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吳京,李連杰生得太早了
文 | 徐元
▍一
李正東和吳京都是北京西城區人,一前一後進了什剎海體校及北京武術隊,接受名師吳彬的嚴苛訓練,各自奪過多屆、多項的全國武術冠軍,當然,也攢下了一身的舊傷。還在武術隊的時候,他們也都去演過電影。不同的是,李正東第一部戲就大獲成功,從此晉身為一代銀幕傳奇——沒錯,李正東正是李連杰的本名,他演的這部電影,名叫《少林寺》(1982)。而小師弟吳京雖然也被《少林寺》導演張鑫炎相中,但他用本名主演的《功夫小子闖情關》(1996),票房口碑都不如人意,只能說是當時眾多「香港武打片」里,馬馬虎虎可有可無的一部。
相貌不如李連杰英俊,大約只是問題的一方面。真正要害的是,吳京比李連杰小了11歲,演戲更是晚了14年,這讓他恰好錯過了功夫電影的好年景。1995年之後,一度輝煌的香港電影,由於台灣市場萎縮、香港資本撤離以及全球性的盜版猖獗,正在無可挽回地步入蕭條。即便如日中天的成龍李連杰周潤發,電影產量和品質也逐漸下滑,不得不謀劃向好萊塢轉移。所以,雖然貴為「欽點」的李連杰接班人,但是《功夫小子》之後,吳京卻有八年之久沒有再演過電影。他成了一個勤奮的電視劇演員,在各種武俠、功夫劇中摸爬滾打,始終甩不掉「功夫小子」的形象。通過《太極宗師》《小李飛刀》等,吳京也收穫了家喻戶曉的知名度,可是,比起師哥李連杰,以及更前輩的成龍、李小龍,他的成就還差得遠。要知道,在彼時,「香港電影明星」和「大陸電視演員」之間,有一條相當於運動隊里全國冠軍和奧運冠軍差別的巨大鴻溝。
▍二
直到中國電影市場在2003年後日漸復甦,吳京才重啟了他的大銀幕事業,但尷尬的是,適合他的功夫電影,大本營仍然在香港。於是,他就像當年的李連杰那樣,去到國境之南,簽下經紀約,從頭來過。然而,香港已不再是八九十年代的那個「東方好萊塢」了。戲少、錢少、機會少,即使在被動作片迷奉為經典的《殺破狼》里,身手再好,留給吳京的出場時間,畢竟也只有幾分鐘。更何況,哪怕是這部戲的主角、一直得到香港影圈用心栽培的甄子丹,始終也沒能紅成一顆巨星。「生不逢時」,才是橫亘在甄子丹、趙文卓、安志傑、吳京這兩代打星面前,最兇惡最難纏的對手。而吳京,可能還是其中最失意的那一位:起步晚了,再加上形象和氣質所累,他很難撈到主演的機會。此時的他,面對媒體,既實在又無奈,坦言「可惜沒人找我」。看上去,他的電影之旅,很可能就要重走熊欣欣、于榮光那樣萬年配角、萬年反角的老路了。可是他很想當男一號,很想演時裝動作片,很想真的成為新李連杰。旺盛的野心和危機感,讓他嘗試用自導自演來突圍,然而,2008年的《狼牙》,雖然有些新意思,但整體上並不離港式警匪片的老套路,最後難逃票房不振,評論不佳的結局。
▍三
生命的微妙在於,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歷史總在循環輪迴,可與此同時,又「沒有任何兩片雪花是相同的」。1986年,李連杰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當導演,炮製了一部名為《無敵小子》的民國戲(港版名為《中華英雄》)。在片中,他扮演一名退伍兵,抗戰勝利後來到青島,卻發現美國大兵耀武揚威,橫行不法,最終他孤身迎戰,狠狠制裁了洋鬼子。與當時主流的古裝武打片相比,《無敵》算得上是別具一格的大場面大製作,開篇就是一場中日兩軍的熱兵器大對決,坦克、大炮、重機槍,一樣不少。
