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追本溯源話選帖

碑帖,「碑」和「帖」,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將歌功頌德、立傳、紀事的文字,先按字的點畫墨道兩側,鉤摹在石上,成「空心字」,或是直接用紅色顏料寫在石上,即書丹上石,然後再經鐫刻而立於某紀念處的稱「碑」,將碑石上的字用薄紙、焦墨捶拓下來再經裝裱的稱為「拓本」,通常也稱為「碑」。 「帖」原是指書法家的墨跡真筆。或將彙集的名家真跡,經鉤勒上石或上棗木板,經鐫刻捶拓,這樣的匯帖刻本,也稱「帖」,如著名的有「淳化閣帖」、「寶晉齋法帖」。「碑帖」現在已合為一辭,用來泛指供學習書法取法的範本。而現在我們一般泛稱「帖子」凡學習書法的都碰到過選帖的糾結,一般我們的第一本帖子大概都不是自己選的,不是家長就是老師,因為那時我們不懂。而第二本帖子的選擇就破費周折了。因為到這時也練了一段時間書法了,可以說已經算是有點入門了、有點了解了,也逐步接觸了各種不同的字體、帖子,眼界也隨著接觸各種書法字體的增加逐漸開闊了些,而且對於第一本帖子或許有點厭倦了,也或許隨著對書法藝術的了解漸漸深入,認為需要換一本更好的更適合的帖子來練習,於是麻煩也就隨之而來,因為可選的範圍實在太大了,可選的帖子實在太多了,而且對於每一種字體總是各有說法。別人推薦的也許自己不喜歡,自己對眼的或許又名不見經傳......有時這個過程會持續很長時間,因為我們對於書法藝術的審美認知會隨著我們「研究」的深入和書法功力的逐步提高而得到提升,於是我們會不斷地調整我們選帖的標準,當然這是好事,至少我們在這一過程中會漸漸擴大眼界,各種不同字體、不同朝代、不同風格、不同書家的帖子會進入我們的視線,雖然會更加糾結但也頗具趣味。其實不光我們有這樣的煩惱,古代的書法大家也有類似的經歷。歐陽詢練習書法最初仿效王羲之,後獨闢蹊徑自成一家。虞世南書法繼承二王傳統,外柔內剛,筆致圓融沖和而有遒麗之氣。褚遂良,唐朝著名書法家。他的書法,初學虞世南,晚年取法鍾繇、王羲之,融匯漢隸,豐艷流暢,變化多姿,自成一家。顏真卿,初學褚遂良,後師從張旭得筆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點,兼收篆隸和北魏筆意,完成了雄健、寬博的顏體楷書的創作,樹立了唐代的楷書典範。柳公權,他的書法初學王羲之,後來遍觀唐代名家書法,認為顏真卿,歐陽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顏,歐之長,在晉人勁媚和顏書雍容雄渾之間,形成了自己的柳體,以骨力勁健見長,後世有 「顏筋柳骨」的美譽。趙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響的書法家。趙氏書法早歲學「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趙構)書,中年學「鍾繇及羲獻諸家」,晚年師法李北海。張旭,張旭的書法以草書成就最高。他自己以繼承「二王」傳統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張芝草書之藝,創造出瀟洒磊落、變幻莫測的狂草,其狀驚世駭俗。文徵明書法各體無一不精,尤其以行書、楷書為人所稱道,在當時名重海內外。文徵明,文徵明的小楷特別精細工整,主要來源於鍾繇、二王和褚遂良、歐陽詢,法度謹嚴、筆鋒勁秀、體態端莊,風格清秀俊雅,晚年80歲以後的小楷,尤其見功夫。其行書主要學王羲之《聖教序》......