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一縷繞指柔對《靜坐洗心500問》的筆記(14)
清風一縷繞指柔
讀過靜坐洗心500問
如何隨時隨地雙修止觀?
靜有什麼作用?
一切生命都在靜態中獲得生長的力量。大地以靜謐承載各種生靈,樹木在靜夜裡抽出苞芽,嬰兒在睡眠里生長。 靜,也是一種心靈的境界,當我們真正安靜下來,就會與宇宙的本真狀態合一。佛教說,靜能生慧,當我們的內心真正安靜下來時,我們常常會達到平時不易達到的境界,我們的心胸會更開闊,會變得更豁達大度,甚至能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處理複雜問題的智慧。讓我們安靜下來吧,在安靜中,去發現生命中不曾有過的驚喜。
守靜有什麼好處?
靜坐修鍊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清心絕欲,洗心滌慮,使萬念不生,這就是守靜。關於守靜,道教經典《老子河上公章句》中就有較多的論述。書中認為,人只要守靜,就能獲得神通:「人能除情慾,節滋味,清五臟,則神明主之也」,「內無思慮,外無政事,則精神不去也」,「除情去欲,一自歸之也」。 關於守靜的重要性,《老子河上公章句》說它是由人的本性決定的:「人乃天下之神物也,神物好安靜,不可以有為治。」即人是天下的神物,神物的特點是天生就喜歡安靜,所以不能用各種事務去煩擾它。而且,人若守靜,就能像龍那樣能變化長久;若不守靜,就會像老虎那樣短壽: 「治身不靜則身危,龍靜故能變化,虎躁故夭虧也。」 《太平經》對守靜也有諸多論述,認為人如能清靜自居,除去俗念妄想,便可使神長存於身,百病不加,凶邪不入:「靜身存神,即病不加也,年壽長矣,神明佑之。故天地立身以靖,守以神,興以道。」 所以《太平經》說:「求道之法靜為根。」早期道教經典關於守靜的這些論述,一直被以後的修身理論繼承和發揚,尤其是唐代以後,守靜更是成為道教修真的重要方法。
什麼是定?
定就是內心既不散亂,也不昏沉。也就是說,心念已寂然,但不是死寂,就像火熄了,但仍有火種埋在灰中。 換句話說,心念不依附在心,也不專註在身,連不依不專註也都丟掉,就是「定」。
怎樣才算是真靜?
真靜的標誌,一是身體不動,二是念頭不動,三是把自己的身體忘記,不知道有「我」。 身心寂然不動,身心靜篤而相合,致於虛極而相忘。
怎樣才能達到真靜?
起首做功夫的時候,總要周身放鬆,不使它有局部的緊張,不讓它有絲毫的拘束,自己感覺非常的適意,做得恰到好處時,時間雖然長久,心中卻並不厭煩,身上也沒有酸疼、麻木等各種難以忍受的情況,這樣就是肉體已經得到安靜了,但思想上的纏縛尚未解除; 再進一步,做到心無雜念,萬緣放下,已往的事情不回憶,眼前的事情不牽掛,未來的事情不預計,腦筋完全休息,這樣就是精神得到安靜了,但心中尚有一個「我相」存在; 更進一步,就入於渾渾沌沌的境界,似乎睡著了一樣,什麼也不知道,但並不做夢,此時當然不知有我,也就是達到了真靜。但如果睡著了還要做夢,夢境中仍然有一個「我」 在那裡活動,見景生情,這樣不能算是達到真靜。
到了真靜的境界,有什麼好處?
首先是會有治療疾病的效果。人們身體上原有天然抗病的力量,但因身體衰弱或遇到其他障礙,致使抗病的力量發揮不出。到了真靜境界後,因為恢復了自己的本能,把原有的力量發揮了出來,病就可望逐漸痊癒。至於其他方面,如內心感到通泰,甚至出現某種神奇的反應,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在南懷瑾先生的《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一書中,提到一個概念,叫做輕安境界,它是當人們靜坐達到一定程度,排除了大腦中的昏沉、散亂後出現的,主要特徵是身上有一種清涼或溫暖的感覺,或從頭頂開始,或從腳心開始,使人渾身輕軟,骨頭彷彿融化似的:當散亂昏沉沒有了,忽然在一念之間,心止於一緣,不動不搖,這時一定會產生輕安的現象。有人是從頭頂上開始,有人則是從腳心發起。 從頭頂上開始的人,只感覺頭頂上一陣清涼,如醍醐灌頂,然後遍貫全身,心念在止境,身體也感覺輕軟,好像連骨頭都融化了。這時身體自然挺直,好像一顆松樹。心念及所緣的外境,都是歷歷分明,十分清晰,也沒有任何動靜或昏沉散亂的現象。到了這個輕安的境界,自然喜悅無量,不過,時間或久或短,輕安現象還是容易消失的。 另一種從腳心開始的,先感覺暖或涼,漸漸上升到頭頂,好像穿過了天空一樣,從足下開始的輕安,比自頂上開始的,更容易保持,不易消失。
為什麼靜坐前要先講修身之學?
因為靜坐時以前所做的種種抱愧之事及一切孽緣都會顯現於心,對人的情緒和思想造成很大的干擾。如果沒有一種好的心理素質,就會越坐越煩。尤其是靜坐到一定程度時,有時會出現美女、錢財、權勢等種種幻像,此時如果持身不謹,便會沉溺其中,對健康造成傷害。因此,最好確立正確的人生觀、是非觀和價值觀,所以就要先講修身之學。
什麼時候靜坐最好?
一天中最好的靜坐時間,是子時和午時。子時是23點到凌晨1點,午時是上午11點到下午1點。為什麼子時午時靜坐最好呢?因為正是陰陽交替的時候。 作為一個月來講,最好的練功時間,是節氣的前後三天,一年二十四個節氣,每個月有兩個節氣,這樣,每個月就有六天是最好的靜坐時間,這也是陰陽交替的時候。 一年來講,最好的靜坐時間是二月和八月,那也是陰陽交替的時間。不過,需要特別提醒,每年的夏至和冬至,這兩天特別重要,在這兩天加強、加長靜坐的時間,通常會有很好的效果。 所謂四正時,就是子、午、卯、酉四個時辰。子時,是半夜11點到凌晨1點;午時,是上午11點到下午1點鐘;卯時,是清晨5點到點;酉時,是下午5點到7 點。根據通常的說法,在四正時靜坐,效果會比較好,因為四正時屬於天地正氣交感的時刻。不過,四正時的要求,是就專門的修鍊家而言的,對於普通靜坐者,完全沒有必要受此限制和影響。 每日早晨天剛明時,做靜功最好,其餘時間也隨意可做。若用坐功,最少要坐三十分鐘,最多不宜超過一小時半。若用睡功,即不拘時間長短,能睡幾時就是幾時。夜間能一直睡到天明最好,若睡到半夜,翻來覆去不欲再睡時,可起身坐在床上用功;若坐到有濃厚的睡意發生,身體不能支持,然後再卧下,如此沒有睡不著的。
如何利用零碎時間靜坐?
每天能安排固定的時間靜坐,當然最好。當事情繁雜,無法安排固定時間靜坐時,則不妨利用零碎時間靜坐。具體方法是: .短時間的靜坐。5分鐘左右,也可坐在椅子上,可以直接結束。 .較長時間的靜坐。15分鐘以上,宜稍微緩衝一下再結束。 .睡前靜坐。睡前坐一會兒再睡,坐10分鐘、20分鐘均可,對睡眠會有很大的幫助。 總之,因為靜坐只是使身體和精神放鬆,它不可能出任何偏差,因此,這种放松可隨時隨地做去,有時哪怕一分鐘、兩分鐘,對身體也是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的。
用靜坐法療病時為什麼要盡量隔離世緣?
靜坐對於治療各種疑難雜症有較好的作用,尤其是有些絕症,當用現代醫學的方法起不到作用時,就不妨輔之以靜坐的方法。在用靜坐法療病期間,當然不能再擔任各種工作,但家庭老幼生活和自己經手的事件,也要預先有個安排,免得臨時顧慮。親屬朋友也要少會晤,外面情況要少接觸,不宜多通電話、多看報紙,這樣,就能夠使情緒安定,就能夠使神經常處於靜的狀態,就會有利於病體的康復。
什麼叫止觀雙修?
所謂「止」,就是止息妄念。所謂「觀」,就是觀察自己的身心及外界事物,並從中發現其根本和實質,如通過觀察,發現生命的無常,山河大地的變動不居,從而開闊自己的胸襟,不去患得患失。止和觀不是兩個不同的東西,止時決不能離觀,觀時決不能離止。止若無觀,心必昏沉;觀若無止,心必散亂。故必二者雙修。止觀雙修,對於我們靜坐時排除雜念,有很好的效果。
如何隨時隨地雙修止觀?
止觀雙修,對靜坐時排除雜念有很大的幫助。不過,密室面壁,蒲團端坐,固然是修習止觀之時,但人們的色身,不能無俗事牽累,如果在靜坐以外,就沒有止觀的工夫,那種成就,也不會很大。所以必須於一切時、一切境中雙修止觀,才能達到很好的境界。 什麼叫做一切時呢?行時、住時、坐時、卧時、做事時、說話時,就叫做一切時。人們行、住、坐、卧、做事、說話的時候,應該想想,我今為什麼要行、住、坐、卧、做事、說話?如果是惹煩惱,做無益的事,就不應當行、住、坐、卧、做事、說話;如果是避五濁,調精力,做善事,就應該行、住、坐、卧、做事、說話。在行、住、坐、卧、做事、說話的時候,明白行、住、坐、卧、做事、說話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一切煩惱善惡等的動作或狀態,都是變動不居,不是永恆不變的,因此妄念止息,這就叫做一切時修止。又在行、住、坐、卧、做事、說話的時候,應該想想,由起心動念,一直到見諸行為,一切煩惱善惡等,都是由行、住、坐、卧、做事、說話而生起,所以要返觀自心,發現所表現的動作或狀態,甚至表現動作或狀態的色身,最終畢竟會歸於空無,這叫做於一切時修觀。 什麼叫做一切境呢?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對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就叫做一切境。眼所見一切有形的色,耳所聞一切有響的聲,鼻所嗅的一切香,舌所嘗的一切味,身所受的一切觸,意所執的一切法,無論好、丑、香、臭、甜、淡、澀、滑、軟、硬,都不起貪愛,不起厭惡,毫無分別,這叫做於一切境修止。又內六根,外六塵,因緣湊合,生出六識,勉強分別種種的色、聲、香、味、觸、法,以致生起一切煩惱善惡等。因此,即當返觀攀緣的妄心,發現六根所對的六塵,畢竟是變動不居的,這叫做於一切境修觀。 修止時不離觀,修觀時也不離止,這就叫做隨時隨地雙修止觀。 靜坐時,如果內心浮動,煩躁不安,就應該修止以止之。如果心昏暗時欲沉睡,就應修觀以照之。觀照以後,心尚不覺清明,又應用止止之。總之當根據客觀情況,靈活運用。若用止時,自覺身心安靜,可知適宜用止,即用止以安心;若用觀法,自覺心神明凈,可知適宜用觀,即用觀以安心。
2012-07-17 17:55:36回應
什麼是妄心
什麼叫通關?
通關指打通各種阻礙靜坐的關口,以便達到靜坐修鍊的高級境界。 靜坐獲得成效要經過哪些關? 靜坐修鍊可分為初級境界和高級境界兩種,初級境界即一般的身體震動、舒適、安寧等感覺,高級境界則包括結丹、通大小周天、出陽神等等。要達到靜坐修鍊的初級境界較為容易,只要嚴格按靜坐的一般要求去做即可。若要達到靜坐修鍊的高級境界,則非下一番苦功,非過種種關口不可。 清劉一明撰《通關文》一卷,專言其理及方法:「皆學人要命關口,阻路大魔,便要關關打通,方好進步。若有一關不通,即被此一關擋住。」 此所謂「關」,有的是自然界的冷熱,有的是遭逢的患難,也有的是源於情慾、才智,等等。在此略述於下。 .才智關 才智,指聰明機巧,謀慮變通。恃才用智、機謀詭詐者難以明道,故必須將此關打通。 .口舌關 口舌,指言語。言語者心之聲,口舌不正則心田不正,難以明道,故必須將此關打通。打通口舌關的要訣是口莫妄開,舌莫妄動,非禮勿言,言必以禮。謹於言而慎於行,絕不輕於言,言必有中。 .不久關 指沒有長久之心,不久即退,始勤終怠,無法最終悟道,故須將此關打破,立長久志念,莫要三心二意,半途而廢。 .不信關 不信,指缺乏誠信,或信之不堅。不信則內心主宰不定,難以明道,故須將此關打通。要打通此關,必須心懷金剛志氣,實實落落向前,不管他得力不得力,學成學不成,至死方休。 .幻景關 幻景,指在修道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幻視、幻聽、幻象、幻境。修道者以幻景為真,必然壞事,故必須將此關口打通。須知大道無形無象,不怪誕,不奇異,無形色,無做作,無勉強,自自然然。真常之道,不落景象。抱定此念,即可打通幻景關。 .書魔關 書魔,指執著於書中所說的修鍊方法,並對它妄加猜度,因而入於魔道。墮於書魔,決不能明道成道,故必須將此關打通。真心靜坐學道者要過書魔關,就不要為書所誤,先須細玩經書,辨別邪正,認定門戶,訪求明師,以證是非,萬不可自作聰明,似是而非,草草了事。 .無主關 指心無主宰,把持不定,對正道和傍門辨別不明。靜坐修道者若不識邪正,不分真假,本欲求生,反而促死,故必須將此關打破。 .生死關 即貪生怕死之關。靜坐修道者應齊一生死,至於無生無死而後已。否則,存貪生怕死之心,驚悸不安,形雖存而心先喪,生氣之苗已敗,死氣之根已栽。這樣紛紛擾擾,削磨精神,反而加快死亡。因此,要速將生死關打通,將生死二字置之度外。 .任性關 指任性固執而阻礙進道。人的後天氣質之性,賢愚善惡清濁強惡,彼此不同。稟性中下之人若能自知,亦能變化氣質,反愚為賢,後惡為善,反濁為清,反弱為強。相反,一味任性,剛而不柔,過而不改,則道性難明。因此,真心靜坐修道者,應常思己過,閑談不論人非,事事謹慎,步步檢點。 .色身關 色身即肉體之身,執著於肉體之身的感覺和享受,難明大道,故必須打通。因此,真心靜坐學道的人,應該「視七竅為窟窿,視四肢為木節,視皮肉為膿胞,視五藏為痞?。舍此色身於度外,另尋出個無形之形、無象之象的真身,方能延得生,明得性」。 .色慾關 指人被色慾牽纏,不能堅心向道,故須堅決打破。美色能使人慾火中燒,氣散神移,元精暗銷。此關不過,則一切關口俱不能過。所以靜坐修道者要做到「畏色如畏虎,防欲如防蠍,外而對景忘情,內而慾念不生,防危慮險,保養精神」。 .妄想關 指沒有真行實功,卻憑空妄想悟道。那種方便不行、功德不作的人,企圖憑片言隻語而能明道,一步二步而學成道,斷難成功。因此靜坐修道者必須打破妄想關,立定腳根,不論學道行道,步步出力,時時用力,自然苦盡甜來,得悟大道。 .陰惡關 陰惡,指記仇結冤,心藏怨毒,常想伺機報復。心有陰惡,便生煩惱,不能明道。因此,靜坐修道者持身應世,須要性情平和,人我兩忘,一切外遇,逆順境界,皆以無心應之,不結仇怨。 .執相關 指執著於色身或身上某一形相。靜坐時,身體內往往會出現某種反應,有人以此反應為真,執著不放,以致功夫沒有進展。因此,真心靜坐修道者應將執相關口打通,把性命二字著實下個功夫,明辨性命不在內,不在外,正在虛無寂寥之境,從而不致認假失真,為旁門所誤。 .自滿關 指在靜坐過程中自滿自盈,既不能自己明道,也得不到或聽不進真師指點,功夫便會停滯不前,甚或退步。因此,真心靜坐修道者應低心下氣,做個不如人人的模樣。博學審問,人人是我師,處處可以學,方可明理悟道。 .財利關 指貪圖財富,甚至捨身逐利,重利心而輕道心。真心靜坐修道者應以性命為珠寶,以仁義為金玉,以惜氣養神為貨利,以存誠保真為富有,以清凈無為為家業。須知堆金積玉,買不得生死。 財多累多,利多害亦多。 .冷熱關 指靜坐時怕冷怕熱。靜坐修道的人怕冷怕熱,雖是小節,卻甚礙於道,因為有些兒冷熱之見,便會有無限邪思妄想生出。 因此,學道者應速將冷熱關口打破,隨時將就,到處安身,冷也可,熱也可,不至凍死熱死便置之不理。 .窮困關 指經不住貧窮艱苦的考驗,從而棄道不學。靜坐修鍊之道,與世法相反,欲棄富貴而就貧賤,去奢華而守恬淡。因此,應該心如鐵石,意若寒灰,隨緣度日,餓也如此,凍也如此,即凍餓身死也是如此。有此堅定之信念,方能有成。 .誇揚關 指喜在人前誇揚自己,沽名釣譽,欺己欺人。靜坐修鍊是真功夫,來不得半點虛假,因此,真心靜坐修道者應如愚如訥,謹言慎行,莫恃己長,莫圖虛名,以性命為重,真心實意前行。未聞道者低頭學道,已聞道者低頭修道,甘於寂寞,不圖虛名。 .怕苦關 指學道而怕苦,意志不堅定。成大事必須吃大苦,因此,真心靜坐修道者應外積功行,內煉意念,立一個苦死不間念頭,腳踏實地,勇猛前進,時時刻刻留心,日夜勤勞,久而不廢,終得實惠。 .榮貴關 指追求榮華富貴功名利祿。真心靜坐修道者應明白追求功名祿位會耗散精神,消化氣血,以真換假,結果無非是圖個虛名,耀人耳目,而身心大傷,受福無幾,大限即到,榮貴難恃。因此,應該斂浮華而就樸實,蓄精神而養正氣,尊德性而道問學,自尊自貴,自足自滿,寵辱不驚,咎譽難加,應以明道為貴,以成道為榮。 .退志關 指年老者因年老不肯努力,自退志念,弄到頭來無所歸宿。因此,真心靜坐修道者應該明白,修道不拘老少,有志者雖年老亦成道,無志者雖年少亦不成道。因此,須年老而志強,誠心辦事,不懼生死。 .畏難關 指有畏難之心,口說而身不行,欲前而退後。真心靜坐修道者,必須不避艱險,猛力前進,廢寢忘食,不管他得力不得力,見效不見效,愈久愈力,愈遠愈勤,一心前行,終必有得。 .恥辱關 指受不得世間的恥辱,從而爭強自勝,妨礙明道。因此,真心靜坐修道者應能忍辱受垢,遇逆事而不爭,處卑下而不恥,把一切世上假恥假辱,置之度外,以不能明道為真恥真辱,立定志念,努力前行。 .速效關 指追求快速見效,違背循序而進的法則,一時不見成功,則輕視懈怠。靜坐修道必須循序漸進,不能躐等而求速效,必須有長久之志,長久之行,年深日遠,功力不廢,方能濟事,非一朝一夕而能成。因此,真心靜坐修道者應立起經久不已之志,親近明師,在切身處下功夫。 .假知關 假知,指不懂裝懂。不懂裝懂,則未知者終不知,稍知者難深知,終究不能明道。因此,真心靜坐修道的人,應把自作聰明心腸掃去,未知者急求其知,已知者便求深知,必到水盡山窮,見得根柢而後已。 .嫉妒關 指嫉妒他人強於自己。真心靜坐修道者當為遷善改過之事,對他人功德,不可誹謗詆毀,應心懷大同無我之志,尊人之長,示己之短,低頭做事,誠心前進。 .?恨關 恨之心,積久成蠱,必外而損人,內而壞己。因此,真心靜坐修道者度量必如天之廓大無邊,醇厚必如地之無物不載,容納必如海之眾水朝宗。而後可試觀天之廓大,無物不覆,無物不生。 .懦弱關 指為人一味懦弱,剛氣不振。無剛決之志,則前怕狼後怕虎,怕餓怕凍,又恐勞碌身體,主意不定,懦弱畏縮,便不能學道、明道。因此,真心靜坐修道者應發勇猛志,堅長久心,舉步向前,單刀直入。受人之所不能受,始能得人之所不能得;苦人之所不能苦,始能知人之所不能知。 .懶惰關 靜坐修道看似容易,實有無窮難關隱藏其中,因此,如果有懶惰之心,便不可能有什麼成就。因此,真心靜坐修道者須念茲在茲,步步出力,處處向前,至死不變,終究會有出頭之日。
什麼叫簡事?
簡事指斷簡事物,應物而不累於物。靜坐修鍊需獲得成效,必須專心一意,摒棄外務,若成天忙著處理各種雜事,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唐代道士司馬承禎認為,大千世界的財物不可窮竭,但修道者除了資生之外,不應有別的貪求。酒肉、羅綺、名位、財產等皆為「情慾之餘好,非益生之良藥」,故應捨棄之。
什麼叫斷緣?
指斬斷塵緣,不為俗累。這是對追求靜坐修鍊的高級境界者而言的。對此,唐代道士司馬承禎認為,世俗生活與靜坐修道是截然對立的,世俗生活會使人迷失真性,形勞神傷,所以修道者必須切斷與世俗生活的聯繫,棄事無為。但俗緣無法一下子斷絕,而只能漸斷,以應物無心為手段,使內心或真性從俗境中逐步獨立出來。
什麼是妄心?
妄心也叫「人心」、「塵心」,指變動不居、起滅無常的念頭。 妄心又名「喜怒哀樂之心」、「貪戀愛欲之心」、「利名情妄之心」、「才能好勝之心」、「聰明見解之心」等。所謂靜坐修鍊,事實上就是驅除妄心的過程。因為只有驅除妄心,才能進入心無掛礙的境界,靜坐才有真正的效果。
什麼是欲心?
指眾生所具的希求、慾望之心。欲心對於靜坐修鍊來說,也是一大障礙。因此,習靜坐者應執心入靜,於「欲心未動安靜之時」,「將欲執持令不散亂」。若欲心已起,則應通過觀照的覺悟過程,息心於虛靜無分別之域,以求契合真道。
什麼叫降心?
指降伏妄心。降伏妄心是一個有為的過程,數息法、一念代萬念、止觀法等等,都可以視作降心的辦法。
什麼是平常心?
平常心指無牽無掛、不爭不競、不喜不怒、不執不持的心態。平常心對靜坐修鍊十分重要,靜坐者能得平常心,便已達到了較高的境界;反之,真正有平常心的人,靜坐時很快便會有效果。關於平常心,全真道士尹志平在其《北游錄》中有這樣的表述:「凡世之所愛,吾不為甚愛,世之所惡,吾不為甚惡。雖有喜怒哀樂之情,發而能中其節,而不傷吾中和之氣,故心得平常,平常則了心矣。」「道本無為,惟其了心而已,治其心得至於平常,則其道自生。」
什麼叫止念?
指鎖住心猿意馬,排除一切念頭。不光是排除了各種雜念,連排除雜念的念頭也不復存在,方是真正的止念。因此,止念既是一種方法,也是一種境界。靜坐者經長期靜坐,功夫日深,便會達到止念的境界。到了止念的境界後,便會無中生有,出現種種神奇的體驗。
什麼叫養心?
