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青春期的孩子會想自殺?

發表於2016-05-23 08:15:33

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中有一段經典對白,倍受家庭矛盾和暴力困擾的「問題」少女馬蒂爾達問萊昂:「Is life always this hard,or is itjust when you"re a kid(人生總是這麼苦,還是只是童年如此)?」,並沒有良好童年經歷的萊昂回答道:「Always like this(總是如此)」。在電影的情節鋪墊下,一個年僅10來歲的女孩提出這樣的問題,不禁讓人感嘆唏噓。而現如今的社會中,其實也不乏眾多的青少年正備受類似的人生痛苦和煎熬。

近年來,從媒體新聞報道可以看到,在校的青少年自殺率逐年上升,例如,僅今年五月份南京市就有兩例中學生跳樓事件的發生。很多成年人可能無法理解,為何正值大好青春年華的中學生,在物質條件如此豐厚的今天,會選擇這樣極端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呢?這些學生僅僅是因為媒體做報道的,作業太多、學習的壓力過重而選擇了輕生的道路嗎?

有心理學家的觀點認為:人類一切心理問題和痛苦的根源,其實就是「生存焦慮」和「死亡恐懼」。當你來到人世間就要面對前者:如何好好活下去。經過了數十年的鬥爭,達到了一個安穩的生活狀態後,你又要面對後一個問題:如何好好死去。所以,談到前者——生存焦慮——可能當下社會中大部分人都在面臨的主要問題。並且,不管是作為學生的學習壓力問題、作為父母的子女教養問題,還是婚姻家庭生活負擔問題等等,可能都是這一問題的轉化。

一、過度誇大的生存焦慮

根據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人類的基本需求其實也就是他生存下去的基礎,包括溫飽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等。現實的物質生活條件下,大部分家庭的經濟水平尚可以支持孩子的溫飽和安全,但是由於在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中,很容易引發人際間的攀比心理。尤其是在教育/醫療等條件尚未達到完全保障的情況下,也容易引發父母過度誇大的生存焦慮。因此,在過度誇大的生存焦慮下,對於自身心理功能沒有建設良好的父母,會在無意中將自己的這種焦慮情緒影響到孩子。而另一方面,他們可能會忽視需要層次理論中涉及的其他方面——孩子的情感和歸屬的需要——也是個體生存下去的基礎。

二、焦慮傳遞的「踢貓效應」

人是社會性的生物,每個人都或多或少需要與社會其他成員有建立起千絲萬縷的關係。心理學家認為,關係的實質,實際上是誰向誰投射焦慮。一般而言,在關係中,總是心理功能弱勢的一方向心理功能強勢一方投射焦慮。比如,在咨訪關係中,來訪者向諮詢師投射焦慮,諮詢師承受和幫助來訪者化解的焦慮;在親子關係中,孩子向父母投射焦慮,父母承受和幫助孩子化解焦慮。然而,現實的情況是,很多父母可能不僅不能較好的調節自身的焦慮,還很有可能通過「踢貓效應(是指對弱於自己或者等級低於自己的對象發泄不滿情緒而產生的連鎖反應)」將自己的焦慮傳遞給比自身弱小的孩子身上。所以會出現一些父母總是抱怨自己的孩子如何沒有配合自己、沒有理解自己,而沒有從自己是否了解和體會孩子的角度出發,這也就是心理學中常談到的孩子心理「反哺」父母的現象。

三、社會支持系統的缺失

青春期的孩子的心理建設主要來源於三大支持系統:一是家人、二是老師、三是同伴。對於大部分孩子來說,有著至少一個系統的良好支持,可以幫助他在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難的時候,不會被輕易擊倒。例如,對於一個在學校被教師批評的孩子來說,如果家長可以很好的接納他和鼓勵他,那麼他是可以很好的面對這一事件。退而求其次,如果他有很好的朋友夥伴可以傾訴,那麼也不會給他帶來過重的心理創傷。但是,對於一小部分孩子來說,如果他的社會支持系統非常欠缺,他當遭遇到挫折的時候又不知道主動的求助(如尋求心理諮詢),那麼就很容易導致危機事件的發生。所以很多老師不能理解為什麼現在的孩子一兩句都說不得,那是因為他可能不僅承受著你的這兩句,還承受著其他方面的要求和不理解。

所以,為什麼現在會出現很多未成年孩子的輕生事件?這一部分可能沒有得到父母良好支持和積極接納的孩子,寧願選擇輕生,是因為他不僅沒有辦法解決他自己的生的焦慮,還要自小肩負著父母的生的焦慮,並且沒有人能夠幫助他們分擔。從這些令人震驚和惋惜的事件中,應當讓我們深刻反思:作為父母和成年人的我們,不僅要注意切勿將自身過分誇大的生存焦慮傳遞給孩子,還應當注意給未成年孩子提供一定的心理支援,了解孩子的心理年齡特徵,根據孩子心理功能發展的階段性任務,幫助其做好心理的建設。塑造良好、健全人格的青少年,培養有活力的下一代,也是我們社會的希望所在。

原題:為什麼現在會出現很多青春期孩子的輕生事件?

圖片來源:網路

責任編輯:茉莉

推薦閱讀:

被前妻索要 1000 萬後自殺,法律能解決的事卻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死在海洋
表面的風光帶不走內心的寂寞 明星自殺悲劇的背後
世界名廚因一條差評含羞自殺 這條差評得有多惡毒?

TAG:青春 | 孩子 | 青春期 | 自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