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
慈禧年輕時的畫像 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氏,滿洲鑲藍旗人。生於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十月,咸豐二年(1852年)五月入宮,封蘭貴人,居儲秀宮。咸豐四年(1854年)晉封為懿嬪。咸豐六年(1856年)生皇子載淳(即同治皇帝),晉封懿妃。咸豐七年(1857年)又晉封為懿貴妃。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咸豐皇帝攜皇后鈕祜祿氏、懿貴妃葉赫那拉氏及皇子載淳等逃往熱河行宮。咸豐十一年(1861年)咸豐皇帝病重。下詔立皇長子載淳為皇太子,命載垣、端華、肅順等八人贊襄政務,稱「贊襄政務王大臣」。分別賜與皇后鈕祜祿氏及皇太子載淳「同道堂」、「御賞」璽,作為即位後下達聖諭的符信。 咸豐皇帝病死熱河,載垣等八大臣輔政熱河行宮「煙波致爽」殿,載淳即位,改明年為祺祥元年。十月,又改明年為同治元年。皇后鈕祜祿氏晉封皇太后,稱母后皇太后,上徽號慈安;懿貴妃葉赫那拉氏以載淳生母身份晉封皇太后,稱聖母皇太后,上徽號慈禧。 慈禧太后為獨攬朝政大權,視載垣、端華、肅順等贊襄政務王大臣為敵,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北京政變,廢除了八大臣,授奕訢為議政王,慈安、慈禧開始垂簾聽政。因此年為農曆辛酉年,史稱「辛酉政變」。自此,慈禧大權在握,直至1908年死去,統治中國長達48年之久。 慈禧統治時期,朝內依靠親信,地方依靠曾國藩、李鴻章等;對內鎮壓人民革命運動,對外勾結外國侵略勢力,出賣中國主權,以維護搖搖欲墜的封建政權。同治十三年(1874年)底,同治帝載淳死於養心殿平安室,皇后阿魯特氏,因慈禧太后待之甚虐,亦吞金而死。同治帝無子,慈禧立醇親王奕 之子(即慈禧胞妹之子)載湉為皇帝,兩太后再次垂簾聽政。光緒七年(1881年),慈安皇太后暴死。慈禧獨攬大權。
慈禧在頤和園仁壽殿前乘輿照 前為總管太監李蓮英(右)、崔玉貴(左) 光緒十年(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慈禧以越事失機之由開去恭親王奕訢一切差使,撤去親王雙俸,僅保留世襲罔替親王。同時罷黜五軍機大臣,安排自己的親信進入軍機處及內閣。從此,清朝廷成了慈禧太后的獨家天下。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日戰爭爆發,又正值慈禧太后六十歲生日,慈禧不惜挪用海軍軍費重修頤和園,致使戰敗,割地賠款。光緒皇帝親政,支持康梁變法。二十四年(1898年),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復垂簾於便殿訓政」。囚光緒帝於瀛台,殺譚嗣同等六人於菜市口,取消一切新政。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俄、美、英、法、日、德、意、奧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攻佔北京,慈禧太后攜光緒帝等逃往西安。《辛丑條約》簽訂後回到北京。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孫中山領道的資產階級革命運動風起雲湧。為抵製革命,慈禧太后又進行了假立憲,為期九年。但此時已74歲的慈禧太后,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二日,在光緒帝含恨死於瀛台的次日,也死於西苑儀鸞殿。編輯本段編輯本段評價正面評價
