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宗的戒律觀》
06-11
前言本書收錄了慧凈法師的《略談凈土宗的戒律觀》和凈宗法師的《為何唯標念佛不標持戒》兩篇講稿。慧凈法師的《略談凈土宗的戒律觀》是2013 年 11 月12 日於台北凈土宗協會為新戒弟子的開示。凈宗法師的《為何唯標念佛 不標持戒》是 2013 年 11 月 15 日於鑒真佛教學院為學僧的開示,以及對慧凈法師《略談凈土宗的戒律觀》的講解。「戒為無上菩提本」,但因時空遙隔,有的戒條未必適合現代中國(例如偏袒右肩、托缽等),加以各宗教義與行持不同,如何融貫「戒之精神」於修行,是很多行人所關心的;以念佛往生為目的的凈土宗,為何不在念佛外特別標榜持戒的旗幟,這也是很多行人所關心的問題。本書融合真俗二諦,簡易直捷地說明了凈土宗的戒律觀,精要深刻地回答了上述問題,能令一切凈土行人,惑消障解,心得安穩,往生無疑!凈土宗編輯部2014.11壹、略談凈土宗的戒律觀慧凈法師首先,恭喜大家受戒回來,成為一個如實的出家人。受戒,是出家人最基本的身份代表,至少要受過沙彌戒,或者式叉摩那戒。出家如果沒有受戒,嚴格來講不算是出家人。我們是專修凈土法門的,對凈土法門的戒律觀,我分五點說明。一、持戒不靠戒持戒是出家人最基本的生活與修行。在佛陀時代,還沒有宗派之分,只要是出家人,都要受戒、守戒,以戒為本。佛教到了中國,分為八宗,但八宗也都必須受戒、守戒。八大宗派之中,除了凈土宗,其他宗派都是聖道門,屬於自力難行道,不是他力易行道。我們是凈土門,屬於他力易行道,所以我們是「持戒不靠戒」。聖道門之各宗各派,都要受戒、持戒,而且要持戒清凈,之後由戒生定,由定發慧。戒定慧是聖道門的修行過程,戒又是聖道門的基本功,所謂「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一心持凈戒」,沒有戒,談不上定、慧。修聖道門是靠自力修戒定慧三學,三學成就而了脫生死,成就佛果;但持戒清凈很困難,無戒則無定、慧,無定、慧則不能了生死、成佛道,也就無法達成出家受戒的終極目的。但是,即使持戒清凈,也還不是解脫,因為那只是基本而已。戒是防非止惡,防止三業之中的身業與口業,而意業要靠定,成佛更要靠定與慧。對凈土宗的出家眾來講,也是要受戒守戒,但即使持戒清凈,也不靠戒的功德,不依靠戒到極樂世界,完全都依靠彌陀救度,依靠彌陀名號。所以對凈土宗的出家眾來講,對戒律,是持戒但不依靠戒。二、持「戒之精神」即使受了戒——不管比丘戒、比丘尼戒,還是沙彌戒、沙彌尼戒,我們能做到嗎?能做到幾分呢?其實我們是做不到的。老實說,如果能夠不犯根本大戒,可說已經是阿彌陀佛了。事實上,即使受了戒,我們也是有意無意地在犯,甚至犯根本大戒。兩千五百年前,佛陀在印度,隨著當時的時節因緣,也就是隨著當時的人、事、境、物,而制訂種種的戒律,現在時空遙隔這麼久、這麼遠,雖然有的戒條未必適合現代、適合本地,但大部分還是我們所應該遵守的。印光大師專修凈土法門,對凈土法門的戒律作了一個戒律觀,很簡單,也很扼要,就是「粗持重戒,老實念佛」。這就是凈土宗不論出家、在家所應該遵守的。可是我們還是有意無意會去犯戒,那怎麼辦?我們就持「戒之精神」。持戒的目的,是要我們生活簡單樸素,語言誠懇和藹,威儀安詳穩重;要我們恆常觀心,防非止惡;要我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我們就掌握這個精神,體會這個精神。既然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那不管戒律有規範到的條文也好,沒有規範到的條文也好,凡是惡的,凡是非的,凡是在此時、此地、此人——現在的時間、時段,現在的空間、環境,現在的人事,不應該做的,即使戒律上沒有規定,我們也不可以去做。這就是把握戒的精神,持守戒的精神。不然,戒條裡面有的已是不合現在的時空,我們要怎麼去遵守?三、戒如照妖鏡面對戒條,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犯,可是我們有心去持守,但無力持守,所以戒條無形中就像一面照妖鏡,照出我們凡夫的本性。善導大師在《觀經疏》里說,我們都有佛性,可是「垢障覆深,無由顯照」,又說我們是「罪惡生死凡夫,無有出離之緣」。這兩段話,可以說是驚天動地,觸目驚心!有佛性,可是被貪瞋痴深重地覆蓋著,無法顯現,那註定永遠沒辦法成佛;現是罪惡生死凡夫,無有出離之緣,那肯定永遠都在六道裡面。六道中,得生人天是很稀少的,往往都是在三惡道;那豈不是更讓我們仰天伏地,嚎啕大哭,甚至無聲無淚,無法形容地傷慟至極!所以看到這兩段法語,真的是驚天動地,觸目驚心。那善導大師所講的是真的還是假的?我們以戒律來檢討我們的身心,就知道善導大師所說的沒有錯。戒,我們持不清凈,即使持清凈了,也不能解脫。也就是說,戒是世間法,世間法不能解脫,出世間法我們更做不到,所以我們註定無有出離之緣。受過戒、了解戒的條文,才曉得我們是罪惡生死凡夫。那怎麼辦呢?有這樣的深信、這樣的罪惡觀,就能很容易體會彌陀的悲心救度,而全身心地通身靠倒彌陀的救度,成為機法兩種深信的念佛人。