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看透西遊記十二大謎題(二)

第一部分:二文看透西遊記十二大謎題(一)

已經發表,有興趣的朋友關注「淘電影」12月18日文章。

七 孫悟空和唐僧——父與子的關係揭秘

八 太白金星——天庭最可敬的外交家

九 烏巢禪師——《西遊記》中最神秘的絕世高手

十 靈吉菩薩——作風最差的小氣菩薩

十一 四海龍王——可以忽略不計的水利部部長們

十二 山神土地——最底層職員的夾縫生存之道

【柒】 孫悟空和唐僧——父與子的關係揭秘

(一)父子關係的由來

孫悟空自被如來壓到五行山下後,悲劇的命運就開始了。

孫悟空喪失了自由,就意味著孫悟空已經死亡。

所以,對於孫悟空來說,誰給孫悟空自由,誰就是孫悟空的再生父母。

這個偉大光榮且極富挑戰性的使命最終被唐僧完成了。

所以,終取經一途中,孫悟空對唐僧始終不棄不離,從未主動離開(第一次殺掉強盜憤而出走的不算,只能說是一時賭氣,因為孫悟空在西海喝了一杯酒就回來了),而且唐僧驅趕孫悟空兩次,孫悟空最終又都重新皈依。

孫悟空對唐僧的深厚感情就是兩界山的那一次放行。

本來沒有什麼情感羈絆的孫悟空開始有了值得牽絆的關係,他對唐僧猶如子對父一般,他才是唐僧真真正正的徒弟,豬八戒、沙和尚和小白龍都不是。

孫悟空唯一一次想下手殺掉唐僧也是因為唐僧重新又束縛了他的自由——騙他戴上緊箍咒。

這等於是唐僧親手解救了他,又親手殺了他,這讓他在心理上無法承受,所以他才會一時激憤,要下手殺掉唐僧。

但是這次沒殺之後,孫悟空以後再也沒有動過殺心。

這並不是因為害怕唐僧念緊箍咒,孫悟空能殺唐僧的機會太多了,可以說是輕而易舉,他完全可以在不知不覺中施展一個手段,幹掉唐僧這個肉眼凡胎、手無縛雞之力的老和尚。

孫悟空不殺就是感恩之心在作祟,他拿感恩束縛了自己,從此,孫悟空成了一個不獨立的孫悟空。

(二)孫悟空本領大打折扣之謎

絕對的自由下,孫悟空幾乎是不可戰勝的。

但是,在取經一途中,孫悟空的表現只能說是差強人意。

首先,孫悟空出手沒有像大鬧天宮一樣乾淨利索,暢快淋漓;其次,孫悟空愛搬救兵;第三,孫悟空愛是陰謀詭計。

孫悟空之所以如此表現,有五層原因。

第一,緊箍咒的束縛。緊箍咒不但對孫悟空的自由進行了束縛,也對孫悟空的法力進行了束縛,因為這是如來的法器。如來想以此束縛孫悟空的心,而不是身體,既然想抒束縛孫悟空的心,就不可能讓孫悟空毫無顧忌,大加殺戮。

第二,唐僧的束縛。孫悟空的性格是嫉惡如仇,除惡務盡,但是唐僧強制性地舒服了孫悟空的這種個性,在孫悟空兩次痛殺強盜以及三打白骨精的時候,唐僧不但表現出了極大的不滿和憤慨,而且兩次差點把孫悟空咒死,這讓孫悟空在戰鬥的時候不可能不有所顧忌。

第三,心理的束縛。從前的孫悟空在戰鬥的時候一般是心無牽掛,一旦心有牽掛就容易降低戰鬥力。大鬧天宮之時,二郎神縱草頭神兵四處緝拿孫悟空的猴子猴孫,以至於孫悟空不能專心和二郎神放對,這是實例之一。

在西天取經途中,孫悟空同樣心理有負擔,除了擔心唐僧被騙、被抓走、被吃掉以外,他還得擔心那兩個膿包師弟的安危。所以孫悟空常說的話就是,只要你們能保護好師父,我就能幹掉妖怪。不怕虎狼一般的敵人,就怕豬一樣的幫手啊,偏偏豬八戒就是個豬。

第四,取經的考慮。整個取經過程的基調就是歷經劫難,孫悟空對此十分清楚。因此,孫悟空才會對豬八戒說,那個老和尚步步遭災,處處有難,沒有我老孫,他就去不了西天。所以孫悟空不可能像大鬧天宮對付天兵天將那樣,使用雷霆手段,直接幹掉,然後走路。

第五,對統治階層的顧忌。孫悟空在取經途中碰到的大多數妖怪都是有深厚背景的,每當孫悟空快乾掉的時候,總有李剛出來說,別打,他是我兒子。這讓孫悟空情何以堪啊?所以說,孫悟空打妖怪時往往充滿了矛盾,打吧,怕有來頭,不打吧,看著就生氣!這麼一猶豫,出手當然不利索了。

所以說,當一個人被各種主客觀因素束手束腳時,能力往往會大打折扣,這毋庸置疑。

漏了個如來佛,這裡說一下

如來佛祖——縱容下屬的虛偽佛老

我佛慈悲,如果真是如此,那麼《西遊記》中的如來佛祖就是這個世界上最虛偽的佛。

如來的第一次登場是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玉帝請如來來收復沒人能治的齊天大聖。

當如來對敵孫悟空的時候,二人有一番對話。

大聖也收了法象,現出原身近前,怒氣昂昂,厲聲高叫道:「你是那方善士,敢來止住刀兵問我?」如來笑道:「我是西方極樂世界釋迦牟尼尊者,南無阿彌陀佛。今聞你猖狂村野,屢反天宮,不知是何方生長,何年得道,為何這等暴橫?」

大聖道:我本——

天地生成靈混仙,花果山中一老猿。水簾洞里為家業,拜友尋師悟太玄。

因在凡間嫌地窄,立心端要住瑤天。

靈霄寶殿非他久,歷代人王有分傳。強者為尊該讓我,英雄只此敢爭先。

佛祖聽言,呵呵冷笑道:「你那廝乃是個猴子成精,焉敢欺心…………」大聖道:「他雖年劫修長,也不應久佔在此。常言道,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將天宮讓與我,便罷了;若還不讓,定要攪攘,永不清平!」

這一番對話,齊天大聖對如來質問的回答,可謂是喊出了整部《西遊記》中的最強音!

而如來作為一派領袖,整天在蓮花台上講經論道,說的話卻毫無信服力,就如強詞奪理一般。首先是如來不知道孫悟空的來歷,問過之後得出了孫悟空是個「猴子成績」的結論,最後痛罵孫悟空一頓,罵他不該大鬧天宮,理由是歲數不夠。

這讓人讀來,不禁啞然失笑。

但孫悟空說出「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霸氣回答後,如來無言可對,只好做出以下說法:

佛祖道:「你除了長生變化之法,再有何能,敢占天宮勝境?」

如來自稱能知過去未來事,首先不知道孫悟空大鬧天宮,還得玉帝請他來;其次不知道孫悟空的來歷,還得孫悟空告訴他;再次不知道孫悟空的本事,還得套孫悟空的話,這能知過去未來的無上神通不只是從哪裡顯示出來的。

如來質問孫悟空有什麼本領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在言辭交鋒上占不到便宜,開始考慮武力制服了,這就是如來的虛偽之處。

