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赤峰市松山區旅遊風景區之赤峰博物館旅遊風景區【圖文】

赤峰博物館一樓大廳為專題展廳,面積2400平方米,每年舉辦書法、篆刻、攝影等專題展覽,是對廣大人民群眾和大、中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是豐富人民群眾精神生活的家園。二、三樓為文物基本陳列展廳,共有四個基本陳列,展示了赤峰歷史上的四大輝煌時期,第一展廳為《文明之光》赤峰地區新石器時代—中華文明曙光—紅山文化系列展,第二展廳為《青銅文化》夏家店上、下層文化—戰國時期,第三展廳為《草原帝國》契丹—遼文化,第四展廳為《黃金長河》蒙元時期的歷史。赤峰博物館館藏文物1萬餘件,展出文物600餘件組。下面讓我們走進第一展廳,了解赤峰地區新石器時代的歷史。

文明之光

新石器時代中華文明的曙光—紅山文化系列展

《文明之光》展示的是赤峰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發現和命名的6種文化,從距今9000年至5000年,有小河西文化、興隆窪文化、趙寶溝文化、富河文化、紅山文化、小河沿文化,6種文化揭示了赤峰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的深刻內涵,說明了赤峰地區近萬年以來先民所創造的古代文明曾很長時期走在時代的前列,並且自成體系,時空框架已經形成,赤峰地區成為獨具特色的史前文化區,著名的紅山文化已經閃爍出文明的曙光。以紅山文化為代表的赤峰新石器時代文化分布範圍是以西拉沐淪河和老哈河流域為中心,周圍輻射20萬平方公里,包括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遼寧、河北及北京地區。赤峰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具有以下特點:

(一)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赤峰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系列的發現表明,西拉沐淪河和老哈河流域從上萬年開始,連續不斷的遠古文化系列,其歷史與黃河、長江流域發現的史前文化一樣悠久或更早,是中華古文化的主根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北方文化的源頭,是文明因素出現最早的地區之一,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二)聚落遺址發達。聚落的存在與發展,是人類社會由低級邁向高級的必經之路,8000年前興隆窪環壕聚落開始,逐漸孕育出燦爛的紅山文化,紅山文化壇、廟、冢的出現,標誌著出現了超越原始氏族的社會組織,由古文化邁入古國文明時期,成為國家產生的最直接的基石,通過考古研究史前聚落形態,對探索該區史前社會組織結構變化,闡明遼西地區中國文明起源進程起到重要的作用和深遠的影響。

(三)中華龍文化的源頭。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中華民族的形象和精神以龍為象徵。以興隆窪文化遺址中隨葬豬開始,表明豬在當時人們心目中佔有重要的地位,由於農業的發展,馴化、飼養豬成為可能,豬給人們提供充足鮮活的肉食來源,當時人們不僅食豬,而且還把豬作為靈物來崇拜,到趙寶溝文化時,豬首蛇身靈物圖案開始出現。表明由實物崇拜向圖案化變化,最終形成了紅山文化的玉龍形象,並且豬龍的形象一經定型,便與玉文化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三星塔拉發現的玉龍則已成為抽象的圖案。這裡龍的形成,經過最初的實物崇拜到抽象圖案的出現,最終向抽象化發展,並初步完成和確定了史前龍形象的演變和定型,豬龍的形象不論寫實還是變為抽象,其含義是已不再停留於自然豬本身上,而是被賦予了神聖意義,實際上,是創造出了一個新的形象作為一種文化和氏族的象徵。

赤峰地區的新石器時代諸考古學文化,是中國古代文化出現關於龍的文化內容最早,龍文化一經產生,便出現強大的生命力,四處傳播,並對後世產生極大的影響,最終成為整個民族的象徵。

(四)新石器時代北方玉文化中心。我國新石器時代,存在著兩個玉文化中心,一是南方的良諸文化,一個是北方的紅山文化,紅山文化玉器造型獨特,工藝精湛,已成為我國古代北方地區獨立的玉器系統。早在興隆窪文化時期,便出現了軟玉製作的玉器,這是中國迄今為止最早的磨製玉器,是紅山文化玉器的源頭,興隆窪文化玉器的發現把中國真玉器的使用向前推進了2000多年。

