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象形文字打開易經解讀的桎梏

《易經》是中國哲學的根源,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科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華夏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

《易經》分兩部分,一是「經」,有六十四卦卦名、卦象、卦辭和爻辭;二是「傳」,是闡釋本經的專著,即《彖傳》上下、《象傳》上下、《文言》、《繫辭傳》上下、《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共計七種、十篇,因其詮釋經文大義,似本經之羽翼,故漢人形象的稱之為《十翼》,稱為《易傳》。

本經相傳為周文王所作,從其內容來看,有後世之人的補充完善,所以有研究者認為《易經》本經部分創作於文王、完成於周公。《易傳》為孔子及其弟子所作。

關於《易經》書籍性質研判,自古以來見仁見智,主要有:卜筮書、哲學書、歷史書、預測學、行為學等等。《繫辭傳》:「夫易廣大悉備」,它會通、彌綸天地之道,它是高於任何具體學科的大道之源。

《易經》的思想智慧已經滲透到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繫辭傳》就有:「百姓日用而不知」之說。《易經》的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哲學、宗教、醫學、天文、算術、文學、音樂、藝術、軍事和武術等各方面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四庫全書·總目·經部·易類一》說:「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易》以為說」。

《易經》現存版本主要有三種:通行本、馬王堆帛書本和上博戰國楚簡本。影響最大的通行本有魏王弼注本、唐孔穎達疏本(即《周易正義》)、宋朱熹《周易本義》本等。

歷代研究《易經》的大致可分為兩個學派:義理派和象數派。義理派強調從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卦名的涵義來解釋卦爻象和卦辭、爻辭。象數派注重從八卦所象徵的物象來解釋卦爻象和卦辭、爻辭。亦有人認為義理派發掘周易的哲學價值,象數派則著重將周易用於占卜。歷史上研究《易經》的大家眾多,義理派研究者有王弼、韓康伯、孔穎達、朱熹等,象數派研究者有京房、邵雍等。歷朝歷代關於《易經》的研究著述頗豐,數不勝數。

在中國文化史中,沒有任何一部典籍能夠像《易經》這樣,引起人們長久、普遍的研究興趣和莫衷一是、針鋒相對的爭議。研究《易經》之難,僅「易」字,就有多種解釋,通行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1.易由蜥蜴而得名,為一象形字,此說出自許慎《說文解字》;而蜥蜴能夠變色,俗稱「變色龍」,所以「易」的變易義,為蜥蜴的引申義。

2.易為變易、易簡、不易。鄭玄《易贊》、《易論》有「易含三義,易簡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

3.日月為易,象徵陰陽,揭示陰陽循環交替之理。

4.日出為易。陳鼓應認為這個意思,也是「干」的本義。

5.易是占卜之名。

6.變易、變化的意思,指天下萬物是常變的,故此《周易》是教導人面對變易的書。

7.交易,亦即陰消陽長、陽長陰消的相互變化。如一般的太極圖所顯示的一樣。

8.易即是「道」,恆常的真理,即使事物隨著時空變幻,恆常的道不變。

我們研究《易經》,一定要貼近《易經》成書的年代,首先要從當時通行的文字入手。《繫辭傳》說:「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繫辭焉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孔子說:「文字不能完全表達語言,語言不能完全表達思想。」那麼說來,聖人的思想是不是就不能夠完全顯示出來了?孔子說:「聖人創立象用來完全表達自己的想法,創造卦用來完全表達實情與虛假,配上卦辭用來完全表達要說的話,更改而聯結卦爻用來完全表達是否適宜,有如敲擊以驚動、搖晃以促使用來完全表達神妙的作用。」)由此可見,孔子認為《易經》的「辭」是完全表達出了《易經》所要表達的思想。以《易經》的卦爻辭為對象,藉助古文字——象形文字這個工具去研究,思路應該是合理的。

那麼,「易」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先看看「易」字的字形演變。

易,甲骨文

像將一個有抓柄的器皿

中的液體,倒入

(水)另一個沒有抓柄的器皿

中。有的甲骨文

(器皿的手把,代表有把的器皿)

