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祝允明書法臨摹觀

在學書道路中,臨摹無疑是不二法門。就書家的成長而言,從初期的技法積累,到後期形成審美自覺、創作有個性的書作,都離不開臨摹。縱觀書法史,其發展歷程也是一部臨摹、詮釋和創造史。在複製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臨摹作為書法傳習的基本方式,在歷代學書者那裡積累的學書經驗、思想觀念以及創造性成果,仍是值得我們珍視的傳統。

2016年7月,《中國書法·書學》就「古代書法臨摹觀」專題進行公開徵稿,並於2016年11、12月分別以上、下兩部分的方式對來稿文章進行擇優選登。本期微信我們選取與祝允明書法臨摹觀相關的文章,配以相關臨作圖版,以饗讀者。

祝允明書法臨摹觀

張飛

明代書家祝允明生於天順四年十二月六日(1461),卒於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527),享年67歲。字希哲,因右手多生一指,故號枝山、枝指生,又號支山、枝山道人、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蘇州府長洲縣人。祝允明自幼聰穎過人,又因家學淵源,五歲能書一尺大字,九歲便能作詩,後博覽群集,文章有奇氣。弘治五年(1492)中舉,後久試不第,正德九年(1514)授為廣東興寧縣知縣,正德十六年(1521)任命為應天府(南京)通判,未滿一年即稱病還鄉,故有「京兆」一稱。他的仕途並不順遂,因此潛心為文、醉心翰墨,後與文徵明、唐寅、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與文徵明、王寵、陳淳並稱「吳門四家」。

鍾繇墓田丙舍帖(左)及祝允明臨作(右)

以古自期——祝允明復古思想的確立

祝允明書藝之成就超越時倫,引領吳門一派,在明代書法史上寫下了重要一頁。他自學會捉管以來,就緊伴著吳門的前輩書家:徐有貞、沈周、李應禎、王鏊、吳寬等,他們的書法實踐和書法觀對祝允明書風的形成有著直接的導向作用。文徵明在《題祝枝山草書月賦卷》中云:「吾鄉前輩書家稱武功伯徐公,次為太僕少卿李公。李楷法師歐、顏,而徐公草書出於顛、素。枝山先生,武功外孫,太僕之婿也,早歲楷筆精謹,實師婦翁,而草法奔放出於外大父。」因其家學淵源,影響祝允明最為直接、最為深者當數其外祖父徐有貞、岳父李應禎。

祝允明能夠在書藝方面有「明一代之冠」的美譽,跟他童年就能夠接受良好的書法教育是分不開的。祝允明在13歲書法入門的關鍵時期,有幸得到了外公徐有貞的陪伴。他提到:「仆學書苦無積累功,所幸獨蒙先人之教,自髫丱以來,絕不令學近時人書,目所接皆晉、唐人帖也。」徐有貞嚴令禁止祝允明學時人之書,而主張根植傳統、直追晉唐,這無疑為祝允明崇古思想的確立奠定了基礎。祝允明講述自己幼年時獨蒙先人徐有貞的教誨,這並不完全屬實。祝允明七歲時,祖父祝顥回故里,常侍其左右。成化十九年(1483)祝顥卒,祝允明24歲。可見祝允明學書的起步階段還得到了祖父的教誨,他回憶說:「雖幼承內外二祖(祝顥、徐有貞)懷膝,長侍婦翁(李應禎)杖幾,俱令習晉唐法書,而宋元時帖殊不令學也。」顯然這三位老師在對待祝允明學書的問題上,其要求是驚人的相似。陸粲《祝先生墓志銘》中道:「(祝允明)九歲能詩,有奇語,既天賦殊特,加內外二祖咸當代魁儒,耳濡目染,不離典訓。」

祝允明幼時常伴內外二祖懷膝,成年後則多伴婦翁左右,因而祝允明成年後書法的蛻變跟李應禎有著莫大的關係。他回憶「余幼日從游,每得(李應禎)指南之論」,祝允明也是於這一時期與吳中先輩沈周、劉珏、吳寬、朱存理等多有接觸,對此不無岳父引薦之功;他又廣交賢師良友,與吳中大批才子都穆、楊循吉、文徵明、唐寅等交往頻繁。吳中故老新秀隨興拈管作畫,詩文唱酬,詠嘆古今,文士們濃郁的學士之氣、尚古之風對祝允明的成長是何等的關鍵。而身處於江南地區文化中心的外部環境,更是引發了祝允明對於文學藝術的濃厚興趣。