如果你不想講理,就別講理,上來直接把齊天大聖制服,孫悟空自然無話可說;眼下你先道貌岸然地說了一番大道理,最終發現自己說的根本沒道理,就算動手贏了,別人也不服

所以孫悟空只是怕如來,但是不敬重如來,在孫悟空心裡,如來就是一大屁眼子。

當觀音尋找取經人的時候,路過五行山下,遇到孫悟空。大聖道:「如來哄了我,把我壓在此山,五百餘年了,不能展掙。萬望菩薩方便一二,救我老孫一救!」

可見如來在孫悟空心目中的地位如何。

而且在取經路途中,孫悟空向如來求救的次數很少,只有兩次,而且兩次都不客氣,沒有絲毫的尊敬在裡面。

如來的另一番虛偽體現在整天宣揚的不貪、不殺、普度眾生上。

在《西遊記》第七回,如來給一干弟子說取經的意圖時,這樣說:「我待要送上東土,叵耐那方眾生愚蠢,毀謗真言,不識我法門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麼得一個有法力的,去東土尋一個善信,教他苦歷千山,遠經萬水,到我處求取真經,永傳東土,勸化眾生,卻乃是個山大的福緣,海深的善慶。」

既然你都說了要普度眾生,那還有什麼比這更重要的事情?為何要找一個凡人歷經辛苦到這裡取走,十幾年以後再傳回去,這中間又會耽誤多少冤魂的超度

如來的借口是怕東土之人怠慢佛法,所以要搞得隆重一點,我感覺很奇怪,如果你如來親自把佛經送過去,在愚蠢的眾生面前顯一顯法相,我就不信他們會怠慢。這恐怕比唐僧取回去更有威懾力吧。

如來整天說不貪,卻縱容弟子貪,被孫悟空揭發後,不但不慚愧,還別有一番歪理開脫。

行者嚷道:「如來!我師徒們受了萬蜇千魔,千辛萬苦,自東土拜到此處,蒙如來吩咐傳經,被阿儺、伽葉掯財不遂,通同作弊,故意將無字的白紙本兒教我們拿去,我們拿他去何用!望如來敕治!」佛祖笑道:「你且休嚷,他兩個問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經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向時眾比丘下山,曾將此經在舍衛國趙長者家與他誦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脫,只討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黃金回來,我還說他們忒賣賤了,教後代兒孫沒錢使用。你如今空手來取,是以傳了白本。白本者,乃無字真經……」

看看到這一點時,我忽然嗨想吐,你如來既然要普度眾生,為何還在乎那一點「人事」,天下間的貢品你享用的盡嗎?到最後被孫悟空責問,如來大言不慚地解釋一番後,竟然說:「將有字的真經,每部中各檢幾卷與他。」如此敷衍了事,你是想普度眾生嗎?

真正是小氣、貪婪、虛偽、奸

除了這件事情以外,整部《西遊記》中,吳老爺子安排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情節,幾乎所有的妖怪都吃人,但是吃人吃的最厲害的是獅駝嶺三妖,

孫悟空變身成總鑽風套小妖怪的話時,小鑽風道:「我大大王與二大王久住在獅駝嶺獅駝洞。三大王不在這裡住,他原住處離此西下有四百里遠近。那廂有座城,喚做獅駝國。他五百年前吃了這城國王及文武官僚,滿城大小男女也盡被他吃了乾淨,因此上奪了他的江山,如今儘是些妖怪。」

吃了人家一整個國家的人,這樣的妖怪偏偏是如來的舅舅。而且獅子、白象全是菩薩的坐騎

二菩薩對佛禮拜,如來道:「菩薩之獸,下山多少時了?」文殊道:「七日了。」如來道:「山中方七日,世上幾千年。不知在那廂傷了多少生靈,快隨我收他去。」

這不禁讓我感慨,怪不得佛家總是講超度、超度,原來是這樣超度的,一度就是一國,一禍害就是幾千年。

如來如此縱容,最終還假惺惺地感慨不知禍害了多少生靈啊,快去抓回來看好了啊——醜惡嘴臉簡直令人髮指!

說如來是天底下最虛偽的人,一點都不冤枉他。

【捌】 太白金星——天庭最可敬的外交家

我非常喜歡《西遊記》中和藹的白鬍子老頭神仙太白金星,尤其是喜歡六小齡童版西遊記中的那個。

我幾乎找不出任何理由不喜歡他,他和藹可親、溫文爾雅、樸實厚道、公平公正、嚴於律己。

太白金星在道家天仙的地位中,僅次於三清,但是沒聽說太白金星有什麼法寶、兵器、坐騎、童子之類的,可見其樸實無華的作風;而且從未有下屬下凡的記錄,足見其嚴於律己;太白金星多次給孫悟空報信,足見其仗義的本性......

太白金星非常寵愛孫悟空,這是為數不多的對孫悟空表示尊重、平等的神仙之一,因此,孫悟空也非常尊敬太白金星,從來沒有拿太白金星開涮。

太白金星是天庭的外交家,是玉帝的常任外交部部長,孫悟空初次被招安以及官封齊天大聖都是太白金星努力的結果。

「上聖三界中,凡有九竅者,皆可修仙。奈此猴乃天地育成之體,日月孕就之身,他也頂天履地,服露餐霞,今既修成仙道,有降龍伏虎之能,與人何以異哉?臣啟陛下,可念生化之慈恩,降一道招安聖旨,把他宣來上界,授他一個大小官職,與他籍名在籙……」

此一番話顯示出了太白金星高超的交際能力。

太白金星從天庭的角度出發,拐彎抹角地讚頌了玉帝仁慈博愛的心胸,讓玉帝心中歡喜之餘,又安撫了閻王和龍王受傷的心靈,而且為玉帝節省了人力、物力、財力的開支,他要在無形之中將一場大幹戈化掉,玉帝當然欣然同意。

其後,金星領了旨,出南天門外,按下祥雲,直至花果山水簾洞。對眾小猴道:「我乃天差天使,有聖旨在此,請你大王上屆,快快報知!」

這一番話正是標準的外交辭令,既不喪失天庭威嚴,也不失自己天使的身份,又表達了對孫悟空的敬意。

因此才有美猴王聽得大喜,道:「我這兩日,正思量要上天走走,卻就有天使來請。」叫:「快請進來!」猴王急整衣冠,門外迎接。

可見太白金星雖然身為天使,但是沒有作威作福、高人一等的架子,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孫悟空當然會對太白金星禮遇有加。太白金星自己也能順利完成招安任務,三下里皆大歡喜。

唐僧取經路上遇到的第一起妖怪是些不成熟的小妖怪,把唐僧的兩個和尚徒弟給吃了,但是卻沒有吃唐僧,奇哉怪也。

《西遊記》第十三回,三藏昏昏沉沉,也辨不得東西南北,正在那不得命處,忽然見一老叟,手持拄杖而來。走上前,用手一拂,繩索皆斷,對面吹了一口氣,三藏方蘇,跪拜於地道:「多謝老公公!搭救貧僧性命!

.....

老叟道:「......只因你的本性元明,所以吃不得你。你跟我來,引你上路。」三藏不勝感激,將包袱捎在馬上,牽著韁繩,相隨老叟徑出了坑坎之中,走上大路。卻將馬拴在道旁草頭上,轉身拜謝那公公,那公公遂化作一陣清風,跨一隻朱頂白鶴,騰空而去。

說唐僧本性元明,吃不得完全是給他面子,要不然唐僧也用不著徒弟了,自己隨便走。其中肯定是太白做了手腳,幫了唐僧,唐僧自出長安的第一難就是太白金星解得圍,這個人情大的唐僧這一輩子都忘不了,我們不得不佩服太白金星真會做人

《西遊記》第八十三回,孫悟空和李靖因為老鼠精的事情鬧翻,李靖理虧,孫悟空放刁,李靖央求太白金星解圍,金星(對悟空)道:「一日官事十日打,你告了御狀,說妖精是天王的女兒,天王說不是,你兩個只管在御前折辯,反覆不已,我說天上一日,下界就是一年。這一年之間,那妖精把你師父陷在洞中,莫說成親,若有個喜花下兒子,也生了一個小和尚兒,卻不誤了大事?」

一番話說的合情合理,既為悟空設身處地地考慮,又為李靖解了圍,兩處落好,且都不落痕迹,不愧是天庭第一外交人才,真乃一和事老也!