(傾倒的液體),雖然字形已經大大簡化,但仍保留了「注液」的含義。金文

像一個有手把的盛器

里裝著錫液(水),字形進一步簡化。有的金文

將盛器形狀

簡化成了

,將抓柄形狀

寫成了似「日」非「日」的形狀

。造字本義:將容器中低熔點的錫注入模具,鑄造新器皿。易是錫的本字。錫的熔點低,是鑄器的好材料,古人發現「熔錫鑄器」,好操作,不費事。引申義有:(動詞)交換、變更的意思,(形容詞)輕鬆、不費勁的意思(註:「易」的字形演變表及本義解說,來自海恩先生的在線「象形字典」www.vividict.com)。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易經》的「易」字就是「變而化」的意思。同時,我們會驚奇地發現,《說文解字》對「易」字的解釋與甲骨文、金文(統稱象形文字)的意思大相徑庭,古往今來的種種猜測僅僅是個人的理解和猜測而已。

《漢書·藝文志》記載,漢初,「魯恭王壞孔子宅,……而得古文《尚書》及《禮記》、《論語》、《孝經》凡數十篇,皆古字也。」《史記·儒林傳》記載:「孔氏有古文《尚書》,而安國以今文讀之。」《漢書·郊祀志》記載:漢宣帝在美陽發現古鼎,大臣多數認為「宜薦見宗廟」,而「張敞好古文字,按鼎勒銘而上議曰:此鼎殆周之所以褒賜大臣,大臣子孫刻銘其先功,臧(藏)之於宮廟也。……不宜薦於宗廟」。

《說文解字》是東漢的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所著,成書於漢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該書《後敘》中說:「古文,孔子壁中書也。」並將大篆以外的先秦文字稱為「古文」。《說文解字》對漢字字形的分析研究,主要是採用小篆、隸書字形,也有少量金文。

由此可見,在西漢時期即有「古文字」之說,而且當時懂得古文字的人已經寥寥無幾。

《說文解字》成書100多年以後,曹魏時期王弼(226年-249年)對《易經》的註解,明顯是採用《說文解字》的漢字字義。王弼對《易經》的註解,一直被視為《易經》研究的義理派的經典。我們是否可以推斷,以《說文解字》的漢字字義解釋《易經》,恐怕會有一定的偏差吧。實際上,這也是義理派內部對《易經》解釋一直存在爭議的主要原因。

唐朝初年,《易》分施、孟、梁邱、京等派,主要有高費與施孟爭勝,文字今古,師說歧異,種種分歧,各持一端。唐太宗下令孔穎達主持編纂五經註疏定本。孔穎達在眾多的經書章句中,選擇一家優秀的注釋作為標準注本,然後對經文注文詳加疏通闡釋。孔穎達以「王(弼)注義例明備,『獨冠古今』」,故孔穎達《易經正義》採用王弼注本。

從此,對《易經》卦爻辭的注釋有了標準版本。後世的研究,基本上沒有脫離欽定的孔穎達的《易經正義》。

平心而論,我們依照《正義》研究《易經》,很多卦爻辭難以說明其準確含義,顯得神秘難懂,這樣造成了普通讀者對《易經》敬而遠之。毋庸諱言,大家一般認為是《易經》的版本差異、文字誤傳等原因。甚至有人質疑《易傳》和《易經》本經相關性不大,能否作為《易經》的有機組成部分。

這些疑問與《繫辭傳》孔子所述是否矛盾?我認為,無論是《易經》本經部分,還是《易傳》,都不是一個人一次性完成的,出現嚴重差錯的可能性不大,文字差錯更不可能。通行本體系嚴密,應該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著作《易經》的人(文王、孔子等)無疑具有深厚的文學造詣,同時也是政治家,所以,他們著書行文的風格應該是清楚明晰的。如果有難以理解的字句等問題,恐怕要從解讀工具——文字上面找一找原因吧。

《易經》成書的年代,是甲骨文和金文的象形文字年代;孔子所處的年代,是甲骨文、金文等文字逐步轉變為籀文(大篆)、小篆的年代,象形文字的字義正在發生變化。孔子所作的《易傳》,既是《易經》的點評、補充、發展,也有向那個年代的人做翻譯的意思。顯然,孔子對《易經》的註解應該是大大強於漢朝人的。