眾多書法大家在不同的時期都有不同的取法和改變,而且都各具特色自成一體,但都或早或晚選擇共同的師承—魏晉時期的「鍾張、二王」尤以王羲之、鍾繇為多。而在王羲之的眼中,「尋諸舊書,惟鍾、張故為絕倫,其餘為是小佳,不足在意」。縱觀王羲之書學之程:少學衛夫人,得正書技法,二十歲前學叔父王廙,二十歲後師師之所師,正、行宗鍾繇,草法效張芝,至四十餘歲已名滿天下。王羲之在鍾繇、張芝等書法成就的基礎之上,以刻苦的治學態度,大膽的超越精神,不蹈古人窠臼,脫離成法羈絆,獨創了具有深刻內涵的唯美書法風範,將書法藝術推向了極致的高度,開創了成熟完美的今體「魏晉風骨」。唐代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和顏真卿、柳公權,五代楊凝式,宋代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元代趙孟頫,明代董其昌,歷代書學名家無不尊崇「鍾張、二王」。如董其昌在自己的書論《畫禪室隨筆》中,這樣記述了自己這段特殊的學書歷程: 「郡守江西衷洪溪以余書拙置第二,自是始發憤臨池矣。吾初師顏平原《多寶塔》,又改學虞永興。以為唐書不如晉魏,遂仿《黃庭經》及鍾元常《宣示表》,凡三年,自謂逼古,不復以文徵仲、祝希哲置之眼角。」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因為我書法不好而被剝奪了本該是我的第一,因此發奮向書法前輩學習。先學唐代大師顏真卿、虞世南。之後覺得魏晉書法更為風流,於是,又臨王羲之和鍾繇。這樣苦學數年年,已經深得古人之法。文徵明、祝枝山這樣的本朝大書法家們已經不看在眼裡了。南唐李煜在《書評》中云:「善法書者,各得右軍之一體:若虞世南得其美韻,而失其俊邁;歐陽詢得其力,而失其溫秀;褚遂良得其意,而失其變化;薛稷得其清,而失於拘窘;顏真卿得其筋,而失於粗魯;柳公權得其骨,而失於生獷;徐浩得其肉,而失於俗;李邕得其氣,而失於體格;張旭得其法,而失於狂;獻之俱得之,而失於驚急,無蘊藉態度。」眾書家不約而同的選擇為我們選帖指明了方向,古語曰「取水源頭,方不濁」,鍾繇、王羲之便是我們取水之源頭。當然書法學習嚴格來說也是一項持續的系統的工程,需要制定一套合理的學習規劃,明書家豐坊言:「學書,必多學古人法帖,一點一畫皆記其來歷,然後下筆無俗字。看帖貴博,尤不可不知所擇。」「學書之序,必先楷法,楷法必先大字......楷書既成,乃縱為行書。行書既成,乃縱為草書。學草書者,先習章草,知偏傍來歷,然後變化為草聖......學篆者亦必由楷書......學八分者先學篆,篆既熟,方學八分,乃有古意。」所以接下來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理解,談談選帖、選帖理由、習帖次序,第一階段:正楷:先後次序《薦季直表》→《宣示表》→《黃庭經》→《樂毅論》。目標:形似、神備時間:3-5年方法:先摹後臨(摹,臨各20遍以上)→臨、摹穿插(不計其數,以求形似、神備)→背臨如帖(不計其數,如帖為止)理由:鍾繇《薦季直表》布局空靈,結體疏朗、寬博,體勢橫扁,尚有隸意。雖有許多不成熟的地方,結體法度均不如晉唐工整,但天趣盎然,妙不可言。此帖有多種刻本傳世,其中以明華夏「真賞齋帖」所刻最能傳神。張懷瓘《書斷》評曰:「真書絕世,剛柔備焉,點畫之間,多有異趣,可謂幽深無際,古雅有餘。秦漢以來,一人而已。」孫過庭《書譜》說:「夫自古之善書者,漢魏有鍾、張之絕,晉末稱二王之妙。」王羲之云:「頃尋諸名書,鍾、張信為絕倫,其餘不足觀。」《宣示表》王羲之臨鍾繇,《宣示表》合鍾、王之妙,得今古之宜,乃至極無上,通玄神化,天下法帖第一。書中有鍾繇,猶儒有孔子。