慈禧手書,頤和園長廊匾額「煙雲獻彩」 慈禧是帝制時代中國少數長期當政的女性,政治手腕堪稱聰明幹練,尤其擅長操弄親貴朝臣之間的權力平衡,以維繫清廷的絕對權威。 慈禧當權時期,清廷的中央集權以及中國主權面臨來自內部及外國的種種威脅,她從捍衛清帝國權威及其本身權力的立場出發,所作之舉措收效雖不盡成功,但放在歷史脈絡下做持平之論,多數允稱合理。為因應自鴉片戰爭以來,來自歐美列強的挑戰,以及鎮壓太平天國等民間反抗勢力,慈禧皇太后重用李鴻章、張之洞等漢族重臣,在地方上開辦洋務運動,是中國發展近代化工業的開始。在洋務自強運動成果的支持下,清廷得以弭平內部反叛勢力,在帝國體制下維繫中國相對穩定的局面,並且建設近代化陸海軍軍備,造就「同治中興」的氣象。 也有人開始認為,慈禧的改革手段其實非常高明,百日維新改革速度過快,根本只是一場鬧劇,不可能成功。 在庚子年一場大禍之後,慈禧皇太后意識到時局已不容她堅持帝制傳統,所謂的「祖宗成法」,乃容許清廷推展多種新政措施。庚子後新政牽涉多端,其中犖犖大者包括:官制改定、代科舉以新式教育,甚至立憲準備。社會改革方面,顯著者有:禁止婦女纏足等。 總結慈禧執政四十八年中,對於政務掌握相當嚴格,即使在病中亦然。在她統治中國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一直勉力維繫並且牢牢掌控著中央集權帝國的局面,中國因得免於陷入割據亂局。 此外,慈禧太后家人除襲「承恩公」一虛爵外,並無家人能干涉朝政。相對當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歪風,慈禧於這方面尚算公私分明。負面評價
養心殿東暖閣慈禧太后垂簾聽政處 個人的人格方面,從宮廷鬥爭中奪得政權。1861年,咸豐皇帝駕崩於熱河避暑山莊後,甫成為皇太后的葉赫納拉氏,聯合恭親王奕等皇室近支,發動政變從以皇室遠支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為首,實際以能臣肅順為核心的顧命八大臣集團手中奪得政權,並將其中三位(載垣、端華、肅順)處死。後為建立及維繫其獨裁權力,慈禧皇太后對於政敵之整肅絕少留情,即使對親生兒子同治皇帝,以及繼位皇帝光緒皇帝的操控及管制,亦極為高壓嚴峻。 從中國國家主權的角度出發,許多人對慈禧皇太后當政的結果做出負面評價。包括1885年在對法戰爭中贏得鎮南關大捷,並成功阻止法軍登陸台灣的優勢局面下,卻以主動求和、簽訂令清帝國喪失安南宗主權的中法天津條約來結束戰爭。此外,令中國喪失重大利權的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1901年辛丑和約等之締結,肇因於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之戰敗,以及1900年庚子拳亂之大禍。慈禧皇太后的執政及決策,於此二事件之發生,均有不可推卸之責任。慈禧皇太后雖然政治上非常幹練,但其最高目的仍然是維繫滿清的對中國的統治。以上列舉的數次喪權辱國的戰爭結果,並非一定如此,其中鎮南關大捷後的乙酉清法戰爭以及中日甲午戰爭都是繼續戰爭比接受議和的恥辱條件要更加有利,但繼續戰爭的結果雖然會在乙酉時擊敗當時國內一片混亂的法國,或在甲午時拖垮當時國力即將窮盡的日本,使中華民族有個更好的結果,卻很可能會讓滿清中央政府因為持久戰亂而失去權威垮台。慈禧皇太后的選擇,一直是以婦人之短見議和與接受恥辱,這在體現其政治之幹練的同時,也多次惡化了近代中國的前途。此外慈禧個人於早年當政之初尚知節儉與勵精圖治,但後來即日漸奢靡。舉凡重修圓明園(後為恭親王等大臣所阻)、清漪園(即後來的頤和園)與籌辦萬徇壽誕等均耗費大量銀兩。上述之事雖非均由慈禧之意而興,但對於皇帝及臣工等對其進行討好之作為,慈禧並不加以勸止卻反而多有縱容。甚至庚子事變後中國面臨辛丑和約的巨額賠款時,其奢靡之風仍未見明顯收斂。無形中使晚清已捉襟見肘的財政問題更加惡化,民生凋敝。 甲午戰敗之源