眾所周知,以甲骨文為代表的象形文字考釋,始於19世紀末期。唐蘭在1935年出版的《古文字學導論》和胡樸安在1936年《中國文字學史》,標誌著古文字研究成為科學,20世紀30年代起,古文字研究才有了很大發展,衝破了「說文學」的狹隘範圍。

所以說,在象形文字研究方面,今人不一定不勝漢代以後古人;我們對歷朝歷代《易經》研究大家的觀點,也不能過分拘泥。

因此,我設想,以象形文字作為基本工具研究《易經》,恐怕會有不同的發現。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有兩個重要發現。

其一,很多難懂的句子一下子變得清晰明白。卦爻辭中,大家一直用通假字解釋的字,其實根本就不需要。通假字嚴格來說,其實就是古人的錯別字,或者當時文字不夠而使用的借用。《易經》是經多人反覆完成的著作,出現錯別字的可能性不大。《屯卦》「乘馬班如」的「班」解釋為「盤」字,太過牽強;「匪寇婚媾」的「匪」解釋為「非」字,不但不符合通假字的基本條件,而且這樣一來整句的意思變得艱澀難懂;《豫卦》「介於石」的「於」字,無論如何也無法變成「如」字,至於在《繫辭傳》中的「介如石」另有他論;等等。

其二,經過用象形文字解釋,《易經》本經與《易傳》的內容變得渾然一體,絕對配得上是《易經》的有機組成部分。其實我們無法想像,像孔子這樣「中國傳統文化第一人」的人,註解《易經》會做出狗尾續貂的事情。如果需要權威解釋,相比之下,哪一個人能夠和孔子相提並論?

我在使用象形文字對《易經》進行翻譯的過程中,廣泛地研讀了反映《易經》成書時期社會的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典籍,諸如《周禮》、《詩經》、《史記》和孔孟老莊的經典著作,還有當代學者吳曉波著《浩蕩兩千年:中國企業公元前7世紀—1869年》等著作。通過閱讀這些著作,我試圖接近《易經》成書時期的全方位的社會生態,盡量使譯文有可靠的社會基礎。譯文最大限度參照歷朝歷代義理派的觀點,同時也用象數派對卦、爻的吉凶占驗辭作為驗證手段。現代作者的著作中,傅佩榮老師的著作《解讀易經》、張其成老師的著作《全解周易》,對我的翻譯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在此也表示謝意。

下面,我從四個方面,對我的翻譯內容做以簡要說明,也作為導讀。

一、本書內容僅限於對本經的卦名、卦爻辭和《象傳》做翻譯。《繫辭傳》說:「知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這裡的彖辭,是指本經的卦爻辭,孔子認為:「明智的人仔細考察彖辭,就會想到一半以上的情況了。」由此可見卦爻辭的重要性。研究卦爻辭也是初學者最便捷有效的研究途徑。

現代人認為的《易經》卦爻辭難以看懂的原因,除了文字在發展中產生了巨大變化以外,還與我們現在所處環境和《易經》成書時社會環境的巨大差異有關。這個差異導致我們對古人的生活了解甚少,古人依照自己生活體驗所說的話,我們現在難以完全理解。這些差異性大致可以歸納為:書寫記錄工具、社會生活狀況、文化發展條件等方面。

我們知道,在商周時期,文字的書寫記錄,採用刀刻甲骨的方法。所謂文,就是用刀刻文字,甲骨文,就是使用刀刻在甲骨上面的文字。(不排除有極少量用筆蘸墨水書寫在絹帛、竹簡上的。)這樣一來,書籍的書寫極其不便,保存和閱讀的難度也可想而知。所以這個時期人們的行文一般極其簡練,甚至省略了大部分我們認為必需的內容,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我們在翻譯時要根據上下文的意思,補充完整其意思,《易傳》對我們完整理解本經原意,提供了很好的幫助作用。

