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拜孔子表達崇敬? 弘揚傳統莫重形式

跪拜孔子表達崇敬? 弘揚傳統莫重形式近日,河南一高中千人跪拜孔子像引發熱議,校方組織的這一活動因何不被眾多學生理解並欣然接受?面對「愚人」「封建」等批評聲音,我們又該對傳統文化的弘揚做怎樣的積極反思?本策劃摘自《 成器比成功更重要——孔子的人生時教》,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01在歷史的各個時代中,社會上總是講道德的人多,而真正做道德事的人卻很少。它導致我們的聖賢文化,僅僅只是一些坐而論道者的論述文化而已,並沒有真正落實到社會生活里,成為真正有實體的活文化。我們究竟應該如何學傳統,從中汲取營養和智慧?「中國人的世紀」學習傳統成時尚20世紀的英國歷史學家斯賓格勒,在他的名著《西方的沒落》一書中,開宗明義就說:「20世紀的西方是個沒落的西方,西方的沒落是智能的沉淪,知識的爆炸。」很不幸的是,東方民族大規模整體接觸與接受的西方,正是20世紀沒落的西方。連帶的,一切的學習與模仿也都是20世紀的西方。而這種追隨式的學習隨著「西化風氣」的普及讓東方與西方一起沉淪,也隨著西方的困境發現而重新尋找出路。東方的智慧吸引了諾貝爾獎的得主們,在20世紀末的一場集會後,得出「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的預言。就是這句預言,使得尋找出路的方向指向了中華古聖先賢。於是近年來,小兒誦讀《三字經》,成年人,尤其是企業家們學習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成為當下的流行;而聽講《史記》與觀看《三國演義》,更成為熱門時尚。但在古籍中,聖賢們所傳授的人生智能與終極價值,完全與時下所認知的「成功」價值觀背道而馳。兩者之間,究竟該何去何從,到底該如何選擇是好,正嚴峻地挑戰並考驗著每一個當代人的覺性與意志。今人都說成功好,但是在《論語》中孔子卻以「功大而器小」來評論管仲的一生功過。在孔子的眼中,管仲雖然有糾合諸侯、一匡天下的大成功,並且也曾給予最高的評價說「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但孔子也嚴厲地細數了管仲許多不成器的致命缺點,並認為就因為這些缺點,導致他輔佐齊桓公所造就的不世霸業——齊國的國富民強,只能維持四十年而已。由此可見,孔子認為「成器」顯然比「成功」更重要。成功與成器,從來不矛盾,但是從重要性上,成器卻是比成功要緊的修鍊。成器能讓我們所努力成就的事功不朽,更能讓我們不至於「功虧一簣」;成器能讓命運不濟之人仍然有成為「英雄」的可能;成器更能讓人不受外在條件的限制,成就自己有格局、圓滿而精彩的道德生命。02心不在焉就會學無所得《論語·述而》中談到,只要「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換句話說,孔子雖然什麼人都教,但是還是有條件的。第一,受教者需「束修」。即孔子並不是從幼童教起,受教者需15歲以上。第二,受教者需「自行」。也就是說要自動自發,有主動學習的意願,有積極向學的動力。孔子強調「自行」,就是說通過自我檢點和反省發現自己有所欠缺時,肯主動上進來學。所以,孔門之教,必須是有心人才能學得會的;孔子之教,必須是有自省,有自覺,感知自己有所欠缺,才能夠學得會的。自滿、自大的人,或者是根本就不以為該學、想學的人,也就不必學了。人文之教的起點,在於每一個人的自覺,在於每一個人的自求,這個時候才可以真的進入到孔子的精神,領略到孔子文化的神髓。南郭惠子曾經問子貢:「夫子的門下,為什麼那麼多雜人啊?」子貢就回答說:「因為孔子本身正身以教。」也就是說孔子是以身作則,他自己本身就是一個正人君子,用他的君子典範來教化,所以來者不拒。要去的,他也不強留;要來的,他也不拒絕。總歸一句話:學生是主動地來,他會接納;如果不想學,也可以主動地去,他也不強留。就像良醫的門裡多病人,刨木工具(矯正彎曲木材使它平直的工具——櫽栝)旁邊多彎木一樣,夫子的門下弟子很雜。在孔門之學前,學習最重要的是有心。我們可以理解,為什麼有那麼長的一段時間,許多人對孔子不了解,許多人徘徊於孔門之外,許多人學了之後,沒有辦法領略其中的精妙?就是因為心不在焉。心不在焉,萬事都不能成。孔子特彆強調學道。他有句著名的話,「朝聞道,夕死可矣」,說明了聞道的重要性。孔子也特別提到,如果聞了道而不能行,那麼知道這個道也無用,所以必須是可行之道,聞之方為有用。因此,要去學那些可以讓我們做的道、讓我們做到以後對自己的生命有改善的道。孔子反對空談人生之道,反對嘴上做功夫,身上無行動,因為這些離人豐滿生命的目標很遠。我們可以知道,如果孔子活到今天,會多麼厭惡僅僅「頭頭是道」的人,他們實際上是在以另一種方式殘害生命,讓人覺得道是一個遙遠而虛偽的東西。事實上,道一定是可實行和有效的。