所以說戒就好像是照妖鏡。四、念佛往生勝持戒若念佛往生,在家勝出家;不念佛往生,出家輸在家。意即:能夠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的話,則在家人勝過出家人;若不能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即使是出家人持戒清凈,乃至高僧大德,都不如往生極樂世界的人。因為念佛往生極樂世界不但脫離輪迴,而且能夠成佛。持戒的目的,就是為了奠立基礎,進一步修定、發慧,目的就是為了生脫死;但卻由於不能持戒清凈,而不能了生脫死,還有下輩子,還有輪迴。這樣危險就很大,往往墮落三惡道,所謂「從天生地獄」「一失人身,萬劫難復」「佛袈裟下失人身,重得人身有幾人」,往往不是釘床火柱,就是牛胎馬腹。所以,雖然出家可貴,受戒、持戒更可貴;但對我們來講,有最高無上可貴的,就是善導大師所講的「一向專稱彌陀佛名」,而「切願往生彌陀凈土」,這是最高無上的可貴。《觀經》里說:若念佛者,即是芬陀利花。佛陀以芬陀利花讚歎念佛的人,不以芬陀利花讚歎受戒、守戒的人。《大經》也說:「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念佛能具無上功德,但持戒不能。五、賢能非戒臘凈土宗的教團是依賢能為主。「賢」就是品格、品性、修為、修行。「能」就是能力,如思維的能力,語言的能力,辦事的能力。我們是依賢、依能,即所謂「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不依戒臘。也就是說,凈土宗是講平等的,所謂「五乘齊入」,不分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也不分在哪裡出家,只要進到我們這個道場,每個人都是常住眾,彼此平等平等。所以,不分男眾女眾,不分出家長出家短,受戒長受戒短,是受什麼戒,都不分這一些;只要是賢能的,就能普受敬重,就能獲得重用,職位就排在前面,我們就是持這個觀念與作法。受戒之後才曉得,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無有出離之緣」,「垢障覆深,凈體無由顯照」,即使持戒也持不清凈,就像道綽大師所講的「縱有人天果報,皆為五戒十善能招此報,然持得者甚稀」。道綽大師所處的是隋唐佛教黃金時代,持得者都已經很少了,何況是末法時代呢?末法時代無論出家、在家,「若論起惡造罪,何異暴風駃雨」,所以我們出了家、受了戒的人,更應該有慚愧心、謙卑心。這樣的話,就回歸到我們的《宗風》——對彌陀恭敬信順,對他人恩慈體貼,對自己謙卑柔和。受戒之後,更要盡量對他人恩慈體貼,對自己謙卑柔和;同時要讓美歸功,分怨共過,所以對於《宗風》所講的「對他人恩慈體貼,對自己謙卑柔和」「讓美歸功,分怨共過」,希望大家能夠徹底學習,盡量做到。受戒回來了,不管男女老少、智愚賢劣,都是人天師範——但實在是很慚愧,一點都稱不上。但至少要像《宗風》所講的「凡事守大體,有分寸」,安守自己的本位、本分,而在思維上要得體,要守大體、有分寸;在言語上也要得體,也要守大體、有分寸;在舉止上也一樣。思維見解、為人處事都要守大體,不要胡思亂想,不要起情緒。如果能夠平靜、理性,就能生長智慧,就能夠曉得應該怎麼說、怎麼做。今晚就談到這裡。南無阿彌陀佛!(2013 年 11 月12 日)貳、為何唯標念佛不標持戒凈宗法師我們這個團體是弘揚阿彌陀佛的救度、專修念佛的團體。但是這個法門,釋迦牟尼佛在經中說是「難說之法」「難信之法」。這個難說難信,其中也體現在如何對待戒律,分寸如何把握。在這方面,往往會有內、外兩方面的質疑、疑惑和不解,甚至誤解、錯解和曲解。外在方面的質疑,有這麼幾點:1.「你們弘願寺專修念佛、專弘念佛這也不錯,可是如果能夠提倡戒律的話,那就更圓滿了。你們怎麼不提倡戒律呢?」2.「弘願寺就是講念佛,他們是反對持戒的。」變成反對持戒了。3.「他們就提倡不持戒的。」提倡不持戒,這明顯是錯解、誤解。就內部來講——所謂內部,就是說自認為同意我們的觀念,修學念佛法門,其實也沒有正確理解——這也有幾點:1.就如何對持戒的問題,他心中還沒有明朗。2.對要不要持戒,也在疑惑、搖擺當中。3.「反正是罪惡生死凡夫,戒我是持不來的。」「我是罪惡凡夫,如果叫我持戒,自我約束,講這些就是自力。你講持戒、謹慎三業,這不是太自力了嗎?這是不是對阿彌陀佛救度沒有信心啊?」這些想法都是不正確的。先就外界的質疑進行說明。弘願寺這個團體,並不是反對持戒,也不是提倡不持戒,如果有這種觀念,那就不是基本的佛法了,就不是正知正見了。我們是專修念佛,標榜的是念佛,我們不標榜持戒。這個「不標榜」是什麼意思呢?「標」就是一個標誌,「榜」就是對外張榜、告示。也就是說,我們不以持戒作為我們的宗風和旗幟。我們舉的旗幟就是「一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是我們所標榜的。但並不是反對持戒、不鼓勵持戒,那是邪見。不標榜和不鼓勵是有區別的。為什麼不標榜持戒呢?有以下六點。一、為宗旨鮮明,不混淆故每一個宗派要度化眾生,只能有一面旗幟,這面旗幟必須鮮明,這樣,眾生才能專心不二地跟隨。