在古代,因為沒有現代所謂的科技手段,為了生存的需要,將人自身的能力發展到了極致,有些是我們現在無法想像的。比如說,《漸卦》上六:「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吉。」按照我們一般的設想,鴻雁的羽毛被拔下來,怎麼可能是吉呢?我在翻閱了大量關於鴻雁的資料後,才發現:鴻雁在北方育雛,等小雁能夠飛翔後,要進行一年一度的換羽。換羽時,飛羽皆落,暫時失去飛行能力,必須選擇適合的場所躲避兩個星期,等飛羽長成後,準備遷徙南歸。上九所指的應該就是鴻雁的這一個生命歷程。鴻雁換羽成功,喻示一個生命周期順利完成,獲得新生,並且成為典範,當然是吉祥的。如果不這樣理解,似乎再也找不出合理的解釋。但是,資料同時顯示,鴻雁育雛遠在西伯利亞貝加爾湖一帶。在遠古時代,交通和通訊極其落後的條件下,人們怎麼發現的這個現象?的確難以想像。

根據《繫辭傳·下》第二章的介紹,在黃帝、堯、舜時代,「神而化之,使民宜之」,已經產生宗教,而且不是自然宗教,而是直接發展成了啟示宗教。實在令人驚奇。這恐怕是中華文明不同於其他文明的一個顯著特點。這些內容都集中展示在乾坤兩卦之中。所以在翻譯時,需要參考《周禮》等文獻資料,還要了解宗教和哲學的一些基本知識。

古人著述,習慣用比喻說理,而不是我們現在做學術論文的邏輯推理套路。這在諸如《佛經》、《聖經》等中外古代的著作中比比皆是。《易經》也是如此。比如說,在《易經》中,用「車」做比喻的很多,諸如「輿說輻」、「輿說輹」等,這就需要我們對古代的車的性能、結構等做深入了解,才能明白其比喻的意思。

二、在文字方面,象形文字和我們現在所熟知的抽象文字不僅在字形上差別很大,而且有些字義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以至於我們難以知曉。《易經》用字本來就極其簡練,如果不能深刻把握象形文字的含義,翻譯出來的意思就會與作者本意相去甚遠。

有些字古今意思相近,現在還在使用,但是古今有別。舉例如下:

食,現在做動詞用,就是吃飯的意思。在象形文字中,食是「津津有味地吃飯」;

咥,現在陝西方言也在使用,因該有理解為「輕而易舉吃掉」的意味;還被引申為打人的意思,主要是指強者打弱者、大人打小孩;

我,在象形文字中,是第一人稱的傲稱;

居,在象形文字中,是「在家中休養生息」的意思;等等。

有些文字的意義變化就很大了,以至於我們現在很難通過字形知道它在象形文字中含義了,在《新華字典》、《現代漢語大辭典》等工具書中也難於了解到。舉例如下:

介,在象形文字中,是「裹在士卒身上的護革」的意思;

隼,在象形文字中,特指「馴養好的棲息在獵人手上的獵鷹」;

需,在象形文字中,似「擁有雨水」的意思;

出,在象形文字中,就是「離家遠行、出門遠征」的意思;

匪,在象形文字中,是「斂藏財物」的意思;

木,在象形文字中,是「紮根在地中的大樹」的意思;

至,在象形文字中,是「躺在家裡的床上休息」的意思;等等。

這些文字所在的句子,正好都是在翻譯《易經》時感覺很難講通的地方,這也許是古往今來的《易經》的研究者爭論不休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翻譯時,對《易經》本經部分的字,盡量使用其造字本義,或者使用由本義直接聯想到的意思,盡量不採用引申義。字的引申義也是長期發展演變的結果。有些字古代的意思很難用現代漢語簡明地說清楚,所以在翻譯時很難體現出作者微妙的原意,在此做以說明,希望讀者在閱讀時參照象形文字本義去自己體會。

象數派是根據卦象和卦爻變化來研究《易經》的,基本不受卦爻辭的影響。我在翻譯時,參照了一下邵雍的《梅花易數》的占驗辭,發現它跟用象形文字解釋的結果非常吻合。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用象形文字研究《易經》這個途徑的可靠性。

《易經》中有很多反覆出現的短語、句子,逐字翻譯出來顯得冗長,為了不破環整體語境,並與大家傳統的習慣符合,在翻譯時更多地採用了接近大家習慣的方式進行簡略,在此做以注釋。列舉如下:

元亨利貞。剛健有力、獨立擔當的創始能力;匯聚資源、協調暢通的整合能力;兼善天下、合乎公理的獲益能力;秉持真誠、堅定不移的保障能力。簡而言之,創始、暢通通、適宜、真誠。有時也出現元亨、利貞單獨出現的情況。元亨:非常暢通;利貞:適宜保持真誠。