慈禧太后 在「同治中興」的太平表象下,慈禧皇太后的鋪張浪費,以及對於國際時局缺乏認識,允稱導致甲午戰爭戰敗的原因之一。其中最顯著的事例為花費巨資擴建頤和園用以慶祝自己的六十大壽,給包含海軍軍費在內的國家財政帶來無建設性的負擔。修建頤和園是光緒為討好慈禧所為,有部分原因是讓慈禧頤養天年還政於光緒。所用款項和海軍軍費衝突,使北洋海軍無法購買已訂購的快速巡洋艦(後被日本買去成為「吉野號」,此艦後擊沉「致遠號」,在甲午海戰中有決定作用),並且導致北洋海軍在甲午中日戰爭之前的連續數年經費嚴重不足。1882年,日本海軍還只是魚雷艇和二千噸以下的近海鐵甲艦為主,無大型鐵甲巡洋艦。1885年,日本提出十年的擴軍計劃,意圖超過北洋海軍。1886年,法國海軍工程師白勞易(Louis-??mile Bertin)受雇建造4700噸級大型鐵甲巡洋艦「松島號」和「厳島號」。1890年時,中國北洋艦隊的總排水量為27000噸,而日本海軍的總排水量在17000噸以上。到了1894年甲午戰爭時,日本海軍艦隊總排水量為72000噸,並且多有配置速射炮的新式艦艇。相反,北洋艦隊自1888年正式成立後,再未添加任何船隻。1891年後,又停購槍炮彈藥,後來海軍軍費挪用修了慈禧的頤和園。甚至在戰敗簽約、割地賠款之後,1895年,又大興土木,重新修建自己的陵墓,整個工程長達13年之久,直到她死前才完工;重修的慈禧陵雖成為清代最豪華獨特的皇家陵寢,然而耗資巨大,放在清季國事日非的歷史脈絡下加以檢視,更突顯出慈禧皇太后重視個人虛榮以及清廷威儀,甚於國家興衰的貴族心態。 阻礙維新變法 許多批評者謂,慈禧皇太后對於李鴻章等漢臣的重用,以及對於洋務運動的接受,均乃出於維繫清廷統治的現實需要,而非出於真心支持。慈禧皇太后表面上雖讓光緒皇帝於1894年起親政,並容許皇帝及一班主張維新的臣僚在1898年實施變法,實際上對於政局的掌控及干涉卻從未放鬆。終於,帝後兩黨之間的矛盾衝突在一場帝黨方面倉皇籌劃的流產政變中爆發;皇太后大權在握,在守舊派親貴朝臣以及近畿軍權的支持下,順勢從皇帝手中收回政權,實際上等於後黨政變成功。於是,史稱百日維新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實驗,尚未及實施,即嘎然中止;嗣後朝政愈趨保守,對於當時中國的近代化革新造成強大的阻力。
慈禧扮觀音 右一為李蓮英、左二為四格格 根據雷家聖《力挽狂瀾:戊戌政變新探》一書指出:戊戌變法期間,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至中國訪問。當時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向變法派領袖康有為建議,要求清朝方面聘請伊藤為顧問,甚至付以事權。於是變法派官員在伊藤抵華後,紛紛上書請求重用伊藤,引起保守派官員的警惕。保守派官員楊崇伊甚至密奏慈禧太后:「風聞東洋故相伊藤博文,將專政柄。伊藤果用,則祖宗所傳之天下,不啻拱手讓人。」這種激烈的言論,促使慈禧太后在9月19日(八月初四)由頤和園回到紫禁城,意欲了解光緒皇帝對伊藤有何看法。 不過,伊藤與李提摩太又向康有為提議「中美英日合邦」。於是,在康有為的授意下,變法派官員楊深秀於9月20日(八月初五)上書光緒皇帝:「臣尤伏願我皇上早定大計,固結英、美、日本三國,勿嫌合邦之名之不美。」另一變法派官員宋伯魯也於9月21日(八月初六)上書言道:「渠(李提摩太)之來也,擬聯合中國、日本、美國及英國為合邦,共選通達時務、曉暢各國掌故者百人,專理四國兵政稅則及一切外交等事,別練兵若干營,以資禦侮。…今擬請皇上速簡通達外務、名震地球之重臣,如大學士李鴻章者,往見該教士李提摩太及日相伊藤博文,與之商酌辦法。」儼然欲將中國軍事、財稅、外交的國家大權,交於外人之手。慈禧太后於9月19日(八月初四)返回紫禁城後,於9月20至21日獲知此事,驚覺事態嚴重,才當機立斷髮動政變,重新訓政,結束了戊戌變法。