比如禪宗,它就標榜「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相應根機的人,才可以得到法的利益。凈土宗標榜「一向專念」,這是為了讓我們的宗旨鮮明。如果標榜兩面旗幟,那到底要說什麼?如果沒有智慧,講的人講不圓,聽的人也聽不懂。二、為普攝群機,無遺漏故念佛的法門,有受戒、沒有受戒,出家、在家,清凈持戒、不能清凈持戒,甚至是行善還是造惡,是人道眾生還是三惡道眾生,通通都在阿彌陀佛的救度範圍之內。所以,為了普攝群機、無一遺漏,就不單提一方。如果我們提「要持戒」,那麼很多人做不到就會說「那我能不能念佛?」既然持戒的與不能持戒的,受戒的沒有受戒的,甚至人道、畜生道都可以念佛,我們只談「你進來就好」。比如進這個教室,你喊「出家人進來」,那在家人就站在門口不敢進來了;你喊「男生進來」,那女生就不敢進來。如果講一大堆,「出家人進來,在家人進來,男生進來,女生進來」,不如直接喊「大家都進來」,大家就直接都進來了,不會猶豫,不會害怕。不必分別,因為有戒無戒、出家在家,都以念佛得度生死,念佛是一個「最大公約數」。所以,我們就不特別標榜「持戒念佛」「禪定念佛」,或者「讀誦大乘經典念佛」,這樣就可以普攝群機。如果你說一部分,那就可能攝機不普及。比如有人喜歡坐禪,他就講「坐禪念佛」,那不能坐禪的就會覺得無分了;有人喜歡讀誦大乘經典,他就說「誦經很重要,要誦經念佛」,那不識字的人就退卻了;有的人很看重戒律,他又說「持戒念佛」,那不能持戒的人就覺得自己無分了。大家都可以、都應該來念佛,這是一個普法、共法。三、為一向專念,免誤解故如果像剛才講的,我們在念佛之外另外標榜旗幟,或許大家會覺得「專修念佛是不是往生不定呢?是不是一定要以戒律的功德才可以更方便我們往生呢?」這樣的話,就破了一向專念的宗旨,甚至有可能落入雜行雜修,反而往生不定。四、為救度下機,顯大悲故凈土法門本來是為救那些無有力量的人,如果是有能力持守戒定慧三學六度的人,他自然可以以三學六度解脫生死輪迴。所以印光大師說凈土法門是「特別法門」,是為不能修學三學六度的眾生特別開顯的法門。這些人持戒沒有辦法,沒有力量,做不到,那佛法當中有沒有辦法救度他們?有!就是凈土宗念佛法門。就像《觀經》下品下生、下品中生、下品上生,他們三福修不來,六度談不上,定善觀更不用說,對於這樣的眾生,又是到臨終了,你有沒有辦法救度他?有!那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所以凈土法門本來設教的對象,雖然說「三根普被」,但主要是為了救度凡夫,特別是凡夫當中下劣、卑劣的根機,三學無分、六度不可能修持,是為了救度這樣的人而特別開顯的救度法門。他本來就不能修學戒定慧了,你再跟他談,毫無意義。所以是救度下機,顯示彌陀的大悲,正如善導大師所說的「諸佛大悲於苦者」,這是佛的大悲、特別憐愍。比如說,一個人已經沒有雙腿了,你讓他走路,不是白談嗎?只能談要不要輪椅,你要就他的根機。對於不能修學戒定慧的人,釋迦牟尼佛特別開顯凈土法門,連阿彌陀佛的本願,在這方面也要彌補我們的不足,所以沒有談。那我們當然是依這個規矩,也不談這些。至於說能夠修學戒定慧三學六度的,自然有他合適的法門,也有他合適的師尊來指導他。這就是法要應機。五、為自知慚愧,不輕戲故戒律,比如像我,我是不好講的。我們說哪一個法,要有這個資格。自知慚愧,我們知道自己是一個罪惡生死凡夫,這一方面沒有這樣的能力,做不來,也做不到,沒有這個資格和身份來說,那麼就讓那些有資格、有身份的人說。比如談禪,你談能行嗎?你沒有開悟你教別人怎麼開悟,這樣就會把佛法變為戲論。禪是非常高勝的,如果你夠資格,你就可以開班授課帶學生。一看,我不夠資格,那禪就不要講了;講天台夠不夠資格?我也不夠資格;那戒律夠不夠資格?也不夠資格。講念佛,講念佛還是夠資格的。講念佛怎麼夠資格?救度的法門,任何人,你只要念阿彌陀佛,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像病人一樣,我當醫生不夠資格,當病人還是合格的。自己病得太重了,沒有力量,只有靠醫生來治。這個醫生治好我了,我就可以給你推薦:「某某醫生治得不錯,挺好。」我們不過是自己被救,然後推薦人家說「這個念佛法門可以救度一切,像我們這樣罪業深重的人也可以得救」,這就無所謂資格不資格。如果說講念佛法門沒有資格的話,是你把自己看大了,你把自己看得太高勝了。所以戒律這一方面我們不說,不是在貶低,反而是在讚歎。因為佛法很尊貴,我們是一種特別的讚歎,是一種行為,它太高了,我們只有低低地在旁邊,默默地慚愧,而不敢輕易地發表意見。要說就要珍重,要說就要力行。我們就是常懷慚愧。不敢輕說,反而是尊重和讚歎。這是我們的態度。六、為讓他賢者,共成化故佛教,不要說現在末法時代,就是唐宋時代的八大宗派,也各主一門。即使有這樣的智慧,也不標榜,像善導大師,持戒是很精嚴的,他目不看女人,他比戒律要求得還嚴很多,但是善導大師所標榜的旗幟,也是專門講念佛,他沒有標榜戒律,即使做得到,也沒有說,何況我們這樣的人,那就不要說了。