利有攸往。因自身力量強大、外界配合得當、符合社會公義等原因,適宜大膽地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不會有大的過錯。簡而言之,適宜有所前往。

利涉大川。因自身力量強大、外界配合得當、符合社會公義、內心不可壓抑的自然需求等原因,值得去冒險犯難。簡而言之,適宜徒步淌過大河。

利見大人。適宜遇見到公正無私、有擔當的能夠幫助自己的社會地位較高的人,或者是自己應該表現出公正無私、有擔當的正人君子的樣子。簡而言之,利見大人。

匪寇婚媾。要壓抑、收斂自己想訴諸武力解決爭端的心思,而是設法通過婚姻結盟等方式,實現大家利益共享,化解矛盾。簡而言之,抑制武力解決爭端的心思,締結婚約聯盟是適宜的。

位不當。言語行動、德行能力等與自己的身份、地位不相稱。

無咎。不會有因自己的行為而造成的嚴重後果或遭到責難,不需要承擔過失責任,沒有後遺症等。簡而言之,沒有罪責。

有孚。應該踐行自己的諾言,或者是按照社會公義的要求,自己的行為應該符合大家的期許。簡而言之,有誠信。

三、清末新興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嚴復在《天演論》中的「譯例言」講到:「譯事三難:信、達、雅。求其信已大難矣,顧信矣不達,雖譯猶不譯也,則達尚焉。」「信」指意義不背原文,即是譯文要準確,不歪曲,不遺漏,也不要隨意增減意思;「達」指不拘泥於原文形式,譯文通順明白;「雅」則指譯文時選用的詞語要得體,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簡明優雅。

信、達、雅是翻譯古籍公認的應該遵循的信條。但是,譯者更應該遵守的原則是充分體現作者的原意,在一定程度上要寧拙毋巧。為了努力達到這個要求,在翻譯中,主要採取了以下的幾點做法。

1、除了上面列舉出來的特殊情況外,對每一卦文字都力求避免循環解釋的方法。例:「乘木」的「木」字,如果直接用「木頭」來講,就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孔穎達牽強地解釋為「木為舟船」,顯然不符合作者原義。「木」是「紮根於大地的大樹」,乘木就是爬上大樹,寓意是要站在很高的角度去分析問題。可見,這種將「未知」當「已知」的「A=AB」式的循環方法解釋字義的方法,不僅會使譯文模模糊糊,甚至會出現錯誤。試想,如果這種解釋方法能夠成立,那麼還有不能解釋的字嗎?

2、盡量不用通假字來解釋。在不符合通假字公認的條件的情況下,堅決摒棄使用通假字來解釋。例如「乘馬班如」的「班」字,無論如何也通不到「盤」字上,而且同卦文中已經用「磐」字通「盤」,為什麼又要使用另一個字呢?再例如「汔(qì)至亦未繘(jù)井,羸其瓶,凶」,「汔」字通「迄」,會使整句翻譯出現這樣的現象,必須勉強將「繘」字解釋為井繩的意思,將「羸」字解釋為打壞的意思。「汔」字本義為「天大旱而導致河流等乾涸」,「羸」字本義為「瘦弱、困阻」等,「繘井」一詞,在陝西方言中還在使用,就是用磚石、木頭等排擠緊密箍成拱形構造,可以承受一定外來壓力的意思,如繘井、繘窯、繘桶等。大家比較一下這兩種翻譯:「天大旱河水乾涸,這時候還沒有箍好井圈,水瓶就會打不到水,有凶禍」、「汲水時,快到而尚未拉出井口,打壞了瓶罐,有凶禍」,哪一種更加符合《井卦》的意境?打壞水瓶罐頂多會受到責罵,不至於有什麼凶禍吧?如果天旱河水都幹了,而自己還沒有箍好井圈,恐怕要大禍臨頭了。