此外,太白金星曾經兩次為孫悟空報信,第一次是黃風嶺黃風怪處,告知孫悟空能收服黃風怪的靈吉菩薩去處;第二次是獅駝嶺三妖聚義處,告知孫悟空詳細的妖怪信息。除了報信,太白金星還多次給孫悟空指點妖怪的來歷出處,幫孫悟空出謀劃策,比如說對付金平府的犀牛精。

太白金星是個大好人,是個老好人,但這樣的人往往也是個老油條。

太白金星處處施恩惠,天上人間冥界受到太白金星恩惠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可以肯定,這老傢伙的人脈絕對不是一般的強。

孫悟空能成為「齊天大聖」有太白金星的功勞,天蓬元帥調戲嫦娥免除死刑得益於太白金星的求情,唐僧西出長安第一難死裡逃生是因為太白金星出手相助,李靖免於被孫悟空告御狀也是出自太白金星的援手。這一切,太白金星做的實在是太漂亮了,他做事不管結果好壞,卻往往是皆大歡喜,誰都沒得罪。

這世上,能說的人有許多,但會說的並一定有很多,真正的說話藝術就要像太白金星那樣,句句說到點子上。

認真梳理了一下太白金星的說話方式,總結出如下幾條,與大家共享

第一,迎合——善於從主客觀方面推測領導的心思。在領導面前說話,不要只顧自己的想法,也不要只顧自己的情感傾向,你要把自己當做是一個與你所考慮的事情毫不相干的人,然後客觀地去評價客觀的事情,再以此推測領導的主觀意圖。就像太白金星讓玉帝招安孫悟空的時候。

第二,設身處地——善於換位思考。為人分憂解難、調和矛盾、籌謀劃策,一定要從宏觀大局方面考慮問題,一定要站在當事人的位置上思考問題,抓住主要矛盾,一針見血地點評。就像太白金星化解孫悟空和李靖之間矛盾的時候。

第三,恭維——要給人適當地留面子。這一點在對領導說話時,尤其要注意,如果是領導決意要辦一件事情,心意堅定,你即便是不同意,在大庭廣眾之下也要把它說成是明智的決策,事後你可以設法再對領導提醒,這樣既為領導保全了臉面,更履行了自己的責任。

第四,左右逢源——會說的最高境界是無論怎麼說都不會得罪人,尤其是你做中間人、做和事老的時候,能夠左右逢源,兩面討好,那才是真正的會說話。而左右逢源的訣竅就是找雙方的共同利益。就像太白金星化解孫悟空和李靖矛盾的時候。

第五,不著痕迹——任何時候,適當的拍馬溜須都是說話的潤滑劑。尤其是在公眾場合,不著痕迹的溜須拍馬比直接送領導金銀財寶都來得實惠,畢竟感情方面的滿足是無法從錢財上獲得的。

第六,與世無爭——太白金星深諳老莊之道,無論是在給玉帝辦事還是給孫悟空等人排憂解難的時候,他從來不邀功,也從來都是忽略自己,這才是真正的老油條,也是最討人喜歡的人,永遠記住,不爭才是最大的爭,你立了功,即便不邀功,領導又怎會忘了你

太白金星和觀音菩薩都很能說,而且都善於討領導的歡心,但是觀音菩薩的能說僅僅限於對領導,她對孫悟空說教的時候可是完全不顧情面的,動輒猴頭,要麼潑猴,惹得孫悟空心中老大的不情願,背后里把觀音不知道罵了多少次,氣憤時甚至還怒罵觀音菩薩活該打一輩子女光棍。而太白金星的能說則適用於各個階層,各種人,是為人處事不可或缺的能力。

【玖】 李靖——托塔天王的官場生活

一、托塔天王的缺憾與受寵之因

托塔天王李靖身為十萬天兵天將的統帥,兒子哪吒又是三壇海會大神,受寵天庭;大兒子金吒在靈山侍奉如來佛祖,二兒子木吒是觀音菩薩座前的惠岸行者,可謂是家族勢力十分雄厚。

然而,還是不得不說,這位天王哥哥實在是表現地不怎麼樣。

從書中看,李靖的法寶很多,除了寶塔以外,還有照妖鏡、捆仙索、寶劍等,連觀音菩薩都管他借兵器。

但是這些法寶在李靖那裡完全可以說是浪費。

寶塔弄不住孫悟空,照妖鏡找不出來六耳獼猴,捆仙索也就是嚇唬嚇唬人,寶劍被觀音弄去下設陷阱,這說明什麼,說明李靖的法寶和他本人一樣,徒有虛名,名不副實,管看不管用。

《西遊記》第八十三回——(李靖)及轉身,又見行者跟入,天王即又作怒。你道他作怒為何?當年行者大鬧天宮時,玉帝曾封天王為降魔大元帥,封哪吒太子為三壇海會之神,帥領天兵,收降行者,屢戰不能取勝。還是五百年前敗陣的仇氣,有些惱他,故此作怒。

吳承恩用設問的修辭手法,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李靖天王十分心胸狹窄,幾百年前被孫悟空打敗過幾次,數百年過去還一直懷恨在心,無法釋懷。而由於長久的忌恨,我們的天王在幫孫悟空的忙時,總是一副沒好氣的樣子,結果是忙也幫了,力也出了,人也得罪了,這樣是何苦呢?

李靖的心胸狹窄再加上頭腦簡單,很容易做錯事,孫悟空上天狀告老鼠精那一次,如果不是哪吒提醒,太白金星求情,李靖就栽到老孫手裡了,但事情有所緩和,李靖最後還得對孫悟空賠禮道歉,丟人現眼。

從吳承恩描述的形象里,我們還可以看得出來,李靖天王很有意思,他手上總是拖個寶塔,看似威風十足,其實卻不然,因為這個寶塔最大的作用並不是用來降妖除魔的,而是用來防備他自己的兒子哪吒的。

看原著中——天王輪過刀來,望行者劈頭就砍。早有那三太子趕上前,將斬腰劍架住,叫道:「父王息怒。」天王大驚失色!今日因閑在家,未曾托著那塔,恐哪吒有報仇之意,故嚇個大驚失色。卻即回手,向塔座上取了黃金寶塔,托在手間問哪吒道:「孩兒,你以劍架住我刀,有何話說?」

李靖自持是天兵統帥,非常自負,他經常看不起孫悟空這種草根人士,而且總是表現在臉上,可以說是大大的不智!