(五)原始農業出現最早的地區之一。西拉沐淪河流域是原始農業出現最早的地區之一,早在興隆窪時期,農業便已出現大型鬆土工具石鋤及糧食加工工具,石磨盤、磨棒的發現,證明了興隆窪文化的農業已有一定規模,到了趙寶溝文化時期,大量石耜的出現,說明已經開始大面積的耜耕農業,所以赤峰地區原始農業最初出現時間應當在興隆窪文化之前,著名的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曾說過:「一萬年前赤峰出現了一場革命,農業產生了」。正因為這裡原始農業出現的早,因此這裡的古文化才閃爍出燦爛的光芒。

(六)原始祖先崇拜最早的地區之一。早在8000年前,西拉沐淪河上游的史前文化中便出現了以祖先崇拜為主的原始崇拜,當時的人們認為其氏族是源於一位女性的祖先,因而把女性懷孕的形象雕鑿於石頭之上進行崇拜,祈求氏族的繁衍和壯大,赤峰地區出土十幾件石雕、陶塑女性像,說明這時的最初女性祖先崇拜發展成為女性天神崇拜,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原始宗教,說明赤峰是最早出現原始宗教的地區,對於研究古代原始宗教思想的產生及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赤峰市出土的石雕像和陶塑像填補過去缺少早期雕塑人像作品的空白,是極其珍貴的史前的人像雕塑作品,在我國及世界雕塑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下面請看赤峰地區地形地貌圖。

一.小河西文化 距今9000—8500年

1987年發現於敖漢旗木頭營子鄉小河西村而得名,這是迄今發現最早的東北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文化。小河西文化迄今僅發掘了3處遺址,有敖漢旗西梁、榆樹山、翁牛特旗大新井遺址,出土文物300餘件,有陶、骨、石器等。還發現了中國東北地區最早陶塑人面像,高5厘米左右,是祭祀或崇拜之用。

二.興隆窪文化 距今8150—7350年

興隆窪文化位於赤峰市敖漢旗寶國吐鄉興隆窪村,地處大凌河支流牤牛河上游右岸—東西向低丘崗地上,總面積達6萬平方米,1982年全市文物普查工作中發現,興隆窪遺址被評為199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八五」期間被評為十大考古發現之一,被評為二十世紀百項重大考古發現之一,1996年12月被國家文物局晉陞為國家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這是目前挖掘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大型聚落遺址,被譽為「中華遠古第一村」。

三.趙寶溝文化 距今7150—6420年

趙寶溝文化位於赤峰市敖漢旗高家窩鋪鄉趙寶溝村,1982年文物普查中發現,1984到1985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對敖漢小山遺址進行發掘,一種新的文化類型被分辨出來,1986年中科院又對趙寶溝一號遺址進行發掘,將這一文化正式命名。趙寶溝文化總面積9萬平方米,發掘2000平方米,房址17座,出土了陶器、石器、蚌器、骨器等,陶器以筒形罐、橢圓底形罐、尊形器、缽和碗為多,陶質多夾砂褐陶,也有黃褐、紅褐色,陶器均為手制,主要紋飾有擬象動物紋、抽象幾何紋和「之」字紋,生產工具中石器以打制石器為主,兼有磨製和細石器,最典型的是耜和斧、石刀、磨盤、磨棒等,典型遺址有敖漢的小山、燒鍋地、南台地等。

四.富河文化 距今6000年

富河文化位於赤峰市巴林左旗浩爾吐鄉富河溝門,1960年中科院考古所進行調查,1962年發掘。富河文化主要分布在西拉沐淪河以北的烏爾吉沐淪河流域(古稱狼河)。富河溝門遺址房址有150 多座,有方形或圓形,皆為半地穴式,出土有大型的石器,大多數為打制,砍砸器數量最多,有鋤、錛、鑿,還有大量的細石器。還有陶、石、骨器和動物的骨骼,骨器有錐、鏃、刀柄、針、魚鉤、魚鰾,有齒骨器。發現的動物骨骼有野豬、鹿、黃羊、狐、松鼠等,還發現有卜骨,是迄今我國發現年代最早的卜骨。富河文化的陶器有夾砂灰褐陶,黃褐陶居多,灰陶次之,陶器質地疏鬆,火候不高,紋飾有壓印橫「之」字紋或蓖點紋,陶器主要有大口筒形罐、缽、杯、斜口器等。