此一新發現,打破了以往對戊戌政變的解釋,使得戊戌時期正反兩方人物的歷史評價,都有重新加以商榷討論之必要。 辛丑和約之源 受到戊戌政變的影響,慈禧皇太后排斥維新改革,並寵信端王載漪、剛毅等守舊親貴,甚至考慮撤換光緒皇帝;載漪之子溥俊因而被立為大阿哥,實同儲君,然因忌憚光緒皇帝為歐美日列強一致支持,不敢驟廢。載漪為求其子早日登基,乃利用皇太后對「洋人」的嫉忌之心,極力離間帝後。順此,朝中形勢乃逐漸演變為非理性仇視「洋人」的守舊親貴,結合保守的清流派,對抗主張務實的朝臣之局。在端王等當權親貴的縱容,甚至暗助之下,以仇外起家的「義和拳」 乃得以大舉進入直隸、進迫京畿,形成一股「逼宮」的形勢。慈禧皇太后雖未必相信拳民「神力護體」之說,亦未必不能洞悉端王奪權的陰謀,但出於本身對於外人反感的心理,且認為「民氣可用」,亦未嘗嚴令鎮壓拳民,終於釀成拳民殘殺「教民」、攻擊外人、殺死德日外交人員等事故,引起八國聯軍干涉之禍。慈禧皇太后又誤信各國欲迫其退位的假情報,負氣殘殺主張透過外交途徑解決危機的大臣,並率爾對多國宣戰,至此大勢乃全無轉圜餘地。聯軍入京,禍及華北多省,帝後西狩,終以締結辛丑和約解決;和約規定懲辦禍首、謝罪賠款、使館區駐軍、軍備限制等,並造成日俄軍隊長駐滿洲的局面,中國的主權以及清帝國的威望均蒙受重大損失。事件發展的過程中,慈禧皇太后諸般考量均以個人權位為重,結果嚴重損害國家利權以及無辜人民生計,堪稱其主政期間最大的過失。締結辛丑和約後慈禧發布「罪已詔」,詔中對列強的「寬大」處理表示感激:「今茲議約,不侵我主權,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見諒,疾愚暴之無知,事後追思,慚憤交集。」又說:「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此話成為後世指責其賣國之名言。 光緒之死 1908年秋光緒帝病逝於瀛台,年方三十八歲。因他比慈禧早死一日,故死因諸說紛紜,沒有歷史定論。傳聞他是由慈禧授意袁世凱所毒死(主因是慈禧病重時,曾猶豫對光緒帝要如何處置,遂以自己不久人世的消息透露給光緒帝知道,惟其近侍回報,帝曾微露喜色,故慈禧決意自己病終前,帝須先於自己命終,以免皇帝有再度親政、否定慈禧生前之布局的可能)。其實光緒有妃,妃有身孕,但皆因故為慈禧所賜死,遂長年無後。但根據官方紀錄,他是自然病死,光緒自少身體就很虛弱,常有疾病,再加上慈禧太后在心理上對他摧殘,其後又迫死了他最愛的珍妃,令他失去精神支柱、英年早逝。更有一說,是袁世凱親自進藥害死的,以避免日後光緒報他告密之仇,不過可能性極微。民國之後,據光緒帝的御醫透露,皇帝生前的確身體並不非常健康,主因是不見天日、身體欠運動心情不佳,導致飲食不正常,但卻也無病重之跡象。 2008年11月1日,北京市公安局法醫檢驗鑒定中心、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清西陵文物管理處與中央電視台聯合召開記者會,發表「清光緒皇帝死因研究報告」,確定光緒是因為砒霜中毒而亡。至於對光緒下毒的兇手,目前仍待進一步調查。編輯本段編輯本段慈禧身世之迷的五種異說
慈禧,葉赫那拉氏 慈禧太后由於她的特殊地位、身份、影響與作用,對其身世,有多種異說。尤其是慈禧的出生地,可謂眾說紛紜。除北京說之外,還有五種說法:(1)甘肅蘭州,(2)浙江乍浦,(3)內蒙古呼和浩特,(4)安徽蕪湖,(5)山西長治。 慈禧出身於滿洲鑲藍旗(後抬入滿洲鑲黃旗)一個官宦世家。慈禧的曾祖父吉朗阿,曾在戶部任員外郎,遺下銀兩虧空,離開人世。祖父景瑞,在刑部山東司任郎中,相當於現在部里的一個司局長。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時,因沒能按時退賠其父吉朗阿在戶部任職時的虧空銀兩而被革職。外祖父惠顯,在山西歸化城當副都統。父親名叫惠征,在吏部任筆帖式,是一個相當於人事部秘書、翻譯的八品文官,後屢有升遷。