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來訪者一起探尋「情緒語言」:諮詢中情緒的覺察和處理

為母則剛,如果自己孩子受到欺負,盡最大的努力保護好孩子,讓孩子知道當他的安全受到威脅時,媽媽一定會竭盡全力來保護他,本來無可厚非。但這位媽媽情緒失控以後,瘋狂已完全取代了理智,這個時候的她,已然不象一個成人,而是退行成了一個撒潑的孩子,肆意發泄著內心的憤怒,早已背離了保護孩子的初衷。

不知道這位媽媽冷靜下來以後,看到自己「瘋狂」的視頻以後,會有什麼樣的感覺。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她繼續用這樣的態度生活,用這樣的方式處理自己的情緒,等待她的將是更深的痛苦。也許,在這個時候,她需要做的,是趕緊去看看心理醫生......

情緒的表現和處理是諮詢師最常見的議題之一。

心理學大師羅傑斯認為諮詢關係的基本特質是要允許來訪者自由自在地表達感情,鼓勵其充分表現,諮詢師不僅對於來訪者談論的內容響應,還要不斷注意其所表現的情緒感受,包括其所否定或矛盾對立的情緒,促使來訪者因深感被了解而得到滿足,進而更有效直接把來訪者的適應問題導至情緒的基礎上。

不論治療者的理論取向為何,幾乎所有人都同意情緒對改變而言提供了動機性的動力,如果在治療過程中,忽略了情緒潛在性動機層面,會剝奪了促使個案改變的重要媒介。

在諮詢過程中,我們發現來訪者情緒上有問題的部分集中在幾個主要的類型:

1、沒有覺察到自己的情緒或者情緒被隱藏起來

「我的眼淚滾滾落下,但我沒有認出我的感覺是悲傷」

「在真正悲哀的事件當中,我居然沒有悲傷,我並不知道我在害怕。"

」好象我的情緒被阻擋在什麼東西背後「

」我沒有感覺,是麻木的「

2、覺察到一種痛苦的感覺,可是難以形容或者情緒是混亂的

」我所有的情緒亂成一團「

」我的情緒全對不對勁了「

」我的感覺就象一大罐亂鑽亂動的蟲「

「我感覺胃裡面很難受,象有一大團東西」........

3、被情緒衝擊著,覺得脆弱

」我覺得被自己的情緒淹沒了「

」我感覺自己站在一個大黑洞的邊緣「

」我覺得自己太容易受傷,我不喜歡體驗這種太容易受傷的感覺,象是塊玻璃"

4、情緒的問題模糊了其他情緒

」我放進去的是害怕,出來的卻是憤怒「

」我不知道我的恐懼助長了我的憤怒「

這些類型和敘述清楚地指出了人們在諮詢中處理情緒時所經歷的困難和痛苦的形態。這是作為諮詢師必須去處理的問題。

和來訪者一起去尋找他自己的「情緒語言」

人的情緒表達方式可以分為四大類:軀體表達方式、行為表達方式、語言表達方式、抽象表達方式。

1.軀體表達方式精神分析認為嬰幼兒心理結構尚未充分發展,不能通過語言的方式來表達情緒,個體對外界的刺激主要通過軀體化的方式做出反應。如果其焦慮、緊張以及需要長期沒有被滿足,軀體和情緒的不適感就會積存下來進入潛意識層面。成人後,當遇到類似的挫折和壓力時,潛意識被激發,軀體再次承擔起表達情緒的功能,弗洛伊德把這個過程叫做「再軀體化」,這是一種退化,即退回到人生的早期階段。2. 行為表達方式行為的表達方式也就是訴諸行動,這是最容易破壞關係的情緒表達方式。行動,也就是不同程度的「或戰或逃」。然而,戰則兩敗俱傷關係破裂、逃則疏遠直至失去關係。兒童早期,孩子們開始建立同伴關係,進行物質和情感交流,然而他們的語言尚未完善,情緒的感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有限,容易採用行為的方式表達自我情緒,比如哭喊、打鬧、突然離開同伴關係等等。在成長過程中,若沒有得到合理得指導,這些表達方式會固著下來,或者成為習慣,在某些類似的場合再現。而有些人的行為化表達是從家庭中習得的,需要強調的是,啰嗦也是行為化的表現。

3. 語言表達方式

語言的表達方式也就是語言溝通,是人類特有的,能熟練運用該方式的人需要做到三點:了解自我、能用語言準確地表達自我、關心他人。「了解自我」和「用語言準確表達」很好理解,那麼為什麼需要「關心他人」呢?在溝通中「關心他人」意味著,首先你能理解他人的情緒、你也明白你所說的話會對他人造成的影響、並且你了解他人給你的反饋會緊接著影響到你。在溝通中,若一方不關心另一方,或者不理解對對方可能造成什麼影響,那麼溝通是無法順利進行的。生活中很多雞對鴨講的現象,就是溝通不暢的例子。