五.紅山文化 距今6600-4870年

請看紅山的遺址照片,紅山位於赤峰市紅山區東北英金河畔,紅山文化因發現於赤峰紅山後而得名。玉龍:1971年出土於翁牛特旗三星塔拉,高26cm,玉呈墨綠色,龍身呈C字型,細卷身素麵磨光,頭較小,長嘴吻部前伸,略向上翹,上下唇以一條陰刻線隔開,前面有兩個圓洞為鼻孔,雙眼突出於額頂,用稜線形淺雕出眼角挑狀的丹鳳眼,額部及嘴下顎底細刻網格狀方格紋,頭頂至頸背有一條長鬃長21cm,長鬃呈飄逸扁平薄狀片,上喙薄如刀刃,龍背有對穿的單孔,以繩系孔懸掛,龍的首尾恰好處於同一水平線上,可見孔的位置是事先經過周密計算的。這件紅山文化時期的碧玉龍是目前國內發現最早,體積最大的龍形玉器,標誌著6000多年前西遼河上游已經形成對龍的圖騰崇拜,碧玉龍的藝術形象塑造可謂是鬼斧神工、形神兼備,其形體塑造取奔騰狀態動感和力度感極強的C字造型,捲曲的龍身猶如彎弓意欲待發,升騰於宇宙空間,高昂的長鼻和呲目向前突出的雙眼給人以猛虎雄姿之感,飄逸的剛鬃更增加了流動感,使人能感受到一種龍穿行於空間,無所不能的神奇力量,使之更加具有威猛、神聖的靈性,是人類征服自然,憧憬美好生活的理想化身,表現了紅山文化深邃、悠久的歷史內涵。

六.小河沿文化 距今4870年 亦稱後紅山文化

1974年遼寧省博物館、赤峰文物工作站、敖漢文化館,在敖漢旗小河沿鄉白斯朗營子發掘而命名,2007年在元寶山哈拉海溝發現小河沿文化墓地,展櫥展示的是1977年發掘的翁牛特旗大南溝石棚山墓地。

青銅時代

在人類社會發展史和科學技術發展史上鑄造和使用青銅器的時代稱之為青銅時代。

一.夏家店下層文化 距今4200-3500年

夏家店下層文化的分布範圍以赤峰為中心,東至遼寧省西部,南達京津地區,西到張家口以東,北抵西拉沐淪河流域。

二.夏家店上層文化 西周—春秋 距今3000—2500年左右

夏家店上層文化的發現和認識,標誌著我國考古學者通過多年不懈的努力,逐步揭開了赤峰地區西周—春秋時期古文化的面紗,目前為止赤峰地區夏家店上層文化經過發掘重要的墓葬和遺址有:寧城南山根墓葬、寧城小黑石墓葬、克旗龍頭山遺址、1981年發掘的敖漢旗古魯板蒿鄉周家地墓地。

草原帝國

第三展廳展示的是由契丹族建立的大遼帝國所創造的草原文明。

1. 青牛白馬的傳說:

契丹族是中國北方一個古老的游牧民族,它源出東胡,是鮮卑的一支,由鮮卑宇文部發展而來,東晉時期,在中原史籍中開始有「契丹」族的記載。契丹族起初游牧於赤峰市巴林左、右旗一帶的罕山(遼稱黑山)地區,共有八個部落。關於契丹的族源,有這樣一個美麗的傳說:

「在很久以前,有一青年男子騎白馬沿土河(今赤峰境內老哈河)而上,又有一年輕女子乘小車駕青牛溯潢水(今赤峰境內的西拉沐淪河)而下,兩人相遇於木葉山,後結為夫婦,生有八子。」八子各領一部,這就是契丹初始的八個部落。

隋唐時期,契丹族逐漸強盛起來。唐朝滅亡後,中國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契丹迭剌部首領耶律阿保機於公元907年統一契丹各部,並於公元916年建立大契丹國,公元936年改國號為大遼。

2. 遼代疆域:

遼代疆域遼闊,幅員萬里,這幅是遼代的疆域圖。在它國力最強盛時期,疆域東到日本海、黑龍江口,西到阿爾泰山,北到外興安嶺、貝加爾湖一帶,南到山西北部雁門、河北中部霸縣一帶與北宋接壤,和北宋形成南北對峙之勢,成為擁有中國半壁河山的草原大帝國。所轄五京六府,156州(城),209縣,部族五十有二,屬國六十。