根據清宮檔案《內閣京察冊》(清政府對京官三年一次的考察記錄)記載:慈禧的父親惠征,在道光十一年(1831年)時是筆帖式,道光十四年(1834年)考察被定為吏部二等筆帖式。十九年(1839年)時是八品筆帖式。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再次考察定為吏部一等筆帖式。二十六年(1846年)調任吏部文選司主事。二十八年(1848年)、二十九年 (1849年)因為考察成績又是一等,受到皇帝接見,被外放道府一級的官職。同年四月,任山西歸綏道。咸豐二年(1852年),調任安徽徽(徽州府)寧 (寧國府)池(池州府)太(太平府)廣(廣德州)道的道員。 從慈禧之父惠征的履歷看,他曾先後在北京、山西、安徽等地任職。那麼,慈禧出生在何處? 關於慈禧的出生地幾乎沒有留下任何文獻記載,因為誰也沒有料到幾十年後這個普通官宦之家的女子,會成為執掌大清國朝政近半個世紀的聖母皇太后。近幾年,北京的學者從清宮檔案中找到了新的史料,就是清朝皇帝選秀女的名單,這在檔案中叫做「排單」。其中有咸豐五年(1855年)慈禧的親妹妹被選為秀女的記錄。慈禧的這位妹妹後來成了醇郡王奕的側福晉,光緒皇帝的生母。「排單」上明確記載:此女屬滿洲鑲藍旗,姓葉赫那拉氏,父親名叫惠征,最高官職做到五品的道員。一些學者主要根據這份「排單」認定,咸豐五年之前,慈禧的娘家住在北京西單牌樓北劈柴(辟才)衚衕。所以,這裡應該是慈禧太后的出生地。按照京師八旗分城居住的規定,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鑲藍旗滿洲都統衙門在阜成門內華嘉寺衚衕;到民國初年,鑲藍旗滿洲都統衙門舊地在阜成門內華嘉寺14號。劈柴衚衕距華嘉衚衕很近。慈禧的父親屬於滿洲鑲藍旗,應當住在劈柴衚衕一帶。 此外,還有人認為慈禧出生在北京東城方家園。《清朝的皇帝》記述:「慈禧母家在東城方家園,父官至安徽徽寧池太廣道,時當道光末年,洪楊起事,惠征守土無方,革職留任,旋即病歿,遺妻一、子女各二,慈禧居長。」有書說:「恭親王曾慷慨言之:『大清天下亡於方家園』!」注云:「方家園在京師東北角,為慈禧母家所在地。」慈禧之弟照祥,襲承恩公。《翁同龢日記》同治九年(1870年)八月十七日記載了慈禧母親發喪一事:「昨日照公(照祥)母夫人出殯,塗車芻靈之盛,蓋自來所未有,傾城出觀,幾若狂矣!沿途祭棚絡繹,每座千金,廷臣往吊者皆有籍,李侍郎(軍機大臣、戶部侍郎李鴻藻)未往,頗忤意旨。」 慈禧家的具體地點至今沒有解決,慈禧入宮時選秀女的「排單」至今也沒有發現,所以慈禧的出生地點以及身世仍存在著如下五種異說。慈禧出生在甘肅蘭州說 是根據慈禧的父親惠征曾任過甘肅布政使衙門的筆帖式。傳說慈禧出生在當年他父親住過的蘭州八旗馬坊門(今永昌路179號院)。但是,經過專家查閱文獻、檔案,發現惠征雖然做過筆帖式,但其地點是在北京的吏部衙門,而不是在蘭州的布政使衙門。慈禧出生在浙江乍浦說 是根據慈禧的父親惠征曾在浙江乍浦做官。《人民日報》曾發表一篇小文,題目是:《史界新發現——慈禧生於浙江乍浦》。這篇文章說:慈禧的父親惠征,在清道光十五年至十八年(1835~1838年)間,曾在浙江乍浦做過正六品的武官驍騎校,而慈禧正是在這段時間出生的,所以她的出生地在浙江乍浦。這篇文章又說:在現今乍浦的老人當中,仍然流傳著關於慈禧幼年的傳說。當時的規定,京官每三年進行一次考核。學者查閱清朝考核官員的檔案記載:這時的惠征被考核為吏部二等筆帖式,三年後又被「懿妃(慈禧)遇喜大阿哥」檔案作為吏部筆帖式進行考試,可見這時惠征在北京做吏部筆帖式,為八品文官。所以,這種說法值得懷疑:其一,惠征不能同時既在北京做官又在浙江做官;其二,官職也不對,在京師是文官,在浙江是武官;其三,品級也不合。慈禧出生在安徽蕪湖說 是根據慈禧的父親惠征曾做過安徽徽寧池太廣道的道員,道員衙署在蕪湖,因此說她出生在蕪湖。慈禧既然生長在南方,便善於演唱江南小曲,由此得到咸豐帝的寵幸。