4. 抽象表達方式

抽象的表達方式即藝術的形式。我們可以聽同一支歌消弭紛爭、可以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欣賞同一幅畫,這就是抽象藝術的魔力。這種魔力是跨越語言和文化的。

當人陷在情緒裡面的時候,常常缺少「語言」來描述情緒,在做心理諮詢的時候,心理諮詢師的任務之一就是要幫助來訪者找到一種「語言」來表達情緒。諮詢師很可能用自己的語言來幫助來訪者表達情緒,來訪者可能同意諮詢師的表達,但是,來訪者內心不見得是真的同意諮詢師的表達。所以,諮詢師盡量不要告訴來訪者他們的情緒是什麼,而是和來訪者一起去尋找他自己的一種「情緒語言」。

我們舉一個案例來說明「情緒語言」。

一個焦慮的青年男性來訪者,在前面幾次的治療中,他對任何事情的回答都是「不知道」。他在諮詢室里常常打哈欠和沉默,按理說這種情況不應該在諮詢室里發生。對諮詢師來說,可能要去幫助他來探索和面對他的情緒,幫助他發現他自己的「情緒語言」。

根據諮詢師的觀察,他打哈欠可能是夜晚沒有睡夠覺,也可能是在說「其實我不想見心理諮詢師」。後來很快落實了這個問題,是兩者皆有。諮詢師給他自由選擇,等到他願意見諮詢師之後,再做心理治療。之後他願意來見諮詢師了,雖然他不再打哈欠,但是還是常常說「不知道」或者是沉默。

關於他的沉默,諮詢師觀察它不是心理治療中的技術性「沉默」,而是一種「情緒語言」,就此,諮詢師和來訪者做了一個探索。

在開始沉默的時候諮詢師就讓他停下來閉上眼睛,讓他通過身體的感受來描述他正在經歷的情緒。諮詢師讓他通過身體的感知感受情緒在他身體的哪一個地方?他回答:「在腿上。」

很少聽到來訪者說他的情緒在腿上,大部分的人在心臟、胃部、喉嚨、肩頸······諮詢師對此感到好奇。諮詢師問:「當你感受到這個情緒,你有什麼願望想表達出來?」來訪者說:「我有種想要移動的感覺」。

然後,諮詢師就跟他說:「通過你的身體的感受,你想說什麼?」開始的時候他感到很難描述,他不了解自己的願望和衝動。後來他慢慢慢慢開始確定,他想走來走去。

他想走來走去,顯然是一種焦慮的情緒,然而,他是在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有的時候他又說:「我想站起來離開」。

諮詢師:「你有這樣的衝動,想站起來離開,這意味著什麼?」後來,他意識到當他想站起來離開的時候,是因為談到的某些東西是他現在不願意麵對的,也不願意去處理的。

有時候,他會感到他的頸部、背部非常僵硬,他的應對方式就是肩膀緊壓。諮詢師這時候問他:「這個又讓你聯想到什麼?」他說:「聯想到我讀中學時的班主任老師,他常常會很嚴苛地對待我。」在那種情況下,他的肩和背就會變得很僵硬。他這樣做是因為他無法向他的老師表達憤怒。

探索情緒的過程要注意並不是要過度地去進行探索,一邊探索一邊要讓他跟他的情緒相處,也不能讓這種探索持續時間太久。最重要的是,在讓他感到安全的情況下才往深處探索。

然後繼續向前走,這就探索到他的原生家庭裡面,他和爸爸的關係,爸爸也是對他相當嚴厲和苛刻的。當爸爸對他很嚴厲的時候,他也沒有辦法用語言表達情緒,結果他只能肩和頸非常僵硬。他的肩和頸緊張地向前移動的時候,他會感到憤怒。當他不能夠表達出憤怒來,他就變得沉默。

這個時候又開始探索他的胸部緊壓這意味著什麼?當這種緊壓感移動到胸部的時候,他就會表現得憤怒,並且是一種狂暴的憤怒。他雖然不會用我們的心理學語言來表達情緒,但是,他會用些描述性的語言來表達。

這樣,諮詢師和來訪者就一起探索出一套他自己的「情緒語言」,諮詢師能夠了解他、理解他的時候,諮詢師也學慣用他的「情緒語言」與他對話,當諮詢師使用的語言是能夠讓他產生共鳴的時候,他也慢慢學會用諮詢師的語言表達情緒。當共同的語言可以互相呼應的時候,有一種變化在悄然發生,他變得對他的情緒具備了一些感受力,他就變得不像過去那麼混亂和沮喪。他正在經歷一種情緒的時候,他就能夠向諮詢師或者周圍的人清晰的表達出來。

