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富人不說卻默默在做的10件事

為了擁有足夠的財富,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人們一直苦苦尋找有效的致富辦法。

要戰勝貧窮,並非易事——不是缺資金,就是缺機會,不是缺人脈,就是缺後台。

如何在種種困局面前實現超越?

本書講述了原本都是最底層最貧苦的人,經過滾爬跌打,成為富人的最真實、最鮮活的故事。這些富人的成長經歷讓人明白,窮人和富人之間的差距,根本上是思維模式的差距。任何一個人,只要擁有了富人思維,就能迅速擁有財富,擁有優質的生活,進入上層社會。

所有從貧窮到富有、從底層到上層的人,都在運用的最有效的10種致富思維模式。

富人不說,卻默默在做的10件事 1

第一件事想賺錢,先學會吃虧 2

1.賺錢從吃虧開始 2

2.以退為進的妙用 4

3.忍一時之氣,成長久之功 5

4.好漢也要吃得眼前虧 6

5.人散財聚,人聚財散 7

6.主動吃虧才能主動獲得 8

第二件事人生如賭場,要敢於下注 10

1.人生就像一場豪賭 10

2.認準的事情要敢下注 11

3.學會「空手套白狼」 12

4.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13

5.將「謊言」變成「真理」 14

6.不要為自己留退路 14

第三件事借別人的「雞」,生自己的「蛋」 16

1.借貴人之光,照亮自己前程 16

2.借人之財,謀己之富 17

3.借人之名,成己之事 18

4.借勢而起,乘風破浪上青雲 20

5.為自己尋得一座靠山 21

6.欲成大事,要善於向人借力 22

第四件事放下面子,成就大事 23

1.放下面子,才會輕裝前行 23

2.臉皮厚,吃個夠 24

3.肚子永遠比面子重要 25

4.不怕丟面子,才能掙足面子 26

5.不要因害怕失敗而放棄成功 27

6.不怕沒面子,堅持到底 29

第五件事創新是持續成功的助推器 31

1.一定要確保自己與眾不同 31

2.擁有思想的人才會找到出路 32

3.腦袋決定你的錢袋 33

4.唯一不變的就是一直在變 34

5.速度是成功的關鍵 36

6.在不斷創新中尋求發展 37

第六件事敢冒險的人更容易成功 39

1.折騰是檢驗人才的標準 39

2.既要能吃苦,還得會吃苦 40

3.學會每天淘汰你自己 41

4.培養緊急意識,學會快節奏工作 42

5.效率第一,勤奮才能出成績 44

6.讓自己變得不可替代 45

第七件事做人講道理做事講條理 47

1.永遠不要妄想一步登天 47

2.將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上 48

3.工作計劃一定要有條理 49

4.運籌帷幄才能決勝千里 51

5.會用力,更要會用智 53

6.凡事多思考,切莫魯莽行事 53

第八件事關鍵時刻沉住氣 55

1.寵辱不驚,臨危不亂 55

2.不要讓情緒失控 55

3.制住怒氣才會出人頭地 57

4.越是緊急,越要沉住氣 57

5.耐心多一點,誤解少一點 58

6.永遠讓頭腦保持冷靜 59

第九件事低調為王,做人不要太猖狂 61

1.想要出頭,先學會低頭 61

2.放下架子,才能提高身價 62

3.低下高貴頭,收起虛榮心 64

4.自作聰明要不得 65

5.糊塗是一種智慧 66

6.失意不失志,得意不忘形 67

第十件事絕對反擊,用行動證明一切 69

1.任何絕境都可以跨越 69

2.危險中蘊藏著機會 71

3.空想不如行動 72

4.在困境中突圍 73

5.行動有多快,成功有多快 74

6.用行動實踐目標 75

賺錢從吃虧開始第一件事想賺錢,先學會吃虧

1.賺錢從吃虧開始

每個人都想賺錢,可有時候為了賺到更多的錢,需要先捨棄一部分利益。那些揚名一方的富人之所以能獲得今天的財富,是因為他們始終秉承著這樣一個理念:賺錢從吃虧開始。

那些總是害怕自己吃虧的人,最終什麼也得不到。在現代社會,任何一個富人都是在吃了不少虧之後,才逐漸取得事業的成功與輝煌的。對一個渴望成功的人來說,要敢於吃虧,善於吃虧,這不僅是一種膽識,還是一種風度,更是一種智慧。

上海安信地板董事長盧偉光就是一個敢於吃眼前虧的人。

2001年,盧偉光在巴西做了一次賠本生意。這在許多人看來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但盧偉光卻不這樣認為。

2001年春節前夕,因為地板市場非常火暴,許多商人都增加了訂貨量。這個時候,按傳統習慣,大多數裝修工程都會暫時停工,大家都回家過年了,客戶很少,商家手頭的現金非常緊張。正巧,這時印尼盾暴跌,印尼的木材一下子便宜了好多。許多商家開始停止從巴西採購,將目光轉向了印尼。

盧偉光之前早已與巴西的商家簽訂了訂貨合同。這時如果繼續從巴西進貨,貸款利率加上匯率損失,自己會虧損1700多萬元,這可相當於盧偉光整整一年的利潤啊!可是,如果毀約,在巴西辛辛苦苦三年建立起來的渠道和信譽就會毀於一旦。怎麼辦呢?是吃這個眼前虧,還是毀約?

經過良久的思索,盧偉光認為,未來中國房地產發展會非常迅猛,對地板的需求也會與日俱增,自己有很多機會將損失賺回來,雖然不知道能否賺回全部損失。最後,他決定吃下這個眼前虧。於是,他將錢打到了對方的賬戶上。

這件事讓盧偉光損失了巨款,但「上海安信公司講信用」的消息也傳遍了巴西商界。盧偉光雖然吃了眼前虧,損失了錢,但他卻贏得了巴西商界的廣泛讚譽。後來,巴西有一百五十多個木材廠與盧偉光建立了合作關係。盧偉光的生意越做越大,公司發展也越來越好。

在回想起自己當初做的那個決定時,盧偉光感慨地說:「我之所以有今天,全靠能吃下眼前虧啊。對大多數人來說,肯定是不會吃這麼大的虧的,但我為了信譽,卻做了。正是這個吃虧的決定,才成就了安信公司!」

對一個富人或者具有富人的思考能力的人來說,做生意是件長遠的事情,錢是永遠都賺不完的,給客戶留一個好印象,為自己樹立良好的口碑才是最重要的。一旦客戶對自己產生了信任,錢就會自動送上門來。正是擁有這種想法,富人們才會將吃虧當成一種投資。可見,很多時候吃虧不但不是失敗的開端,反而是成功的源泉。那些甘於吃小虧的人,最後大都贏得了信譽,賺到了大錢。

要知道,一心貪利,得到的只是短暫的小利;善於捨棄,得到的才是長久的大利。

有一個叫呂梁的年輕人,大學畢業後沒有去待遇高且工作穩定的企業上班,而是選擇了自己創業。可是,做什麼呢?呂梁坐在家裡冥思苦想了好幾天,終於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

他選擇的是麻繩生意。之所以選擇麻繩,一是需要投入的成本比較小,二是自己可以靠量取勝。但當時做麻繩生意的人可不止他一個人,許多日雜公司也在經營這種不起眼的小生意,呂梁如何與這些有實力的公司競爭呢?其實,他早已想好了妙招。

呂梁先去了趟麻繩的生產地,對那裡的麻繩工廠做了詳細的考察,然後挑出質量最好、價格最低的一家進行商談,結果他以五毛錢一條的批發價進了一萬條麻繩。接下來,他又原價賣給那些求購麻繩的商家。由於他的麻繩質量好,價格低,很快就得到了客戶的高度認可。沒過多久,呂梁的名氣就打出來了。正是由於這種看似有些「傻」的經營方式,全國各地的訂單雪片般飛向呂梁這裡。

此時,呂梁開始第二步行動。他找到生產商,告訴他們自己訂購的量非常大,希望他們再便宜點。生產商看到呂梁的訂單確實非常多,便破例將每條麻繩的批發價降到四毛錢。接著呂梁又找到客戶,告訴他們自己之前賣的麻繩一分錢都沒有賺,主要為的就是創信譽,如果算上運費自己還賠錢呢,再這樣下去的話,自己就沒有能力再進貨了。他的誠意打動了客戶,他們一致同意每條麻繩多付五分錢,將價格提升到五毛五分。這樣一來,除去運費,一條麻繩呂梁凈賺一毛錢。他每天的銷售量都有十幾萬條,一年下來,呂梁凈賺了一百多萬元。五年後,他成了著名的「麻繩大王」。

在這個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社會,吃虧總是難免的,實際上真正吃大虧的並不是那些老實人,而是那些自認為非常聰明的人。因為老實人總是能夠吃得下一時的小虧,即使最後得不到大利,也往往不會吃虧太大。而那些聰明人則不然,他們總是看似賺到了一些蠅頭小利,實際上失去的更多。

因此,我們要做一個能夠吃小虧、善於吃小虧的人。小的損失往往能夠換來大的回報,相對未來的長久利益,這點「投資」還是值得的。

以退為進的妙用對於社會上功成名就的人,大家只看到了他們表面的光鮮,卻很少有人關注他們為什麼能夠獲得成功,坐擁萬金。

實際上,這些成功者大多都是低調的人,他們的成就得益於懂得退步。他們從來不會在人前表現得鋒芒畢露,總是放低自己的姿態,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與人相處。這樣做一來可以使自己免遭他人的嫉妒和排擠,二來可以暗中積蓄能力,悄悄積累更多的財富,獲得更大的成功。可見,退步有時也是一種智慧,這並不是倒退,而是另一種前進。

英國有一位叫托馬斯的皮鞋製造商,他去法國巴黎開拓市場。臨行前,他對巴黎的皮鞋市場做了深入的研究,認為自己推廣的這種鞋質量好、款式新,一定會大受歡迎。因此,他懷著愉悅的心情去了巴黎。

剛下飛機,他就迫不及待去拜見當地最大的皮鞋公司的總裁密特朗先生。他早就聽說過密特朗的大名,知道他是位城府極深的商場老手,於是托馬斯決定採取以退為進的方式進行談判。

相見之後,密特朗果然如托馬斯所料,一開始就拚命殺價,在雙方訂立契約的時候,密特朗將價格殺到了最低,並要求分期回款。面對密特朗的步步緊逼,托馬斯步步退讓,不斷滿足對方的要求。見到這種情況,密特朗誤以為托馬斯是個剛剛「上道」的愣頭青,便逐漸放鬆了警惕。當貨物運來時,密特朗再次殺價,他以為這次肯定又能得逞。

然而,令密特朗意想不到的是,托馬斯一反常態,果斷地說出了「不」字。接著,托馬斯冷靜地說:「按先前簽訂的契約,我有理由向你提出索賠。」這時,密特朗才醒悟過來,自己中了托馬斯的圈套。這時,他不得不按托馬斯的報價接受這批貨物。

由於這批鞋價格合理,在法國非常暢銷,密特朗和托馬斯也成了好朋友,他成為托馬斯在巴黎的最大代理商。

通過托馬斯的故事可以看出,富人們為了迅速佔領市場,常常採用以退為進的策略。退一步不但能抬高自己的身價,還能讓自己佔據主動。只有將自己的姿態放低,才能抬高自己的身價,實現自己的理想。

武亮在美國哈佛大學攻讀軟體工程專業博士學位,學成回國後,他不但沒有在人前顯擺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反而主動放低姿態,事事謙虛謹慎。儘管如此,由於學歷太高,又缺乏工作經驗,武亮在求職的過程中屢屢受挫。

後來,武亮想:「這些企業之所以不錄用我,主要是看我學歷太高,怕我的能力和薪水不對等。看來,我需要改變一下策略了。」想到這裡,武亮收起了自己的博士學歷證書,拿出高中畢業證,以高中生的身份去應聘。很快,武亮被一家軟體公司錄用了,分配給武亮的職位是電腦輸入員。

一名海歸博士,居然做這種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體力勞動」,若換做一般人,肯定早就受不了了。可是,武亮卻沒有一絲怨言,在電腦輸入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一絲不苟,他不但錄入得又快又准,還時常發現同事編程代碼中的錯誤,幫助同事改正。很快,他的工作得到同事的讚賞和部門領導的認可。

於是,部門領導將事情彙報給了老闆,老闆決定親自見見武亮。相見之下,老闆感覺有些奇怪,因為他怎麼也看不出武亮居然只是個高中生,因為一個高中生不可能有這樣的氣質,也不可能發現軟體工程師們程序中的失誤。

老闆問武亮到底是什麼學歷。武亮便拿出了自己的學士學位證書,老闆親自給武亮安排了一個實習程序員的崗位。

可過了沒多久,老闆又發現不對勁了。武亮的編程水平竟然比公司里最優秀的軟體工程師還要強得多,另外,武亮還經常提出一些獨特的建議,這些建議有效提高了公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而這些,一般的大學畢業生很難做到。

老闆又把武亮叫到辦公室,在他的詢問之下,武亮拿出了自己的碩士學位證書,老闆很高興,破格提拔他為研發部的副經理。

工作了兩個月後,老闆還是覺得有問題,因為武亮的表現要遠遠強於一般的碩士生。在老闆的再三追問下,武亮終於拿出自己哈佛大學的博士學位證書。老闆這才恍然大悟,他被武亮的精神所打動,毫不猶豫地提升武亮做了公司的副總經理。

在這個崇尚個性的時代,大多數人都在竭盡全力地從不同角度展示自己,甘於低調的人越來越少。可是,太過張揚的人看似得到了很多,實際上卻所獲無幾。而那些低調退讓的人,卻在默默地積蓄力量,看似他們沒有得到什麼,但當他們「爆發」的那一天,你會感受到從未感受過的力量。正是憑著這股力量,他們才越飛越高,飛上夢想的天空,實現原來遙不可及的理想。因此,任何一個渴望成功,渴望擁有財富的人,都應該學會退步,放低自己。這樣,你會在退讓中積蓄更多的力量,讓自己的身價一步步提高。

忍一時之氣,成長久之功人生在世,沒有人可以事事順心、時時順心,總會遭遇一些非議和委屈。對待這種事情,富人和窮人之間的區別就在於是否擁有忍耐之心。許多人生活拮据、窮困潦倒,就是因為總是放不下所謂的骨氣、尊嚴,奮起反擊,最後落得兩敗俱傷;富人則不同,他們遇到委屈和責難的時候,會忍下這一時之氣,盡量保持與對方人際關係的和諧,然後在輕鬆友好的氛圍中將錢掙到手。

縱觀古今中外,凡是能成大事的人都具有非凡的忍耐力,這些人信奉的道理是:百忍能成鋼。

只有忍住一時之氣,才能成就長久之功。有許多殘酷的現實是無法改變的,有許多非議是無法消除的,有許多委屈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時時反擊,就會讓自己陷入被動的誤區,甚至帶來巨大的麻煩和損失。當你不具備硬碰硬的資格時,不妨忍住一時之氣,用另一種方式來對待它,或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忍一時之氣不僅是一種自我保護行為,也是成就大事所必需的一種素質。日本礦山大王古河市兵衛曾說過:「忍耐就是成功之路。」只有學會用理智克制自己的情感,在需要的時候採取忍讓的態度,才能辦成大事。

古河市兵衛小時候是豆腐店的工人,後來又受雇於高利貸者,當過一段時間的收款員。

一天晚上,古河市兵衛去客戶那裡收款。對方根本就不想還款,對古河市兵衛的態度非常冷漠,讓古河市兵衛干坐在那裡,自己熄了燈上床睡覺。古河市兵衛見對方根本沒有理自己的意思,就在那裡一直坐到天亮。

第二天早上,對方起床後看見古河市兵衛仍然坐在自己家,一夜未睡,很是驚訝。更讓他驚訝的是,古河市兵衛沒有一點生氣的意思,依然面帶微笑。這樣的態度使對方大為感動,不但態度變得謙和起來,還將欠款一分不差地交到古河市兵衛手中。

古河市兵衛這種能夠忍住一時之氣的性格得到了老闆的信賴與認可。沒過多久,老闆推薦他到當地的一位富商那裡工作。幾年後,古河市兵衛被這位富商提拔為經理。

又過了幾年,日本進入明治天皇統治時期。明治初期,日本的經濟狀況非常不好,物價飛漲,許多公司紛紛關門倒閉,古河市兵衛所在的公司也難逃厄運。公司欠下大筆貨款,終至倒閉,許多人都離開了,古河市兵衛卻拿出自己的私產幫老闆還債。一時間,古河市兵衛的名字轟動了全國。

兩年後,古河市兵衛湊錢買下足尾銅礦。許多人得知這一消息後,紛紛嘲笑古河市兵衛:「這個古河,肯定是瘋了。這個時候買礦,不賠得傾家蕩產才怪。」然而,古河市兵衛從來不介意別人怎麼說,依然拚命地帶人挖礦,想通過足尾銅礦賺一筆錢。

就這樣,兩年過去了,資金一天天減少,卻連銅的影子都沒見著。許多手下的人開始抱怨,有些人還公開指責古河市兵衛。可是,古河士兵衛咬著牙,忍住了這些氣,一直堅持下來。在第四年,他們終於挖出了銅,事情從此有了轉機。

正是憑著這種忍耐的個性,古河士兵衛成為日本赫赫有名的礦山大王。

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古河士兵衛說:「大家都在問我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其實只有一句話,那就是能夠忍住一時之氣,苦撐到底。」

這樣的忍耐,不是屈服,而是一種智慧。忍一時之氣,坐等時機到來。當時機成熟了,你就可以一飛衝天,實現自己的抱負。

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要想出人頭地,有所成就,必須忍住一時之氣。這也是富人和窮人的本質區別。如果一個人缺少忍耐,他的心就會變得狹隘,就會每天都活在憤怒中,哪裡還有時間和精力學習、工作呢?而那些真正具有忍耐力的人,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忍耐不是懦弱的表現,而是一種勇敢的精神。「忍」字並不是心頭一把刀,而是刀下有顆心!因此,那些忍得住一時之氣的人,在經歷一番風霜雪雨後,終能撥雲見日,贏得成功!