3. 遼代政治經濟文化概說:

遼從公元916年建國到公元1125年被金女真所滅,統治北中國達209年,歷9世,其統治中心一直在赤峰地區。遼根據陰陽五行學說首創了五京制:國都上京臨潢府在赤峰市巴林左旗,中京大定府在赤峰市寧城縣,東京遼陽府在遼寧省遼陽市,西京大同府在山西大同市,南京淅津府在今天的北京市。遼共建有五處皇陵,遼祖陵、懷陵、慶陵均在赤峰境內(遼乾陵、顯陵在遼寧省北寧市),地下長眠著六位遼代帝王及其后妃們。根據多年來考古調查,赤峰地區共發現遼代遺址近千處,包括2座京城、3處皇陵、16座州城、34座縣城。赤峰市十二個旗縣區文博單位收藏的遼代文物一萬餘件,這些豐厚的文化積澱使赤峰地區在研究遼代相關歷史及其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黃金長河

1.蒙元時期赤峰歷史概述:

第四展廳展示的是蒙元以來,以蒙古族為主體的北方民族,在赤峰大地上創造的具有濃郁民族風情和地方特色的蒙古族民俗文化。

公元1206年,「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在斡難河源頭統一蒙古族各部,建立蒙古帝國,分封諸王,因皇后孛兒帖父親蒙古弘吉剌部首領特薛禪隨大汗征戰有功,今赤峰地區成為特薛禪子孫及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後裔們的封地,享有很多特權。蒙古大汗窩闊台時(公元1237年)下詔:「弘吉剌氏生女世以為後,生男世尚公主,每歲四時孟月,聽讀所賜旨,世世不絕」。成吉思汗、蒙哥汗、元世祖、成宗、武宗、仁宗、泰定宗、文宗、寧宗、順帝的皇后都出自弘吉剌氏,弘吉剌貴族也多尚皇帝和宗王之女。元世祖忽必烈稱帝後,元朝統治者又把魯王的封號授予弘吉剌部首領,以後,特薛禪家族只有駙馬才能襲封魯王爵位和領地。

元朝初年,元朝政府為了有效行使統治權力,在全國推行行省制度,全國設11個行省,下設路、府、州、縣。今赤峰地區分別隸屬於中書省和遼陽行省,下設應昌路(今克什克騰旗)、全寧路(今翁牛特旗)、上都路(今赤峰東北部)、大寧路(今寧城縣)、武平路(今敖漢旗)、寧昌路(今敖漢旗)、泰寧路(今阿魯科爾沁旗)。其中應昌路、全寧路均設在弘吉剌部魯王封地之內,是魯五駐夏和駐冬之地。

2. 元上都:

元上都遺址位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敦達浩特鎮以東18公里處,地處閃電河(即灤河上游)北岸水草豐美的金蓮川草原上。其地北依龍崗,南臨灤河,史籍贊其城為「龍崗蟠其陰,灤水逕其陽,四山拱衛,佳氣蔥鬱」。元上都三年建成,呈正方形,周長9公里,分宮城、皇城、外城三重,初名開平府。公元1260年忽必烈在此登基,繼承蒙古汗位。公元1263年大都(今北京)建成,開平府改稱元上都,亦稱上京、灤京等。1271年忽必烈遷都至元大都,改國號為元,元上都遂成為元朝皇帝和大臣們夏季避暑之地。元上都在元末農民起義戰爭中被摧毀。元上都遺址是我國草原城市遺址中規模最大,級別最高,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城市遺址,2002年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3.滿蒙聯姻:

明清時期,赤峰地區的蒙古王公受命於中原朝廷,在赤峰地區轉戰征伐,戍守邊疆,將滿、蒙、漢三種文化融入了一種新境界,使赤峰地區的清代文明具有三者合一的特點。為對蒙古地區實行有效統治,清對蒙古奉行三大國策:一、分封以制其力,把內蕃蒙古析分為49旗,使蒙古王公的封地和人口相對減少,權力受到制約。二、南不封王、北不斷親。其核心內容就是滿蒙聯姻,公主下嫁。「塞牧雖稱遠,姻盟向最親」。清代的封建帝王為拉攏蒙古王公,從清太祖努爾哈赤起便開始了滿洲貴族與蒙古王公的和親通婚,中經八帝,歷時三百年。據不完全統計,滿清皇室先後有二十幾位后妃出自蒙古,清室有四十幾位公主嫁給成吉思汗的子孫們。赤峰地區從清太宗皇太極到乾隆年間,先後有七位公主(也有資料說九位)奉旨下嫁,她們肩負清帝使命進入茫茫大漠草原,傳播先進文化,加深滿蒙人民的了解溝通,譜寫了一曲曲滿蒙聯姻的佳話。

4.榮憲公主珍珠團龍袍:

榮憲公主下葬時,罩在最外層的是珍珠團龍袍,長150厘米,通肩寬190厘米。深黃色,裡層襯白地暗花絲綢。圓領、馬蹄形袖,大擺開叉。袖頭和領口均有黑藍色絲綢包邊,並用金絲織出團花圖案,圖案正中各綉一「壽」字。珍珠團龍袍最為珍貴之處實在名黃色緞面上用金絲線穿綴近十萬顆小珍珠綴綉而成的八條祥龍圖案。八條祥龍分布在袍服前身、後背、兩肩及前後下擺上,前胸後背用珍珠各綴綉一條威武雄壯的正龍,龍角豎起,四足騰空,使人望而生胃。兩肩及前後片下擺稍靠上處各綉一行龍,四足騰躍,似騰雲駕霧。每條龍中間都用珍珠綴綉「壽」字,寓意吉祥。龍袍下擺用五彩絲線手綉海水江崖,間以雜寶祥雲。絢麗多彩的花紋和象徵純潔高雅的珍珠組成的公主袍服,高貴典雅,巧奪天工。袍服上綴繡的近十萬顆珍珠全是小米粒大小,這種珍珠叫「吉珠」,也稱「米珠」,是珍珠中的上品,其採集非常不易。根據《山堂肆考》記載:「採珠者乘舟之(入)池,以長繩系腰,攜竹籃入水,拾蚌置籃內,則振繩令舟人汲之,不幸遇惡魚,有一線之血矣浮水面,則知人已葬魚腹矣。」採珠之危險可見一斑,不知有多少採珠人為皇家顯貴而葬身海底。這件珍珠團龍袍從形制上看當為朝服。

5.金粉手書《甘珠爾經》:

《甘珠爾經》:藏文經卷分為兩部,一為丹珠爾,意為佛部,內容為經律及密經;二為甘珠爾,意為祖部,內容為釋經論,(止)觀瑜伽諸論傳記及西藏有關重要撰述,涉及天文、地理、醫學、農學、哲學等宗教教義。這套金粉手書藏文《甘珠爾經》原藏於青海塔爾寺,1904年赤峰昭慈寺四世葛根(主持)吉光梅特來嘉木措到西藏青海等地進修佛學,1907年被十三世達賴封為「法王勘布」,當他從青海塔爾寺載譽歸來時,帶回了這部《甘珠爾經》。這部《甘珠爾經》全套共111冊,系金粉手寫而成,每冊150頁到300頁不等,長達一萬五千餘頁。此經無論裝楨、書法都堪稱精品,外用紫檀色木板做成護封,護封里用金黃色錦緞包裹冊頁,護封外用紅、黃相間的絲帶捆紮。經頁為特製磁青紙,在寫經處塗雞蛋清以使經卷保存長久。經文用金粉調膏,書寫整齊,筆力剛健。每冊經在封頁兩端都繪有佛像,使用純天然礦物質顏料,色彩鮮艷,工筆細膩。這套《甘珠爾經》在國內已屬孤品。


推薦閱讀:

紹興柯岩風景區
霧靈西峰風景區好玩嗎?霧靈西峰高山滑水攻略(圖)
寶島台灣觀光游------游台北陽明山小油坑及野柳風景區
遼寧---營口、望兒山、楞嚴禪寺、墩台山風景區、金牛山古人類遺址、雪帽山

TAG:博物館 | 旅遊 | 內蒙古 | 風景 | 景區 | 蒙古 | 赤峰 | 赤峰市 | 風景區 | 博物 | 【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