後來,在心裡諮詢室,他開始講述他的人生故事。有的時候他也沉默,但是,這個沉默卻不同以往,是帶著心理治療意義的沉默。

當然,心理治療工作還有許多工作要做。但是,當諮詢師幫助來訪者找到他自己的「情緒語言」的時候,就為心理治療工作奠定了一個基礎。

引導來訪者評估情緒的程度,試著給情緒強度打分

「情緒研究」一直是心理學研究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這個細分領域一直以來都以現象研究為主,很難將人們的情緒進行量化。然而,情緒在程度上確實可能有明顯的差異,例如,我們可以體會到輕度難過、有些難過、非常難過、特別難過以及極其難過。

由於許多難過、焦慮或憤怒的來訪者常常難以識別自己的思維或體察自身的情感,因此教他們如何去區別自身情緒的不同程度是很有用的。此外,由於諮詢中的變化常常是漸進的,因此來訪者能夠覺察其情緒或情感的變化程度也將是很重要的。比如,一個情緒由極其難過變為有些難過的患者就可以總結出自己所取得的良好進步。

給情緒強度打分。有三種方式,最好用的就是百分制,0到100打分。第二種是五點量表描述程度(一點兒也不、有點兒、中等、非常、極度)。第三種是畫圖,這個也很形象,畫一個箭頭分成幾段,從左到右強度增大,把你的情緒強度在圖中標記。

確定承受範圍:例如,悲傷的情緒,我覺得60分以下,我都OK。今天我給自己的悲傷情緒打了50分。那麼我可以接受,不用去處理這個情緒。如果我今天打了70分,那麼我去審視這個70分,都是如何來的,是我過度的預期的糟糕的未來,還是過度評估了喪失的過去。抑或,當下的處境的確糟糕,那麼我需要考慮如何去改變和應對。如果強度到達非常強烈,請不要繼續任何事情,有可能需要多種情緒調節策略的共同作用。

提問/干預

「你在多在程度上感到煩惱?

對你的情緒從0%---100%進行評分,0%指完全沒有那種情緒,100%指那種情緒最強烈的程度。

你在某些時候比其他時候感覺好些的原因可能是什麼呢?

當你感到情緒較低或較高的時候,你是否在做不同的事情呢?

家庭作業

心理諮詢師可以讓來訪者追蹤在下一周內他們的情緒是如何變化的,可以讓來訪者記錄在出現情緒之前有什麼先發事件,並對與每一事件相聯繫的情緒程度進行評定。這個作業可以了解到什麼會引起來訪者體驗到情緒的變化。這一變化也可以幫助我們識別患者可能的「煩惱時期」----即他們更容易感覺到抑鬱或焦慮的時候,這一認識有助於心理諮詢師將諮詢集中到這一時期周圍。可能遇到的問題

1、缺乏對一周內多次發生相同的信念和相同的情緒進行記錄的動機。2、有些來訪者在使用這種測量時感到非常困難,這種評估情緒和相信程度的方式與他們的思維完全不符。此時需要心理諮詢師給他們提供一些形象化的幫助。

幫助來訪者透過強烈的次級情緒,覺察隱蔽的原始情緒

並非所有我們的情緒反應都是生物基本的適應反應,在諮詢情境中,關於來訪者情緒的表現可分為至少三種類型:原始情緒,次級情緒及工具性情緒。對這三類情緒加以區別,是區別不同情感反應型式的初步工作。

1、原始情緒是個人對情境此時此刻立即性的自接反應。原始情緒有助於個人適應環境。當事人接受治療之初,原始情緒通常在當事人的覺察之外。這些情緒通常被稱為深層情緒,被當事人否認或隔離,在當事人的覺察之外。心理治療的目的,即在協助當事人覺察這些情緒。

2、「次級情緒」(secondary emotion)是一種對初始情緒的反應性或防衛性情緒經驗,所謂「感受的感受」(feeling of feeling)。例如人通常體驗與表現「憤怒」情緒時,其實背後是初始情緒是「受傷或難堪」的情感,即所謂「惱羞成怒」。初始情緒如果無法被立即辨識或覺察,通常很快地轉換成其它次級情緒,例如「難過」、「受傷」、「羞辱感」、「害怕」……等通常會轉換成「憤怒」。又如「害怕」轉換成「冷漠」、「嫉妒」轉換成「生氣」,或「生氣」轉換成「害怕」等。

次級情緒不是針對情境,而是因為原始情緒不能被個人接受,而衍生出來的情緒反應。例如,有些家庭不允許孩子出現憤怒的情緒,於是孩子只好以悲傷的情緒來取代,悲傷即為次級情緒。有些家庭嘲笑男孩子的害怕反應為懦弱,於是家中男孩有害怕感覺出現時,便不敢直接表達,而是以家中可以接納的憤怒情緒來取代。原始情緒因為不被允許,個人不敢表達,久而久之便在個人的覺察之外,而個人所能覺察到的情緒只有次級情緒。次級情緒對適應沒有幫助,甚至造成當事人的適應問題。