「讓他賢者」,讓其他有賢能的人——比如道宣律師,南山律的,他持戒精嚴,而且在這方面有專長,有使命,有責任,他是專家,有賢德,讓他來說,比我們說得好。這樣,大家共成一化。就是說,對於末法時代的每一個眾生,要度化這樣的眾生,你就把你專精的這一個法門弘揚徹底。這樣眾生隨著他們的因緣,隨著他們的根機、好樂,就能有他們的方向。就像現代產業分工,每個團體專攻一門,推動整個社會向前發展。佛法修持也是一樣,一定要專,這也好像分工一樣。比如說戒律,現在有人在講,也有人弘揚得很好。要弘揚戒律的話,必須有整個道場的設置來配合教學,整個道場的運行,都必須那樣做,有實行的東西。弘願寺如果那樣做,那怎麼辦呢?念佛怎麼說呢?信眾怎麼想?你每天要去打嘴巴官司,就無法說清楚。所以各有各的功效,這是定位問題。這樣的法門有人在說,我們就隨喜讚歎。我們要學習的話,可以請這方面的專家來說明。那彌陀救度的法門,我們就來說,要說得徹底。而我們說,剛好跟我們的根機相應,這是人人需要的法門,這也是我們教團本身的定位所在。以上六點,前面四點是就眾生的立場來說,第五點是就我們自己根機立場來說的,第六點是就大家分工配合、共成釋迦牟尼佛的教化來說的。第一,為宗旨鮮明,不混淆故;第二,為普攝群機,無遺漏故;第三,為一向專念,免誤解故;第四,為救度下機,顯大悲故;第五,為自知慚愧,不輕戲故;第六,為讓他賢者,共成化故。以上這六點,說明了我們的立場。下面就內部來說,我們對戒律,到底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做呢?上人說了五點,我覺得特別好。我邊念邊和大家共同學習。這是上人對六位新戒出家眾回來謝戒時的開示。首先恭喜大家受戒回來,成為一個如實的出家人。受戒,是出家人最基本的身份代表,至少要受過沙彌戒,或者式叉摩那戒。出家如果沒有受戒,嚴格來講不算是出家人。我們是專修凈土法門的,對凈土法門的戒律觀,我分五點說明。首先說出家如果沒有受戒,嚴格來講還不算是出家人,這是說戒法是我們出家人生命和身份的一個標誌。所以,為什麼要受戒?也有這樣一個道理存在。那麼凈土法門怎麼樣來看呢?第一,持戒不靠戒首先說明是要持戒的。不然你受戒幹什麼?你做出家人幹什麼?「不靠戒」,不依靠這個作為我們解脫生死的根本。持戒是出家人最基本的生活與修行。持戒並沒有什麼,不要當作很了不起,它是我們基本的生活。出家人素食、僧衣、獨身,這個能談得上持戒嗎?這是你的生活,基本的,不要把它唱得很高。在佛陀時代,還沒有宗派之分,只要是出家人,都要受戒、守戒,以戒為本。佛教到了中國,分為八宗,但八宗也都必須受戒、守戒。受了戒就要守戒,八大宗派當中,都是要這樣,這是共法。在家居士沒有受戒,另當別論,出家人都是要受戒的,受了戒就要守戒。八大宗派之中,除了凈土宗,其他宗派都是聖道門,屬於自力難行道,不是他力易行道。我們是凈土門,屬於他力易行道。「他力」就是靠佛的願力,「易行」就是容易修行的菩薩道。「道」是菩薩道,這是龍樹菩薩所判的。菩薩道有兩種:一種是難行,一種是易行。難行的菩薩道就是要三學六度,易行的菩薩道就是凈土門專修念佛,靠佛的願力。比如我們出門坐車,是靠車的力量;通訊工具,拿個手機,這是靠手機的力量。比如他在安徽,你如果跑腿,你跑去安徽找啊?你跑到安徽也找不到他,手機一撥,馬上就聯繫到了:這都是靠科技的力量——他力。所以,靠他力,在這個時代是非常容易理解的。所謂「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在這個時代,講他力是太明了了,我們在生活的方便上處處享受他力;在修行方面,只是怕你不了解什麼是他力,你要了解了,你就能非常快地成就,這是講他力易行道。所以我們是持戒不靠戒。持戒還是要持的。那怎麼叫「不靠戒」呢?下面有解釋。聖道門之各宗各派,都要受戒、持戒,而且要持戒清凈,之後由戒生定,由定發慧。它不是泛泛地隨便講持戒,要持戒清凈,戒若冰霜。「之後」,不是到這裡為止。「由戒生定,由定發慧」,戒定慧三學是有次第關係的,如果持戒不清凈,不可能有禪定,即便有所謂的定,也只是邪定,不是正定。「由戒生定」,這是正定。「由定發慧」,般若觀照由定才能生髮起來。戒定慧是聖道門的修行過程,戒又是聖道門的基本功,所謂「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一心持凈戒」。聖道門自力修行,這是個基本功,是無上菩提的根本基礎,做到了也沒有什麼好標榜,離了生死還差得遠。沒有戒,談不上定、慧。修聖道門是靠自力——靠自力修學戒定慧三學,三學成就而了脫生死,成就佛果。必須三學都成就,如果光是一學還不行。但持戒清凈很困難,無戒則無定、慧,無定、慧則不能了生死、成佛道,也就無法達成出家受戒的終極目的。單是持戒,還不能斷煩惱,它可以降服;要斷煩惱,就要有定。如果把煩惱當作敵人的話,戒是把它制服,定是把它捆起來,慧就是用智慧的寶劍斷它的小命,把煩惱斷了。單是戒,我們就打了敗仗,那我們跟煩惱敵鬥爭,首先就輸了。出家受戒是有目的的,不是簡單的形式,它的目的是要了生脫死、成佛的,如果做不到,就算沒有達成目的。但是,即使持戒清凈,也還不是解脫,因為那只是基本而已。這是基本的。沒有定、慧,沒有降服見惑、斷除思惑,解脫就談不上。