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官是死亡率最高的職業
李鴻章曾說:
「天下最容易的事就是當官」
要問古人:
「你們長大後的理想是什麼?」
他們一定會說,
「當官啊!」
古代做官的目的,無非兩種:光宗耀祖、改善生活。可是,當官真的容易嗎?
非也。
在我國古代,官場如戰場,當官是真的難,難於上青天。
—秦 朝—
觸 犯 利 益
他為秦國的富強立下汗馬功勞,受到君王的無比信任和寵愛,但在新君繼位之後以謀反罪被賜死。
商鞅
公元前356年,商鞅應秦孝公求賢令入秦,說服秦孝公變法圖強,也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商鞅變法」。
按照正常邏輯,商鞅一定是獨得皇上恩寵,加官進爵、綾羅綢緞都不在話下。可是不要忘記,商鞅變法,核心內容是集權,削弱原來貴族的權利,強化王權。看似是對君王的貢獻,實際上是得罪秦國原先的貴族們。
那這些貴族們自然不樂意了,派出各路殺手,要取商鞅的人頭,以解心頭之恨。秦孝公臨死前,囑咐商鞅說:「你快跑吧,跑得越遠越好,千萬不要再回來」。
但商鞅最終還是沒有逃離掉秦惠文王的手掌心,結果被用以極刑車裂而死。秦惠文王害怕商鞅的勢力,結果又滅他三族。
秦孝公和商鞅(右)
他是權臣,大官中的大官,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翹楚。本應是叱吒官場,為何落得如此下場?想來,一是權臣掌握的資源太多,新君繼位,權力格局必然要大調整,你還老霸著,行嗎?二是權臣與故君王糾葛太深,知道的事情和關節太多,終究是個隱患。不可不除。三是觸動了統治階級的利益,樹敵太多。
「哪怕看出些許端倪,
千萬不要觸碰統治階級利益」
—楚漢—
功 高 蓋 主
韓信,劉邦手下第一猛將,幫劉邦打敗了項羽,打下江山,可謂是開國功臣。
韓信本是老老實實的「三齊王」(與天王齊、與地王齊、與君王齊),但為何會被劉邦猜疑,致使被殺呢?
根據司馬遷《史記》的記載,大致是這麼一個過程。在漢十一年,一個叫陳的人,起兵造反,自稱「代王」。
劉邦自然不爽,這是要代替本王啊,於是帶隊親征。其實他理解錯了,這個「代」並非替代的「代」,是個地名,在現在的河北省境內。討伐期間,姓陳的與韓信互有書信,韓信就說了:「兄台,你只管造反,我在京城給你做內應,到時候我把監獄的人都放了,讓他們去把呂后抓了弄死。」後來,這事被告發。呂后就急了,找來蕭何商量:「小蕭啊,這事可咋整?」
蕭何說:「莫慌、莫慌,待我略施小計」。他便自己去找韓信,說前方傳來了捷報,咱們皇上打了勝仗,現在群臣都要到皇宮裡去祝賀。韓信當時在鬧脾氣,死活不去,實在推脫不過,就去了。因為劉邦曾承諾,只要韓信「頂天立地於漢土,絕不加兵刃於身。」
呂后也算是聰明之人,抓到韓信,用大鐘罩著並把他懸空吊著,用削尖竹子,一下下戳,待戳死之後,又下令「夷信三族」。
就這樣,一個為大漢王朝立下汗馬功勞的人死了。
「交友須謹慎啊」
— 西 漢—
替 人 辯 解
漢武帝天漢二年,李陵攻打匈奴戰敗的消息傳來,漢武帝極為鬱悶,責問大臣,陳步樂無奈自殺,公卿隨後都將戰敗的責任推到李陵身上。漢武帝就說:「小遷啊,你來發表發表意見。」司馬遷,慷慨陳詞到:「臣認為,李陵無罪…」
這一下,可惹惱了漢武帝,這分明是在詆毀李廣利啊,李廣利是這次討伐的主力,李陵不過是個脅從。
於是,武帝將他交給了廷尉審理,審理的最終結果是誣上。但是,司馬遷不想死啊,因為《史記》還沒寫完呢,但是得罪皇帝了,活下去很難。不過也有幾種方法可以不死:一、你家有皇帝頒發的免死金牌;二、你家有錢,可以用錢抵命;三、交出身上最終要的東西——男人的尊嚴。司馬遷祖上既沒功勞,又沒錢財,只能選擇接受宮刑。本該是仕途坦蕩的他,卻因辯解李陵之事,淪為階下囚。
「不要隨便發表意見,不然會很慘」
—東漢末年—
皇 帝 猜 疑
荀彧,東漢末年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曹操手下的重臣。戰呂布,勝官渡,薦人才,被稱為「王佐之才」。
荀彧的理想是輔佐一位英雄,能平定國內戰亂,讓大漢王朝得以延續,於是他跟了曹操。
但曹操這人有病,「疑心病」。他說夢中殺手下大臣,其實他殺時是清醒的。他懷疑有人害他,他睡覺時有個習慣是床邊放把劍。隨著曹操的實力越來越大,荀彧發現曹操不是要興復漢室,而是要自立門戶。
一天,荀彧對著鏡子說:「要是跟著曹操干,就會離我的理想越來越遠了;要是不跟他干,我去跟誰干?」
這時候,曹操送來個盒子,荀彧一打開,空的。當天晚上,荀彧就服毒自盡了。其實,照我的理解,這空食盒的意思:「管住嘴,別說話,跟哥混,包不死。」
「選擇理想,就意味著走向死亡」
—魏晉、唐—
國 情 有 關
魏晉時候為啥說官不好當,因為能當官的人都被殺得差不多了,沒人去當官了。八王之亂。從公元291年開始,他們在洛陽相互攻殺,戰亂歷時16年之久,死亡人口達數十萬,許多城鎮均被焚毀。
當時命都保不住了,哪還有心思當好官呢!