3、「工具性情緒」(instrumental emotion)用來影響或操控他人,以達到個己的目的。兒童兩歲時便會使用此種工具性情緒,例如用哭來引發同情以達到買玩具的目的。極端地是有些人用自殺威脅以控制情人,或有些人用憤怒來先發制人,或用「我愛你」在親密關係中來行使種種的控制與不合理要求。經常使用工具性情緒者,不論是有意識或習慣性,通常會在關係讓對方有「鉗制感」,而最後造成關係疏離。所以認識自己身上的「工具性情緒」,學習其它更有效用方法解決人際親密關係問題,也是諮詢師要幫助受助者覺察與學習的。

原始情緒是個人對情境此時此刻立即性的自接反應。次級情緒是對原始情緒與思考的次級反應,它們常常模糊原始情緒產生的過程。原初情緒的特點是隱蔽,而次級情緒的特點是強烈。正是因為原始情緒太過隱蔽,而次級情緒太過強烈,因此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直接被次級情緒蒙蔽了感官,而根本覺察不到自己的原始情緒的存在。

  

次級情緒是被染色過的,是隨著成長背景和生活經驗所逐漸添加了顏色的,帶有評判性的,是隨著初級情緒反應之後繼發的情緒表現,其特性是我們慣以習得的,經常以防禦和迴避為導向的。例如,一個繁忙的周一早晨,你半睡半醒地在路上開車趕路,一個不留神突然和側面插進來的車子撞上了。當時你心臟「咚」 地一聲往下沉,覺得全身雞皮疙瘩都起來了。你驚魂未定、怒氣沖沖地開門下車, 看見對方也驚魂未定、怒氣沖沖地站出車外。這個憤怒就是一種防禦性的反應,以迴避我們內心受到的恐懼和驚嚇的原始情緒。

再比如我們表面上看起來很堅強,其實內心是脆弱的,我們表面上是去理解別人,其實是在忽略自己,我們沒說兩句就吵起來,其實是因為情感的脆弱。我們表面上是追求自立自尊和純粹,其實內心總是逃避孤獨,甚至看不起自己的一切!

次級情緒之所以被稱為「次級」,是因為這些情緒不全然是在某種特定環境下所產生的適應性反應。這些情緒經過我們腦中種種思考方式過濾而成,我們思考的方式包括自動化想法、評斷、假定和種種不理性的信念。複雜的次級情緒是經由學習而來的,而學習的楷模通常是我們的家人。

人們常透過衝動行為來處理次級情緒。他們也許會對惹他們生氣的人大喊大叫,或是透過大吃大喝、酗酒、依賴藥物,甚至是自我傷害來撫慰自己的情緒。次級情緒最大的問題是不管在你的生理上或是在社交上,都無法幫助你適應你所處的情境。相反的,通常我們會以一個既定的場合,判斷自己「應該」怎麼感覺來建構與增強我們的次級情緒,而不是我們「真正」的感覺。

在諮詢環境中,重點是幫助來訪者突破強烈的次級情緒,覺察隱蔽的原始情緒。

我們通過一個個案來認識強烈的次級情緒背後隱藏的原始情緒。

來訪者小明從小就遭受到家人的拋棄,被拋棄的經歷造成了小明內心非常強烈的不安全感。從小到大小明都非常自強,長大後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在事業上取得了相比於同齡人來說非常輝煌的成就。同時,他戀愛了,遇到了一位非常理想的女孩。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似乎所有的苦難都已經結束,幸福的人生從此開始。

但是這個憧憬卻在某一天破滅了,起因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這天小明一早起來,發了一條信息給女友。之前女友都是秒回,但這次不知為什麼,等了很久,女友沒有任何反應。小明開始坐立不安,她為什麼還不回我?是不是我說錯話了?她是不是要拋棄我了?這些念頭不斷出現,不斷折磨著他。半個小時後他忍不住打電話給女友,卻發現無法接通,他忍不住了,開車飛奔女友公司,非常憤怒的質問她,為什麼不回復自己的信息。

女友一而再再而三跟他解釋:自己公司的網路壞了,收不到信息。但他卻不依不撓,兩個人為了這件事鬧了兩天,事情還是無法得到解決。兩個人都痛苦無比,最後小明來到諮詢室求助。

在諮詢室中,小明非常痛苦和自責,他感覺自己的憤怒來得莫名其妙,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這樣。諮詢師靜靜的聽完他的訴說,然後告訴他,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你不了解自己情緒的本質。在這裡,你的憤怒只是次級情緒,而原始情緒是什麼?是你埋藏在心底那股對於自童年被拋棄的創傷的恐懼。而你需要的並不是女友的解釋或道歉,因為你知道她沒有錯,這股恐懼感真正需要的是被理解和被安撫。