只有破了見、思惑,才出三界,不然的話,都還談不上。戒是防非止惡,防止三業之中的身業與口業;而意業要靠定。當然,戒有小乘、大乘,也有微細的地方,不過總的來講,戒是以外表看得見的身業、口業來制服,而意業就要靠定。成佛更要靠定與慧。也就是所謂的止觀,定慧雙持。對凈土宗的出家眾來講,也是要受戒、守戒。弘願寺的師父們,你來剃度,成為出家眾,必定有受戒這回事,然後有守戒這個要求。但即使持戒清凈,也不靠戒的功德,不依靠戒到極樂世界。其實依靠戒也到不了極樂世界,下輩子只能生天或者做人。完全都依靠彌陀救度,依靠彌陀名號。所以對凈土宗的出家眾來講,對戒律,是持戒但不依靠戒。我們依靠什麼?依靠六字名號。這是我們對戒律的第一個態度。第二,持「戒之精神」那麼,持戒不依靠戒,是怎麼持戒呢?即使受了戒——不管比丘戒、比丘尼戒,還是沙彌戒、沙彌尼戒,我們能做到嗎?能做到幾分呢?其實我們是做不到的。但並不是說一點點都做不到,做到的只有一點點。老實說,如果能夠不犯根本大戒,可說已經是阿彌陀佛了。事實上,即使受了戒,我們也是有意無意地在犯,甚至犯根本大戒。現在眾生的根機,你要求他能做到怎麼樣呢?所以大德善知識、佛菩薩都很慈悲,尤其是凈土法門。兩千五百年前,佛陀在印度,隨著當時的時節因緣,也就是隨著當時的人、事、境、物,而制訂種種的戒律。現在時空遙隔這麼久、這麼遠,雖然有的戒條未必適合現代,適合本地。戒,它根本的精神是常住不變的,但細細的規則往往隨著時間、地點的不同就變化了。比如佛陀當時的印度,有它的特點,出家人的生活很多跟印度那個時代的風俗相應,但拿到我們漢地來,可能就不適應了。比如印度天熱,有他們穿衣的講究;印度夏天雨水比較多,有用水的講究;還有很多,比如到人家家裡吃飯的講究,坐的講究等等,這些跟我們中國人就不一樣了。比如偏袒右肩,我們中國人現在就很難接受,還有托缽等等,到了這裡,環境氣氛就不一樣了。但大部分還是我們所應該遵守的。有些細微的地方,佛陀的細小戒可以開,但大部分我們還是應該遵守。印光大師專修凈土法門,對凈土法門的戒律作了一個「戒律觀」,很簡單,也很扼要,就是「粗持重戒,老實念佛」。「重戒」,就是一切戒當中最重要、最基本、最根本的,比如五戒。「粗持」,就是你要細細講究的話也做不到,但大致上我們能做到。上人說「不犯根本戒就阿彌陀佛了」,就很好了;然後就老實念佛。這就是凈土宗不論出家、在家所應該遵守的。在家居士可能有的沒受五戒,雖然沒有受,也可以拿這五戒來對照自己,能做幾分就做幾分,粗持;然後就要慚愧,來老實念佛。可是我們還是有意無意會去犯戒。什麼叫有意呢?有意就是說你知道,但是放任煩惱,逼迫得沒辦法,這是有意的,這當然不好。無意的就是成了習慣,自然就犯了。那怎麼辦?我們就持「戒之精神」。細微的、細節的、嚴謹的根本做不到,所以粗持就是把握它的精神,精神上、主體上應該怎麼做。如果我們懂得戒的精神和目的,這樣做的話,就差不多能夠相應。持戒的目的,是要我們生活簡單樸素,語言誠懇和藹,威儀安詳穩重。要過簡單的生活、樸素的生活。但不是說,戒律中說三衣一缽,來到漢地冬天很冷,你也穿著三件衣服,凍得發抖。目的是不要貪求過多。如果我們衣櫃裡衣服藏得很多,就不符合戒律精神。那樣的話,你不僅要去打點它,而且浪費信眾的信施。多一件物品,就多掛一個心思。有的人很喜歡收藏東西,古錢幣、古董、瓷器、好茶葉,往往就心不平靜了。蟲子把茶葉咬了,「哎呀,我多少年的茶,現在搞得不好了。」這就是自己找煩惱,這樣都不符合戒的精神。戒的精神是要我們生活簡單樸素。要我們恆常觀心,防非止惡。這也是戒的精神,要觀察我們內心,起了邪念、妄念,要把它收攝回來。其實我們念佛也有這樣的功效,一旦起了不好的念頭,立即來念佛。要我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我們就掌握這個精神,體會這個精神。既然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那不管戒律有規範到的條文也好,沒有規範到的條文也好,凡是惡的,凡是非的,凡是在此時、此地、此人——現在的時間、時段,現在的空間、環境,現在的人事,不應該做的,即使戒律上沒有規定,我們也不可以去做:這就是把握戒的精神,持守戒的精神。持戒並不是死板的。戒律裡面有的很微細,比如怎麼背手,怎麼到人家家裡。中國有中國人的禮節,印度有印度人的禮節。有的禮節,比如像在西藏的話,磕大頭的禮節,我覺得在漢地似乎有點不適宜。有一次,人家可能把我也當作「活佛」了,來到面前「啪」一磕,把我嚇一跳:怎麼搞的,你怎麼突然暈倒了?當然,這個在藏地挺好,在漢地來講,特別是女眾,一下子躺在地上,我站著,我就感覺到很不自在。你問訊,一彎腰就可以了;磕頭,我就誠惶誠恐了。不了解磕大頭這回事的,肯定會給嚇壞。這就是環境、因緣不一樣,禮節也不一樣。戒條裡面有的已經與現在的時空不合,我們遵守就有困難,所以就要持「戒的精神」。關於這一點,我想補充說明一下,怎麼理解「戒的精神」。首先就是深信因果。戒律其實就是因果的條文化,甚至我們世間的法律也是因果的條文化。比如你犯了什麼罪,就判你三年、五年、十年,憑什麼坐十年牢呢?就是憑你造的業,這就是因果,你造了這樣的因就有這個果報。世間的法律也是因果的展現。罪犯多了,判得更重,也就是犯了因果。