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傳佛教素食傳統淺談

2014-4-16 05:51 |作者: 聖凱 |來自: 中國宗教

中國漢傳佛教的素食傳統,一般認為是在梁武帝時確立的。但是,在梁武帝以前,《高僧傳》中就出現了大量「蔬食」高僧,為素食傳統的建立提供了歷史依據。《高僧傳》中高僧的蔬食,如智嚴出家後「納衣宴坐,蔬食永歲」,求那跋陀羅「自幼以來,蔬食終身」,其背景、原因以及情形各有不同。

一、隱居于山林,唯有蔬食,這是現實生活所迫;另一方面,道家求仙者的形象對中國高僧影響非常大。求仙者大多有蔬食的要求,甚至不食五穀。如道安受具足戒後,「棲山木食」。支遁自稱「野逸東山,與世異榮,菜蔬長阜」,因見雞蛋中的小雞而蔬食終身。帛道猷在與道壹的信中說:「優遊山林之下,縱心孔釋之書,觸興為詩,陵峰採藥,服餌蠲痾,樂有餘也」;單道開在出家前,「絕谷餌柏實,柏實難得,復服松脂。後服細石子,一吞數枚,數日一服,或時多少啖姜椒。如此七年,後不畏寒暑,冬溫夏涼,晝夜不卧,與同學十人共契服食」。道教重視服氣、辟穀、服餌諸術,認為元氣為生氣之源,氣在則神隨生,得元氣則生,失元氣則死。「服氣」亦名吐納、食氣,即吸收天地間之生氣。「辟穀」亦稱斷谷、絕谷、休糧、卻粒,即是不食五穀的意思;道教認為人體中有彭倨、彭質、彭矯等三屍,分別喜歡寶物、五味、色慾,是慾望產生的根源,是毒害人體的邪魔,而三屍是靠谷氣生存;所以,人若不食五穀,斷其谷氣,那麼三屍在人體中就不能生存;要益壽長生,必須辟穀。但是,不食五穀仍然要維持身體,所以食茯苓、巨勝、黃精、大棗等物。「服餌」就是服食丹藥。

這些道術傳入初期中國佛教,引起高僧的實踐。如法成「不餌五穀,唯食松脂,隱居岩穴,習禪為務」;僧從「不服五穀,唯餌棗栗」,但是「年垂百歲,而氣力體強,禮誦無輟」;法光出家後,實行頭陀行,「絕五穀,唯餌松葉」,後來誓志燒身,「乃服松膏及飲油」;法恭出家後,「苦行殊倫,服布衣,餌菽麥」,同傳記載烏衣寺僧恭「亦不食粳糧,唯餌豆麥」。

二、儒家強調服喪期間,必須斷絕肉糧。《儀禮·喪服》說:「斬者何?……居倚廬,寢苫枕塊,哭晝夜無時。歠粥,朝一溢米,夕一溢米,寢不說絰帶。既虞,翦屏柱楣,寢有席。食疏食水飲,朝一哭,夕一哭而已。既練舍外寢,始食菜果,飯素食哭無時。」同時,儒家亦以不殺生為仁的體現之一,如《孟子·梁惠王上》說:「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服喪必須蔬食,成為孝道的表現方式,而且得到中國佛教徒的支持與實踐。如竺法曠「及母亡,行喪盡禮,服闋出家」,道恆亦是「後母又亡,行喪盡禮,服畢出家」,僧鏡「家貧母亡……乃身自負土,種植松柏,廬於墓所,泣血三年,服畢出家」,這都是嚴格按照儒家的禮儀服喪。儒家禮儀深入中國古代社會的生活層面,不但是佛教徒,即使方外隱士亦皆如此。如《晉書·隱逸傳》記載郭文「父母終,服畢,不娶,辭家游名山……恆著鹿裘葛巾,不飲酒食肉,區種菽麥,采竹葉木實」,孟陋「喪母,毀瘠殆於滅性,不飲酒食肉十有餘年」。而且,梁武帝斷肉食的奉佛生活實際上就是父母亡後,如《凈業賦》說:「恨不得以及溫清朝夕供養,何心獨甘此膳,因爾蔬食,不啖魚肉」,可見儒家孝道思想對中國佛教素食傳統的建立,具有很大的影響。

