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海外你不得不知道的八個生活常識

  一、不努力學英語是不行的

  很多學生出國以前以為到了國外,有了英語環境,自己會不費力地通過語言關。然而,除了小孩子,成年人慾消除語言障礙談何容易?非英語為第一語言的人學英語都會受母語的影響,這就是許多在國外生活了半輩子的老僑,其英語程度還不是特別高的原因。

  二、從中國出口海外的食品,是給華人吃的

  到國外才知道,中國的食品絕大部分只有在華人超市裡才能見到,都是以華人為銷售對象的,外國人除了偶爾到中餐館打打牙祭,平時幾乎不買中國食品。在國內時,經常看到這樣的宣傳:某某傳統食品遠銷世界五大洲,深受喜愛。原來都是讓我們的同胞吃掉了。

  三、不可能完全脫離華人圈,交外國朋友也沒有想像中的容易

  國內人有這樣的誤解:到了國外,交的是外國朋友,吃的是西餐……。其實,除了華人稀少的城鎮,以及生活於校園內,或者嫁了老外,在中心大城市,你的生活範圍很大程度是在華人社區。人們都說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國人在。畢竟中國人的基數是很大的,很早以前就有許多前輩移民過去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在哪裡都一樣。國內人以為我們在國外都有一些外國的朋友,其實不然,與他們較深層次地交往,除了語言的差異,更重要的是文化的隔閡。外國人很少關心別人的私事,而我們中國人又是那樣的熱情,他們看我們覺得很奇怪,我們看他們的冷漠也不舒服。但不是說在國外就交不到朋友,只是需要花一段時間,"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四、頻繁變換職業身份,是很常見的

  從快餐店服務員到賭場發牌員,從中文教師到電話推銷員,從送晨報的到送比薩餅的,從流水線工人到公司小職員……,頻繁地身份轉換,而且職業屬性五花八門,對於新移民是再正常不過了。國外的福利待遇很好,很多人也不怕失業後沒有保障,有很多職位空著,所以工作也是很好找到的。  五、汽車洋房,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雖然國內汽車現在的價錢不是很高,但也不是每家都有的。不是我們買不起,而是很多人覺得沒有必要買,我們國家人口密度大,不像澳洲,加拿大地廣人稀,上班、購物要走很遠很遠的路,不開車不方便。國內房價很高,買一個樓層就是一筆很大的開支,更不要說小洋房了,很多都是可望不可即的。其實在國外住別墅的情況很正常,我的一個朋友在澳洲就是自己獨立的洋房,房前還有很大一片草地。給我寄來的照片上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在草地上玩耍,很讓人羨慕呦!

  六、牙齒保健,不能不重視

  在國內,牙痛了吃點葯挺過去了,什麼時候堅持不住了才去看牙醫,平時根本不在乎。我也見過很多人用牙咬開啤酒瓶蓋的"壯觀場面",這樣容易造成牙齒鬆動以致脫落。在國外發現幾乎每個外國人的牙都很好,白皙整齊,似排珠,賽玉貝,咱們真是相形見絀。怪不得做牙膏牙刷廣告的基本上都請外國人來做。

  七、西方政要,一點也不神秘

  在多倫多大街上見過加國總督伍冰枝,除了有兩個粗壯男子五米之外相隨,人家伍總督和老公牽手漫步,儼如平民。在一些場合,與市長、省長、議員握個手、合個影,也並不難。而在國內,森嚴壁壘的政府部門,警車開道的領導出行,大多數人只能在電視上看看他們的樣子。相比之下,如果你手裡拿著和某某人的相片,相信你會有許多吹牛的話要講。

  八、高學歷知識分子,做普通工作不新鮮

  "龍陷淺灘,虎落平陽",高知做藍領在國外司空見慣。印度的哲學博士開計程車,東歐的音樂家干裝修,中國的計算機工程師肉聯廠殺豬……人為了生存,要能屈能伸,很多時候學問不能當飯吃。"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是我們都知道的道理,在歷史長河中,很多名人也都是這麼過來的,像越王勾踐卧薪嘗膽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外面的世界真的是精彩和無奈,國外生活的日子甜蜜也辛酸。但是我要贈送給大家一句話「既然選擇了他,就為他風雨兼程,風雨過後就是美麗的彩虹。」

推薦閱讀:

食鹽的用途有哪些?
怎麼挑蘋果 — 果識
什麼東西是你迄今為止買過最失敗的?
怎麼除甲醛最好?
銅餐具對人體是否有害?

TAG:生活 | 生活常識 | 留學 | 常識 | 海外 | 知道 | 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