相比而言,孫悟空就精明得多,不管李靖怎麼惱恨,怎麼煩悶,孫悟空用著他時總是一副嬉皮笑臉的樣子,求人幫忙嘛,就得給付好臉,別讓我啥時候抓住你的把柄了,那時候你就慘了。

李靖本領不如孫悟空,為人處世不如孫悟空,官職比不過孫悟空,到最後孫悟空加封斗戰勝佛,估計李靖得鬱悶死吧。

重視倫理綱常也讓李靖有了另外一個缺點,那就是辦事僵硬,缺乏靈活性,所以他率領十萬天兵天將和孫悟空對敵的時候,就是按照常規常法來打,一個將領一個將領的去對陣。這一點迥異於二郎神,二郎神和孫悟空一樣,有叛逆的精神,他是不講遊戲規則的,既然是打仗,管它什麼方法,只要打贏了就好,所以二郎神在和孫悟空正面對戰的時候,會派梅山兄弟以及哮天犬偷襲孫悟空的老窩,二郎神也會不顧勝之不武的名聲,和一干兄弟群毆孫悟空。

所以,二郎神出手能獲勝,李靖就落敗。

說了這麼多天王哥哥的壞話,卻不得不承認這樣的事實,天王哥哥雖然人緣不好,但是在官場上卻很吃得開,深受玉帝恩遇,不論辦事的結果好壞,從來沒有失過寵。

這是為什麼呢?

就托塔天王的整體為人來說,綜上分析,缺點很多,他心胸狹窄、頭腦簡單、粗魯蠻橫……但是據我猜測,他之所以做到天王的位置,卻恰恰是得益於他的這些缺點。托塔天王的性格特徵類似於李逵,做金牌打手足矣,做能臣良將則不容易,但是他們這種人卻又是領導眼中的寵兒,因為他們簡單,因為他們忠誠,認準一個領導,就跟到天荒地老!

因此,你只要給予他們高官厚祿,給予他們信任關懷,他們必然會遵循士為知己者死的名言,為你死心塌地地賣命,玉帝深諳此道,所以他對李靖恩寵有加。僅僅就官職這一點,天庭只要出兵,玉皇大帝就會封李靖為降魔大元帥!

而本事低的李靖也確實特別滿足,做事倍加用力,任勞任怨,從無二心。

當然,李靖受寵的原因肯定不止一條,他還有別的優點,下界擒妖幾乎少不了他,玉帝的聖旨,如來佛祖的法旨,李靖都照辦不誤,勤勞能幹還不頂嘴的人,到哪裡都能討得歡心。李靖的頑固不化和僵硬,恰好又變成原則性強。

原則性極強的人很難犯大錯,所以李靖就不會出現像天蓬元帥那樣酒後調戲嫦娥的事情,而且以李靖的刻板形象,很難想像他喝酒以至於喝醉的情形。

而中規中矩地辦事雖然很難有太大成績,也很難出現太大的失誤,所以李靖在和孫悟空對戰的時候,一步一步安營紮寨,雖然沒有取得勝利,但是卻為二郎神勝利做好了鋪墊和基礎,因為如果李靖的天兵天將是以全盤潰爛的慘敗結果收場的,那麼二郎神和他的草頭神兵也不可能取得勝利。

所以,我們看待李靖,要看到他的缺點,以堅決避免;還要看到他的優點,那就是工作認真、勤奮,功小但苦勞大,原則性強,對上級恭恭敬敬,從來不犟嘴,腦子笨但能聽進去別人的建議。

因此,雖然李靖的名聲雖然不怎麼響亮,但是在領導玉帝眼裡還是很受寵愛的,無論如何,被領導罩住總不是一件壞事。

說到李靖的故事,我還想藉機說一下《西遊記》中的另一個現象,那就是「認乾爹現象」,我們都知道,李靖有一個乾女兒,金鼻白毛老鼠精,就是那個非唐僧不嫁的陷空山無底洞的地涌夫人小白鼠。

二、「認乾爹」現象

小白鼠在靈山偷了靈山偷食了如來佛祖的香花寶燭,被如來佛祖列A級通緝要犯(可見如來佛祖實在是太摳門了),李靖和哪吒負責追緝,拿住時,本來要打死,如來卻吩咐道,積水養魚終不釣,深山喂鹿望長生,當時饒了她性命。那小白鼠積此恩念,便拜李靖為父,拜哪吒為兄,並在下方供設牌位,侍奉香火。

這下,問題就來了,既然是如來佛祖下法旨要饒了小白鼠,小白鼠感恩也是要感恩如來佛祖,為什麼卻感恩李靖父子,還要拜李靖為乾爹,拜哪吒為乾哥哥呢

仔細想來,答案很簡單,如來佛祖饒了小白鼠是一時心軟,而小白鼠終究是個草根妖怪,無依無靠,不知道哪天佛祖爺爺不高興,又捉住弄死也說不定。小白鼠是個聰明伶俐的妖怪,靈機一動,趁機在佛祖面前拜了李靖做靠山,這樣一來,日後很少有神仙佛老菩薩能為難她了。

所以,這種拜乾爹現象是妖怪的一種投機行為,在《西遊記》中,草根妖怪的投機行為多種多樣。

比如黑熊精結交觀音下院金池長老的行為,比如荊棘嶺樹妖把唐僧弄走吟詩作對結交唐僧的行為,比如壓龍山壓龍洞狐狸結交金角銀角大王的行為,比如車遲國三妖供奉三清的行為,還有小白鼠的認乾爹行為,這些草根妖怪有的成功,有的失敗,但無一不是為了保命,可見,在江湖混口飯吃實在是不容易。

小白鼠成功地成為了李靖的乾女兒,但是另一個問題出來了,她為什麼還在下界為妖?像黑熊精和紅孩兒被觀音菩薩弄走之後可是直接轉了正,小白鼠怎麼就不在天庭天王府弄個一官半職

原因也很簡單,在已經說過了,李靖此人自視甚高,向來看不起草根妖怪,他處事又極講原則,對於孫悟空這等手段強大之人,李靖還總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沒好氣樣子,對於一個小小的老鼠精,李靖能有多大興趣?

而當場之所以認老鼠精做乾女兒,只不過是看如來佛祖的面子,認了就認了,也僅僅只是認了,走個形式而已,至於管教,那就不必了,你該去哪裡還去哪裡吧,自生自滅,別給我天王府丟臉。

所以,當孫悟空糾察這一件事情的時候,李靖連老鼠精這個乾女兒都忘了,如果真是放在心上,又怎麼可能忘記?

所以說,李靖做了乾爹,卻沒有盡到做父親的責任,沒有好好管教老鼠精,沒有讓老鼠精徹底脫離妖魔的邪氣,沒有讓老鼠精修成正果,而老鼠精無拘無束,打著李靖的旗號,在下界快活地做妖怪,搞男人,直至搞到唐僧的頭上。於是,結局就悲慘了。以李靖的性子,在孫悟空面前吃了大虧,舍著一張老臉去賠禮道歉,惹起禍端的小白鼠豈能好過?

而今生活中,認乾爹的現象也正此起彼伏,而且也真還有人借著乾爹的威勢,興風作浪,就比如之前的「某美美」,曾一度風光於網路,幾乎把「某會」拉下水,但她的結局比小白鼠強不了多少,深陷於億萬網民的口誅筆伐,無法自拔,後悔莫及。

小生想說,乾爹畢竟是乾爹,不是親爹,乾女兒也畢竟是乾女兒,不是親女兒,此中的關係微妙至極,更何況又摻雜男女之妨。所以,有「乾親屬」的人一定要小心謹慎,莫要再踏入雷區一步,別讓人們把拼音里一聲的「干」讀成四聲的「干」。

在《西遊記》中,文殊菩薩可謂是八大菩薩里人品很次的菩薩了,其作風之差,相較於觀音有過之而無不及。有時候,我都暗自納悶,如來到底是怎麼教徒弟的?