那麼戒律呢?持守戒律就有福德,甚至能夠生天,那憑什麼呢?因果。所以因果是一個大的原則。因果很微細,它沒有說得很詳細;戒就很清楚了,你犯了一個突吉羅罪(惡作惡說),「如四天王壽五百歲墮泥犁中」。有人說,這是不是嚇唬人啊?佛陀不會來嚇唬你的,佛陀了解微細的因果,你犯了這個罪,就是要這麼多時間去受罪。你修持得好,就生天,有多長時間享福。所以,我們深信因果,這就是把握戒的精神。如果真的深信因果的話,就會謹小慎微,不會故意造惡。我們就會謹慎,「這個不能做,這個做了會有惡果,會有苦的果報」。所以,一切都是從這個大的原則和原理上出發的。凈土宗講深信因果,三福當中的第三福第二句,就是「發菩提心,深信因果」。反映在生活當中,就是簡單的生活,平靜的心,這是戒律給我們的指導。生活越簡單,就越符合戒律的精神;越複雜,就越不符合。不管是吃、住、穿,簡單的話,你就過得安樂;複雜的話,你就不安樂。要會享受簡單的生活,還要會享受平靜的心。平,就是平和、安靜、平等、平常,這樣戒律在我們身上就產生了作用。如果心不平靜,就一定會情緒化,一定會煩惱,一定會身心不安,這就離開了戒的精神。戒是調伏,戒是清涼。調伏了,你心裏面就平和、柔順了,心自然就平靜了。所以同學們,在任何時候,都要觀你的心,你的心是不是平靜,不要跟自己過不去。比如發脾氣,發脾氣其實對自己不好,對人家當然也不好。另外,《宗風》里講到的慚愧、謙卑、柔和、恩慈,這些都是戒的精神。有慚愧心,知道這些我做不來,不是高慢地說「我持戒很好」,那就反而不符合戒的精神了,所以要有慚愧。謙卑,就是放下自己,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柔和,當然就不粗暴。戒,有止持和作持二義。止持,不好的就要制止。慚愧、謙卑、柔和等,相應於止。作持,好的就要去做。所以,「對他人恩慈體貼」,就是我們好的要去做,要恩愛他人,站在別人的立場上,這叫恩慈,這也是戒的精神。這幾條是我們對戒分別的德目,也屬於戒的精神。上面所講簡單的生活,平靜的心,是個總的效果。同時,機法兩種深信也是凈土法門的特質。有機深信,就能「調伏不驕慢」,就能「清涼不剛強」;因為深信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這樣我們的心就調順了,沒有驕慢的心,這也符合戒律。有法深信,就像大乘《梵網經》所講的「汝是當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我們深信自己是罪惡凡夫,但是念佛決定可以往生成佛,如果抱有這樣的信心,那當然也符合戒的精神。關於戒的精神,這幾方面供大家參考。第三,戒如照妖鏡我們每個人要不要用照妖鏡照一照啊?「我又不是妖怪,我幹嗎要照妖鏡啊?」其實我們都是妖怪,一照,就現出妖怪的原形了。妖怪有時候會偽裝,經照妖鏡一照,就偽裝不出來了。我們也會偽裝,偽裝成人天師範。照妖鏡一照,原來不是的,假的。當然,不是說我們故意偽裝,是我們自己還缺乏這樣的德行、修持,同時也是有些不了解。我們面對戒條,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犯,可是我們有心去持守,但無力持守。如果不對照戒條,我們是看不出來的,一對照,就發現這些我們都做不到。所以戒條無形中就像一面照妖鏡,照出我們凡夫的本性。你出門,塗抹化妝是可以的,卸妝之後一照,斑斑點點都出來了。所以,我們的本來面目,通過戒的鏡子一照,原來是這樣的,這是你的本來人!「人是這樣的啊?」人多的時候就會坐得端正一點,自己在房間里,二郎腿就蹺起來了。善導大師在《觀經疏》里說,我們都有佛性,可是「垢障覆深,無由顯照」。就是說我們的罪垢、業障把我們的佛性深深地蓋住了,顯示不出來,這叫「無由顯照」。又說我們是「罪惡生死凡夫,無有出離之緣」。那佛性顯照不出來,罪惡生死凡夫,沒有辦法,沒有這個條件,沒有這個可能,靠自己出離生死輪迴,那豈不是要永遠在六道輪迴嗎?這兩段話,可以說是驚天動地,觸目驚心!有佛性,可是被貪瞋痴深重地覆蓋著,無法顯現,那註定永遠沒辦法成佛。因為你的佛性被蓋住了,成不了佛。「現是罪惡生死凡夫,無有出離之緣」,那肯定永遠都在六道裡面。六道中,得生人天是很稀少的,往往都是在三惡道;那豈不是更讓我們仰天伏地,嚎啕大哭,甚至無聲無淚,無法形容地傷慟至極!所以看到這兩段法語,真的是驚天動地,觸目驚心。我想,真的能夠驚天動地、觸目驚心的,也是要你心有那個敏感度。如果沒有那個敏感度,聽到等於沒聽到,這樣就是根機比較遲鈍、不銳利;如果根機敏感銳利的話,一看到:「哎呀,我是罪惡生死凡夫,無有出離之緣,而且雖然有佛性,垢障覆深,無由顯照,那怎麼得了?」就會追求出離之緣,追求相應的法門。那善導大師所講的是真的還是假的?是不是真的沒有出離之緣?我們以戒律來檢討我們的身心,就知道善導大師所說的沒有錯。所以,戒,就好像照妖鏡。戒,我們持不清凈,即使持清凈了,也不能解脫。也就是說,戒是世間法。五戒、十善等等,這些還是世間法。世間法不能解脫,出世間法我們更做不到,所以我們註定無有出離之緣。受過戒、了解戒的條文,才曉得我們是罪惡生死凡夫。那怎麼辦呢?