好漢也要吃得眼前虧俗話說:「好漢不吃眼前虧。」這話表面上聽起來不錯,但從另一個角度想,眼前不吃虧的人很有可能會身後吃虧。有時候,吃得眼前虧是一種大度的表現。吃得一點兒虧,犧牲一點兒自己的利益,就會因此而多交一位朋友,多獲一份成功的機會。

現代社會,聰明的人越來越多,只佔便宜不吃虧的心理也日益嚴重,如果一點虧都不吃,那人與人之間就會因為一點小事而爭吵不休,因為一點小的利益而明爭暗鬥,搞得自己生活煩惱不斷,工作疲憊不堪。如果能夠吃得下眼前虧,那就能夠在無形中得到更多的利益。

張宇是一位汽車推銷員,他為人謙和,業績優秀,深得領導和同事的喜歡。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張宇所在的公司不但沒有受到絲毫影響,反而擴大了規模。由於原來的辦公室地方不夠,公司搬到了北京郊區一所高檔寫字樓。張宇由於工作地點換了,便打算重新租一個住處。利用休息時間,張宇找了一天半,終於找到一所非常不錯的房子,這是一個兩居室,外面一大間,裡面一小間,大間不但採光好,還非常寬敞明亮。於是,張宇就將這個大間租了下來。

張宇交完房租,便回家搬東西去了。他前腳剛離開,後腳就又來了一位租房的人,這是位畫家,也是一位編劇。畫家看了這所房子後,自然也喜歡上了外面的大間。

房東告訴他,這個大間剛租出去,如果想租只能租裡面的小間了。畫家想了想,便交了房租,租下了裡面的那個小間。接下來,畫家找了幾個朋友,迅速地將自己的一堆東西都搬到了大間。正在他們搬得熱火朝天的時候,張宇趕到了。看到畫家佔了自己剛租的房子,張宇心中有些不高興。

這時,畫家走過來對他說:「兄弟,真的不好意思。我東西比較多,還要擺畫架,我能住這個大間嗎?我這次是來郊區採風,最多住上兩三個月就走了。」

這時候,張宇有點為難。如果不同意,人家東西都搬進來了;如果同意,自己實在不喜歡裡面的小間。再說,自己交的大間的房租反而住小間,豈不是太吃虧了?思考再三,張宇還是爽快地答應了。畫家非常高興,當晚就請幫他搬家的朋友和張於一起大吃了一頓。

後來,張宇發現這位畫家確實不簡單,不但識識許多國內著名的畫家、編劇,而且與諸多導演都有來往。由於張宇把大間讓給了畫家,他對張宇印象非常好。於是,他主動介紹了許多文化界和影視界的名人給張宇認識。

兩個月後,畫家突然找到張宇,催促他同自己一起搬家。這下張宇又懵了,他忙問畫家怎麼回事。畫家笑著對他說:「我的一位朋友要出國,留下了一套三居室的房子沒人住,他請我住他那兒,順便幫他看房子。我想三個屋我一個人也住不過來,你同我一塊去吧。」

就這樣,張宇在畫家朋友的三居室里住了一年,畫家不但沒收一分錢房租,還介紹了更多的朋友給張宇認識。第二年,畫家打算開一間公司,點名請張宇做自己的第一助理。

故事中的張宇最初將大間讓給畫家,看似吃了很大的虧,後來卻換來了如此大的收益,這可能是許多人都沒有想到的。

試想,如果他當時據理力爭,寸步不讓,最後可能會保住自己的大間,卻會因此而失去畫家的情誼。其實,生活中就是這樣,你敬別人一尺,別人會敬你一丈。你吃點眼前小虧,可能會換來長久收益。很多時候,吃了眼前虧,看似窩囊,看似得不償失,可結果常常會給你帶來意外的驚喜。

從許多商人成功的經歷來看,吃下眼前虧是一種高妙的經營策略。吃虧很多時候是一種商業上的深謀遠慮。對於商業上的得失,一定要站得高,看得遠。千萬不要為了一點眼前的利益而讓自己喪失了長遠利益。

因此,吃得眼前虧的不僅僅是一種大度,還是一種智慧,那些生意興隆,成就大事的商人,都是能吃得眼前虧的人。

實際上,大多數人都是「不吃眼前虧」的人,他們唯恐自己吃虧,甚至總期待占別人點便宜。殊不知,吃虧是一種明智而積極的交往方式。在這種交往方式中,由吃虧所帶來的福,價值遠遠超過了所吃的虧,那些不願吃虧的人,往往佔了眼前的便宜,而痛失了長遠的利益。

另外,「好漢吃得眼前虧」也是許多成功人士的人生信條。這些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他們懂得如何去面對「吃虧」。要知道,世上沒有人是永遠不吃虧的,也沒有便宜是可以佔一輩子的。與其這樣,不如吃點小虧,換得別人的認可與尊敬,這帶給自己的無形利益要遠遠大於這點微不足道的小虧。因此,吃眼前虧為的是結一個好人緣兒,為自己將來的成功打下基礎。

試想,一個肯於吃虧的人,君子認為你有修養,小人認為你為人實在、可靠,不管哪種評價,他們都會將你當作可交之人。如此一來,你就真的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了,君子敬重你,小人擁戴你。做到這些,賺得財富,獲得成功,也不過是遲早的事。

人散財聚,人聚財散俗話說「事在人為」,放眼歷史,古今中外的成功者,無一不是身邊聚集了大量的優秀人才,在這些人才的通力合作之下,才取得了令人艷羨的成就。可以說,將人才聚集到一起,就等於將錢財聚集在了一起。只有將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才聚集在一起,使他們最大程度地發揮出自己的才能,才能產生源源不斷的財富。這就是許多富人學歷不高,能力一般,卻能坐擁財富的原因。他們懂得如何發現人才,聚集人才,使用人才,讓那些高學歷、高能力的人才幫助自己發展事業,賺取財富。

蒙牛集團在1999年創業之初,註冊資本只有100萬元。當時,牛根生真的較上勁了,發誓要做一家和伊利一樣大的企業。

伊利老總鄭俊懷聽到牛根生創業的事情後,笑著說:「100萬元能幹什麼!」可令他萬萬想不到的是,自己手下的許多高級人才紛紛跑到了牛根生那邊。牛根生非常感動,他也真誠地告訴這些人,千萬不要棄明投暗。但大家都堅定地認為,他是「明」,不是「暗」。憑著這些人的共同努力,蒙牛的發展非常迅速。

牛根生對自己的利益看得很淡。他將蒙牛集團的股份幾乎全分給了底下的人,他住的房子不如手下人住得大,他拿到的薪水不如手下高管拿得多,他還曾經將108萬元年薪分給集團的員工。正是這種主動散財的精神,才使得蒙牛集團迅速發展壯大,沒幾年便進入中國乳製品企業的前三甲。

大多數人都知道,「有得必有失」,其實這句話反過來也是成立的。正如故事中的牛根生一樣,他將錢散給了眾人,卻創造了一個企業界的神話。正是他善於散財,才為蒙牛招募了一大批優秀人才,使企業得以迅速發展。牛根生一直堅持認為:錢可以聚人、馭人,只有我先為人人,才能換來人人為我。

散財聚人心,這是經商的至高境界。散財永遠是激勵部下奮勇拼搏的最佳途徑,也是聚攏人心的不二法門。該散財的時候一定要散,但要遵循一個原則:散財不是為了炫耀,而是為了聚人,更是為了幫人。「財聚人散,財散人聚」,當你徹底領悟到其中的真諦後,你也就離成為富人不遠了。

主動吃虧才能主動獲得「吃虧是福」這句老話讓許多人感到費解的話,「吃虧」怎麼會是「福」呢?因為你吃了虧,自然有人佔了便宜,佔了便宜的人自然會對你心存感激。當有一天你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會傾盡全力去幫助你,從這個角度上講,吃虧確實是一種福份。

能夠主動吃虧的人,不但能夠迅速提高自己的誠信度,還能積累大量的人脈關係,而這些,都是你未來成功不可缺少的必要因素。因此,主動吃虧是一種智慧的體現,全球華人首富李嘉誠就清楚地明白這一點,他一直都奉行著「寧虧自己,不虧大家」的經商準則,並憑藉這一準則獲得了巨大成功。一個主動吃虧的人,看似失去了很多,但他未來得到的可能會更多。

說起來你可能不信,一個善於主動吃虧的人,不但獲得了「北京好人」的稱號,還得到了溫家寶總理的讚揚。這樣的人,雖然距離「富人」的標準暫時還有一段距離,但是,不可否認,他心理的富足是無人可比的。

李高峰是一位土生土長的河南人,他剛來北京工作的時候,看到自己租住的房子旁邊的河道中堆滿了垃圾,他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自己花錢買工具,自己主動清理河裡的垃圾。

這樣的行為讓許多人感到不解,他們對李高峰說:「別人都是主動佔便宜,你倒好,主動吃虧,這樣圖個什麼啊?」可是,不管別人怎麼說,李高峰這一行動堅持了整整十年。

2001年,經朋友推薦,李高峰在《北京青年報》找到了一份送報員的工作。在工作崗位上,他始終秉承「吃虧是福」的精神,不但業績做得非常優秀,人品還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認可。2004年,他被北京團市委授予進京務工人員「首都貢獻獎」。

2005年,他為了自己鍾愛的環保公益「事業」,毅然辭去了《北京青年報》的工作,去北京市朝陽區的一個普通社區做了一名保潔員。工資也從每月2000多塊錢驟減至每月800元錢。之所以做這份工作,是因為保潔員每天只需上五個小時的班,這樣他就有更多的時間去做公益了。

每天在工作之餘,李高峰都忙碌在環保的第一線,用自己的激情與汗水為首都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李高峰做公益純屬義務,沒有一分錢報酬。但他卻樂此不疲地一直堅持到現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時候,他還組織了一個800多人的志願隊,一起去奧運場館當志願者。

雖然李高峰是個外來的務工人員,可他卻將大量時間用在為首都人民服務上。看上去他一直在吃虧,並且是主動吃虧。可是,正是他的吃虧精神,打動了越來越多的人。

當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得知此事後,對李高峰的行為做出了高度讚揚。2010年1月31日,溫家寶總理接見了李高峰,並評價他說:「高峰啊,你不僅為河南人爭了光,也為首都和國家爭了光,無愧於你『北京好人』的稱號,假如大家都能像你一樣,人人做好事,個個做好人,我們的社會就會更加和諧美好!」

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青年,就是憑著自己的努力爭得了總理的認可。

雖然「吃虧」的好處如此之多,但在生活中真正做到「主動吃虧」的人卻很少。這是人天性中喜歡佔小便宜的心理在作怪。如果不克服這一點,就很難做出一番大事業,更難收穫成功。許多名噪一時的富豪們之所以能成為巨額財富的擁有者,最主要的一點就是他們懂得去「主動吃虧」。這看似很傻的行為,卻能為他們帶來別人意想不到的收穫。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戰勝國決定聯合起來,成立一個專門處理世界各國事務的聯合國。可聯合國的總部設在什麼地方,各國的意見卻達不成一致。按理說,聯合國的總部應該設在一個發達國家的中心區。可是,一來任何國家的中心區都很難找到這樣一大片土地,二來即便真的找到了土地,聯合國根本沒能力支付購買土地的巨額資金。

正當大家都束手無策時,著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聽到了這個消息。他馬上斥巨資870萬美元,在世界級大都市紐約的黃金地段買下了一大片土地,同時將這片土地周圍的土地全部買了下來。

正當人們對他的行為感到費解之時,洛克菲勒將這一大片土地無償捐獻給了聯合國。聯合國的各國領導自然十分高興,他們欣然接受了。

洛克菲勒的舉動讓所有人感到吃驚,大家都笑他太傻。面對大家的非議和嘲笑,洛克菲勒一笑置之。

聯合國的大廈建成之後,周圍的土地價格像坐了火箭一樣迅速飆升。可是,周圍的土地全部歸洛克菲勒家族所有。此時,人們這才恍然大悟,聯合國周圍的土地,究竟給洛克菲勒家族帶來了多少財富,這個巨額的數字已經無法計算得出了。

洛克菲勒的大名早已傳遍了世界,他之所以能獲得如此豐厚的回報,源於他最初的主動「吃虧」。當他免費將土地獻給聯合國的時候,有太多的人在看他的笑話,可當他從這件事情中獲得暴利的時候,又有多少人在感嘆他的聰明?可見,敢於主動吃虧,善於主動吃虧的人,才能主動獲得更多的利益。其實,天下沒有白吃的虧,有付出必然有回報。如果一個人能夠心平氣和地吃虧,就容易得到別人的認可與尊重,從而在未來收穫更多的驚喜。

正如著名的企業家嚴介和所說:「看似一件很吃虧的事情,往往會給你帶來巨額的財富。」

太平洋建設集團的創始人嚴價和是位享譽中外的著名企業家,當別人問到他如何將企業做大的秘訣時,嚴介和微微一笑,他說自己的秘訣只有四個字:主動吃虧。

1992年,嚴介和還是一個窮人,可當時的他一直渴望做一番大事業。於是,他東拼西湊借來十萬元錢,在淮安註冊了一家建築公司。當時,南京市正在建設環城的公路。嚴介和知道後便先後跑了南京11趟。在他的不斷努力下,終於得到了3個小涵洞的項目。

可是,由於項目層層轉包,到嚴介和手裡已經是第五層承包商了。僅管理費一項,嚴介和就得交納36%,項目的總標的不足30萬元。

嚴介和回到自己的公司後,告訴大家自己接了個賠本的項目,整個項目做下來,公司要凈虧損5萬元。

當時,手下的員工們都說這個項目太不划算了,明擺著是在吃虧。嚴介和卻說:「有時候主動吃虧才能主動獲得,大家不要灰心,但要注意把握好質量。虧五萬不如虧八萬,我們豁出去了,一定要保證工程的進度與質量。」結果,原計劃半年才能完成的工程,嚴介和只用了三個月就完工了,並且質量上沒有出現一絲毛病。

經過這次「主動吃虧」事件,嚴介和在業內有了自己的影響力。從此,不斷有項目主動找上他,他的業務規模也在不斷擴大。他先後參與了南京新機場高速、京滬高速、江陰大橋、沂淮高速、南京地鐵等一系列國家和省市重點工程的建設。

每當談起最初的南京環城公路的項目時,嚴介和都這樣說:「當時我們沒有任何名氣,突然尋得了一個來之不易的機遇。我當時想的是,不靠著他賺錢,只靠著他打造自己的信譽。虧五萬不如虧八萬,一定要保證速度和質量。

事實證明,這樣的決策是正確的。我們接下來就賺了800多萬,這也是我的第一桶金。試想,如果當時沒有主動吃虧的精神,我怎麼可能會拿到項目呢?」

因此,想要賺到錢,獲得成功,就要將自己的目光放得長遠一些,不能被眼前的蠅頭小利所迷惑。自己主動吃點虧,讓別人獲得利益,別人才能反過來幫助自己。把關鍵時刻的虧吃得淋漓盡致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

人生就像一場豪賭第二件事人生如賭場,要敢於下注

1.人生就像一場豪賭

很多功成名就的人回想起自己的創業歷程,都深深地感覺到,人生就是一場豪賭。當重大的機遇到來時,與之相伴而來的肯定是高風險。此時,是賭上一把,還是臨陣退縮?如果臨陣退縮,眼前你不會有什麼損失,但機遇也將註定與你無緣;如果賭上一把,萬一失敗你會陷入窘迫的境地,但也可能贏得巨大的成功。對許多富人來說,尤其是那些超級富豪,他們肯定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賭上一把,因為他們非常明白「富貴險中求」的道理。高風險意味著高收益,低風險意味著低收益,沒風險意味著沒收益。天上不可能掉餡餅,想成功,要賺大錢,必須勇於承擔風險。

人生能有幾回搏?當機遇到來的時候,即便存在著很高的風險,也要敢於孤注一擲,賭上一把。有許多優秀的企業家都是在選擇的十字路口上走向豪賭,拼盡全力,為自己、為企業賭出一個美好的未來。

海南騰龍企業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冼篤信可以稱得上是一位非常「善賭」的企業家。

在20世紀80年代,冼篤信通過買賣汽車積累了30萬元。在那個萬元戶都很罕見的時代,30萬元是一個不小的數字。如果換做別人,一定選擇待在家裡,過舒服的日子。可是,冼篤信的選擇卻與眾不同,他和大多數超級富豪一樣,有一顆永遠不滿足於現狀的進取心,只有在無休止的奮鬥與努力中,他才會體會到人生的快樂。擁有30萬元並不是他人生的終極目標,他的理想是300萬元、3000萬元甚至是3個億……只有賺到更多的錢,才能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

在冼篤信看來,人生就一場豪賭,因此他決定將這30萬元賭上一把。他投資開辦了幾個飼料廠,經營規模不斷擴大。在1987年的時候,冼篤信出資創辦了騰龍實業總公司,並擔任總經理。此時,他已經擁有近百萬元的財富了。

騰龍實業總公司成立後,冼篤信與國外兩家知名房地產公司聯合起來,在海南共同開發房地產,其中將主要「戰場」放在三亞。三家公司共同出資2000萬元承包了一些項目。在他看來,未來的房價肯定會突飛猛進,經營房地產生意應該是前景樂觀。而三亞是中國空氣質量最好的城市,又是個旅遊城市,再加上冼篤信是三亞第一批房地產開發商,因此他對這次的豪賭充滿了信心。

