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展品介紹——玉琮
良渚文化是距今五千年的一個江南文明時期。因距杭州幾十里的良渚鎮出土了若干新石器時代的精美前人遺物而得名。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區在太湖流域,而遺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區則在太湖流域的東北部、東部和東南部,代表遺址為良渚遺址,。該文化遺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鉞、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鐲、玉管、玉珠、玉墜、柱形玉器、錐形玉器、玉帶及環等;另外,陶器也相當細緻。
1935年5月,西湖博物館對杭州一個叫古盪的遺址進行發掘,當時在西湖博物館工作的施昕更先生也參加了這次發掘,在整理出土器物過程中,有幾件器物看上去很熟悉,特別是一件有孔石斧,引起了施昕更先生的注意,這種石斧在他的家鄉良渚一帶盜挖文物之風盛行,尤其是盜挖玉器,因此,在盜坑附件常散落著一些石器及陶片,施昕更行政管理從小生長在良渚,對當地的"掘玉"耳濡目染,有深刻的印象。這兩地的石斧有沒有什麼聯繫呢?良渚為什麼也有這種石斧出土呢?這些疑問誘發了施昕更先生回良渚調查的想法。經過多次的調查,施昕更先生採集到了一些陶片,引起了極大的興趣,他隱隱約約感覺到了良渚似乎有一個古遺址的存在。將這些情況和想法向當時西湖博物館館長董聿茂先生彙報後,在館裡同意和支持的情況下,施昕更先生開始主持對良渚遺址進行正式的田野考古發掘。從1936年12月----1937年3月,考古發掘共進行了三次,獲得了大量的石器、陶片、陶器等實物資料,由此從科學發掘的角度確認了良渚一帶存在著遠古文化遺存。有了第一手考古發掘資料後,施昕更先生便著手撰寫考古發掘報告,經過半年多的努力,報告完成,題為《良渚---杭縣第二區黑陶文化遺址初步報告》。書中施昕更先生充分認識到了良渚遺址古文化在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中的重要性。雖然他當時認為這支古文化是龍山文化的一支而與後來認定的事實有背,但是應該說,一個年僅25歲,非專業考古工作者的年青人,能作出這樣的學術判斷,已經是十分難能可貴了。事實上,他並不滿足於已取得的成果,還想繼續發掘考證。但是,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件變爆發,粉碎了他的計劃。同年12月24日,杭州淪陷,施昕青先生所撰寫的良渚>>一書的印刷被迫中斷,他攜帶原稿,隨西湖博物館遷往浙南,不久即投筆從戎,在瑞安縣抗日自衛會工作。1938年,在非常艱難的情況下,依靠了好心人的幫助,幾經周折,良渚>>一書才得以在上海勉強出版,而被視為珍寶的許多出土器物則因來不及搬遷而毀於戰火了。更不幸的是,這位本來還應該能夠在良渚遺址發掘研究上大有作為的年青人,在1939年5月因患猩紅熱而英年早逝。1938年秋,《良渚》一書問世,引起國內外學術界矚目。1959年底,考古學家夏鼐(nài)命名這一新石器文化為「良渚文化」。
公元前3千年,這批新石器時代的人們擁有非常精緻的玉製品、陶器和石器。他們使用兩種截然不同的玉禮器:一種是圓盤,後來被稱作璧,另外一種是管,後來被稱作琮,玉琮有方形截面,中間穿有一個圓孔。毫無疑問,璧和琮都具有重大的意義,雖然對於璧和琮的含義和用途有很多說法,但它們至今仍然是一個謎。
自從良渚文化的玉琮出土後,根據其造型和紋飾特徵,推測其為巫師通天地敬鬼神的一種法器,帶有強烈的原始巫術色彩。玉琮的基本特徵在四面直槽內上下各刻一神人獸面複合圖像,用線浮雕結合細線刻雕琢成,四個角又分別刻畫了八組簡化了的「神人騎獸」圖案,每一個角分為四節,其中簡化的神獸一節還裝飾有鳥紋圖案,並與各紋飾上間飾雲雷紋。
