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參透天機 知行合一

徐愛是王陽明的妹夫,也是他的首席大弟子。

有一天,徐愛因為還沒有領會到老師「知行合一」理論的精要之處,與同門師兄弟黃綰、顧應祥反覆辯論、探討,但大家的觀點各異,辯來辯去,也討論不出一個結果來。無奈之下,徐愛只好去找老師問一個明白。

王陽明笑著對他說:「你試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一下你對知行的理解。」

徐愛說:「現在的人都知道,對父母應當孝順,對兄長應當尊敬,但在實際生活中,卻有很多人不能做到這些。由此可見,知與行分明是兩碼事啊。」

王陽明收斂起笑容,輕輕嘆了口氣說:「唉,這就是因為他們的內心被私慾隔斷了,不再是知行的本體了啊。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在這世界上,沒有什麼事物是知而不能行的。如果說『知』了而不能去『行』,那隻能說明他並不是真正地『知』。古代的聖賢教育人們去做知行的功夫,正是要我們去恢復那知行的本體,並不是要你只去了解知與行是怎麼回事就算了事的。」

接著,王陽明又舉出《大學》中關於「真知行」的例子,來對徐愛進行一番開導,然後總結說:「正象我們對『痛』、『寒』、『飢』等感覺一樣,必須是你自己真正地感到痛了、寒冷了、飢餓了,你才可以稱為真正地知道『痛苦』、『寒冷』、『飢餓』這些感覺是怎麼一回事。如此看來,知與行怎麼能夠分得開呢?這就是知行的本體,不曾有私意隔斷開的。聖人教育人們,必須要是這樣,才可以稱之為『知』,不然,就是不曾知。這是何等重要實在的功夫啊!而人們如今還老在認為『知』與『行』是兩件事,是什麼意思呢?而我說知行就是一碼事,這又是什麼意思呢?如果大家不知道我的立言宗旨,只顧在那裡分辨一碼事兩碼事,又有什麼用呢!」

徐愛還是不解,繼續陳述自己的看法:「古人把知行分成兩碼事來講,也是好讓人有個明白的地方。一方面做知的功夫,一方面做行的功夫,這樣做功夫就有了下手之處了。」

王陽明不禁大搖其頭:「此說看似有理,卻丟掉了古人的宗旨去了!我在講學時,曾說過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的開始,行是知的結果。如果領會到了知行合一的奧妙時,只說一個『知』字,就已經包含『行』在裡面了;同樣的,只說一個『行』字,也自有『知』包含在其中。古人之所以既說一個知,又說一個行字,是因為世上有一種人,他們只會懵懵懂懂地隨著自己的想法去做,全然不去認真地思考、檢查自己的思想行為是否符合事物的規律,如此做來做去,也只是一個胡作非為而已。對這類人,必須強調一個知,讓他著重去做知的功夫,他才能行得正確。還有一種人走另一個極端,他們喜歡漫無邊際、天馬行空地去思考,完全不肯實實在在地去實踐一番,想來想去,也只是一個胡思亂想而已。所以對這些人,必須強調一個行字,他所思考的才能知得真切。將知行分開來說,這正是古人為補偏救弊不得已的說法。假若領會到了這個意思時,只說一樣就夠了。現在的人不了解這點,硬要將知行分成兩件事來做,以為必須要先知了,然後才能去行。如做一件事時,就認為我現在得先去講習討論,做知的功夫。等到把這件事的知識了解得十分透徹了,才能去做行的功夫。如此一來,就終身不能去做這件事,也就終身不能真正地了解這件事了。這不是一個小問題啊,這種弊端的存在已經有很久了。我現在說一個知行合一,正對針對這種弊端的良藥,並不是我憑空杜撰的。知行的本體,本來就是這樣。現在如果領會了我立論的宗旨時,即使把知行分為兩碼事來說也無妨,也只是一個而已。假若沒有領會我的立論宗旨,即使你說知行是一碼事,那又有什麼用?只是你隨口說說罷了。」

聽了老師這一番關於「知行合一」的長篇大論,徐愛這才恍然有悟。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在貴州龍場悟道時,所領悟到並大力倡導的一個哲學理念。

可以說,「龍場悟道」是王陽明人生中的一個轉折點,自從他參透了天機,領悟到「知行合一」這個理念後,便打通了人天相隔的最後一層障礙,使以前所學的各種知識神奇地整合起來,形成一種能夠運用自如的本能智慧和能力。從此以後,他在人生中邁進了一個全新的境地。

在學術上,他以所悟到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理論為基礎,開創了影響後世數百年的「王陽明心學」……

在官場上,他一改以往那種傲視同僚、輕忽世故的心態,剛柔相濟,外圓內方,較好地處理好了同事間及上下級的關係,從此在仕途上如魚得水、左右逢源,在短時間內連升數級,成為獨擋一面的地方大員,為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打下了基礎……

在軍事謀略上,他以「知行合一」的理念,悟出了兵法中「此心不動,隨機而行」的精髓,從此用兵如神,兵鋒所指,所向無不披靡……

總之,王陽明「龍場悟道」、領悟了「知行合一」後的人生變得十分精彩,無論面對別人看來怎麼困難、似乎不可能實現的事情,他都有獨到的看法,在堅持自己的原則的前提下,參透事物的規律,並憑藉他的智慧遊刃有餘地加以處理,順勢而行,可謂舉重若輕,事半而功倍。這,就是知行合一的威力。

在今天,我們每個人是沒有機會經歷王陽明當年所遇到的那些事了。但是,知行合一的理念,還是可以作為我們的人生指導哲學的,如果能將其創造性地應用於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必將使我們的人生邁上一個新的台階。

作者簡介:羅智,1973年出生,心靈勵志作家、王陽明心學研究者。從小愛好傳統文化,平時喜歡思考人生,十多年前,因機緣巧合,接觸到了王陽明思想,為其博大精深而嘆服,從此身體力行,苦心鑽研其著作,並在人生、事業最低谷期,憑藉王陽明的心靈智慧,成功地渡過了一個個難關。著有《陽明如鏡修我心》、《王陽明心學全書》、《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心學智慧》等著作。

推薦閱讀:

什麼是知行合一?
師父的話: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由來
知乎裡面有才學的人太多了,頓時覺得自己白目,怎樣顯得不是那麼井底之蛙?
如何理解王陽明心學中的知行合一。如果有惡念,行惡事,是否也是知行合一?

TAG:知行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