養心也叫修心,是一種讓心靈進入無思無慮、一塵不染境界的方法,在靜坐修鍊中有極重要的地位,因為從根本上說,靜坐的目的就是養心。關於養心,施肩吾在《西山群仙會真記?養心》中有較系統的論述:「古今達士,養以寡慾,務以至誠,真源湛然,靈光自瑩于丹台也。不為事惑物役,可以超凡入聖。」「教人修心即修道也。道不可見,因心以明之。心不可常,用道以守之。故虛心遣其實,無心除其有也。定心令不動也,安心令不危也。靜心令不亂,正心令不邪,清心令不濁,凈心令不穢,此皆已有,令以除之。心直不返復也,心平無高下也,心明不暗昧也,心通無窒?也,此皆固有,因以然之。 又在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故得靈光不亂,神?不狂,方可奉道保生。
什麼是照心
返身觀照之心,與「妄心」相對。人在靜坐時,首先要排除雜念,此排除雜念之心,即是照心。照心是靜坐時的真正主宰,正是在照心不斷排除妄心的過程中,靜坐功夫得到了一步步提高。
什麼是清虛心?
人在靜坐時,能做到內外俱寂,消除一切塵垢,便進入了清虛心的狀態。清虛心又叫本心、真心,是靜坐修鍊達到的高級境界。
什麼是無心?
指摒除一切雜念,使心靈進入一種無思無慮、一塵不染之境界。 《老君內觀經》說:「無心者,除其有也。」無心也不是說心靈一片死寂,形同木石,應該是滅除思慮之心,而照心不滅。
靜坐會不會改變個性?
人有各種各樣的個性,有人急躁,有人平和;有人外向,有人內向;有人好靜,有人喜動??俗話說,江山易改,稟性難易,從這個角度說,人的個性是很難改變的。然而,靜坐卻能改變人的個性,當然,這種改變,不是變壞了,而是變好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靜坐要獲得好的效果,必須立身端正,心理健全,與人為善,內心平和。靜坐者在靜坐前時時這樣要求自己,在靜坐時不斷地用這些觀念暗示自己,這樣,長此以往,急躁者會變得平和,性情乖僻者會變得正常,自私者會變得大方。尤其當你靜坐進入一種高級境界後,更是會使你的個性和氣質發生很大的變化。
2012-07-17 18:09:06回應
什麼是心息相依
老年人學靜坐有什麼優勢?
有些老年人因為身體不好,或腿腳不靈便,往往對靜坐健身不感興趣。認為自己已經年老,靜坐對自己不可能有大的幫助,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古語有云:「凡人不怕不年輕,只怕向道不心誠。」縱至九十、一百歲,果能如法靜坐,無論男子婦人,都能收到良好效果。 而且,相比之下,老年人習靜坐,比起年輕人來,還有不少優勢。因為年輕人學靜坐,容易游移兩可,二意三心,更有仗恃時光,怠於從事,不甚迫切,所以學者多而成者少。而老年人對於凡塵色相,已曾歷試其艱;世上名利,都是屢經其苦。所以更容易拋棄雜念,專心靜坐,加上老年人各種應酬和事務相對較少,有大把的時間可自由支配,因此,老年人學靜坐,可謂正當其時。
學習靜坐有哪些好的參考書?
對於初學靜坐的人來說,蔣維喬的《因是子靜坐養生法》、《因是子健康養生經》,南懷瑾的《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都是值得一看的參考書。等到靜坐有一定成效後,則可看一些道教有關內丹修鍊方面的書籍,如《性命圭旨》、《伍柳仙宗》等。若要更進一步修鍊,則可以看《鍾呂傳道集》、《悟真篇》及王重陽、丘處機等全真教宗師論述修鍊的一些經典。當然,常看《老子》、《莊子》等道家經典,對於提高靜坐修鍊者的精神境界,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為什麼稱靜坐為仙術?
古人因為從靜坐中發現了不少好處,所以往往對靜坐的作用大加頌揚,或稱之為延年之術,或譽之為祛病之妙法,有人則贊之為仙術。關於為什麼稱靜坐為仙術,《仙術秘庫》卷二中有一段頗為精彩的論述:「廣成子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搖汝精,乃可以長生,是可知靜坐為修道者之要務也。夫人生有形體之身,有精神之身。形體之身,肉身也。精神之身,法身也。常人惑於耳目口腹之慾,只知有肉身,而不知有法身。惟修養之士,始則以形體與精神並重,合形神為一致,終則以神役形,舍形就神。其道何在?曰: 靜坐而已矣。蓋靜坐之功用,實有不可思議者,不搖不動,體氣和平,無思無慮,心意安定,寂焉穆焉,照然朗然,有如皓月當空,一塵不染。又如潭水澄清,深碧澈底。當斯時也,全體快愉異常,毫無煩惱,就其外觀之,似乎失其知覺,如槁木,如寒灰,而無所動於中,殊不知其靜之至也,知覺更為靈通,無他,精全則神明也。此儒家謂之主靜,釋家謂之止觀,道家謂之抱一,雖其名稱各異,而謂和呼吸,修養丹田,由勉強以幾於自然,則一也。昔達摩祖師面壁入定,靜坐至九年,功乘圓滿,而壁上相對之處,留其影像。然則靜坐之法,凝其精神,其功不綦偉耶。」
什麼是精、氣、神?
精氣神是人體生命的三個基本要素,道教稱之為人的「三寶」。 精指人形體中的精華,是軀體中的生命物質,有先天和後天之分。 後天的精指男子的精液,廣義上包括內分泌物質及多種激素。先天的精主要指人的性功能,廣義上包括生殖系統、內分泌系統、血液循環系統等人體本有的自然功能。先天的精是在無為狀態下自然本能產生的,稱作元精。後天的氣指呼吸之氣,先天的氣稱元氣,寫作?。元氣是人體生命運動的機能,體現為高度有序的能量流和軀體活力。神亦有先天後天之分,後天的神稱「識神」,即常意識,先天的神為元神,即元意識。後天的精氣神是人體內分泌、氣血循環、感官思維的生命活動。先天的精氣神則是無形無質、自然本能的功能,是人體生命運動的表現形式。人體生命運動中的精、氣、神三種功能大致可和物質運動中產生的熱、力、光三種效應相互類比。 「精」是生命的「熱」,「氣」是「力」,「神」便是「光」。 人生的生命,如果失去了「光」「熱」「力」的功能,那便是死亡的象徵。 「 精」 「 氣」 「 神」 在人體生命的作用上,的確猶如宇宙物理的現象一樣,也是逐段分開, 而又互相混合。「神」的主要作用,是在頭腦部分; 「 氣」的主要部分,是在胸腔和胃部;「精」的主要作用,是在腎臟小腹以下和睾丸生殖器等部分。在道教修鍊中,常常稱精氣神為藥物,認為通過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的步驟,人就可以奠定精氣神三家相見圖長生不死的基礎。
什麼是交感精?
交感精也叫後天精。道教認為,交感精來自先天精,男子在性慾的支配下,通過男女交媾等,後天精就化為交感精,並經由生殖器泄出。如《聽心齋客問》中說:「男女交媾,精自泥丸順脊而下,至膀胱外腎施泄,遂為渣滓,則為交感之精矣。」
什麼是後天氣?
後天氣即呼吸之氣,也寫作「後天?」。李涵虛《道竅談?先天直指》:「後天者,呼吸之氣,思慮之神,交感之精。三物可聞可見,可測可推,生身以後之用也。故曰後天。夫人在胞胎時,只有一點元氣,並無呼吸之氣,乃至十月胎全,脫離母腹,遂假口鼻之竅,外納天地之和。此呼吸氣之所由來也。」後天氣是相對於先天氣而言的。在內丹修鍊中,主張把後天氣與先天氣相配合,以結成還丹。如崔希范《入葯鏡》:「先天?,後天?,得之者,常似醉。」王道淵註:「後天?者,乃一呼一吸,一往一來內運之?也。呼則接天根,吸則接地軸,呼則龍吟雲起,吸則虎嘯風生,綿綿若存,歸於祖?。內外混合,結成還丹。」
什麼是衛氣?
衛氣即遊走在人體表皮的氣,因為它能起保衛人體的作用,故稱。衛氣又叫意念氣,因為我們後天的意念可以指揮它,所謂意到氣到的氣,指的就是衛氣。
什麼是榮氣?
榮氣又叫「經氣」,也叫「營氣」,是在經絡里流通的氣。榮氣不是用後天的意念可以引導和指揮的。因為榮氣是天然在經絡里流通的,所以榮氣不能練,只能調。
怎樣調榮氣?
調榮氣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通過靜坐,促進體內榮氣的流通;還有一種就是用針灸按摩,利用外力使榮氣更好地流通。
什麼是真氣?
靜坐修鍊到了無欲無念的階段,忽然無中生有,產生的一種氣,就稱為真氣。這個氣並非身體內一圈圈流動的氣,而是宇宙造化萬物的本體。趙避塵在《性命法訣明指》中認為,真氣就是「無念元氣」,由無念採得的真精所生。又說「坎位是丹田,內生真氣,順出是精。離位是心,內生真氣,由中發動氣血,人身脈動即此也」。
什麼是人體的氣機?
所謂氣機,即人先天稟賦的元氣在身體內的自然運行。靜坐到達入定境界後,漸漸便可引發固有生命的氣機。氣機的流行,它依循晝夜十二個時辰,周流人身氣脈與腑臟一周。而且在每一時辰之中,經過氣脈的部分不同。中醫的經絡穴位學說和針灸術就是依據氣機的流行而發展出來的。
為什麼說讓氣機停留凝聚是不可能的事?
氣機是先天稟賦的元氣在體內的自然運行,這種運行是沒有間斷的,因此,有人希望把這種氣機凝聚在丹田,這是根本不可能的。 「氣機」停留在體內的某一部分,除非是內部的生理機能已經有了障礙,生了重病的人才能如此,一個正常無病的人,絕對不可能如此的。 如果說有些從事「守竅」或「鍊氣」的人,的確做到了讓氣機停留,那隻不過是他自己心理意識所造成的錯覺作用,而並非真是氣機停留在那裡。同時他所感受到,以及在形體上所看到的,那也只是神經血管充血的作用,與心理意識引導精神集中的關係,而不是氣機的留滯。因為心理意識專註在身體某一部分時,神經、肌肉、血液,都會隨著意識的集中力量而發生作用。說白了,有些人所謂的把氣機凝聚在一處,事實上只是用意念調動了身體表皮中的衛氣,而不是什麼氣機。
空氣、呼吸與人體內的氣機三者之間是怎樣的關係?
呼吸和空氣的關係是最密切的,因為人就是通過呼吸空氣來維持生命的。但是,呼吸和空氣與氣機的關係就不那麼簡單了,因為人體內在的氣機,猶如一個原始的寶藏,它與生命俱來,永遠潛在著無盡的功能,但不經過合理的修鍊,這種潛藏的生命之能將隨老死物化而去,永遠無法發生作用。 但是,呼吸和空氣與氣機並不是一點關係也沒有,恰恰相反,它們之間仍有密切的關係。因為,要把氣機發掘出來,只有通過呼吸的辦法,此即所謂用後天氣調出先天氣,即在靜坐時,通過合理的、有程式的呼吸,最後達到止息的程度,此先天的氣機就會顯現出來了。
什麼叫心息相依?
即將意念和呼吸熟練地合為一體,行住坐卧,相依不離。《聽心齋客問》:「用調息功夫,拴系此心,使心息相依。調字亦不是用意,只是一呼一吸繫念耳。至心離境,則無人無我,便無息可調,只綿綿若存,久之,自然純熟。」 那麼,在靜坐時如何做到心息相依呢?有一種方法,就是將兩眼輕輕閉合而用「數息」的方法,一呼一吸叫做一息,從一數到十,周而復始,使精神自然集中,久而久之,就能達到心息相依。
什麼叫三關?
三關主要有兩種含義。一是指內氣沿督脈運行時三個較難通過的關口,分別是尾閭關、夾脊關和玉枕關。二是指內丹修鍊的三個階段,分別是煉精化氣、鍊氣化神和煉神還虛。
竅和穴位有什麼區別?
竅跟穴位是不一樣的,穴位是指人體經絡的結穴處,而竅更與人體激素有關係,如上丹田便是竅,它相當於人體頭部松果腺體的位置。在靜坐修鍊中,通常很難指明竅的確切位置,往往要在到達一定的境界後,才能無中生有,顯出竅來。 上丹田在頭部,因其在人體三丹田中位置最高,故名。關於上丹田的具體部位,葛洪在《抱朴子內篇?地真》中稱:「或在人兩眉間,卻行一寸為明堂,二寸為洞房,三寸為上丹田也。」上丹田有多種異名,如祖竅、泥丸宮、乾宮、乾家、昆崙山、交感宮、最高峰、天宮、真際、天根、玄門、摩尼珠、髓海、紫金城、流珠宮、玉京山、紫靖宮、太澗池等。 上丹田通常被稱為泥丸宮,是內丹修鍊的重要部位。據陳攖寧《黃庭經講義》:「雖周身百節皆有神,惟泥丸之神為諸神為宗。泥丸一部,有四方四隅,並中央,共九位。皆神之所寄。而當中央方圓一寸處,乃百神總會。修鍊家不必他求,但存思一部之神,已可享無窮之壽。因此一部之神,非散居別處,而居腦中。泥丸夫人,即腦室中央之神。」據現代生理學,泥丸宮位置在正當頭部的松果腺體,具有內分泌機能。由三葉組成,各葉功能不同,與人的身體發育程度、生命力強弱、智力高低、生殖器官功能代謝等有密切關聯。 中丹田又叫規中、中黃、玄關、真土、戊己門、祖氣穴等,其位置有兩種說法。一是指兩乳之間的絳宮。《仙經》云:「絳宮為中丹田,藏氣之府也。」《修真秘訣》:「心為絳宮中丹田。」二是指心之下、臍之上。《性命圭旨?普照圖》中,言中丹田之位在心源、性海竅穴之下,又在關元、氣海、土釜竅穴之上。在內丹修鍊中,中丹田為結胎、煉胎、養胎的地方,作用極神妙。 下丹田又叫「正丹田」、「關元」、「氣海」、「氣穴」等。通常說的意守丹田指的就是意守此下丹田。關於下丹田的位置,有不同的說法,《抱朴子內篇?地真》認為「臍下二寸為下丹田」,《仙經》 認為「臍下三寸為下丹田,藏精之府也」,《金丹大要?鼎器妙用》則說:「下丹田之極虛為準,是神氣歸藏之府。」 守竅即用意念注守人體內的某一重要部位,如注守玄關一竅、注守下丹田、注守中丹田等等,都可以稱為守竅。開始學習靜坐,便以「守竅」為主,而且必從「守竅」入門。
什麼是鵲橋?
指口鼻之間和肛門、陰道之間的部位,它們是任督二脈的上下交會之處。由於口、鼻和肛門、陰道在上下兩處隔斷,沿任督二脈運葯時須搭鵲橋而渡,如牛郎、織女借鵲橋渡天河一樣,故有鵲橋之說。 鵲橋又有上鵲橋和下鵲橋之分。上鵲橋在口、鼻,下鵲橋在二陰。
絳宮在什麼部位?
絳宮又叫「絳關」、「金闕」,位於心下、兩乳之間,是靜坐時內氣運行的重要部位。晉葛洪《抱朴子?地真篇》認為絳宮即是中丹田:「或在心下絳宮、金闕,中丹田也。」
命門在什麼部位?
在以前關於靜坐的書籍中,常常會提到命門,認為它是內氣運行的重要部位。不過,關於命門的確切位置,歷來有不同的理解,在此介紹三種較有代表性的觀點。一種認為命門即右腎。《道樞?七神篇》:「夫臟各有一,腎獨有二何也?非皆腎也,其左者為腎,其右者為命門。命門者,諸神精之所舍,元氣之所系也。故男以藏精,女以藏胞。故知腎有一也。」《難經?三十六難》:「左者為腎,右者為命門。」一種認為命門即肚臍。《黃庭外景經》:「後有幽闕前命門。」務成子注云: 「腎為幽闕目相連,臍為命門三寸,日出月入陰陽並,呼吸元氣養靈根也。」還有一種認為命門即下丹田。《道樞?黃庭篇》云:「命門在臍下一寸三分,名曰玉環,身為下丹田。」《黃庭內景經》:「閉塞玉門保玉都。」務成子註:「命門者,下丹田,精氣出入之處也。」
氣海在什麼部位?
氣海即下丹田。《雲笈七?》卷五八:「氣海者,是受氣之初,傳形之始,當臍下三寸是也。氣海者,與腎相連,屬壬癸水。水歸於海,故名氣海。」《道樞?胎息篇》:「氣海者,在臍之下三寸,其名曰子宮,元氣之根也。」不過,關於氣海的確切位置,歷來有不同觀點,如有的認為指膻中,有的認為指腎,等等。但不管如何,氣海在靜坐修鍊中,都是人們經常提到的重要部位。
尾閭在什麼部位?
位於脊椎骨下段,上連骶骨,下端遊離,在肛門後方。尾閭有龍虎穴、曹溪路、河車骨等眾多名稱,是陰陽之氣升降的重要路徑。據《抱一子三峰老人丹訣》:「人身脊骨有二十四節。從下數起,第一節下,名尾閭穴。又名龍虎穴,又名曹溪路,又名九重鐵鼓,又名三叉骨,又名河車骨,又名河車路,又名氣海門,又名朝天嶺,又名上天梯。尾閭穴骨樣如金鼎,上有九竅,內外相通,脊骨中間,脊骨兩旁,共有三條經路,泥丸宮、尾閭穴二處,是陰陽升降之路徑也。」
尾閭穴在什麼部位?
位於前陰之後,肛門之前。是督脈三關的第一關,任督二脈交會之處。真氣在丹田發生後,往往經尾閭穴沿督脈上升。
夾脊關在什麼部位?
夾脊關在背部,人俯卧時正當兩肘尖連線點正中處。真氣通過尾閭穴後,下一個重要的部位就是夾脊關。
玉枕關在什麼部位?
玉枕關位於腦後,是後三關中的上關。真氣通過夾脊關後,下一個重要的部位就是玉枕關。在後三關中,玉枕關是最難通過的部位,故內丹修鍊中稱過玉枕關須用「牛車」,意謂非牛之力過不去。
2012-07-17 18:20:18回應
周天
什麼叫小周天?
指人體的內氣在下丹田出現後,經尾閭關、夾脊關、玉枕關、上丹田、中丹田等再回到下丹田的循環路徑。因其運行如日月之在天空中繞行, 故稱。如《性命圭旨》中稱: 「天之行也,曰一周天,何其健歟?若吾身亦一小天地者,周天之行健也。一屈一伸,一往一來,真有若日月之代明,寒暑之錯行,其殆天運之自然,是亦吾身一天地也。始而有意,終於無意。」 伍守陽的《天仙正理直論》也說:「小周天雲者,言取象於子、丑、寅十二時如周一日之天也。」 小周天功夫能調節任、督二脈的陰陽氣血平衡,在內丹修鍊中屬於煉精化氣階段之功夫。
什麼叫大周天?
大周天系相對於小周天而言。小周天是內氣在上半身運行,大周天則除了上半身,內氣進一步在四肢中運行,因其運行範圍比小周天更廣,故稱。 不過,在內丹修鍊術中,大周天與小周天又有其特殊含義: 小周天是有為階段,大周天是無為階段; 小周天采外葯運河車入下丹田,經上鼎泥丸到下爐丹田而封存,大周天以黃庭中丹田為鼎,小周天圖下丹田為爐; 小周天講活子時,大周天講正子時; 小周天用後天八卦圖式,大周天用先天八卦圖式; 小周天循任督二脈運行,大周天只守小鼎爐氤氳二田之間,故大周天又稱「十月養胎」,實為入定煉性功夫。 明伍守陽《天仙正理直論》說:「天固一也,而所用之工,有小大之異也。小者有間,大周則無間矣。小者有時,大周則無時矣。小者有數,大周則無數矣。」
什麼叫運息?
運息即用意念引領內氣周流全身。關於運息的具體方法,楊踐形的《指道真詮?息法》講得十分具體:「運息:彌滿氣海之息,灌注腠理,調準體溫,發攻邪表汗之功法。先閉目凝神,靜心寂虛,存神氣海,下達丹田,轉過尾閭,隨即提縮穀道,引氣上升,勿使泄漏。 乃自腰際夾脊透雙關而上,直至泥丸,轉下鵲橋,汩然咽下,仍歸丹田。」不過,以意引領內氣,在靜坐中屬於危險之舉,非訓練有素之人,最好不要去嘗試。
大周天圖有靜坐獲得顯著功效的實例嗎?
靜坐之有效無效,因多系個人體驗,外人較難判斷,但我們常常可以從各種書籍、雜誌上發現一些靜坐者講述自己獲得顯著功效的記述,在此摘錄三例,以增強人們學習靜坐健身法的信心。 一是《因是子靜坐養生法》的作者蔣維喬的親身體驗和經歷。 余自幼多病,消瘦骨立,父母慮其不育。年十二,即犯手淫,久之,夢遺、頭暈、腰酸、目眩、耳鳴、夜間盜汗、百病環生。幼時愚昧,初不知致病之由。年十三四時,略知其故;然不甚明了,屢戒屢犯,又不敢以告人,惟日在病中而已。家居城之西隅,距城東不過二三里,偶因節日,偕兄弟游於城東,中途輒足軟不能行,歸則一夜必盜汗六七次,幼年之狀況如此。 年十五六後,病益多,加以怔忡、心悸、潮熱往來等病。猶憶十七歲之春,每日午後身熱,至翌晨天明退熱,綿延至十八歲之夏方愈。長日與病為緣,益覺支離,而頗知刻苦讀書;舊時習慣,讀書恆至更深不寐。久病之軀,以病為常事,以不病為變例,故雖病而讀書自若,於是體乃益弱,病乃益深。 當病盛時,亦百般求治療之法。而內地偏僻,只有舊醫,所用者為湯藥,久而無效,亦厭棄之。余雖不以告人,而余先考則察知余病源所在,有時示以修養心性諸書;又示以《醫方集解》末卷所載道家大小周天之術;乃恍然大悟,稍稍習之,病良已。 然無恆心,病作則懼,懼即習,病已則怠,怠則忘之。然自此知保貴身體,不加戕賊。自十九歲後,諸病雖未嘗離身,而較諸幼年時代,反覺康強矣。 年二十二娶妻以後,自以為軀體較健於昔,靜坐之術即委棄不復為,而又不知節慾,於是舊時諸疾俱作,加以飲食不節,浸成胃擴張病,食管發炎如熾,益以嘈雜,時時思食,食至口,又厭不欲食。友人多勸余靜養,余猶以為無傷也,遲回不決。至己亥之春,仲兄岳庄,以患肺疾死。其明年庚子,余亦得咳嗽疾,未幾,即咯血;服舊醫之湯藥,病轉劇,三月不愈。乃大懼,恐蹈亡兄覆轍。於是摒除藥物,隔絕妻孥,別居靜室,謝絕世事,一切不問不聞,而繼續其靜坐之功,時年二十八也。 初為靜坐時,自定課程:每晨三四時即起,在床趺坐一二時。黎明,下床盥漱畢,納少許食物,即出門,向東,迎日緩緩而行,至城隅空曠處,呼吸清新空氣,七八時歸家。早膳畢,在室中休息一二時,隨意觀老莊及佛氏之書。十時後,復入坐。 十二時午膳。午後,在室中緩步。三時習七弦琴,以和悅心情,或出門散步。六時復入坐。七時晚膳。八時後,復在室中散步。 九時,復入坐。十時後睡。如是日日習之,以為常,不少間斷。 當時以急欲愈病之故,行持過猛。每入坐,則妄念橫生,欲芟除之,而愈除愈甚。欲調息則呼吸反覺不利,胸部堅實,如有物梗之。然深信此術有益,持以百折不回之志,絕不稍懈,而困憊益甚,幾至中輟。吾鄉父老中,亦有諳是術者,偶往謁之,自言其故。則曰:「汝誤矣,習此者以自然二字為要訣,行住坐卧,須時時得自然之意,徒恃枯坐,勉強以求進,無益也。」於是大悟,凡入坐時,一任自然。或覺不適,則徐起緩步室中,俟身心調和,再入坐。如是者將及三閱月,而困難漸去,佳境漸來。 自庚子三月初五日,始為靜坐;幾經困難,而按日為之不少懈;厥後漸近自然,精神日健。向之出外散步,未及一二里,即足軟不能行者,今則一舉足能行十餘里,曾不稍疲。每入坐後,覺臍下丹田,有一股熱力,往來動蕩,頗異之。至五月二十九之夕,丹田中突然震動,雖趺坐如常,而身體為之動搖,幾不自持;覺此熱力,沖開尾閭,沿夾脊而上達於頂,大為驚異。如是者六日,震動漸止。屈計自三月初五日至此,僅八十五日耳。是為第一次之震動。此後每入坐,即覺此熱力自然上達於頂,循熟路而行,不復如初時之動搖。而舊時所患怔忡、心悸、腰酸、頭暈、耳鳴、目眩、咯血、咳嗽諸疾,均一朝盡瘳;惟胃擴張關於實質之病則未愈,而從此亦不加劇。 庚子一年中,閉戶靜坐,謝絕人事,常抱定三主義:曰禁慾以養精;禁多言以養氣;禁多視以養神;自為日記以課之。自三月至五月,為入手最困難之逆境。五月至六月,始見卻病之效。 七月以後,功候純全,每入坐,輒能至三時之久;覺身心儼如太虛,一塵不滓,亦不見有我,其愉快如此。 辛丑以後,為生計所迫,不得不出而治事。而靜坐之術,不能如前此之終日程功。則改為每日早晚二次,至今以為常。迨壬寅之三月二十八日,晨起入坐,覺丹田熱力復震,一如庚子之五月。惟曩時之熱力,衝擊尾閭,此則衝擊頭頂之後部,即道家所謂玉枕關也。連震三日,後頂骨為之酸痛。余此時毫不驚異,忽覺頂骨砉然若開,此熱力乃盤旋於頭頂。自是每入坐即如是,亦不復震。是為第二次之震動。 是年十月初五之夕,丹田復震,熱力盤旋頭頂,直自顏面下至胸部,而入臍下,復歸丹田,震動即止。是為第三次之震動,自是每入坐後,此熱力即自後循夾脊而升至頂,由顏面下降而入臍下,循環不已。如偶患感冒,覺身體不適,可以意引此熱力,布?全身,洋溢四達,雖指尖毛髮,亦能感之,久之發汗,感冒即愈,從此舊疾永不複發。每與友人登山,輒行山路數十里,不稍倦。最有趣味者,壬寅年在江陰南菁講舍肄業,江陰與武進陸路,距離九十里;暑假時與一友比賽遠足,早晨自江陰起行,午後四時抵武進,步行烈日之中,亦未嘗疲乏也。
靜坐時如何防風?
