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專家模擬中美南海之戰:鷹擊83完虐美軍瀕海艦
資料圖:鷹擊-8型反艦導彈原標題:日專家模擬中美南海之戰:鷹擊83完虐美軍瀕海艦【環球網軍事6月7日報道】美國國家利益雜誌6月5日發表日本防務專家凱爾·溝上的文章,文章描述了作者利用「命令:現代海空戰」海戰遊戲模擬中美南海之戰的情況。文章稱,在戰爭模擬中,面對中國海軍艦艇及反艦導彈,美海軍的瀕海戰鬥艦全軍覆沒。今年是2016年,美國海軍2艘最先進的戰艦正在南海支持一位關鍵的盟友,它們裝備了最新的武器和設備,穿越半個地球來對付中國。可是,這能行嗎?一百多年來,美國海軍一直用海戰遊戲來測試戰艦、戰術和戰略。現在,多虧計算機能夠處理大量數據並進行精準運算,使得程序化的「硬模擬」成為可能。其中有一款遊戲名為「命令:現代海空戰」,這是一款普通人都能玩的模擬現代海空戰爭的遊戲。「命令:現代海空戰」特別適合模擬高保真現代海戰,在遊戲的beta測試(驗收測試)階段,模擬角色中甚至還包括來自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的海軍中將和船員。今天,我們將向美國海軍學習,測試美國最先進的戰列艦。可惜的是,測試的結果並不盡如人意,最慘痛的教訓是對美軍裝備要保持謹慎。後911時代的戰艦今天,我們即將派上戰場的是瀕海戰鬥艦,這是一款「911襲擊」後開發的新式戰艦。瀕海戰鬥艦被設計用於近海作戰,相比美國海軍其他大多數艦艇來說,這一特點使得該艦可適應多種任務或挑戰。舉例來說,它們兼具多功能性和靈活性。瀕海戰鬥艦本身的火力並不強大,依靠更換「任務模塊」來提升火力和獲得其他特殊能力,如水面戰、掃雷、反潛戰等。一艘普通的瀕海戰鬥艦裝備有57毫米速射炮,一對30毫米加農炮和多挺重機槍。該艦還配有旋轉基座防空導彈,用來防禦敵方的戰機和來襲導彈。不過,相比其他水面艦艇來說,瀕海戰鬥艦的火力還是不夠,這也是該艦的批評者抓住不放的一點。批評者認為,瀕海戰鬥艦應該裝備火力更強大的艦炮、射程更遠的自衛導彈,以及可擊潰與自己同等大小的敵艦的反艦導彈等。遊戲開始遊戲的情境設置在南海黃岩島周邊,位於菲律賓以西約137英里處。在現實中,中國和菲律賓都認為黃岩島是自己領土的一部分,兩國之間的緊張態勢愈演愈烈。2012年,中菲領土紛爭差點演變成武鬥,當時菲律賓海軍派遣了美國海岸警衛隊退役快艇「德爾·畢拉爾號」,對靠近黃岩島的中國漁船進行檢查。在中國海警2艘艦艇的脅迫下,「德爾·畢拉爾號」被迫撤退。在我們的模擬情境中,年份設定為2016年,中菲兩國仍然強硬聲張各自主權。菲律賓海軍的2艘艦艇抵達戰場,分別為巡邏艇「埃米利奧·哈辛托號」和「阿爾提米奧·瑞卡德號」。戰爭一觸即發。請注意,我們無意用假定的情節來評判北京和馬尼拉各自的領土主張,我們想像中的畫面也不會真的發生在黃岩島上,所預設的情節只是為測試瀕海戰鬥艦起到背景作用。美國海軍特意趕來支持菲律賓盟友,派遣了「自由號」和「沃斯堡號」2艘瀕海戰鬥艦,均在菲艦以南30海里處。美艦「哈爾西號」是一艘「阿利·伯克」級制導導彈驅逐艦,以同等距離尾隨在菲艦之後。短兵相接菲艦的感測器相對粗糙,基本上靠目測或雷達導航,難以識別黃岩島周邊所有的船隻。該水域還有許多其他船隻,有些是漁船,另外一些身份不明。假如菲艦「埃米利奧·哈辛托號」和「阿爾提米奧·瑞卡德號」弄明白了那裡有什麼,肯定會掉頭就跑。我同時操縱著美艦和菲艦,幸好還有一架MQ-4C「特里同」無人機可供調用,這是空軍「全球鷹」無人機的海軍版。我派遣「特里同」無人機飛越黃岩島,想去調查那裡到底有什麼。「特里同」識別出大量中國漁船,但其中也混雜著「狼」——中國海軍1艘名為「常德艦」的「江湖」級護衛艦(常德號於2007年3月退役,後改裝為海警1002艦。可能是遊戲中數據較為陳舊)。「常德艦」以西20海里是「欽州艦」,這是一款056型新型護衛艦。「常德艦」直接沖向菲艦「埃米利奧·哈辛托號」。09時46分31秒,「常德艦」用100毫米艦炮向「埃米利奧·哈辛托號」開火。