雖然冼篤信計劃得不錯,可人算不如天算。2000萬元的投資剛投下,我國政府開始嚴格控制貸款,銀根緊縮。這個政策一出,全國的房地產市場很快蕭條起來,市場前景充滿了不確定性。此時,與冼篤信合夥的一家公司退縮了,冼篤信仍然抱著賭一把的決心出資600萬元買下了這家公司所持有的股份。沒多久,另一家合夥的公司也打起了退堂鼓,冼篤信又出資400萬元把這家公司所持有的股份買下。

當時的形勢對冼篤信來說也是一種極大的挑戰,如果政策一直沒有改變,那房地產市場將會繼續維持蕭條的狀態,冼篤信的公司會因此而破產。可是,冼篤信仍然抱著豪賭一場的信心在堅持著。他堅信,當前的政策只是臨時的,隨著國家經濟日漸轉好,政府一定會改變政策。

在別人都恐慌地張望時,冼篤信開發了三亞市第一個房地產工程。他又憑藉著自己的信譽與人脈,貸款1800萬元修了河堤和公路。這種場面與當時的蕭條形成了鮮明對比。他這一舉動,曾引起許多人嘲笑,可不管別人說什麼,洗篤信根本不放在心上,一直堅持著自己的做法。

兩年後,果然政策有所改變,房地產市場一下子被激活,冼篤信憑著兩年前的投資,一下子賺了一個多億。毫無疑問,在這場豪賭中,冼篤信是真正的勝利者。

人生就像一場豪賭,風險越高,回報越高。只有敢於冒險的人,才會擁有巨大的財富,成就輝煌的人生。而且,在不斷的與風險搏擊的過程中,會練就一個人的膽識與抗擊風險的能力。那些樂觀面對風險,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的人,往往會取得令人艷羨的成功。這種甘於冒險的進取精神是成就超級富豪的一個基本因素。

因此,在人生的賭局上,一定要敢於冒險,在風險中尋覓機遇,在機遇中成就輝煌。

認準的事情要敢下注對於富人來說,他們一旦認準某件事,就敢於下大注,義無反顧地做下去,爭取獲得最大的成功。這,也是富人之所以成為富人的重要原因。

敢於下注,是一種勇氣,更是一種膽識,除了需要精明的頭腦和睿智的眼光,還需要過人的勇氣和強烈的自信。美國著名的企業家庫克奇就是一個敢於下注的人。

庫克奇出生在美國的芝加哥,從小就跟著父母到德國居住。庫克奇小時候就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特點,那就是他認準的事情,會不惜任何代價做成。

在庫克奇16歲的時候,他去柏林一家鋼鐵廠做工人,一干就是三年。在這三年中,庫克奇雖然沒掙到多少錢,但他積累了大量工作經驗,而且,他認準了鋼鐵行業前途無量。26歲那年,他回到美國,進入紐約一家鋼鐵進出口貿易公司。

為什麼放棄柏林穩定的工作而跑到美國呢?對此,庫克奇這樣說:「鋼鐵行業是講究資歷的,而我卻非常討厭論資排輩。但我會繼續從事這個行業,因為我感覺它有著樂觀的前景。既然我認準了這個行業,就要敢於下注。我的賭注是我的青春與激情。我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我一定能在這個行業出人頭地。」

在這家公司,庫克奇憑著自己的經驗與能力,沒過一年便被破格提拔為總經理。正當他春風得意的時候,二戰爆發了,個人的利益必須服從國家的使命,他只好去軍隊服役。戰後,得勝歸來的庫克奇再度投入到鋼鐵行業,這次他選擇的仍然是鋼鐵進出口貿易。

為了迅速打開市場,他幾乎花費了自己所有的積蓄,還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去研究競爭對手的情況,每天工作近18個小時。

當別人問他為什麼這樣拚命時,庫克奇的回答還是多年前的那句話:「我既然認準了這個行業,就要敢於下注。我的賭注是我的青春與激情。」

就這樣,在庫克奇的拚命努力下,他的企業年營業額達到3000萬美元,純利潤也在400萬美元左右,成了美國最大的鋼鐵貿易商之一。

庫克奇的故事告訴我們每一個想成為富豪的人,只要自己認準了某件事情,一定要敢於下注,敢於拼搏,在不斷的努力中成就自己的輝煌。當然,這裡所講的敢於下注,並不是一味地蠻幹,也不是沒有任何原則和方法的瞎干,而是要膽大心細,用科學的方法將事情的成功率最大化。

林澤是一位投資股票的散戶,他並沒有什麼內幕信息,也不認識什麼莊家主力,但他卻用區區的5萬塊錢,在股票市場上賺了八百多萬。

2005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林澤接觸到了股票。他聽說投資股票能夠賺不少錢,美國的巴菲特靠投資股票還一度成為世界首富,林澤的心動了。

可是,他根本沒有一點股票知識,應該從何處著手呢?他先去證券公司開了個戶,然後投入了5萬元。對於電視上那些分析家,林澤一點也不相信他們。當然,林澤也絲毫聽不懂他們口中的「政策面、資金面、技術面、心理面」等亂七八糟的「面」。他只記住了「股神」巴菲特的一句話:在人們恐懼的時候貪婪,在人貪婪的時候恐懼。

於是,林澤通過自己的簡單分析,認準了一隻龍頭股,他認為這支股票前途無量。既然認準了,他就將自己的5萬塊全部投入。此時,身邊的朋友都勸他,現在是熊市,買入股票不是等著挨套嗎,明擺著給莊家送錢。林澤笑著說:「在大家最恐懼的時候,我決心入場,這是巴菲特說的。既然我認準了這支股票,我就相信它會給我帶來收益。」

兩年後,股票一路飆升,居然一直升到了6200點。此時,林澤果斷地將手中的股票全拋了出去。此時他的股票已經漲了16倍,最初的5萬元變成了80萬元。

後來,林澤又抓住機會,全力買力、全力賣出地操作了幾回,80萬元已經變成了現在的八百多萬。

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社會,只有敢於出手的人才有成功的機會。當機遇到來的時候,不管最後能否成功,只要你認準了,就要敢於下注。財富不會主動送上門,只有依靠過人的膽識才能獲得,如果坐在那裡猶豫不決,只會錯失良機。

學會「空手套白狼」許多富人都是從窮人開始的。當他們沒有錢的時候,他們就運用自己的腦筋,使用空手套白狼的方法,迅速賺得人生的第一桶金。然後,靠這第一桶金髮展自己的事業,逐步成為人人羨慕的富豪。

著名的地商大享馮侖就是靠空手套白狼起家的。1991年,馮侖和王功權一同去海南創業,他們身上只帶了3萬塊錢。3萬元想做房地產,這簡直是天方夜譚。但是,馮侖經過深思熟慮,想到了一個辦法。他找到當地最有實力的一家信託公司的老闆,在這位老闆面前先講述了一番自己的經歷。馮侖的經歷確實值得炫耀,他1984年畢業於中央黨校,1984年至1991年先後在中央校、中宣部、國家體改委等部門任職。對方聽了他的經歷,自然對他高看一眼。這時,馮侖告訴這位老闆,現在自己手頭有個穩賺不賠的項目,但這個項目的投資有點大,需要1800萬元,而自己手上只有1300萬元,還差500萬元。因此,他希望能夠和這位老闆共同投資,自己出1300萬元,對方出500萬元。這位老闆一聽有這樣的好項目,便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接下來,馮侖讓王功權拿著這500萬元到銀行做了現金抵押,貸出1300萬元。他們用這些錢買了8幢別墅,簡單裝修了一下又迅速將其轉手,這一賣一賣之間,馮侖和王功權賺了三百多萬元。正是靠著這空手套白狼得來的300萬元,馮侖開始了他的傳奇人生。

馮侖曾說:「最初做生意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沒有錢。此時,雖然自己確實沒錢,但千萬不能讓別人知道。相反,還要想方設法讓對方認為你很有錢,並求著你和你合夥做生意。做到這一點,你的啟動資金就不用發愁了。」

馮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初到海南時,儘管沒錢,也穿著高檔,舉止傲慢,讓人一看就是很有實力的樣子。然後,憑藉自己的口才與智慧,不但賺到了錢,還成了全國知名的房地產開發商。

總的來說,空手套白狼是一種思想交鋒,是一種以小搏大的成功技巧。這並不等同於欺詐,這是在暫時缺少資金時的一種資源借用,是一場智慧遊戲。在這場遊戲中,雙方都能夠從中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因此這是一種雙贏的智慧博弈。

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俗話說:「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雖然話聽上去有點糙,但其中蘊藏的道理卻非常值得思考。許多人都想賺錢,想成功,可在困難面前總是畏首畏尾,什麼也做不成,美好的願望最終只是泡影。而那些真正膽大心細的人,看似有些不理智地賭了一把,最終卻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世界上從來沒有萬無一失的創業之道,市場的變化很多時候是難以預測的。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賺得巨額財富,除了精明的頭腦,還需要過人的膽量。

全球華人首富李嘉誠就是個膽大心細的人。

22歲那年,李嘉城在香港開了一家塑料花廠,專門製作和銷售塑料花。由於當時從事這個行業的人並不多,李嘉誠很快掘得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有了足夠的資金後,李嘉誠果斷地將錢投入到房地產開發中。在他做這個決定的時候,曾引起親朋好友的強烈反對,理由很簡單,一是李嘉誠對房地產一無所知,二是當時的地產業非常低迷,根本就不可能賺到錢。可李嘉誠卻力排眾議,毅然決然地投身房地產開發。

首先,他大量買進土地,靜待時機。在別人看來這是件危險的事情,而在李嘉誠看來卻是個千載難逢的機遇。他斷定香港的房地產肯定會伴隨著經濟的復甦而快速發展,未來的價格會高得離譜。果然,一年後,香港的經濟慢慢復甦,政府對房地產業採取了一系列的刺激政策,使得房價和地價齊升,李嘉誠從中大大賺了一筆。

李嘉誠之所以會賺得巨額的財富,與他過人的膽識是分不開的。正是憑著這份膽識,他一路高歌猛進,坐到了全球華人首富的位置。

從平凡成就傳奇,從窮人變成富人,最重要的是把握住機遇。擁有過人的勇氣和膽量,能敏銳地看到並抓住機遇的人,往往能夠收穫別人意想不到的成功。

山東小伙肖財旺是一個農村的孩子,由於家境貧寒,他初中沒畢業就去濟南一家建築工地上做了一名學徒。說是「學徒」好聽一點,其實就是給人搬磚、運泥、打下手。

經過整整三年,肖財旺成為工地上屬一屬二的建築工。在這三年里,他省吃儉用積攢了五萬元。手上有了點錢,肖財旺開始想自己做一番事業了。他發現農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了,消費能力也越來越強了,於是,他決定貸款在村裡開一家小超市。

他算了下,在村裡開個超市最少需要二十多萬元。當他把主意告訴家人朋友時,得到的是一致的反對。大家都勸他:「做事要穩重,你這膽子也太大了。一下子貸十五萬,萬一賠了你怎麼還?」肖財旺笑著說:「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事情還沒做,就退縮了,那一輩子都不會成功。」

肖財旺不顧家人朋友的反對,貸款經營了一家超市。

超市一開業,生意出奇地好,他又在附近的鄉鎮上開了三家分店。一年下來,總利潤達一百五十多萬元。肖財旺也由一個窮小伙成了當地最富有的人。

在現代社會,競爭日益激烈,要想獲得高額的財富更加艱難。正是如此,一旦時機成熟或機遇降臨之時,必須要有足夠的膽識抓住它,勇於承擔風險,這樣,才會有成功的可能。

將「謊言」變成「真理」張德志是河北一個農村的農民。他發現這幾年種地,蔬菜和莊稼長得遠遠不如前幾年了,一個原因是許多農民總是在同一塊地上種重茬莊稼,另一個原因是農作物的病蟲害一年比一年嚴重。這種事情,對一般農民來說,並不是個好消息,可張德志卻在其中發現了機會,一個主意冒了出來。

張德志承包了幾十畝地,種上大豆、草莓、西紅柿等農產品。整個種地的過程中,張德志沒有施一點化肥和沖施肥,也沒用農藥,全用的農家肥。這些農產品即將成熟時,張德志又在村中成立了一家果蔬市場,專門經營自己種的這些農產品。他將這些農產品稱之為「無任何農藥化肥的純綠色食品」。

起初,老百姓們都很費解,不知道張德志這是唱的哪一出,而接下來的事,更讓大家覺著奇怪。張德志印了大量條幅、海報、傳單,將條幅掛在自己的超市門前,把海報貼在村子裡許多人家的牆上,又雇業務員去河北各市發傳單,四處宣傳自己的「綠色食品」。最初,老百姓不相信這就是電視上講的綠色食品,但在張德志鋪天蓋地的宣傳下,大家也就將信將疑了。

很快,河北石家莊的一家超市聯繫到了張德志,要專門經營他的「綠色食品」。產品有了銷路,張德志自然十分高興,宣傳的力度更大了。沒多久,就有許多人找到張德志,想代理他的「綠色食品」。

看著張德志的果蔬廠辦得風生水起,有模有樣,村民們也都相信了張德志種的的確是綠色食品,是無污染的純天然的食品,對人的健康非常有益。

有一天,張德志忙完廠里的事情回到家中,妻子問他:「老張,你賣的這些農產品真的那麼神奇嗎?明天我回娘家,給我爸媽帶點過去。」張德志哈哈大笑:「傻老婆,你聽說過『謊言千遍成真理』這句話嗎?我種的這些農產品,只是沒有用化肥和農藥罷了,與別人家種的菜,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這個故事深刻說明了「謊言」的威力。如果將同一個「謊言」重複100遍,那這個「謊言」就會變成「真理」。

當然,這裡所講的「謊言」並不是真正的欺騙別人的謊言,而是為了得到某一目的而不得不設置的幌子。

對一個渴望成功、渴望擁有財富的人來說,在經營和奮鬥的過程中,只要不危害到別人的利益,不妨試一試將「謊言」變成「真理」的策略。說不定這一試,能讓你試出成功,試出一個美好的未來!

不要為自己留退路我們都羨慕富人擁有的巨額財富,但我們只看到了他們的成功,卻很少有人關注他們在成功背後所付出的艱辛。對這些富人來說,他們也曾遭遇過失敗,經歷過挫折,但與別人不同的是,他們從來不給自己留退路。

在生活中,退路永遠都是留給失敗者的。那些成功者,那些積累了萬貫家財的富人,從來沒有想過為自己留退路,因為退路往往成為一個人退縮的理由。要想成功,就要切斷退路,不給自己任何退縮的理由。因為沒有退路,就只好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向著成功的方向前進,而任何一個人,一旦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能力去做一件事,那他成功的幾率是非常大的。

從這個角度講,沒有任何退路可走的人是最容易走向成功的。只有失去退路,才會找到出路。

鮑斯先生已經30歲了,卻依然一事無成。在上學的時候,他可是老師和同學眼中的才子,他也一直認為自己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可是,畢業都八年了,許多當初不如自己的同學現在都成了遠近聞名的企業家,而自己卻仍然和剛畢業時一樣,每月為著幾千塊的工資辛苦打拚。

為此,鮑斯很苦惱,他找到了自己大學時的導師格林先生,向他尋求改變自己現狀的方法。格林先生早就離開了學校,現在已經是一家大型諮詢公司的總裁了。相見之下,格林先生非常高興。當他得知鮑斯的來意後,並沒有提出什麼辦法,只是邀請鮑斯參加下周一公司組織的一次比賽。

比賽那天,鮑斯如約而至。這次比賽的規則很簡單,每位選手面前有四條通往目的地的道路,要求最快地到達目的地。

鮑斯隨便選擇了一條道路,在出發前,他將一根繩子系在自己身上。這樣,即使這條路行不通,也可以順著繩子原路返回。在這條路上,他不知走了多久,一直找不到出路,無奈之下,他只好順著繩子原路返回了。

接下來,他又選擇了第二條路。在出發前,他同樣將一根繩子系在身上。可是,走了好久,他突然又感覺像進了迷宮一樣。這次,他堅持著向前走。最後終於走出了這些迷宮一樣的路。在他面前是一片森林,看上去更加難走。他走進森林,不久便迷失了方便。於是,他又順著繩子返回了。

這次,他選擇了第三條路。在出發前,他仍系了一根繩子在身上。這條路和前兩條一樣,同樣遇到了迷宮般的小路。但有了前兩次的經驗,他很快就走了出去。此時,在他眼前仍然是一片密林。他沒有辦法,只好進入密林。可是,這片密林太難走出去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他終於走出了密林。鮑斯舒了一口氣,繼續向前走去。這時,前面出現一條大河。奇怪的是,這條大河上根本沒有橋。看來,這條路是死路!鮑斯只好重新順著繩子回到起點。

現在,只剩一條路了,而這條路也是鮑斯最後的選擇了。這次,他沒有繫繩子。因為,即使系了繩子,自己也不可能再回來了。再回來就意味著沒有出發。有了前三次的經驗,他很快就通過迷宮,穿過密林,來到了一條大河前。看來,這四條路的路線有可能是一樣的。站在河邊,鮑斯別無選擇。他只好縱身跳入河中,河水非常冰冷,不過好在水並不深,只到鮑斯的腰部。他淌著水過了河。當他走上河岸時,看到了不遠處的目的地。同時,鮑斯還發現,目的地旁邊有四個了口。原來,選擇任何一條路都會到達終點。更令鮑斯不解的是,其他的選手都早已到達了目的地。

格林先生看著面帶驚詫的鮑斯說:「其實,不管選擇哪條路,只要勇敢地走下去,都會走向終點。但最關鍵的問題是,千萬不要為自己留有退路。因為退路有時候就是阻止自己前進的絆腳索。」