之後諮詢師讓他閉上眼睛,仔細感受自己內心的那股恐懼,然後想像女友抱著他對他說:原來你那麼難受,我終於明白了。

這句話一說出來,他馬上嚎啕大哭,好像要把過去幾十年積累的委屈和恐懼全部哭出來,諮詢師靜靜的等他哭完。小明對諮詢師說:「老師,我現在才知道,原來我一直就是在等她的這句話。你知道嗎?這兩天里我不斷的跟她說我很難受,很難受,但她卻只是不斷的在解釋她自己不是這樣的,完全沒有理解和關心過我。」

諮詢師對他說:「她怎麼可能不關心你?你也能感覺到,她是很愛你的。這兩天她一直在很努力的安撫你的次級情緒:憤怒。卻無法理解你的原初情緒:恐懼,更不知道這股恐懼需要什麼。你們一直在憤怒層面上溝通,因此她的努力沒有任何效果。」

小明點點頭,諮詢師繼續說:「你的恐懼壓抑得太深了,一旦被激發,普通人不可能兜得住。你希望在對方身上得到想要的理解和關懷,這是非常困難的,這個過程她一定感覺很無力,委屈,痛苦。在這裡你需要的是自我成長,而不是不停的向對方索取,對方並不是心理諮詢師,不可能做到這些。」

小明看著諮詢師:「我明白了,老師,那我應該怎麼做呢?」諮詢師說:「別擔心,我可以幫助你如何理解和安撫自己的原始情緒,而成長的第一步就是覺察。」

在其後的治療中,諮詢師幫助小明覺察他的原初情緒,並且對其進行安撫,修復過去的創傷。經過心理治療,小明慢慢的熟悉了這些情緒。他慢慢對自己內在的情緒的覺察變得越來越敏銳,並掌握了一套應對的方法,對自己情緒的管理越來越得心應手。

當一種情緒我們自己根本覺察不了的時候,我們是不可能對它有任何了解,更別提安撫。成長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對自己情緒的充分理解和覺察。當一個人跟自己的原始情緒越接近,越容易跟它進行溝通的時候,就越能夠掌控自己的情緒。這時,人的情商就會越高,越不會被自己的次級情緒所困擾。

認識「負面」情緒的正麵價值和積極意義

人很容易評判,對於那些不愉快的、不喜歡的情緒,就稱為負面情緒。而實際上,當我們帶著覺知,而不是無意識去看這些情緒的時候,就會發現情緒和感受沒有好、壞之分。也不存在所謂的「負面情緒」。如果感受到焦慮、憤怒與委屈等情緒,允許與接納它,看到情緒存在的價值與意義,感受立刻會好許多。

壓抑是好的,壓抑讓你安全。

忍一忍,至少當時你獲得了安全,在你沒有能力或者準備去應對那個衝突之時,壓抑保護了你。

所以,請感謝壓抑,感謝每一個壓抑,至少他讓我們平安的存活下來。至於我現在要不要壓抑,那其實還是取決於我有沒有準備好應對一個可能的衝突。

老實說,小時候,很小很小的時候,那日漸遙遠的童年裡,壓抑是難免的,我們依賴父母和他人,我們沒有足夠的能力獨立,沒有足夠的能力保護自己,不壓抑是幾乎不可能的,人在屋檐下豈能不低頭。

而壓抑雖然保證了安全,但是也委屈甚至扭曲了我們自己,甚至形成了習慣性的壓抑,這沒什麼奇怪,如果一個人被鎖在箱子里很久,他的腿自然是不能馬上站立和走路的。

如果我們有了壓抑的習慣,我們很容易在不需要壓抑的時候依舊壓抑,然後特別的委屈和憤怒。好的方法是,努力的覺察和區分,過去(童年)我不得不壓抑,現在(成年)的情境我還需不需要這樣,如果我們可以且願意承受,我們是否鼓起勇氣表達自己,所以說鼓起勇氣,是因為害怕、壓抑的慣性是客觀存在的。

憤怒是好的。憤怒里包含著力量和自尊自重。

當你壓抑壓抑再壓抑,你很難不憤怒。

憤怒里包含著力量和自尊自重。力量是好的,很多你平時無力干、懶得干、不敢幹的事情,當你憤怒的時候你就可以做了,而且很可能效率很高。人類很多的作為和精彩,都是一怒之下、盛怒之下做出來的。但也有很多悲劇和災禍也是因為憤怒而生的。所以,很多人的憤怒被壓抑,人不敢憤怒。

憤怒中資源蘊含的是力量,你怎麼用這個力量是你的選擇,實際上悲劇和災禍不是因為憤怒而生,而是因為你對憤怒中的力量的偏差使用而生。

有的人用這個力量去生氣去破壞去攻擊,有的人用這力量去爭氣去發展去保護。怎麼用是你選擇的事,而這個力量是寶貴的資源,就像汽車的馬達。多少人缺乏力量呀,多少時候缺乏力量呀,而現在你擁有著力量,這不值得恭喜么?

