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歲英國老太去世 為何在香港受到如此尊重

她似乎該是個親英國的所謂民主派,卻堅持「中國人為自己命運作決定」;她斥香港反對派「假民主」;香港成立廉政公署有她的一份大力;她對自詡「為愛」的「佔中」者嗤之以鼻。她的名言是:「若你不能妥協,就不要沾手政治」。

香港前市政局議員杜葉錫恩(Elsie Hume Elliot Tu),8日在香港聯合醫院逝世,終年102歲。

這位在香港居住超過六十年的英國老太太,能說流利的粵語和普通話,是香港政壇的元老級人物。香港報章在報道中動用了包括「政壇元老」、「著名社運家及教育家」、「民主之母」、「民主鬥士」在內的稱謂,這位老人的地位可見一斑。

她致力打擊貪腐,「香港,勝在有你和ICAC(廉政公署)」有她的一份大力;香港當年針對23條立法全城沸沸揚揚,她——作為一個英國人,發公開信支持北京。2014年,香港發生「佔中」事件,101歲的她對自詡「為愛」的佔領者嗤之以鼻:「他們都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他們要去中環互相親吻嗎!」

她似乎該是個親英國的所謂民主派,卻堅持「中國人為自己命運作決定」。她斥香港反對派「真正的『民主派』是可以包容其他人不同的意見,願意和別人合作。但是香港這些所謂的『民主派』就一樣都做不到。」她的名言是:「若你不能妥協,就不要沾手政治」。

一個英國人,千里迢迢來到香港,致力推動香港政治和基層教育發展,她遇見知音,冠上夫姓,從此紮根「追求公義公平」。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

1913年出生於英國的杜葉錫恩家住貧民區,父親是個電車工人。她大學畢業後任教中小學。1946年,杜葉錫恩與首任丈夫 William Elliott 結婚,1948年開始,在中國江西南昌市傳教三年。1950年代她到香港定居,以教學為主要職業,並在香港創立慕光英文書院,致力為市民提供教育。杜葉錫恩出任校監之職直至逝世前,她主理校務,曾任教英文科,堅持定時將自己的積蓄捐助給學生。

▲杜葉錫恩(右)在香港創辦慕光中學(現名為慕光英文書院)。(電視畫面截圖)

因意見不合與首任丈夫離婚後,1985年,年屆72歲的葉錫恩與香港教育家杜學魁結婚,並冠上夫姓,從此成為「杜葉錫恩」。

▲杜葉錫恩(右)與第二任丈夫杜學魁合影。(圖片來源:網路)

杜葉錫恩於1963年加入香港政壇,擔任過九屆市政局議員,於1988年及1991年出任兩屆立法局議員。她與當時的殖民地政府的不公對抗,被視為扞衛弱勢社群的社運人士。香港回歸前夕,她獲委任為國務院港澳辦公室香港事務顧問。1997年,她出任臨時立法會議員,並獲特區政府頒發最高榮譽「大紫荊勳章」。 至1998年,她逐漸淡出政界。

在香港的幾十年,杜葉錫恩對香港最大的貢獻,當屬促成廉政公署的成立。

40年前的香港是貪腐的天堂,連街頭普通警員都拿著帽子伸向小販,索賄已經無所畏懼。杜葉錫恩憐憫弱勢社群的困苦,給予援助的同時伸張正義,潛入街道收集證據,揭露港英殖民地政府的貪污問題;她利用傳媒的壓力逼使英國殖民地政府正視問題,多次向倫敦提出香港的貪污問題,甚至要求當時涉貪的香港總警司葛柏接受調查、審訊。

杜葉錫恩還到英國倫敦,找國會議員和政府,說明香港的不公平和貪污狀況。70年代,英國派麥理浩當港督,麥理浩聽取了她多年收集得來的貪腐證據。在與社會知名人士的共同努力下,1974年,香港廉政公署成立。

至此,「廉潔之都」香港,逐漸萌芽。

杜葉錫恩多年前在接受電台專訪時曾說,與麥理浩一起打擊貪污是最快樂的經歷之一。

淡出政壇後的杜葉錫恩從未「退休」,正如鬥士絕不會脫下盔甲。2002年,杜葉錫恩發表公開信支持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明確指出條例相對其他有類似法例的國家法例來得寬鬆,例如新加坡和美國叛國最高刑罰是死刑,而香港只會判處終身監禁,並質疑泛民主派反對立法的居心。她還表示,當時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已盡了最大努力去消彌那些相信第23條不需立法的人的恐懼。」