此時,鮑斯終於明白了格林先生的用意:人生,也不能為自己留有退路。

生活中,如果你想要做一個了不起的人,就不要為自己留退路。這樣,就能將自己逼上絕境,置之於死地而後生。一個人一旦擁有了這樣的雄心壯志,就有了奮鬥的動力,能促使我們努力拚搏,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很多時候,成敗只在瞬間。不給自己留退路,就會將自己的信心與勇敢全部集中在前進的道路上,會竭盡全力、孤注一擲地不斷前行。此時,任何困難都會被你踩在腳下,任何挫折都會被甩在身後。當你歷經艱辛之後會發現:原來,成功就在自己眼前。

借貴人之光,照亮自己前程第三件事借別人的「雞」,生自己的「蛋」

1.借貴人之光,照亮自己前程

在現代社會,如果能夠有效地藉助名人的效應,做起事情來就會事半功倍。比如談話中常出現一些身份高貴的人的名字,你在別人眼裡就不同尋常;有地位有身份的人常去的地方,也可以作為提高你的身份和能力的資本;請社會名流題詞,請專家教授為你寫的書序,請明星為你簽名等行為也能為你增色不少。被社會承認是人的正當追求,對社會進步也有積極意義,而藉助名人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是其中很有效的方式之一。

許多精明的企業家都是借「光」高手,他們能夠在談笑間藉助名人之光照亮自己的未來。原豪門集團總裁陳世增就是巧妙藉助名人之光的典型。

1994年12月,美國洛杉磯舉辦了首屆中國酒展示品嘗洽談會。在這次洽談會上,陳世增憑藉出眾的口才和不尋常的經歷成為美國媒體關注的焦點,再加上豪門啤酒是中國的知名品牌,甚至連當時的美國總統柯林頓都邀請他參加20日舉行的晚宴。

12月20日晚上,柯林頓總統和夫人希拉里在白宮門前的大廳口迎候陳世增。見面之後,陳世增笑著表達對柯林頓總統的謝意。

柯林頓說:「歡迎陳先生光臨。請代我向中國人民問好,向中國領導人問好……」

陳世增也趕忙笑著回答:「謝謝總統閣下。如果有時間,也希望總統先生到中國看一下。」

柯林頓不失禮貌地回答:「將來有機會,我一定會去北京訪問……」

陳世增又轉向希拉里說:「當然,漂亮的總統夫人如果有時間,也希望您到中國訪問。」

希拉里微笑著回答:「那將會是件十分令人愉快的事,我一定去,一定去。」

在大廳中,柯林頓夫婦與陳世增合影留念。

宴會上,企業界名流頻頻舉杯,品嘗豪門集團的豪門啤酒。而陳世增,也成了個晚宴最受人關注的中國企業家。

通過這次晚宴,陳世增和他的豪門啤酒在美國出盡了風頭。這次「借光」帶來的社會效益遠遠大於花費巨資做的廣告的收益。

陳世增藉助美國總統柯林頓的「光」大大提高了自己及自己企業的知名度,這對提升豪門集團的品牌知名度和啤酒的銷量產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借用名人之光,能夠瞬間照亮自己的前程。

香港珠寶大王鄭裕彤也是一位借名人之「光」的高手。

1984年,因公司發展需要,鄭裕彤準備建造一個當時香港現代化水平最高的展覽及會議場所,其中包括一幢豪華的大廈、兩幢高級酒店和一個高達55米的展覽中心。

這個消息發布之後,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可是,規劃完成後,鄭裕彤卻將動工的日子一拖再拖,大家都搞不明白他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

就在外界對此事議論紛紛的時候,鄭裕彤突然揭開了謎底——開工日期是英國女王訪問香港的那天。

消息一發布,媒體競爭報道,輿論一片嘩然。要知道,英國女王訪問香港可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因為當時的香港還沒有回歸中國,仍在英國的管轄之下,而女王又是英國的最高元首,再加上這是她在中英兩國達成1997年7月香港回歸中國的協議達成之後的首次訪問,將對香港的未來產生重要影響。因此,這次女王訪港是世界關注的熱點,就連美國、日本、法國、德國等國家的媒體也對此事進行了跟蹤報道。鄭裕彤居然選擇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開工,難道他想與女王爭鋒?實在是有些不明智,大多數人都這麼想。

身邊的商業夥伴紛紛勸鄭裕彤提前或拖後開工,鄭裕彤只是笑而不答。就在英國女王訪問香港這天,鄭裕彤也開始忙了,他命人掛了巨型的條幅,又放飛了許多各式各樣的彩色氣球,氣氛非常熱鬧。

可是,女王已經來到了香港,全港的官員和企業界精英都一同去迎接女王去了,新聞媒體也報道女王訪港的事情去了,幾乎沒有人關注鄭裕彤這片尚未開發的會展中心。那麼,鄭裕彤為什麼非得選擇在這天宣布開工呢?

幾個小時後,謎底終於向世人打開——英國女王親自來參加奠基儀式了。

英國女王站在會展中心地基前,親自鏟下了第一鍬土。

在場的所有人都歡呼雀躍,記者們也紛紛記錄下這令人動容的一幕,全世界在這一刻也都知道了香港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和它的主人鄭裕彤。

這樣的廣告效益有多大,是無法想像的。不管花多少錢,拍攝多少條廣告,都比不上英國女王的那一鍬土。如此一來,鄭裕彤為自己的會展中心做了一次驚人的廣告。

一個有聲望的人即使是給你一句平淡的稱讚,也要比一群普通人長篇大論的讚辭更有威力。但是,重要的是,能夠抓住藉助名人之「光」的機遇,因為這需要相當的技巧和能力。只要能夠抓住機會,依託名人關係,能夠讓你在揮手之間辦成別人一輩子都難以辦成的事。

借人之財,謀己之富沒有人只依靠自己的力量就能獲得成功。大多數人在創業之初,手上都沒有多少錢,此時可以藉助別人的錢,為自己帶來巨大的收益。

所以,沒錢不要緊,只要你擁有膽識和頭腦,擁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大可以冒險一試,果斷地藉助別人的錢來做自己的事情。只有堅信「天下之財均為我用」的思想,才能夠迅速積累自己的財富,成為真正的富人。

羅兆輝是香港皇爵集團的掌門人,被媒體稱為香港地產的「狙擊手」。他之所以年紀輕輕就身價數十億,最主要的就是他有效地利用了銀行的資金。

最初,羅兆輝在香港一家小型的地產公司做經紀人。這是個很普通的工作,每個月的工資不到一千塊,但在這個職位上,他一做就是五年。做的時間長了,他對地產行業的經驗也與日俱增,對樓盤的買賣也越來越熟悉。通過五年的積累,羅兆輝學會了一個基本的地產交易原則:花最少的錢,以最長的成交期買房,然後用最短的時間將其轉手,從而賺取巨大的差價。

在這家地產公司,羅兆輝做到了主管,工資也漲了五六倍,但他仍不滿足於現狀,便跳槽到了一家業內知名企業,幹了近兩年的時間。在這兩年里,他憑著出色的業績積累了很高的信譽,在內業小有名氣。然後,他開始計劃自己開創一番事業。

機會終於來了,他發現了一片非常開闊的住宅用地,如果建成高樓,面積約有10000平方英尺。可是,買下這塊地至少需要500萬元港幣。思考再三,他憑著自己良好的信譽向良行貸款買下了這塊地,然後又以3000萬元港幣的價格轉手賣了出去。如此一買一賣,羅兆輝凈賺2500元港幣,這也是他開創自己事業的第一桶金。

後來,他在經營的過程中不斷向銀行貸款,借銀行的錢做自己的事,結果,事業發展非常迅猛。對於借貸之道,羅兆輝說:「我成功的最大的秘密就是靠別人的錢做自己的事。比如,我手中有100元,便會靠貸款買300元的貨;我手中有300元錢,便會靠貸款買3000元的貨。靠著自己的信譽,我很容易貸到款。通過借來的錢,我迅速讓其生出更多的錢,就這樣滾來滾去,我賺到的錢越來越多。」

其實,這種借錢生錢的辦法就是負債經營。既然向別人借錢,自然就要付給對方利息。可是,一旦你看準了市場,找到了穩賺不賠的項目,就要大膽借貸,做上一個項目或一單生意,你不但能夠償還所有的貸款,還能夠迅速創造自己的財富。只要方法得當,借來的錢所生出的錢要遠遠大於你所支付的利息。

如果不願意借別人的錢,只想依靠自己的力量發展,則會遇到許多難以克服的困難,嚴重的則會讓人變得極為保守,很難從困境中突圍出來。

美國可口可樂公司前任董事長伍德拉就是個喜歡憑藉自己的力量去做事的人。他從來不喜歡向銀行貸款,更不喜歡向別人借款。在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可口可樂公司一度陷入困境。這時,公司里一位負責財務的人想以9.75%的利息貸款1億美元以促進公司發展,當他將這一想法告訴伍德拉時,伍德拉毫不遲疑地回答:「不需要,只要我在任一天,可口可樂就永遠不會借別人一分錢。」這樣的做法大大限制了可口可樂公司的發展,使得它一直無法進入大公司的行列。

伍德拉離任後,他的繼任者戈蘇塔與他的做法截然不同。戈蘇塔深深明白借錢生錢的重要性,於是,他一旦看準了方向,就四處大舉借款。他上任後,讓可口可樂公司的債務由原來的2%一下子升至20%。這樣的舉動使得大批高管都心中不安,他們害怕萬一失敗,公司將面臨破產,可戈蘇塔絲毫沒有感到擔心。他用借來的錢改建公司的設備,並大膽投資影片公司。戈蘇塔時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既然看準了方向,就不要怕花錢。沒錢,借錢也要花。」

正是這種不怕負債的勇氣使得可口可樂公司得到了充足的資金,公司的利潤也增長了20%。隨著公司利潤的不斷增加,可口可樂公司的股票價格也水漲船高,成為人們競相追捧的對象。如此一來,可口可樂迅速成為飲料類的龍頭企業。

戈蘇塔正是靠著借來的錢,使得可口可樂業績大為好轉的。如果他像前任董事長伍德拉一樣,恐怕可口可樂至今仍然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

無數事實表明,能夠充分通過借錢來發展企業的人,才是優秀的企業家。許多巨額財富都是靠最初的貸款來獲得的,「借人之財,謀己之富」是許多富人白手起家的明智之舉。法國著名小說家小仲馬在自己的劇本《金錢問題》中有這樣一句台詞:「賺錢,實際上並不困難,只要有效利用好別人的錢就可以了!」

因此,在你未來的生活和工作中,要學會藉助別人的錢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如果能做到這一點,你就離成功的企業家不遠了。

借人之名,成己之事現代社會,靠著老老實實的打拚想要闖出一條路,獲得巨額財富非常困難。有時候,藉助別人的名氣成就自己也是一條迅速成功的捷徑。

當你還是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時,不妨藉助一些名人的名氣,讓別人注意到你的存在,進而實現迅速為自己的產品打開銷路,為自己的成功鋪就道路,為自己的未來尋找出路。

美國著名商人狄德斯就是一位善於借人之名來宣傳自己的頂級商人。

狄德斯1908年出生在美國一個貧苦的黑人家庭,自幼父親去世,15歲隨母親移居到大城市紐約生活。

為了將來能夠更好的在社會上立足,狄德斯想要學一門過硬的手藝。於是,他去一家珠寶店做了一名學徒。這家珠寶店是紐約最高檔的珠寶店之一,不管什麼材料,一經這家店加工,價格就會瞬間上漲數倍。另外,店主卡森也是當地最著名的工匠,他親手打造的首飾價錢更是貴得離譜。因此,這家珠寶店深受當地名流的喜愛。

卡森是一位非常嚴格的老闆,他培訓學徒非常嚴格。第一天上班,卡森就給狄德斯分配了任務,讓他練習鑿石頭。這是一件非常有技術含量,又非常累的工作,需要把一大塊石頭用鎚子和手鑽打成20塊大小相以,形狀一致的小石頭。另外,卡森還告訴狄德斯,如果打鑿得不合格,不準吃飯。

最初,由於狄德斯缺乏經驗,總是完不成任務,他也因此時常餓肚子。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越做越精,深得卡森的欣賞。兩年後,狄德斯成為了卡斯最器重的店員和最主要的助手。可是,由於誤會,師徒二人恩斷義絕。狄德斯也被解僱了。

失業的狄德斯決定自己開一家首飾加工店。

剛開張時,狄德斯到處招攬生意,可由於自己沒有名氣,沒有一位客戶願意來他的店。這種境況令人沮喪,狄德斯經過仔細分析,決定換一種方式做生意。

他將當地名流的聯繫方式都搜集在一起,然後分別給他們寄出一封信,在信中介紹了自己的技藝和超值的優惠。一周後,他做成了自己第一單生意。

有一天,一位衣著華麗的婦人來到狄德斯店中,他對狄德斯的手藝非常滿意,他笑著問:「狄德斯先生,你的手藝真棒,是從哪兒學來的?」

狄德斯謙虛地回答:「是從卡森珠寶店卡森老闆那學的。」

婦人非常驚訝地說:「天啊!就是那位鼎鼎大名的卡森先生嗎?原來你是他的學生,怪不得你水技藝如此高呢!」

比婦人更吃驚的是狄德斯,他知道卡森出名,但沒想到如此出名。對此,狄德斯決定借卡森之名來成就自己的事業。從這之後,每當有人來到他的店中時,狄德斯總是這樣介紹自己:「我是卡森先生的徒弟狄德斯……」

過了將近一年,狄德斯已經是紐約小有名氣的工匠了,店中的生意自然是越來越好。

1937年夏的一天,狄德斯接待了一位著名的批發商——約翰遜。約翰遜是美國最有名詞的珠寶批發商,再貴重的首飾,如果沒有經過約翰遜的手,也很難賣出高價;再便宜的首飾,一旦經了約翰遜的手也會價格倍增。

狄德斯用自己的真誠和自己精湛的手藝打動了約翰遜,他同意做狄德斯的經銷商。藉助約翰遜的名氣,狄德斯名聲大振,他的產品也逐漸得到了美國上流社會的認可。一時間,來他店中加工首飾的人絡繹不絕。

正是靠著卡森和約翰遜的名氣,狄德斯成為了當地最出名的工匠,他的店也成為了當地珠寶生意最火爆的一家店。

可見,當自己由於沒有名氣而寸步難行時,不妨藉助名人的名氣來提升自己,這樣會讓你做起事情來事半功倍。許多優秀的商人都認為,成功借用別人的名氣是一種智慧,它能夠迅速壯大自己的力量,快速成就自己的事業。

中國服裝協會男裝委員會委員中國品牌建設優秀企業家柯夏鳴是一個借力高手。

柯夏鳴從小喜歡名牌服裝,對穿著十分考究,這促使他與服裝行業的結緣,他26歲與人合夥開辦服裝廠,踏入了服裝業。之後一路暢通,三度向成熟品牌「借殼」、借力NBA、嫁接2008奧運,不斷地將自己的事業推向高峰。

1987年,剛剛成家的他,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難以理解的決定:放棄待遇優厚的工作,下海創業,做服裝生意。幾年後,他的生意已經初具規模。1992年,他迎來事業發展的第一個高峰。通過朋友的推薦,他與當時在泉州服裝行業排名第一的企業達成合作協議,用他公司的生產團隊為其貼牌加工。到1993年初,他的員工已經接近300人,每天能生產1000多件服裝。

1995年底,他又與七匹狼合作,藉助七匹狼的品牌優勢,利用自身在產品開發、設計和製造上的能力,借殼發展。隨著資金實力逐步充裕,他感覺獨立運營品牌的時機已經成熟。是租牌運作還是創牌運營呢?他一時拿不定主意。

此時,正值「拼牌」男裝進行授權,柯夏鳴覺得這是一個借力的大好機遇。取得授權後,他馬上召開1998年秋冬訂貨會,並投入100多萬元進行宣傳。當時的宣傳效果非常好,一個月內他就招齊全國二十多個省份的代理商,開啟特許加盟專賣的先河。

這一年,他的銷售業績突破8000萬元,專賣網路達到400多家。2000年,經銷商搶著訂貨,甚至為訂貨發生衝突,此後2年銷售業績徘徊在1個億左右。

2006年8月,當他得知NBA來中國開拓市場的消息,火速飛赴北京和上海與之接洽,並簽訂一系列合作協議。這一年,他的專賣店發展到900多家,銷售業績也比上年增長50%以上。隨著2008年的到來,他將繼續借力高端體育資源,嫁接2008北京奧運的商機,在全國展開新一輪進攻狂潮。

試想一下,如果柯夏鳴如果沒有藉助七匹狼和NBA的名氣,而是自己一個人一點一點從零做起,他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做成現在的成就。所以,借力往往比親力親為更有效率、更能成事。並不是說我們要丟掉自主,而是說我們要善於利用外部資源和他人的力量,這樣才能大大提高我們做事的效率,這才是聰明者的做法。

任何一個渴望成功的人,都要懂得「借人之名成己之事」的道理。因為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當自己的力量還不足以獲得成功時,要學會借用別人的名氣來開創自己的事業。將對方的名氣當成自己利益的跳板,這樣你才能坐收更多的財富。

名能生利,借人之名,收己之利是一個人獲得成功的捷徑。因此,我們要做一個敢於借用他人名氣,善於借用他人名氣的人。

借勢而起,乘風破浪上青雲研究表明,一隻普通蝴蝶的平均壽命是一個月,而如果它想從南京飛往北京,以它的飛行速度需要6個月的時間,那麼,它如何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從南京飛到北京呢?其實很簡單,它可以先飛到一列南京開往北京的高速列車上,通過列車這個載體,輕而易舉地做到。

這就是借勢,也就是借用別人的金錢、名望或人脈關係等達到自己的目的。對富人們來說,借勢能夠有效縮短自己成功的時間,他們將這種行為稱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著名的商人王金祥就是藉助大企業品牌發展起來的。