當一個人憤怒的時候,他內心的聲音是什麼?常常是「這太過分了!」「這太不公平了!」「這太不應該了!」,所以,我們去追求公平和合理。

儘管每個具體的憤怒的人,他們頭腦里的觀念、界限千差萬別,並不總是合適,尤其是人在遷怒的時候,但這裡面的傾向是追求自愛和自重。能夠憤怒的人通常都不會過於內在受傷,不會患憂鬱症。

嫉妒是好的,嫉妒告訴你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以及有多麼想要!

若你能夠穩住神,不去急於排除這種不快,而是能夠對自己看得深一點,你會發現內心很多的「飢餓」,尤其是童年時的完全無助的「飢餓」。

倘若你有能力去處理或者有機會找到人幫你處理,你的人生會因此開闊和自由許多,尤其是當你發現你已不是那麼無助,只要你願意,你可以實現很多;尤其是當你發現你雖然有那種「飢餓」,但你也有另外一種食物,而那個食物的營養也很寶貴。

雖然這常不是一條輕易的路,但這是一條通往愛和希望的路,而讓我們難受的嫉妒,正是信號燈。

悲傷是好的,悲傷包含著療愈。

不要去勸一個悲傷的人,讓他盡情的悲傷,悲傷的盡頭是接納。

一個人通過悲傷來獲取同情、愛是一種扭曲的選擇,他們會力保自己的可憐,這是一種他們錯學的技巧,而這種技巧是隱蔽而強大的。這裡說的悲傷不是指這種技巧,而是指自然地悲傷,自然地悲傷是好的,有機會接觸到被我們冰凍的悲傷是好的,是一個和自己連接的機會。

如果目前有一個事件讓你正處於悲傷,這個悲傷是好的,悲傷包含著療愈。所以,通常來講,不要制止和勸慰一個人悲傷的人,陪著他,傾聽他,對他說,哭吧哭吧,這真的是讓人難過。

看著他哭個夠,就是對他最好的安慰和愛。相信他在充分的悲傷後會接納那個巨大的失落,並開始新的生活。

無聊是好的,無聊代表你在意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無聊甚至是珍貴的,如果你不急著把它趕走的話。青少年是很容易感到無聊的,此前,太小不能夠,此後麻木習慣,所以青春期時的無聊感是一個被包裹的燈籠,如果他不急著跑出屋外,他會發現包裹中的光,而那是他接觸自己此生原本使命的良機。

然後人就長大了,高考大學畢業掙錢結婚養家,人變得匆忙趕緊沒有空閑的機會,也習慣了用各種聲色來消遣無聊,知道男人三十五歲以後,生存已不成問題,所有社會要求的他大概都過得去了,他又開始問,我內心真正想要什麼,我生命的意義何在?

感覺沒勁是好的,只要你不怕這種感覺,只要不因為這種不舒服而急於擺脫他,你就有機會和內在真正的你見面,無聊或者感覺沒勁,告訴你現在做的不是你要的,不是和你適合的,那麼什麼才是?你就可以開始尋找了。否則你怎麼開始呢?

焦慮是好的,焦慮可以調整你頭腦里的刻度。

焦慮是不好受的、惱人的甚至是可怕的,但它本身包含著極有價值的東西。

可以承受的焦慮,讓你認真、小心,難以承受的焦慮,可以給你更意義深遠的東西,它會告訴你哪裡想錯了,你哪裡的界限是有問題的,最常見的是你不顧現實而過高的期望自己,你有完美主義傾向,你有強迫性觀念。比如你不顧事情的節奏而希望更快、更早、更好。

倘若你能深看你的焦慮,你會看到你頭腦里刻度的偏差,把那個刻度調過來,你就會安然而有效。而這是多麼重要,可以避免你此後多少的挫敗、無望、自責、慌亂和失眠。

如果你堅持迴避情緒,你必將被打擾,如果你極力逃開情緒,你將被追上,而如果囚禁它,一旦你成功了,身體就會不得不說話,身體不是輕易說話的,而它一旦說話,那個話會重得多——身體說話的方式生病,絕大多數的疾病都是因為情緒。

