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國造謠了300年:乾隆皇帝的祖宗是日本人......
中國封建王朝走上窮途末路之後,日本人對「天朝上國」的態度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不僅自詡「神州」,還為愛新覺羅氏一族找了個日本祖宗。
雖然對這塊「大肥肉」垂涎三尺,但是唇亡齒寒的道理,日本也有人懂。
於是,他們浩浩蕩蕩的掀起了一股聯合中國、抗擊歐美侵略者的運動……
文|陳忠海瞭望智庫特約研究員
本文為瞭望智庫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來源瞭望智庫(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近代,歐美列強氣焰正盛,侵略者攜堅船利炮踏足亞洲,為所欲為;大清帝國日薄西山,面對破碎的山河,無可奈何。
幾千年來偏安於東亞島國的日本人不免膽顫心驚,唇亡齒寒的道理他們也懂,有識之士開始苦苦尋找對策。
有人認為,日本應該聯合中國共同對付歐美列強。有段時間,「聯華」主張勢頭更猛,還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攘夷」運動。
那麼,這條聯合中國對抗歐美侵略的道路為啥被拋棄了呢?
1從把中國稱為「夷狄」說起
日本人曾經長期對中國懷有一種仰慕和憧憬的情感,他們稱中國為「中華」、「中國」,視中國為文化故鄉,是「四海之師國」,認為日本不如中國,感慨島國貧瘠、「東海不出聖人」。甚至長期以來,統治者以接受中原王朝的冊封作為自己政權合法性的來源。
直到中國封建王朝走向頹敗,以「蘭學」為代表的西方文化逐漸在日本傳播,中國在日本的影響力不斷下降。清朝在鴉片戰爭中慘敗之後,日本派出各種考察團親赴中國進行實地調查,得到大量負面觀感。
由此,有日本人得出這樣的結論:清朝政府不再是「華」,而是「夷」,日本保留的儒教傳統最深厚,日本應該成為新的「華」。
1669年,日本學者山鹿素行在《中朝事實》一書中把日本視為「中國」,而把中國視為「外邦」。
德川光圀(江戶時代的大名、《大日本史》作者)認為,日本天皇制一脈相承、萬世一系,這種國體優於王朝更替的中國,所以日本更配稱「中華」。
儒學家淺見絅齋呼籲:日本人應該把本國稱為「中國」,把中國稱為「夷狄」。
19世紀初,著名的布衣學者佐藤信淵《宇內混同秘策》一書的序言中說:「我皇大國乃大地上最早成立之國,為世界萬國之根本。根本一旦有序,則全世界應悉為郡縣,萬國之君應皆為臣僕。」
2日本人是清朝皇室的祖宗?
不僅如此,日本人還為愛新覺羅氏一族找了個日本祖宗。
江戶時代,日本流傳著一個著名的謠言。
他們說,在乾隆皇帝的御文中,曾看到過這樣一句話:
「祖傳朕之先祖本姓『源』,諱『義經』,世出『清和』,故國號『清』。」
按照他們的思路,清朝國號來源於日本清和源氏,滿清皇族的祖先是日本人源義經(日本平安時代末期的名將、12世紀日本的傳奇英雄,日本源氏家族的重要成員)!
這事著實讓人匪夷所思!
後人查遍清朝檔案,也沒有找到乾隆皇帝寫過這樣的話。
可是,日本人表示深信不疑。
晚清時,中國商船「得泰號」來到日本長崎,船主劉聖孚就想跟日本人野田希一辯駁一下這個關於滿清皇帝起源問題。
野田希一故意問:「貴邦太祖出於何州?」
劉聖孚不好說滿清先祖來自關外,就含糊道:「出於江南。」
沒成想,這個說法沒能糊弄住這個日本人。
野田希一對中國歷史很了解:「吾聞貴邦太祖起於長白山下,不知此山在江南何州?」
劉聖孚被弄了個大紅臉。
野田希一接著說:「世或稱貴邦太祖為源判官後,不知貴邦有傳之者乎?」
註:「源判官」說的就是源義經。
3趁火打劫:滿洲是誰的?
日本國內主張對中國強硬甚至侵略中國的聲音四起。他們認為清朝已虛弱到「人人可欺」的地步,以日本現有的實力,征服中國不在話下。
德川幕府末期的學者佐藤信淵宣稱:
*上天賦予日本兼并亞洲各鄰國的「使命」,日本是「天地間最初成立之國,為世界萬國之根本」,全世界都應該「為其郡縣,萬國之君皆可為其臣僕」。為實現統一萬國的目標,首先要做的就是征伐中國。
*中國滿洲與日本的山陰、北陸、奧羽、等隔海相對,距離只有800多里,順風舉帆一日一夜即可到達,攻佔滿洲後「支那全國之衰敗必當從此始」。
關於中國,他還有一些「獨特見解」
*「滿洲」並不屬於中國。
*「滿洲人」與「支那人」不同,雙方矛盾很深,而且性格、做事方式等也有很多不同。比如「滿洲人」性子急、沒有謀略,而「支那人」怯懦、容易憂慮。
*可以利用雙方的矛盾,用「滿洲人」對付「支那人」。
1855年,日本被迫開國。吉田松陰在給兄長的信中說:日本不能「失信於夷狄」,便可以「培養國力,降服易取之朝鮮、滿洲、中國」。
他直白且無恥地提出:
「失之於歐美,補償於鄰國」——歐美列強入侵給日本造成的損失,應該找中國、朝鮮要回來。
此後,西鄉隆盛提出「小中華主義的征韓論」,木戶孝允主張以「《萬國公法》為準則的朝鮮開國論」,檀本武揚提出「戰略的朝鮮進出論」。
這些主張大同小異,都把矛頭都指向了中國。
4中國應成為日本的「西部屏障」
不過,還是有些日本人懂得唇亡齒寒的道理。
早在1825年,日本早期亞洲主義代表人物會澤安就在《新論》中提出「中日唇齒」的主張,認為「若夫未嘗沾染回回邏馬之法者,則神州之外,獨有滿清。是以與神州相為唇齒者,清也。」會澤安指出了日本民族所面臨的危機,認為聯合中國是擺脫這種危機的一個出路。
註:這裡的「回回邏馬之法」指的是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神州」指的是日本。
隨著歐美列強在亞洲的侵略活動逐步加劇,越來越多的進步人士意識到,面對列強的強勢入侵,日本不可能獨善其身。
他們認為,應該聯合中國以對抗西方列強。
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上文提到那個主張征服中國的佐藤信淵,在臨終前一年(1849年)改變了看法:
中國的形勢發生了新的變化,「西方夷敵」不僅正式來到東方,而且對東方世界的侵略野心和侵略能力都讓人吃驚。
所以,這時候,談論吞併中國並稱霸亞洲已毫無意義,聯合中國共同對抗列強才是當務之急!