三、蔬食有助於持戒,樹立苦行的修道形象,而且是德行的象徵。如慧遠的弟子曇順「蔬食有德行」;如《慧觀傳》附傳有法業「蔬食節己」,所以晉陵公主為他建造南林寺;慧猷「蔬食履操」,法珍「蔬苦弗改,戒節清白」,慧溫「疏苦並有高節」。蔬食者控制了自己的慾望,斷絕了俗世生活的習慣,無疑是道德操行高尚的表現。

四、蔬食有助於坐禪、誦經、持咒,是修道生活的助緣。如道恆「蔬食味禪,緬跡人外」;慧安「蔬食精苦,學通經義,兼能善說,又以專戒見稱」;普明「蔬食誦經,苦節通感」;竺僧顯「貞苦善戒節,蔬食誦經,業禪為務」;支曇蘭「蔬食樂禪,誦經三十萬言」;法緒「德行清謹,蔬食修禪」;慧通「蔬食持咒」;僧覆「學通諸經,蔬食持咒」。

五、蔬食與懺悔亦緊密相連。如僧遠在出家前「蔬食懺誦」,出家後蔬食五十餘年;僧侯十八歲時,便「蔬食禮懺」,出家後直至臨終,「魚肉葷辛,未嘗近齒」。

僧尼蔬食的出現,還受傳譯經律的影響。公元418年開始,《涅槃經》、《楞伽經》、《央掘魔羅經》、《梵網經》等,極大影響了禁絕肉食運動的開展。尤其是《十誦律》的譯出,在《十誦律》卷二十六中,佛陀制戒:「聽啖生肉飲血,應屏處啖,莫令人見」,因為得病而食肉,但是不應令人看見,無疑從另一方面說明佛陀不准許非病的比丘食肉飲血。

中國儒家孝道思想、服喪的規定以及道家求仙的修道方式,經義與戒律的規定,現實蔬食者的大量存在,為梁武帝提倡素食奠定了基礎。

梁武帝對僧尼斷酒肉的推動,不僅有經典、歷史的背景,亦有士大夫群體的支持。尤其是周顒、沈約等士大夫相繼提倡素食,對梁武帝影響很大。周顒是宋齊時期的文人,晚年熱心素食,而且力倡素食。沈約對素食的推動,在他的《懺悔文》、《捨身願疏》、《究竟慈悲論》中都有體現。

中國佛教素食傳統的形成,梁武帝是最核心的人物。梁武帝對禁斷酒肉的提倡,不僅有自身的生活實踐,還是齊梁佛教的現實需要。

齊梁時期佛教發展迅速。隨著寺院僧團勢力的發展,難免與君權產生衝突。梁武帝積極提倡佛教,導致寺院、僧尼人數急劇增加;另一方面,僧尼的弊病亦不斷出現。在士大夫對佛教提出改革的意見中,便有「僧尼皆令蔬食」,這是以蔬食作為持戒和道行的標準之一,成為改革佛教的關鍵性辦法。

從梁武帝自身來說,雖然他出身貴族,但是信仰佛教後,他的日常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能夠誓行不殺生、不飲酒、不肉食的菩薩戒。所以,他提倡禁斷酒肉,無疑具有巨大的號召力。

梁武帝以法雲法師等為代表,針對傳統佛教僧伽的流弊,提倡菩薩慈悲、嚴守戒行的新精神,以「斷酒肉」為實踐之始,來匡正佛教。所以,梁武帝是利用了一批明經、解義、持律的比丘,以戒律、法義的辯論,來導正僧伽流弊,將「斷酒肉」運動發展成為佛教內部的自覺,從而避開王權與僧伽的衝突。

從「斷酒肉」的整個運作來說,梁武帝、法雲法師等先後舉行了兩次法會,對斷酒肉進行公開辯論。法會經過策劃,《斷酒肉文》經過梁武帝與法雲等高僧的討論,而且具有深厚的歷史傳統與「食肉者斷大慈種」等證據確鑿的理論依據。經過兩次法會的舉行,通過法義與戒律兩方面的討論,在思想上進行統一,而且通過國家行政機構發布詔令,並且由當時佛教領袖負責傳布,從而在實踐上保證了「斷酒肉」政策的推行。

【轉帖即為法布施,功德無量】出處參考:http://www.foyuan.net/article-937822-1.html

推薦閱讀:

漢傳佛教(2)
《中國漢傳佛教叢林早課儀規及唱誦規範》
漢傳佛教的禪修
大乘入楞伽經(5)

TAG:素食 | 傳統 | 佛教 | 漢傳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