玉琮本為禮器,古代有「蒼璧禮天,黃琮禮地」之說,可見是當時極為重要的禮器。良渚文化玉琮製作發達,無論是大小,數量,造型,都是文化時期玉琮製作的巔峰,良渚文化出土的玉琮,不僅器型較大,而且往往在器身加以繁縟複雜的圖騰紋飾,線條細如髮絲,此件沁色優美,造型大方,年代久遠,在器身細雕神人獸面紋,線條由一道道細線組成。在中國歷史上,諸多史前文明出土作品中,玉器做為陪葬品,屢見不鮮。但距今五千年上下的良渚文化中玉器文化的精美卻令人嘆為觀止。
玉琮的基本形製為內圓外方,以示天圓地方。此琮呈方柱狀,器型規整,輪廓分明。良渚玉琮的形制大小高低不一,一般早期矮,晚期高,琮身均飾有獸面紋,紋飾以四角線為中心,分為四組。
大部份玉琮的角都裝飾有臉孔,由眼睛和平行條表示。這種設計是複雜的獸面雕像的簡化形式。玉琮的製作過程相當複雜,且要耗費許多時間。因為玉不能像其它石頭一樣劈開,所以必須要用硬的磨砂進行加工。這件玉琮呈長形,是其所處時代內非常重要的一件玉琮。至新石器中晚期,玉琮在江浙一帶的良渚文化、廣東石峽文化、山西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現,尤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發達,出土與傳世的數量很多。最早的玉琮見於安徽潛山薛家崗第三期文化,距今約5100年。造型最大、製作最精、紋飾最美的史前玉琮,有"玉琮王"之稱。
此玉琮通高8.9厘米、上射徑17.1—17.6厘米、下射徑16.5—17.5厘米、孔外徑5厘米、孔內徑3.8厘米。是已發現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一件,被譽為「琮王」。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在選材上,良渚文化的玉材為江浙一帶的透閃石質的玉石,質地不純,以青色、青赭色居多。大英博物館藏有這件高49.5厘米的良渚文化玉琮,為目前已經發現的玉琮中最高的。玉琮的中心是垂直的圓孔,玉琮的外壁用均勻流暢的陰紋刻線,極精緻地勾勒出神秘的圖案,立面分為若干節,並以兩段為一節,節與節之間有一條較深的凹槽,良渚玉琮的節數差別很大,從少的一兩節到多達十三節十五節乃至十九節,可達三十多厘米。有學者認為琮是社會關係的體現,它的節數反映一個宗族的各個家族延續的世代數。
良渚文化後期,玉琮的形制變得越來越高,作圓筒方柱式。不見神人和獸面上下組合的形式,也見不到鑽刻出來的雙眼和繁複細緻的刻劃紋樣,神獸形象趨於符號化,概念化。這些現象也許表達了良渚人宗教觀念方面發生的某種變化。海外許多重要博物館都藏有良渚玉器,最多最好的應屬美國弗利爾美術館。在現代考古發掘之前,良渚文化玉器已經有大量發現,其中部分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進入歐美,被私人藏家或博物館收藏。
商周時期玉琮數量不多,從出土的實物看,這一時期琮的形體普遍較矮小,多光素無紋。玉琮切割規整,中孔較大,琮體較新石器時略薄。殷墟婦好墓曾出土了兩件有紋飾的玉琮,一件上下各飾一組弦紋,四角有凸棱,側面飾豎道弦紋,該造型很少見。春秋戰國時期玉琮的造型與西周相近,形體較小,戰國部分玉琮刻有細緻的獸面紋、勾雲紋等紋飾。漢代玉琮已不再製造。
宋以後出現了仿古玉琮,但宋至明的仿品上多飾當時流行的紋飾。明末至清代的偽古玉,以仿商周素麵矮體玉琮為多,也有仿良渚文化玉琮。清代乾隆時期仿古玉琮尤甚。因加工工具、習慣的不同,偽品多數顯得圓滑有餘而古意不足,熟舊的程度更難做得逼真。
乾隆皇帝在玉琮上面有這樣的故事,他認為玉琮是古時抬舉重物的輔助工具,不僅在讓工匠玉琮裡面刻上他寫的詩,有的還做了蓋子和做了景泰藍的保護套,上面插上花。直到乾隆去世90年後,古玉學家吳大澄才考證出乾隆所稱的釭頭其實應該叫做「玉琮」,是古代帝王祭拜大地時所用的禮器。之前還有博物館在擺放玉琮的時候,把粗的一邊放在下面,其實應該把細的一邊放在下面。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