早在2002年的時候,王金祥因為與其他股東有分歧,將自己在一家鞋廠的三成股份退了出來。退股之後,他並沒有利用自己手中的資源繼續製鞋,而是冷靜地分析了當前的市場現狀。他認為製鞋的廠子良莠不齊,面臨的競爭壓力都非常大。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王金祥可以走的路有兩條:一條是建立自己的品牌,另一條是借用名牌。王金祥想:「創立自己的品牌固然是個不錯的選擇,但這樣風險太大了。一是創建品牌是需要時間的,自己這些資金未必支持得了這麼久;二是隨著市場競爭愈加劇烈,即使是自創品牌也未必能夠突出重圍。」思考再三,王金祥選擇了借勢的方式。

既然要借勢,就得選擇一個有勢可借的企業,王金祥選中了青島雙星集團。這家集團是擁有鞋業第一個馳名商標的大企業,也是當時行業中的老大。如果能夠借雙星之力,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通過考察,王金祥發現雙星只生產膠鞋和旅遊鞋,皮鞋是它的空缺。在王金祥看來,雙星集團產品結構中的這個空缺,正是上天賜予自己的機會。於是,王金祥壯著膽子撥通了雙星總集團裁汪海的電話。汪海數天後派人考察王金祥的鞋廠,考察者看到王金祥的小廠房之後,對與他的合作並不看好。考察者回去之後數月,合作之事仍杳無音訊。王金祥決定趕赴青島,與汪海面談。

相見之後,王金祥詳細敘述了自己的商業模式、贏利方式及雙方的合作條件。汪海被打動了,於是王金祥用1200萬元買了雙星皮鞋及童皮鞋6年的經營權。

回到自己的廠子後,王金祥開始了雙星皮鞋的生產和銷售。由於雙星是大品牌,所以王金祥的腰桿很硬,很快就發展了二十多個有實力的代理商,自己的銷售網路初見雛形。

接下來的半年裡,雙星皮鞋銷量達到幾十萬雙,王金祥的小公司也一躍成為當時鞋業中銷量最大的公司之一。

經過幾個月,王金祥收回了大部分投資。此後,除了付商標使用費給青島方面外,王金祥的投資並不大。隨著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王金祥的利潤也水漲船高。他的這次借勢策略無疑是成功的。

借勢來發展自己,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經營哲學。借勢的本質就是借人之力,成己之事,它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求存圖變的經營方式。如果借勢借得好,能夠讓一家企業迅速發展壯大,也能夠讓一個人迅速脫穎而出。正如企業界流行的一句話所講的那樣:「三流企業做事,二流企業做市,一流企業做勢。」可見,能夠有效做勢並借勢,是企業經營的最高境界。

為自己尋得一座靠山許多富人都有自己的靠山,在靠山的庇護下渡過了許多難關。正是如此,那些渴望成為富人的人,也都非常渴望能夠有一座自己的靠山。

可是,想找到一座靠譜的靠山也並不是件容易事。因為雖然你看上了某個靠山,但人家未必願意幫你,你必須要贏得對方的好感和信任。這需要一個過程,短則半年一年,長則三年五載。因此,你不但要能夠忍耐,還要能夠熬得住靠山對你的考驗。

在靠山身上花費時間和精力,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培養與靠山的關係,讓他成為一棵大樹,自己可以背靠大樹乘涼,在大樹的保護和幫助下,迅速積累和開發自己的資源。

古往今來,許多成功的人最初都是沒有什麼實力的,他們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靠山的幫忙。

林峰是北京某文化公司的一個小編輯,他一直兢兢業業,辛苦工作。可是,三年過去了,他仍然掙著微薄的工資,連市裡的房子都租不起,只在郊區找了個又臟又亂的舊房子。

每天下班,當林峰迴到那個不足十平米的小屋中時,心中總會泛起一絲酸楚,他想:「看來,我真的要想法改變一下現狀了。」

想改變自己的現狀,第一步就是要為自己尋求一座靠山。

於是,林峰在網上找到國內最知名的那些出版人的聯繫方式,挨個給他們打電話、發郵件,希望能有機會與他們合作。很快,這些優秀的出版人中有四五位成了林峰的朋友。他們都很看好這位小兄弟,真誠地教了他許多策劃編輯上的知識。

接下來,林峰又在網上找到一個出版人俱樂部的QQ群,時常參加群里的出版人聚會。在一次聚會上,林峰認識了一家出版社的總編趙聰。林峰將自己對出版行業的見解和自己未來的打算說給趙聰聽,趙聰十分欣賞眼前這位年輕人,覺得他敢闖敢拼,肯定能夠成就一翻事業。於是,趙聰對林峰說:「兄弟,如果哪天有機會,希望能與你合作。放心,只要在出版圈,老哥永遠都是你的靠山。」

林峰有了這個靠山,心裡自然十分高興。

回到家中,林峰將市場上很常銷的《上下五千年》做了再版,將封面設計得更漂亮,插圖畫得更美觀,價格定得更合理。然後,他拔通了趙聰的電話:「趙哥,我自己弄了套上下五千年,能和你們社合作嗎?」趙聰爽快地答應了。

就這樣,這套《上下五千年》順利地出版發行了。由於林峰這套書不管從設計上,還是從價格上,都佔有絕對優勢,所以銷量非常好。

這套書為他帶來了十幾萬的利潤。靠著這十幾萬,也靠著趙聰這座「靠山」,林峰開始註冊了自己的圖書公司,自己當上了老闆。

五年過去了,現在的林峰,已經身價達到了三千多萬了。

有靠山的人,比那些單打獨鬥、不依靠任何人的人更容易成功,因此,一旦尋求到了得力的靠山,就要學會取悅他們,獲得他們的信任。這樣,他們才會盡全力幫助你。

當然,尋找真正可以幫你獲得成功的靠山並不是件容易事。在選定靠山之前,首先要明白什麼樣的人才合適做靠山。下面的幾類人,可以作為在尋找靠山時的參考:

1.有錢的人

這裡所謂有錢人並不是指那些日子過得還不錯的人,而是指那些超級豪富。這些人不但擁有巨額財富和過人的經商頭腦,還擁有大多數人無法企及的社會關係,這些社會關係正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法寶」。如果找到這樣的人做靠山,自己不管在資金上還是在人脈關係上,就都可以安枕無憂了。

2.有權的人

俗話說「朝中有人好做官」,能夠結識有實權的人,並得到他們的信任,就可以將他們當做自己的靠山。在不違背官場原則和不破壞社會秩序的前提下,你遇到困難有他們鼎力相助的話,問題就能夠很快得到解決。

3.有潛力的人

這種人暫時處於不得志的狀態,但他們擁有過人的潛力。在這類人處於人生低谷時,你上前幫他,並以師友待之,他們就會對你產生無限的信任,把你視為「貧賤之交」。一旦他們走出霉運,飛黃騰達,他們就會成為你最靠得住的靠山。

欲成大事,要善於向人借力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說:「任何一個聰明的企業家都善於藉助別人的力量,任何一個聰明的人也都善於藉助別人的力量。不管是經商還是做人,都要學會有效藉助別人的力量,那樣可以大大縮短你成功的時間。」

在現代這個越來越開放的社會,信息傳播的速度也越來越快,人與人之間的分工也越來越細。個人英雄主義的時代早已過去,靠個人單槍匹馬闖天下的做法也很難成功。只有藉助更多人的力量,與更多的人聯合在一起,才能開拓自己的事業,獲得自己想要的成功。

一個晴朗的午後,有一個少年和父親一起打理花園。他們時而修剪草地,時而修剪樹枝,時而給花草澆水。清風徐來,吹走了炎熱,他們干起活來格外有勁。

父親突然發現草地中央有一塊大石頭,就讓少年把石頭挪到草地外邊。於是,少年使出全身的力氣去搬石頭,但石頭紋絲不動。忙了半天后,少年終於投降了。

「爸,不行啊,我沒法挪動這塊大石頭。」

父親以和藹的語調跟少年說:「孩子,如果你想盡一切方法的話,一定能挪開那塊大石頭。」

少年再次使出渾身力氣試著挪動石頭,可仍然未能成功,急得都快要哭出聲來。這時候,父親走過來輕輕拍一拍少年的後背說:「孩子,我站在你的旁邊靜靜地看著你奮力挪動石頭,不過你好像忘了一件事。」

少年頓時瞪大了眼睛。

父親微笑著說:「你忘了我站在你身旁。我時刻做好了準備,就等你的招呼,可你根本不想向我求助啊。」

少年的眼睛閃了一下,向父親說他需要幫助。當他和父親合力把石頭挪到草地外面後,少年高興得喊了起來。「爸爸,我們終於做到啦!」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許多故事中的少年這樣的人,他們自己無法完成一件事情,卻又不肯求助於他人,最後既耽誤了時間,又影響了結果。令人遺憾的是,越是能力不強的人,越是喜歡自己獨立完成不可能的事情,他們認為求助於人是件羞恥的事情,殊不知這樣的想法會讓自己沉淪於失敗的深淵中,最終一事無成。

許多聲名顯赫的人,在他們能力有所不及的時候,也是藉助他人之力完成自己的事情的。

摩根通過投機賺到了一筆錢後,開始將思路從投機轉移到銀行投資上來。

1871年,法國在普法戰爭中戰敗後,國內局勢一片混亂。法國的財政部門經過測算,認為至少需要2.5億法郎才能讓法國渡過危機。但此時的法國政府根本拿不出錢,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發行國債。

然而,問題是法國剛剛戰敗,誰有膽量承擔數額如此巨大的國債發行呢?法國最富有的商人不敢,英國的富豪們也不敢。這個時候,美國的摩根盯上了這筆生意。

可是,僅僅摩根自己的資金根本不足以做這樣的事情,於是他想到了一個主意:將華爾街上所有的銀行聯合在一起,形成一個臨時的聯盟,這樣風險就由一個金融機構承擔轉變為多個金融機構共擔。法國所需的2.5億法郎,按照當時的匯率摺合成美元只有5000萬元,這些錢如果由華爾街多家銀行共同消化,那就非常容易了。

當摩根這種想法告訴自己的合伙人克萊姆時,克萊姆驚叫道:「天啊!你瘋了嗎?你這樣做是在對華爾街的遊戲規則進行挑戰,是不可能成功的。」

克萊姆的話不是全無道理,摩根的想法確實違背了當時華爾街的傳統。在那個時代,華爾街的規則是:誰有能力,誰獨享;誰有錢,誰獨吞。各個金融機構之間都是劍拔弩張的。儘管如此,摩根依然堅信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

於是,摩根將自己的想法透露給媒體,消息一經公布,許多人紛紛嘲笑摩根是個瘋子,有人甚至給摩根寄來了恐嚇信。摩根不但沒有被嚇倒,反而更加鎮定了,這正是他要達到的效果。

漸漸地,華爾街的金融機構對摩根的想法表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有人表示擁護這種提議,有人強烈反對。這兩派誰也不能說服對方,甚至因此產生了激烈的衝突,於是雙方都把目光集中到這個建議的提起者摩根身上。

摩根不失時機地抓住了這次機遇,他將擁護派集中起來,藉助他們的力量組成聯盟,然後承擔起發行法國國債的事情,從中大大地賺了一筆。

現代社會的複雜性遠遠超過了摩根那個時代,如果不懂得藉助別人的力量,想要獲得成功就更加困難了。而如果能有效藉助別人的力量,將所有可用的力量集中在一起,那就容易得多了。

善於請教別人,善於求助於他人,能夠將辦事的效率大大提高。現在的那些富人都是最善於而且敢於求人的人,如果你也想成為富人,那就學會求助別人,擺脫單打獨鬥的個人英雄主義吧。

放下面子,才會輕裝前行第四件事放下面子,成就大事

1.放下面子,才會輕裝前行

許多人都非常愛面子,這既是好事又是壞事。說它是好事,是因為愛面子能夠讓一個人的行為有所約束,避免了任性妄為;說它是壞事,是因為愛面子能夠讓一個人患得患失,變得日漸虛榮。或許,每個人都愛惜自己的面子,但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需要我們放下面子,只有放下了面子,才能輕裝前行。

對大多數人來說,放下面子,有可能得到的是周圍人異樣的目光,甚至會讓自己陷入孤立。但是,當你打破面子的束縛並獲得成功,周圍人的目光會由異樣變成欣賞,甚至是崇拜。

以「瘋狂英語」聞名於世的李陽,在少年時代並不是個瘋狂的人。十幾歲的時候,他性格非常內向,不喜歡與別人交談。家裡的電話一響,他都會立刻躲起來;家裡來了客人,他從來不會和人家說一句話。

有一次,他得了鼻炎,需要電療治療。然而,就在做電療的時候,器械意外地漏電了,李陽的臉被灼得一陣刺痛,但他由於害羞,一直沒有說話,等電療做完,大家才發現他的臉被灼傷了。至今,他的臉上還有一小塊傷疤。

上大學的時候,李陽仍然是個內向的學生,他輕意不和別人講話。而且,他的學習成績一點都不好,尤其是英語成績,常常需要補考才能過關。

在大二的時候,他報名參加了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並不是他想考四級,而是如果四級通不過,他將無法拿到畢業證。報名四級考試後,他不得不加緊練習英語。每天早上,他都會到學校一處幽靜的樹林中大聲朗讀英語。很快,李陽發現這樣大聲地讀出來,不但能夠加快記憶,還能練習口語。

之後的一段時間,李陽天天都去樹林中讀英語,他的英語進步飛快。當然,四級考試輕而易舉地通過了。

通過這件事,李陽終於明白了,要想成功,就得放下面子。於是,他不管面對多少人,都敢大聲說話了。

後來,他將自己學英語的心得寫成演講稿,準備辦一個英語講座。

在講座上,李陽不管別人怎麼看,依舊是我行我素,演講出人意料地成功。在這次講座上,李陽說了一句這樣的話:「我喜歡丟臉!」這,就是他從一個內向的小男孩成為「瘋狂英語」創始人的心靈感悟,也是他成功的真實心理寫照。

明恩溥是美國一名牧師,他曾寫了本《中國人的氣質》。在書中他提到:「初看上去,用『面子』這個全人類都有的身體部位來概括中國人的性格,沒有比這更為荒謬的事情了。但是在中國,『面子』一詞可不是單指腦袋上朝前的那一部分,而是一個語義甚多的複合詞,其內涵之豐富,超出了我們的描述能力,或許還超出了我們的理解能力。」

沒錯,中國人好面子的程度的確遠遠超出了他們的理解力。比如,有人寧可貸款也要買輛汽車,為的就是讓人們說個「你看某某人家都開上車了」,實際上他每天都為汽油錢犯愁;有人啃老也要付個首付,為的只是讓人羨慕他年紀輕輕就有了自己的房子,實際上他晚上壓力大得都睡不著覺;有的人實在沒有錢,只好吹,吹來吹去吹漏了底。這些好面子的行為,說白了就是打腫臉充胖子。

阿里巴巴董事長馬雲曾說:「如果你現在經營的是一家小公司,或者公司里只有兩三個人,那你就最好低調一些。不要到處嚷著自己是什麼CEO、COO、CFO,這樣好面子不但不能給你帶來什麼好處,還會引起別人的反感。」

有一天,當你真的放下面子的時候,你會發現,其實賺錢並不難,成功也很簡單。只要自己肯低一下頭,彎一下腰,錢就向你飛來了,成功也向你走來了。

臉皮厚,吃個夠郭抒原本是北京首都經貿大學的副教授,8年前她來到加拿大的溫哥華,準備接著教書。可到了那裡她才發現,周圍許多移民的學歷都挺高,教書的前途並不樂觀,於是她放棄了研究學問的念頭。

一個人獨在異國他鄉,舉目無親,低頭無故,其孤苦寂寞可想而知。而且,找工作也非常難。可是,郭抒並沒有被這些困難嚇倒,她想:「我可以從最底層、最簡單的事情做起。」

她找到一家中餐館,在那裡當了一名洗碗工。堂堂的大學副教授做洗碗工?這在常人看來是有失尊嚴的事,可郭抒卻並不這樣認為,她邊打工邊為自己謀求出路。

後來,在一個朋友的介紹下,她代理了一種名叫「百年孤獨」的白酒。由於入關手續太麻煩,沒有進口商願意與她合作。無奈之下,郭抒只好自己借錢包了一個貨櫃,白酒放不滿,她又順便放了一些燕京啤酒。

在加拿大,經營酒類產品是需要受到監管的,郭抒的酒自然進不了酒鋪,她便自己一個人帶著樣品去一家家餐館推銷。在拜訪客戶的過程中,她遇到了不少冷漠,看著別人冷漠的眼神,郭抒的信心不但沒有受到絲毫的打擊,反而更加堅定了。

她常常一家店要跑上十幾二十次,才能漸漸打動客戶。回憶起這段經歷時,郭抒說:「我以前常教學生要臉皮厚些,現在,我親自實踐了自己的話。臉皮厚點兒,對自己事業的幫助確實不小。」

在「厚臉皮」郭抒的不斷努力下,燕京啤酒終於擺在了溫哥華的酒鋪里,郭抒也由一個窮教授變成了富有的商人。

我國有句俗話:「臉皮薄,吃不著;臉皮厚,吃個夠。」這話聽起來很糙,但理卻不糙,對於成就事業、獲取財富是百試不爽的妙招。

從歷史上來看,大凡成功者都是臉皮厚的人,其中最為著名的莫過於越王勾踐。他在吳王夫差面前像個侍者一樣,招之則來,揮之則去,受盡屈辱。然而,正是靠著這種厚臉皮,勾踐最終換來了「三千越甲可吞吳」的輝煌成就。

可見,這種臉皮厚的人確實能夠撈到不少實惠。因此,要想在生活中得到更多,在工作中有所成就,就從現在開始,學著做一個「厚臉皮」的人吧。

肚子永遠比面子重要在漫無邊際的大草原上,有一匹汗血寶馬在低頭啃著青草。它向前走一段,低頭吃幾口草。日子過得很是自在。

兩個月後,汗血寶馬走到了大草原的邊緣,腳下的草也越來越少了。前面是一片廣闊無際的沙漠。汗血寶馬聽說在沙漠的另一邊,有一片更大的草原。可是,沒有人知道這片沙漠究竟有多大,自己能否走到沙漠的另一邊還是個大大的問號。

這時,汗血寶馬如果停止前進,回頭就可以吃到更鮮更美的青草。可是,它心中卻想:「我是馬中跑得最快的汗血寶馬,我的速度是所有馬中最快的。我怎麼可能再吃回頭草呢。如果我不敢進沙漠,繼續回頭吃這片草原上的草,那也太沒面子了。」

想到這裡,汗血寶馬竟然踏上沙漠。

本來,它以為憑著自己的速度,最多兩天就有跑到沙漠的盡頭。然而,它在沙漠中跑了三天三夜,依然沒有看到沙漠的盡頭。這個時候,它已經累得不行了。最終,好面子的汗馬寶馬抵抗不住飢餓,一頭栽倒在沙漠中,再也沒有站起來。

生活中,有許多像汗血寶馬這樣的人,他們好面子,認為面子問題是首要問題。有時候,他們為了面子可以拋開一切,最終雖然不至於像故事中的汗血寶馬那樣餓死,但生活也會陷入窘迫的境地。

其實,對於一個人來說,生命是最重要的,填飽肚子比什麼都重要。千萬不要為了面子,餓著肚子。對於那些為了面子而餓著肚子的人,什麼時候也不會有出息。因為一個連肚子都解決不了的人,又有什麼能力在人前掙得面子呢?