此帖較鍾繇其他作品,無論在筆法或結體上,都更顯出一種較為成熟的楷書體態和氣息,點畫遒勁而顯朴茂,字體寬博而多扁方,充分表現了魏晉時代正走向成熟的楷書的藝術特徵。此帖風格直接影響了二王小楷面貌的形成 (從《黃庭經》、《樂毅論》,《洛神賦十三行》等就可看出),進而影響到元、明、清三代的小楷創作,如趙孟頫、文徵明、王寵、黃道周等。更具歷史意義的是,此帖所具備的點畫法則、結體規律等影響和促進了楷書高峰——唐楷的到來。因此,《宣示表》可以說是楷書藝術的鼻祖。此貼以故宮博物院藏宋拓本為佳。《黃庭經》王羲之小楷用筆圓渾,中段豐實,體勢平正中寓有姿態,因其去古未遠,故能在用點的質地保持著漢魏質樸的遺意,而在結構上卻能各盡字的自然之態,顯得不激不勵,而風規自遠,沒有絲毫習氣,這正是他的高明之處。運筆流暢,結構完美。字體有大有小,筆畫有粗有細,在保持整體和諧的前提下,增強了字與字之間的形態變化,具有動態美;在結字上,筆畫欹側傾斜,左輕右重,錯落有致,使字更具有輕靈飄逸感;在用筆上,筆勢流暢,起止舒展,被後人奉為書法楷模。《樂毅論》從現存的本子中還可看到筆畫是靈動的,橫有仰抑,豎每多變,撇捺緩急;結構上或大或小,或正或側,或收或縮;分布則重縱行,不拘橫行。從整體上言,在靜穆中見氣韻,顯生機。右軍的正書中,智永認為樂毅論最佳,後人多半認同。宋代高紳曾獲古刻石,一般以為是此帖的祖石,刻法精絕,碑文自「海」字之後殘缺不全,世稱「止海本」,石亡之後翻刻就沒有令人驚嘆的作品了。此帖和《黃庭經》一樣,雖屬小楷,但寫得雍容和雅,有大字的格局。且筆勢精妙,備盡楷則,行筆自然,字勢逸宕,同唐以後書大異其趣。這些書跡,至今仍是練習的優良範本。以上所選四種帖子雖都屬小楷,然都「天然質樸,雍容和雅,有大字的格局。且筆勢精妙,備盡楷則,行筆自然,字勢逸宕」古人雖有大楷中楷小楷之別,我想書法大家書寫時比例協調、結體得當、摹刻精巧、傳拓清晰,必不致放大後失調,所以不必泥拘於大小之分,當以字佳為要。而且上述四種帖子正是魏晉時期(漢末-曹魏-西晉東晉-南北朝)所謂「新體」正在逐漸演變過程中產生的具有代表性的節點特點明顯的、能感覺到嬗變過程趨勢性和變革的傳承性的里程碑式的優秀古帖,儘管這四種帖子有諸多遺憾之處,然而千百年來能流傳至今一定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而且這四種帖子之間筆法特徵流轉、繼承、借鑒、漸變對於我們理解古人的筆法、結體、運筆等等是有莫大益處的。另外勘選古帖之版本亦十分重要,放大的分寸也需契合,以防過大而失真。畢竟現在所見總以碑刻法帖為多,雖摹刻傳拓終究非原跡可比,然較之原跡滅失尚有刻本或拓本存世,於書友而言豈非福也。總之選公認好帖,放大至適宜大小,必有益於書法練習。第二階段:行書:先後次序《懷仁集王聖教序》→《祭侄文稿》→《爭座位稿》目標:形似、神備時間:3-5年方法:先摹後臨(摹、臨各20遍以上)→臨、摹穿插(不計其數,以求形似、神備)→背臨如帖(不計其數,如帖為止)理由:懷仁用集字的方法以王羲之書法拼就《聖教序》全文。太宗為了方便懷仁的集字工作,特地准許將宮中收藏的大批王羲之字跡供給鉤摹綴集。懷仁歷時二十四年,集摹而成此碑。遂使「逸少真跡,咸萃其中」。碑文選自王書各帖,由於懷仁對於書學的深厚造詣和嚴謹態度,致使此碑點畫氣勢、起落轉側,纖微克肖,充分地體現了王書的特點與韻味,達到了位置天然、章法秩理、平和簡靜的境界。」《集字聖教序》問世後,宋、明、清以來的歷代書家對這一作品評價甚高,稱之為"百代模楷。目前來看,此帖是從王羲之真跡摹刻而來最為踏實的一部,因為是集字遺憾地失缺了章法布局部分,但就傳承的確定性而言無疑是可以讓人放心的,王羲之的真諦雅韻想必蘊含其中,尤其是稍加放大後更是韻味突顯。