靜坐時最好什麼都不穿,但一定要注意防風防寒,尤其是膝蓋一定要蓋一層布,因為膝蓋最怕受風,受風了也不容易好。 靜坐的時候,必須注意身體各部位的溫度。在人的身上,兩膝最畏寒冷,其次是胸部。所以靜坐之前,要將兩足膝蓋蓋好,如果覺得膝蓋上有涼的感覺,就要馬上蓋緊。其次就是胸部,如果覺得透風,就須將衣服合攏,否則容易得病。
靜坐時怎樣穿衣?
靜坐時,因全身毛孔舒張,故應注意保暖;衣著以寬鬆、舒適為原則,緊身衣物應於靜坐前解開或脫掉。 身上感覺的冷熱對於靜坐的影響很大,感覺舒適,可以幫助功夫的進步;感覺不舒適,就要使功夫發生障礙。熱到穿單薄衣裳要出汗時,冷到穿厚棉衣裳不覺暖時,霉天潮濕氣重時,靜坐皆難見效驗。
怎樣選擇坐具?
最好有一個固定的專用於靜坐的凳椅,凳椅上須敷以軟的蒲團,臀部使較膝蓋高二三寸,初學靜坐的人,因兩腿生硬,也可以墊高四五寸。因為臀部若不墊高,身體重心必後仰,使氣脈阻塞,會勞而無功。若坐時感覺身體不穩,時間一長,則必感腰部疲酸,無法久坐,也不易收到靜坐之效。 如果沒有特製的坐具,也可以在床上坐,不過臀部一定要稍稍墊高。而且,這裡所說的床,也不是彈簧床或厚厚軟軟的海綿墊,這種軟底的床不適宜靜坐。一坐上去,壓力不平均,身體為求平衡,下意識地就在緊張中,時間拖久,當然就腰酸背疼,再長期如此下去,毛病更加嚴重。靜坐所用的床最好是硬木板床,這樣壓力平均,坐得四平八穩,全身才得以放鬆。 另外,如果在硬板上鋪褥子,更保暖、更舒適,當然也可以。有人在夏天靜坐時因為怕熱而直接坐在水泥地上,這樣極不好,因為無形中寒氣入侵,對身體會有害處。
吃什麼樣的食物有利於靜坐?
靜坐期間,飲食調味,不宜過於濃厚,甜、酸、咸、辣,皆要比平常所吃慣的口味稍為淡薄,白煮清蒸宜多,紅燒煎炸宜少,十分鮮味也不相宜。煙酒最好能夠戒絕。這樣就是使舌根清凈,味神經不受刺激。 另外,含蛋白質的各種食物,雖於身體有益,但也要能夠消化,否則,多吃反而有害。其他一切營養品,也要配合適宜,不衛生的零碎食物,皆要禁絕,勿縱口腹之慾,致誤健康大事。
吃飽後可否立即靜坐?
初學靜坐的人,吃飽後不能立即靜坐,因為腸胃正在忙著消化,不適合靜坐。至於靜坐有一定功夫的人,吃飽後也可以馬上去靜坐,因為一下子就能消化了。
飯後多長時期靜坐為宜?
飯後宜隔半小時靜坐為宜。《因是子靜坐養生法》則認為以飯後兩小時靜坐為宜。
為何飯後半小時內不能靜坐?
靜坐是用腹式呼吸,呼吸時肺之張縮範圍擴大,必妨礙胃的工作。人的生理上的特點,就是某處有工作,血液就自然聚集於某處,飯後胃忙於工作,若再加以人工,就會無益有害。
靜坐與飲食之關係如何?
在飲食方面不必過於拘泥,自己喜歡吃什麼就吃什麼,只要注意少食、精食即可。
為什麼靜坐時以少食為宜?
因為若吃得過多,則胃中不能全部消化,反須將消化不了的食物,排泄於體外,是使胃腸加倍工作,結果必氣急身滿,坐不得安。 古人云「食慾常少」,其言實有至理。又食物不宜濃厚,能素食最佳。 另外,除了食物宜少,還宜有定時,宜細嚼緩咽。
2012-07-18 09:35:27回應
走火與入魔
靜坐時想睡覺怎麼辦?
碰到靜坐時想睡覺的情況,應弄清想睡覺的原因,再加以恰當的處置。如果是因為身體的勞累,或者是心力的疲憊而犯困,不妨乾脆放身而眠,等到睡足了,精神爽朗時,再來靜坐。如果發現心力和身體,並無疲勞的現象,那麼,最好起身稍作運動,或者特別提起精神,使自己堅持坐下去。
靜坐會不會影響睡眠?
靜坐的功能比睡眠要好,且功夫深的人可以終年不睡。然初學時不可強求,應聽其自然。因睡眠只能使全身休息,而神則散於外(如做夢之類),而靜坐既能收休息之效,而且神不外散。因此,靜坐只會對睡眠帶來好處。
怎樣處理靜坐與睡眠的關係?
應該是想睡則睡,不要勉強。若靜坐功夫漸深,則半夜醒後,即可起來靜坐。坐後不再睡,固最妙,若覺未足,再睡一會兒,亦可。 如靜坐功夫加深,坐的時間加長,則睡眠之時,可漸漸減少,所以有終年以坐代睡者。這不是勉強可得,終究要以調節睡眠,使不過多過少,方為合理。
感冒生病時可不可以靜坐?
當然可以,這樣會使感冒好得快些。不過,若感冒太重時,亦不必勉力去坐,最好趕緊去找醫生治療。
為什麼女性來月經時不宜練功?
女性來月經的幾天不能靜坐,因為你一靜坐以後,血就會更多,而且會形成氣血不順暢,造成病態。等到月經將盡,血已經淡了,黃了,快停了,這個時候才可以重新靜坐。
與眾人一起靜坐好,還是獨自一人靜坐好?
這兩種辦法各有利弊,不能說哪一種最好,集體做,在彼此互相觀摩之下,易收奮勉之功,也易起矜持之態;單獨做,在個人行動自由之下,易獲幽閉之感,也易生怠惰之情。 佛家住叢林禪堂用功的,就是集體辦法;住深山茅篷用功的,就是單獨辦法。因此,可以根據不同人的特點或靜坐的不同階段,選擇集體靜坐或單獨靜坐。
怎樣判斷靜坐時發生了偏差?
靜坐的姿勢不正確或心理沒有調整好時,靜坐時便容易出偏差。 關於靜坐時是否出了偏差,有一種極簡單的檢查方法:功夫做得自然,做得正常,身心必覺非常輕鬆愉快,倘如覺得有一些不輕鬆愉快,就可以馬上知道必有什麼不自然不正常的原因,從而馬上加以糾正,這是最要緊的,否則就會勞而無功,甚至出現疾病。
沒有師父指導,可不可以自己修學靜坐?
完全可以。因為靜坐時講的是身靜心靜,你只要做到靜就可以,這些不一定非要有師父教你。至於靜坐的姿勢、呼吸的調整、心理的調攝,目前關於靜坐的一些書籍中都有較多的介紹,你只要照著做就行,唯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隨便以意引氣。不過,若想進行靜坐的高級修鍊,如道教內丹術、禪修等,那就最好有師父,因為這中間有許多環節,不是過來人是很難把握的。
什麼叫走火?
指在靜坐過程中,因為運用了強烈的意念、粗重的呼吸,掌握火候不當,刻意追求等原因產生的一種偏差。《張氏經通?神志門?走火入魔》中分析走火的原因說:「至於修真鍊氣之士,不求自然之旨,刻以吐納為務,乃至氣亂於中,火熾於外,而為怔忡痞逆,躁擾不寧等患。」 走火的主要表現,輕者氣沖得胸腹脹痛,或頭脹重如箍,甚至內氣周身亂竄,或則外動不已;重者則狂躁不已,甚至發生精神錯亂。
什麼叫入魔?
學靜坐的人,如果心地不清凈,往往會出現魔境。須知魔境實由心生,一心不亂,即魔不能擾。魔境甚多,在此略舉大概,以使學煉靜坐的人若偶爾碰到,不致惑亂。 (1)可怖魔境,如現惡神猛獸之形,令人恐懼,不得安定。 (2)可愛魔境,如現美麗男女之形,令人貪著,頓失定心。 (3)平常魔境,如現不惡不美等平常境界,亦足以擾亂人心,使不能入靜。 如果對魔境不能正確對待,甚至信以為真,就有可能造成神昏錯亂,躁狂瘋顛,甚至成為精神病患者。 關於魔境的具體狀況,《天仙正理直論》中有這樣的描述:「或見奇異,或聞奇異,或有可喜事物,或有可懼事物,或有可信事物,或有心生妄念,或張妖邪魔力等。所以有十魔、六賊魔等說。」 對各類魔境,萬尚父在《聽心齋答客問》中指出其原因及對待辦法是:「凡有印象,皆是虛妄,乃自己識神所化。心君不亂,見如不見,自然消滅,無境可魔也。」
靜坐會不會走火入魔?
有人認為靜坐會走火入魔,因此主張不可靜坐,這其實是對靜坐的一種誤解。 因為考察走火的原因,多屬於生理上產生的問題,即在意守丹田時,因為將意識集中於丹田處,造成丹田部位發燒、發熱,猶如火種,這稱為「火」;再用意識引導此火,打通任督二脈,乃至於轉小周天、大周天。若心情過於急躁,或方法拿捏不當,就會氣血逆流,導致神經系統受損,甚至引發嘔血或半身不遂,嚴重者還會造成死亡。 「入魔」則屬於心理上產生的問題。因為心理上的追求過於執著,總想著出氣感、出神通,從而造成各種怪異境象的出現。然而,從靜坐法本身來看,它既不主張以意引氣,又不要求出什麼功能和神通,它只是要求靜坐者靜靜地坐在那裡,不思不想,所以,靜坐本身是不會讓人走火入魔的。
修習靜坐的人應如何看待泄精與性行為?
中國傳統有「一滴精、十滴血」的說法,認為精液對於人的生命有極重要的價值,因此反對輕易泄精,尤其是那些從事養生的人,更是把精液看得十分重要,而把閉精不泄作為追求的目標。 然而,現代醫學和性科學的觀點與中國古代養生家的觀點恰恰相反,它認為,一個正常的成年人,在相當時間和正常狀況下排泄精液,那是並不妨礙健康的事。不過,一言以蔽之,現代性科學認為,絕對不會有一個純粹的獨身主義者,畢生毫無性行為的泄精(包括遺精、夢遺、手淫等),而能健康地比一般人活得長久。因此,所謂「還精補腦」、「煉精化氣」等理論,在現代醫學看來,簡直是一派胡言。 那麼,從事靜坐的人,應如何看待泄精與性行為呢?正確的做法,應是順其自然,無過或不及。只要是不影響健康(這一點,自己的感受是最直接的,如無乏力、頭暈等癥狀)的泄精和性行為,不妨任之;但是,適當地節制,對身體亦會有好處。
靜坐後可不可以有性關係,是否必須戒絕房事?
這首先要根據一個人靜坐的目的來定。靜坐可以有不少目的,如養生、治病、煉內丹等等。如果是出於一般養生的目的,每天只是有時間時坐一下,靜坐的時間也不是十分嚴格,則基本上可以與普通人一樣,即你平時是怎樣過性生活的,現在仍可以這樣過。如果靜坐是為了出真氣、煉內丹,常常做意守丹田的功夫,這時候就要節制自己的性生活,能節制就盡量節制,一方面是因為這樣做收效較大,一方面是因為靜坐往往能增強人的性功能,如果因此而縱慾,必會大大傷害身體健康。至於傳統的靜坐理論,則主張靜坐者最好戒絕房事。如《因是子靜坐養生法》中說:「初練功時,最少亦要繼絕性交一百天,以後亦須有節。」
房事過後可不可以靜坐?
可以。不過對初學的人來講,最好是房事過後稍待一會兒,等休息好、精神足了再靜坐。
怎樣處理靜坐與運動的關係?
養生之道,宜動靜兼修,靜坐再配合適當的運動,效果更大。但劇烈運動之後,不可驟然入坐,靜坐後亦不可驟然運動,中間應間斷半小時為好。 古來養生法,本有外功與內功兩種。外功著重身體的運動,例如八段錦、太極拳都是。因為一味呼吸習靜,不使身體活動活動,是有偏差的,所以必須兼習外功。八段錦最簡單,太極拳比較複雜,必須請教老師傳授,如果沒有功夫去學,則每天做體操也是可以的。
為什麼靜坐的效果比單純運動好?
因為單純運動,多為四肢的活動,雖也有一些呼吸鍛煉,但因為運動時動作較為劇烈,反造成呼吸短促,所以對內髒的作用,尤其是心、肺以外的胃、腎、肝的作用並不是很大。靜坐則要求把呼吸深入腹部,這必然會使內臟器官都得到充分的運動和按摩,因此,就全身健康來說,靜坐的效果比單純的運動要好。尤其是靜坐講究心理的訓練,讓大腦排除雜念,充分休息,這更是單純運動所無法達到的。當然,也不能因此否定運動的作用,靜坐若配合適當的運動,效果就會更好。
如何有效率地靜坐?
要做到有效率地靜坐,一是要選擇好的環境,盡量不使外界的噪音等影響入靜;二是要持之以恆,不能三天打漁,兩天晒網,每天堅持靜坐兩次以上,且每次的時間都不少於半小時,幾個月後就會有明顯不同的感覺,勝過斷斷續續地靜坐幾年甚至十幾年;三是要保持心靈的專註,靜坐時盡量讓意念集中起來,而不要沉溺於胡思亂想,如靜坐半小時,想了半小時的煩心事,那跟不靜坐沒有多少差別,所以靜坐時一定要把思想調整到靜坐的狀態中來,當雜念太多時,可以不斷告誡自己,我現在正在靜坐,一切事情等我坐完後再處理,慢慢就會靜下心來,這樣效果也就會更明顯。
為什麼靜坐以自然最為緊要?
因為只有順乎自然,身體才能放鬆,思想才能平靜。而想要達到自然,最好的就是守一忘字訣。具體而言,如為求愈病而靜坐,坐時須忘掉愈病這一念頭;如為增進健康而靜坐,坐時須忘掉增進健康這一念頭。蓋靜坐的效果,乃積漸而致身心之變化,如果存有愈病及健康的念頭,則心即不能和平,而效果也就會比較差。
為什麼靜坐不可求速效?
靜坐而求速效,則往往會因一時沒有效果或效果不明顯而中途放棄,這是不易之理。事實上,靜坐屬於修養身心之法,此與食物能給人提供營養的原理相同,假如因為食物能養人,欲求速效,暴飲暴食,傷害了腸胃,因此而說食物不能給人提供營養,這不也太荒謬了嗎?因此,從事靜坐,一定要像進行長途旅行一樣,徐徐緩緩,終有達到之日。
靜坐後有什麼注意事項?
靜坐後二十分鐘到半個小時內最好不要上衛生間,以免造成精氣外泄。可以喝水、吃東西、散步,但要少說話,避免風吹。 坐前的言行舉止均宜安詳,不可有粗暴的舉動。若舉止粗暴,則氣亦隨之而粗,心意浮動,肯定難以入靜。所以在未坐前,應預先加以調和。這就是靜坐前的調身之法。
什麼是正確的靜坐坐勢?
.把雙腿盤起,最好用雙盤腿,如果不能雙盤,便用單盤。或把左足放在右足上面,這叫如意坐;或把右足放在左足上面,這叫金剛坐。開始習坐,單盤也不可能時,也可以把兩腿交叉架住。 .脊樑直豎。使背脊每個骨節,猶如算盤子一樣疊豎。但身體衰弱或有病的,初時不可太過拘泥直豎,更不可以過分用力。 .左右兩手手心向上,把右手背平放在左手心上面,兩個大拇指輕輕相拄,放在小腹之下。 .左右兩肩稍微張開,使其平整適度為止,不要沉肩?背。 .頭部要正,後腦稍微向後收放。前顎內收,但不要低頭,稍微壓住頸部左右兩條大動脈管的活動即可。臉部最好保持一絲微笑。 .雙目微張,眼帘下垂,好像半開半閉地視若無睹。目光隨意確定在座前七八尺處,或一丈一二尺許。亦可輕輕閉上雙眼。 .舌頭輕微舔抵上齶。 .臀部用枕頭之類墊高一二寸,腎囊勿使壓住,褲帶襪帶領扣之類都要解松,以寬適不脫落為宜。天冷時膝部蓋上毛毯等物,以免膝關節受風。
靜坐時如何知道自己的姿勢是否正確?
靜坐時若姿勢正確,通常會越坐越舒服。若剛坐不久,便感到渾身較勁,或身體左右搖擺,便是坐的姿勢有問題,要儘快按要求進行調整,否則便會勞而無功。
為什麼調身對靜坐很重要?
靜坐的目的,通常是為了強身健體。而想要強身健體,第一步就需要做到全身的氣脈通。為什麼?因為人的各種生命活動是由大腦來指揮的,而且是通過脊柱,通過脊腔里的神經組織來指揮的。 當你的腰挺直時,脊柱就正,這樣氣就通了。我們氣不通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腰不直,身不正。因此,靜坐修鍊的第一步,就是要放鬆、挺腰、直背、正脊柱,也就是要調身。
靜坐時為什麼要盤腿?
靜坐時須將兩腿盤起來,是因為盤腿可以縮短血液通道,這樣心就可以靜下來。有人喜歡端坐於石上或椅上,兩腿垂下來,雙目緊閉,這樣靜坐,實未得法,而且極難得到入定功夫,因為身和心的關係極為密切,四肢縮心必寧,四肢舒心必散。靜坐時一盤腿,四肢便蜷縮起來,由於身體收斂,其心便容易入靜。
盤腿有什麼好處?
盤腿的好處,首先就是讓身體穩固;只有身體穩固了,你才能放鬆;只有身體放鬆了,你才能入靜。其次,根據李謹伯在《呼吸之間》一書中的說法,盤腿可以防漏,即防止精氣化為精液漏泄:「盤腿讓你身體的養分、你的精華,不外泄,就像葡萄的藤,都是捲起來埋在土裡,到了冬天要截,讓它短一點。怕什麼呢?怕養分外散,所以我們人也一樣,要盤起來。」第三,盤腿可以減輕心臟的負荷。因為腿盤起來後,腿與心臟的距離就縮短了,心臟向腿、腳供血也就更容易了。
盤腿坐有什麼訣竅?
盤腿坐的好處已如前述。但是凡是有過靜坐經驗的人都知道,盤腿坐給人的困擾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容易腿腳發麻,一個是容易搖晃,常有不穩的感覺。對付第一個困擾,通常有兩種做法,一種是在坐前適量地做一些壓腿的動作,盡量把腿部的筋來回抻一抻;一種是坐具不要太硬,可在上面加一個軟墊之類。對付第二個困擾,最好是坐時把臀部稍墊高一些,這樣會增強舒適感和穩定感。 盤坐的時候有個竅門--這個竅門就是我們坐的時候,把上半身的重心往前放,而不是端著個架子往後。我們多數人打坐是這樣坐的,就是垂直90度,那麼重心在哪兒呢?重心在屁股尖上,坐久了屁股尖當然疼。佛家道家真會打坐的,他們是先伸直了腰,往前伏一下,完了以後上半身起來,下半身不動;然後重心落在中間,而不是後邊。這樣一來,並不是90度,而是往前的,這才叫「蓮花座」。上半身的重量主要靠兩股承擔,而不是屁股尖。
什麼叫雙盤膝?
雙盤膝就是把左腳小腿架在右大腿上面, 使左腳掌和右大腿略齊,再把右腳小腿牽上,架在左大腿上面;這時候兩腳掌向上,兩大腿交叉,好像三角形。
雙盤膝有什麼好處?
雙盤膝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好處,一是與單盤膝、散盤等坐姿相比,身體更為穩固。對於這個問題,在下面關於雙跏趺坐和七支坐的介紹中還會詳細介紹。二是受地心引力的影響最小,因為此時你的脊椎骨是挺直的,所以地心引力只能夠影響到很小的一部分。而當你躺下來時,地心引力能夠影響到你的整個身體,而由於地心引力拉力的關係,身體就喪失了所有的緊張,因此躺下來時更容易入睡,而雙盤坐時不容易進入睡眠狀態。三是雙盤膝坐時只有較少的血液流到你的頭腦,頭腦就比較不活躍,使你比較容易排除雜念。
什麼叫單盤膝?
單盤膝指坐時把左腳小腿,架在右大腿上面,右腳放在左大腿下面。 單盤膝比雙盤膝容易得多。它的缺點是左膝蓋不能夠緊貼坐墊, 入坐稍久,身體會向左邊歪斜。但只要你自己覺得歪斜,隨時改正,也沒有多大妨礙。 單盤膝靜坐時應把左腳放在右腿上,還是應把右腳放在左腿上? 把左腳放在右腿上,或把右腳放在左腿上,這完全根據個人的習慣和喜好,原則只有一個,就是只要有利於你放鬆身心就行。
什麼叫下盤法?
下盤法也叫散盤法,當你做不到雙盤腿和單盤腿時,那就把兩條小腿向下面盤,這稱為下盤法。不過採用下盤法靜坐時,兩個膝蓋都落了空,更容易歪斜,應隨時注意糾正。
為什麼打坐時後腦要稍向後收?