一些小說、影視多是這麼說的。電影《火燒圓明園》中有一個情節,蘭貴人(就是後來的慈禧)在圓明園「桐蔭深處」唱一曲纏綿小曲,咸豐皇帝聽得如醉如痴,從此博得寵愛。顯然,不能以慈禧擅唱南方小曲,孤立地作為她出生在南方的證據。就像北方人會唱黃梅戲,不能以此證明出生在安徽一樣。根據歷史記載:惠征當徽寧池太廣道員是在咸豐二年(1852年)二月,正式上任是在同年七月。而慈禧已經在咸豐元年(1851年)入宮,被封為蘭貴人;檔案中還保存有蘭貴人受到賞賜的賞單。可見慈禧不會是生於安徽蕪湖。 慈禧出生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說 是根據慈禧的父親惠征曾任過山西歸(化)綏(遠)道的道員。清代的綏遠城,今為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這種說法又稱為內蒙古說。慈禧的父親惠征當年曾任山西歸綏道,道署在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市)。據說在呼和浩特市有一條落鳳街,慈禧就出生於落鳳街的道員住宅里,甚至傳說慈禧小時候常到歸化城河邊玩耍。但文獻記載,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惠征任山西歸綏道道員時,慈禧已經15歲,所以說慈禧不可能出生於歸化城。不過,慈禧可能隨父惠征在歸化城住過。慈禧的外祖父惠顯,從道光十一年至十七年(1831~1837年)年,在歸化城做官,當過副都統。慈禧可能在外祖父家住過。以上就成為慈禧出生歸化(今呼和浩特)說的一個歷史的影子。慈禧的母親不可能從北京回娘家生孩子,因為這在當時既路途遙遠,也不合禮法。所以,慈禧不大可能出生在今呼和浩特市。慈禧出生在今山西長治說 這是近年來的一種新說法。此說認為慈禧不是滿洲人,生父也不是惠征。今山西長治當地傳說:慈禧原是山西省潞安府(今長治市)長治縣西坡村王增昌的女兒,名叫王小慊,4歲時因家道貧寒,被賣給上秦村宋四元家,改姓宋,名齡娥。到了11歲,宋家遭到不幸,她又被轉賣給潞安府(今長治市)知府惠征做丫頭。一次,惠征夫人富察氏發現齡娥兩腳各長一個瘊子,認為她有福相,就收她作乾女兒,改姓葉赫那拉氏,取名玉蘭。後來玉蘭被選入宮,成了蘭貴妃。說慈禧是王家的女兒,當地提出的根據是:(1)王姓家譜從乾隆五十九年 (1794年),一直續譜到現代。王氏家譜上更寫著:「王小慊後來成為慈禧太后」。但是,這份家譜不是原家譜,是後來重抄的。(2)當地還傳說:在西坡村外邊的山腳下,還有據說是慈禧生母的墳。墳前有碑,原來是木牌,後來豎立石碑。說慈禧是宋家的女兒,當地提出的根據是:(1)在上秦村裡至今保存著一處娘娘院,被認為是慈禧入宮前住過的院落。(2)在宋家的炕上曾刨出了當年慈禧給宋家寫的家信等,據說她娘家六代侄孫還保存著這封信。(3)在上秦村居住的宋家老人說:「慈禧太后是咱家的。」為此,宋家曾聯名寫信,要求政府調查澄清這件事。上面的傳說,有文有物,具體生動。長治地方眾口一詞,畫押證明,說慈禧是長治人。長治市還為此專門成立「慈禧童年研究會」。上述動人的傳說,真是太傳奇了。經專家考證,在這段時間,歷任潞安府的知府共有七個人,但是沒有惠征。既然惠征沒有在山西潞安府做過官,那麼慈禧怎會在潞安被賣到惠征家呢? 總之,不管慈禧生長在哪裡,她都是出身於官宦家庭。再加上慈禧在咸豐身邊的政治閱歷,使她具有一般女子所沒有的遠見、膽識、機智、謀略和手腕。慈禧在咸豐皇帝死後,帝後集團與帝胤集團結合,發動宮廷政變,摧毀 「贊襄政務」八大臣集團。這場政變發生在咸豐十一年(1861年)即農曆辛酉年,所以史稱「辛酉政變」。編輯本段編輯本段作為女人的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與宮女 《慈禧與光緒——中國宮廷中的生存遊戲》一書作者何德蘭,是美國美以美會教士,1888年來華,任北京匯文書院文科和神科教習,親眼目睹了清朝的最後歲月。