顏真卿著名的行書作品還有「三稿」——《祭侄文稿》、《爭座位稿》(按:亦稱《爭座位帖》)、《告伯父稿》(按:亦稱《告伯父文稿》)。其中,《告伯父稿》為刻本,書、刻皆不足以稱善。《祭侄文稿》與《爭座位稿》實為絕妙之品。草稿因其性質,書法尤為率意,但率意顯真情,無刻意之跡。《祭侄文稿》運筆迅疾,情緒激動,與其悲憤之情有關。其書法最妙處,一在其字的點畫密聚,草成一個塊面之處;二在其枯筆連擦寫數字之處。這兩種現象交相映襯,造成虛實、輕重、黑白之間的節奏變化,再加上草稿特有的率意所造成的用筆「不拘小節」,和結體的偏於鬆散,形成了顏體稿書風格。《爭座位稿》也有這樣的特點,只不過因是刻本,這些特徵不似《祭侄文稿》那麼真切而已。此外,草稿的塗改、添加之處更增添了率意感,這本是因草稿而自然形成的,如果有著意仿者,將古人的詩文拿來再行塗改一番以追求率意之趣,不免東施效顰,流於淺薄庸俗。這裡之所以沒有《蘭亭序》主要原因倒不是因為有爭議,也不是因為傳承上的不確定,而是個人認為《蘭亭序》好比「千年野山參」可服之,但切不可常服之,可借鑒,但切不可立志要寫出第二份「蘭亭序」徒費年月耳,當在每年農曆三月拿出來摹上幾遍、臨上幾遍足矣。第三階段:草書:先後次序《皇象急就章》→《十七帖》目標:形似、神備時間:3-5年方法:先摹後臨(摹,臨各20遍以上)→臨、摹穿插(不計其數,以求形似、神備)→背臨如帖(不計其數,如帖為止)理由:流傳至今最早的《急就章》寫本傳為皇象書,今有刻本流傳。而以明代吉水(今屬江西省)楊政於正統四年(1439)時,據宋人葉夢得潁昌本摹刻的為最著名,因刻於松江,故名「松江本」,原石現藏松江縣博物館。此本章草和楷書各書一行,字形規範,筆力剛健,寓變化於統一,其字結體略扁,各字間均不牽連。有些筆畫下筆尖細,重按後上挑,出鋒鐮利,形成不規則的三角形,成為其字的重要特點。此書點畫簡約、凝重、含蓄,筆意多隸,筆劃雖有牽絲,但有法度,字字獨立內斂。橫、捺、點畫多作波磔,整篇氣息古樸、溫厚,沉著痛快,縱橫自然。近人沈曾植《海日樓札叢》稱:「 細玩此書,筆勢全注波發,而波發純是八分筆勢,但是唐人八分,非漢人八分。」此帖對後世影響甚大,至今仍為古章草的代表作品,亦是公認的章草範本之一。學草書者,先習章草,知偏傍來歷。草書必宗右軍,如儒生之必宗孔子。《十七帖》是著名的王羲之草書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跡早佚,現傳世《十七帖》是刻本。」 此帖前人評價甚高。如宋黃伯思說:「此帖逸少書中龍也」。朱熹說「玩其筆意,從容衍裕,而氣象超然,不與法縛,不求法脫。所謂一一從自己胸襟中流出者。」也有人認為此帖「筆法古質渾然,有篆籀遺意」。這些評價都很中肯。尤其說它們寫的從容、不受法的拘束,好像從自己胸中自然流出一樣,最為深刻準確。第四階段:A博採眾長:一切入眼之帖,正楷:魏晉以前名家楷書法帖行書:王羲之、王獻之各種行書法帖,草書:索靖,王羲之、王獻之,張芝、各種草書法帖B溫故而知新:第一至第三階段所有法帖目標:擇長而師之,所短而改之時間:無限方法:A、B交替→臨、摹穿插→創新變法以上僅根據個人偏好從魏晉楷書入手之選帖、習帖次序之法。當然也完全可以從唐楷入手、或從漢隸入手、或從金文漢簡入手也未尚不可,只是一定要有計劃,要有所探究,尤不可不知所擇。
推薦閱讀:

金剛經裡面,「夢幻泡影」一詞,是說的四個東西還是一個?梵文原文是?
「婦女節(3.8)」溯源
梁啟超《中國積弱溯源論》節錄
先天八卦後天八卦河圖洛書天文地理學溯源
任姓——溯源

TAG:溯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