靜坐時後腦稍向後收,可以減少思慮。因為後腦是思維的器官,頸部兩邊是動脈的路線,可以運輸血液到腦部,增加腦神經的活動。 因此,當後腦稍後收時,可以使下顎略壓兩邊的動脈,使氣血的運行緩和,這樣就更容易安靜下來。
為什麼靜坐時最好面帶微笑?
靜坐時面帶微笑,可以使面部的神經鬆弛;面部神經一鬆弛,心情自然也就放鬆了。因此,千萬不可以使面部表情生硬冷峻,這樣內心也會變得僵硬緊張起來。
靜坐時眼睛應該閉上還是微開?
眼睛最好閉上,因為眼閉則心靜。但在夜間靜坐,因白天勞累思睡,則應微開兩眼,免致昏睡。 不過,也有主張兩眼微開者,併名之為垂簾。那麼,究竟是閉眼好還是微開好呢?還是因人因時而異。有的人覺得閉眼更容易入靜,那就閉眼;若覺得眼睛微開更容易入靜,那就眼睛微開。或有時覺得有些昏沉,則不妨微開雙眼。但比較起來,閉眼比雙眼微開總要稍勝一籌,因為雙眼微開時,必會見到外物,思慮就不免受此外物的影響;而且雙眼微開,開到什麼程度,也是不好把握的。所以,不如閉上雙眼,徹底斷絕外界景物的影響,而專註於呼吸與思維的調節上。
為什麼打坐時兩眼要半閉?
我們建議打坐時把雙眼閉上,但也不反對有人微開雙眼。南懷瑾在《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一書中即主張微開雙眼,而且還有自己的一套邏輯,在此稍加摘錄,供讀者參考: 心和眼是起心動念的關鍵,一個人看見色就會心動(聽到聲音也會心思散亂起來),這是先經過眼睛的機能而生的影響。如果心亂的話,眼睛會轉動不停,一個人如驕傲而又心思散亂的話,他的兩眼常向上視;一個陰沉多思想的人,兩眼常向下看,邪惡陰險的人,則常向左右兩側斜視,在打坐的時候,採取兩眼斂視半閉的狀態,可以使散亂的心思凝止。 南懷瑾的說法有沒有道理呢?大家只要嘗試一下就明白了,因為這種嘗試是極其容易的。
眼睛為什麼不能閉緊?
靜坐時閉上雙眼,但並不是閉緊雙眼,因為閉緊雙眼,有一個緊字在那裡,你就沒法放鬆了。因此,所謂閉眼,確切的說法,應該叫垂簾。垂簾就是眼皮自然耷拉著,不要閉緊。任何靜坐的人,眼睛都不要閉死,讓眼帘自然地耷拉下來。如果你閉緊眼的話,或許會把心火憋在裡面。
為什麼要鼻對肚臍?
鼻子微收,和肚臍垂直,像是拉了一條豎線,這稱為鼻對肚臍。 鼻對肚臍的動作和姿勢,有利於打通氣脈。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妨試一試,當你很生氣,要跟人吵架時,不妨這麼一收頜,讓鼻對肚臍,就好像鼻尖到肚臍有一根線,這麼輕輕一拉,肝火會立即下降,讓你不容易生氣。
為什麼要舌拄上齶?
舌拄上齶能增加口津分泌,對人體大有裨益,而且還有助於集中意念。此正如《古法養生十三則闡微》中說:「古人教人修養,而於閉目冥心後,繼以舌抵上齶,一意調心者,旨何在乎?舌為心之苗,舌抵上齶,則心之神隨而上注。」
捲舌上頂有什麼好處?
靜坐時要求舌抵上齶。舌抵上齶有利於集中意念。而且,在舌抵上齶的基礎上,最好是慢慢能做到捲舌上頂。捲舌上頂,在內丹修鍊中又稱為「搭上鵲橋」。為什麼叫「搭上鵲橋」呢?因為人體有任督二脈,它們本是連在一起的,然而,人生下來以後,舌頭平伸,任督二脈的連接就斷了。通過捲舌上頂的方法,就可以搭上鵲橋,把任督二脈給聯繫上。
為什麼要叩齒捲舌?
靜坐時除了捲舌上頂,最好還能伴以叩齒的動作。因為一叩齒,既可以健腎,也能起集中思想的作用。捲舌伴以叩齒,還可幫助我們產生大量的口水,口水裡面有多種酶,道書上叫「長生酒」,也叫「金津玉液」,把它順勢咽到胃裡,對身體健康大有裨益。
為什麼要松脖子收下巴?
靜坐時頭臉部位放鬆後,接著就要放鬆脖子。要放鬆脖子,有一個辦法,就是把下巴略往回收。這個收下巴松脖子的方法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有助於打開玉枕關。我們在前面講過,玉枕關是後三關之一,而且是後三關中最難打通的一關。而當你做了收下巴松脖子的動作後,腦後就平展了,而腦後平展就有利於打開玉枕關。不過,有時候收下巴的動作做得過大,也會造成脖子的緊張,這是必須避免的。正確的做法,應是既收了下巴,又鬆了脖子。
為什麼靜坐時要豎直脊樑?
人體內的腑臟器官,都是掛附於脊椎的,如果在打坐時背脊彎曲不正,五臟就不能保持自然舒暢,這樣很容易造成病痛,所以一定要豎直脊樑,使腑髒的氣脈舒展。而且,豎直脊樑,也會有利於下盤穩固,即你盤腿時不會輕易感到腿腳酸麻。對於這一點,讀者只要親自體驗一下便可知道。
靜坐時脊椎如何調整才算直?
我們說靜坐時脊椎要直,這並不是說嚴格要求筆直。事實上,強迫自己保持脊椎筆直,也會造成肌肉緊張,而這種緊張也是違反放鬆的原則的。事實上,靜坐中脊椎保持直,更多地是要求不給脊椎任何的作用力,這個「直」,絕對不是如尺一樣的直,而只是一種脊椎在負荷力最小的狀態,只要保持在放鬆直的狀態,縱使脊椎有些偏差,也沒有多大關係。而且,隨著靜坐功夫的加深,脊椎還會慢慢地自行修正。
靜坐時如何使腰部挺直?
靜坐時要求腰部挺直,但千萬別用力去挺直。如果覺得脊骨下曲時,留意矯正之即可。靜坐時必須牢記「自然」二字。無論生理、心理方面皆要自然。另外用雙盤膝的做法,可自然地使腰部挺直。
臀部為什麼要稍向後凸?
靜坐時,臀部宜向後稍稍凸出,這樣可以使脊骨不曲。 脊骨的形狀如弓,在臀部處略向外彎,所以坐時臀部宜凸出。但是也不可有意用力使其外凸,循其自然之姿勢即可。
兩手怎麼安放?
靜坐時兩手應該寬鬆,絲毫不可著力,把右手背放在左手掌上面,輕輕擱在兩小腿上,並使其貼近小腹。但如在平坐時,也可以將兩手放在兩大腿的上面,掌心向下,自然放平即可。
什麼是兩手交握之法?
靜坐時雙手有各種安放之法,這裡介紹一種兩手交握之法:以一手輕握他手四指,兩拇指結成交叉之形。或以左手握右手,右手握左手,均各隨意。兩手交握垂下之處,各隨人的方便,或在腹下,或在腿上,不必一定。兩手下垂及交握時,指尖亦當任其自然,不宜過分著力。
為什麼打坐時要把左右兩手的大拇指抵住?
靜坐時,最常見的安放兩手的方法,是左右兩個手掌相疊,兩個大拇指互相抵住。讓兩個大拇指互相抵住,有使人體內的氣血互相交流的作用。因為人體中的神經脈絡,是由中樞神經向左右兩方發展分布,而且是相反交叉的,所以,靜坐時把兩手大拇指輕輕抵住,成一圓相,身體內左右兩邊的氣血就能互相交流。
什麼叫太極陰陽手?
靜坐時還有一種安放雙手的方法,叫做太極陰陽手。先把左右手的虎口部分交叉, 右手在外,左手在里;再把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的指尖相合;再用右手大拇指抵住左手無名指的指根;然後翻掌,讓掌心朝天,把雙手安放在腹部位置。太極陰陽手的好處是可以虛腋開肩,而且不會影響呼吸。
什麼叫結跏趺坐?
結跏趺坐,即俗稱的雙盤坐。結是盤結,把左右兩足,盤根交結於兩股之上,故名為結。跏是加添於足,如蛇無足,而加之以足,人本不盤結而坐,現反其常而強行盤坐,故名跏。趺是足背。 楊踐形《指道真詮?坐法》中說:「古人皆跪坐,漢後垂坐,至今蹲箕之坐,野而無儀。偃仰欹側之坐,不合衛生。靜坐之相,最好結跏趺坐。趺者,足背。交結左右足背,而置於左右上,故號跏趺。可以收心攝氣,斂息凝神。」 結跏趺坐分為全跏趺和半跏趺兩種,交加盤結左右兩足背,而置於左右兩腿之上而坐,稱為全跏趺;置左右之一腿,稱為半跏趺。 關於靜坐時為什麼要採用結跏趺坐法,佛經《大智度論》中有詳細的論述: 「諸坐法中,結跏趺坐最安穩,不疲極。此是坐禪人坐法,攝持手足,心亦不散,又於一切四種身儀中最安穩。此是禪坐,取道法坐,魔王見之,其心憂怖。如此坐者,出家人法,在林樹下結跏趺坐,眾人見之皆大歡喜,知此道人,必當取道。如偈說:若結跏趺坐,身安入三昧,威德人敬仰,如日照天下。除睡懶覆心,身輕不疲懈,覺悟亦輕便,安坐如龍蟠。見畫跏趺坐,魔王亦愁怖,何況入道人,安坐不傾動。以是故,結跏趺坐。複次佛教弟子應如是坐,有外道輩或常翹足求道,或常立,或荷足,如是狂狷,心沒邪海,形不安穩。以是故,佛教弟子結跏趺立身坐。何以故?直身心易正故。其身直坐,則心不懶,端心正意,繫念在前,若心馳散,攝之令還,欲入三昧故,種種馳念,皆亦攝之。」 剔除其中的宗教成分,可以發現,《大智度論》認為結跏趺坐是最安穩、最能收心的坐法,而且還有「身輕不疲懈,覺悟亦輕便,安坐如龍蟠」等特點。
什麼叫五心朝天?
指靜坐採用跏趺坐法時,兩足心朝天;雙掌貼印,二手心相疊朝天;懸頂鉤腮,頭頂心(百會)亦朝天,所以稱為五心朝天。
什麼叫七支坐法?
七支坐法是靜坐時的一種方法,所謂的「七」,指腳、手、腰、頸、肩、眼、嘴七個方面。因此,所謂七支坐法,就是靜坐時腳怎麼辦、手怎麼辦、腰怎麼辦、頸怎麼辦、肩怎麼辦、眼怎麼辦、嘴怎麼辦,共七個要點。 七支坐法的正確姿勢是怎樣的? 正確的七支坐法的步驟如下: .結跏趺坐。如果不能全跏趺坐,就採用單跏趺坐。 .把右手掌仰放在左手掌上,兩個大拇指輕輕相抵住。 .背脊自然直立。身體健康狀況不好的人,最初不能直立,不妨聽其自然,練習日久後,就會自然地直立了。 .兩肩保持平穩。 .後腦略向後靠,下顎向內收,輕輕靠住頸部左右兩大動脈。 .舌抵上齶。 .即兩眼半開半閉。也可以閉眼,但不可昏睡。
七支坐法有什麼作用?
七支坐法的好處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這麼四個。一是禦寒的能力很強,還能保持身體的熱量不散。二是可以防漏,即防止精氣外漏。三是能促進氣血周流全身。人體的氣血往上走、往周身走比較困難,但當你行七支坐以後,人體就形成了環路,就能夠把氣血運行到周身。七支坐盤腿的作用就像壓力泵,讓氣血往我們全身運化。四是行七支坐容易入靜。關於這一點,讀者們只要實踐一下便可知道。
為什麼說七支坐法是最好的靜坐姿勢?
我們說七支坐法是最好的靜坐姿勢,主要有這樣三個方面的理由。一是七支坐姿將手足加以盤曲,可使人體左右的能量互相交流,而減少散發的作用。二是七支的坐姿,因為雙足盤曲,兩手交叉,使四肢活動靜止,便可減輕心臟的負擔。三是七支坐法很像胎兒在母胎中的姿勢,安詳而靜謐,因此最有利於入靜。
為什麼靜坐時會發生肩背疼痛?
在靜坐的過程中,有的人感覺背部或肩胛部分會脹痛。造成這種脹痛的原因雖然很多,但歸納起來,似不外乎以下兩個原因。 一是病態的反應。這是指一般體弱有病或年老的人,他們本來有肺病、胃病或肝臟、心臟等等內髒的病症,或者病根隱而未發。這些人,當他練習靜坐到達某一階段時,就會感覺到肩背脹痛猶如重壓,甚至還有背部神經抽搐痙攣等的現象。 二是氣機的反應。如果是正常健康的身體,經過一段時間的靜坐後,便自然而然會有背部和肩胛部分發生脹痛的感覺。甚至,好像有一樣東西或一股力量在肩背部位活動,只是很難向上衝過。而且自己在心裡也有希望這種力量向上沖的企圖,好像覺得必須要衝過去,才會輕鬆愉快。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能把心念放鬆,它就會愈來愈有壓力。出現這種情況,當然是靜坐有效果的反應,是一種好的現象,但也必須很好地應對。有的書籍主張以意念導引這種力量上達頭頂,其實這種做法並不妥當,因為所謂靜坐修鍊,關鍵在於一個靜字,一用意念引導,便變靜為動了。而且,一旦用意念把這種力量引到頭頂,萬一意念控制不了它,它就會在腦中亂竄,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聽之任之,一味守靜,時間一長,這種疼痛感就會慢慢消失。若長時間不能消失,亦不妨停止靜坐,慢慢活動一下身體後再坐。
靜坐時為什麼會腰部疼痛?
人們在靜坐時,有時會有腰部疼痛的感覺,而且有時候會痛得讓你無法忍受。分析引起這種疼痛的原因,除了靜坐姿勢的問題,主要有兩個,一個是腰部存在勞損現象,長期從事寫作、電腦等工作的人,容易出現腰部勞損,平時感覺不明顯,但在靜坐時,因為全身放鬆,這種勞損產生的疼痛感就會明顯起來。若是那些靜坐做得好的人,體內會產生氣機,氣機的特點,就是在全身流轉,那麼,當氣機到達腰部的勞損部位時,因流轉不順暢或無法流轉,便會衝擊勞損部位,從而造成疼痛。另一個原因是靜坐者可能有腎虧的毛病,那些因腎虧而患有陽萎、早泄、遺精病的人,便更容易發生腰部疼痛。
靜坐時如何解除腰部酸痛?
腰部酸痛多數是由於練功不純熟所致,或能循乎自然,持之以恆,便可解除。另外,也在入坐前後,將兩掌搓熱,在腰部由上向下撫摩。
靜坐時腿為什麼會麻脹?
對於初學靜坐的人來說,第一個要克服的障礙,便是靜坐不久,便覺雙腿發麻發脹,讓你無法忍受。那麼靜坐時雙腿為什麼會麻脹呢?這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人人都知道的,就是從一般生理衛生常識來講,即使你不練習靜坐,只要把兩腿交叉疊起,如不隨時變更交換,只是保持一個姿勢,經過一段的時間,便自然會有腿麻的感覺。第二個原因,是因為在靜坐時氣機開始有了反應。因為氣機在筋脈血管肌肉之間不能暢通流行,所以雙腿有了脹痛麻木的感覺。
靜坐時腿足酸脹麻木,應如何處置?
靜坐時腿足麻木酸痛,這種現象倘能忍得住,應忍受著繼續坐下去,到了實在不能忍受的程度,可放開兩足並加以撫摩,待不感覺酸痛後,再迭足就坐。不過,如初坐感覺腿足皆酸痛麻木,至不可忍,但未到下坐時,切不可猛然放開雙腿,而應以雙手摩撫膝蓋與足背、足心各部,再緩緩放開雙腿。
靜坐腳麻時怎麼辦?
初學盤腿時,入坐略為長久,必感覺兩腳麻木,此時可以徐徐放開,等到不麻木時再盤;或也可以起身緩步行走,等到第二次再坐,都可以。 不過,也不要一感到腳麻就放棄靜坐,還是要能忍則忍,當麻木不能忍時,可上下交換其足;如再不能忍,才放棄靜坐,待稍作活動後再靜坐。 如果能堅持忍耐,則可任其極端麻木,等到麻木之後,自然能恢復原狀。如經過此階段的磨鍊,盤坐時能不再感到麻木。不過,對於那些腿腳曾經有病的人,則不可過分忍耐。
為什麼說腿足酸麻證明可能有潛在的健康問題?
靜坐時腿足酸麻,一方面是生理上的自然現象,一方面是因為氣機發動時要通過腿足。不過,南懷瑾認為,腿足酸麻其實是證明靜坐者的健康狀況存在問題,因此,如果你堅持靜坐,等到腿足不再酸麻時,自然就起到了治病的效果:「盤足曲膝靜坐,感覺足腿的酸麻,正是說明足腿的神經與血脈並不通暢,證明你的健康已有潛在的問題。所以放開足腿,等待酸麻過後,反有從未經驗過的快感。如果持之有恆,能坐到足腿的氣血流暢,保證足腿而上至於腰背以及全身,會有無比的快感發生,反不願意下座而鬆散雙腿了。??所以盤足曲膝,不但無防人體的健康,而且從適當的練習開始,對於健康長壽,是絕對有利而無害的。」
2012-07-18 10:02:04回應
卧法
躺著也可練靜功嗎?
可以。躺著練靜功雖然容易導致昏沉,但在不便坐或不能坐時,就不妨以躺著來代替。躺著練靜功有仰卧、側卧兩種姿勢。仰卧姿勢與平常仰卧一樣,但須記得將頭肩等部位略墊高到自己覺得最舒服的程度,然後全身放鬆,耳目口鼻等等的姿勢均與坐時的要求一樣。側卧的方法除了卧姿與仰卧不同,其他要求均與仰卧時一樣。
什麼叫獅子王卧法?
獅子王卧法是躺著練靜功的一種方法。做法是身體取側卧,側卧雖然向左向右都可以,但以向右側卧為宜。因左側卧時心臟會受到壓迫,右側卧時頭及上身須略前俯,上面的腿比下面的腿要更彎曲些,使達到最舒適的程度。自膝蓋以上的大腿疊於下面的腿上,膝蓋以下的小腿和腳就很自然地貼放於下面小腿和腳的後面,下面的腿自然伸出,微微彎曲。上面的手也自然伸出,掌心向下,輕輕放在髖關節上面。位於下面的手,則把掌心向上,自然伸開,放在枕頭邊上,距離頭部少許,以覺得最舒適為準。耳目口鼻等等姿勢的要求與普通躺著練靜功的要求相同。
獅子王卧法躺著練靜功會有什麼效果?
躺著練靜功時,可做心息相依的功夫,若能做到勿忘勿助,綿綿若存,片刻之久,即能睡著。一覺醒來,會感到百骸舒適,精神和煦,感覺很是美妙。 若功夫稍進,自然會從睡著轉為入定。初學時有睡無定,久習則有定無睡。所以剛開始躺著練靜功時,能睡著即是效驗,而且與常人昏睡的情形迥然不同。
為什麼說呼吸比飲食對生命更為重要?
呼吸和飲食對於人的生命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人們往往會更重視飲食而輕視呼吸。一是因為呼吸作用是呼吸空氣,而空氣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二是因為呼吸雖然重要,但它是自然進行的,用不著人們去留意。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就輕視呼吸,因為,客觀地比較起來,呼吸其實比飲食更為重要。試想一下,若人斷飲食,可至七日不死;若一旦不呼吸,則最多幾分鐘就會死亡。這就是呼吸比飲食更重要的明證。
做深呼吸有什麼好處?
做深呼吸不但能增加肺活量,清潔臟腑,還有預防肺病的功能。 另外,經常做深呼吸,對於本無咳嗽毛病的人,可永免咳嗽之患;對於一直有咳嗽毛病的人,也能速愈。
靜坐時為什麼不宜做深呼吸?
靜坐時如果做深呼吸,心中就不能真正靜下來。因此,深呼吸和靜坐不能混為一談。深呼吸是一種純粹的呼吸訓練法,行住坐卧時都能進行;靜坐雖然需要呼吸的配合,但靜坐時的呼吸以慢細輕長為特點,與深呼吸並不相同。因此,深呼吸可以作為靜坐的輔助功夫,因為經常練深呼吸,有利於靜坐時呼吸的調整,但靜坐時則不適宜做深呼吸。
什麼是長呼吸法?
長呼吸法與深呼吸法相似,但深呼吸法的特點是深,吸至不能再吸,呼至不能再呼;長呼吸法的特點則是長,即讓一呼一息的時間盡量加長。關於長呼吸法,《指道真詮》一書中有這樣的論述:「謂息之時間宜長也,對治短促呼吸。短促者,氣不能久留肺中。如旅行然,方歷其境,束裝邃歸,勝地不克遊覽,名景無暇領略。肺為逆旅,息為過客,不能廓清殘濁,廢澄凈之功。宜塞兌守廬,緩納細綿,俾腹暖不冽,氣潤不燥,待血流?調,田滿堅實,乃徐吐之,毋拘毋忽。善泅者住息多時而無窒,善步者馳騁長路而無喘,皆應用長息之效也。」經常行長呼吸法,對於靜坐時調整呼吸也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什麼叫鼻吸?
人體中負責呼吸的主要器官是肺,肺部能一張一縮,縮的時候,把身體內的濁氣從鼻孔里呼出來;張的時候,把空氣從鼻孔里吸進去,這樣的一呼一吸,就稱為鼻息。
什麼叫外呼吸?
生理學上把鼻息稱為外呼吸。外呼吸的特點,是從空氣中攝取氧氣給予血液,同時把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釋放到空氣中,在肺裡面完成氣體的交換。
什麼叫內呼吸?
生理學上把人體內各組織細胞之間的氣體交換,稱為內呼吸。
什麼是鎖骨式呼吸法?
上面我們介紹過胸式呼吸,凡呼吸時氣體出入只達到胸部的,稱為胸式呼吸。實際上,胸式呼吸也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伴合腹式的胸式呼吸法,一種是僅出於胸部的胸式呼吸,這種呼吸僅出於胸部的胸式呼吸,就稱為鎖骨式呼吸法。鎖骨式呼吸法是以兩肩與鎖骨及肋骨上下動作進行呼吸。這種呼吸法弊病很多,一是只是肺臟上部與中部的動作,呼吸並不充分;二是呼吸很短淺,很不利於健康。只要看看那些得大病的人,或病後極衰弱的人,他們通常都是做鎖骨式呼吸的。因此,為了身體健康起見,一定要避免鎖骨式呼吸。
什麼叫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也叫自然呼吸。在吸氣時,空氣入肺,充滿周遍,肺底舒張,仰壓橫膈膜,使之下降。這時胸部空松,腹部外凸;呼氣時,腹部收縮,橫膈膜被推而上抵肺部,使肺底的濁氣外散無遺。雖然肺是呼吸的器官,但肺的伸縮,亦有賴於下腹及橫膈膜的運動。因為這種呼吸法的一呼一吸,都能到達下腹,所以稱之為腹式呼吸;又因為這種呼吸法在吸氣時腹部外凸,呼氣時腹部收縮,符合自然之道,所以稱之為自然呼吸。
怎樣練習腹式呼吸?
練習腹式呼吸時,首先要調整你的意念,即呼吸時,腦子中想的不能是鼻子和口,也不是喉頭和胸部,而是腹部。吸氣時,想著腹部位充滿了空氣;呼氣時,想著空氣由腹部往上而出。雖然練腹式呼吸時,空氣仍是由鼻子往裡吸,但你千萬不要去想鼻子,一定要只想腹部。
什麼是逆腹式呼吸法?