幾位恩師在書法取法的問題上提出了一致的要求,書法學習的對象只能是晉唐法書,宋元及近時人書皆不可學。正是在這樣的教導與訓練下,祝允明「於時年少氣銳,憪然皆以古人自期」,在《奴書訂》中更是提出「沿晉游唐,守而勿失」的尚古觀。雖然持以這樣的觀點,但他並未完全遵循,後來還是將宋元諸家納入自己的取法對象中。

王獻之二十九日帖(右)及祝允明臨作(左)

遍友歷代——祝允明臨帖範圍的廣泛性

祝允明天資聰穎,加之後天勤奮,對諸家法帖無所不臨、無所不摹,致使他筆底達到無所不詣的地步。他在取法上是廣博的,在《寫各體書與顧司勛後系》中提到:「《黃庭》《蘭亭》《急就》章草,二王、歐、顏、蘇、黃、米、趙,追逐錯離。」如此廣博的特點廣為後人所認知,明王世貞《藝苑卮言》中云:

京兆少年,楷法自元常、二王、永師、秘監、率更、河南、吳興;行草則大令、永師、河南、狂素、顛旭、北海、眉山、豫章、襄陽,靡不臨寫工絕。晚節變化出入,不可端倪。

清顧復《平生壯觀》云:

祝希哲為徐武功之甥,李太僕之婿,書法親炙兩公,而耳提目觸,不須構思。九勢八法,所得已過半矣。況乎加之以力學,無古不師,見其楷書學《季直表》《力命帖》,章草學《急就》,狂草學《自敘》,行書學二王,間以唐宋,落筆沉著,氣韻恢弘,當日聲名邁三宋而上接鷗波,洵不虛矣。

在復古思潮的引領下,他臨摹範圍主要涉及魏晉、唐宋、元諸家,幾乎貫穿了各個朝代,王寵對此有著精準的概括:「上軌鍾王,下視近代。」作者根據明清人手跡、題跋、撰述、行狀、墓志銘等史料中的觀點為依據,作《祝允明各書體臨摹對象舉隅》以印證祝允明各書體取法的廣泛與寬博。僅從楷書的取法來看,所涉及的書家已有:鍾繇、王羲之、王獻之、智永、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薛稷、顏真卿、趙孟頫等諸家,而更不論其他書體了。祝允明從27歲至67歲間,幾乎每年都有對《黃庭經》的臨作。據現存著錄與出版的作品統計,祝氏臨《黃庭經》就有七本:成化丙午(1486)本、弘治庚申(1500)本、正德庚午(1510)本、正德庚辰(1520)本、嘉靖乙酉(1525)本、嘉靖丙戌(1526)本、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無紀年)本,其中四本有圖錄可見。祝允明臨帖除了具有廣泛性,更突出了他臨古的頻繁性。

祝允明博觀縱覽的臨古方法,足以讓他具備了超越同時代人的可能性,進而具備了超越前人的可能性。他在臨摹上注重對某家筆法理解,臨一家像一家,為其能夠融合各家筆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更為他書風的多變提供了便利。明文彭跋《祝書東坡記游卷》云:「我朝善書者不可勝數,而人各一家,家各一意,惟祝京兆為集眾長。」清汪澍也提到他風格的多變:「平生見京兆書凡數十百卷,莫有同者。蓋書到熟來無心於變,自然觸手盡變者也。」他以任何一種面貌便可謂一家,而他一家已然具備了多位大師的面貌,可謂不可多得的藝術天才。

祝允明 臨黃庭經冊(部分)

追本溯源——祝允明臨帖模式的演進

祝允明於古帖無所不摹,使其眼界大開,對表達諸家形貌特徵亦能縱橫如意。對此他有著深刻的認識,祝允明在《奴書訂》中云:「今人但見永興(虞世南)勻稱,率更(歐陽詢)勁瘠,琅琊(顏真卿)雄沉,誠懸(柳公權)強毅,與會稽(王羲之)分鑣,而不察其為祖宗本貌,自粲如也。」對唐代諸家風貌精準的概括正是體現祝允明追蹤祖宗本貌的臨帖觀。《奴書訂》中又云:

趙室四子,莆田恆守惟肖,襄陽(米芾)不違典刑;眉(蘇軾)、豫(黃庭堅)二豪,嚙羈蹋靮,顧盼自得,觀者昧其所宗。子瞻骨幹平原(顏真卿),股肱北海(李邕),被服大令(王獻之),以成完軀。魯直(黃庭堅)自雲得長沙(懷素)三昧。諸師無常而具在,安得謂果非陪臣門舍耶?而後人泥習耳聆,未嘗神訪,無怪執其言而失其旨也。