他留華既久,又與上層社會多有接觸,依據自己的見聞所寫的此書頗能增進我們對那個時代的了解,也提供了許多珍貴的史料。 不過此書的關鍵還在於作者的妻子,作者在自序中承認:「這本書中許多材料的取得都受惠於我的妻子。」情況是這樣: 「二十多年來何德蘭太太一直是慈禧太后的母親、隆裕皇后的妹妹以及北京的許多格格福晉和貴婦的家庭醫生。除行醫之外她也去她們家裡作客,還帶她的朋友同去,而這些格格福晉對這些朋友都非常客氣,她們自己也常常來我家拜訪。」(作者原序) 慈禧太后固然已經去世,但像那些在覲見和燕居時同她接觸過的人一樣知道些她作為一個女人的生活和個性,也許仍是有趣的事。她對外國習俗吸收得很快。我妻子詳詳細細地講起過前後覲見時她餐桌上擺設的不同,很能說明這一點。 「前幾回覲見時,有一次引見給太后和皇上的儀式結束之後,我們和宮廷女官們一起前往宴會廳。我們一人由一個格格陪著坐下之後,太后出現了。我們站起來,看她在餐桌頂端坐下,而光緒皇上就站在她左邊稍靠後一點。她坐下來後請我們也坐下,但格格、福晉和皇上都仍然站著,他們在太后面前是不能坐的。接著穿長袍的太監們送上了豐盛的中國筵席,而那名侍候太后的太監給她上菜時總是跪著。 「我們吃了一會兒之後,我們領隊的問,格格福晉們是不是也可以坐下來。慈禧太后先轉臉向皇上,說道:『皇上,坐下吧。』然後向格格福晉們擺擺手,叫她們坐下。她們怯生生、很不舒服地坐在椅子邊上,可是對食物一動也不敢動。 「我們交談時話題多種多樣,其中談到了拳民之亂。有一個外交官夫人戴了枚勳章。慈禧太后注意到了,問這是什麼。 「『陛下』,那人答道,『這是我國皇帝頒發給我的,因為我在拳民叛亂中負了傷。』」 「慈禧太后雙手握住這位夫人的手,淚水盈眶,說道: 「『那些日子出了這麼多麻煩,真叫我怪過意不去的。有段時間拳匪把朝廷也給壓下去了,連炮也帶進來架到宮牆上。這種事兒不會再有了。』 「餐桌上鋪著顏色鮮艷的油布,沒有正正規規的桌布和餐巾,我們把一方印度扎染印花大手帕大小的色布當作餐巾用。作為擺設的是大堆的糕和水果,沒有鮮花。我說這個是因為後來覲見時這一切全都變了,餐桌上鋪了雪白的桌布,放上了最漂亮的鮮花,顯得喜氣洋洋的。格格福晉和宮廷女官到美國使館赴公使妻子康格太太設的午宴之後,情況尤其是這樣。這說明即使在餐桌的桌布和擺設之類小事情上,這些貴婦人也樂意接受新的主意。這些筵席從此就輪流著上中外兩種食物。 「除了一次例外之外,慈禧太后從此再也沒和她的客人一起在餐桌上出現過。只是在正式的接見結束之後,她從寶座上下來,一邊跟以前見過的人說話,一邊就請她的客人和格格福晉們一起到宴會廳去享用酒席,並說在她們國家裡,要是她在場的話,她們是不能坐下或吃東西的。不過宴會之後,慈禧太后總會出現,和她的客人親切地交談。 「她不在餐桌上出現可能與以下一件事有關:一位身份頗為重要的女客顯然是急於想得到一件獨一無二的古董,請求慈禧太后把她吃飯的碗送給她。那碗跟客人所用的不同,太后吃東西所用的盤碟從來不跟餐桌上別的人一樣! 「她稍稍猶豫了一下,轉過臉來對一個太監說道: 「『不能給她一個碗(中國的習俗,給人東西總是成雙作對的)。去,給她備上兩個。』 「接著她轉過臉來,對客人們歉意地說道:『我很想給大伙兒都送兩隻碗,可外務部要我這回引見時別送禮。』以前,她的習慣是親手送給每位客人一件小禮物,以後再讓太監把禮物送到他們家裡去。 「還有一次,上面提到的那位太太從一個裝飾櫃里取了件擺設,拿著想走。這時負責這些東西的人請她放回去,說這間屋子裡每一樣都是由她管著的,要是少了什麼她會受責罰 的。 「這位偉大女性的女人味、迷人的魅力以及待人接物之老練在不公開的接見時才會體現出來。她會拉著客人的手,十分關切地問我們來宮裡時一路是否勞累。她夏天會埋怨天太熱,冬天會埋怨天太冷。她會擔心點心不適合我們的口味。她會語氣真誠地告訴我們大家能走到一起真是太幸運了。她會對她的客人分別關注一小會兒,這使對她素有偏見的客人也會受到感染,顯示了她做女主人的大才幹。 「只要一有機會,她總是很想了解外國的習俗和做法。