呼吸時,吸氣腹縮小,呼氣腹部擴大,這稱為逆腹式呼吸法。逆腹式呼吸法是相對於腹式呼吸法而言的,因為腹式呼吸法是吸氣時腹部擴大,呼氣時腹部變小,兩者正好相反。
腹式呼吸與逆腹式呼吸何者為好?
腹式呼吸與逆腹式呼吸,完全是由呼吸時的意念控制造成的,腹式呼吸合乎自然,逆腹式呼吸則與之相反,屬於有為的功夫。若對兩者進行比較,則逆腹式呼吸使橫膈膜易於上下運動,靜坐的功效較好,因此初習靜坐時,不妨用逆腹式呼吸。要注意的是意念不要過分,行逆腹式呼吸時仍要遵循自然的原則,使呼吸輕細悠長。我們在剛坐時用逆腹式呼吸,但等到入靜後,往往又會自動調回到腹式呼吸。
什麼叫腰周呼吸?
腰周呼吸是比腹式呼吸更深一層的呼吸方式。在腹式呼吸的基礎上,呼吸時不只是肚子的鼓、癟了,一吸一呼時腰都脹落,這稱為腰周呼吸。腰周呼吸的力量要大於腹式呼吸。
什麼叫差額呼吸?
所謂差額呼吸,就是在意念的作用下,使呼和吸用時的長短不一樣。或者呼長吸短,意念管呼不管吸;或者反過來,吸長呼短,意念管吸不管呼。吸長呼短,古人叫做昇陽法;呼長吸短,古人叫做降陰法。當我們靜坐的境界加深時,這兩種呼吸方法就會起到作用。
2012-07-18 10:29:31回應
調息 數息 隨息 聽息
什麼是調息法?
調息即調整呼吸。調整呼吸的方法很多,前面所講的腹式呼吸、逆腹式呼吸、腰周呼吸等等,都可以看作是調息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忘記自己的呼吸,那只是一種本能;當開始靜坐時,我們便會很自然地感覺到自己的呼吸,而且發現要忘記這種呼吸是極其不易的。事實上,當你在靜坐時忘記了自己的呼吸而又沒有什麼雜念時,你的靜坐功夫就已經達到了很高的境界。因此,對於初學靜坐的人來說,要忘記自己的呼吸是極其不易的。既然忘記呼吸不容易,則不如利用此呼吸,對它進行調整,使之有利於我們的健康。上述調息法正是因此而發明出來的。 在此我們介紹一種特殊的調息法,它的特點是要求在調息時有一種充滿想像力的心理境界。此調息法見於《指道真詮》:「調息之先,開口吐濁,想身中百脈不通處,均隨息出。然後閉口納清,約三度已。呼吸循任息自然,無絲毫滯塞勉強之氣來也,翩然如魚之游泳。胸臆和暢疏通,源源常流,綿綿不絕,以注滿夫腠理。氣之去也,悠然如魚之逝水。臍輪炎若火發,蒸蒸上升,如雲煙一縷而飄渺無?,又如目送飛鳥入雲,而不知其何往。心忘息,息忘心,心息相忘,而後心息相依,而後心息相調。」
什麼叫調息四相?
所謂調息四相,即人呼吸時的四種不同狀態,它們分別是風相、喘相、氣相和息相。前三種是不好的呼吸狀態,第四種則是經過調整的好的呼吸狀態。具體言之,鼻中之氣出入時,覺有聲音者,名為風相。出入雖能無聲,而急促不通暢者,名為喘相。出入雖能無聲,亦能不急促,而不能靜細者,名為氣相。若既能無聲,亦不急促,亦不粗浮,即使在極靜之時,自己也不覺鼻息的出入,稱為息相。
調息有什麼功效?
調整呼吸的方法,受到歷代養生家的高度關注和重視,因此,他們關於調息的方法和功效,有許多精彩而富於啟發意義的論述。他們或以人的呼吸比天地之間的空氣作用,或以一呼一吸與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四季相比擬,或論述呼吸時的獨特體驗,或傳授調息對於健康長壽的神奇作用。在此摘錄幾則,供讀者們參考、領會。 陳攖寧《黃庭經講義》認為:「呼吸往來,必有定所,其扼要乃在廬間。廬間亦名規中,即黃庭也。如能常用調呼吸之功,而又能保守身內精神,不使外漏,則身有餘慶矣。日積月累,迴環於方寸之中,以立命根。借身內之元氣,以招攝太空之精神,則自有生以來,歷年損失之精神,皆可還歸於我身,何患老乎?」 《性命圭旨?蟄藏氣穴章》:「故我而呼也,則天地之氣,於焉而發而散;我而吸也,則天地之氣,於焉而翕而聚。此天人相與之微,一氣之感通者然也。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呼吸於其內也。人能效天地呼吸於其內,亦可與天地同其長久。以口鼻之氣往來者,外呼吸也。乾坤之氣闔辟者,內呼吸也。外呼吸乃色身上事,接濟後天,以養形體。內呼吸乃法身上事,栽培先天,以養穀神。」 李道純《中和集》卷三《問答語錄》:「以一身言之,呼吸是矣。呼則接天根,是謂之辟;吸則接地根,是謂之合。一呼一吸,化生金液,是謂之變。合辟呼吸,即玄牝之門,天地之根矣。所謂呼吸者,非口鼻呼吸,乃真息合辟也。」
呼吸時如何使心窩下降?
初學靜坐時,常常覺得心窩部位堅實,以致呼吸感到窒礙,不能調節,這都是因為心窩不能降下造成的。在人體的胸內腹與胃之間,有橫膈膜,處於兩肋間凹下處,稱為心窩。要使心窩下降,一定要時時注意於下腹,使橫膈膜弛緩,心窩處輕浮而不著力,時間一長,自然能降下。 具體說來,使心窩下降可分為以下三個步驟。 .覺呼吸窒礙時,切不可用力,宜純任自然,徐徐注意下腹。 .胸部宜一任其弛緩,使血液循環時,不致壓迫心臟,則心窩自然降下。 .練習日久,似覺胸膈空松,呼吸靜細深長,一出一入,能直達於臍下,這就是心窩降下的明證。
什麼是數息法?
數息法是靜坐時把呼吸與意念結合起來進行調整的一種方法。鼻中的一呼一吸為一息,因此,說白了,數息法即數呼吸的方法,具體做法如下。 入坐時,調整身體姿勢,保持身心平靜,安詳自在。然後調息,使出入息細微、通順、均勻。調息時,先由鼻孔吸氣至丹田,再從口中將腹部濁氣徐徐吐出,這樣三次,氣息調勻之後,即可進行數息。 數時或數出息,或數入息,從第一息數至第十息,再從第一息數起,若未數至十,因心想他事,至於中斷,即再從第一息數起,如此循環,時間一長,自然能令呼吸調和。
怎樣用數息法調和呼吸?
人們的呼吸,是將身體裡面的濁氣呼出,將外面的新鮮空氣吸進,一呼一吸,內外交換,叫做一息。前面講過調息四相,前三相為風相、喘相、氣相,都是不好的呼吸;第四種為息相,即一呼一吸,到了極靜,自己不感覺鼻息有出入的時候,叫做息相。只有把前三種相平息了,才能顯現第四種相。而要平息前三種相,就需要調息。說到調息的方法,數息法無疑是十分有效的。那麼怎麼用數息法來調息呢?具體做法是,令鼻息的出入,極微極緩,長短均勻,然後開始數息。數的時候,數出息也好,數入息也好,從第一數至第十息,再從第一息重數至第十息,如是循環不已。或從第一息起數至二十,甚至一百,都是可以的。不過無論十數或百數,如果中間因妄想數錯或中斷了,必須從頭數起,這樣久而久之,就能得到第四種息相。
數息法的要訣是什麼?
數息法看上去是極簡單的,不就是數數嗎?然而,如果掌握不好,也會讓你感到麻躁難忍。這裡介紹一種數息法的訣竅。先用兩眼觀看自己的鼻尖,並同時用意數鼻中呼吸出入的次數,要訣貴在勿忘與勿助,「勿忘」就是「綿綿若存」,「勿助」就是「用之不勤」。 普通數息法,若數出息即不數入息,若數入息即不數出息,一呼一吸,只算一次,不能算兩次,數到幾百次以後,心中寂然如虛空,身體兀然如山石,不需要勉強去禁止和制伏它,身心二者自然都安靜而不動了。 上述這種方法也叫視鼻數息法。關於這種視鼻數息法,《勿葯元詮》中言之甚詳:「蘇子瞻《養生頌》曰:已飲方食,未飽先止,散步逍遙,務令腹空,當腹空時,即便入室,不拘晝夜,坐卧自便,惟在攝身,使如木偶,常自念言:『我令此身,若少動搖,如毫髮許,便墮地獄。如商君法,如孫武令,事在必行,有死無犯。』又用佛語及老聃語,視鼻端,自數出入息,綿綿若存,用之不勤。數至數百,此心寂然,此心兀然,與虛空等,不煩禁制。」
什麼叫隨息法?
隨息法也是調整呼吸的一種方法,不過,與數息法相比,隨息法顯得更自然些。當我們做數息法數到幾千次以後,或無力再數下去時,可用另一個法子應付,叫做「隨」字訣:當息出時,心也隨它同出;當息入時,心也隨它同入,有時或感覺這個息似雲霧蒸發散佈於周身無數的毛孔中,不由鼻孔出入。這就叫隨息法。功夫做到這樣的地步,身上的各種宿疾和心理障礙,都有可能逐漸滅除,心裡也就自然明白而開悟了。
什麼叫聽息法?
所謂「聽息」,就是聽自己的呼吸之氣。初下手時,只用耳根,不用意識,並非以這個空虛念頭代替那個念頭,更不是專心死守鼻竅或肺竅,也不是聽鼻中有什麼聲音,只要自己覺得一呼一吸的下落,勿讓它瞞過,這就行了,至於呼吸的快慢、粗細、深淺,皆任其自然變化,不用刻意去支配它,聽到後來,神氣合一,雜念全無,連呼吸也忘記了。
為什麼靜坐時要止息?
止息是調息的一種方式,與屏息、閉息存在相似性,不過止息的要求要更高些,因為止息就是停止呼吸。人不可能真正停止呼吸,所以練止息要慢慢來。關於靜坐時為什麼要練止息及止息的作用,李謹伯在《呼吸之間》一書中有這樣的論述:「因為呼吸和我們的思維息息相關--尤其是吸氣,必然要影響中樞神經;其他五根(眼睛、鼻子、耳朵、嘴巴、皮膚)都要靠大腦的思維才能分辨思量,都需要通過意根(也就是大腦)來作用,所以,意根靠邊站了,其他五根也就靠邊站了,就能去妄念空,其性存焉。要想去妄念,口鼻就不能呼吸,口鼻里牙、舌、鼻竇等都是大神經,一呼吸必然刺激大腦思維,妄念紛飛,所以要止息。」當然,止息屬於靜坐修鍊中的高級境界,對於普通靜坐者來說,能夠達到忘息的境界,就已經很不錯了。
2012-07-18 15:00:54回應
坐前調心與坐後調息之法 昏沉與散亂的對治之法
坐後如何調息?
靜坐完畢,應該開口吐氣,等到身體內外的熱度降低,回復平常狀態後方可隨意動作。這就是坐後調息之法。
坐前調心之法
人自從出生以後,隨著對外界事物的接觸和知識的積累,各種雜念也隨之產生。而且,當人們留意時,便會發現,有許多雜念,往往不易受人們思想的控制。比如你明明知道發火不好,可是你還是忍不住會發火;有的事你明明知道用不著去多想,可是你還是會忍不住去想;讀書學習時,你也知道要專心一意,可是你還是會時不時地走神??這就是所謂的心猿意馬,很難制伏。靜坐的目的,就是要制伏這心猿意馬,讓大腦處於無思無慮的狀態。可是,如果把制伏心猿意馬的任務完全交給靜坐去做,無疑是太重了,因此,就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時時有一種控制雜念的心理。尤其是在即將靜坐前,可以不斷地告誡自己要靜心,不要任由自己胡思亂想,這樣,當你正式入坐時,便能較好地控制自己的思慮,更快地進入入靜的狀態。這就稱為坐前調心之法。
初學靜坐,如何達到靜?
初學靜坐,要達到靜的境界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你不要有過高的要求,只要姿勢坐好,眼睛不外視,耳朵聽到外界的種種聲音,與你如同兩個世界,毫不相干,內心慢慢地就會靜下來。當然,覺得自己心裡的妄念來去不停,這是個問題。這個時候,你要做的,就是思想來去你不要理它,也不要歡迎它,不迎不拒。你越是去注意思想,反而會更多地激起別的思想。所以,這個時候,一定要告誡自己,我正在靜坐,塵世間的一切事物,暫時與我無關,所有的事情,等我坐完了再去處理。以前發生的一切,已成過去,沒有發生的事情,等它發生以後再說,現在則沒有任何事情值得我去關注。這樣,慢慢地,你就肯定會靜下來。
靜坐中身與心如何互調?
初學靜坐時,有很多人往往會選擇以身體為重點,一直在檢查與調整自己身體的狀況,例如不是強迫自己腰要直,就是將膝壓下去,或是舌頭怎麼放,頭是不是正,等等,不一而足。這種對身體狀況的過分關注,會使你很快便覺得渾身不舒服,至於心理的調適,當然就無從談起。 因此,最好的做法,就是把調身和調心分成兩步做。也就是說,當你調身時,不要去想調心;而當你調心時,就不要去想調身。也就是說,你開始靜坐時,先把注意力放在調身上,按照有關調身的要求,讓自己的靜坐姿勢符合標準。等到調身熟練後,你再去真正進入靜坐狀態,而此時,你注意的重點就放在了調心上,雖然在身體偶感不適時亦可作出調整,但最好是忘掉自己的身體。
靜坐時如何收心?
所謂收心,即心從對外界事物的關注中收回來,而關注靜坐時確定的某一個目標,如心息相依,意守丹田等等。因為心是一身之主,百神之帥,要靜坐便須收心。對此,唐代道士司馬承禎在《坐忘論》 中說:「學道之初,要須安坐,收心離境,住無所有。因住無所有,不著一物,自入虛無,心乃合道。」靜坐的目的在於保持本心清靜,遠離外境,不為塵俗所染,向「靜」、「虛無」的心體回歸。收心的具體功夫是使心不動、不著物,不僅遠離塵俗,而且不執著於空無。 因為執著於空無,仍會使心感到勞累。收心收到無知無覺,便是達到了目的。
靜坐時如何防止內心急躁?
靜坐時內心急躁,當然可以用數息、守一、存神等方法來克制。 但是,有時心裡實在太煩躁,用什麼辦法都無效時,則不妨把自己想像成已是死人。全真教教主王重陽挖洞靜坐,並稱之為活死人墓,用的就是這種方法。試想一下,若我身已死,則身外的一切與我又有何干?此即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之理。
靜坐時昏昏欲睡該怎麼辦?
靜坐時感覺昏昏欲睡,通常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心理上的,心情沮喪,精神不好,會容易昏昏欲睡;一個是生理上的,身體、頭腦不健康或睡眠不足,就容易有這種情形。此時最好是睡夠了再起來靜坐。
如何對治精神昏沉和散亂?
初學靜坐的人,又會出現兩種狀況,一是散亂,沒有法子把情緒安定下來;二是昏沉,時時要打瞌睡。大概初學靜坐的人,開始時都是容易散亂,無法收斂。練習的時間稍久,妄念減少,就又容易昏沉。這是初學靜坐者的通病,不必奇怪。 對治散亂之病,應當把一切放下,視我的身體就如外物擱在一邊,不去管它,專心一念,存想丹田,自然能徐徐安定。對治昏沉之病,可注意鼻端,使精神振作起來。大概晚上靜坐,因白天勞累,容易昏沉。早晨靜坐,則可免此毛病。也可以用數息方法,從一至十,務使不亂,久久心息相依,則散亂、昏沉二病皆可避免。
靜坐時頭腦昏沉應如何對待?
靜坐時,如果是體力不足或身心疲憊的人,他就會沉沉欲睡,甚至連體力也不能再支持靜坐的姿勢。這種情形,通常是腦部供氧不足造成的,好比人在疲勞欲睡時,就自然而然要打呵欠一樣。當然,造成頭腦昏沉,也會有別的原因,如當你靜坐一段時間後,體內的氣機發動,上升到後腦,也容易引起這種現象。首先便是眼前昏昧,一片模糊,漸漸地會進入似夢非夢的光景。許多人在這種狀態中,便會像夢中見物一樣,在昏昏迷迷中,看見許多事情和影像。其間的變化情況,非常複雜,它和一個人平時的智慧、思想、個性、心理、生理等,都有密切的關係。碰到上述現象,最好的辦法,就是一切順其自然,慢慢地,這種狀況便會過去,正如黑暗過後便是黎明一樣。此時切忌的,就是心生厭煩,或乾脆停止靜坐,這樣會使你的靜坐功夫不能有好的進展。
為什麼排除雜念並非易事?
雜念是靜坐最大的敵人,可是要消滅這個敵人亦實非易事。其中的原因,是我們生活在這個地球上,要想很好地生存下去,就必須從事各種各樣的工作,接觸各種各樣的人,想各種各樣的辦法,處理各種各樣的麻煩事。這些東西,都會在我們的大腦中打下深深的烙印,想要在靜坐的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中除掉這些烙印,或不受這些烙印的絲毫影響,當然是不可能的事。因此,唯一的辦法,就是循序漸進,努力去忘掉這些烙印。
為什麼初學靜坐時會覺得妄念更多?
初學靜坐的人,常常會感覺到:我沒有學靜坐的時候,妄念倒還少,一入坐後,妄念反而格外多。這其實是一種誤解。要知道人們的妄念,本來隨時都有,平時因為和外面的環境接觸,把注意力分散了,所以不覺得多;習靜以後,精神集中於內部,才覺得妄念忽起忽滅,不可捉摸。這事實上是通過靜坐感覺到了自己的妄念,而不是妄念增多了。靜坐的目的,就是要從感覺自己的妄念入手,再慢慢清除這些妄念。而千萬不要把靜坐看作產生妄念的原因,從而心生退意。
為什麼說雜念多是靜坐的第一步功效?
靜坐時雜念太多,當然不是好事。但是,如果我們換一種角度看,靜坐時發現自己雜念多,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因為首先,如果你不去靜坐,你就不會發現自己原來有那麼多的雜念。正如一個人去醫院體檢。未參加體檢時,也許你並沒覺得自己有病,可是,一經體檢,根據體檢報告,卻發現你血糖高了,血壓高了,這不是說因為體檢把你的血糖和血壓檢高了,而是你本來就有這些狀況,只是你沒有覺察到而已。其次,發現自己雜念太多,便可針對自己的這一問題,進行有效的處理,讓雜念越來越少。此正如檢查出毛病後,便可對症下藥進行治療一樣。所以,發現自己雜念多,應該被視為靜坐的第一步功效。 在南懷瑾的《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一書中,對於靜坐與雜念的關係有兩個形象的比喻,亦頗有啟發性:譬如像一杯渾濁的水,當它本來渾濁的時候,根本就看不見有塵渣。如果把這一杯水安穩地、靜靜地放在那裡,加上一點點的澄清劑,很快便會發現杯中的塵渣,紛紛向下沉澱。不是這杯水因為在安靜的狀態,而起了塵渣,實在是它本來便有塵渣,因為靜止,才被發現。又譬如一間房屋,平常看不見它有灰塵,當陽光忽然透過縫隙,才發現了光隙中有灰塵在亂舞紛飛,你既不要去打掃它,也不要用一個方法去掉它,只要不搖不動,不去增加,也不去減少它,慢慢地再靜止下去,它自然就會停止紛飛了。
可以通過運動來排除雜念嗎?
當靜坐時雜念太多,用什麼辦法都無法驅除時,也可以通過運動的方法,先使身體調和,氣息柔順,然後再繼續靜坐。 對待雜念,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對待它們就像對待不速之客一樣,只要對客人採取不迎不拒的態度,客人自然會漸漸散去,雜念也就慢慢地停止了。
如何用斷念法排除雜念?
人的頭腦中往往是千頭萬緒,甚為複雜,念念相續,沒有間斷的時候,何況因為日間事繁,休息後妄念更多。因此要排除雜念並不容易。但也有一個有效的辦法,稱為斷念法,就是當妄念起時,努力看清其來源,不使甲觀念聯於乙觀念,再聯到丙觀念,時間一久,妄念即除。
怎樣用注守重心法消除妄念?
雜念的特點,是雜亂無章,或一念剛滅,一念又起,或眾念並起,弄得人心煩意亂。要驅除這些紛亂的意念,有一個辦法,稱為注守重心法,即把意念集中於身體腹部的重心,慢慢地,這些雜念就會自動地退去。
怎樣用目若垂簾法排除妄念?
靜坐的時候,應把一切想法放下,把全副精神集中在小腹,如果妄念產生,就像對待一件東西一樣,輕輕把它放到一邊,隨來隨放,這樣反覆練習,久而久之,妄念自然會逐漸減少。如初學靜坐的人無法用這種方法有效地排除妄念,則不妨採用目若垂簾法。目若垂簾的具體做法是:輕閉兩眼至微露一線之光,而目觀鼻準,靜靜而自然以鼻呼吸,以至不聞不覺;口也須自然閉合,當唾液多的時候,可緩緩分小口咽下。此法對排除妄念也有較好的作用。
如何用聽息法去除雜念?
靜坐而雜念太多時,不可用強力制止,應提升自己的精神,讓正念主宰自己的心靈。同時可採用聽息法,即把意念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並用耳朵去聽呼吸出入的聲音,亦可起到以一念代萬念的作用。
怎樣用返照法制止妄念?
前面一直講要驅除雜念,其實對於靜坐來說,驅除雜念的想法本身也屬於一種雜念,因為靜坐的要求是無思無慮。為了達到無思無慮的境界,我們不妨採用返照法。返照法也叫內視術,具體做法是:靜坐時閉合雙眼,返觀自己的意識,先將妄念起滅的頭緒理清,甲念起則返照甲念,不使攀援,則甲念空;乙念起則返照乙念,不使攀援,即乙念空。依此類推,時間一久,妄念自然不生。
如何用雙修止觀來排除雜念?
關於雙修止觀的方法,我們前面已經講過。其實,雙修止觀就是一種很好的排除雜念的方法。當靜坐的時候,如果妄心浮動,就用修止的方法來制止;如果妄心昏沉,就用修觀的方法來觀照。如果這樣觀照以後,心還是不清明,或又起浮動,就再用修止的方法來制止。 總之,根據各人的具體情況,止觀雙用,就能有效地排除雜念。
2012-07-18 15:09:52回應
止:系緣止 制心止 體真止
為什麼修不凈觀能制淫慾?
人的雜念很多,淫慾即其中的一種雜念,且對靜坐有很大的影響。靜坐時產生淫慾,必會使靜坐半途而廢,故制止淫慾十分重要。 那麼如何制止淫慾呢?這裡有一種重要的方法,叫做修不凈觀。不凈就是骯髒、不幹凈,通過想自身或思慕對象的骯髒、不幹凈,可有效地制止淫慾。修不凈觀時,當思自己的身體受胎時,無非父母精血污穢不凈之物,和合而成。住胎時是在母腹腸臟糞穢的處所,出胎以後,從頭至腳,自外至內,都充滿了污穢的濁物。外面有兩眼、兩耳、兩鼻孔,以及口、大小便道,共計九竅,每竅無時不在那裡排泄臟物。加以遍身的毛孔,發散汗垢,裡面的五臟六腑,膿血屎尿無一物不是污穢不堪!男子觀想女身,視同一個皮袋,外形雖然美麗,內中其實是臭糞;女觀男身,也是這樣。久久觀察,淫慾自然減低以至消失。
為什麼修因緣觀能治愚痴?