有這樣的深信、這樣的罪惡觀,就能很容易體會彌陀的悲心救度,而全身心地通身靠倒彌陀的救度,成為機法兩種深信的念佛人。所以說戒就好像是照妖鏡。不過,我們先拿照妖鏡照一照,然後也要拿「照佛鏡」照一照。以戒律一照,「哎呀,我是妖怪」,再拿六字名號「機法兩種深信」一照,「哎呀,我可以成佛」,這樣你才可以解脫。六字名號、機法兩種深信經常照,就能把妖怪變成佛。所以,法照大師講「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礫變成金」。第四,念佛往生勝持戒往生是果,念佛是因,也可以講念佛勝過持戒。若念佛往生,在家勝出家;不念佛往生,出家輸在家。當然,如果通通是念佛的話,出家要勝在家,因為我們都念佛,不過出家可以利益更多眾生。意即:能夠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的話,則在家人勝過出家人;若不能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即使是出家人持戒清凈,乃至高僧大德,都不如往生極樂世界的人。因為念佛往生極樂世界不但脫離輪迴,而且能夠成佛。你在這個世間是高僧大德,是大禪師,能開悟,是大法師,說法如雨,天雨妙華,但是能成阿羅漢嗎?能成佛嗎?還差得很遠,那還不如一個在家人念佛到西方極樂世界:這是這個法門的殊勝。持戒的目的,就是為了奠立基礎,進一步修定、發慧,目的就是為了生脫死;但卻由於不能持戒清凈,而不能了生脫死,還有下一輩子,還有輪迴。這樣危險就很大,往往墮落三惡道,所謂「從天生地獄」「一失人身,萬劫難復」「佛袈裟下失人身,重得人身有幾人」,往往不是釘床火柱,就是牛胎馬腹。輪迴是不會看你面子的,不會說「某某人啊,你在世間出家幾十年了,都是老和尚了,人家很尊重你了」,你如果持戒不清凈,見、思惑沒有斷,還是要去輪迴的,閻羅王不會給你面子的。所以,雖然出家可貴,受戒、持戒更可貴;但對我們來講,有最高無上可貴的,就是善導大師所講的「一向專稱彌陀佛名」,而「切願往生彌陀凈土」,這是最高無上的可貴。因為這能救我們,讓我們可以成佛,成佛是最尊貴的。如果不能成佛,雖然可貴,還是次一等,甚至只是在人間可貴。到三惡道可貴嗎?到天上可貴嗎?相對三界之外,阿羅漢也可貴嗎?那就比不上了。有的是在今生可貴,來生就不可貴了,因為不能解決來生的問題。甚至人前可貴,人背後就不可貴了,因為那是表面裝出來的;甚至白天可貴,晚上不可貴了,因為白天在人面前,晚上自己捫心一問,一想,「哎呀,我確實不行」。這就可能會耗費信眾的信施,其實我們沒有這樣的德,枉耗信施,這樣就不可貴了。《觀經》里說:若念佛者,即是芬陀利花。佛陀以芬陀利花讚歎念佛的人,不以芬陀利花讚歎受戒、守戒的人。當然受戒、守戒有它的功德,佛也有讚歎,可是就往生西方來講,佛讚歎念佛的人是「芬陀利花」,也就是大白蓮花,也就是說有決定成佛的身份和資格。《大經》也說:「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念佛能具無上功德,但持戒不能。有人說「持戒得不到無上功德,如果我發菩提心持戒,如果我持戒像釋迦牟尼佛一樣清凈,難道不得無上功德嗎?」那是的,如果你持戒像釋迦牟尼佛一樣清凈,你已經成佛了,當然得無上功德了,只是說這個是不可能做到的。我們還是就我們實際的身份來說話,你能做到哪一分——比如說不飲酒,你不飲酒了,那你得到無上功德了嗎?但是念佛不一樣,得無上功德,可以往生成佛。第五,賢能非戒臘凈土宗的教團是依賢能為主。「賢」就是品格、品性、修為、修行。「能」就是能力,如思維的能力,語言的能力,辦事的能力。我們是依賢、依能,即所謂「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不依戒臘。這主要是講執事,是以有這個賢德,有出眾的能力就選他,推舉他,不是單單靠這個身份,混一個時間久、資格老。如果沒有賢德,沒有能力,就不能為大眾服務,也不能以品行道德服人,僅僅靠身份,這樣是不夠的。也就是說,凈土宗是講平等的,所謂「五乘齊入」,不分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也不分在哪裡出家,只要進到我們這個道場,每個人都是常住眾,彼此平等平等。弘願寺就這樣,來到這裡住,你都有一份,彼此平等平等。所以,不分男眾女眾,不分出家長出家短,或受戒長受戒短。是受什麼戒,都不分這一些,只要是賢能的,都能普受敬重,就能獲得重用,職位就排在前面:我們就是持這個觀念與作法。你出家十年,受戒十年,他初出家,但是他的根性、品性、賢德能力超過你,你什麼都不如他,你就要受他的指導,受他的領導。在排位子的時候,當然出家人排前面,在家人排後面。但是有些情況,比如說開會,會場主席台未必出家人就一定坐前面,會有別的一些領導。或者在主要執事的會議上,雖然你是出家眾,但你沒有對這個團體做出重大貢獻,也沒有出色的能力;他雖然是居士,但是能力很超強,做了很大的貢獻,那麼他就在前面。受戒之後才曉得,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無有出離之緣」,「垢障覆深,凈體無由顯照」,即使持戒也持不清凈。