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如此厲害,竟然統領中國數千年,聽聽百姓是如何評價的

談及國學,四書五經不可迴避,基於中國幾千年獨尊儒術的傳統,四書五經成了後世國人聖經般的教科書。

四書是孔門子弟按照儒家宗旨發展而來的,是一脈相傳的儒學經典。代表了前期儒學四大家孔子、孟子、曾子、子思的主要思想。

四書現行順序是按照作者的名氣來編排的,然而在學習時,應從大學入手。大學為「初學入德之門」,中庸為孔門傳授心法之書,孟子即孟子的略具開創性的個人思想,論語為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記述的孔子言行的大作。

大學,即經邦濟世之學,因為治國安邦才是孔子創立儒學的目的。這在開篇詞上就有體現: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它講述了儒家的終極理想。其意為:要把原本人自身的善良通明的品德展現出來,並通過與周圍人相親近,知其所難,助其所危,最終達到「止於至善」的目標。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只做好事不做壞事。儒者心中有一個大同的世界模板,那就是在這個世界裡,人們單純善良,互敬互助,和諧無間。而實現這樣的大同,需要每個人的努力,「明明德,在親民,止於至善」即是必要手段。

為此,要求人們在處事為學時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要把知識與生活結合起來,活化知識,不讀死書。「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曾子注重人的理想教育,為人們的前進提供一個明確的航向,即:通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條目,以期接近「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概言之,《大學》的根本宗旨在於為實現大同而進行的基礎人格教育,也就是後人所演繹的「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基於《大學》所確立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步驟,中庸為學子們提供了更為明確的心理修養和行為準則:儒家最高心法就是中和,這是自然和諧天人合一的一種大化境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一切和諧無礙。 為致中庸,需要「至誠無妄」。不偏為中,不移為庸,中庸即是注重客觀事實,客觀事實就是天道,如果人能熟練得運用它,就擁有了人道,就可以化天地而用之。

在修行方面,儒家強調對自己「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對別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生活中要「言顧行,行顧言,君子胡不慥慥爾。」、「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即修身養性,理解包容,言行如一。

中庸要求儒者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更要腳踏實地,從小處著手,把知識應用於實踐,避免過猶不及,以期不偏不倚。「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鑒於此,儒家強調行為內斂,隱其鋒芒。「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淡而不厭,簡而有文,溫而成理」。即「知者斂之,愚者追之」。

在對儒家的繼承方面,孟子從性善論入手,對孔子的「仁」提出具體的措施,即「克己」、「修身」,使仁的觀念得以現實化。然而與其它儒學大家的隱忍相比,孟子無疑是個另類,其大膽的革新與揚棄給傳統儒學注入了新生的血液,使之歷久彌新。

本人以為,《孟子》中通篇論述的主要有一下幾點:

第一,他總結了人性「四端」,同情心,羞恥心,謙讓心,是非心,以此來驗證人性本善。並論證有善因不一定有善果,只有每個人不斷擴充善良的本性,才能使得天下安定。

第二,孟子自認最擅長的是「養浩然之氣」。「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於道;無是,綏矣。」在這裡,孟子的浩然正氣與孔子的天人合一具有一致性,只是孟子將其另行表述,並提出要以「明道」和「積義」來實現之。

第三,孟子開創性地提出暴君放伐論,這是亘古未有的膽略與智慧。在亂離紛爭的春秋之世,自命「當今之世,捨我其誰」的孟老夫子,卻無用武之地。無奈之餘他將自己的治國報負書面化,即後來的「民貴君輕」、「王道與霸道」思想。他認為,不懂王道的人,不配做國君,殺之當然不算弒君,百姓有革命的權利。對於當時君主,這是一句讖言;對於後世帝王,這又是一道緊箍咒。

第四,孟子從實際出發,注重經濟之於國家的作用,他提出要稱王,先致富,沒有物質的富足,則國之仁愛家之孝道皆無從談起。

《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整理的孔子的言行錄。因孔子一貫堅持「述而不作」,故所留文字不多。事實證明,孔子是正確的,因為這樣一方面可以減少後輩將其文字神聖化以使儒家禁錮不前的機會,另一方面因為無據可考,最終讓自己在世人心中成了凌駕於凡世之上的一尊圖騰。

確切的說,論語主要教人為人處世的生活細節,因為缺乏系統化,所以很難獨立成立思想體系,但其是四書的基礎。這四本書一旦堆砌,就成了指引中國三千年盛世的一座豐碑。

綜合而言,四書中先為人們確立一個終極目標,即通過「止於至善」的人格修行為實現儒家的「大同」提供前提。在目標指引下,需要人們內心自省,外露仁愛。表現在實際生活中,就是要「不偏不倚」,尊重客觀事實;要「至誠無妄」,尊重客觀規律;要「素未而行」,尊重社會本位;要「行而不倦」,尊重生活實踐。這些,為古代的國人提供樸素的世界觀與方法論,即唯物又辯證,特別是孟子的暴君放伐理論,更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先祖。後世趙普的「半部論語治天下」,正是這種世界觀與方法論的成功演繹。

說到這裡,我不免悲哀。其實我們的古典文化中也有很多值得發揚的瑰寶,而喧囂的現實社會卻無謂將其冷落。我們言必稱西方,而沒用心發現自身的價值,這是長期心理自卑的慣性。

遺憾的是,在獨尊儒術的古代社會,四書五經逐步神聖成經,於是後世儒者的工作只能為經作傳,再後來,傳後又有疏,疏後有議……大類而今的各種講座或速成班……

不可否認,中華文明傳承至今,與儒家的這種努力不可分,然而也正是這種類似瘋狂的傳承方式,讓傳統的儒學畫地為牢。

推薦閱讀:

《論語》沒有哲學體系(3)
素材集錦與《論語》有關的集錦
《論語》詳解
【共讀】《論語》學而第八章
論語心得一點淺談

TAG:中國 | 論語 | 百姓 | 厲害 | 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