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仙的禪茶一味——茶道
(2011-12-12 16:26:19)標籤:陸羽武夷山茶文化茶道經《茶譜》小仙的精緻生活小仙的悅己生活文化分類:禪茶一味
如果說「柴、米、油、鹽、醬、醋、茶」中的茶還是物質形態,那麼「琴、棋、書、畫、詩、曲、茶」中的「茶」就屬於文化形態了。茶由於本身的自然屬性,在我國漫長歷史的飲用過程中,產生了以茶為載體深厚的茶文化。這個以人為本,以茶為體的茶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茶文化作為精神文明的載體可以反映諸多層面:就政治層面,茶文化是崇德貴民;就論理而言,茶文化是禮敬誠信;就藝術而言,茶文化是琴棋書畫;就人文而言,茶文化是品茶品人;就社會而言,茶文化是遠神近人;就知識而言,茶文化是格物致知;就哲學而言,茶文化是天人合一;就做人而言,茶文化是廉潔奉公;就心態而言,茶文化是去浮消躁……有人說:「和尙吃茶是一種禪,道士吃茶是一種道,知識分子吃茶是一種文化。」當強調飲茶的哲學化的一面時,就叫他「茶道」。因此「飲茶悟道」,「飲茶論道」,「飲茶得道」,也就成了禪家、道家和儒家的家常品飲事情,飲茶的過程也就成為一種茶文化了。武夷山儒、釋、道三教同山,以後孔子主義、理學宗師朱熹為代表的儒家,以天心禪寺茶僧釋超全為代表的釋家,以南宗五祖之一白玉蟾為代表的道家,他們一起為武夷茶傾心嘔歌,融合交匯,共同演繹了武夷山茶文化。武夷山茶文化融入了儒家的「中庸」,釋家的「空靈」,道家的「無為」的哲學思想,正是:「千載儒釋道,萬古山水茶」。一 飲茶得道,品味人生「茶道」一詞在我們所見的古文獻中最早見於唐代的記載。唐.釋皎然的《飲茶歌誚崔石使君》詩中說:「三飲便得道,何需苦心破煩惱。……熟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唐.劉貞亮提出「茶之十德」中說:「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唐.封演《封氏聞見記》中說:「有常伯熊者,又因鴻漸(陸羽)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中國茶道形成於唐代,是因為飲茶的方式在唐代逐漸由葯飲和粗放式煮飲發展成為細煎慢啜的品飲,進而演進為藝術化、哲理化的茶藝、茶道。《茶經》既是對唐及唐以前茶事的總結,也包含了陸羽對茶煮飲方法的革新和完善,他融會貫通了中國傳統文化儒、道、佛的思想精神,提出了茶道思想,對茶道(飲茶之道)的程式,規則和用具做了統一規範。陸羽的好友釋皎然則直接提出「茶道全爾真」,把品茗提升到「滌昏寐」,「清我神」,「破煩惱」,「便得道」的精神追求和思想境界。所以在唐代,經陸羽等一批茶聖、茶人對飲茶「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到了宋代,劉元甫作《茶堂清規》,其中的「茶道規章」和「四諦義章」兩部分被後世抄錄為《茶道經》,從《茶道經》中可知劉元甫他以成都大慈寺的茶禮為基礎,在湖北五祖山開設茶禪道場,名為松濤庵,並確立了「和、敬、清、寂」的茶道宗旨。這部茶典被南浦紹明帶回日本傳授。(見《中國農史》2005年3期陳文華著文)。繼唐、宋後,明代是中國茶文化的又一個高潮。明初朱權撰寫了《茶譜》,對適應品茶需要的飲茶之人,飲茶之環境,飲茶之方法,飲茶之禮儀作了詳細的記述。發展了茶道的形式,以至從中國傳入,經日本寺院發揚的現今日本茶道的形式幾與此同。茶人認為:飲茶能清心、陶情、去雜、生精。入思時可以提神,通夜不眠;滿腹時,可以助消化,清神氣;心煩時,可以去雜念,平和相處。茶人在喝茶、品茶中能得出一番高雅脫俗的情趣和雋永的茶外之茶,味外之味來。《茶館》「掌柜」老舍先生說過:「有一杯好茶,我便能萬物靜觀皆自得。」林語堂先生說:「茶有一種本性,能帶我們到人生的沉思默想的境界中去。」「飲茶得道」也得出了人生如茶的人生哲學,人生藝術。這個「道」也包括了茶人的宇宙觀、人生觀、對大千世界中的存亡、愛憎、善惡、美醜的品評和揚棄。飲茶就要學會沖淡,當我們在杯盞相敬中喝人生一杯茶,每個人都會把愛人奉獻給對方,少一點私慾,多一份公心,少一點冷漠,多一份愛心。人生如茶,第一口是苦的,第二口是甘的,第三口是淡的。「飲茶得道」就是在清靜的環境中,用安寧的心情,溶煉出「精、行、儉、德、致、清、導、和,淡、遠、真、敬、美、雅、禮、善、正、靜、素、廉、怡、仁、合、信、寂、樂、理、融」的「道」的內涵。也得出了「自然和諧之道、仁禮誠心之道、親仁善鄰之道、安貧樂道之道、俯仰無愧之道、親民為民之道」。「飲茶得道」根本上也是以飲茶為載體的一種精神,一種文化。它超出了對茶本身的色香味的品嘗,進而把飲茶與飲食文化、醫藥文化、養生文化、禮儀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行為文化、旅遊文化結合起來,升華為茶的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之總和――茶文化。
推薦閱讀:
※該如何理解千利休所提的「和、敬、清、寂」四字茶道精神?
※茶道精神
※當初你說喝茶不燒錢,現在全家懷疑我吸毒~
※用塑料杯子喝茶和用陶瓷杯子喝茶有什麼區別?
※表千家和里千家有什麼區別?
TAG:茶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