3、逐字翻譯,確保每一字都有可靠的著落。《易經》中應該不會有多餘的字,即使文王、周公都大意了,孔子也會把它訂正過來的吧。翻譯時如果隨手放過去一個字,可能就會出現問題。例如《解卦》「公用射隼於高墉之上」,很多人翻譯為「王公用箭去射高牆上的鷹」,這樣一來,「用」字和「於」字共同存在就顯得很彆扭,整句還不如說成「公射高墉之鷹」,要簡練得多。這句話裡面有一個「隼」字,我們如果感覺它就是指鷹這種鳥,就會出現以上的理解。其實,「隼」在象形文字中是指馴養好的站在獵人手上的鷹,它不是射殺的對象,而是王公捕獵的助手。這樣一來,整句就應該翻譯為「王公站在高高的城牆上實施射箭和放獵鷹來對付城牆下的叛逆者」。這樣就與接下來的「獲之,無不利」配合得非常好。再例如《臨卦》「至於八月有凶」,不認真琢磨「至」字的含義,直接含糊認為「至於」就是「到了」,簡單翻譯為「到了八月將有凶禍」,這句話放在卦辭顯得不知所云。「至」在象形文字中的本義為「躺在家中的床上休息」,這句話應該翻譯為「疏懶懈怠到了八月將會有凶禍」,這樣就和《臨卦》意境完全吻合。

《易經》更偏重於是哲學著作,在翻譯中沒有必要過多追求辭藻華麗,力求原原本本地將作者的本義呈現給讀者,這是首先要遵循的原則。不要掩蓋每一字,這樣讀起來可能不是很順暢,但是留給了每一個人揣摩、領會作者的本來意圖的空間。並且在翻譯時盡量不要去議論、評說,因為你的議論評說不一定恰當,至少這樣做會限定讀者的思考範圍。《易經》說理多採用比喻的方式,恐怕也是出於這樣的考慮吧。

4、《易經》中有很多反覆出現的短語、句子、字詞,逐字翻譯出來很長,為了不破環整體語境,並與大家傳統的習慣符合,在翻譯時更多地採用了接近大家習慣的方式進行簡略,這個在上面已經做了詳細說明,不再贅述。

5、每一卦的象傳,是孔子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卦象的,與本經的卦辭相關性不大,在翻譯、閱讀本經內容時要區分清楚,不要受其影響。每一卦爻的象傳是解釋爻辭的,它和爻辭是緊密相關的。《繫辭傳》里列舉了大量爻辭,進行發揮性解讀,也是站在不同的角度解讀卦象,應該與本經爻辭的解讀加以區別。

為了使大家能夠更好地理解卦爻辭、彖辭、象辭,有必要進行一些注釋。在書中,做注釋的情況主要有:卦變的情況、主爻位置、象形文字的字形字義、與本卦有關的歷史典故、社會生活常識等。

1、從彖傳大量說明爻位推移的話里去分析,卦變不僅確實存在,而且是構架《易經》的三大序列之一。十二消息卦是卦變的基礎,乾坤卦變出十二消息卦。乾卦變出姤卦、遁卦、否卦、觀卦、剝卦、坤卦等六卦;坤卦變出復卦、臨卦、泰卦、大壯卦、夬卦、乾卦等六卦。十二消息卦再變出其餘五十二卦。

2、主爻集中體現了本卦的意思,可以起到對卦辭加深理解的作用,因此,注釋內容中對每一卦的主爻位置都做了說明。

3、對個別字的來源、字的甲骨文、金文字形字義做了注釋,便於大家理解。

4、注釋中,加入了與本卦有關的歷史典故、社會生活常識等內容,便於大家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卦爻辭、彖辭、象辭的含義。

5、《易經》中反覆出現「孚」字,可見古人對誠信的重視程度。誠信從人的內心引發,從起心動念來約束人們的言行,是先於法規、廣於法規、強於法規的約束。孔子在足食、足兵、民信三者中,寧肯去兵、去食,也要堅持保留民信。因為孔子認為「民無信不立」,如果人民不信任統治者,國家朝政根本立不住腳。

《易經》中,從卦象分析,孚有六種形式,分別為:兵符(師)之孚,木舟之孚,空缶之孚,草生之孚,鳥孵之孚,互比之孚。

推薦閱讀:

永年太極十三勢(有視頻、文字說明)
裘錫圭:惜時如金的古文字學人
英漢文字句子、語音翻譯
請問上面的符號是什麼文字 是什麼意思呢?
她和她的文字

TAG:易經 | 文字 | 解讀 |