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區分石英石和臘石

1、黃蠟石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石英、瑪瑙、水晶主要成分相同,黃蠟石和其他石英岩類玉如:密玉、玉髓、紅綠碧玉等在礦物學上又稱隱晶質石英岩,顏色變化、外觀不同和其他礦物質侵染以及形成條件有關。2、一個單個的石英結晶體就是水晶(透明的),黃蠟石等石英岩玉則是一群發育未健全的小到肉眼看不到的石英顆粒和其他礦物元素的集合體,所以叫隱晶質。而我們看到的石英石正好介於單晶和隱晶之間,也可稱顯晶質。單晶是山,隱晶是螞蟻,顯晶是大石。3、有的朋友稱石英石是玉化不好的臘石,很有意味。個人認為,臘石就是石英石,但石英石是臘石中等級最低的、玉化不好的臘石。本身我們玩賞的臘石就分很多等級:凍蠟、冰蠟、膠蠟、蜜蠟、細蠟、晶蠟………等,不就是從密度也可說是玉化程度上區分嗎?4、說形象一點,如果1立方空間集合了10萬個0.5體積物質的就達到臘石品質,那麼同樣1立方空間集合了3萬個1.0體積物質的只好是石英了。想像一下同樣大小的一塊木板和一塊泡沫板各自的構造,就是這個道理,在於密度當然也有硬度和韌性的不同。5、有朋友說石英石和凍蠟一樣透亮。那麼從光傳遞角度講,1立方空間高密度集合了上10萬個小體積能傳導光線的物質(石英)的集合體,光線進來時能挨著個的直接傳遞,就顯通透了,你看水晶是透明的。(寶玉石判斷水頭就是利用陽光或高能聚光燈打入石內多深判斷水頭多少)而石英石在同樣空間容納的同樣物質顆粒稍大但數量少,因而密度小,物質顆粒之間空隙大,光線進來時產生了光折射,也會透亮,但你甚至能看到一個個的晶體和裂隙,光線明顯散漫和渾濁,對不對?6、因此 你會發現,最好的凍蠟皮很薄,內部侵染變化不大,很細緻通透,而細蠟大多有厚皮,但不通透(是侵染其他礦物導致,所以細蠟顏色很多變化很大),密度高,抵抗侵染能力就高,皮也薄;密度低,易於受到侵染氧化,會產生皮和顏色變化。而石英石恰恰因為密度太低了,易於受到侵染,又很容易被漂洗和沖刷,因此你看到的石英石都是雪白無皮的,還能看到大顆粒結晶,泡到水裡很透,上了油顏色灰暗等等。還有一種有薄皮,但在水中黃亮,一出水晾乾了皮顯白,仔細看有閃光顆粒,砂性較大的,說是石英石不準確,說是黃蠟石又不地道,叫黃水石或大黃石。7、瑪瑙也是二氧化硅質地,但屬於火山熔融後溶膠狀產出,所以會有一層一層的帶狀紋路(縞紋瑪瑙)和內含包裹物(雨花石)以及熔岩進入氣泡產生的葡萄瑪瑙。臘石是隱晶質礦物集合體,但也會因火山熔岩澆覆熔融二次成礦,產生水波紋、孔雀皮、珍珠皮狀皮蠟(觀察一下,都是表皮)。石英石完全是原始的低密度的石英顆粒集合體塊狀。8、所以個人認為分辨石英石和黃蠟石應從三個方面入手:(1)質(質地)。黃蠟石質地比石英石細膩,皮色越細膩等級越高,甚至手摸到後,手上的熱氣都能讓石頭立馬濕潤,石英石不可能。黃蠟石的破口要麼和玻璃一樣貝殼狀破口(達到玉髓質地),要麼是平整的顆粒狀破口;而石英石破口完全是按石英顆粒間的解理呈參差不齊的破碎狀破口。(2)色(皮色)。黃蠟石、黃蠟石,名字已經把它最直接的外觀描述了,凍蠟薄薄的艷麗黃皮對光一照,透若驚鴻,色象浮在石頭上的暈;膠蠟一看就像涼粉或凝膠,若隱若現,精光內斂;細蠟最能體現皮色,黃的厚重,皮子也特別細膩。當然也有紅蠟、綠蠟、黑蠟,總之顏色是較純的,鮮艷的、細膩的,不帶砂性的。(3)重(密度)。一句話,密度大的石頭壓手。9、這裡的說明和舉例都是拿比較極端的雙向,最好和最差,中間還有很多含二氧化硅質的卵石、彩玉石等成礦和產出因素太多太複雜,我也並不全懂,就拿臘石作代表性意見,請諒解。


推薦閱讀:

如何區分祖宗、祖輩、考妣
吸毒致幻後打人,如何區分故意傷害罪和尋釁滋事罪?
漲知識:清代王爺們住的王府都是有等級區分的,從哪裡看出來呢
實務:故意殺人與過失致人死亡究竟如何區分?
五行與養生+五行本論與精氣神三寶+五色、五味、五臟、五官與五行與保健食品的關係+五行相生相剋解析+五行體質的區分+五行相生次序究竟是怎樣的?

TAG:區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