有一天看戲時,她把我叫到她旁邊,給了我一把椅子,詳詳細細地詢問我美國的婦女教育制度。 「『我聽說,』她說道,『在貴國,女孩們全都讀書。』 「『是的,陛下。』 「『她們跟男孩子學的一樣不一樣?』 「『在公立學校里是一樣的。』 「『我真盼望中國的女孩子也能讀書上學,可百姓供男孩上學就已經不容易了。』 「於是我用幾句話稍稍解釋了一下我們的公立學校制度。她答道: 「『眼下中國賦稅很重,要這麼著再增加開支是不行的。』 「但沒多久,就有一道獎勵女學的詔書頒布了下來。目前北京和全國出現了數百所私人辦的女子學校。 「還有一次,外交官夫人們正在用點心,慈禧太后把我請到她的私人房間里。除了一名太監在那裡用一把孔雀毛的扇子扇扇之外,就我們兩人。她要我講講教會。從她一開始的話中就可以清楚地聽出,她對羅馬天主教和新教不加區分,一概稱之為『教』。我向她解釋教會的目的是開啟民眾的智力,促進他們道德和精神的成長,使他們成為更好的兒子和更好的臣民。 「很少有人像慈禧太后那麼迷信。她的整個一生都受她信命、信符咒、信神靈、信厲鬼惡魔的影響。 「當她第一次聽到讓人給她畫了肖像送到聖路易斯博覽會展出的建議時,簡直是目瞪口呆。康格太太和她進行了長談,向她解釋歐洲許多國家元首的肖像也會送去的,包括一幅維多利亞女王的,而且這像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制已經流傳到國外的她那些不真實的畫像。太后說她會把這事跟慶親王商量一下。事情好像就這麼擱置起來了。可是沒過多久她就讓人帶話給康格夫人,請她邀請卡爾小姐到北京來為她畫肖像。 「大家都知道,滿族女子是從來不纏足的,而慈禧太后也像其他女子一樣對纏足持激烈反對的態度,但她不允許她的臣民對她提出干涉漢人風俗習慣的方法。有一位中國駐外公使的妻子,自己和兩個女兒的服裝樣式都是比歐洲還歐洲。有一天,她對太后說道:「『為漢人裹腳的事,洋人都恥笑咱們呢。』 「『我聽說,』慈禧太后道,『洋人有種習俗也不怎麼樣。今兒個這裡也沒外人,我倒想瞧瞧洋人女子是怎麼束腰的。』 「但那人很胖,樣子跟沙漏似的。於是她轉臉看著自己身材苗條的女兒,說道: 「『來,讓太后瞧瞧。』 「那位年輕的小姐猶豫著遲遲未動,最後慈禧太后發話了: 「『你知不知道我說的話就是命令?』 「好奇心得到滿足之後,她就派人去叫大學士,並吩咐給那人的兩個女兒找兩套像樣的滿族服裝,說道: 「『洋人女子得遭的那份罪也真怪可憐的。這麼著讓鐵條裹著喘氣也真難。可憐!可憐!』 「第二天,那位年輕小姐未在宮裡出現,慈禧太后問她母親她為什麼不來。 「『她今兒病了。』她母親回答。 「『這也難怪,』太后說道,『卸掉了外面裹著的,再要擠進去總得要花點兒時間。』顯然慈禧太后以為外國女子睡覺時,腰跟漢族女子的腳一樣,也是裹束著的。」 慈禧身高中等稍矮,可是穿的鞋鞋底正中有六英寸高——不知這是不是可以算作鞋跟?這個,再加上她從肩部一直拖下來的旗裝,使她顯得修長而莊嚴,似乎骨子裡就是一個皇太后。她的身材無懈可擊,舉止敏捷而優雅,處處呈現出她作為一名傑出女性和統治者的丰姿。她的面容與其說十分美麗,倒不如說是活躍動人。她的膚色稍帶橄欖色。照亮她的臉膛的是掩映在濃濃的睫毛後面的漆黑的雙眸,其中潛伏著恩寵的笑容和盛怒的閃電。 坐在寶座上時,她顯得尊嚴無比;可是,一旦走下來,雙手將你的手握住,太后又極和藹地笑道:「又得您瞧我來了,深感幸運。大老遠地來,不累吧?」人們立即會感到她首先還是個女人,是個伴侶,是個朋友——不但如此,她更是一切場合的主人,不管該場合是外交場合、商業場合還是社交場合。
推薦閱讀:
※慈禧太后的兩個翡翠西瓜價值6億,現在去哪了?
※如何看待現代女詩人趙麗華髮微博稱「應該給慈禧翻案」?
※慈禧說:我死了以後,女人不可預聞國政,結果,大清朝徹底斷後了
※慈禧太后對國家有過哪些功勞?
※玩轉中國48年的女人慈禧如何藉助男人一步步登上權力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