文殊菩薩的第一次登場在烏雞國。

文殊菩薩有一個全《西遊記》中最特殊的坐騎,觀音的坐騎很笨,但是最起碼身體器官完整,但是文殊菩薩的坐騎卻是個太監。

吳老爺子用心很歹毒啊,我對此笑而不語

行者道:「菩薩,這是你坐下的一個青毛獅子,卻怎麼走將來成精,你就不收服他?」

菩薩道:「悟空,他不曾走,他是佛旨差來的。」行者道:「這畜類成精,侵奪帝位,還奉佛旨差來。似老孫保唐僧受苦,就該領幾道敕書!」菩薩道:「你不知道;當初這烏雞國王,好善齋僧,佛差我來度他歸西,早證金身羅漢。因是不可原身相見,變做一種凡僧,問他化些齋供。被吾幾句言語相難,他不識我是個好人,把我一條繩捆了,送在那御水河中……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今得汝等來此,成了功績。」

行者道:「你雖報了甚麼一飲一啄的私仇,但那怪物不知害了多少人也。」菩薩道:「也不曾害人,自他到後,這三年間,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何害人之有?」

行者道:「固然如此,但只三宮娘娘,與他同眠同起,點污了他的身體,壞了多少綱常倫理,還叫做不曾害人?」菩薩道:「點污他不得,他是個煽了的獅子。」八戒聞言,走近前,就摸了一把,笑道:「這妖精真箇是糟鼻子不吃酒——枉擔其名了!」行者道:「既如此,收了去罷。若不是菩薩親來,決不饒他性命。」

這一段話中,讓我們徹底拜服如來和文殊的人品了。

人家好歹一個國王,又不是傻叉,你變個俗和尚來度人家歸西,只要是神經正常的,絕對以為你有病,要麼是個姦細,你還出言相難,國王難免脾氣都大,泡你三天情有可原,誰讓你消遣人家國王呢?

然而你身為菩薩,都不能陽光一點、大度一點?偏偏要跟一個凡人計較,不但跑如來那裡告狀,還要報仇。如果你報仇報的合理也就罷了,大家都是一報還一報,你倒好,人家在御水河裡泡你三天,你把扔家扔井裡淹死泡三年。

我倒想問問,你他媽的還是菩薩嗎?

跟鎮元大仙那氣度比比,你不慚愧死?(前一個帖子有講)

要是人家把你的靈根斷了,我估計你都得讓人家斷子絕孫。

還有,我很好奇的是,為什麼你文殊菩薩的坐騎是個太監獅子,至今想不通。

但是以吳老爺子的寫法,物如其主人,獅子是太監,主人也好不到哪裡去。

你文殊菩薩讓個太監獅子去當國王,跟人家王后睡了三年,這獅子該有多痛苦啊,你文殊菩薩講畜生道不講?說道文殊菩薩作風差了,還得說說這頭獅子。

還是在《西遊記》第七十七回——

二菩薩對佛禮拜,如來道:「菩薩之獸,下山多少時了?」文殊道:「七日了。」如來道:「山中方七日,世上幾千年。不知在那廂傷了多少生靈,快隨我收他去。」

……

這魔頭不識起倒,真箇舉刀上前亂砍,卻被文殊、普賢,念動真言喝道:「這孽畜還不皈正,更待怎生!」唬得老怪、二怪,不敢撐持,丟了兵器,打個滾,現了本相。二菩薩將蓮花台拋在那怪的脊背上,飛身跨坐,二怪遂泯耳皈依。二菩薩既收了青獅、白象。

看見了沒?又是那頭青獅子

說實話,我有點懷疑這頭獅子是不是原來的那頭,如果是的話,時間不對,如果不是的話,主人一樣,也都是青獅子,職務都是被騎的,總不會你文殊菩薩騎兩個獅子吧?

所以,筆者推測,這頭獅子就是那頭被閹了的獅子,是被文殊抽空從獅駝嶺那裡調回來收拾烏雞國國王的,當年被孫悟空打了之後,又放出來繼續當妖怪。

別的作風差的神仙菩薩雖然也有不嚴於律己的表現,但是人家好歹都要臉,放只放一次,你倒好,一頭獅子放兩次,禍害兩個國家。

說你作風最差,一點都不冤枉

說了如來,觀音,文殊,接下來我們看看了靈吉

【拾】靈吉菩薩——靈吉機靈

一、機靈的靈吉

靈吉菩薩雖然是如來座下的菩薩之一,但卻沒有被列在十二菩薩之列,其聲明不僅比不上大名鼎鼎的觀音,連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也多有不及,但是在《西遊記》的十二大菩薩中,靈吉菩薩的露臉次數之多,僅次於觀音。

而且靈吉菩薩的每次露臉都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靈吉菩薩第一次出場是在《西遊記》的第二十一回,孫悟空被阻在黃風嶺,經過太白金星的指點,去小須彌山找他幫忙的時候。

原著中——那菩薩整衣出迓,行者登堂,坐了客位,隨命看茶。行者道:「茶不勞賜,但我師父在黃風山有難,特請菩薩施大法力降怪救師。」菩薩道:「我受了如來法令,在此鎮押黃風怪。如來賜了我一顆定風丹,一柄飛龍寶杖。當時被我拿住,饒了他的性命,放他去隱性歸山,不許傷生造孽,不知他今日欲害令師,有違教令,我之罪也。」那菩薩欲留行者,治齋相敘,行者懇辭,隨取了飛龍杖,與大聖駕雲。

這一段寫得相當緊湊,也相當有趣,孫悟空是一個調皮搗蛋的人,基本上見了神仙佛老菩薩都會插科打諢一下。

但是這一次基本上是連一點客套話也沒講,而且靈吉菩薩對悟空一次請喝茶,悟空不喝,再一次請吃飯,悟空又不吃,一點面子也不給,嚴詞拒絕。

如果說怕吃飯耽誤時間,喝茶一口就咽的事情,孫悟空為什麼不賞臉呢?

我認為,孫悟空這是在表示不滿。

孫悟空肯定心中暗想,你這個靈吉菩薩,如來明明交代過了,讓你好好收拾黃風怪這個妖物,你倒好,捉住了又放掉,有毛病!更可氣的是這該死的妖怪還差點把俺老孫的眼睛吹瞎!俺老孫的眼睛多金貴啊,你又不是不知道!現在出事了又想好吃好喝款待?想得美

靈吉菩薩也自知理虧,所以才殷勤得很,又是敬茶,又是請吃飯,這在佛老菩薩里是很罕見的。

而且更罕見的是,靈吉菩薩對孫悟空的稱號不像如來和觀音那樣,不叫「悟空」,也不叫「猴頭」,而是一口一個「大聖」。該回目中寫道——不多時,至黃風山上。菩薩道:「大聖,這妖怪有些怕我……行者趕上舉棒就打,被菩薩攔住道:「大聖,莫傷他命,我還要帶他去見如來。」

「大聖」,這幾乎是那些低等的神仙以及土地、山神、城隍對孫悟空的專有稱呼,而靈吉菩薩也親熱地叫著,一點都不覺著肉麻,甚至還恭恭敬敬。

這一切當然不是因為靈吉菩薩認為孫悟空大聖之名實至名歸,而是和其前番敬茶敬飯一樣,還是因為其縱容黃風怪行兇被孫悟空抓到把柄,孫悟空正在氣頭上,他不得不恭敬。

而靈吉菩薩為人處世的方法,由此可見一斑,靈吉,靈機,機靈,端的是玲瓏機巧。

值得一說的是,靈吉菩薩和觀音菩薩一樣,也是一個縱妖行兇的主。

如果不是唐僧取經,途徑黃風嶺,順帶滅了它,這個妖怪也不知道還能橫行多少年。

而且更可恨的是,這個妖怪和靈吉菩薩非親非故,既不是他的寵物,也不是他的坐騎,更不是他的家眷親屬,可即便如此,靈機依然放縱其為非作歹,這其中很難說清是不是黃風怪定時向靈吉菩薩供奉什麼東西,所以才得其包容。由此也可見靈吉菩薩極不稱職,作風很差!