這樣的人物設定和劇情走向,是不是很像後來的《戰狼》?不過,《無敵小子》拍得粗糙老套,而且還彆扭地加入了一些三級段落,在大陸和香港都反響不佳,可以說是李連杰電影人生里的第一道坎,此後他就遠走加州,開武館教拳法去了。直到1990年代初,徐克登門,才把他勸回香港,攜手締造了「男兒當自強」的輝煌。當然,也必須承認,歷練了失敗,又蟄伏了幾度春秋,何嘗不是李連杰後來走向功夫皇帝龍座的必備程序?同樣遭遇了導演處女作的慘敗,吳京也步入了休整期。不過不同於師兄的是,他並沒有放棄導筒,而是先到南京軍區特種兵部隊長期體驗,後又用劇集《我是特種兵》來充分試驗。2015年,他自編自導自演的軍旅動作片《戰狼》問世,硬生生在《速度與激情7》的火爆檔期里,搶下5億多票房,神奇地跑成了一匹影壇黑馬。而在《戰狼》的前期宣傳階段,吳京還感嘆,「成龍有《警察故事》,李連杰有《黃飛鴻》,到我這兒,沒有代表作。」再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這部「吳京代表作」的續集,在2017年的夏天引燃了全民熱情,票房一路飆升到40億,刷新了中國電影的賣座紀錄。不用再提什麼「李連杰接班人」了,屬於吳京的時代到了。
▍四《戰狼2》成為歷史票房冠軍,還另有一層意義。此前,最賣座的三部國產電影,分別是《美人魚》(33億,導演周星馳)、《捉妖記》(24億,導演許誠毅)和《功夫瑜伽》(17億,導演唐季禮)。——是的,三部都是香港導演執導、充滿港片風味的合拍片。無可非議,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香港,代表著中文流行文化的先進生產力。金庸小說、TVB劇集、「雙周一成」的電影、四大天王的情歌,絕對是幾代華人的集體記憶。這其中,集文學、音樂、表演於一體的電影,更是香港最成功的地方特產。而內地的電影業,在1980年代和2000年代達到兩次高潮,有一大半的功勞,要記在北上傳功的香港影人身上。尤其是那部空前絕後、觀影人次高達5億的《少林寺》(筆者註:這一數據仍然遙遙領先於《戰狼2》),香港班底、大陸演員、古代題材、行銷世界,就此奠定了此後30年華語功夫片的範式。
《戰狼2》的誕生,適逢香港回歸20周年之際,而這似乎也就成了某種象徵,寓意著華語動作電影的龍頭棍,正在從香港移交到內地。其實,無論是新版《智取威虎山》(徐克),還是《湄公河行動》(林超賢),或者《建軍大業》(劉偉強),都是港片老手過埠北京,改造主旋律電影的成功嘗試。這三部影片都堪稱叫座又叫好,然而終歸只相當於一次次的常規戰鬥告捷。只有等到了吳京這位生在紅旗下長在紅旗下的北京漢子,在部隊受訓18個月,集合了太平洋兩岸各路動作片的幕後精英,摸准了「大國崛起」背景下的民心所向之後,才真正觸發了一場核爆。天時地利人和,吳京和他的《戰狼2》宿命而又偶然地佔全了。今天的吳京當然已經不住在香港,而是回到了北京——這個「華語電影」當下最無可置疑的權力中心。一度,光怪陸離、熱鬧絢爛的香港電影,讓內地居民仰視而讚歎,但時移世易,經濟騰飛、「四個自信」確立,大陸主體的通俗文化,已經全面取代了港台腔的的份額及地位。從這一點來看,比起吳京,其實是李連杰生得太早了。原標題:《戰狼吳京,從生不逢時到捨我其誰》
【作者簡介】
推薦閱讀:
※吳京的《戰狼2》為何能成功?
※你知道吳京嗎?
※吃景甜豆腐,打吳京斷了4根棍,甄子丹的人品一言難盡
※你最喜歡吳京的哪部作品?
※吳京的戰狼2是在哪裡取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