愚痴也是一種雜念,愚痴也叫無明,它指的是人執著於事物的表象,認識不到事物的本質,從而被外部事物牽著鼻子走。要對治愚痴,有一種有效的辦法,叫做修因緣觀。因緣是指事物的遇合。在佛教看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緣湊合而成,本非實有,空才是事物的本質。我們的身體也是一樣,前生之業為因,父母為緣,因緣湊合即生,因緣分散即死,死死生生、生生死死,剎那剎那,不得稍住。常常這樣觀想,自然能破除愚痴,發生智慧。所以稱之為修因緣觀。 佛教的這一觀念雖屬宗教,與我們的常識不合,但對於我們在靜坐時破除偏執,還是很有效果的。
為什麼修慈悲觀能治怨嗔?
怨嗔也是靜坐時的一大雜念。所謂怨嗔,指人們對於喜愛的事物,得到了就歡喜,得不到就發脾氣,怨天尤人,甚至爭鬥仇殺。修習靜坐的人,如果怨嗔多,喜歡發脾氣,可以修慈悲觀法門。慈是推己及人,例如自己的身心快樂,就應該推到一切人的身心都要快樂。 悲是悲憫眾生的種種苦惱,乃不惜犧牲一切,為眾生拔除。常常如此觀想,怨嗔的病,就可漸漸消除。
什麼叫系緣止?
把心念系縛於一個地方,使不散亂,就像用鐵鎖系縛猴子一樣,這稱為系緣止。系緣止是靜坐驅除雜念的一種方法,只有把心念集中於某一處,才不會散亂不定。
什麼叫制心止?
所謂制心,就是在心念起處,制止它不讓它流動。修習系緣止稍稍純熟後,即當修制心止。在此所謂的心,指的是胡思亂想的心,而不是指真心、照心之心,所以要設法加以制止。
怎樣修制心止?
修制心止,事實上是用一個念頭制止另一個念頭,只是這一個念頭屬於正念,另一個念頭屬於雜念。但是,對於靜坐來說,要求的是無念,所以此正念也屬於雜念。這就好比有盜賊進入家門,主人起而抵抗,未必能勝,反有可能被害,假如只是端坐室內目視盜賊,身體卻絲毫不動,則盜賊莫測所以,勢必逡巡退出。所以在修制心止時,可以先將身心一切放下,然後迴光返照,於前念已滅,後念未起之間,看清念頭所起之處,不使甲念頭和乙念頭相連接。這樣時間一久妄念自然不起,而達於無念之境。
什麼叫體真止?
所謂體真止,體指體會,真指真實,即細細體會心中所念的一切事事物物,發現它們皆是虛妄不實的,從而不再執著。內心對這些事事物物不再執著,則各種妄念自然止息。這就叫體真止。 從系緣止到制心止,再到體真止,功夫步步加深,而內心的雜念也會越來越少,入靜也會越來越易。
怎樣修體真止?
修習體真止的方法,是在靜坐的時候,首先返觀自身,發現自己從幼而壯而老而死,刻刻變遷,不得停息。不得停息、沒有常相的東西,當然不是永恆的,從而發現色身完全是因緣假合。接下來再返觀己心,發現念念遷流,過去的念頭已逝,現在的念頭不停,未來的念頭未至,那麼究竟哪個念頭才是我的真心呢?真心遍求不得,妄心自然熄滅。這樣不斷修習,其心自然止息,這就叫修體真止。
如何用明理法驅除雜念?
此處所謂的明理,指的是明哲理的意思,聽上去感覺高深,其實一點也不高深,只是我們平時未加留意而已。在靜坐時,我們往往雜念叢生,其中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放不下一切身外之物,諸如事業、工作、親情、錢財,等等。然而,如果你細想一下,人在世上生活的時間,不過百十來年,當你身死之後,一切皆空,這一切與你又有什麼關係呢?試想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中,曾經有多少人,為了江山、權勢、財產,魂牽夢縈,可是到了今天,除了留下一個墳頭(絕大部分人則連個墳頭亦未留下),又能留下什麼呢?再想想廣袤的宇宙,上面有多少巨大的天體,可是你在夜間看去,不過是一隻只熒火蟲相似,而地球呢,卻比這些熒火蟲還要小得多。而人與地球相比,地球又是多麼的巨大啊!由此一想,你就會覺得人身實在是渺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當你念想及此,什麼名利、地位,都會看作身外之物,而那些曾經讓你心煩意亂的雜念,真是不值得一顧。這樣一來,你就會雜念全消,進入無思無慮之境。這就是用明理法驅除雜念。 當然,上述說法,只是為靜坐時安定心理、不讓雜念亂心而設,並不是要鼓吹一種消極的人生觀。當你不靜坐時,你完全應按社會生活的要求來思維、行事,切不可也把現實生活看得不值一提,而產生一種虛無主義的消極人生觀。
莊子心齋法
莊子心齋法是一種調心的方法,出於《莊子.人間世》:「若一志,無聽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關於莊子心齋法,陳攖寧有詳細的講解,我們不妨來看一下。 顏回是孔夫子的學生,仲尼是孔夫子的外號。顏回問「心齋」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孔夫子說,你應該把心裡的念頭集中在一處,不要胡思亂想;等到念頭歸一之後,就用「聽」字訣,但不是用耳聽,是用心聽;這還是粗淺的說法,就深一層功夫講,也不是用心聽,而是用氣聽;到了這樣的境界,耳聽的作用早已停止了,神和氣兩者合而為一,心也不起作用了。氣的本質是虛的,它要等待一件東西來和它相集合,只有「道」這個東西常和太虛之氣集合在一起,功夫如果做到心同太虛一樣,就算是心齋。 以上是孔夫子告顏回問心齋功夫的做法。這種功夫是一連串做下去的,中間本無所謂階段,但為學者容易入門起見,不妨在整個功夫中劃分幾個步驟,再詳細地加以說明。 第一步:「若一志」。「若」字作「你」字解,「志」就是思想,也可以說是念頭。當起首做功夫的時候,心中思想要專一,不要有許多雜念在裡面打攪,雜念如果不掃除乾淨,功夫很難做得好。 第二步:「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等於「毋」,也可以作「勿」字解;「之」字是代名詞,指所聽的對象而言;「以」 字作「用」字解。念頭歸一了,就開始做功夫,用「聽」字訣。普通所謂聽,本是用兩個耳朵聽各種聲音;此處所謂聽,決不是聽聲音。 人們就要發生疑問了:既說是聽,必有所聽的對象,不聽聲音,又聽什麼?這個問題,在各家註解上都找不到明確的回答。今日特為指出,初下手就是聽鼻中呼吸之氣。凡呼吸系統正常而不發生障礙的人,鼻中氣息都沒有聲音,所以說「勿用耳聽」;雖是沒有聲音,但自己卻能夠知道鼻中氣息一出一入,或快或慢,或粗或細,縱然是聾子,也會有這個感覺,所以說「聽之以心」。 第三步:「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此處又引起問題了:心是有知覺的,還可以說得上一個「聽」字;氣是沒有知覺的,如何也能夠用它來聽?心所聽的對象是氣,氣所聽的對象又是什麼?若說用氣來聽氣,這句話在理論上講不通,究竟怎樣解釋才好?答曰:聽息的功夫做得時間長久,心和氣已經打成一片,分不開了,氣不能作為心的對象了,不能再說用這個心,聽那個氣,所以說「無聽之以心」。此時身中的神和氣雖然團結在一處,尚未達到混沌境界,還稍為有總知覺,繼續做下去,並不需要很多時間,自然就完全無知覺了。從有知覺到無知覺這一段暫時的過程中,與其說以心聽氣,使心和氣相對立,不如說以氣聽氣,使心和氣二者之間泯去裂痕,所以說「聽之以氣」。此處雖仍舊說「聽」,實際上就是不要再著意於「聽」,成語所謂「聽其自然」。「聽之而已」、「聽他去罷」,這幾個「聽」字是此處最好的解釋。 第四步: 「 聽止於耳, 心止於符」 。初下手做功夫, 注重在「一」字訣;等到念頭歸一之後,就注重「聽」字訣,假使長久地抱住一個「聽」字不肯放鬆,也嫌過於執著,再後就要用「止」字訣了;所謂「聽止於耳」,就是教人不要再著意於聽。此時功夫已漸漸地入於混沌境界,身中是神氣合一,心的知覺已不起作用,所以說「心止於符」(符即是符合之義)。這種神氣合一的狀態是無知無覺的,外表上看來和睡著了一樣,但內部的情況是不相同的。 第五步:「氣也者,虛而待物者,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以前由淺而深的境界,一步一步地都經過了,最後到了「虛」的境界。 這個「虛」是從無知無覺以後自然得到的,不是用意識製造出來的,如果做功夫時候,心裡常常想著要虛,反而不能虛了。全部功夫原是由後天返還到先天,所以第五步功夫,應該就先天境界去體會。
什麼是收心斷念法?
眼不視物,而內視己心,這稱為收心;當妄念產生時,馬上把它拋開,勿加留戀,這稱為斷念。因此,目不亂視,神返於心,不逐妄念,寂然不動,這就叫收心斷念法。關於收心斷念法,《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煉丹訣》卷上有詳細的介紹:「口訣:但於一念妄生之際,思平日心不得靜者,此為梗耳,急舍之,久久純熟。夫妄念莫大於喜怒,怒里回思則不怒,喜中知抑則不喜,種種皆然,久而自靜。 口訣中口訣:心不留事,一靜可期,此便是覓靜的路。又詩曰:得路欲歸休問遠,看看信步莫煩心。雲收將放金烏見,一點發光眼內明。 心之所以不能靜者,不可純謂之心。蓋神亦役心,心亦役神,二者交相役而慾念生焉。心求靜必先制眼。眼者,神遊之宅也,神遊於眼而役於心。故抑之於眼而使之歸於心,則心靜而神亦靜矣。目不亂視,神返於心,乃靜之本。」
靜坐時怎樣凝心?
靜坐注意臍下,使心息相依,經過一個時期,心便會什麼都不思量,這就是凝心。凝心時,會漸漸地不覺有手,不覺有身,並且不覺有我,從此進入心息兩忘的境界,即入定。要達到凝心,有一個訣竅,就是讓心呆住、發獃,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愣神。當你靜坐時,心忽然愣住了,這便是凝心。
2012-07-18 15:30:06回應
六妙法門
什麼叫六妙法門?
六妙法門即讓心靈寧靜、沒有雜念的六種方法,它們分別是: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還、六凈。在每種法門中,又分為修和證兩個層次。 數就是數息。數有兩種:(1)修數。入坐後,先調和氣息,使不澀不滑,極其安詳,徐徐而數,從一數至十,或數入息,或數出息,但不應出入都數。心注在數,勿令馳散,若數不到十,心忽他想,應該趕速收回,從一重新數起,這叫做修數。(2)證數。數息時間一長,漸漸純熟,從一到十,自然不亂,出息入息,極其輕微,這時覺得用不著再數,這叫做證數。 接下來應舍數修隨。隨也有兩種:(1)修隨。舍掉前面的數法,一心跟隨息的出入,心隨於息,息也隨於心,心息相依,綿綿密密,這叫做修隨。(2)證隨。心既漸細,覺得息的長短可以從遍身毛孔出入,意境寂然寧靜,這叫做證隨。久而久之,又覺得隨息還是嫌粗,此時應該舍隨修止。 止也有兩種:(1)修止。不去隨息,把意念若有意、若無意地止於鼻端,這叫做修止。(2)證止。修止以後,忽然覺得身心好像沒有,泯然入定,這叫做證止。到了這地步,學者應知定境雖好,必須用心光返照,不執著於止,這時應該修觀。 觀也有兩種:(1)修觀。這時於定心中細細審視,微細地息出息入,如空中的風,沒有蹤影,這叫做修觀。(2)證觀。修觀時間一久,覺得心眼開明,徹見息的出入已周遍全身毛孔,這叫做證觀。修觀既久,應該修還。 還也有兩種:(1)修還。我們既然用心來觀照這息,就有能觀的心智和所觀的息境,這境與智的對立,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應該還歸於心的本源,這叫做修還。(2)證還。這能觀的心智是從心生,既從心生,應隨心滅,一生一滅,本是幻妄,不是實在。須知心的生滅,好比水上起波,波不是水,波平方見得水的真面目。心的生滅,一如波浪,不是真心,應觀真心本自不生,不生故不有,不有故即空,空故無觀心,無觀心也就沒有觀境,境智雙亡,這叫證還。既證還,尚存一還相,所以還應當舍還修凈。 凈也有兩種:(1)修凈。一心清凈,不起分別,這叫做修凈。 (2)證凈。心如止水,妄想全無,真心顯露,也不是妄想以外另有個真心,要知返妄就是真,猶如波平就是水一樣,這叫證凈。 上述六妙法門的具體內容見於蔣維喬的《因是子靜坐養生法》,這裡稍加了現代的語言。它介紹了心靈在靜坐時由粗入細、由雜至純的整個過程,值得讀者細加體悟。
什麼叫眼色法門?
眼色法門即靜坐時通過眼觀外物來達到心靈的寧靜。眼色法門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觀物,就是眼睛對著一個物體來修習。在眼睛視線範圍內平放一物,以能稍發一點亮光者為佳,眼睛極其放鬆地注視著這件物體。久而久之,能入於物我兩忘的狀態。另一類是觀光亮。在視線之內放置一個小燈光,把光對著視線,但稍微偏一點較好,讓眼睛極放鬆地注視這一光。 另外也可以觀虛空,或觀空中自然的光色,等等,都屬於這個方法的範圍。行眼色法門時,一定要做到放鬆、自然。其實,從根本上說,眼色法門亦屬於一種以一念代萬念的調心方法。
什麼叫鼻息法門?
所謂鼻息法門,就是藉助注念於呼吸之氣而獲得內心靜定。數息法、隨息法等等,都屬於鼻息法門。鼻息法門對於調心有很好的效果。
什麼叫耳聲法門?
耳聲法門也是調心的一種方法,指通過耳朵聆聽聲音來達到內心的靜定。耳聲法門可分為內外兩種。一是內耳聲法門。所謂內耳聲法門,就是用耳朵聽自己體內發出的聲音,如口中念誦或心中默念的聲音,讓意念集中於此類聲音上,不使外馳。二是外耳聲法門。其方法是以外面的聲音為聆聽的對象,任何聲音都可以,但最好是流水聲、瀑布聲、鳥鳴聲等,總之,必須是悅耳、有節奏的聲音。用聆聽外界聲音的方法,最容易進入靜定的境界。
什麼叫身觸法門?
所謂身觸法門,即意守身體的某個部位,如兩眉中間、頭頂、臍下、膻中、尾閭、會陰等等。
什麼叫意識法門?
所謂意識法門,即以自己的意識為對象的修習靜定的方法。從這個意義上說,守一、觀想、制心、斷念等等調心的方法,都可以歸於意識法門。
為什麼靜坐時要繫心臍下丹田?
靜坐時可以採用各種調心的方法,諸如數息、隨息、觀想等等,但是,最好的辦法,還是繫心臍下丹田。這不光是因為臍下丹田是人體中一個特殊的部位,具有種種神秘的作用,還因為心系臍下丹田,則心血亦隨之而下降,能使頭腦清明,煩惱不生。另外,心系臍下丹田時,感覺比較明顯,有利於我們排除其他雜念,較快地進入靜定的境界。
什麼叫身體的重心?
身體的重心,即丹田,把丹田稱為身體的重心,這是蔣維喬在《因是子靜坐養生法》中首先提出來的。至於為什麼要把丹田稱為身體的重心,蔣維喬有這樣的解釋:「人生之根本在臍,吾即言之矣。 古之有道之士,蓋早知之,故有修養丹田之法。丹田者,亦名氣海,在臍下腹部是也。顧吾之為是書,意在發揮平素之心得,以論理地記述之,絕不願參以道家鉛汞之說,故不取向者丹田之名稱,而名之曰重心。物理學之公例,凡物重心定則安,重心偏則傾;百尺之塔,凌雲之閣,巍然獨峙而不倚者何故?曰惟循重心之公例故。」 把丹田稱為身體的重心,從而在靜坐時意守這個重心,此種說法頗具啟發性,它讓我們在靜坐時不再為因弄不清丹田究竟在何處而發愁,你只要判斷你身體的重心在何處,然後專心注守就行了。因此,這樣的觀念,更具可操作性。
為什麼不能死守丹田?
意守丹田時有一個訣竅,叫做似守非守,即開始時把意念注于丹田,然後放鬆意念,讓它與丹田有某種聯繫即可。切不可死守丹田,用十分清醒的意念,想著丹田的狀況,對丹田部位的每一變化、動靜都體察無遺。關於死守丹田的害處,南懷瑾在《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一書中有這樣的論述:「但是當任脈通暢的象徵稍有『火候』,也就是內呼吸(小腹丹田部分的呼吸)有了作用時,大多數都會隨著這種作用,自然氣沉丹田,變成『揠苗助長』的現象。因此造成小腹充實,外形突出猶如一個圓鼓狀,而儼然以此沾沾自喜,自認已經達到『丹田有寶休尋道,對境無心莫問禪』的境地。其實,這是非常糟糕的現象,如果一味妄加註守丹田,就會引起腎臟、性腺、大小腸部分種種的反效果,更不容易打通帶脈(圍腰圈身一帶)的氣機。」
內視丹田是什麼意思?
內視丹田即意沉丹田,即用意志代目,並不是用眼睛直接下視丹田。
收視與內視有什麼區別?
從根本上說,內視與收視沒有什麼區別,因為在具體操作時,內視指意守丹田,收視也指意守丹田。不過,兩者之間還是存在一些區別,如內視指用意念注于丹田,而收視則更多地指把意念從對外部事物的關注中收回來。
什麼叫內觀?
指在靜坐修鍊中用意念觀照體內的各種景象。內觀分為觀形與觀神兩種,觀形實際上同於「存想」、「內視」功法。《雲笈七??太上老君內觀經》:「老君曰內視之道,靜神定心,亂想不起,邪妄不侵,周身及物,閉目思尋,表裡虛寂,神道深微,外觀萬境,內察一心,瞭然明靜。」觀神則強調絕念無想,以無心為心,是靜坐修鍊的高級階段。
什麼叫內照?
內照也叫內視、返觀、內觀、觀照。指靜坐修鍊時摒除雜念,收視返聽,以返觀形軀某一部位。內照的說法,出於《周易參同契》中的「內以養己,安靜虛無,原本隱明,內照形軀」。董德寧《周易參同契正義》:「內照者,謂黜其聰明,而迴光返照於內也。」《還鄉集》中則稱之為返照.
守竅時為什麼要勿忘勿助?
守竅即意守身上某個特殊的部位,如丹田即是一竅。守竅有一個方法,就是一定不要嚴防死守,我們守竅時,要若有若無,似守非守。如果你守得太執著了,會有弊病,竅位會守出一個疙瘩來,能量盤結,不是好事;但一說不要死守,大家又容易開小差,實際上又守不住,一會兒就跑了。因此,守竅時有一個原則,叫做勿忘勿助。 張三丰曾說過,守其清靜自然叫勿忘,順其清凈自然叫勿助。勿助勿忘,以默以柔,息活潑而心自在。 《仙佛合宗語錄》中也說: 「速而不盪,緩而不滯,自然能由真息之道者。是不見其有,謂之勿助;不見其無,謂之勿忘。非有非無,非見非不見,合乎自然,同乎大道。」
腦力勞動者最適合守哪個竅?
腦力勞動者在工作時,氣血多集中在腦部,時間一長,會有頭昏、頭漲的感覺。要緩解這種感覺,就必須讓多餘的氣血離開大腦,讓大腦中的氣血恢復平衡狀態。而要達到這一目的,最好的辦法,就是意守丹田。因為當你注念丹田時,頭部的氣血會很自然地向丹田移動,這樣,當你達到放鬆狀態時,頭腦昏、漲的感覺便會消失殆盡。 因此,腦力勞動者最適合意守丹田。
守竅的最大難點是什麼?
守竅的最大難點,在於你想守住那個竅,可是實際上你又守不住它。上面講到,守竅的要訣,在於勿忘勿助,這勿忘勿助一語,說來容易,要做到真是難上加難。所謂勿忘,就是要用意念守它;所謂勿助,就是不要用過多的意念守它。那麼,什麼叫過多的意念呢?當你守住這個竅時,可能你的意念已經太多了,意念太多,則竅是死竅,不可能產生神奇的功能;意念太少,則又可能雜念紛擾,讓你無法守住這個竅。其中的難處,真如南懷瑾在《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一書中所說:「要想利用 『守竅』或『存想』而達到精神集中的專一狀態,就非簡單的事了。精神不能集中專一,而要想打通氣脈,達到身心預期的效果,那是絕不可能的事。此中對於心理運用的神妙,更非片言可盡。沒有達到精神集中專一的妙用,認為氣脈已經打通,絕無此理。有的,只是屬於幻想的妄覺,或是生理上特殊的感覺情形,並非真正的氣脈通了。因為氣脈打通的現象,一步有一步的徵候,一步有一步的現象,如果以我這個普通凡人的眼光看來,幾乎沒有一個人真能做到的。」 可見,守竅難,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我們也不能因為難就放棄守竅,畢竟前人已用他們的實踐經驗向我們指出了有這麼一條路。 那麼怎麼辦呢?唯一的辦法,就是勇於實踐。因為守竅的功夫,不是口頭功夫,也不是理論上說說就能做到的,它需要我們去切身體驗。
為什麼意念不宜注於印堂?
靜坐時意念注守印堂,易見速效,有的人練功不久,可見前面有光如日,漸久漸大。但這種方法,把氣血引於腦部,畢竟有某種危險。氣血宜引向下行,因此不宜注守印堂。
練氣不如平心
有些人靜坐時為求速效,喜歡以意引氣,身上本來沒有什麼功夫,卻去想丹田已經有氣,然後用意念引著此氣過尾閭關、夾脊關、玉枕關、百會穴,又由口腔入膻中到氣海,再到下丹田,練得津津有味,自以為打通了大小周天,這樣的練法,不說存在危險,亦頗有自欺欺人的味道。因為氣沿大小周天運行,非有很深的功夫,經艱苦的修鍊不可,若無丹田結丹的現象,內氣是不會循周天運行的。因此,對於初學靜坐的人來說,千萬不要這麼做。最好的辦法,就是平心靜氣,意守丹田,堅持天天靜坐,待時間一久,丹田自然發動,此方為無為有益之正道。這就是我們說練氣不如平心的原因。
為什麼多讀古人修身養性之言能起調心的作用?
調心的目的是去除雜念,而雜念之所以難以去除,是因為我們的內心執著於外部事物,放不下聲色名利。而古人的修身養性之言,往往勸告人們要摒除誘惑,重視肉體的健康和心靈的境界,因此,看了這些言論,對於我們靜坐時排除雜念、澄清思緒必會帶來很好的效果。這裡摘錄幾則,看它們能否對讀者產生破除迷誤的作用。 《福壽論》曰:「貧者多壽,富者多促。貧者多壽,以貧窮自困而常不足,無欲以勞其形,伐其性,故多壽。富者奢侈有餘,賊心害性,所以折其壽也。乃天損有餘以補不足。然有貧而促者,必德不足,是以夭耳。故世人當安其分。若今官爵之非分,車馬之非分,妻妾之非分,屋宇之非分,貨易之非分,神能記之,使之災焉,病焉,天焉,人不知也。」 溫公《解禪六偈》曰:「忿怒如烈火,利慾如?鋒,終朝長戚戚,是名阿鼻獄。顏回甘陋巷,孟軻安自然,富貴如浮雲,是名極樂國。孝悌通神明,忠信行蠻貊,積善來百祥,是名作因果。仁人之安宅,義人之正路,行之誠且久,是名不壞身。道德修一身,功德被萬物,為賢為大聖,是名佛菩薩。言為百世師,行為天下法,久久不可掩,是名光明藏。」 《太上九行》曰:「行無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於動,是名上三行。行無名,行清凈,行諸善,是名中三行。行忠孝,行知足,行推動,是名下三行。」 「不止之心,妄心也;不動之心,真心也。歸心不動,方是自心。此是止息之義,故其文以自心為息。」又曰:「息者氣也,自者從也,氣從心起,故心住則息住,心行則息行。」所以禪道二宗,以息心為最切要。 《四十二章經》曰:「色慾之患,甚於牢獄,牢獄有解脫之時,色交無合魂之禮。情慾所愛,豈憚馳驅?雖有虎口之禍,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門,出塵羅漢。』」 《虛齋》曰:「溺愛冶容,而作色荒,禪家謂之外感之欲。夜深枕上,思得艷麗,或成宵寐之感,禪家謂之內感之欲。二者之欲,綢繆染著,皆消耗元精。若能離之,則腎水自然滋生,可以上交於心。又若思索文字,忘其寐食,禪家謂之理障。經綸職業,不告劬?,禪家謂之事障。二者之障,雖非人慾,亦損性靈。若能遣之,則必火不至上炎,可以下交於腎。故曰:塵不相緣,根無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
身體內部有氣衝動時應如何處置?