唐朝就剛好相反,因為唐朝那時候官太好當了。唐朝當時可以說是最強盛的國家之一,又完善了科舉制度。通過公開考試,鼓勵競爭的措施,擴大了選拔官吏途徑,吸收大批中下層知識分子參加官府工作。如果說硬要找幾個不好當的官,那就是武則天手下的那些酷吏,基本上屬於「用完就殺」。
於是,武周朝的酷吏們諸如周興、來俊臣、丘神績、索元禮、侯思止、萬國俊等等,沒有一個有好下場,最後全都死得很慘。因為武則天要收買人心,自然就要有人流血。
「在皇帝面前,爾等均為炮灰」
—宋代—
不 懂 政 治
說到南宋的官不好當,必要提及一人,便是岳飛。
岳飛的悲劇在於:他身居高位,但性格剛正清廉,對政治簡直毫無頭腦。
他忠誠正直的一面曾使他成為高宗最欣賞的將領(南宋初年,岳飛是提升最快的大將),岳家軍番號正式改為神武后軍時,高宗親筆題寫「精忠岳飛」戰旗,賜白銀2000兩犒賞,以籠絡其心。後來岳飛眼看收復失地無望,表現得極為憤恨,稱病3個月,不肯復職,遭到李若虛嚴厲責備:「是欲反耶?……若堅執不從,朝廷豈不疑宣撫?」
岳飛顯然並未意識到自己這番舉動已遭朝廷疑忌,1137年秋又上書建議立皇儲,遭高宗訓斥,下朝後面如土色;1138年,再提增兵,反對議和,這更觸犯高宗忌諱。
也正因岳飛的政治觀念不夠,才讓秦檜有機可乘,一代名將,就此殞命。當然,宋官之所以不好當的原因,一方面是來自金的壓力,另一方面就是奸臣當道啊。
「在防小人之際,一定要有強大的政治觀念」
—元代—
不 重 視 科 舉
元代科舉實行時間短,規模較小,不是元代選官的主要制度。元代選士制度,只是為了達到維護民族統治階級利益的目的,它是蒙古人建立的。蒙元貴族以馬取天下,重武輕文,大多數官員都是皇帝的親信,通過科舉考試進入仕途的,還不到元代文官總數的3%;加上對民族的歧視,因而在元代,當官太費勁了。所以大多數人都去唱歌、作曲了。
「當官的途徑太窄」
—明朝—
各 種 奇 葩
能在明朝當官的人,那真是太難了。明朝的皇帝都是奇葩,木匠皇帝、寵貓皇帝、將軍皇帝等等,一個個放著朝政不理,天天就瞎胡搞;
奇葩政治。要說明朝,記憶最深的就是錦衣衛與東西廠。
錦衣衛當時著名的職能是「執掌庭杖」,主要就是皇帝用來教訓不聽話的官員;
東廠是明成祖朱棣為鞏固政權搞出來的專制機構。
主要由宦官執掌,天天的任務就是抓人,屈打成招之後勒索;
(曹公公)
西廠是憲宗成立的新內廷機構,本來是用來為皇帝打探消息,後來就逐漸演變成打擊京城內外官員的組織,一旦懷疑哪個當官的,立馬抓起來審問。
(雨化田)
科舉制度奇葩。明朝開始規定科舉制度必須採用八股文的形式,必須採用古人的語氣,不準自由發揮,要對仗工整。買官賣官現象奇葩。明朝中後期,因為政治極其腐敗,開始奉行一種神邏輯「窮人當官容易貪污,不如讓富人捐錢當官」,然後買官賣官現象便開始大肆盛行。
—清朝—
黨 派 之 爭
清初統治者規定各府縣不得結社,並強調士人的一切輿論「應以朝廷之賞罰為是非」「人臣尤當以君心之好惡為好惡」。
這裡有一個典型例子,就是鰲拜。鰲拜當時獨擅專權,朝中一半的大臣都是鰲拜的黨羽。
有一次,康熙派蘇納海、朱昌祚、王登聯等前往薊縣、遵化實地勘察。
三位大人不滿鰲拜的所作所為,堅決主持正義,上疏力諫,反對強奪正白旗土地。因此惹惱了鰲拜,竟然被鰲拜假傳聖旨,殺了三位大臣及家人百餘口!
鰲拜在早朝時,大搖大擺地走上金鑾殿,傲慢地對康熙皇帝說:「啟稟萬歲,蘇納海違背聖命,撥地遲誤,並勾結朱昌祚、王登聯妄奏欺君,均已被臣逮捕處死!」也包括後來的和珅,但凡是想混官場的人,都得先討好他。
插句題 外 話:和珅之所以被嘉慶抄家,一方面是為了順應人心,另一方面應該是補充國庫,因為當時和珅家就富可敵國,殺他一個就足夠。除了官場的黨派之爭,文字獄的興起也封上了官員們的嘴。
「察言觀色固然重要,
但站好隊才能往上走」
總結一下
我國古代官不好當,
在提防外敵入侵之際,
不能表現得自己過於偉大;
想要進言改變時,要顧及其他貴族的利益;
幫朋友說話時,要顧及皇帝的感受;
可以智商不高,但情商一定要有;
最為重要的是,要得到皇上的信任。
一句話:必須討皇上喜歡。
現在購買,隨書附贈精美筆記本。
推薦閱讀:
※當官的「難」與「不難」
※哪些八字,容易當官升職?
※當官是天職
※跳水冠軍拒當官員情人背後的深思?
※什麼八字容易「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