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其實,朝廷一直在提防曾國藩造反

公元1854年(咸豐四年)7月,曾國藩又為朝廷立了一大功,那就是攻下了岳州府。按照慣例又該重賞,朝廷倒是賞了,卻只賞了他一個三品頂戴。

那時的曾國藩早已是二品大員,這與其說是賞賜,不如說是侮辱。

不到一個月,老曾又拿下了武漢。這次的封賞是,直接讓他代理湖北巡撫。這種封疆大吏,可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不少人奮鬥了一輩子,也沒挨上邊!眼紅的大臣不幹了,給皇帝老兒上了一道密奏:「匹夫一呼百應,此並非朝廷之福也」,意思不言而喻。

7天後,湖北巡撫之職到了別人手裡,曾國藩,可能是史上壽命最短的巡撫了。作為「補償」,朝廷賞了曾國藩一個兵部侍郎銜了事,而多年前他就居此官位了。這好像又在拿他開玩笑。

接下來,朝廷對曾國藩和湘軍的「玩笑」一個接一個:湘軍攻陷天京,朝廷不準曾國荃800里紅旗奏捷,並且只給了曾國藩一等侯的爵位,這顯然是賴賬,因為咸豐帝生前曾許諾「取江寧者封王」。

承諾的王變成了侯,打了多少折扣,大家心中都有數。

除了封賞大打折扣,朝廷還把洪秀全長子、幼天王洪天貴福逃脫的責任推到曾國藩頭上。

更讓人鬱悶的是,朝廷不但在天京周圍布置滿蒙重兵,還把僧格林沁的騎兵部署在河南腹地,堵住湘軍北上的道路。

僧格林沁的騎兵可是一支戰鬥力極強的部隊,打太平軍都沒捨得用,卻被用來監視曾國藩。

朝廷的所作所為,意圖很明顯:防止曾國藩造反。

而那時的曾國藩,已經具備了造反的資本:1863年攻下天京後,其軍事實力就大大超過了朝廷,因為他已經控制了全國最大的軍事力量。加上他的威望,他若是想造反,是有可能把統治權從滿人手中奪回來的。

認為把握非常大的還有曾國荃、彭玉磷等10多個湘軍將領,他們都勸過他造反。他說不,打死我也不反!

問題來了:曾國藩為什麼不反?他手書的一副對聯,很能表明他的心跡: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山高心自知。

曾國藩不想造反,大致有三個原因:

1、作為傳統文化熏陶出來的「修身、平家、治國、平天下」的典型知識分子,曾國藩具有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

2、當初組建湘軍的目的就是保衛清政府;

3、認為太平軍破壞了孔孟之道,他也不想做這樣的破壞者;

4、他只想做個中興名臣,封侯拜相,光宗耀祖。

問題又來了:朝廷已經盯上你了,你不反就有好日子過嗎?你說你不反,哪個又會相信呢?

那就消除朝廷的戒心吧,至於管不管用,試試再說。

具體措施是:

1、攻陷天京的功勞我不要了,給朝廷——無論是給朝廷的奏摺,還是給其他人寫信,他都反覆強調這個,基本上不提自己的功勞;

2、自斷「臂膀」,動員九弟曾國荃回家養病;

3、上書朝廷,將湘軍裁掉九成;

4、攻陷天京後,立即撤銷為湘軍籌集軍餉的厘金局。

功夫不負有心人,曾國藩苦心孤詣採取的幾個措施,好歹在朝廷那裡換了個「寬大處理」,不然別說過好日子,下場比死於「莫須有」罪名的岳飛可能更慘。

值得說明的是,在當時既有內憂又有外患(石達開所部30多萬人仍在各地活動、捻軍起義、西方列強試圖獲取更大利益)的情況下,曾國藩的不反,使本就水深火熱的百姓避免了更大的災難,也避免了大清一場更加慘烈的血光之災。


推薦閱讀:

真實的曾國藩:30歲之前是庸人,30歲之後是聖人
曾國藩為什麼最終能打敗太平天國?
曾國藩相術實踐&《冰鑒》全文
曾國藩如果顛覆了滿清,結果會如何?
曾國藩:人有四種福相,兩大凶德,值得研究和收藏,仔細看看

TAG:曾國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