但轉念一想,靈吉菩薩放縱黃風怪,卻正是做了一次好投資。

如來佛祖給靈吉菩薩飛龍杖和定定風丹是為了讓靈吉菩薩解決掉黃風怪,但是靈吉菩薩把黃風怪放了,直等到孫悟空等人吃了大虧的時候,靈吉菩薩才出來大顯身手。

這樣做雖然會讓孫悟空不滿,但是好處卻是顯而易見的,孫悟空等人立即會對平時默默無聞的靈吉菩薩刮目相看,不顯山露水的靈界菩薩僅憑這一次便可賺足世人的眼球。

試想,如果靈吉菩薩早把黃風怪捉走,送到靈山,哪還有靈吉菩薩的表現機會,誰還會認識靈吉菩薩?

而靈吉菩薩之所以敢放縱黃風怪,也是鑽了一個時間的空子。山中方几日,世上已千年,如來法旨,靈吉菩薩不敢有違,但是黃風怪在下界為妖,就算橫行幾十年,靈山那邊也只不過是過了一盞茶的功夫,所以靈吉菩薩不怕如來追究。

這又道出了一個成事者所必備的一個素質,心思縝密,算無遺策。

當黃風怪被捉住後,孫悟空要打死這隻黃毛老鼠,靈吉菩薩不讓,理由是要帶他見如來。

拿個黃毛老鼠見如來幹什麼?

這樣做好處也很多。

靈吉菩薩首先是藉此表明了自己不敢有違法旨,特意交差;第二是表明了自己立了大功,為取經大業掃平了一大障礙;第三是表示自己雖然抓到了黃風怪,但是如何處置卻不敢自專,特意請教佛祖指示;第四是為了向如來描述自己降妖的過程

有人會問,前三項尚可理解,第四項所說的「向如來描述自己降妖的過程」有什麼好處?這好處當然就是如來佛祖也會對靈吉菩薩大增好感。

不要忘了,靈吉菩薩在降妖的時候,用的可是飛龍杖,而且靈吉菩薩告訴孫悟空,這飛龍杖是如來佛祖給的,這就是變相地給孫悟空說,你看咱們如來佛祖多有先見之明,多麼法力廣大,要不是他老人家的法寶,你們就過不了黃風怪這一關,知道嗎?

這等於是在間接地拍如來的馬屁,拍的如此不著痕迹又效果奇好,如來心中必定是暢快的無法言喻啊

靈吉菩薩第二次出場,讓人舒服多了,那是在孫悟空被阻火焰山之時,羅剎女一扇子把孫悟空送到了靈吉菩薩那裡,可見羅剎女的點很背。

靈吉菩薩對孫悟空依然很恭敬

靈吉道:「大聖放心,此一來,也是唐僧的緣法,合教大聖成功。」行者道:「怎見成功?」靈吉道:「我當年受如來教旨,賜我一粒定風丹,一柄飛龍杖。飛龍杖已降了風魔,這定風丹尚未曾見用,如今送了大聖……行者低頭作禮,感謝不盡。那菩薩即於衣袖中取出一個錦袋兒,將那一粒定風丹與行者安在衣領裡邊,將針線緊緊縫了。

這個情節很有趣,其中有個細節更有趣,就是靈吉菩薩給孫悟空縫衣服,一個堂堂的菩薩,做起針線活,這讓人不禁啞然失笑,估計大聖當時看了心裡也會小小地感動一把。

靈吉菩薩對孫悟空的好還體現在一點,沒有交代讓孫悟空把定風珠送回來,也就是說,基本上把這寶貝送給孫悟空了,好大一人情!

當然,孫悟空臨走的時候,靈吉菩薩還不忘提一句:「這次走得急,就不留你吃飯了。」

這個情景讀之令我笑意盎然

靈吉能在《西遊記》中頻頻出鏡,更是讓孫悟空在與他前後兩次的相見過程中,態度發生變化,由惡便好,這不能不說靈吉菩薩有過人之處。

從靈吉菩薩的所作所為,我們可以看出來靈吉菩薩既為人謙恭,又善於推銷自己,也很懂得照顧領導,更明白一個道理,有舍必有得。

靈吉菩薩對孫悟空的恭敬有目共睹,對孫悟空尚且如此,對自己的領導同事會差嗎?

我們可以推知,靈吉菩薩在同事中一定有絕好的人緣,在領導眼裡也是一位大有前途的好部下。

二、跟著靈吉菩薩學做人

從靈吉菩薩的故事中,我們可以找出一個並不顯眼的人走向耀眼成功的成功之道。

首先,如果你是個不顯眼的人,那就不要習慣於不顯眼,而是要時刻做好出鏡的準備,把握好機緣,不浪費時機。因為連你自己也不知道,你何時會走運而闖進大眾的視野,一次準備不充分,就有可能永遠沉寂下去了。靈吉菩薩便是如此,將黃風怪置於取經的必經之路上,時刻準備著,終於得償所願。

第二,利用好自己手裡的資源,哪怕它是別人的,也一定要讓它對你有用。飛龍寶杖與定風丹就是靈吉菩薩可以利用的資源,但其所有權在於如來,可靈吉菩薩還是很好的利用了,兩次利用,兩次成功。

第三,謙遜總歸是好的,即便是你懷才不遇,也不能示傲氣於人。靈吉菩薩的能力應該不低,不然如來也不會交給他一項如此重大的任務,但卻是典型的懷才不遇刑人物,可是靈吉卻沒有自怨自艾,而是謙遜謙遜再謙遜,見了悟空口呼「大聖」,總是不忘請喝茶,請吃飯,這樣的性子,即便是對他有氣,時間久了,也會消了。

再說說四海龍王

【壹拾壹】四海龍王——善於為人處世的水利部部長們

一、四海龍王的實力

四海龍王在《西遊記》中出場的次數很多,比其他神仙要搶鏡,這並不是因為四海龍王法力廣大,本領通天,而是要歸功於他們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職責,在地理位置上,東海挨著花果山,以至於孫悟空一開始就和龍王們結下了不解之緣;而在職責上,四海龍王掌管世間下雨的事情,而孫悟空在取經路上,有多次需要用到雨水,四海龍王自然就很容易出鏡了。

四海龍王的法力雖然不強,但是在《西遊記》中卻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甚至可以這樣說,沒有四海龍王,就沒有美猴王,就沒有齊天大聖,因為齊天大聖的兵器金箍棒以及披掛都是從四海龍王那裡得來的。

四海龍王掌管著三界最龐大的水域,手握天下海族的億兆生靈,並掌管人間的風調雨順,同時水晶宮裡還儲藏著無盡的寶貝,這一切使得四海龍王威名赫赫。

但是,大名鼎鼎的四海龍王,玉帝的水利部長們,實力太弱了,幾乎可以說是慘不忍睹。

蝦兵蟹將有什麼作為?能出水作戰嗎?至於四海龍王的看家本領——下雨,用處也極為有限,連三昧真火都滅不了,而且就是一點點雨水也還必須得有玉帝的旨意才能下,涇河龍王就是因為錯下了絲毫,被剮了。

當然,我們從來沒見過四海龍王干過架,所以對四海龍王的實力不能有很直觀的了解,但是從他們對孫悟空的畏懼表現上說,他們確實很弱,最起碼在孫悟空面前不值一提,不然,孫悟空怎麼敢大搖大擺的在東海龍宮公然敲詐勒索,而四海龍王毫無辦法,只能上天庭打小報告呢?