「埃米利奧·哈辛托號」用76毫米艦炮迅速發起反擊,幸運擊中後,又開始用輕武器攻擊「常德艦」。激烈的炮戰持續了3分鐘以上,在此期間「常德艦」幾次罷工。突然,菲艦「埃米利奧·哈辛托號」報告,西面有導彈來襲。這是護衛艦「欽州艦」發起的攻擊。由於缺乏防空雷達和先進武器,「埃米利奧·哈辛托號」只有束手待斃。2秒鐘後,中國海軍數枚「鷹擊-83」反艦導彈從海面上不到30英尺的低空呼嘯而過,「埃米利奧·哈辛托號」被擊中。「埃米利奧·哈辛托號」從指揮屏幕上消失。又一枚「鷹擊-83」導彈飛向菲艦「阿爾提米奧·瑞卡德號」。儘管隔著近60英里的距離,美艦「哈爾西號」還是發射了一枚SM-6「地對空」導彈來攔截中國的導彈。但是距離實在太遠,「阿爾提米奧·瑞卡德號」被擊中,損失慘重。美艦「自由號」和「沃斯堡號」全速北進,我命令它們攔截「欽州艦」和受傷的「常德艦」,這2艘艦艇正從交戰區往北逃竄。這是孤注一擲,因為瀕海戰鬥艦不能很好地防禦反艦導彈,它們只配備了57毫米艦炮和旋轉基座導彈發射器。我以為「欽州艦」的反艦導彈已經打光了,「常德艦」搭載的導彈可能一發未動,但它在與菲艦「埃米利奧·哈辛托號」的戰鬥中嚴重受傷。憑藉40多節的航行速度,美艦「沃斯堡號」和「自由號」開始縮小與敵艦的距離。「欽州艦」和「常德艦」同時調轉船頭,面朝「沃斯堡號」。很明顯它們想打,那我就成全它們。美國瀕海戰鬥艦「沃斯堡號」和「自由號」接到指令,一旦與敵艦距離近到足以發射「格里芬」地對地導彈,即刻交戰。「沃斯堡號」和「自由號」共載有30枚「格里芬」導彈。當雙方相隔4英里時,美艦「沃斯堡號」用57毫米艦炮向「欽州艦」開火。「欽州艦」立刻用76毫米艦炮還擊,輕微創傷「沃斯堡號」。不幸的是,「沃斯堡號」的旋轉基座導彈發射器早早就被破壞了,這意味著它無法進行反導防禦。「格里芬」導彈發射器失去了作用,「沃斯堡號」唯一的武器僅剩下57毫米艦炮。片刻之間,「沃斯堡號」被摧毀。「沃斯堡號」受傷,嚴重起火,大量進水,毫無還手之力,是時候離開了。「沃斯堡號」開足馬力,掉頭南撤,但還是被「欽州艦」的76毫米艦炮擊中。激光測距儀受損,艦炮製導雷達受損,30毫米「蝮蛇」加農炮受損……損害報告不斷傳來。「沃斯堡號」的命運已然註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哈爾西號」監測到2枚反艦導彈從南面飛來,發射源在2艘美艦之間,正位於黃岩島附近。會是潛艇嗎?管它是什麼呢,反正移動速度高達520節。這2枚不明導彈向北飛去,直指「沃斯堡號」,情況非常不妙。「哈爾西號」再次試圖攔截,4枚SM-6防空導彈齊射,瞬間速度達到2400節。能即時消除威脅嗎?這不重要了,「沃斯堡號」被擊中傾覆。最後的抵抗「自由號」除了進攻之外別無他法,但它僅剩一枚射程1000英里的反艦導彈。「哈爾西號」的彈藥也打光了,只剩下一架裝備「地火」空對地導彈的MH-60R「海鷹」直升機,我怕它會消失在「欽州艦」的防空火力之下。因此,如果「自由號」想脫困,必須自尋出路。在距離「常德艦」5.7英里時,「自由號」報告稱,已經受傷的「常德艦」受損不大,但進水嚴重。「自由號」用57毫米艦炮向其開火,迅速數次擊中「常德艦」。「常德艦」的艦炮一定是損壞了,因為它無法開炮。「常德艦」被擊中數次,但並未下沉,可能是因為57毫米艦炮的火力太小。「自由號」以40多節的速度猛撲上去,用艦炮連續開火。我在等待「格里芬」導彈發射。它們現在怎麼了?怎麼要這麼久?在距離敵艦3英里時,「格里芬」導彈終於發射了。之所以費了不少時間,是因為57毫米艦炮堵塞了。「常德艦」上的火勢發展到中度,仍在大量進水。「格里芬」導彈出了幾處故障,但大多數還是擊中了「常德艦」。不過,它們仍然無法對已經受損的「常德艦」造成更嚴重的破壞,因為「格里芬」導彈搭載的彈頭只有2台筆記本電腦那麼重。美國軍械庫里存有下一代超大型反艦導彈「魚叉」,每枚擁有488磅重的彈頭。但是,數百英里之內沒有「魚叉」導彈。終於,隨著「自由號」耗盡了最後一枚導彈,「常德艦」開始下沉。但056型護衛艦「欽州艦」又趕到了,開始用76毫米艦炮與「自由號」交火。