此時身體仍要照舊靜坐不動,讓那股氣自動,切不可用意念去幫助它或引導它,也不可壓制它,漸漸地,緩緩地,等候那股氣自然蒸發、收斂、停止,回復平常狀態,再靜坐三十分鐘,然後下座。當內部有氣衝動時,未到完全停止的時候,切不可停止靜坐,更不可受驚擾、起妄念、動?怒,否則難免會出亂子,對健康帶來不利影響。
靜坐時聽到幻聲及看到幻象,該怎麼辦?
靜坐時聽到幻聲或看到幻象,一部分是由心理作用造成的,一部分則是由於靜坐時生理上發生某種變化引起時。此時最好的辦法,就是任其自然,不管不顧,時間一長,這些幻聲幻象都會自然消失。對於有些靜坐者來說,這些幻聲幻象會長時間不消失,而且造成內心的恐懼或入迷,此時則最好停止靜坐。
心中出現魔境時怎麼辦?
靜坐修鍊到一定階段,有時心中會出現魔境,如惡鬼、美女、毒蛇猛獸等等圍繞著你,讓你產生恐懼、貪戀等念頭。一般人到了這個地步,通常很難過去,不是因恐懼而停止靜坐,就是因貪戀了影響健康。因此,在靜坐前,一定要有一個好的思想準備,知道在靜坐時有可能會出現這種魔境,然後想好對付它們的預案。至於這個預案的內容,其實很簡單,就是告誡自己:靜坐中出現的這些魔境,都是虛幻不實的,它們根本不可能對你的身心帶來傷害和影響;真正能給你帶來傷害和影響的,其實是你自己的意識。只有當你在意識中認假作真時,它們才會產生作用;若你的意識安靜不動,則這些舞動的魔境,便會漸漸消失。
如何用止觀雙修法排除魔境?
對於魔境,在靜坐前既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在靜坐中也就比較容易對付。另外,當靜坐過程中發現魔境久久不散時,也可採用止觀雙修的方法。當魔境出現時,知道它們都是虛妄,心中不憂不懼,不取不著,只是安住正念,絲毫不動,魔境即滅,這是修止卻魔法。若修止卻魔法不起作用,則當返觀自己的思想,也是念念虛妄,沒有落實之處,既然自己的心都無落實之處,怎麼有所見之魔,這樣一想,魔境自會消滅。如果修止修觀,魔境仍然不滅,就應提起正念,邪不勝正,魔境自然就會消失。又應切記魔境不滅時,不必憂懼;魔境滅時,也不要喜悅。這樣才能使心境安靜。
靜坐後精神奕奕,晚上沒有睡意怎麼辦?
靜坐坐得好時,會心腎相交,因此,坐完一次,就跟進行了一次高質量的睡眠一樣,這樣自然會感到精神奕奕,沒有睡意。碰到這樣的現象,用不著緊張。不過,若是該睡時精神奕奕,工作時卻又感到無精打采,這樣就需要調整靜坐的時間,盡量不要安排在睡眠時間靜坐。但這只是對普通人而言的,如果是專習靜坐的人,則大可順其自然,想睡就睡,不想睡就不睡,對身體不會帶來不好的影響。
靜坐時有性慾衝動怎麼辦?
有些人在靜坐時會有性慾衝動的現象,如生殖器突然勃起,甚至久堅不下,同時引起睾丸部分、會陰部分微細神經的跳動。對女性而言,有子宮震動或收縮,以及兩個乳房膨脹的現象。出現這種情況是十分正常的,那是因為通過靜坐,把各種生理功能都調到了最佳的狀態。若根據內丹修鍊術的說法,此時正是一陽來複、採藥的好時機,不過對於普通靜坐者來說,暫時用不著去做那麼高深的功夫。但是,靜坐時發生性慾衝動,畢竟是一種影響入靜的狀況,此時該如何處置呢?此時可意守丹田,同時做深呼吸,通常做十幾次、二十幾次,性慾衝動便會平復。另外,若在日常生活中飲食吃得清淡些,也可減少在靜坐時出現這種性慾衝動的現象。
靜坐導致性慾旺盛,應如何對待?
除了在靜坐時會有性慾衝動的現象,在靜坐後,也常常會有性慾亢奮的現象。出現這樣的現象,是十分正常的,因此靜坐把身體調理好了,把各種隱疾消除了,性機能自然就會旺盛。有的人在靜坐導致性慾旺盛後,便頻繁地進行性行為,對於這種行為,應該產生警惕。 當然,根據現代生理學及性學的觀點,性慾應順其自然,性生活對身體不但不會造成傷害,甚至對健康還有補益。但是,那是就普通人而言的。對於修習靜坐的人來說,情況似乎有些特殊。因為你此時的性慾亢奮,是因為靜坐帶來的,靜坐使你的生命能量達到了較高的狀態,甚至激發起了你身內的某些潛能,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性生活過於頻繁,便自然會影響到身體健康。而且,慾望過盛,也會影響你靜坐時入靜。因此,靜坐導致性慾旺盛,我們不能因此就去縱慾。另外,最好也採取一些適度的遏制辦法,如多吃些蔬菜、水果和清淡的食物,少吃些肉食,這樣也會不致性慾過盛。畢竟,靜坐的目的是為了入靜,而慾望太多,勢必會影響入靜。
靜坐坐得好時,為什麼容易遺精?
靜坐坐得好,各方面的生理機能旺盛,性機能也跟著旺盛,此時若不過性生活,便容易遺精,這也是通常的道理。但遺精畢竟不是一種好的現象(這裡指的是頻繁遺精,若十天半個月甚至一兩個月遺一次精,都屬正常現象),所以要想辦法對付。對付的辦法主要有三個,一個是從飲食上加以調整,不去或少吃刺激性慾的食物,如牛羊肉之類。一個是從心理上加以調整,平時少看、少想與性有關的事情,保持清心寡欲。一個是從靜坐上加以調整,若靜坐的目的只是為了改善睡眠,或讓身體更健康些,則不妨把靜坐時間安排得適度些,即在靜坐一次的時間和每天坐幾次的時間上加以調整,只要做到對身體有利就行,靜坐時間不要過長、過於頻繁。若是把靜坐作為一門重要的功夫來練的人,則不妨更專註些,即可以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靜坐,因為通常說來,若靜坐功夫真的做得很好,達到了較高的境界,就不太容易遺精了。
靜坐為什麼會產生充實的感覺?
人在靜坐的過程中,因為內心比較好靜,身體也處於休息狀態,時間一長,便自然會產生一種溫暖、充實的感覺,這與靜坐時血液流行比較緩慢,心臟也因此減輕負擔,腦下垂體的內分泌分布平均有直接的關係。
為什麼說靜坐對人有百益而無一害?
首先,我們如能經常靜坐,會使心情平靜,由於心平氣和,血脈暢通,疾病便不易發生。其次,對於普通人來說,睡眠是最好的休息方式,然而,靜坐的作用卻要大大好於睡眠。因為常人熟睡時,消耗能量比清醒時降低16%左右,靜坐坐得好的人,甚至能下降34%。第三,靜坐可調節體溫。若人年事已高,體弱多病,冬天感覺手腳寒冷,靜坐半小時,會覺全身發熱;夏天氣候炎熱,靜坐能使身體清涼。因此,打坐不只禦寒,還能去熱。第四,靜坐可調節人的胖瘦,能使肥人變瘦,瘦人增肥,因為肥瘦皆是病態,靜坐則能使異常歸於正常。第五,靜坐還有治病的功效。由此可見,靜坐真是對人有百益而無一害。
2012-07-18 16:19:02回應
身心調和之相 善根發現之相
靜坐時為什麼會感到平靜、喜悅、自在與安心?
人們的各種感受,如喜悅、痛苦、安定、煩惱等等,都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其生理基礎的。當身體遇到某種刺激時,便會通過神經系統把這種刺激傳遞給大腦,從而產生喜悅、痛苦等感受。因此,神經系統的活動,直接影響著我們的情緒。而靜坐就好像是在按摩我們的神經系統,在靜坐過程中,當我們真正放鬆入靜時,位於腦前區域的額葉活動會有所增強,腦細胞會開始分泌腦內啡、血清素,這些都是幫助人體神經系統放鬆、平靜的重要元素。 因此,大多數靜坐者都會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靜坐練習後,自然而然地在靜坐時感到平靜、喜悅、自在與安心。
什麼是重心安定之象?
重心即丹田,重心安定即丹田充實、舒適。重心安定可以分為內外二象,所謂重心安定之外象,指當通過調息之法,使全身血液集中於重心時,臍下腹部膨脹,富於韌性和彈力。到了這種地步,則體氣和平,無思無慮,心意寂然,注於一點,如皓月當空,潔凈無滓,這就是重心安定之內象。這種感覺,只有通過靜坐可以獲得。
什麼是息道善根發現之相?
所謂息道善根發現之相,是靜坐時獲得的一種境界,它包括身上出現動、癢、冷、暖、輕、重、澀、滑八種感觸,以及忽然心地開明,能見身內臟器等等,是靜坐有較深功夫才產生的一種感覺。 關於息道善根發現之相,蔣維喬在《因是子靜坐養生法》一書中有這樣的描述:「吾人若依前法,善修止觀。於靜坐中,身心調和,妄念止息,自覺身心漸漸入定,湛然空寂,於此定中,忽然不見我身我心。 如是經歷一次數次,乃至經旬經月經年,將息得所,定心不退。即於定中,忽覺身心運動,有動癢冷暖輕重澀滑等八種感觸,次第而起,此時身心安定,虛微快樂,不可為喻。又或在定中,忽覺鼻息出入長短,遍身毛孔,悉皆虛疏,心地開明,能見身內各物,猶如開倉窺見穀米麻豆,心大驚異,寂靜安快。是為息道善根發現之相。」
什麼叫不凈觀善根發現之相?
所謂不凈觀善根發現之相,指在靜坐時,忽然看到人世間種種事物都極其污穢、骯髒,從而內心對它們不再執著,一心靜定。 關於不凈觀善根發現之相,蔣維喬在《因是子靜坐養生法》中有這樣的描述:「若於定中,忽見男女死屍,脹爛壞,膿血流出。又或見身內不凈,污穢狼藉,自身白骨,從頭至足,節節相拄。其心驚悟,自傷往昔昏迷,厭離貪慾,定心安穩。又或於定中,見自身他身,以及飛禽走獸、衣服飲食、山林樹木、國土世界悉皆不凈。此觀發時,能破一切貪著之心。是為不凈觀善根發現之相。
什麼叫慈悲觀善根發現之相?
所謂慈悲觀善根發現之相,指在靜坐時,忽然心生慈悲,希望自己的親人、朋友乃至仇人或世上的萬事萬物都獲得快樂、安寧,從而心中保持一種和樂之象。 關於慈悲觀善根發現之相,蔣維喬在《因是子靜坐養生法》中有這樣的描述:「若於定中,忽發慈悲,念及眾生。內心愉悅,不可言喻。或覺我所親愛之人,皆得安樂。對於疏遠之人以及怨憎之人,推至世界一切萬物,亦復如是。從定起後,心中常保持一種和樂之象,隨所見人顏色柔和。是為慈悲觀善根發現之相。」
什麼叫因緣觀善根發現之相?
所謂因緣觀善根發現之相,指在靜坐時,忽然產生一種覺悟之心,認識到世界上的萬事萬物,皆是因緣聚合而成,本非永恆不滅,從而破除一切執著之心。 關於因緣觀善根發現之相,蔣維喬在《因是子靜坐養生法》一書中有這樣的描述:「若於定中,忽然生覺悟之心,推尋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初不見我與人之分別。又覺此心一念起時,亦必仗因托緣,了無確實之自性。即能破除執著之邪見,與正定相應。智慧開發猶如湧泉,身口清凈,得未曾有。是為因緣觀善根發現之相。
靜坐為什麼能強健身體?
如果靜坐時按照正確的方法和姿勢修習,造成身體內的氣機自然流行,心中就會產生極其快樂的感受,同時,自己的身心也會得到種種好處,如頭腦清醒、耳聰目明、四肢柔暢,渾身充滿活力和朝氣,做什麼事都覺得有趣味;如果原來有病的人,也會不藥而癒,精力十分充沛。 人們經過一段時間的靜坐,會明顯地發現自己的健康狀況比以前好了,得病的幾率也大大降低。靜坐所以能對身體健康起到這樣的作用,是因為靜坐時思想專註在呼吸或丹田部位,使呼吸變得平緩均勻,通過呼吸進入肺部的空氣總量相對穩定,進入心臟的氧氣量也相對穩定,從而利於血壓的調節。靜坐時,身體能量的消耗減少,心臟的耗氧量也比平時減少很多,血液循環的力量自然比平時加強了。有力的血液循環可以幫助我們凈化血管中堵塞的物質,幫助臟腑凈化積存的垢物,提升臟腑的活動功能。靜坐還能提升下丹田的力量,下丹田是生命能量的源頭,下丹田力量的提升,必然使生命充滿活力。靜坐過程中,由於血管的凈化、身心的調和,使全身的經絡得以疏通,從而起到固精培元、百邪不入的效果。
靜坐為什麼能祛病延年?
從大量的歷史記載來看,歷史上一些人能享高壽,都與他們修習靜坐法有很大的關係。如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長期堅持靜坐,活到一百多歲;《宋史?陳摶傳》說呂洞賓「年百餘歲而童顏,步履輕捷,頃刻數百里」;另外,像兩宋時期一些修習內丹的人,也往往獲得驚人的長壽,如陳摶壽長118歲,張無夢99歲,張伯端96歲,石泰歲,薛道光113歲,等等。 靜坐修鍊之所以能延年益壽,有這樣幾個原因。一是靜坐時身體的能量消耗降低,自然會使身體這架機器的運行壽命延長;二是靜坐讓人保持心境的安樂祥和,有效防止了負面情緒產生的毒素對身體機能的傷害;三是靜坐時對生命潛能的激發,使身體獲得了額外的能量補充,從而起到延年益壽的效果,等等。
為什麼靜坐的人不易生病?
靜坐能預防疾病,這已是被實踐所證明了的。那麼,靜坐為什麼能預防疾病呢?對此,蔣維喬在《因是子靜坐養生法》一書中有這樣的說明:「靜坐的功夫,把全身重心安定在小腹。練習日久,小腹筋肉富有彈力,就能逼出局部鬱血,返歸心臟,並且內髒的感覺漸漸靈敏,偶有失調,可以預先知道,因此血液循環十分優良,自然不易生病。這種醫療預防法,比較在疾病發生後再去求治,其功效是不可以比擬的。」當然,這種說明,是僅從生理上來理解,其實,還可以從心理的方面來理解。因為生病不光是生理的原因,心理原因如生氣、憤怒、憂愁等都能導致疾病。靜坐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消除了上述負面情緒,當然會產生預防疾病的功效。
怎樣用現代醫學理論解釋靜坐的療效?
靜坐這種方法,在我國秦漢以前早有此說,它的來源是道家,不是醫家,而且歷代醫家並不用靜坐去療病。隋代名醫巢元方《諸病源候論》中雖專用各種導引法以治百病,然導引法只能算動功,不能算靜功,所以在中醫書上找不出理論根據。若在西醫書上去探索,更為困難。俄國的生理學家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理論,卻可以很好地解釋靜坐治病的原理。扼要言之,靜坐的作用無非使高級神經中樞免除一切障礙,恢復其本能而已。但靜坐過程中所顯出的特殊現象,仍有難以解釋之處。我們今天的任務,只求善於運用古人的成法,幫助醫家治療各種疑難病症,至於那些特殊現象,可以暫時置之不論。
為什麼說靜坐是一種本源療病法?
在人體中有任脈、督脈、陰、陽、陰維、陽維、帶脈、沖脈,合稱奇經八脈。這八脈在平常人體內閉而不通,只有靜坐到一定境界的人才能打通。待八脈全通,即四通八達,全身氣血流行無滯,疾病就無從發生。因此,用靜坐法治病,是一種本源療法,也是整體療法,所以練功後,可消滅疾病,尤其是慢性病,如神經衰弱、心臟病、高血壓、失眠、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子宮下垂等,練靜坐都有一定的療效。
什麼樣的疾病適合用靜坐治療?
凡一切本元虧損之病,如頭暈、腦脹、眼花、耳鳴、心跳、膽怯、失眠、惡夢、善忘、抑鬱、煩躁、驚悸、易怒、易悲、多憂、多慮、情緒紛亂、上重下輕、肌肉瘦削、消化不良、工作不耐疲勞、生活不感興趣,這些癥狀,服藥難見功效,檢查身體,又不知病在何處,因此,最好的途徑,就是靠病人自己用靜坐的方法治療,可望痊癒。 根據傳統的說法,靜坐修鍊的最高境界是「長生不死,白日飛升」,但這畢竟是宗教的觀念,未有實證。那麼,靜坐修鍊的最高境界又是什麼呢?說得現實一點,就是痛痛快快地活,痛痛快快地死。 所謂痛痛快快地活,就是活著的時候,身體健康,不生疾病,心裡快樂,不憂愁煩惱。所謂痛痛快快地死,就是無疾而終,在身體無病痛折磨的情況下,忽然一命歸西。若靜坐的人能達到上述境界,則其靜坐功夫就是達到了最上乘的地步。
2012-07-18 16:28:502人收藏回應
氣機流注全身時可能產生的反應
氣機到達後腦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大腦是人體的司令部,在人體中有極重要的作用,因此,當氣機進入大腦中的後腦時,有一系列的問題需要注意。 首先,氣機進入大腦,是靜坐有效的證明,當然是值得欣喜的事,但有的人因此而滿足,認為自己有了什麼神通,從而去追求腦中的感覺,不再堅守無為自然的原則,這樣便很容易出偏差。 其次,氣機進入後腦時,常常會聽到各種奇異的聲音,這是由於氣機剛入後腦,還有一部分神經的氣脈未通造成的,有的人則認為是自己聽到了什麼神奇的聲音,甚至去琢磨這些聲音中包含著什麼信息,這便大錯特錯了。 第三,對於平時神經系統出過問題的人,或已有問題而平時沒有顯現出來的人,此時一定要多加小心,因為氣機進入後腦,若走岔了路,是會引發嚴重後果的。 另外,有許多學習靜坐的人,在氣機到達腦部的時候,對感覺的注意力,更為強烈,從而促使小腹收緊,橫膈膜上縮,甚至,連帶而有胃口不開、食欲不振、大便不暢,或大便秘結等暫時的現象。對於此類現象,最好還是靜觀待變,因為隨著功夫的加深,這些癥狀慢慢就會消失。
氣機到達前腦時會有哪些反應?
氣機通過後腦後,便會進入前腦,關於氣機進入前腦時的反應和注意事項,我們來看一下南懷瑾在《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一書中的論述:「它的反應,最有可能而極普通的現象,便是前額左右兩邊太陽穴的氣脹,兩眼皮有重垂而昏昏欲睡的感覺。如果體力氣機較為充沛的人,便感覺眉心和鼻根(山根)之處,有鼓脹或輕微刺激的感受。但雜念紛飛的情形,到此便自然減少而微弱,雖然神思與心境,並不清明,而帶有輕度昏沉的感覺,但較過去發生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壓力,已經迥然有別。唯一不好的象徵,便是容易引起眼睛的充血,而使眼膜有紅絲如發炎的現象。並且到此往往眼現光景,或如一團太陽之光,或如月亮之光,或如點點螢火之光,有時閃爍不定,有時固定不變,不論閉眼或開眼,都如在目前。甚至,在這些光影中,可以看見人物並預知未來的事,因此,有人便認為這就是眼通的神通境界。有許多人因先入為主的觀念,深入佛學道術的所知障,如執著圓陀陀、光爍爍等形容術語,就當為真實,而認為這種光明,就是自己性光的顯現。禪宗呵斥為光影門頭,道家認為是幻境,就是對此等初期的現象而言。其實,這是因為氣機在腦神經里閃爍不定,所以由心念之力與腦波的震動互相排盪磨擦,而發出的暫時變化現象,並非真實。至於光色的不定,那是由於腑臟之間潛在有未發病症的象徵,例如:腎臟(包括生殖神經等部分)衰弱有病,往往便反映出黑點的黑光;肝臟衰病,光的反映則是青色;心臟衰病,反映則呈紅色;肺部衰病,反映白色;脾胃衰病,反映是黃色;膽衰病,反映是綠色;如果配合神秘的測驗,凡是黑色光景者,主災晦青色主憂悲;紅色主橫逆;綠色主魔障;黃、白最為平安而吉祥。」 氣機到達前腦後,有時會順勢沖向鼻端,產生流濃鼻涕即所謂玉柱雙垂的情形。對於這種情形,過去有修鍊家認為是精氣走漏的表現,因此主張用木夾子夾住鼻孔。也有人指出此時必須要緊搐鼻子,使其元氣不漏。不過,對於這種做法,至今尚有不同觀點,有待進一步辨明。
氣機通過間腦時會有什麼神奇的反應?
間腦位於大腦和小腦的中間,當氣機過了前腦以後,便會下降到間腦。氣機到達間腦時,有的人會有頭頂刺痛等現象,或者會有頭頂脹滿,猶如有物壓頂,或鐵箍箍頂的緊箍現象。在這個時候,如果能放鬆意念,一切順其自然,便會有一種神奇的感覺出來。關於這種感覺的具體內容,南懷瑾在《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一書中有這樣的描述:「如果能夠放鬆注意力,猶如捨去頭腦而聽任其自然,漸漸就會感覺頭頂中心發生一股清涼如水、異常舒適而下沁心脾的感覺。這種現象,在佛家修習禪定和修習止觀法門來講,即是輕安的前奏現象。因此,可使煩惱妄想減弱,而進入初步的定境。如果因此而有甘甜清涼的津液(由腦下垂體所發射的內分泌)下降,在道家的修鍊方法而言,便認為是『醍醐灌頂』、『甘露灑須彌』,或者形容它為『玉液瓊漿』等等,而認為這是返老還童的長生藥酒,雖然言之過於神秘,但對於人體的確是有祛病延年的功效。甚至,可使胃口大開,多食與飽食,可以隨時消化凈盡,並且完全吸收食物的營養;同時也可以不食而不感覺過分飢餓,或服氣而耐餓。到此階段,容光煥發,精神飽滿,則只是附帶的必然現象而已。」
氣機通過頭腦時為什麼會發出劈啪之聲?
在氣機通過頭腦時,通常會發出輕微的劈啪之聲,這是氣機在頭腦中將通未通碰到阻礙時發生的必然現象,等到氣機順利通過後,這種聲音自然就會消失。此正如自來水管初次通水時,因管中存在空氣,必然會發出衝擊的聲音一樣。
氣機到達頭腦時會有哪些不良反應?