在肚子和面子之間抉擇時,最正確的做法就是放下面子,先填飽肚子再說。對於那些非常講面子的人,可以在適當的時候以適當的方式給他們點「苦頭」吃。

一天,著名作家李冬穿著舊衣服去參加一個當地名流舉行的宴會。他進門時,侍者見他穿著寒酸,看都沒看他一眼。如果不是李冬手中拿著大紅的請柬,恐怕他連門都進不去。

走進宴會廳,許多人見李冬穿著舊衣服,沒有人上前和他打招呼,更不用說這排座位了。宴會的主人也看到了李冬,他連李冬的相貌都沒看清楚,只是將目光全集中在李冬的舊衣服上了,主要將頭扭向一邊,看都不想看李冬一眼了。

李冬對於這種以相貌和穿著取人的方式深惡痛絕,對於那些憑衣服判斷對方地位的人也嗤之以鼻。面對眼前情景,李冬笑著走出了宴會廳。回到家後,李冬將自己最貴的那衣服換上了,再次來到宴會上。

門口的侍者熱情接待了他,並給他安排了一個好位子。主人也看到了李冬,他走上前去,笑著說:「李老師,就等您了,您怎麼才到啊。」李冬沒有說話,只是笑著將自己的衣服脫下來放在餐桌上,對著它說:「衣服大人,快吃吧!」

主人見到這樣的情景有些尷尬,他不解地問:「李老師,您這是幹什麼?」

李冬說:「我在招待我的衣服,這裡的酒和菜,包括人,不都是給衣服準備的嗎?」

聽了這話,主人的臉一下子紅了,頓感無地自容。

李冬靠著自己的幽默狠狠地奚落了主人一番。其實,生活中有許多隻憑衣著和相貌判斷對方人品的人。在這種人的腦子裡,面子永遠是第一位的。而且更讓人憂慮的是,這種好面子的人古已有之。比如,著名的大思想家孔家,就因為盜泉的名稱不雅而拒絕喝泉中的水,即使自己口乾舌燥,渴得都不行了,仍然不會喝這泉中一口水;還有那位不吃嗟來之食的義士,自己寧可餓死,也不吃人家施捨的一碗飯。對於這些「聖人」和「義士」來說,在面子問題上是「寸步不讓」的。可是,這樣做對於一個人又有什麼好處呢?

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所以,在生死攸關的時刻,在對待面子問題上,切不可抱殘守缺,要學會放下面子,先保證自己肚子有了著落才是最為重要的。

實際上,很多時候面子就像一架無形的枷鎖,重重地鎖在許多人身上。這種虛假的東西會給生活造成極大的麻煩。如果讓自己糾纏在面子問題上無法自拔,那就很難實現自己真實的價值。如果不能掙脫面子問題的枷鎖,就會給生活造成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李青是北京某軟體公司的文員,她每個月的工資是3000元。李青會將一半的工資用來買衣服。今天買件格子上衣,明天買件連衣裙。而且,她還經常出現超支的現象。

看到李青將錢都花在穿著上,朋友項燕便勸她說:「李青,你已經那麼多衣服了,就少買點吧。再說了,你買的都是名牌,這樣每個月開銷可不少。你算算,除了買衣服和付房租,你每個月吃飯的錢都弄得很緊張。這樣下去,對你的身體沒有好處的。」

李青卻笑著說:「傻姐姐,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層皮。穿得好了,自然能夠體現出一個人的品位。每次出門,看著別人羨慕的眼光,那多有面子啊。至於吃飯,吃多吃少,吃好吃壞,沒有人去關注。穿在身上的衣服就不一樣了,穿得越好就越有面子啊。」

項燕說:「可是,你掙的工資並不多,這樣下去,你不但攢不下一分錢,信用卡還每個月透支,日子會過得很辛苦的。」

李青不屑一顧地說:「日子過好過壞別人怎麼會知道。我覺得只要有面子,其他的一切都是浮雲。」

聽了這話,項燕也不好再說什麼了。

半年後,李青由於工作上出了問題,給公司造成了損失。她被公司解僱了。失去工作的李青沒有了收入來源,之前買衣服還欠著信用卡的錢呢。這下可壞了,下個月房租沒著落了;信用卡的餘額還不上了;甚至連吃飯都成了問題。

摸著自己餓得咕咕叫的肚子,李青嘆息著說:「光顧面子了,忘了肚子。面子光彩別人能看見,肚子餓了只有我自己才知道啊!」

無奈之下,李青只好放下面子,去向朋友借錢來維持生活了。

在我們身邊,並不乏李青這樣的人。這些只顧著面子而忽略肚子的人,最終挨餓是什麼滋味只有他們自己知道。隨著社會的發展,好面子的人居然越來越多。這就使得許多奢侈品和高檔消費場所有了強大的市場需求,許多人冒著餓肚子的風險去買了大量奢侈品,出入高檔場所。雖然掙足了面子,可著實委屈了肚子。

所以,對於一個真想在這個社會上做出成就的人來說,一定要牢牢記住:肚子永遠比面子重要。

不怕丟面子,才能掙足面子每個人在生活中都難免遇到丟面子的事。從短期來看,丟面子對一個人來說不是件好事;從長遠來看,丟面子對一個人來說也未必是壞事。丟面子能夠給人以動力,促使其更加努力,為自己掙回面子。

對於丟面子,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個正確的心態,應該將丟面子當成自己生命中的一種磨鍊。所謂磨鍊,主要有兩個方面的意思:一是面子丟得多了,可以讓人的臉皮變厚,而臉皮厚往往能夠給一個人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二是丟面子可以讓一個人更加清醒,能夠正視自己的缺點,改正自己的錯誤,以便取得更大的進步。

1992年,對年近四十的黃清光來說,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大喜大悲之年。年初時,在南寧某歌舞團默默工作了多年的黃清光被評為國家二級小提琴演奏員;年尾時,黃清光下崗了。這一喜一悲真是讓他感慨萬分。

黃清光的父親在少年時代就開始幫人修鎖開鎖,由於技藝精湛,名氣越來越大,人們都尊稱他為「八桂鎖王」。父親一直有個心愿,希望兒子能夠子承父業,以便將這門絕技代代傳下去。可是,兒子的心思全在音樂上,父親也不好勉強。如今,黃清光下崗了,父親便對他說:「下崗也未必是件壞事。這樣吧,你以後跟我學開鎖得了。」看著年邁的父親滿是期許的眼神,黃清光同意了。

第二天,黃清光跟著父親走進家裡的修鎖店,打算從學徒做起。

從國家二級小提琴演奏員一下子變成了開鎖匠,黃光清的心裡非常不是滋味。以前,他總是出入各種劇場,見到的是鮮花和掌聲;如今,穿著粗布衣服遊走在大街小巷,面對的是形形色色的老百姓。碰上一些素質低的人,還會嘲笑他:「大演奏家怎麼變成了小鎖匠了啊!」面對這樣的譏笑,黃清光總覺得自己丟了很大面子,所以他害怕見到熟人,怕人家嘲笑自己。

時間不知不覺過了半年,黃清光開鎖的本領並沒有太大提高,開一把普通的鎖也需要花上很長時間。有一次,他去給一位個體戶老闆開鎖,費了半天勁也沒有把鎖打開。這位老闆的妻子用諷刺的口吻說:「我還以為鎖王的兒子多厲害呢,沒想到和他父親比差得這麼多。唉,早知道就不找他了。」這番話像一把刀子刺痛了黃清光的心。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跟著父親學習開鎖的本領。

從此以後,黃清光放下了面子,一頭扎進鎖堆里,拚命地學起來,技藝進步非常快。就這樣又過了半年,黃清光的水平已經比父親還強了。

父親去世後,黃清光成了新的「八桂鎖王」。靠著自己的手藝,黃清光成了當地有名的富豪,其財富比當初做小提琴演奏員時多了很多倍。

黃清光正是放下了面子,一心鑽研鎖藝,才成了新一代「八桂鎖王」,為自己掙足了面子。因此,任何時候,都不要太過於在意自己的面子。只有放下面子了,才會獲得成功;當你成功了,才會贏得人們的尊重;只有贏得人們的尊重,才會為自己掙足面子。從這個意義上講,只有不怕丟面子的人,才能為自己掙足面子。

不要因害怕失敗而放棄成功俗話說:「失敗乃成功之母。」許多成功的人都是在失敗中奮起,最終獲得成功的。

著名的科學家喬納斯·索爾克博士在經歷過200多次失敗後,在第201次,終於成功發現了小兒麻痹症的疫苗。他曾在一次採訪中這樣講道:「在我人生的字典里沒有失敗這個詞。前200次實驗增加了我的經驗,讓我學到了許多知識。如果沒有這200次的失敗,我不可能實驗成功。」

美國著名的汽車巨子福特曾說:「我在聘用人才的時候,總是喜歡那些經歷過重大失敗的人;對於那些從來沒有失敗過的人,我一般會慎重考慮的。」

的確,一個沒有經歷過失敗的人,他就沒有感受過失敗事給人的痛苦與快樂,不懂得破繭成蝶那一刻的欣喜是什麼滋味。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成功者,也沒有永遠的失敗者。在失敗面前永不放棄的人,最後肯定能夠成功;在成功面前志得意滿的人,最終難免遭受失敗的打擊。只有那些經歷過無數次失敗,又在失敗中勇敢站起來並獲得成功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者。

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央視名嘴白岩松,憑著俊朗的外表,過人的才華,伶俐的口齒,出色的表現,他曾獲央視十大優秀主持人之一。可大家知道嗎?就是這個央視名嘴,在上大學的第一天,因一名女同學熱心地問他是從哪兒來的,讓他為自己來自一個遙遠的小山村而感到深深的自卑。女同學這句問話的結果是:在隨後的四年大學生活里,白岩松從此沒和這個女生說一句話。然而,後來,他卻突破了自己這一障礙,試著和別人去交流,然後在不斷的交流中鍛煉了自己的口才,最終成為了一名優秀的主持人。

人在自己的人生長河中,要經歷無數次這樣和那樣的事情,其中有成功有失敗、有喜悅有悲哀、有獲得有失去、有歡笑有淚水,無論是平坦還是坎坷,無論是順利還是曲折,不在於事情本身的好壞,不在於世人的評說與否,關鍵在於自己對待失敗和成功的態度,在失敗面前不放棄,在成功面前不驕傲的人,才能讓自己的成功持續下去。

很多人一旦遇到自己難以做到的事情就會失去信心,選擇放棄。這些人卻忽略了一點:即使遭遇一百次失敗,第一百零一次也有可能會成功。

有這樣一位年輕人,他在遇過微軟上海分公司門口時突發奇想:自己是不是也能成為微軟的一員呢?於是,他決定進去應聘。

這個時候,微軟並沒有招聘計劃,人事經理奇怪地看著眼前的年輕人。這位年輕人說:「是這樣,我很想成為微軟的一員,希望您能給我一次面試機會。」人事經理從沒見過這樣的應聘者,他同意破一次例。

面試完之後,人事經理感覺這是自己從業來遇到過的最糟糕的一次面試。因為這位年輕人不但學歷不高,只有中專學歷,而且對軟體編程基本上一無所知。最後,年輕人說:「對不起,我沒有準備好。」於是,人事經理隨口說:「那好,我給你兩個星期的準備時間。」

本來是一句託詞,但年輕人卻抓住了這個機會。他沒有因為這次失敗而放棄。回到家後,利用兩個星期的時間日夜苦學,將軟體編程的相關知識做了一個大體的了解。

兩個星期後,年輕人又來了。這次雖然專業問題基本能應付過去,但編程能力太差了,根本不可能進入微軟。面試結束時,年輕人說:「您再給我一個月的時間,我肯定能達到您的要求。」

就這樣,年輕人先後五次來微軟面試,前後用去了三個月的時間。通過這五次面試,微軟人事經理決定破格給這個小夥子一次機會。

在第五次面試時,人事經理問小夥子為什麼失敗了這麼多次仍然要來。小夥子回答:「我不會因為失敗的次數而放棄成功。在我心中,只要我認準的事情,不管失敗多少次,我都會繼續努力下去。」人事經理回答:「恭喜你,從今天起,你正式成為微軟的一員了。」

進入微軟之後,年輕人拚命工作,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升到了部門經理,年薪四十萬。

從成功者所具備的條件來說,僅僅具備很高的學歷、擁有出色的才幹以及一副健康的體魄還是遠遠不夠的。無數事實語明,許多具備這三項才能的人是終仍是難逃失敗的厄運。這些人失敗後甚至連平靜的生活都失去了,因為越是有才能的人,失敗後就會越加喪失面對生活的勇氣。而成功者最大的條件就是能夠用積極的態度去爭取,用樂觀的精神去面對,用行動來抓住機遇。

任何一次失敗,都會讓一個堅定的人更加堅定,勇敢的人更加勇敢。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如果沒有嘗試過失敗的滋味,你又怎麼能體會到成功的甜美和來之不易呢?所以說,越是失敗越應該發奮圖強。歷經失敗的痛苦,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感受到真正的力量。

普法戰爭爆發以後,法國人為了得到更多的情報,使用了氫氣球前來普魯士偵察並搜集情報。當時,高射炮並沒有發明。普魯士人對飛翔在頭頂上的龐然大物非常恐慌。普魯士一名叫齊柏林的人看到這種情況在心底暗暗發誓:「我一定要想辦法發明一種飛艇,用來和這種氫氣球相抗衡。」

從這之後,發明飛艇成為了齊柏林的一個夢想。於是,他辭掉了工作,開始投入到飛艇的研發當中。

然而,研發飛艇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生於貴族之家的齊柏林將自己繼承的財產全部投入到了科研上,但很快就花得一乾二淨了。沒有了錢,研發工作就難以為繼了。為了解決資金問題,齊柏林試著向普魯士政府尋求幫助,但很快被拒絕了。然而,齊柏林並沒能死心。他成立了一家公司,並以公司的名義從工會貸到了款。

不久,齊柏林的飛艇研製成功了。可是,飛艇在1900年的首次試飛中以失敗告終。工會感覺做這樣的事情風險太大,便停止了對齊柏林的援助。此時,許多朋友也勸他不要在做下去了,根本就不可能成功。齊柏林笑著說:「這是我的夢想,我從來沒有打算放棄過它。這次不成功,下次一定會成功;下次不成功,總有一次我會成功。」然後,齊柏林又以募捐的方式籌到了一筆研發費用。

5年以後,齊柏林研發出了第二艘飛艇。不幸的是,飛艇在試飛中又失敗了。更加不幸的是,與他朝夕相伴,相濡以沫的妻子也在這年去世了。這一切挫折與打擊並沒有擊潰齊柏林的信心,他開始了第三次的研發。

這次,齊柏林研製的飛艇終於試飛成功了。政府在得知此事後,立即撥款給他,並授予他黑鷹勳章與伯爵爵位。齊柏林研製的飛艇開始大批量生產,而齊柏林本人也被後人稱為「飛艇之父」。

正是憑著不放棄的精神,齊柏林在失敗面前依然沒有放棄對成功的追逐。最後,他終於獲得了成功。

其實,成功之路就像飢餓的人吃飯一樣,當你吃了五個包子才吃飽的時候,並不意味著前四個包子是沒有作用的。正是有了前四個包子做為基礎,第五個包子才讓你感覺到飽的。人生也是如此,之前所有的失敗都是成功路上的插曲,千萬不要害怕失敗而放棄成功。

只有那些坦然面對失敗的人,才能夠在失敗面前不斷進取,愈挫愈奮,將自己的全部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對成功的追逐上。這樣才能獲得成功,領悟到成功的真諦。

不怕沒面子,堅持到底人生難免會遇到挫折和困難,這時請不要懊惱或者焦慮萬分,也不要放棄或者找借口為自己開脫。要積極尋找辦法解決問題,就算沒有希望了也要堅持到底,在絕望中尋找希望。勇敢地面對困難,想辦法去解決,只要解決了所面對的困難,那麼,所要做的事情也就會成功,這樣時間才不會被延誤,時間的節省提高了做事的效率,才能最經濟地管理你的時間,分配你的時間去做其他的事情。

一個人之所以失敗,絕不是上天的懲罰,而是關鍵時刻的自我放棄;一個人之所以成功,也絕不是上天的恩寵,而是矢志不渝地自我堅持。因此,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千萬不能抱有僥倖的心理。這個世界上的幸運者和成功者,大多是辛苦努力,勤出付出的人,而不是那些畏首畏尾,懶惰成性的人。只要堅持到底,就能看到未來的希望之光。