歷史上眾多書家風貌的形成並非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祝允明深諳其理,並能於書學之路,追溯本源。他能夠將每個時代的大師作為自己的跳板與階梯,層層遞進,最終「借近人之梯,入晉唐之門」。祝允明題《臨王羲之法帖卷》後有云:「古今書家輒稱鍾王,後世雖有作者莫可企及,鍾則專工於楷,而逸少獨能兼善之,故其尺牘相傳,等若球璧,即石刻流播,亦奉為模範。」歷來書家皆以取法鍾、王作為標榜,並以此炫耀自己是書學有源、書法正宗的。鍾王作為「祖宗本貌」在祝允明心中舉足輕重,認為即使是鍾王石刻碑版,依然要奉為典範。他在《書述》中明確指出:「書理極乎張、王、鍾、索,後人則而象之。」

臨帖是對古人書法風格和面貌的學習,以學習的相似程度來區分實臨還是意臨。實臨不僅注重寫形,還要注重取神。而意臨則側重取神,同時摻雜著個人的審美旨趣。這兩種對臨的臨帖方法是書法學習者常用的臨寫方式。而一般從臨摹到創作我們還會採用背臨或憶摹的方式,這比對臨的要求會更高。這要求學書者仔細研究原帖,對筆法、結構、章法等相當熟練,並將原有的內容背出一一摹寫下來。雖有難度,但這是臨習者學習某家面貌最好的途徑。若將這種難度繼續加大,那便是仿書的模式了。仿書要求熟練掌握某家筆法技巧、結構特徵、章法等,最終以風格面貌為旨歸來進行創作的一種模式。這樣的方式不需要範本作參照,它是臨摹走向創作的一條快捷通道。接下來我們將具體探究祝氏是怎樣臨古的,又運用了哪些臨帖的模式?

虞世南大運帖(右)及祝允明臨作(左)

1

可作真跡觀

在祝允明臨作的款識中經常發現一些字眼,如「不忍釋手」「展玩再三」「愧不能彷彿萬一」「深愧效顰之不工」等,體現了祝氏臨帖時的崇古與敬古的態度。無論臨作呈現出來的面貌與原帖是否相似,但是臨摹要忠於原帖來汲取養分的目的是不變的。

從存世的臨摹作品來看,祝允明早歲所臨諸家法帖的態度是忠於原帖的。27歲臨《黃庭經》與原帖相比,關於原帖中脫字處有補漏的文字,如「後有命」後補脫字「門」、「靈根堅」後補脫字「固」等,皆忠於原有的章法來臨寫,體現出祝氏對古帖中「矩」的理解。上海博物館藏弘治七年(1494)祝允明35歲《臨魏晉、唐宋人諸帖》,其中先後臨鍾繇小楷《墓田丙舍》、王獻之小楷《洛神賦》、王獻之行書《二十九日帖》、王獻之草書《先夜帖》、歐陽詢楷書《大觀太清樓手札》、虞世南小楷《大運帖》、褚遂良小楷《大觀太清樓手札》、薛稷小楷《大觀太清樓手札》、蔡襄行書《澄心堂紙帖》、蘇軾行書《不獲再會帖》、黃庭堅行書《沈睿達詩評》、米芾草書《元日帖》,共計12本帖子。清人梁章鉅對祝所臨王獻之《洛神賦》作出評價:「此若掩卻後款,謂是祝京兆字,其誰信之」,可見祝氏所臨已全然不見自己,只見大令。臨本後有題款:

右諸帖若干種,餘閒中偶戲臨,幾欲付之水火矣。吾友彭寅甫見而喜甚,意欲持去。余不能辭,輒以贈之,並記其後。觀者當祝生多兒態也。弘治甲寅中秋,祝允明書。

他雖自稱是戲臨之作,但每件臨作都是尊重原帖的。梁章鉅在其所臨蘇軾《不獲再會帖》後感嘆曰:「此段所臨最為得神,即作真蘇跡觀可也。」

根據祝允明35歲《臨魏晉、唐宋人諸帖》,我們將隨機選取三個臨本與原作進行觀照,細究祝允明臨帖與原貼相近之程度。首先選取臨鍾繇小楷《墓田丙舍》與原帖相較,臨作中所有字法的處理完全原樣照搬,其中三個「之」字的收放關係便一目了然。在章法的處理上幾乎保持一致,特別是前兩行的臨寫。祝書基本把鍾繇的風格特徵表達出來,得鍾繇高古純樸之態,行間茂密,可謂幽深無際,古雅有餘;臨作與王獻之行書《二十九日帖》相對照,全得大令筆法,字形大小、輕重、收放、緩急、牽絲連帶皆遵循原帖,章法上也保留了原來的三行,特別是臨作中「獻之再拜」一氣呵成與原作完全同步,盡顯大令風流俊美之態;虞世南《大運帖》,此碑書法用筆俊朗圓腴,意和筆調,字形稍呈狹長而尤顯秀麗,端雅中見平和潤雅之象,實有士君子風度,為唐楷之上乘者。祝允明臨本用筆亦得虞書圓潤氣秀之意,筆勢舒展,字形寬綽,謹守法度,整體氣息渾然天成。其中「超」「壽」等字的字法與姿態完全吻合,對每個字的把握也是收放有度,從用筆、結構、章法上都最大限度的與原帖接近。後面的其他臨帖皆是忠於原帖的佳作,此處不一一展開比較。

明彭年在跋《遠遊二首》中認為祝允明是「臨池之射鵰手也」。文徵明《題祝京兆臨宣示表》中云:「元常《宣示表帖》,乃鍾王最上一乘,非等閑可擬。自逸少臨後,嗣響者寥寥。今京兆所臨,直逼晉、魏,移神手也。」彭年與文徵明在跋語中給予了祝氏高度的讚揚,肯定了他在臨古的過程中對於形貌與神采精準地把握,是所謂形神兼備。

祝允明 臨王羲之帖冊(部分)

2

以意構之

祝允明在《寫各體書與顧司勛後系》題:「今效諸家裁製,皆臨書以意構之爾。知者乃或妄許為能書,殊用愧恨而已……」臨書以意構之透露出祝氏不僅從古法中得其神采,還能不斷在擬古中流露個人才情。弘治九年(1496)祝允明摹寫智永《真草千字文卷》,後有款識:

南沙有古癖,家多蓄名畫及古法帖,不下數千本。丙寅秋中,余有事過之,出智永千文相示,墨光螢膩,字畫遒勁,真本宋拓之上乘也。展玩再三,不能釋去。南沙乃附小青衣作嘖嘖語,遂出朱絲素縑,欲臨摹其上……枝山允明摹寫。

智永《千字文》得二王真傳,祝允明有幸得以一見,便神往而不能自拔,自然不會錯過對其效仿的絕佳機會。文徵明認為「此卷摹臨智永禪師法帖,而雄姿勁氣更軼而上之。吾不知其為逸少、為智公、為希哲也」。可見祝允明能夠隨心所欲、駕輕就熟地表現王氏一脈書風,得智永神髓而又不失個人意趣的流露。

文嘉將自己父親文徵明與祝允明所臨摹的《黃庭經》作一對比,跋云:「與其父文徵明刻於停雲館所臨摹之《黃庭經》相比,其用筆以骨為勝,是『似而似』,祝之臨本則以肉為勝,是『不似而似』。」文徵明臨摹注重對結構、法度的掌控,講究點劃的經營與安排,且能夠細緻入微,達到精緻與刻畫的程度,因此「似而似」;而祝允明在用筆上加重了筆畫原有的厚度,顯得充實而飽滿,以肉勝之。與原帖相較雖帶有個人意趣,但是更加註重神采與意趣的捕捉,故「不似而似」。正如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中所云:「臨帖如驟遇異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頭面,當觀其舉止、笑語、真精神流露處。莊子所謂『目擊而道存』者也。」

祝允明41歲臨《黃庭經》已將脫字排入行中,已並非如21歲時所臨《黃庭經》一樣亦步亦趨的追求形似,而是摻雜著自己的喜好去臨寫,加強了筆畫的厚度與粗細的變化。隨著年齡的增長,臨摹的方式與追求的意味也在發生著變化。祝允明兼善各體,熔諸家書風於一爐,展現了他從古人身上遺貌取神的能力,達到「不似而似」之境。

祝允明 臨王羲之帖冊(部分)

