷報復地想「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的躊躇滿志階段,是介乎「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的志向堅定階段,這與老子的「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虛靜淡的淡泊名利是兩個極端,因此,孔子當時不管是從心態還是從水平,與身為任周王朝的守藏吏「國家圖書館館長」的老子相比,不僅是略佔下風,而且是「話不投機半句多」的。
儒家來源於道,卻又不甘心於安貧樂道;就如孔子問禮於老子,老子自然要以「過來人」的身份、角度與思維方式勸慰孔子不要「瞎折騰」,搞到最終依然是空,依然是虛無的;依然會被利用,依然會有不公平。
但孔子是不甘心默默無聞地隱居的,雖然是要以「貧則獨善其身」為基礎,最終還是要「達則兼濟天下」的,否則就不會「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了,所以他要到處去尋找能夠賞識自己的國君,周遊列國更多的是到處去遊說「找工作」的過程。
其實按照孔子的成功標準。成功首要的是親歷親為,是去「從政」,是結果導向的,因為只有自己做並成功了才是活教材;但要從政就需要有別人認同並給自己機會的,或者是遊說決策人,這個是過程導向的,需要以自己的思想直接影響到決策者,是去為政;這就是彼此矛盾的。
但因為在遊說的過程中總是要面對拒絕與冷漠,或者是把自己的思考成果形成體系,讓學生們去執行,是為施政,那就是退居幕後,讓別人去代替自己實現自己的夢想。而觀其在仕途的努力過程,最終不是被人利用就是屢次碰壁,確實是一個悲情人物。僅僅是在教育方面取得了成就。
從政者大體是成為犧牲與先烈,為政者就是從另一個角度去看政治,不過就是參謀軍師之類的定位,即使謀取政變那樣的大事,都會是從犯;而施政者大體上就是退居幕後,做政治投資人了。
教育投資所造就的產品是人,從這種角度而言,孔子就是最大的成功者。恰恰步了老子的後塵,走上了隱士的道路。
道家基本是要歸隱的,不管是歸隱山林還是歸隱道觀,總歸是奉行明知可為而無為,內心再狂熱,表面上都需要保持冷漠的。所以道家更喜歡水,並可以從水中參悟世間萬物之本源問題。其實水孕育生命,水象徵財富,水之勢順滑而自然垂成,這些都是最淺顯而又難以被人堅定不移地做到的。
從不知到知,從知不可為而為之,到知可為而不為之,這是從感性到理性,從勇敢到謀略的過程。並不是必須要親力親為。
從知不可為而為之,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激進的發展模式。
明知可為而不為之,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穩健的發展模式。
因為在表面的可為的背後,是有很多潛在的風險的。比如享受比較高的知名度未必都是好的,即使是好的未必都是可以帶來利益的,帶來利益未必都是有自己獨享的,獨享的利益未必是可以落袋為安的。落袋為安的利益也會讓你鋃鐺入獄、甚至身首異處;相反,那些潛在風險卻是客觀存在的,需要你獨自去承擔的。
道家的核心在於修身養性,需要有和平的環境,內無憂外無患,上清正廉明下溫文爾雅,希望回到黃帝以前的和平世界。
但天下經過堯的親治、舜的競爭機制、禹的家治之後,經歷了從夏朝的家天下與圖騰,到商朝的鬼神膜拜,再到西周的聖賢,再到東周春秋戰國的禮壞樂崩,以及隨後的兩千多年的戰亂紛爭,朝代更迭,顯然已經無法回到單純的歷史本源。
所以,道家從來都是理論高深,卻難以付諸實施的一種生活方式。
道家講自愛,這是需要每個人去遵循的;也是順民的表率;他們雖然不支持統治,卻會忍辱負重,「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是道家的思想;只有儒家才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使命感呢。道家是歸隱,是一直沒有忘記積極的消極;是思想的巨人,但言行上卻是謹小慎微。
墨家宣揚天下大同,是人的原始本性的表現,代表社會底層更弱者的呼聲;這種呼聲往往被強者所利用,並成為以強凌弱、以大欺小的理由。
不管是在戰時還是在和平時代,都少不了法家。
所以法家註定成為統治者的利劍,儒家則成為約束家庭秩序的規範,道家就只剩下個人的自我約束了。
道家認為,人的本性就誕生於歷史的本源,人的社會性就是人為的,就是偽裝,就是把自己的本性遮蓋起來。相對比較強勢的人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就貌似很強大,並最終變得強大,相對比較弱勢的人為了苟且偷生,就貌似很弱小,並最終真的很弱小。
現實生活中,男人要幸福,就要用儒家思想管理自己和自己的家庭;女人要幸福,就要用道家的思想去約束自己。在《幸福生活的秘訣:男人當儒,女人從道(12月2日)》裡面,說的部分就是這個意思。
求道不是出家,並不是去做修女,而是約束自己的慾望,不管是物慾還是攀比。
顯然,道家思想並不適合當今社會,道家應該是以法家為基礎的。
法家應該是以儒家為基礎,而儒家又應該是以道家為基礎的,不管是儒道之爭還是儒法之爭,其實都是自己拆自己台的行為。
成功者往往是把所有東西都用到極致的,比如用縱橫家的謀略做外交,用法家的「言必信行必果」作為修法與執法的原則,用兵家打造攻城掠地的強悍之師,用墨家去給異族之邦作為精神麻醉,在佔領了之後,再讓他們用儒家的原則去效忠。道家無非是躲避世事的鴕鳥。
以道家修身,以儒家齊家,以法家治國,以兵家平天下。以縱橫家做到兵不血刃,不戰而屈人之兵。只有把這些道理都搞明白了,並有意識地去應用,才能夠立於不敗之地。
儒家太過臣服諂媚,道家太過消極自保。墨家則會引狼入室,法家太過殘忍,手段太過強硬,所以才會有縱橫家的謀略。
每家思想都不是完美的,更是需要遵循揚棄的原則去使用的。先用什麼後用什麼,主要用什麼輔助用什麼,用什麼來約束自己,用什麼來管束別人,這些都是很微妙的。
賈春寶
推薦閱讀:
※【轉載】鄭板橋的書與畫 - suiqianmin-511111的日誌 - 網易博客
※能做女人知己的男人---一定是男人中的精品 - Qzone日誌
※視頻: Shania Twain - Any Man Of Mine - 真光的日誌 - ...
※感恩母親節--媽媽,我愛您 - Qzone日誌
※歐陸風雲4開發日誌 | 4/3 新的政體機制與政府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