由於57毫米艦炮的射程較短,「自由號」無法還擊。我面臨著嚴重的困境:位於中國艦炮火力範圍的邊緣,我是該逃跑呢,還是該向敵人靠近並摧毀他們呢?危急時刻,我派出了「哈爾西號」的艦載直升機,這款直升機裝備了「地火」導彈。雖然冒著被擊落的風險,但是為了救「自由號」,我別無選擇。直升機雖然無法擊沉「欽州艦」,但或許能對其造成損害,為「自由號」撤離贏得時間。可是我又錯了,「欽州艦」和「自由號」現在已經開始交火,而且只有1艘艦艇能夠離開。「自由號」有速射炮,火控裝置也強於對手,但是「欽州艦」的船體更大,足以承受攻擊。「自由號」被擊中著火,開始下沉,艦炮被毀。我讓「自由號」以41節的速度撤離戰場,祈禱「哈爾西號」的艦載直升機能及時趕到,掩護它撤退。遊戲到此結束。但我並不沮喪,反而覺得解脫,因為終於被人痛扁完了。戰況報告我試過重新開始這款遊戲,但是很快發現,不管我操作多少次,結果都是一樣。瀕海戰鬥艦的火力配置完全不能與中國艦艇相比。最糟糕的是,中國甚至都不需要用到導彈就能打敗美國。儘管船體相對較小,但中國艦艇打出了重重的一拳。「常德艦」是20年前的設計,比瀕海戰鬥艦輕1000噸,但是它擁有8枚反艦導彈和一座100毫米艦炮。「欽州」護衛艦的重量不到瀕海戰鬥艦的一半,但是它擁有4枚「鷹擊-83」反艦導彈和一座76毫米艦炮。美國瀕海戰鬥艦的火力不小,這只是理論上的。雖然每艘都裝備了57毫米主炮,但這對攻擊水面艦艇來說遠遠不夠;雖然每艘都有15枚「格里芬」導彈,但這款導彈的射程比艦炮還短。「格里芬」導彈的彈頭只有13磅重,用來對付伊朗的「蜂群戰術」快艇可能比較有效,可要是用來對付中國艦艇就幾乎沒什麼價值。最糟糕的是,為了讓微弱的火力能夠打到敵人,瀕海戰鬥艦必須進入到中國多重武器系統的射程範圍之內。在我們的模擬遊戲中,瀕海戰鬥艦都被擊沉了。這是對瀕海戰鬥艦的控訴嗎?沒那麼簡單。我們配置的瀕海戰鬥艦——美國目前正計劃配置——都被擊沉了。但瀕海戰鬥艦在本質上是模塊化的,它們所搭載的反水面戰模塊化武器是可以改變的。例如,如果我有「格里芬」導彈和挪威製造的海軍攻擊導彈,就可以迅速擊沉這2艘中國艦艇,而不需要進行近身刀劍格鬥——其實我只有一把匕首(反艦導彈)。瀕海戰鬥艦上的57毫米艦炮其實不是個問題,因為我反正沒指望用它們來打擊敵艦。當我不得不選擇用它們來對抗敵艦,這才是個真正的問題。瀕海戰鬥艦的速度是很有用,因此我能以40多節的速度推進這2艘艦艇。但是,每小時多跑10英里根本無濟於事,因為中國「鷹擊-83」導彈的射程達186英里。我情願用瀕海戰鬥艦的速度優勢,來換取在187海里之外偵察並摧毀中國艦艇的能力。玩太多的商業模擬遊戲還存在一個內在的危險。雖然遊戲設計者竭盡全力,試圖精準地模擬現代海空戰,這也正是「命令:現代海空戰」的設計者所做的,但是未知的事情還是未知,正如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最多只會把這款遊戲當作友情提示罷了。戰爭是慘烈的,也是不可預知的。任何訓練、維護或雙方的秘密能力等方面的差別——有些事情不到開戰不知道——都可能會對結局造成決定性的影響。美國的國防預算越來越少,選擇也越來越難,在模擬遊戲中,瀕海戰鬥艦的反水面戰模塊表現不佳,這值得我們深思。我們希望瀕海戰鬥艦有能力幹掉比自己小一半的戰艦嗎?如何才能實現呢?我們確實還做不到這一點。瀕海戰鬥艦是美國海軍的「能工巧匠」,它的任務模塊系統可以勝任各種各樣的工作。跟所有的「能工巧匠」一樣,瀕海戰鬥艦也有自己的「精鋼鑽」。但是,很少有「能工巧匠」能象我們所希望的那樣,勝任所有的工作。把所有的任務都派給了瀕海戰鬥艦,給的資金卻又很有限,我們還能指望它干好什麼?還有一件事是可以確定的:這位「能工巧匠」的「鎚子」太小了。(知遠 北風)
推薦閱讀:
※宇宙只是模擬世界,高等文明可能隨時拔下插頭
※我們是否生活在一個模擬世界?
※論FPGA模擬重要性
※模擬商務談判策劃書
※【綜合模擬】數枝紅杏出牆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