他希望中國振作起來,成為日本的「西部屏障」。
薩摩藩主島津齊彬認為,日本如不進行改革也必將步清朝的後塵,同時也希望滿清通過國內的改革來恢復國力。
財政改革家山田方谷認為,日本的外交重點應該是中國,因為西洋各國畢竟與日本相距「懸遠」,而「清國為近鄰」,所以應該聯合中國,加強與中國的聯繫。
「遠強不如近鄰」是個好理由。
被稱為日本近代「海軍第一人」的勝海舟提出:日本、朝鮮、中國應結盟共同對抗列強。
到了1860年,英法聯軍攻陷天津、進逼北京,日本國內主張聯華對抗歐美的氛圍越來越濃。
著名武士橫井小楠憂心如焚:中國與日本是唇齒之國,唇亡齒寒,中國「覆轍就在眼前」,對日本人來說現在不是「坐視旁觀之秋」。
1863年,福岡藩士平野國臣撰寫《制蠻礎策》,主張中日兩國應聯合起來,統一意志,共同對付夷敵,不給他們「以寸尺之地」。
5
聯華前奏:轟轟烈烈的攘夷運動
主張聯合中國以對抗歐美列強的這一派,並非只是「在書齋里掀起風暴」。
在明治維新前夜,他們實打實地掀起了一輪 「攘夷」高潮。
進入19世紀60年代,日本國內累積的各種矛盾日益激烈,加上外部危機,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對德川幕府不滿,紛紛要求變革。
在很多學者和武士眼裡,德川幕府不顧天皇的反對擅自與外國簽訂不平等條約,所以,他們主張「攘夷」,要「廢約、閉港、驅逐外國人」,等等。
1862年底到1863年初,「攘夷派」策動天皇下詔命令德川幕府宣布「攘夷」。
一開始,幕府有些猶豫。
直到,高杉晉作(曾隨「千歲丸」號訪問過上海)率人在英國駐日公使館點了一把火。
1863年6月6日,德川幕府被迫答應天皇,決定於當月25日開始「攘夷」。
隨後,長州藩炮台先後炮擊了通過下關海峽的美、法、荷蘭的船隻,美法軍艦立即攻打下關。
幕府本來就不情願,所以不會真的去支持「攘夷派」。
8月19日,「攘夷派」進行了最後一搏——久坂玄瑞率長州藩兵攻入京都,與幕府操縱的京都守護軍激戰。
久坂玄瑞等人兵敗自殺。
幾天後,在幕府策動下,天皇下詔征討長州藩。
9月5日,英、美、法、荷等四國組成的聯合艦隊再次進攻下關。
「攘夷派」首領高杉晉作等人被迫逃亡。
如果「攘夷派」能在日本成事,下一步他們很可能主動聯合中國——要跟歐美列強對抗,也只能聯合中國。
「攘夷」失敗了,「聯華」自然也就成了泡影。
6倒幕之後:日本全面倒向西方
在挫折面前,「攘夷派」改變了主張:從「攘夷」轉向「開港討幕」。
他們只要推翻幕府統治,不再排斥歐美列強。
歐美列強當然歡迎,並給予了積極回應。
實際上,西方列強在日本道路選擇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明治維新之前,歐洲剛剛經歷了克里米亞戰爭(1853一1856年),俄國戰敗後,對外擴張目標轉向遠東。日本從此成了英、法等國遏制俄國南下的一枚棋子。
美國的目標並不是日本,美國一直將日本視為自己在亞洲的跳板,這個基礎自然不能破壞,要夯實。
此外,歐美國家也需要扶植日本來制衡中國:
在列強看來,日本只是一個島國,即使變法成功,頂多是個二流國家;
而中國才是東方大國,一旦崛起將無法駕馭。
到1868年,德川慶喜交出了江戶城,幕府的勢力基本被消滅。
明治維新隨之啟動,日本從此全面投進了西方懷抱,與中國漸行漸遠,直至後來的甲午海戰、馬關條約、侵華戰爭。。。。。。
總監製:吳亮
監製:夏宇
責任編輯:戴麗麗 李逸博
編務:謝芳
推薦閱讀:
※重大發現!白馬澗驚現乾隆真跡,這塊近300年的石碑背後,還藏著這樣的故事……
※清軍演習似兒戲,乾隆擺譜露破綻
※眾說紛紜袁崇煥:昏招被凌遲掩蓋,死後因乾隆封神
※明朝大臣出使清朝,被多爾袞處死,後來乾隆卻為其欽定謚號
※乾隆皇帝明明有6個兒子,為何偏要傳位給無能的嘉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