沒有不好的情緒,只有不被尊重的情緒,沒有可怕的情緒只有缺乏了解的情緒。

發現情緒背後的不合理信念

美國心理學家艾利斯認為,一般壞情緒常常是由不合理的信念導致的。使人們難過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對事情的不正確解釋和評價。事情本身無所謂好壞,但當人們賦予它自己的偏好、慾望和評價時,便有可能產生各種無謂的煩惱和困擾。如果某個人有正確的觀念,他就可能愉快地生活,否則,錯誤的思想及與現實不符的看法就容易使人產生情緒困擾。我們對各種事務的認知和評價綜合起來,就是我們的信念系統。我們的各種信念,包括處理困境的信念,往往是自動地或者說是在潛意識之中來進行判斷和工作的。不合理信念具有如下的特徵:絕對化的要求、過分概括化、糟糕至極。(一)絕對化的要求:我認為你是我的孩子就必須完全照我的話辦,不然就會特別生氣;我認為你該吃完飯就把碗筷洗了,不然這樣很不好;我認為你該把論文寫完了再去玩遊戲,不然你對不起你父母;我認為你該和他重歸於好,不然以後你找不到更愛自己的怎麼辦;我認為你該對我好一點,當我說話的時候你要停止看電影;我認為你該向我道歉,是你先對我視而不見我才發脾氣的……絕對化的要求是指個體以自己的意願為出發點,認為某一事物必定會發生或不會發生,這種觀念的特徵通常與「必須」和「應該」這類詞聯繫在一起,如「我必須獲得成功」,「別人必須友好地對待我」等。這種絕對化的要求是不可能實現的。這種絕對化的要求是不合理的,會困擾自己,因為每一客觀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不可能依個人的意志為轉移。對於某個人來說,他不可能在每一件事上都獲成功,他周圍的人或事物的表現及發展也不會依他的意願來改變。如果固執於強調自我,乃至形成一種強烈的控制欲,那當某些事物的發展與其對事物的絕對化要求相悖時,他就會感到難以接受和適應,從而極易陷入情緒困擾之中。(二)過分概括化:過分概括化是一種以偏蓋全的不合理思維方式,就好像是以一本書的封面來判斷它的好壞一樣。這是個體對自己或別人不合理的評價,其典型特徵是以某一件事或某幾件事來評價自己或他人的整體價值。例如,一些人面對失敗的結果常常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或「毫無價值」。這種片面的自我否定往往會導致自責自罪,自卑自棄的心理以及焦慮抑鬱等情緒;而一旦去評價別人,就會一味地指責別人,併產生憤怒和敵意的情緒。其實,世上沒有一個人能達到十全十美的境地,每個人都應該接受別人是有可能犯錯誤的這個事實。因此,應該用評價一個人的具體行為和表現來代替對整個人的評價,即所謂的對事不對人,評價一個人的行為而不是去評價一個人。(三)糟糕至極:糟糕至極是一種對事物的可能後果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種災難性的預期的非理性觀念。對任何一件事來說都有比之更壞的情況發生,因此沒有一種事情可以被定義為百分之百的糟糕透頂。若堅持這樣的觀念,那麼當他認為遇到了糟糕透頂的事情發生時,就會陷入極度的負性情緒體驗中。其實,雖然非常不好的事情確實可能發生,我們也有很多原因不希望它發生,但我們卻沒有理由說它不該發生。因此,面對這些不好的事情,我們應該努力接受現實,在可能的情況下去改變這種狀態,而在不能改變時去學會如何在這種狀態下生活下去。那麼,如何改變不合理信念呢?勇敢面對自己的壞情緒與不合理信念辯論。和不合理觀念辯論。這其實是一個自我認知的過程,要求你發現問題,不掩飾問題,不逃避問題。同時這也是一個充滿了矛盾和痛苦的過程,你必須得經歷自我批評和自我否定。但是成長必定要經過蛻變,破繭化蝶才能新生。

針對自己持有的「絕對化要求」的一類不合理觀念,可以提出以下問題:「有什麼證據表明我必須獲得成功或別人的賞識?」「別人有什麼理由必須友好地對待我?」「事情為什麼必須按照我的意志來發展?如果不是這樣,那又會怎樣 ?」對自己持有的以「以偏蓋全」的不合理觀念,可以提出以下問題:「我怎樣才能證明我(或別人)是個一無是處的人?「毫無價值的涵義到底是什麼?」「如果我在這一件事情上失敗了,就認為自己是毫無價值的人,那麼我以前許多成功的經歷表明我是個什麼人?」「我能否保證每個人在每件事情上都不出差錯?如果他們做不到這一點,那麼又有什麼理由表明他們就不可救藥了?」。針對自己持有的「糟糕至極」的不合理觀念,可以提以下問題:「這件事到底糟糕到什麼程度?能否拿出個客觀數據來說明?」「如果這件可怕的事發生了。世界會因此滅亡嗎?我會因此死去嗎?」「如果這件事是糟糕至極的話,那世上還會有比這糟糕十倍的事,我若遇到這些事情,又會怎樣?」「我怎麼證明我真的受不了啦。」