堂堂四海龍王,為什麼會如此弱

這完全是因為四海龍王所處的部門雖然很肥,但是從政治的角度來說,實在是太冷了。

就像是律師雖然比法官、檢察官容易賺錢,但是地位上卻差老遠了。

首先,掌管水利是個苦差事,吃力不討好,沒有人稀罕。人間那麼大,行雲布雨都要龍王們,而且還不能有毫釐之差,否則就會步涇河龍王的後塵,讓你上剮龍台。

其次,龍王們沒有兵權,他們的那一點蝦兵蟹將充其量是水底衙門裡的保安人員,天庭對外干仗,從來不用他們,而是用天蓬元帥的天河水軍和托塔天王的十萬天兵天將

再次,龍王們遠離政治中心天庭,身處下界,而且是水界,龍王們沒事不出海面,神仙們沒事也不下海,所以神仙們如有大事一般求不到龍王們頭上,只有想借兵器的或者想要寶貝的才會想到他們。

最後,龍王們雖然是水域之主,但他們並不掌控所有水域的權利。天河就不用說了,那是玉帝直接掌控的天上水域,地上的江河湖泊卻並不全歸他們管,天庭的水德星君也是要插手的,這一點在孫悟空降服獨角兕大王的時候可以看出來,大名鼎鼎的黃河水神河伯是直接聽命於水德星君的。

所以說,龍王們在政治、軍事上很弱,只有經濟實力才過關,但是鎮宮之寶金箍棒又被孫悟空搶走了,在三界來說,可謂是丟失了最具核心競爭力的產品,狼狽異常。

但,奇怪就奇怪在,四海龍王們在無比險惡的官場上依然能混的風生水起,屹立不倒,而且還把水利部長的職位搞成了世襲罔替的官位,儼然是一方諸侯!

這看似費解的局面實則有著並不難理解的緣由在裡面。

二、四海龍王的為人處世之道

縱覽《西遊記》全書,四海龍王的為人處世之道實已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總的來說,龍王們處世有七大特點,心胸寬闊、謹小慎微、為人大方、忍辱負重、團結一致、大局為重、老謀深算、善於投機。

這不但但是做人的成功之道,也是官場、商場、職場的生存之道,下面小生具體分析。

東海龍王敖廣即忙起身,與龍子、龍孫、蝦兵、蟹將出宮迎道:「上仙請進。」至宮裡相見,上坐獻茶畢,問道:「上仙幾時得道,授何仙術?」悟空道:「我自生身之後,出家修行,得一個無生無滅之體……

從書中可以看出,孫悟空非常傲氣,但是東海龍王敖廣卻沒生氣,依舊是滿口「上仙」,禮節隆重,這一點就讓人足以看出敖廣的心胸之開闊了

這便是敖廣謹小慎微的地方了還好他是禮遇了孫悟空,不然龍宮可能就成一片廢墟了。敖廣將孫悟空迎入龍宮後,又慢慢地套取了孫悟空的來歷,這依然是其謹小慎微的性格體現。當聽說孫悟空是來打秋風,要兵器的時候,敖廣依然是沒有生氣,還答應了孫悟空的要求,並把龍宮內所有的神兵利器都拿出來,讓孫悟空隨意挑選,這說明敖廣並不吝嗇財物,為人十分大方,重義不重利。

有人或許會說,如果敖廣真的大方,那他為什麼不讓孫悟空帶走金箍棒,還上天庭告發孫悟空?

這一點其實和龍王的大方並不衝突。首先,定海神針不是龍宮之物,而是大禹治水測量海水所用,是神物,其所有權應該歸天庭所有,龍王怎敢隨便送人?其次,定海神針是東海的標誌性神物,是鎮海之寶,也是龍宮所有的唯一一件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產品,一個人就算再大方,也不會把自己的命根子送人吧?第三,龍王生性謹慎,如果真把金箍棒送給孫悟空,天庭一旦追究自己個暗中結交妖類、資助敵人之罪,那可真是大禍了

所以說,敖廣出場之後的一些列作為足以說明其為人大方、心胸開闊,做事謹小慎微、上下考慮周到,目光看得很遠,身為領導所應具備的大局觀念更是貫穿始終。

東海龍王是四海龍王的老大哥,老大行事尚且如此,基本上可以推辭四海龍王的處世之道了。

且看孫悟空強要金箍棒之後,又索要披掛時,龍王們的表現——少時,鐘鼓響處,果然驚動那三海龍王,須臾來到,一齊在外面會著,敖欽道:「大哥,有甚緊事,擂鼓撞鐘?」老龍道:「賢弟!不好說……你們可有甚麼披掛,送他一副,打發出門去罷了。」

敖欽聞言,大怒道:「我兄弟們,點起兵,拿他不是!」老龍道:「莫說拿!那塊鐵,挽著些兒就死,磕著些兒就亡,挨挨皮兒破,擦擦兒筋傷!」

西海龍王敖閏說:「二哥不可與他動手,且只湊副披掛與他,打發他出了門,啟表奏上上天,天自誅也。」北海龍王敖順道:「說的是。我這裡有一雙藕絲步雲履哩。」西海龍王敖閏道:「我帶了一副鎖子黃金甲哩。」南海龍王敖欽道:「我有一頂鳳翅紫金冠哩。」老龍大喜,引入水晶宮相見了,以此奉上。

這一段描寫,形象生動地把四海龍王的團結一致、忍辱負重、大局為重以及老謀深算寫得淋漓盡致,東海龍王見識過孫悟空的本領,因此不主張打,其他幾人王不但聽從老大哥的建議,而且都沒有推諉,不但在頃刻間提出了更好的對策,還慷慨解囊幫助老大哥渡過難關。

俗話說,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四海龍王一體同心便是榜樣。

而在孫悟空,得了一件絕世神兵和一身上好披掛,眾人看了都大呼「大王好華彩耶!」所以,美猴王的「美」幾乎是完全得益於四海龍王的饋贈,而重情重義的孫悟空又怎會對四海龍王不親近?

而四海龍王和孫悟空結好,可謂是四海龍王做的最英明的事情之一。可以說,和悟空交好,整個天庭可以橫著走了,這句話絕不誇張。

孫悟空從五行山下脫困之後,打死幾個強盜,受到唐僧的責罵,便「一筋斗雲,徑轉東洋大海。按住雲頭,分開水道,徑至水晶宮前」,這說明什麼?說明孫悟空心裡邊想到的第一個訴冤的地方就是東海老龍那裡,吳承恩寫這個細節的時候,對「花果山」是隻字未提,其目的無非是想表明孫悟空就是要去東海,而並非是回花果山路過東海。

接下來的一個情節也非常有意思——行者回頭一看,見後壁上掛著一幅圯橋進履的畫兒。行者道:「這是甚麼景緻?」龍王道:「大聖在先,此事在後,故你不認得。這叫做圯橋三進履。」……悟空聞言,沉吟半晌不語。龍王道:「大聖自當裁處,不可圖自在,誤了前程。」悟空道:「莫多話,老孫還去保他便了。」龍王欣喜道:「既如此,不敢久留,請大聖早發慈悲,莫要疏久了你師父。」行者見他催促請行,急聳身,出離海藏,駕著雲,別了龍王。