就像道綽大師所講的「縱有人天果報,皆為五戒十善能招此報,然持得者甚稀」。道綽大師所處的是隋唐佛教黃金時代,持得者都已經很少了,何況是末法時代呢?明朝的時候,蓮池大師說:「在我所住的杭州城當中,如果有人下一輩子能夠做人的話,那他就是一個大修行人了。」能夠做人就是持五戒,基本能持五戒的話,就算大修行人了。整個杭州城找不到一個兩個,很少有幾個,所以這是時代的問題。末法時代無論出家、在家,「若論起惡造罪,何異暴風駃雨」。如果講起噁心惡念,煩惱、造罪業,那就像刮大風下大雨一樣猛烈。所以我們出了家、受了戒的人,更應該有慚愧心、謙卑心。這樣的話,就回歸到我們的《宗風》——對彌陀恭敬信順,對他人恩慈體貼,對自己謙卑柔和。受戒之後,更要盡量對他人恩慈體貼,對自己謙卑柔和。有位出家師父,他其實對自己要求也是蠻嚴格的,可是因為他那個時候沒有受戒,所以他感覺有個居士對他講話不是那麼客氣,他想「這都是因為我不是大比丘的緣故,所以我現在也沒有辦法」。有一天他受完戒回來了,這個居士還是像以前那樣對他說話,這時候他就惱火了,因為他感覺「我是大比丘了,你居然敢這樣對大比丘說話」,他的聲調馬上提高了。其實我們倒不要這樣,我們受完戒回來,更要對他人恩慈體貼,更要夾著尾巴做人,這才代表我們受戒是成功的。不要受戒回來以後,「我現在是大比丘了,當初我之所以忍氣吞聲,是因為我是小沙彌,不敢對你說硬話,現在我是大比丘了」。不要這樣,我們反而夾著尾巴,尾巴夾得更緊一點。受戒之後,更要盡量對他人恩慈體貼,對自己謙卑柔和;同時要讓美歸功,分怨共過。就是把美好的名聲、德行、功勞、利益讓給對方,讓美歸功;把不好的、怨恨的、過錯的、過失的、受人家怨嫌的,為人家分一部分,共同承擔。所以對於《宗風》所講的「對他人恩慈體貼,對自己謙卑柔和」「讓美歸功」「分怨共過」,希望大家能夠徹底學習,盡量做到。這是沒有底線的,我們都在做,都在努力。受戒回來了,不管男女老少、智愚賢劣,都是人天師範——但實在是很慚愧,一點都稱不上。受戒回來是大比丘了,是人天師範了——我們是人天師範嗎?人家就向我們學習嗎?一點都說不上的。但至少要像《宗風》所講的,「凡事守大體,有分寸」。我覺得這兩句,其實是很好的,學問也很深。「守大體,有分寸」,這個能做到也是很不容易的。「守大體」也就是說,根本上你能夠堅守得住;「有分寸」就是在分寸上能把握得恰到好處,這個不太容易做到。但是至少我們要守大體。比如說,弟子跟師父怎麼說話,這是有大體的;即使師父不對,能像師父訓弟子一樣呵斥嗎?這就倒了,就是大體沒守住,分寸也錯了。比如孩子對父母,應該怎麼樣呢?「事父母幾諫」,還要「敬而不違,勞而不怨」,這就是大體和分寸。同學對於我們的法師授課,我們要敬重、敬愛,這也是大體。所以大體、分寸要掌握好。安守自己的本位、本分,而在思維上要得體,要守大體、有分寸。思維上怎麼叫得體呢?就是該想的就想,不該想的不要亂想。失去這個大體,你就受罪了。在言語上也要得體,也要守大體、有分寸;在舉止上也一樣。思維見解、為人處事都要守大體,不要胡思亂想,不要起情緒。如果能夠平靜、理性,就能生長智慧,就能曉得應該怎麼說、怎麼做。一個人,如果平靜、理性的話,他的智慧自然會生長。所謂由定發慧,我們即使沒有禪定,但是如果心性平靜、理性,那麼,事情該怎麼做、怎麼應對,就會拿捏得比較恰當。一個人失去平靜的心,很不理性,很有情緒,臉紅脖子粗,煩煩惱惱的,別人一看,都不願跟他打交道,很害怕,像炸藥包一樣,離他遠一點。所以,無論如何我們要保持平靜的心。我們受戒、持戒不是為別人,是為自己受的,為自己守的,自己會得利益、得好處。上人講了這麼五點。這五點對我們很重要。這五點講持戒,其實和我們最近學的《第十八願講話》也有相通的地方,就是它屬於抑止門的內容,屬於「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的含義。在《無量壽經》「三毒五惡段」的內容里,也含有它的基本意義存在。所以持戒也屬於我們《宗風·俗諦》的內容。不過,以聖道門的修行來講,是要發菩提心,然後由戒生定,由定發慧,是屬於真諦的內容。但以凈土門來講,真諦就完全依靠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念佛往生;俗諦,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上人列了十條,其實十條也含著戒律的精神。我們來總結一下,有五點:第一,持戒但不依靠戒;第二,持戒是持戒律的精神,掌握它的原則;第三,要曉得戒是照妖鏡,增加我們的機深信,不可高慢;第四,要牢牢地把握住念佛往生的根本,曉得念佛往生勝過持戒;第五,在團體當中,在和大家交往當中,不要顯示自己戒臘或者出家時間長,而是應尊重對方的賢德和能力,就是「賢能非戒臘」。上人的以上幾點開示,我們是非常受用的。希望大家多多思維。也恭喜已經受過戒的、成為人天師範的比丘,當然,更要對自己謙卑柔和,對他人恩慈體貼。將來要出去受戒的,這篇開示同樣適用。(2013 年 11 月 15 日 講於鑒真佛教學院)回到頂部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