那些真正的勝利者,往往是能夠堅持到底的人。即使自己的精力耗盡,也能夠用最後一絲力氣繼續前進的人,往往是最後獲得成功的人。

1882年,26歲的考拉爾還是斯特林鎮一所學校的教師。由於他從小酷愛讀書,教學之餘,他想在學校附近買幾本書。結果卻發現整個斯特林鎮都找不到一家書店。

考拉爾想:「為什麼我不能自己開一家書店呢?這樣,我能夠在賺錢的同時,還能讀到自己喜歡的書。」想到這裡,考拉爾開始行動開了。

經過一番忙碌,一家名叫「思想者」的書店正式開張營業了。

可是,鎮上的人並沒有讀書的習慣,考拉爾的書店開張後,生意並沒有自己想像的那樣好。一連幾個月下去,書店基本上可以說是門可羅雀。考拉爾想:「生意剛開始時都是難做的。只要我能夠堅持到底,遲早會做起來的。即便真的做不起來,我就當這些書是自己的藏書算了。」

就這樣,考拉爾在困境中堅持了下來。

可是,書店的生意越來越差。幸好考拉爾和妻子都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他們將自己的收入幾乎全補貼在了書店上,可依然入不敷出。這時,身邊的朋友們都勸考拉爾乾脆把書店關了算了,既然開不下去,幹嘛死撐著。這個時候,考拉爾的思想已經發生了轉變,他由最初的單純經營轉變成弘揚文化而經營。他堅定地說:「對於一個城市來說,書店是城市文明的象徵,它能夠帶給人們知識和力量。不管書店生意如何,我都決定堅持下去。」

考拉爾不但是這樣說的,還是這樣做的。即使遇到了金融危機,遭遇了戰爭年代,「思想者」書店都照常營業。當初的斯特林鎮已經變成了斯特林市。

1948年,考拉爾已經92歲高齡了。這一年,他安詳地離開了這個世界。臨終前,考拉爾告訴自己的子孫,以後不管時代如何變遷,「思想者」書店都要一直開下去。在考拉爾的孫子這代,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鎮上的人也開始慢慢將目光投向了圖書,書店的生意也開始慢慢好了起來。

2004年,斯特林市參加了全球50個文明城市的競選,在激烈的競爭中,斯特林市落了下風,眼看就競選無望了。這時,有人向市長提到了存在了上百年的「思想者」書店。這個建議讓市長眼前一亮。當他把「思想者」的牌子打出去後,「百年老店」的堅守精神讓斯特林市得到了更多人的尊重。評選結束後,斯特林市不但入選,名次還排在前十。

一時間,考拉爾的「思想者」書店名揚四海,雖然考拉爾已經去世了,但他的精神卻得到了人們的推崇,他創立的書店擁有的客戶也越來越多。就這樣,「思想者」書店不但成為了當地最著名的旅遊景點,還成為了當地銷售額最高的書店。每年的銷售額已經達到了幾百萬美元。

「思想者」書店為考拉爾家族帶來了數不盡的金錢與榮譽,但這一切,都源於考拉爾最初的堅持。

2006年,考拉爾的後人接手了書店。他對書店一百多年的經營做了詳細的分析,結果發現,在考拉爾經營的66年里,書店有9年在賺錢,17年持平,其餘的四十年都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對此,考拉爾的後人動情地說:「面對這樣的經營情況,我不知道世界上有幾個人能夠堅持66年。我無法想像我的祖先是如何度過那段歲月的。在那個年代,他絕不會想到書店能帶來如此巨額的利潤。而他,卻堅持經營了一輩子。」

世界的事情都是如此,只要方向對了,不管期間的經歷有多麼艱難和不順,你都要堅持下去。往往,再多一點努力和堅持便可以收穫到意想不到的成功。所以無論何時,我們都應該信心百倍去全力爭取人生的幸福和成功,堅持到底,絕不輕易放棄。

不管未來多麼遙遠,前方的道路多麼坎坷,都要堅持下去。只有堅持到底,才能獲得勝利。堅持往往能夠創造奇蹟,水滴可以穿石,鋸繩可以斷木。著名的籃球運動員喬丹曾說:「面對失敗,不但不能放棄,還要繼續做第3次,第4次,第5次甚至是第6次的努力。每個人體內都有無窮的力量,只要堅持到底,就能夠將這股力量激發出來。」

生活中,許多人在做事的時候,最初還能用心去做。但經過幾次失敗後,他們就會逐漸產生畏懼和退縮的想法,接下來便會停滯不前,再接下來就會退避三舍,最後完全失去堅持的勇氣,放棄最後的努力。

其實,人生中有許多時候都是需要堅持的。誰堅持到最後,誰就能贏得勝利。許多偉大的成就都是堅持的結果。只要你多堅持一天,你成功的希望就會多一分。

往往在最後關頭,再堅持一下,就會收穫成功。這樣,之前所有的汗水和付出便不會白費。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在一次又一次失敗面前,大多數人都選擇的是放棄。

生命的意義,並不在於你經歷了多少苦難,也不在於你飽嘗了多少艱辛,而在於你堅持了多長時間。如果將成功比喻成射擊場上的靶子,那苦難和挫折就是子彈,也許你打了99發子彈依然沒有打中靶子,說不定第100顆子彈就能正中靶心。因此,如果你想要成就一番事業,想要獲得人生的輝煌,那就請堅持到底吧!

一定要確保自己與眾不同第五件事創新是持續成功的助推器

1.一定要確保自己與眾不同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思維觀念也一直在改變,有些人一直力圖打破舊觀念,建立一種與眾不同的新觀念。這些懂得創新的人,會因自己的與眾不同而迅速脫穎而出。

「與眾不同」體現出一種獨特的思維方式,那就是通過創新,讓自己及所做的事情與別人有著本質的不同。正是這種不同,能夠吸引更多的目光,甚至達到連自己都不曾想到的效果。

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說:「如果你想獲得財富,那就選擇一條新的道,千萬不要在被別人踩爛了的路上繼續尋找。只有與眾不同,才能獲取更多的財富。」可見,只有通過創新,讓自己與眾不同,才能在追求財富的道路上異軍突起。

羅伯特大學沒讀完就退學了。那一年,他才23歲。

退學後的羅伯特在離家不遠的利伊亞公司上班,下班後,他去克利夫蘭一帶銷售玩具娃娃,這些玩具娃娃是都是羅伯特自己設計的。

由於工資很低,再加上設計玩具娃娃需要大量的投入,羅伯特在那段日子生活非常艱難,常常連飯都吃不上。但如今,他已經成了當地最有錢的年輕人,是什麼讓羅伯特發生了如此大的改變呢?

原來,剛開始時他設計的玩具娃娃銷量並不大,因為市場上比他的玩具娃娃更優秀的玩具比比皆是。在一次展銷會上,羅伯特突然冒出一個想法:「既然我的產品在設計上並不佔優勢,我為什麼不能從其他方面入手呢?只要讓自己的產品與眾不同,就一定能夠吸引大量顧客。」於是,羅伯特將自己的玩具娃娃排列好,向顧客介紹說:「您看,這個娃娃的名字叫珍妮,她是個急性子的姑娘;那個娃娃的名字叫傑克,是個淘氣的小夥子……」他將自己的娃娃全部擬人化,這樣就很容易打動顧客,羅伯特在這次展銷會上賣出的玩具比其他所有商家都多。

從這之後,羅伯特豁然開朗,他覺得自己設計的不是玩具娃娃,而是有性格、有思想的「人」。他為自己設計的每個玩具都取了名字,還製作了一個漂亮的「出生證明」,另外,他還用小卡片標明這個玩具娃娃的性格及愛好。這樣一來,這些玩具就不僅僅只是玩具了,羅伯特為它們賦予了人類的感情。這個創意使得他的產品與眾不同,深受顧客歡迎。

就這樣,羅伯特靠著這些可愛的「孩子」,很快成為當地最富有的年輕人。如今,他的個人資產已經達到近30億美元。

成功者與平庸者最大的區別就是成功者永遠擁有創新思維,永遠都在尋找讓自己與眾不同的方法。那些坐擁億萬財富的人,他們思考的並不是如何賺更多的錢,而是如何尋找到一條與別人不一樣的路。

當然,創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並不是件簡單的事情。美國著名的「氫彈之父」泰勒幾乎每天都要思考出10個與眾不同的新想法,然而其中九個半都是沒有價值的,可這並沒有阻礙他繼續思考。正是這些半個正確的創意,讓泰勒創造了奇蹟。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在談起自己遇到的難題時說:「我每次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總會激發出新的思考方案,我會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樣,就能夠開拓出新的思路,找到新的解決辦法。」

可見,讓自己與眾不同是創新精神的核心。但是,讓自己與眾不同,並不是為新而新,而是以大膽的思路解決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難。任何一個人,只要能夠嘗試著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那就是一種與眾不同。有了這種精神,就會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所向披靡,一路前行。

擁有思想的人才會找到出路俗話說:「你希望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思想是最重要的,只有擁有思想的人才會有出路。當然,這裡所說的思想指的是與眾不同的創新思維方式,而不是普通意義上的想法。

如果你不甘平庸,不甘過貧窮的生活,那就試著思考如何成為富人吧!只有像富人那樣思考,擁有成為富人的思想,才能在不斷的努力中成為富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從這個角度說,富人不是「干」出來的,而是「想」出來的。這話雖然有些偏激,卻也不無道理。如果你有一個好主意,或是有一個與眾不同的新想法,不妨行動起來,將其變成現實。或許,這樣做所帶來的價值頂得上你工作三年五年甚至是十年八載。

有一位傢具經銷商,在一次火災中他的店鋪被燒得一乾二淨。火災過後,他站在燒得面目全非的房子前,心裡有說不出的滋味。他看到有一些粗壯的松木,雖然也被燒焦了,但木心卻得以殘存。換做一般人,肯定會將這些廢棄的木頭全部扔掉,可這位傢具商人卻在燒焦的木頭中發現了商機。他想:「這些木頭的舊紋理在燒焦後格外顯眼,我為什麼不做一些突出表現木紋的傢具呢?」

他找來一些碎玻璃,颳去了焦木上的灰塵,再用細砂紙將木頭打磨得非常光滑,然後又在木料上刷了一層透明漆。如此一來,這些廢棄的木頭顯示出古樸、典雅、清晰的木紋。之後,他做了大量仿古典木紋的傢具。這批傢具一上市便吸引了顧客,很快被搶購一空。

這次火災所激發的靈感使他大大賺了一筆。

看到這裡,或許有人會說這位經銷商真是因禍得福。仔細想想,他只是能夠在不利的情況下仍保持清醒的頭腦,善於思考罷了。如果換做一個不善思考的人,肯定會將那些焦木扔到垃圾堆里。可見,只有深入思考,才會有新的發現,繼而為自己帶來財富。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就是這樣,如果肯動腦子,就可以從一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情中發現獨特的機遇。許多商機都是從平凡的小事中挖掘出來的,只要勤觀察,勤思考,就會發現許多意想不到的商機。

有一所著名大學的校長,他繼承了祖上一大塊土地。這塊土地雖然面積不小,但由於土壤貧瘠,既不能種有價值的樹木,也沒有任何礦產可供開發,每年還要為它而向政府支付大量的土地稅,真是個雞肋。

後來,市政府修建了一條公路,剛好從這位校長的土地上穿過。這樣一來,這位校長覺得這塊地更沒價值了。

兩年後,一位沒有文化的年輕人經過這裡,他看到了這塊貧瘠的土地,發現它面積非常大,覺得自己應該買下來。

於是,年輕人找到那位校長,以每畝100美元的價格買下了這塊100畝的荒地。當然,這位校長痛快地答應了。因為在他看來,這塊土地一文不值,既然有人買,他自然很樂意將它賣了。

買下土地後,年輕人在公路旁邊修建了一排風格獨特的木屋,並在木屋中設了一間非常大的快餐廳,還在房子附近修建了一處加油站。另外,在公路沿線,年輕人修建了許多簡單但風格獨特的小旅館,以每晚10美元的價格出租給遊客。每天,都會有人來這裡加油,加完油便會走進木屋,吃完飯再上路。另外,還有一些人晚上路過這裡,總會選擇在便宜的小旅館裡住上一夜。

就這樣,憑藉著加油站、餐廳和小旅館,年輕人這一年賺了近10萬美元。

故事中的年輕人是位有心人,他在貧瘠的土地上看到了商機,並通過自己的思考,讓商機帶給自己的利潤最大化。

其實,人生就是一個不斷思考的過程。許多時候,我們之所以不能成功,沒有賺得大量的財富,並不是缺乏機會,而是缺乏好的思路。

億萬家財買不來一個好想法,但一個好的想法能夠讓你賺得億萬家財。思想與眾不同,善於創新,就能夠想別人所不敢想,為別人之不敢為,只有思路常新才會出路長在。從這個角度來講,思想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財產。物質上的財產或許有一天會喪失,但思想卻是永遠屬於你的,沒有人可以控制你的思想。

仔細想想,成功與失敗之間,貧窮和富有之間,有時真的僅僅是思想的不同而已。

腦袋決定你的錢袋富人和窮人最大的區別就是:窮人允許自己的腦袋空,但不允許自己的口袋空;富人允許自己的口袋空,卻從不允許自己的腦袋空。

腦袋和口袋之間是有本質區別的,放在口袋裡的東西,終有一天會離開你;而放進腦袋的東西,會伴隨你一生一世。

任何一個時代,都會由於不同的原因而成就一大批富人。這些人之所以成為富人,並不在於他們的口袋有多鼓,而在於他們的腦袋有多靈活。

在我國浙江省,流傳著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

有兩個來自農村的年輕人一同去開荒。一個把荒山上的石頭砸碎,然後運到工地,賣給建築工人;另一個直接把石頭運到碼頭,賣給那些花鳥商人,因為這些商人需要大量形狀各異的石頭。3年過去了,第二個年輕人成了村子裡最富有的人。

後來,村裡的人聽說鴨梨在城市很受歡迎,便紛紛開始種鴨梨。奇怪的是,那位最富有的年輕人卻沒有像大家那樣種梨樹,而是種起了柳樹。原來,他發現村中大多數人都在種梨樹,經銷商們每次來村中收梨時,總是買不到裝梨的筐。於是,這位年輕人種的柳樹便派上了用場,他成立了一家專門生產筐的廠子,生意非常好。就這樣,這位年輕人又輕鬆地賺了一大筆。

拿著這筆錢,年輕人離開村子,去市裡做起了服裝生意。

這個年輕人的故事在當地被傳得家喻戶曉,就連大名鼎鼎的日本豐田公司都聽說了這個故事。正好,豐田公司打算開拓中國市場,他們需要一個有頭腦的優秀年輕人來帶領中國區的團隊。於是,豐田公司派代表去尋找這位頭腦靈活的年輕人。

當豐田公司的代表找到這位年輕人時,他正在自己的服裝店門口與對面的店主吵架。原來,對門那家店有意找他麻煩,他的衣服賣1000元一件,對門賣900元;他賣900元,對門賣800元。一個月下來,他只賣出了10套衣服,對門那家店卻賣出了1000套。於是,年輕人找到對門店主,和對方吵了起來。看到這一情景,那位豐田公司的代表非常失望,他覺得這位年輕人連個衣服店都經營不好,根本就不是他們需要的人才。可是,正當他打算回去的時候,他打聽到這樣一件事:對門的那家店也是這位年輕人開的。

一時間,這位代表茅塞頓開,他立即將這件事告知公司,豐田公司的管理層當即決定,以百萬年薪聘用了這位年輕人。

年輕人之所以由一個農村的普通小夥子一躍成為盡人皆知的有錢人,靠的就是自己靈活的頭腦。可見,腦袋富有的人,口袋遲早也會富有的。

洛克菲勒曾說:「即使現在我全身的衣服被扒光,被扔到一片荒涼的沙漠中,只要有一個商隊經過,我就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變成百萬富翁。我一直認為,有頭腦的人到什麼地方都能夠創造財富。」

誠如洛克菲勒所說,一個人如果想成為富人,就需要多動腦筋,先讓自己的腦袋富起來,口袋自然也就富起來了。

一名叫凱尼的年輕人隨著家人移居到了鄉下。

有一天,凱尼在外邊散步,他走了很遠,忽然看到一頭驢。由於在城裡很少看到驢,凱尼很感興趣,於是他和這頭驢的主人商量能不能把驢賣給自己。驢的主人是一位農夫,他想了想說:「好吧,不過買下這頭驢最少需要100美元,你有嗎?」凱尼笑著從自己的衣兜里掏出100美元遞給農民。接到錢後,農民對凱尼說:「這樣吧,你把你家的地址告訴我,我明天給你送過去。」凱尼將家裡的地址告訴農民後便離開了。

第二天,農民找到凱尼,非常沮喪地說:「年輕人,實在抱歉,你昨天買的那頭驢死了,實在是太不幸了。」

凱尼回答:「那真是太不幸了。沒關係,你把錢還給我就行了。」

農民說:「更糟糕的是,你昨天剛給了我錢,我便把它花了。現在,我既不能給你驢,也不能還你錢了。」

凱尼想了想說:「那你將那頭死驢帶過來給我吧,就算我花100美元買了頭死驢。」

聽了這話,農民驚訝地看著凱尼,他疑惑地問:「一頭死驢,你要它做什麼?」

凱尼笑著說:「我想辦一次抽獎活動,死驢可以作為獎品。」

農民瞪大眼睛說:「這可不行,這真的不行,你這樣做簡直是在騙人,有誰會要一頭死驢做獎品呢?我看還是算了吧,要不我給你打個欠條,100美元我以後還給你便是了。」

凱尼回答:「放心吧,不會出問題的。」

一個月後,農民來找凱尼,問他那頭死驢最後怎麼處理的。

凱尼說:「我辦了一場抽獎活動,在這次活動中,我賺了1000美元,我把那頭死驢作為唯一的獎品給了中獎者。」

農民驚訝地問:「那人家沒有跟你拚命嗎?獎品居然是一頭死驢!」

凱尼說:「只有那個中獎的人會埋怨我,我給了他100美元了事。其他人都怪自己運氣不好,沒有抽中獎。」

十幾年後,凱尼成了美國安然公司的總裁。

很多時候,我們就像故事中的農民一樣,總是一根筋,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別人掙錢。對於一名真正的富人來說,他們在任何條件下,都能夠通過自己的思考,把智慧變成財富。這就是富人和窮人的區別。