這個情景再次說明孫悟空和東海龍王的關係非常親密,不然以孫悟空的脾氣,哪裡會聽得進別人的教誨,但東海龍王不僅敢直言不諱,而且還羅里啰嗦說了一大堆,孫悟空竟然從善如流,可見兩人關係之好。而這層好關係也是龍王們善於投機才得來的。

在此以後,孫悟空在取經路上時常請龍王們幫忙,大戰紅孩兒、除妖車遲國、黑水河捉妖、朱紫國行醫等都用到了龍王們,而且是一呼百應,毫不推辭。

從孫悟空的言行舉止上可以看出來,孫悟空對四海龍王們是非常尊敬的,對四海龍王敬稱為「敖氏昆玉」,這是很少見的。

而龍王們之所以對孫悟空如此,正是看中了孫悟空這座大靠山。

龍王們非常清楚取經的重大意義,幫助孫悟空就是給如來面子,這個如來不可能不領情,孫悟空更不可能不領情。

事實證明,四海龍王們的投機行為十分英明,孫悟空在取經之後得封「斗戰勝佛」,小白龍也成了八部天龍菩薩,四海龍王可以說是間接擁有了整個靈山做靠山。

試想一下,一個老鄰居、好朋友是佛爺,一個後代太子是菩薩,以後做事,哪個神仙敢不給點面子?

再說,悟空背後還站著和如來一個結拜兄弟,鎮元子,以及與悟空不相上下的小聖二郎神

【壹拾貳】山神土地——最底層職員的夾縫生存之道

一、神仙菩薩那裡的悲慘生活

整部《西遊記》中,山神土地貌似是最基層的小仙職員了。

第一,按照群體劃分來說,他們是鬼仙。

第二,按照地域劃分來說,他們一般既遠離天庭這個大政治中心,又不挨地府這個小政治中心,是很不重要的公務員。

第三,從官職來看,山神和土地神一般沒什麼品級。

第四,從工作性質上來看,山神和土地神們幾乎什麼都做,以土地神為例,好一點的可以在天庭上幹活,就像那個在王母娘娘蟠桃園裡看桃樹的土地;次一點的在好地方受人恭敬,還能撈點油水,就像長安城內的土地神;再次一點的給神仙看守家園,就像五庄觀內的土地神;再次的守在窮鄉僻壤,吃喝穿的都沒有;最次的活在大妖怪的領地範圍內,受神妖兩處欺負。當然,有的土地神是高級官員被貶落凡間的。

這些土地山神們處於社會底層,從生活處境來看,兩頭受氣,是在夾縫裡求生存

行至大市街旁,見一座土地神祠,二人徑入,唬得那土地心慌,鬼兵膽戰,知是菩薩,叩頭接入。那土地又急跑報與城隍、社令,及滿長安各廟神祗,都知是菩薩,參見告道:「菩薩,恕眾神接遲之罪。」

菩薩道:「汝等切不可走漏一毫消息,我奉佛旨,特來此處尋訪取經人。借你廟宇,權住幾日,待訪著真僧即回。」眾神各歸本處,把個土地趕在城隍廟裡暫住,他師徒們隱遁真形。

那觀音菩薩果然是霸氣之人啊,看見人家的廟宇,敲門都不用,而是徑入,差點把這些基層幹部們嚇死!

轉念再一想,如果觀音菩薩真是大慈大悲的和藹可親之人,會把這些可憐的小神仙們嚇成這個樣子嗎?而且這些人可全都是歸玉帝管轄的,觀音菩薩不僅可以對人家發號施令還可以強搶人家的宅子。可見,這些土地城隍們的地位已經低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不管你出去哪個衙門,只要你是一個有權有勢的神仙佛老,你就可以嚇死他們。

在西天取經路上,孫悟空沒少叫土地山神們出來問話打雜,這些山神土地幾乎一個個都畢恭畢敬,孫悟空還老嚇唬人家,說要拿棍子打屁股,把這些個可憐的孩子嚇得一愣一愣的。

山神土地們不僅僅是怕神仙,也怕妖怪,當真是夾縫裡求生存的小職員。這讓我想到了現實生活里的那些小公務員,比如說基層法院的小法官、派出所里的小民警、馬路上站崗的小交警,這些人不單單怕領導,也怕黑社會,怕大商人,怕官二代。

土地道:「大聖,錯怪了小神也。這寶貝乃是地仙之物,小神是個鬼仙,怎麼敢拿去?就是聞也無福聞聞。」

看看這個土地神可憐的,好歹是個神,大小有個官,在五庄觀內不知道待了幾千幾萬年了,竟然連人蔘果的味道都不敢聞一下,比起明月彩霞這等小徒弟的福分都差得遠。

二、妖怪那裡的悲慘生活

在神仙、菩薩那裡討不了好的山神土地們,在大妖怪那裡更是度日艱難,慘不忍睹。

那土地山神,心中恐懼……行者道:「遣開山,不打你。」那眾神念動真言咒語,把山仍遣歸本位,放起行者。行者跳將起來……叫山神土地:「都伸過孤拐來,每人先打兩下,與老孫散散悶!」眾神大驚道:「剛才大聖已吩咐,恕我等之罪,怎麼出來就變了言語要打?」土地道:「那魔神通廣大,法術高強,念動真言咒語,拘喚我等在他洞里,一日一個輪流當值哩!」

那行者打了一會,打出一夥窮神來。都披一片,掛一片,胯無襠,褲無口的,跪在山前……行者道:「我且饒你罪名。我問你:「這山上有多少妖精?」眾神道:「爺爺呀,只有得一個妖精,把我們頭也摩光了;弄得我們少香沒紙,血食全無,一個個衣不充身,食不充口,還吃得有多少妖精哩……那洞里有一個魔王,神通廣大,常常的把我們山神、土地拿了去,燒火頂門,黑夜與他提鈴喝號。小妖兒又討甚麼常例錢。」

這兩處,一處是金角銀角大王,一處是紅孩兒,都能如此作踐山神土地,而山神土地竟然俯首聽命,既不敢告狀,也無處伸冤,只盼著孫悟空將他們解救,當真是可憐無比。而這恰恰就是山神土地的真實寫照,上怕天上的神仙,下受妖怪的欺負,誰的命令都不敢不聽。

在《西遊記》一書中,山神土地是最底層的小公務員,既見風使舵,又貪婪好利

教本坊土地神祇:「將人頭扯住,待我贏了和尚,奏了國王,與你把小祠堂蓋作大廟宇,泥塑像改作正金身。」原來那些土地神祇因他有五雷法,也服他使喚,暗中真箇把頭按住了。

這個土地神也真是貪婪的可以,為了鹿力大仙空口白話的幾句許諾,竟然敢得罪齊天大聖孫悟空,他可真是人為財死的典型代表,堪為土地神界的楷模。

從整體上講,山神土地在夾縫裡求生存,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才學會了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牆頭草本領,強者欺壓他們,他們就欺壓那些平頭百姓和生靈動物,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螞蝦,媽蝦吃河泥,赤裸裸的剝削與弱肉強食,這是他們的無奈,也是社會的悲哀

西遊解析到此徹底完結,謝謝大家耐心的閱讀,歡迎吐槽交流!

淘電影 | 作者:貼吧鵬城百曉生 | 授權發表

恭喜"淘電影"邁進全國電影行業自媒體閱讀量TOP5!

看好電影、找好電影、收藏好電影,請點擊下方訂閱「淘電影」!


推薦閱讀:

八年九命連環劫殺案的世界謎題
熱點 | 世紀謎題?各運動品牌為何不能統一鞋子尺碼
【困擾人類百年謎題終解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TAG:西遊記 | 西遊 | 遊記 | 謎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