氣機到達頭腦,還未徹底通過的時候,會發生種種讓人不舒服的情況,對此,南懷瑾的《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一書中有這樣的描述:「當氣機經過這些逐步反應以後,它還盤旋在腦部的時候,最大的關鍵,就是頭腦部分,經常有脹痛難受的感覺,或有沉重昏睡的情況。甚至,影響眼神經、耳膜、牙齦、鼻腔等處,發生類似病痛的現象。或者有頭重足輕、脾氣急躁,容易光火,以及精神亢奮,大便秘結,不易入睡的反應,即使睡眠時也是夜夢不寧。」果真如此的話,豈不是很可怕嗎?對此,南懷瑾有這樣的解釋和開導:「以上所說的,只是籠統的經驗談,是憑親自經歷過的求證經驗,和許多習靜者所發生『個案』實例的總論,只是說當此過程中,會有這些現象發生的可能。有關這些現象的發生,還須視個人的年齡、性別、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狀況而有差別,並非個個必然如此。而且因靜坐的反應所發生類似病痛的感覺,並非真如生病的痛苦,也只是說有『類似性』和『可能』如此而已。」 什麼叫玉柱雙垂玉柱,指鼻涕。在靜坐過程中,從鼻孔流下濃稠的鼻涕,稱為玉柱雙垂。通常把這種情況看作精氣從上鵲橋走漏的徵候。《伍真人丹道九篇》中認為,要防止玉柱雙垂,可用木夾夾住鼻子的方式:當內氣「度過玉枕,直貫頂門,向前引下,至於印堂。印堂髓阻不通,自轉動妄行於鼻下,便道之虛竅矣。若非用木夾為之關鎖,幾何而淪於泄也,則前工廢矣。此上鵲橋之大危險也」。不過,對於玉柱雙垂,也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玉柱雙垂是真氣入腦的應驗。
氣機到達腸胃時會有哪些不良反應?
靜坐至氣機到達腸胃時,腸胃中會發出氣機鳴盪的聲音。到了這一境界,會有兩種不同的反應,一種是氣滿不欲食,即沒有什麼食慾,不想吃東西;一種是食慾亢進,胃口大開。對於第一種現象,既然不想吃東西,就可以暫時停食,等到想吃東西時再吃;對於第二種現象,則必須注意節制飲食,千萬不要因此而吃得太飽。 靜坐至氣機到達腸胃部位後,便有打呃、噯氣、放屁等現象。此時一定要順其自然,切不可勉強忍耐。有些人認為放屁會走漏元氣,便拚命緊撮穀道,忍屁不放,弄得濁氣薰蒸內臟,至於面黃肌瘦,或者引起便秘、內外痔瘡乃至其他的內臟病症等。當胃氣上行,將要衝通食道管的時候,又會出現打長呃、噯長氣的現象,這也是一種極好、極正常的現象,標誌著內氣的修鍊已有相當的成就。
什麼叫十二重樓?
十二重樓指喉下之十二節氣管。又稱「十二玉樓」、「十二層樓」,簡稱「重樓」。《黃庭內景經?若得章》:「重重樓閣十二環。」務成子注曰:「謂喉嚨十二環,相重在心上,心為絳宮,有象樓閣者也。」內氣可從頭部經十二重樓進入胸腹部。
為什麼說氣機順腿下行才是真正打通了任督二脈?
所謂氣機順腿下行,即由小周天而進入大周天的功夫。南懷瑾在《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一書中認為,只有氣機順腿下行,才是任督二脈真正打通的標誌:氣機通過帶脈以後,久而久之,會由會陰部分循左右兩大腿的大脈管而逐節下行,一直到達兩腳足心,此時,兩腿和足趾,以及胯、膝、足踝骨,都會發生暖、軟、輕、樂的快感。之後,氣機會再循督脈上沖腰、背,經左右兩肩胛而達於兩手指尖和手心。此時全身軟化,有柔若無骨的感受。然後氣機的感受,再循小腦上行而到達前腦部分,隨著細如無有的極微呼吸,沉沉下降,充滿全身而暢通四肢,平常所有身體存在的感受,此時幾乎毫無感受。「到此地步,才可勉強說是任督二脈初步暫通的象徵。從修習靜坐而希求健康長壽的目標,或進而追求修道的效果來說,打通兩腿神經下行氣的重要,比起打通任督二脈的重要,只有過之而無不及。倘使功夫沒有到達腿部發生妙樂、暖、軟、輕靈的境象,便自認為已通任督二脈,那便是自欺之談,誤人不淺。」 「修習靜坐作功夫,如果氣機沒有到達兩腿雙足而暢通四肢的神經末梢,等於一株枝葉枯落的枯木,雖然干身尚未朽腐,那也只是『不亡以待盡』而已,畢竟未能恢復生機。如果兩腿雙足的氣脈輪轉通暢以後,腰桿自然挺直,臀部肌肉收放有力,走起路來,腳踏實地猶如凌虛步空,甚至足底踏觸的大地,猶如軟褥重茵,像似海綿一樣的感受。」
什麼是馬陰藏相?
馬陰藏相指男子靜坐修鍊到一定階段後,陰莖變得如童子的陰莖一樣小,精滿而沒有慾望,不會遺精走漏的境界。
男子練到馬陰藏相後還能生子嗎?
男子練到馬陰藏相,陰莖縮小如童子,那麼如果他想生孩子怎麼辦呢?這個問題用不著著急,只要停止修鍊就行。因為馬陰藏相是靠不斷的練功來保持的,如果不練功,過上一段時間,它就恢復了本來的功能,自然就會排精,就能有孩子。
2012-07-19 17:38:59回應
敬信、斷緣、收心、簡事、真觀、泰定、得道
什麼是靜坐閉氣療病法?
彭祖是古代傳說中壽命最長的人,姓?名鏗,生於夏代,是顓頊的玄孫,至殷末已年800歲。彭祖長壽的原因,據傳一是因為他精通房中術,二是他懂得養生之道。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載有彭祖關於養生長壽的論述: 「凡人不可無息,當漸漸除之,人身虛無,但有游氣,氣息得理,百病不生」, 「道不在煩,但能不思衣,不思食,不思聲色,不思勝負,不思得失,不思榮辱,心不勞,神不極,可壽千歲。」 另外,在《養性延命錄?服氣療病篇》中,載有彭祖發明的一種靜坐閉氣療病法,具體做法如下: 「彭祖曰:『常閉氣納息,從平旦至日中,乃跪坐,拭目,摩搦身體,舐唇咽唾,服氣數十,乃起行言笑。 其偶有疲倦不安,便導引閉氣以攻所患,必存其身頭面九竅五臟四肢至於發端,皆令所在覺其氣運行體中,起於鼻口,下達十指末,則澄和真神,不須針葯灸刺。』」
什麼是莊子坐忘法?
莊子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戰國時宋國蒙(今河南商丘)人。 早年曾做過漆園吏,後一直隱居。莊子一生追求自由,追求精神的逍遙自由,為此,他發明了一種達到精神解脫的辦法:坐忘。 在《莊子?大宗師》中介紹坐忘的方法說:「隳肢體,黜聰明,離形去智,同於大通,是謂坐忘。」事實上,坐忘就是經過靜坐修鍊,達到一種忘卻自身形體,拋棄聰明才智,進入寂靜,物我兩忘的狀態。後來,唐代的著名道士司馬承禎著有《坐忘論》一書,對此做了系統的論述和總結。他認為要達到坐忘,首先必須誠信,然後照法修鍊,忘掉一切人間雜事,以至認識到人世間的一切不過是過眼煙雲,最後才能真正得道。 道教非常重視坐忘,把它看作是肉身成仙的一種重要手段,如《道樞?坐忘篇》說:「坐忘者,長生之基也。」
魏伯陽怎樣論內養之法?
魏伯陽是東漢時會稽上虞(今浙江上虞縣)人。一說名翱,號伯陽,又號雲牙子。彭曉《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序》載,其出身望族,喜修鍊丹術道法。 魏伯陽的事迹不見於正史,最早記載魏伯陽事迹的是晉代葛洪的《神仙傳》:「魏伯陽者,吳人也。高門之子,而性好道術,不肯仕宦,閑居養性,時人莫知其所從來。謂之治民、養身而已。入山作神丹,將三弟子,知兩弟子心不盡誠,丹成乃誡之曰:『金丹雖成,當先試之,飼於白犬,犬即能飛者,人可服之,若犬死者,即不可服也。』伯陽入山時,將一白犬自隨。又丹轉數未足,和合未至,自有毒丹,毒丹服之,皆暫死。伯陽故便以毒丹與白犬食之,犬即死。伯陽乃復問諸弟子曰: 『作丹恐不成,今成而與犬食,犬又死,恐是未得神明之意,服之恐復如犬,為之奈何?』弟子曰:『先生當服之否?』伯陽曰:『吾背違世路,委家入山,不得仙道,吾亦恥復歸,死之與生,吾當服之耳。』伯陽便服丹,丹入口即死。弟子相顧謂曰:『所以作丹者,欲求長生耳,而服之即死,當奈此何?』唯一弟子曰:『師非凡人也,服丹而死,得無有意邪?』又服之,丹入口復死。餘二弟子乃相謂曰:『作丹求長生耳,今服丹即死,當用此何為?若不服此,自可得數十年在世間活也。』遂不服。乃共出山,欲為伯陽及死弟子求棺木殯具。二人去後,伯陽即起,將服丹弟子姓虞及白犬而去。逢入山伐薪人,作手書與鄉里人寄謝二弟子。弟子見書,始大懊惱。伯陽作《參同契》、《五相類》,凡二卷,其說如似解釋《周易》,其實假借爻象以論作丹之意,而儒者不知神仙之事,多作陰陽注之,殊失其奧旨矣。」 魏伯陽最有名的代表作是《周易參同契》,該書被後世譽為「萬世丹經王」。在《周易參同契》中,魏伯陽介紹了一種內養之法,讓人閉目塞口,內煉精氣,最後能使精氣在人的身體內循環: 「內以養已,安靜虛無,元本隱明,內照形軀,閉塞其兌,築固靈株」, 「二氣玄且遠,感化尚相通,何況近存身, 切在於心胸,陰陽配日月,水火為效征。 耳目口三寶,固塞勿發揚,真人潛深淵,浮游守規中, 旋曲以視覽,開闔皆合同,為己之軸轄,動靜不竭窮。 離氣內營衛,坎乃不用聰,兌合不以談,希言順以鴻, 三者既關鍵,緩體處空房;委志歸虛無,無念以為常; 證難以推移,心專不縱橫;寢寐神相抱,覺悟候存亡。 顏容浸以潤,骨節益堅強;辟卻眾陰邪,然後立正陽; 修之不輟休,庶氣雲雨行;淫淫若春澤,液液象解冰; 從頭流達足,究竟復上升;往來洞無極,怫怫被容中。」
抱朴子葛洪怎樣論思神守一?
葛洪是晉代丹陽句容(今屬江蘇省)人,字稚川,號抱朴子。少好學,以儒學知名。性寡慾,不好榮利,不喜交遊。尤好神仙導養之法,他自己說:「余少好方術,負步請問,不憚險遠。每有異聞,則以為喜。雖見毀笑,不以為戚。」後師從鄭隱,習煉丹秘術,受到鄭隱的特別賞識。後來,鄭隱因見天下大亂,入霍山修鍊,葛洪未隨同前往。葛洪和鄭隱分手以後,隨即參加了鎮壓石冰領導的農民起義,且因鎮壓起義軍有功,「遷伏波將軍」。恰逢他的故人嵇含見用為廣州刺史,表請洪為參軍,派他擔任先遣。葛洪也因以此可避亂於南土,遂欣然前往。不料嵇含被仇人郭勱暗殺,於是葛洪遂停留廣州多年,絕棄世務,銳意於松喬之道,服食養性,修習玄靜。建興元年(313年)以後,朝廷體念他十多年前有打敗石冰起義軍之功,賜爵關內侯,食句容之邑二百戶。到晉成帝咸和(326-334年)初,司徒王導召補州主簿,轉司徒掾,遷咨議參軍。洪以年事漸老,欲煉丹以求長生,聞交趾出丹砂,求為句漏令,遂帶領子侄同行。至廣州,為刺史鄧岳所留,洪乃止羅浮山煉丹。「在山積年,優遊閑養,著述不輟」並卒於此。 葛洪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抱朴子內篇》,該書對魏晉時期的道教信仰、修鍊方術等進行了總結。在書中,葛洪指出,聲色厚味,往往損人性命;富貴榮華,也不過是過眼煙雲。要長享世間的樂趣,就要體悟玄道,思神守一。他說:「夫玄道者,得之乎內,守之者外,用之者神,忘之者器,此思玄道之要言也。」又說:「思神守一,卻惡衛身,常如人君之治國,戎將之待敵,乃可為得長生之功也。」 在《抱朴子內篇?地真》篇里,葛洪又詳細地論述了守一之法。 他引證《仙經》說:「子欲長生,守一當明;思一至飢,一與之糧;思一至渴,一與之漿。」「人能守一,一亦守人。所以白刃無所措其銳,百害無所容其凶,居敗能成,在危獨安也。」他甚至把「一「人格化為神,說:「一有姓字服色,男長九分,女長六分,或在臍下二寸四分下丹田中,或在心下絳宮金闕中丹田也,或在人兩眉間,卻行一寸為明堂,二寸為洞房,三寸為上丹田也。此乃道家所重,世世歃血口傳其姓名耳。」「守一」實際上也就是「思見身中諸神」,或意守三丹田,是一種仙道長生的內修方法。後來的上清派對此作了發揮,成為該派最主要的修鍊方法。 思神守一之法,淵源於《老子》「得一」、「抱一」的思想。 《莊子?天地篇》也有「通於一而萬事畢」的說法。《太平經》對一和守一之法更有集中的論述。葛洪的思神守一法正是對上述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孫思邈是怎樣靠靜坐行氣獲得長壽的?
孫思邈是唐代醫學家,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他長期在民間行醫,著有《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書,總結了唐以前的臨床經驗和醫學理論,對中國傳統醫學的發展有較大貢獻。孫思邈壽達102歲,這與他精通靜坐養生的方法有關。在《道樞?枕中篇》中,載有孫思邈所傳的一種行氣法: 「行氣之法,處於密室,瞑目,閉息,置鴻毛於口鼻之上,使之不動可也。於是耳無聞,目無視,心無思,以漸除之而已。夜或有悸,則存日月入於明堂,而百邪自去矣。」
司馬承禎怎樣論去欲入靜?
司馬承禎是河內溫(今屬河南)人。字子微,自號白雲子、天台白雲子、白雲道士、赤城居士,法號道隱。出生官宦世家。自幼好學,淡泊名利,二十一歲時拜潘師正為師,出家於嵩山。勤學苦讀,深得潘師正賞識,成為上清派第四代傳主。後隱居浙江天台山紫霄峰。武則天曾把他召至京師,與當時達官雅士陳子昂、盧藏用、宋之問、王適、畢構、李白、孟浩然、王維、賀知章交往甚密,時人稱為「仙宗十友」。景雲二年(711),奉旨入宮,向睿宗說教,深受讚許。玄宗時,多次召見,並於大內授上清經法及法?。工篆隸,諳音律,通藥學,倡導以符水草藥輔佐辟穀服氣修鍊法。其修鍊思想以形神互衛為宗旨,兼收佛教止觀、禪定學說,對北宋內丹學的形成有較大影響,是中唐時期道教史上一位重要的道教學者。卒時年八十九歲,制贈銀青光祿大夫,謚「貞一先生」。宋政和年間封為「丹元真人」。 《坐忘論》是司馬承禎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全書分為「敬信一」、「斷緣二」、「收心三」、「簡事四」、「真觀五」、「泰定六」、「得道七」七部分,也就是修道的七個步驟、層次,集中講了坐忘收心、主靜去欲的問題。 第一,「敬信」。他認為修道者首先必須虔誠地信仰,對所修之事不疑惑,只有堅信不惑,才能得道:「如人聞坐忘之言,信是修道之要,敬仰尊重,決定無疑者,加之勤行,得道必矣!」 第二,「斷緣」。所謂斷緣,即是要斬斷塵緣,不為俗累,他說:「斷緣者,斷有為俗事之緣也。棄事,則形不勞,無為,則心自安。恬簡日就,塵累日薄,跡彌遠俗,心彌近道,至聖至神,孰不由此乎?」 第三,「收心」。他認為,心為「一身之主,百神之帥。靜則生慧,動則成昏」,因此,「學道之初,要須安坐,收心離境,住無所有。因住無所有,不著一物,自入虛無,心乃合道」。 第四,「簡事」。要求修道之人處事安閑,應物而不累於物。他說:「修道之人,莫若斷簡事物,知其閑要,較量輕重,識其去取。非要非重,皆應絕之」。他舉例說,酒肉、羅綺、名位、財產,這些都是「情慾之餘好,非益生之良藥」,執著者必致敗亡。 第五,「真觀」。所謂真觀,就是「智士之先鑒,能人之善察,究儻來之禍福,詳動靜之吉凶」。怎樣才能做到真觀呢?他認為,一餐一寢,都可為損益之源,一言一行,堪成禍福之本,與其作巧持其末,不如拙戒守其本。「觀本知末,又非躁竟之情,是故收心簡事,日損有為,體靜心閑,方可觀妙。」 第六,「泰定」。泰定指「無心於定,而無所不定」。「定」在修道的階梯中有重要的地位,可謂「出俗之極地,致道之初基,習靜之成功,持安之畢事」。人們如果能夠復歸純靜,做到泰定,那麼「本真神識,稍稍自明」,進而便能生慧。 第七,「得道」。「道」是什麼?司馬承禎說:「道者,神異之物,錄而有性,虛而無象,隨迎不測,影響莫求。不知所以然而然,通生無匱,謂之道。」得道者便能形神統一,修成長生不老的「真身」,而這正是坐忘返求的真正目標。
2012-07-26 10:00:33回應
張伯端
蘇東坡是北宋時期的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屬四川)人。中過進士。曾任翰林學士、杭州知州、禮部尚書等職。其文汪洋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屢被貶官,仕途並不平坦。但蘇東坡為人豁達,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靜坐養生。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載有一段蘇東坡關於靜坐的論述: 「蘇東坡先生之養生言曰, 已飢方食,未飽先止。散步逍遙,務令腹空。 當腹空時,即便入室,不拘晝夜,坐卧自便,唯在攝身,使如木偶。 常自念言,今我此身,若少動搖,如毛髮許,便墮地獄,如商君法,如孫武令,事在必行,有犯無恕。 又用佛語,及老聃語,視鼻端白,數息出入,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數至數百,此心寂然,此身兀然,與虛空等,不煩禁制,自然不動。 數至數千,或不能數,則有一法,其名為隨,與息俱出,與息俱入,或覺此息,從毛竅中,八萬四千,雲蒸霧散,無始以來,諸病自除,諸障漸滅,自然明悟。 譬如盲人,忽然有眼,此時何用,求人指路。是故老人言盡於此。」 另外,在蘇東坡的《上張安道養生訣》中,介紹了一種胎息的方法,此法系蘇東坡讀唐孫思邈養生要旨後,結合自己的煉功實踐,談出了煉胎息的切身體會。並用於治療痔疾及去熱散暑,臨床亦見功效: 「和神養氣之道,當得密室閉戶,安床暖席,枕高二寸半,正身偃仰,瞑目,閉氣於胸膈間,以鴻毛著鼻上而不動,經三百息,耳無所聞,目無所見。如此則寒暑不能侵,蜂蠆不能毒,壽三百六十歲,此鄰於真人也。」
程顥為什麼讓學儒者靜坐?
程顥是宋代理學的奠基人之一,字伯淳,河南洛陽人。他在對儒學的研習中,發現佛教和道教的靜坐方法對於儒者從事道德修養、激發智慧很有幫助,便予以借鑒和應用。因此,我們在程顥的著作中,可以發現不少他關於靜坐的論述,在此引述如下。 程伯子曰:「靜坐後見萬物皆有春意,學者只要靜個心,此上頭便有進步。」 程伯子在扶溝時,謝游諸公侍側問學。程子曰:「諸公在此, 只是學其說話, 何不去力行。」 諸公云: 「 某等無可行者。」程子曰:「無可行時,且去靜坐。」 尹和清、孟敦夫、張思敘侍坐,程伯子指面前水盆語曰: 「清靜中不可著一物,才著物便搖動。」見學者有未解悟處,曰:「且向靜坐中求之。」
朱熹怎樣論靜坐?
朱熹是南宋哲學家,字元晦,號晦庵,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紹興十八年(1148年)中進士,歷仕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朱熹是理學的集大成者,中國封建時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學術思想,在元、明、清三代,一直是統治階級的官方哲學。朱熹豐富的思想成果的取得,與他重視靜坐也有密切的關係。朱熹曾稱靜坐為「學者總要路頭」,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也堅持靜坐。因此,在關於朱熹的一些介紹中,我們可以發現不少朱熹論述靜坐的話,茲錄於下。 朱子曰:「昔陳烈先生若無記性。一學日讀孟子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忽悟曰:我心不曾收得,如何記得書? 遂閉門靜坐。不讀書百餘日,以收放心。後去讀書,遂一覽無遺。」 朱子曰:「明道教人靜坐,李先生亦教人靜坐,蓋精神不定,則道理無湊泊處。」又云:「須是靜坐,方能收斂。」 伊川見其徒有閉戶靜坐,則極口稱讚。或問於朱子曰:「程子每喜人靜坐,何為也?」朱子曰:「靜是學者總要路頭也。司馬遷云:『內視之謂明,反聽之謂聰。』誠以靜坐,不視,則目光內照;不聽,則耳靈內徹;不言,則舌華內蘊。故曰:『三光反照於內,則萬化生焉,全才出焉。』」
張伯端靜坐修鍊達到了怎樣的境界?
張伯端是北宋時天台(今浙江臨海)人,字平叔,號紫陽、紫陽仙人,後改名用成。自幼好學,涉獵三教經書,對於醫卜爻卦、天文地理、吉凶生死之術,無不留心詳究。曾經擔任府吏。一日,因事有感,乃賦詩云:「刀筆隨身四十年,是非非是倒還顛;一家溫飽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紫緩金章今已矣,芒鞋竹杖任悠然;有人問我蓬萊路,雲在青山月在天。」賦畢,遂縱火焚其案卷,因獲罪而被謫戌山會南。 宋神宗熙寧間,游蜀,據傳遇劉海蟾真人,授以「金液還丹」口訣。於是改名用成,號紫陽山人,潛心修鍊還丹功夫。 熙寧八年(1075),著《悟真篇》,闡述內丹修鍊方法和以道教內丹為中心的「三教一理」思想,援儒引佛,以性命雙修為其內煉大旨。他以人的身體為爐鼎,以精氣為藥物,以神為火候,通過內煉,使精氣凝聚不散,結成金丹。同時,繼承陳摶內丹修鍊的系統功法,將煉養分成四個階段進行,即:築基、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主張先修命,後修性,探究「本源真覺之性」,成為道教南宗紫陽派的鼻祖。另著有《金丹四百字》概括內丹法要,解釋內丹術語。元豐五年(1082年)夏,趺坐而化,享年九十八歲。弟子用火燒之,得大如芡實者千百粒,色皆紺碧。 對於張伯端的一生經歷,陳攖寧頗有感觸,曾經寫下這樣的評語:「紫陽師一刀筆吏耳。徹悟後,居然能用非常手段,斬絕塵緣,不可謂非大智勇矣。《悟真篇》序自言:『涉獵三教經書,以至刑法書算、醫卜戰陣、天文地理、吉凶生死之術,靡不詳究。』雖古聖哲何以加茲,豈公門人中所能望其項背哉!除金丹玄旨直接魏祖心傳而外,尚有《悟真篇外集》,深契達摩最上一乘之妙道。久已收入佛教禪宗語錄部內。性命雙修之學,至師始集大成。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嗚呼!其初不過一刀筆吏耳。」
2012-07-26 10:06:321人收藏回應
2人推薦推薦<前頁12後頁>
推薦閱讀: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十四·槐西雜誌四
※八年級上冊物理重點筆記
※翁氏奇門遁甲-- 奇門遁甲 看書筆記 2
※(12)子平閱微筆記(27):學員出題四則
※徐偉剛2007年八字高級面授筆記
TAG: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