世界上渴望成為富人的人很多,但真正成為富人的卻很少。只有充分利用自己的大腦,思考出讓自己迅速致富的方法,才能真正成為富人。記住:沒有富腦袋支撐的富口袋,遲早有一天會變成窮口袋的。

所以,想成為富人,就必須擁有富人的頭腦,不然,你會一直在貧窮中嘆息,永遠與財富無緣。

唯一不變的就是一直在變這是一個各方面都日新月異的時代,這個世界每一天都在發生著改變。有人說,在這個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一直在變。不但客觀的事實在變,人們對世界的認識也在變。同一個人在不同的環境下、不同的時間裡,認識事物的角度也不盡相同,這也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

在不斷的變化中,只有懂得創新,才能跟得上時代的潮流,才能在變化中應對自如。或者可以這樣說,任何變化變出來的都是「新」東西,只有適應並能創造出這些「新」東西,才能在社會上立足。

很多人不理解變化的精髓,以致搞不清為什麼別人能成功,自己卻不能;為什麼別人能發財,自己卻不能。其實,關鍵在於是否能夠以變應變,不斷尋求突破。

美國密歇根大學生物學教授卡爾·韋克曾做過這樣一個有趣的實驗:將6隻蜜蜂和6隻蒼蠅裝進一個玻璃瓶中。將瓶子平放,讓瓶底朝著窗戶。

實驗的結果出人意料。蜜蜂最後都死在了瓶子里,蒼蠅卻全部逃生了。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那些蜜蜂總是一成不變地認為,光線最明亮的地方一定就是出口。於是,它們一次又一次向瓶底飛去,撞了回來,重新再飛,就在這不斷的反覆中,終力竭而死。蒼蠅則完全不對光亮抱任何希望,它們在瓶子里四處亂飛,最終全部逃離了空瓶。

最後,韋克總結說:「不懂得隨機應變的人很難獲得成功。那些在困難面前不斷改變,不斷調整自己的人,最終能夠戰勝困難,獲得成功。」

蒼蠅和蜜蜂的實驗,實際上表明了兩種思維模式的不同。有些人思維僵化,總是抱著一成不變的眼光看待問題,即使失敗了也不求改改,結果肯定難逃失敗。如果腦筋活一點兒,能夠不斷改變自己做事的方式,就能夠適應變化,並在變化中獲得新生。

可見,在成功面前,「變」是前提,只有不斷變化,才能更加適應這個社會。靈活多變也是創新的基本要求,在思考和解決問題時,思維靈活、隨機應變的人能夠達到一種沒有任何制約的自由。面對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我們需要增加自己的應變能力。

心理學研究表明,能覺察到環境的變化並順勢做出改變的人,比那些偏執於一隅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在一個問題面前,能盡量提出多種設想、多種答案,以擴大選擇餘地;考察影響事物質和量的因素時能靈活地變換角度,從而產生新的思路,而當思維受阻時能馬上轉向另一個方向;能用心尋找最優答案,保證問題以最佳的途徑解決……這些都是現代社會對成功者的要求。

高峰是軟體工程專業的大學畢業生。在上學期間,他獲得了國內一所知名機構的軟體工程師認證,這使得他很快得到當地最大的一家軟體公司的面試機會。電話里約定的時間是星期三上午10點,地點是名都大廈15號樓3單元2505室。

周三那天,高峰準時到了名都大廈,他發現門口站著三十多位前來應聘的人。高峰走上前去一問才知道,原來保安不讓進門。這些人反覆強調說自己是來應聘的,但保安卻告訴他們,並沒有接到這家公司的通知。站在門口進不去,許多人等了一會便失望地離開了。

高峰站在那裡想:「這可是本地最大的軟體公司,他們不可能拿招聘開玩笑。不管怎麼說,我還是先想辦法進去再說。」想到這裡,高峰靈機一動,裝作若無其事地走到保安面前,輕鬆地說:「我是你們經理的一個朋友,他約我過來談點事。如果不信,你們可以打電話問他。」保安信以為真,客氣地請高峰進了門。

走進大廈後。高峰趕忙按電梯,想乘電梯到25樓一探究竟。在高峰旁邊,還站著三個混進來的應聘者。可是,電梯發生了事故,根本不能用。這時,幾個人站在那裡議論開了。有人說:「我想還是回去吧,好不容易混進來,電梯還不能用。」另一個人說:「不如我們走樓梯上去吧。」聽了這話,又有人說:「如果三樓四樓還可以,這可是25樓啊。萬一爬上去這家公司真的不招聘,我們豈不是白爬了?」

高峰想了想,直奔樓梯而去。旁邊幾位應聘者問他:「你真的打算爬25樓啊?如果人家真不招聘,你可白忙活了。」高峰笑著說:「既來之,則安之。這個世界本來就是變幻莫測的,它變我也變,大不了就當健身了。」幾個人對高峰嘲笑了一陣後,各自離開了,高峰則順著樓梯一直爬到25樓。

當他氣喘吁吁地走進面試的房間時,發現幾位面試官都坐在那裡,似乎等了很久了。高峰上前主動介紹自己,還沒有講完,一位面試官打斷了他的話:「你們的簡歷都是我們精心挑選的,既然你能來到這裡,說明考核已經通過了。現在,你被正式錄取了。下周一來公司辦理入職手續。公司提供五險一金,試用期三個月,月薪是8000元,轉正後月薪是15000元。」兩年後,高峰被破格提升為公司副總,年薪100萬元。

凡是在這個社會中脫穎而出的人,都經歷過很多挫折與磨難,經歷過很多變化,並在變化中不斷地改變著自己。俄國著名物理學家列別捷夫說:「平靜的湖面很難出現技藝高超的水手,一成不變的環境很難造就出優秀的人才。」真正的人才都是經過變化的考驗,並能夠適應各種變化的人。

速度是成功的關鍵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彼此間的競爭往往不是靠規模取勝,更多的是靠「速度」取勝。速度正主宰著越來越多企業的興衰。從某種意義上講,速度是決定勝負的關鍵,是改變命運的根本。

速度是一個和競爭有關的概念。在追求速度的同時,考慮一系列配套的因素。速度和正確的方向想結合,追求科學的程序和完美的工作質量,並考慮到自己的承受能力,這樣的速度追求,才能引導你走向成功。

李·雷蒙德,這個繼洛克菲勒之後最成功的石油公司總裁,被人稱為是工業史上絕頂聰明的CEO之一。因為沒有人能夠像他一樣,令一家超級公司的股息連續21年不斷攀升,並且成為世界上最賺錢的一台機器。

這個聰明人的信條就是:在速度中抓住機遇。

在他的影響下,這一信條已經成為他所在公司秉持的理念之一,「追求高效」已經成為了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企業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美孚石油公司躍升為全球利潤最高的公司,有著埃克森公司和美孚公司攜手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它擁有一支高效運轉的員工隊伍。

李·雷蒙德的一位下屬曾經這樣解釋這一理念:速度往往是能不能戰勝對手的極為關鍵的一點,因此,無論做什麼事,只能高速度高質量的完成,才能處於不敗之地。

然而,無論我們是否在高效率地完成我們的任務,我們的工作都必須由我們自己去完成。通過暫時逃避現實,從暫時的遺忘中獲得片刻的輕鬆,這並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要知道,因為效率低下或者其他因素而導致工作業績下滑的員工,就是公司裁員的必然對象。無論是誰,都可能會成為由於沒有高效率的完成工作給公司帶來損失而負責的人。如此一來,我們就可能在一個龐大的公司里,創造出「每一個員工都高效利用時間,快速完成工作」的奇蹟。

事實證明,許多超級富豪或大型企業都懂得在速度上搶得先機,用速度利潤戰勝規模利潤,這樣才得以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比如,世界知名的快餐麥當勞在速度上就勝人一籌,他們的口號是:如果一分鐘內沒有讓顧客拿到自己想要的快餐,那就免費送顧客一罐可樂。為此,有人曾專門去賣當勞點東西,其目的是能夠喝上一罐免費可樂。當然,最終的結果是他沒有喝到。儘管如此,他對麥當勞的速度卻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在這個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掌握主動權的人永遠是那些快速搶佔市場先機的人。只要速度比別人更快,就能夠在市場上賺到大把大把地鈔票。

有一名叫科萊特的英國青年,他經過幾年的努力,終於考上了美國的哈佛大學。能夠考入哈佛,是父母多年的夙願,也是科萊特的夢想。在進入哈佛的第一天,科萊特就暗暗發誓,一定要在哈佛有所成就。

在哈佛期間,科萊特經常與一位18歲的美國同學坐在一起聽課,兩人還經常一起吃飯,一起探討問題,時間一長,兩個人成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在大二那年,這位美國同學有一天突然對科萊特說:「我有個好想法,我們一起退學吧!我覺得現在正是創業的絕佳時期。如今的技術已經解決了進位制轉換的問題,我想未來的計算機領域會日新月異,我們可以一起在計算機軟體這個領域做點事。」聽了這話,科萊特大吃一驚,他從來沒有考慮過退學創業。他說:「我想還是算了。我們應該在哈佛好好學習,將來找份穩定的高薪工作,那才是我們該走的路。」於是,科萊特毫不猶豫地拒絕了這位美國同學。

科萊特回到家後,想了很久,因為他也想有自己的事業,想像同學說的那樣。但是他立刻就想到,自己是來求學的,不是來胡鬧的。再者,自己對軟體並不是太熟悉,怎麼可能單獨開發軟體呢?

最後,科萊特選擇繼續留在哈佛深造,而那位同學卻真的退學了,並投身到自己的夢想中。科萊特始終不相信自己的這位同學會取得什麼成果,甚至擔心有一天他會被困難打倒,因為科萊特覺得他學到的東西太少了。在科萊特的心裡,只有把全部的知識學好了,學精了,才有能力去從事科研事業並獲得成功。然而,事情卻在以另一種姿態發展著。

十年後,一切都見分曉了。科萊特經過自己的努力,如願地成為了哈佛大學計算機系的博士研究生。而那位退學的同學也是在同一年,取得了讓所有人都驚嘆的成果,他成了《福布斯》雜誌億萬富翁排行榜上的一員。

當科萊特得知這個消息時,他還在攻讀自己的學業。他甚至認為自己的朋友會在不久變得很貧窮。因為在他看來那位同學的財富只是暫時的。

到了1992年,科萊特還在繼續攻讀博士後,並夢想著不久後就會走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正當他還在為此暗暗自喜的時候,那位同學卻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個人資產。他的資產在這一年僅次於華爾街的大亨——「股神」巴菲特,成為美國第二大富翁。

到了1995年,科萊特完成了自己的學業,他認為自己已經具備了足夠的學識,於是就決心投入到軟體的研究和開發中。但是,那位同學卻已經成為了世界首富。

科萊特的這位同學不是別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

比爾·蓋茨之所以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最主要的就是他懂得靠速度制勝。在通往財富的道路上,比爾·蓋茨只是比科萊特快了幾步,但結果卻天壤之別。可見,想獲得財富,就要快速行動起來,誰贏得速度,誰就擁有財富。

一個成功的人,並不在於他擁有多少知識,而在於他有多大見識,最主要的在於他能夠比別人更清醒,行動更迅速。他們總能保持清醒的頭腦,一旦發現機遇的時候,會向餓虎撲食般撲上去,將機遇轉化為財富。成功者之所以能夠成功,都是因為他們具備別人所不具備的東西,最主要的就是快速行動的能力。這也是他們為什麼能夠步步佔得先機,總是第一時間獲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著名的企業家張瑞敏曾問過手下高管這樣一個問題:「如何才能讓石頭不沉入水底?」許多人都百思不得其解,張瑞敏笑著回答:「速度。」只要速度夠快,石頭就能夠漂在水上。因此,一旦抓住機會時,一定要迅速行動起來,不要讓機會在你身邊白白溜走。

速度不但能為企業造就神話,還能讓一個人走向成功。如果誰忽略了速度,那他就無法趕上時代的發展,最終被社會淘汰。所以,不管何時,都要意識到速度的重要性,並不惜一切代價最大限度提高自己的速度。只有這樣,你才能贏得時間,贏得未來。

在不斷創新中尋求發展創新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持續發展的源泉,也是一種永不枯竭的精神之泉。創新,是集責任、勇氣、方法、態度、精神於一爐的實踐,是許多企業求得生存和發展的制勝法寶。

勇於實踐是創新的前提和基礎,離開實踐,創新便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經驗告訴我們,創新應該一切從實際出發,要敢於摒棄不合時宜的認識、觀念、做法,形成切合實際的路線、方針、政策,發展我們的事業。歷史告訴我們,那些在社會上取得成功、獲得財富的人正是憑著敢於創新的精神,才一步步在實踐中走向成功的。

美國有一家生產牙膏的公司,產品優良,包裝精美,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銷售業績蒸蒸日上。記錄顯示,前十年每年的營業額增長率為20%,令董事會歡呼雀躍。不過,進入第十一年、第十二年後,業績增長逐漸停滯下來。

董事會對此感到不滿,便召開全國經理級高層會議,商討對策。

會議中,有名年輕經理站起來,揚了揚手中的一張紙對董事長說:「我有個建議,若您要使用我的建議,必須另付我5萬美元!」

董事長聽了很生氣:「我每個月都支付你薪水,另有紅包獎勵。現在叫你來開會討論,你還要另外要求5萬美元,是否過分?」

「董事長先生,請別誤會。若我的建議行不通,您可以將它丟棄,一毛錢也不必付。」年輕的經理解釋說。

「好!」董事長接過那張紙看完後,馬上籤了一張5萬美元的支票給那個年輕經理。

那張紙上只寫了一句話:將現有的牙膏開口擴大1毫米。

董事長馬上下令更換新的包裝。

試想,每天早上,每個消費者多用一點點牙膏,每天的牙膏消費量將多出多少呢?這個決定,使該公司第十三年的營業額增加了32%。

由此可見,創新精神對於一家企業的重要性。而對我們自身來說,首先要把創新精神永遠置於我們內心,始終追求效率的提升,追求質量的提高,追求自我超越。

創新創造奇蹟。許多成功光環下的人往往不按常理出牌,他們更傾向於換向思考、換位思考、歡心思考。你隨波逐流,他逆水行舟;你附和,他爭執;你墨守陳規,他突破傳統;你保守,他創新。最終你會發現,他們總會在獨闢蹊徑之後獲得意外的收穫。

1969年,伊夫·洛列創辦了一家生產美容產品的工廠,他還在巴黎的繁華街道邊開了幾家商店。當然,這些化妝品的主要消費者是廣大愛美的女性。

為了銷售更加靈活,洛列採用了郵售化妝品的方式,這在當時可是一個偉大的創新,也是一次大膽的嘗試。那些慕名已久的顧客如果不方便來洛列的店中購買,可以寄來郵購單,公司收到郵購單後,會以最快的速度將產品郵遞給顧客,同時還會附上一件精美的禮品。隨著知名度的不斷擴大,公司郵購的營業額佔了全部營業額的一半還要多。

為了保持郵購的持續上,洛列盡量簡化顧客需要做的事。顧客只需填上自己的地址,公司會第一時間寄過產品清單。顧客標明要買的產品種類、數量寄給公司,公司再迅速按顧客的需求將產品郵寄過去,整個過程不過幾天時間。這樣的做法深受那些偏遠地區女性的歡迎。

優質的服務為公司帶來了良好的業績,一年寄出的郵包達到九百多萬件。就在這一來一往的郵包中,洛列賺到的錢也在成倍增加。

如今,洛列已經擁有四百餘種產品,近千萬名忠實的女客戶。在20年的時間裡,洛列開設的分店也增長到了960家。

這一切的成就,洛列都是在悄無聲息中取得的,甚至在發展的過程中從未引起競爭對手的警覺。公司能得到如此迅速的發展,依賴的正是洛列的創新精神。

洛列的經歷令人羨慕,他的成就完全是他敢於創新的結果。正如著名的演講大師金克拉所說:「如果你想快速成為富人,那最好去創新,走一條別人從未走過的路。」

當然,創新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也不是每一個新鮮的想法都是創新。要做到真正的創新,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充分了解自己身情況

一個人在做事情之前先要了解自己,這樣,才能避免盲目創新,才能更有針對性。一個對自己看得很透的人,知道自己能做什麼,怎麼去做。這樣一來,成功的幾率就會大大提高。

(2)懂得以科學為工具

一些西方管理學者把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學科的知識運用於企業創新領域,行為科學因此大為出名。此後,人們又把運籌學、數學方法、統計方法和電子計算機等現代科技手段應用於企業,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增加了成功的可能性。

(3)擁有堅持到底的精神

不管多麼有前途的事情,一旦半途而廢,這件事就會變得沒有任何意義。要做到創新,就得有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只要打定主意做一件事,不管遇到多大的風險與困難,都要頑強地堅持下去。


推薦閱讀:

老外不再歡迎中國富人移民
中國富人,會讓你變富嗎?
賺窮人的錢容易? 還是賺富人的錢容易?
經典語錄:富人千姿百態,窮人大致相同
我知道怎麼從一個窮人變成富人—賺錢的觀念

TAG: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