在「此時此地」中處理來訪者的情緒

在諮詢中,來訪者的情緒分三種:1、心理問題引起的情緒反應,彼時彼地;2、心理問題引起的情緒反應被帶到諮詢室里來,移情;3、對心理諮詢的情緒反應,此時此地。諮詢提供了一個安全的環境讓來訪者學習覺察、識別情緒,了解情緒背後的原因和理念,以及是什麼觸發了情緒。來訪者也可以在諮詢師引導下練習新的技巧,來學會如何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來訪者通常都是帶著恐懼情緒來諮詢的,尤其是第一次來諮詢,對心理諮詢還不了解,內心會有恐懼和擔心:別人(包括諮詢師)會不會認為我腦子有毛病?諮詢師會不會鄙視我、嘲笑我、羞辱我?我會不會被催眠(精神控制)?因此,對很多人來說,尋求心理諮詢是一個艱難的決定。等他鼓起勇氣走進諮詢室時,還是「驚魂未定」。諮詢師如果態度稍微生硬一點,就會把他嚇跑。所以,諮詢師必須非常溫柔、友好,向來訪者做必要的解釋,以便消除他的恐懼、擔心和疑惑,然後在適當的時候去探討來訪者的恐懼情緒。

諮詢師要通過語言或非語言的方式向來訪者傳遞「你的情緒反應是正常的」的信息,幫助來訪者接納自己的情緒,不去壓抑或「轉化」自己的情緒,允許情緒自然表現出來。在諮詢師面前,任何情緒都可以表現。

來訪者跟諮詢師熟悉之後,就會放肆起來,不那麼懼怕和尊重諮詢師了,會批評諮詢師,提一些意見,搞一些小破壞。這個時候,諮詢師千萬不能被來訪者帶著走,表現出受傷或反擊的情緒。來訪者只是在釋放自己的憤怒,並不是想傷害諮詢師,如果諮詢師表現出受傷了,來訪者會感到內疚,並壓抑自己的憤怒情緒;如果諮詢師受不了來訪者的憤怒情緒而予以反抗,則直接把來訪者的情緒打壓回去。所以,諮詢師必須很淡定,很包容,很理解,很堅定(指堅持原則,保持界線)。

有的來訪者會在心理諮詢的某個階段向諮詢師表達對某個重要人物的憤怒、怨恨和失望,諮詢師要認真傾聽,用心感受來訪者的情緒,不能站在那個重要人物的立場上對來訪者進行批評和說教。

心理諮詢有一個原則(其實是心理治療的原則),就是來訪者必須反省自己、改變自己,而不是控訴別人、改造別人。但是,這需要一個過程。剛開始的時候,來訪者有很多憤怒情緒,應該盡量讓他釋放。等憤怒情緒釋放得差不多了,再反省自己也不遲。如果憤怒情緒還沒充分釋放,就讓他反省自己,會引發抵觸情緒,把憤怒轉向諮詢師。

有的來訪者緊接恐懼出現的是悲傷。等他感到安全了,就開始訴說自己的不幸,並在訴說的過程中陷入抑鬱狀態。這個時候,諮詢師要認真傾聽。悲傷情緒也是一種能量,釋放完了就好。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痛哭一場之後感覺非常輕鬆,甚至心曠神怡。

有的來訪者會出現內疚、後悔、羞愧等情緒,並且自責。有的諮詢師會安慰來訪者,對來訪者說「這不是你的錯」,這樣有可能會抑制來訪者的情緒表達和自我反省,因為自責是自我反省的開始,諮詢師應該利用來訪者的自責引導他進行自我反省。當然,如果來訪者過分自責,表現出自殺傾向,諮詢師可以予以安慰。但是,從危機干預的角度看,評估自殺的危險性和採取干預措施比安慰更重要。

當來訪者開始自我反省時,焦慮就出來了。他很想認識自己、改變自己,他很心急,嘗試各種方法,「病急亂投醫」,迷信大師。這個時候,來訪者的動力非常強,對諮詢師言聽計從,所以效果非常好。與此同時,他還會討好諮詢師,很在乎諮詢師對他的印象,擔心諮詢師對他不用心。諮詢師要鼓勵來訪者把焦慮表達出來,並分析焦慮的原因。

焦慮總是跟慾望連在一起的,通過分析焦慮的原因,來訪者最後知道了自己最想要什麼,這就是自我實現(羅傑斯)、自性化(榮格)、健康的自戀(科胡特)。

聚焦於情緒和接納情緒,目的都是為了釋放情緒。情緒釋放了,心情平靜了,即使心理問題還在,因為不痛苦了,能夠順其自然,為所當為,社會功能能夠很大程度上得到修復。同時,消極情緒消失了,積極情緒就會上來,來訪者可以從中獲得「正性體驗」。

以上,由TEN綜合網路相關素材,整理成文。


推薦閱讀:

如何處理好婆媳關係(轉貼)
怎樣正確處理婆媳關係
行政機關如何處理舉報投訴,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天下婆媳關係的6大鐵律教你如何處理好婆媳關係
手風琴編配中如何處理「和弦外音」

TAG:情緒 | 語言 | 諮詢 | 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