到2013年,香港非法「佔中」引發全城熱議。杜葉錫恩在《南華早報》以《Some of our so-called democrats allow no views but their own》(有些所謂民主派不容別人觀點)為題撰文,批評自稱「民主」的反對派只容納自己觀點,漠視他人立場,並奉勸提出「佔領中環」的港大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了解所謂「民主國家」的貪污腐敗。她說,如果這就是普選,相信港人寧願住在「不民主」的香港。

杜葉錫恩在101歲生日前夕,接受了香港本地報章的專訪。彼時她聽力衰退,口齒略微含糊,但若大聲對談,溝通依舊順暢。這位頭髮銀白,臉頰凹陷,站立行走都需要依靠走步器的老人,為了方便攝影,咬牙在家裡走了整整一圈。在談起香港政治時,瘦弱的身板仍擋不住霸氣十足。

「佔中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有抗爭對抗,就不會是愛。」「你認為這些人會去中環互吻、講和平嗎?」她說,不少年輕人為所相信的抗爭,不向政治現實妥協,但「若你不能妥協,就不要沾手政治。」

杜葉錫恩在1997年就賣掉了自己的英國的房子,義無反顧留在了香港。十幾年後,她看香港政壇「不成樣子,認為太多的民主派,太多想做領袖的人」。她說,真正的領袖,是了解人民需要,為人民解決困難的人。

杜葉錫恩曾批評過不少港督,談到現任特首梁振英,杜葉錫恩說,「我認識他,見過他。當時,我不喜歡唐英年,更不喜歡梁振英,但現在,我認為梁振英已經儘力,逐漸改進。」

而在回答記者「你與中國政府沒有任何關連?」的問題時,杜葉錫恩的回答是:「完全沒有。我沒有見過習近平,但半年前,新來港上任的中國駐香港代表曾經來探訪我。但我記不起他的名字了。」

「香港最老的政治家」結束了她在香港傳奇的一生。在涇渭分明的香港政壇,能讓立法會裡那群抬棺材扔杯子扯道具對著特首說NO NO NO的人,與沉穩的建制派議員、甚至是特區政府官員三方都一起表示敬佩與服氣的政治人物,確實不多——杜葉錫恩是一個。

梁振英說,杜葉錫恩畢生熱愛香港,對推動社會在多方面的改革和發展作出重大貢獻。廉政專員白韞六發表聲明,譽其為香港反貪先鋒,成就了香港廉政公署的誕生;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說杜太對香港的熱愛和承擔是持久和無私的,即使年屆百歲,在過去兩年的政改討論期間,仍不吝發表意見,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推進民主。亦深深感受到她對香港青年人那份熱切關懷。

立法會主席曾鈺成讚揚杜太畢生為弱勢社群奔走,其熱心服務公益的精神將銘記於大家心中。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感謝杜太對香港教育的貢獻。

連泛民主派議員都說,「她確實是為民請命的民主先鋒」,是「推動香港民主的先驅」,「貢獻良多」。「很多晚輩,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未必認識她,但應記住她的貢獻。」

▲杜葉錫恩 1913-2015 (圖片來源:信報)

102歲的老人,留下了對政治、民主的領悟。她說的「妥協藝術」,香港一部分中年人在裝傻,一部分年輕人是真傻。「互吻」的中環街道恢復繁忙的車水馬龍,就像香港報紙的社論所說,互相尊重,彼此包容,沒有因為政見不同而斗個你死我活,這才是獅子山下人人樂見的香港。

本文為通說原創稿件,

如需轉載請註明作者及文章來源。

《通說》

責任編輯:張珺本文作者:王小垣

-----------

香港中國通訊社出品


推薦閱讀:

睡前消息【18-03-14】老對手來了
如果對剛來英國的自己說一句話,你會說什麼?
走過一些地方,想起一些故事,總會有些感想——英倫遊記
英國童裝品牌大合集
在英國議會,習主席強調了什麼

TAG:香港 | 英國 | 尊重 | 去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