3

憶摹

美國克里斯蒂博物館藏正德二年(1507)祝允明《憶摹趙文敏書唐集七十首卷》,自題:「正德丁卯仲秋,同東樓老先生錫山,訪錢氏家藏書畫卷。見《趙文敏書唐集百首》,觀其書法俊秀,用筆得羲、獻之妙。笥中有素紙一卷,舟中寄興,憶摹七十首,聊以效顰,不自知其蕪陋也。枝山居士允明。」祝允明憶摹趙孟頫書唐集七十首,這裡的憶摹其實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背臨。若要背臨七十首古詩,可見需要超凡的記憶能力。在此祝氏不免有誇大的嫌疑,但是他能夠用趙體書風將這些古詩還原是可以肯定的。祝允明憶摹的方式很少見到,但可以推斷他並非僅此一次採取這樣的模式進行臨寫。當然,上文已說明背臨所具有的難度,也是一般書家較少選用的方式。

祝允明 臨王羲之帖冊(部分)

4

仿古

臨摹的目的是為了吸收古人的養分更好地運用到創作中去,而祝氏一直從容地遊離其中,游刃有餘。他喜歡將若干古帖臨於同一卷上,或仿諸多書家風貌於同一卷上,而這樣的一種方式對於他而言更多的像是一種遊戲,集中體現了他有趣的臨古與仿古的書寫模式。我們經常看到一些祝允明臨古和仿古的作品,大都是將楷、行、草合於一卷。其中臨作有成化二十二年(1486)祝允明《臨帖冊》,其中楷書臨蕭子云書三則,薛稷書一則,書《高唐賦》一首;弘治七年(1494)祝允明《臨魏晉、唐宋人諸帖》等。比較而言,仿作書於同一卷上稍多一些。正德五年(1510)上元日,祝書《楷行草三體雜詩卷》,其中《春女賦》為卷首,仿歐體楷書;嘉靖元年(1522),祝書《六體詩賦卷》中,仿魏鍾繇、唐張旭、前人章草、宋蘇軾、黃庭堅、元趙孟頫六家書。嘉靖四年(1525),有仿《蘇黃米蔡體小字袖珍卷》。正德十一年(1516)秋,祝書《墨林藻海一卷》,涉及到真行草各體,先書詩二則,後仿諸名家風貌。引首有廖秭書「墨林藻海」四大字並跋,拖尾有鄭郊跋二。先後有仿右軍、大令、歐陽率更、虞永興、《黃庭》《蘭亭》《洛神》《急就章》、鍾元常、魯公、眉山、豫章、襄陽、子昂諸家,可謂頗為壯觀、嘆為觀止。

祝允明仿古的方式無不體現他對於傳統書學的重視,對於時人不取徑傳統,還戲稱臨古為奴書的態度,頗不以為然,作《奴書訂》以駁之,並提出「沿晉游唐,守而勿失」的書學觀。他以身作則、身體力行,以精彩絕倫的仿古書風來證明臨古也是極佳的創作方式,更以豐富多彩的諸家手法展示了其書風的多樣性。

祝允明 墨林藻海卷(部分)

祝允明 墨林藻海卷(局部)

結語

祝允明熟稔經典的脈絡,融會諸家達到孫過庭《書譜》所論的「違而不犯」「和而不同」的境界。文徵明《題祝希哲真草千字文》云:「余嘗謂書法不同,有如人面。希哲獨不然,晉、唐則晉、唐矣,宋、元則宋、元矣,彼其資力俱深,故能得心應手。」祝氏遍友歷代,博採眾長,除了展示各家風貌外,最終更以融會貫通的方式開創出獨特面貌,同時也為蘇州書壇開啟了新的風尚。他能夠學古而不泥古,出入變化,由趙孟頫上溯晉唐,時有「雖不甚經意而結體出吳興,時時有晉人法」。較趙而言,祝氏能夠在承襲魏晉之餘仍然從宋元諸家汲取靈感,此種行徑迥異於趙孟頫摒棄宋人而直追魏晉。

祝允明書法臨摹觀極具借鑒的意義,無不警示當下諸多學書者,不可一味追求新貌而失去對傳統的理解,走向怪誕流俗的境地。而祝氏從臨古到入古,再到化古的行徑無疑是中國書法史上汲古出新的典型案例。

祝允明 楷書臨黃庭經卷

祝允明 楷書臨黃庭經卷(局部)


推薦閱讀:

《藉得長鋒舞風流》 ——李興武書法展
黃庭堅小楷拓本《金剛經》節選,一撇一捺,放眼望去,極具律動感
著名書法家潘興東2018年作品欣賞(九)
盧如傑 胡抗美...書法作品展
硬筆(鋼筆)練字方法小記

TAG:中國 | 書法 | 臨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