03表達禮敬:方式要因人而異 依據時間、地點、對象而變所謂的「敬」指的是什麼?就是指言行舉止的慎重。也就是對待人,第一不能馬虎,第二不能隨便,第三不能敷衍,第四不能苟且。在不馬虎、不隨便、不苟且、不敷衍的心態之下,去做對別人行禮的事,有了真誠,有了讓別人感動的慎重,他才能接受。當我們自認為「我對你非常有禮貌」,可是對方卻感覺不到你真誠的時候,雖然你做了應做之事,有了仁與義的形式,可是對方感覺到你是在敷衍,仍然會心生怨氣。有了怨,久而久之就有了誤會,有了誤會就容易產生懷疑,我們說疑心生暗病,就指懷疑之下,人會有許許多多猜忌。人跟人的不和因此而生。所以現在為什麼父母對兒女總有怨,兒女對於父母親也總有怨,就是因為相互對待的時候,只有愛心卻沒有敬意,就適得其反,用孔子的話說叫「不及」。人是在群體中生存的,當群己關係不好的時候,生存就出現了危機。破裂的感情會給我們帶來無窮的傷害。「敬」在人與人之間的圓融關係上是極為重要的。敬為「禮之輿」,禮要真正地實行,就必須包含著敬心在內。沒有敬的禮,給人的感覺是虛偽,是形式化的表面功夫。不做還好,做了反而更壞。若想讓仁心、義行與禮敬、和樂真正達到群己生存上的互生效果,就必須「與時偕行」,這就是最重要的關鍵。「時」關係到是非、對錯、好壞。做得過分與做得不夠就是「非」,就是錯,就是壞,就是惡。我們中國人所強調的善與惡,基本上是指分寸的拿捏。凡事處置過分了,比如對不該熱情的對象你熱情了,這是錯誤;對該熱情的對象你沒有熱情,這仍然是錯誤。我們就拿言語來說,該說的時候你不說,叫做失人;不該說的時候你說了,叫做失言。既不可失言,又不可失人。該說的對象你要跟他說,說到幾分,談到什麼深度,你要看情況。當事情還在醞釀中,還可以改的時候,你要很認真地、很慎重地去勸諫人,別人會認為你這是誠懇。然而當木已成舟、無法收回的時候,你就不要再說了,這時你再去說,人家就會說你這是馬後炮,是對別人的挑剔、不善和攻擊。04恰到好處是智慧 彼此無怨才能和樂融融在《論語》里,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話。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盡己之為忠,推己之為恕。人要有一個仁心,不但要把自己做好,還要把對別人的心也做到,就是忠與恕。孟子又是如何解釋夫子的「一貫之道」的呢?他說夫子的一貫之道,是仁與不仁,就是要保有仁,而不要不仁,要把羞惡之心、是非之心、辭讓之心、惻隱之心等仁心保存下來,千萬不要喪失。孔子的生存之道中所說的「敬」與「和」,就是一個群己的合和之道。大家能夠合作,才能夠和諧,合作是和諧的前提。《論語》特別提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也就是奉行孔子人文精神的人,跟不同的人都能夠合作。換一句話說,互生的人文精神,就是合和的精神。孔子的人道兼具個人的修行之道和群己之間的相處之道。我們跟群體相處的時候,就要學習這樣的智慧。在孔子的思想中,群己之道和個人之道是二而一、一而二的。沒有群己效用的個人之道,絕對不是真正的個人之道,真正的個人之道是能讓群己之間的關係都達到和諧,讓大家無怨的合和之道。孝道正是這樣的人道。孝道的精神就是要「使得上下無怨」。上不怨下,下不怨上。也就是讓親子處在一個互相沒有埋怨和抱怨的關係狀態下。所以「孝」的這分使相處的人彼此間造就無怨關係的人道精神,能夠得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效果。治國時,如果君臣彼此無怨;與天下人相處時,如果天下人人皆得無怨,我想這就是最好的孝道精神的體現。論孝道,與其很狹隘地只說孝敬父母,不如說既要孝敬父母,也要讓父母對兒女無怨。父母對待兒女,也要讓兒女對父母無怨。父母之疼愛兒女,兒女之孝敬父母,目的都是在使得彼此之間沒有抱怨,沒有怨恨,沒有彼此的不諒解和心理的隔閡,這才叫做真正的「和樂融融」。行己之道其實就是處群之道,人在行動的時候,絕對不是個體的行為,因為你一旦有所行動,就一定會影響到旁邊的人。旁邊人的回應,自然又會影響到你,這是互為影響的。因此,儒家的思想要終其一生來學,而不只在初中、高中讀讀《論語》就算數了。其實《論語》是值得擺在床頭時時讀的。你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去讀它,會有不同的領悟和境界。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有不同內容的東西要學,而且他都可以教你,把你的問題點出來。[>>點擊返回讀書頻道首頁]
推薦閱讀:

老者安之__孔子
蘇格拉底與孔子
孔子是有神論者還是無神論者?
自利還是利他?就看你的認知停留在哪個層次了
孔子罵人用什麼詞

TAG:傳統 | 表達 | 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